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伏击郭药师,嫁祸安西军,利用自身军中威信执掌平东军,率部离开北安州。这是韩胜给自己制定的计划,至于率部是奔北还是奔东,只要手里有兵,即便不再跟着金国混了,就凭手里这六七万人,也能成为草原中一个实力强大的势力。

    韩胜想的不错,而这些计划要顺利施行,首先就是郭药师必须死,否则他用什么理由来说服北安州里那五万多人随自己离开,而不是向安西缴械。眼见郭药师集中人马向着西南方向突围,带着手下匆匆赶到的韩胜立刻亲自带人上前阻拦。

    有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郭药师与韩胜原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但就是因为野心这个东西,两个人如今你死我活。

    没有必要废话了,是非对错在此时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砍死对方就是道理。郭药师与韩胜同时发了一声喊,二人战在了一处,而追随他二人的亲兵此时也绞杀在了一起。

    郭药师的武艺与韩胜只在仲伯之间,谁胜谁负都不是意外。可此时郭药师急于奔命,比起只想要杀了郭药师的韩胜也就更加豁得出去。为了杀出一条生路,付出代价对郭药师来说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可韩胜却不一样,他比较惜命,这样一来,在气势上也就输给了郭药师,二人交手将近三十合,郭药师不理韩胜手中刺向自己腰间的长枪,一枪直奔韩胜面门刺去,韩胜见状只得退让,结果就叫郭药师抢了先机,一枪快似一枪的攻击韩胜的要害。

    面对郭药师这种亡命徒式的攻击,韩胜胆怯了。此时此刻,郭药师中伏,实力大损,只要回不去北安州,韩胜就有把握将北安州里的平东军给收归帐下。韩胜自然不愿在此时与郭药师以命换命。

    正所谓久守必失,韩胜受伤而走,郭药师也不追赶,带着随自己一同杀出重围的残兵落荒而走,奔西而去。韩胜见状连忙命一队人马前去追赶,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赶往北安州。

    眼下将北安州里的五万人收归帐下才是要紧,至于郭药师的死活,山水总有相逢时,待日后遇上再报仇不迟。

    在赶往北安州的路上,韩胜已经考虑好了,以郭药师的名义将城中那些大小将官聚集到一处,自己则在外面埋伏五百刀斧手,到时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五万人马也就稳稳当当的到手了。眼下大金正是用人之际,自己手握重兵,必定受到重用。

    越想越没的韩胜来到北门,这里是自己的亲信负责,见到韩胜回城,守门的兵丁连上前盘问都没有,赶紧就将城门大开。韩胜也不多想,当先进了城。但就在城门洞里还没出来的时候,城门忽然发出一声巨响,紧跟着地动山摇,整座北城门瞬间塌了,堵死了韩胜的退路。

    韩胜面如死灰,方才那声巨响对韩胜来说并不陌生,安西军使用火药炸塌城门这种事已经不是头回干,作为平东军的二号人物,对炸药这东西会造成什么效果也是有所耳闻。以前对这东西还有些好奇,但等真正亲身经历过后,韩胜不由得感到一阵绝望。

    既然北城门被炸药炸塌,那就意味着安西军已经控制了北安州,而自己现在被堵在了城门洞中,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摆在韩胜面前的路似乎只剩下两条,要么缴械投降,要么顽抗到底。而如今退路已断,顽抗到底的结果肯定是死路一条,妥妥的。也只有缴械投降,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什么志向,什么野心,此时都没有保命重要。

    惜命的韩胜降了,扔掉兵刃,高举双手当先走出了城门洞,随即便被安西军绳捆索绑。

    “郭药师人呢?”李墨见到韩胜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想要活命的韩胜此时自然不会充什么好汉,见李墨询问,连忙回答说郭药师率众突围而走,如今去向不明。

    李墨听后皱了皱眉,挥手让人将韩胜给带了下去,严加看管。对韩胜,李墨没有丝毫兴趣。就是对郭药师,李墨都不在意,更何况是韩胜这个二号人物。

    韩胜想要算计郭药师这事,李墨事先并不知情,但他手上有热气球啊,这次出兵,李墨一共带了十二只热气球,留下四个备用,剩下的八个每个城门放两个。热气球这东西虽然不具备什么战斗力,但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再加上千里眼这件好东西辅助,北安州内的兵力调动,压根就瞒不过安西军的眼睛。

    虽然不清楚郭药师跟韩胜带兵出城去摸斗岭想要干什么,但李墨在得知北安州城中无大将的消息以后,当机立断便下令攻城。有耶律宁这位王爷在,想要说服城中守军开城献降也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在得知自己的上官带着亲信出城的消息以后,城中的守军更是士气跌倒了谷底。

    不管是郭药师跟韩胜,都不可能把自己所谋划的事情公之于众。可现在安西军攻城,平东军的首脑却是一个也无,这在普通士兵的眼里就是上官抛弃了他们,这时的他们又怎么会有心气再和安西军作战。

    耶律宁只是在城下说了一番话,代表安西给了一个承诺,北安州就轻易易主了。也不是没人想要组织抵抗,韩胜留在城中的亲信还想要最后搏一把,可终究人微言轻,城中五万人没有几个被煽动起来的,反倒是将自己给暴露无遗。而对于这些心怀二心的人,安西自然没有纵容的可能,或杀或俘,并且还从俘虏的口中得知了韩胜的去向。

    北安州的陷落出乎金国的预期,完颜宗朝想要借平东军削弱安西军实力的想法也就此流产。而且从安西军发起这次战争的动静来看,完颜宗朝已经感受到了安西想要灭金的决心。投石车、热气球、炸药,这些以前自闻其名,未见其物的东西纷纷亮相,从侧面也证实了完颜宗朝的判断。

    不下大决心,不会把这么些战争利器拿出来。既然拿出来了,那就肯定不是单单拿出来让旁人见识一下那么简单。

    安西来势汹汹,金国上下也终于在安西的威胁下团结起来。大金就是一口锅,完颜宗朝和吴乞买原本都是在这口锅里捞饭吃,为了谁多吃谁少吃而闹得很不愉快。但现在安西来了,打算将大金这口锅给砸了,让完颜宗朝跟吴乞买都没饭吃。为了保住锅,完颜宗朝跟吴乞买只能放下彼此间的矛盾,携手先把安西给赶出去,然后再定个胜负输赢。

    攘外必先安内,这话虽没说错,但不管是完颜宗朝还是吴乞买,都不可能为了大金国而放弃手中哪怕一丝一毫的权力。来自外部的压力迫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但只要外力一去,完颜宗朝与吴乞买还是会打破头。

    不过李墨却没有就此收兵的打算,因为当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切阴谋诡计也就没了施展的必要。以如今安西军的实力,即便完颜宗朝和吴乞买尽弃前嫌,精诚合作,李墨也要把握吃掉对方。

    这次安西出兵用的名义就是收复失地。当初辽国五道,被大金夺去了三道。李墨取了耶律余里衍,成为了辽国名正言顺的摄政王,自然也就有了收复失地的资格。虽然众所周知辽国已经是过去式,李墨不可能让辽国再现,但存心找茬,什么理由都行。趁着大周自顾不暇,金国找不到外援的机会动手,那是最好不过的时机。

    趁你病,要你命!李墨才不会在乎个人的名声,更不想做个打肿脸充胖子的君子。如今金国虚弱,现在不动手,难道还要等到金国兵强马壮的时候才来跟金国来场骑士间的公平较量?搞笑哦,李墨的脑袋又没有坏掉。以德服人?不服灭之!征服不了你的精神,那就毁灭你的肉体!叫你变成孤魂野鬼!

    作为和谈使者的完颜希尹注定了空手而回的结局。李墨不是跟完颜希尹头回见面,但这次见到完颜希尹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人是完颜希尹。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一夜白头这事,李墨一直认为是古人对事情夸张的写法,但没想到伍子胥的事情是真的,人真的发愁的时候,那头发是真的会一夜白头。

    完颜希尹如今也不过年近四旬,却已是满头白发,面目憔悴,一看就知道是心力交瘁。

    “敢问安西王,如何才肯收兵罢战?”完颜希尹直奔主题,没心情与李墨客套。李墨见状也不跟完颜希尹来虚的,直截了当的回答道:“安西隐忍多年,为的就是今日,完颜希尹,若是你大金强势,可会放过眼下难得的机会?”

    “……看来安西王已经抱定了灭我大金的想法。只是安西王是否已经做好了付出惨重代价的准备。须知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我大金绝不会束手待毙,即便知道胜算不大,我们也会奋战到底。”

    “呵呵……无所谓,不管你大金如何反抗,我安西都不会收兵。契丹人的灭国之仇,我李墨必要替他们来报。”

    “契丹人的仇,何须你这个汉人来报?”完颜希尹冷笑着问道。

    “哼,不管你如何巧言善辩,都不可能动摇我的决心。完颜希尹,省点力气吧,留在将来拼命的时候用。”李墨似乎不屑跟完颜希尹再说什么,示意手下将完颜希尹带下去。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完颜希尹前来也只是想要看看有没有让安西罢兵的可能,但现在看来,安西与大金只能存在一个,自己回去也就能有个交代,也能让国中那些还心存幻想的人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没有让人撵,完颜希尹带着随从离开了安西军的大营,回头看安西军的兵强马壮,军容鼎盛,完颜希尹忍不住在心里暗叹一口气,同时心里也作出了趁早为大金安排后路的打算。

    这次之所以会受命前来,一是受吴乞买的委派,二就是完颜希尹收到了完颜宗弼派人送来的一封书信。在来安西军营之前,完颜希尹还觉得完颜宗弼可能有些杞人忧天,但现在看来,这大金最有眼光的,还是要属完颜宗弼,就在吴乞买或者完颜宗朝还觉得大金有一搏之力的时候,完颜宗弼已经开始谋划女直人的退路,也就是说,他并不看好大金的未来,而完颜希尹此时,与完颜宗弼有着相同的看法。

第401章 后路

    安西不愿和谈,留给金国的选择也就只剩下一条。如今的大金早已不是当初刚刚立国的大金,那时候的大金每个人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除了烂命一条,几乎就是一无所有,所以那时候的金人敢打敢拼,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

    可现在不一样了,早先跟随完颜阿骨打造反的那批人,但凡是活到现在的那都已是大富大贵,妻妾成群,牵挂多了,当年的热血也就冷了,已经没有了与人死战的心气,更多的则是想方设法保住手中的富贵。

    暴发户与贵族的最大区别就是缺乏底蕴,得意张狂,失意疯狂,没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冷静。金国就是暴发户,他们还没有时间去充分享受得来的那场富贵,正沉迷于权色当中不可自拔,哪有时间去培养自身的贵族气质。

    富贵三代才会穿衣吃饭,金国刚刚富贵了两代,而且眼看着亡国危机已经临门,金国上下没有人不慌乱。当然慌乱的大多是女直人,他们是战争的得利者,享受着战争的红利,而那些契丹人、汉人以及蒙古人,他们则是被欺压的对象,自然不可能跟着女直人着急。或许对他们来讲,女直人亡了国,反倒对他们更加有利。

    封建社会比起奴隶社会肯定要先进文明一些,而金国此时所处的阶段正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做安西的俘虏可要比做金国的俘虏要舒服一些,做了金国的俘虏,那就意味着自己变成了别人的财物,连人都不算,甚至价值都赶不上一匹战马,生死更是在主人的一念之间,没人愿意做奴隶。而落到安西的手里,只要老实听话,至少生命不会受到威胁。

    吴乞买也知道金国的弊病在何处,接手大权以后他也想过废止奴隶制度,可在面对巨大的阻力时,吴乞买选择了退让。没办法,当时的金国权贵中无人没有奴隶,尤其是完颜宗望以及完颜宗弼兄弟,他们的手中更是拥有大量的奴隶。吴乞买若是强行中止奴隶制度,那只会逼得天下大乱,无数奴隶主都会造他的反。

    原本吴乞买想要采取迂回的策略,可惜上天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对外金国连连失利,而在内完颜宗望又多番掣肘,吴乞买有志难伸,等到完颜宗弼上台之后,吴乞买更是连自己的皇位都出现了危机,也就更没时间去考虑废除奴隶制度这件事了。

    眼下安西咄咄逼人,摆出了灭金的架势。这时候那些当初总给吴乞买添堵的人倒是万众一心的支持吴乞买了。可早干嘛去了?这时候支持有个屁用!人家安西都已经打进了家,发出了收复故土,还所有奴隶自由的口号。

    女直人的铁杆支持者渤海人倒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女直人这边,可问题是渤海人的人数还没女直人多,就是加上了渤海人那也是杯水车薪。人数少本来就是女直人的致命弱点,以少御多,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而且以前女直人还以主人自居,对那些契丹人、汉人多有欺压。

    风光的时候没人敢惹,可遇上麻烦了,别人不落井下石就是仁义了,哪还能指望别人出死力帮自己渡过危机。如今的金国,女直人、渤海人最值得信任,然后就是那些依附女直人获利的契丹人以及汉人,而最让人提心吊胆的,就是那些一直被欺压剥削的契丹人以及汉人。

    能够依附女直人获利的契丹人以及汉人终归是少数,做狗腿子时狐假虎威,等到主子遇上了麻烦,当狗腿子的自然也就慌了神。平日替主作恶,得罪的人不在少数,而眼下主子倒霉了,自然也就没了精力去照顾奴才,那些以前被欺压的虽不敢找女直人麻烦,但找你们这些狗腿子报仇的胆子却还是有的。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安西的大军还没来,金国的内部就先出现了一番动荡,昔日仗势欺人的那帮人是人人自危,平时得罪的人多了,现在人家来寻仇,那就没有不害怕的。只有千日擒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一个人就是警惕行再高,也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保持警惕,可那些寻仇的却是报仇不分早晚,乘人不备就来上一下,事后想要找凶手都不容易。

    李墨知道了这些事情之后高兴了好几天,相比起侵略者,叛徒更加令人不齿。灭金已经成为了安西当前的一桩大事,除非出现突发情况,否则安西不会更改灭金这个目标。但灭金之后,金国所留下的烂摊子必须要由安西来收拾。如何甄别那些金国统治时期充当金国爪牙的人,也就成了安西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人民群众的眼睛那是雪亮的!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任你如何花言巧语,人人心中都有一杆是非秤。你是不是好人,安西不清楚,但生活在你身边的人,那心里都是有数的。会在这时被干掉的人,即便有被冤枉的,那也只占少数。

    李墨不喜欢叛徒,没人喜欢。尤其是背叛族群的叛徒,那更是不值得人同情。对待叛徒,李墨的处置就是一个字,杀!而现在有人替李墨动手了,李墨自然高兴。当然李墨也不会支持这种私底下的寻仇行为,要是人人都去自己寻仇,哪还要法律做什么?

    身为官府的代表,李墨必须要维护官府的权威性。但作为一个人来说,李墨对这种报仇的事情并不反感,当然他也不会公开支持。

    金国的混乱局面不可能让安西军止步不前,在拿下北安州,将投降的平东军迅速打散送回安西安置以后,安西军再次向着大定府进发。安西没打算用平东军,一来平东军新降,人心不稳,那战力不值得期待。与其在军中混杂这个无法与安西军各部配合的另类,倒不如将其搁置一边,至少可以叫人省心。二来平东军虽是由契丹人与汉人组成,接受他们很容易,但想要让他们为安西卖命,却并不容易。跟随郭药师久了,这些平东军的士兵也养成了私利高过大义的习惯,对安西军来说,平东军就是一群害群之马,留他们在身边反倒还需要浪费兵力来照顾他们,倒不如直接打散,交给安西各地的官府安置。

    安西没打算保留平东军的番号,之所以会接受平东军的归降,最大的原因还是平东军的人员是契丹人与汉人,安西下不了那个杀手,但又不愿用他们,那就只能让他们发挥一下余热,在安西治下做个顺民,为安西的财政做做贡献。

    当然,平东军也不是被安西完全接受,对于那些平日里作奸犯科的人,安西同样也没既往不咎,情节严重者甚至被公开处决,这样一来,被俘的韩胜以及他的那些亲信,也就被安西顺理成章的解决了。而没有了这些领头羊,剩下的普通士卒,也只能乖乖接受安西的安排,返回原籍,种田为生。

    安西处置平东军的动作很快,几乎没给别人反应的时间,等到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平东军的士卒已经在官兵的护送下离开了北安州。

    安西进军了,没有分兵,数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的杀向大定府,而得到消息的完颜宗朝与吴乞买也明白安西军的意图,就是要与大金主力一战,通过这场决战来决定大金的命运。

    清楚已经没有回寰余地的完颜宗朝与吴乞买下定了决心,召集所有能够召集的人马,两家合兵一处,向着安西军杀来的方向迎了上去,当谈判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武力冲突也就成了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时候说什么都是废话,谁拳头大谁就有理。

    两军在石子岭遭遇,一场决定大金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

    ……

    与此同时,完颜希尹也到了会宁府。国难当下,以往的嫌隙此时都应该要放下。虽然立场不同,但完颜希尹相信,完颜宗弼与自己一样也是盼着大金国好的人。北安州一行,已经让完颜希尹明白安西要灭大金之心,在辞别了吴乞买之后,完颜希尹就启程赶往会宁府,面见完颜宗弼。

    在见过了李墨之后,完颜希尹就对大金的前途不看好了,安西万众一心,而大金这边却是问题不断。吴乞买身为一国之君,面对入侵自然要率众抵抗,而完颜希尹作为臣子,在大金暂时用不上自己这个文臣的时候,则要考虑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大金的后路。

    一旦与安西交兵失利,以安西得势不饶人的办事风格,肯定会对大金穷追猛打,而那时的大金就必须要考虑退路。金国可亡,但女直人不可血脉断绝。

    完颜希尹一回到会宁府,立刻便被已经暗中掌控会宁府的完颜宗弼派人请到了府中。故人相逢,本有千言万语,但此时此刻,完颜希尹却没有丝毫与完颜宗弼叙旧的想法。

    “宗弼,对当前局势,你有什么想法?”完颜希尹开门见山的问完颜宗弼道。

    “还能有什么想法?若胜,则是我大金没被上苍抛弃,若败,咱们大金就要大祸临头。”完颜宗弼苦笑一声道。

    “你对咱们大金没信心?”

    “你说呢?安西与我大金交手多次,可曾有吃亏的时候?那安西就像是我大金的克星,若不是安西,说不定我大金如今已经占据了汉人的江山,可偏偏就是这个安西,却让我大金如今有了二世而亡的可能。”

    “……那你有什么打算?”完颜希尹沉默了片刻,问道。

    “还能有什么打算?打不赢就只能跑路呗。你放心,我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候有任何动作,只等咱们大金与安西分出了胜负,我才会决定下一步要怎么做,而在这之前,我只会准备,越充分越好。”

    “……你准备往哪走?”

    “除了北边,咱们还能去哪?既然惹不起,那就只能躲得远远的。希尹,帮帮我。”

    面对完颜宗弼的请求,完颜希尹没有拒绝。从他离开吴乞买赶来会宁府那时起,完颜希尹就已经决定为了女直人的延续尽自己最后一份力。帮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女直人不会血脉断绝。

    见完颜希尹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完颜宗弼自然是高兴万分。好歹也是手握过大权的,知道光有武夫成不了事,女直人日后想要再次崛起,离不开读书人。而在读书人中,完颜希尹明显要比完颜宗弼更加有声望。完颜希尹此时肯出面,那就意味着女直人在被灭国之后,不至于会重新退化成只知饮毛茹血的蛮族。

    每一个读书人,此时在完颜宗弼的眼里都是宝贝,可偏偏完颜宗弼无法说服那些读书人随自己一同撤离。砍人脑袋容易,但想让人心服口服却不容易。而现在有了完颜希尹出马,完颜宗弼身上的担子也就可以轻一些了。

    为了种族延续,以往就是见面都两相厌的二人此时倒是敞开了心扉。商量了一会撤离的具体事宜,完颜希尹忽然问道:“宗弼,对那些元老,你打算如何处置?”

    “哼,那些人都是祸害,留之不详。不过希尹你放心,我不会在这时动他们。方才有句话我没跟说实话,就是你问我选择往哪边撤离的时候,我回答你是往北。其实往北的是那些元老,而我们则是往东。”

    “东边?那是大海呀。”完颜希尹闻言皱眉道。

    “跟安西离得太近了,整日里提心吊胆怎么过日子。而北边严寒,也不适合咱们女直人居住。你别看东边临海,但据我所知,与我们东京道隔海相望的就有一座大岛,而在那座大岛往南隔海相望的就是倭国。咱们女直人收拾不了汉人,难道还收拾不了倭国那些矮子吗?”

    “……那你让那些元老带人往北走只是幌子?”

    “没错,没有一个幌子,咱们怎么能放心走呢。”

第402章 人心

    物以稀为贵,经典之所以会被称为经典,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少。人类战争史上留名的战役,多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因为少,所以就被人记住了,但绝大多数时候,战争的主流还是以多胜少。

    安西准备多时,为了完成这次灭金的目标,李墨可以说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而金国为了不被安西灭国,拿出来的自然也是全部。

    到了此时,阴谋诡计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摆在安西与金国面前的路就一条,要么被打趴下,要么打趴下对手,没有第二个选择。双方都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出手也就没有藏着掖着,就在石子岭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两国将士为了各自的信念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死斗。

    数十万人马的混战,自然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决出胜负。安西兵强马壮,而金国也拼出了老命,战局一时陷入僵持,但吴乞买却清楚,此时的僵局只是暂时的,时间拖得越久,对金国就越是不利。

    打仗打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在打钱。虽不能说钱多的一方肯定就能获胜,但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最先败下阵的往往就是钱少的一方。而金国若是与安西比谁有钱,那纯粹就是自不量力了。

    清楚这一点的金国君臣都希望可以速战速决,可现实却又让他们的这个想法无法实现。安西不是金国原先所遇到过的那些对手,但是安西的龙骑兵就成了金国重骑的噩梦,身负重甲的金国骑兵一旦被龙骑的长枪捅下了马,那在混乱的战场上想要活下来完全就是看个人的运气逆不逆天。而安西层出不穷的装备战术也叫金国疲于应付,苦思对策,哪里还有精力去想办法速胜。

    久战不下,人心必定浮动。安西有严明军纪约束,兼之安西自成军之日起便对士兵的思想教育十分看重,但凡是安西士兵,人人皆清楚为何而战,那战斗意志自然不是单纯依靠杀戮震慑的金国可比。说煽情点就是安西士兵为理想而战,而金国士兵则是为己作战。

    督战队的作用是震慑,可若是连负责震慑的人都开了小差,那督战队也就名存实亡了。连番交战,金国已经有不少人不看好金国的前途了,为利而合也必因利而分。金国建国的时日尚短,传承不过两代,那些迫于武力加入金国大家庭的人们在金国遭遇危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为国而战,而是考虑自身的安全。

    不能说这些人贪生怕死,关键就是金国不懂人心,一味的信奉武力,以至于当大难临头的时候,许多为了自保而加入金国的人们起了异心。

    吴乞买和完颜宗朝对此十分焦急,没办法不急,女直人人数稀少,一旦没有了那些“外援”,仅凭女直人压根就不是安西的对手。为了挽留住这些想要脱身的人,金国不惜血本的开出了价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搁在平时很有道理,但搁到现在却似乎没什么效果。高官厚禄虽然诱人,但也有有命去享受才行。金银财宝再多,可要是最终轮不到自己去花销,那还指不定是谁的呢?

    保命第一!钱财地位不过身外物,只有保住了命,那些东西才有存在的意义。否则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些能够为了自保而降金的人虽然品格令人不齿,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的头脑是活泛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活到现在。

    金国的重赏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金国之中还是逃兵不断,而且情况愈演愈烈。吴乞买与完颜宗朝终于摈弃前嫌坐到了一起商议对策。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击败安西的主力,只要解决了安西这个外患,那剩下的事情都好办。

    生死存亡的关头,不管是吴乞买还是完颜宗朝都没有再藏着掖着,二人都清楚,金国的存亡是他们在这世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一旦没了大金,他们狗屁都不是。可现实总是残酷的,都清楚只要解决了安西,那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能立解,可偏偏安西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论,安西都是占了上风,金国以往那种硬碰硬的打法,面对安西压根一点优势都没有。问题就这么摆在金国君臣的面前,不是没人想过刺杀这一招,但所派出的刺客无一例外的失去了音讯,那安西大营就如同吃人不吐骨头的怪兽,金国国内有名的游侠儿只要进了安西大营,就没见有一个活着出来。而且论到使用刺客,安西足以担任金国的导师,金国的刺客没什么成果,可安西的刺客却是成绩斐然,金国中的领军大将倒是没事,可军中那些中下级将官就倒了血霉。大将身边有重兵保护,可那些中下级将官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不是被冷箭偷袭就是在睡梦中叫人割了脑袋。

    一支军队想要令起正常运作,中下级将官是不可或缺的,大将发号施令,而具体的执行者,正是那些中下级将官。缺少了这些中下级将官的配合,大将就是光杆司令。

    ……

    就在金国君臣为如何解开眼前困局头疼的同时,安西这边同样也在紧张忙碌之中。虽然眼下安西是占了上风,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