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与李墨见面之前,林冲、徐宁的心里还真是有点担心,可在见到李墨之后,二人知道自己先前的担心是多余的了,李墨的大度让林、徐二人再次坚定了自己当初决定来投的信心。

    以林冲、徐宁的资历,独领一军那是完全没有问题。李墨也是这样安排的,同样也为了服众,李墨给了林冲、徐宁两支新军,与之前来投的岳飞,杜壆等人的待遇相同。

    不过相比起林冲、徐宁,李应的心里就有点忐忑了。他虽在江湖上闯出了一个扑天雕的绰号,但实际上比起林冲、徐宁那是远远不如。论起带兵打仗,人家林冲、徐宁是科班出身,而他李应只能算是半路出家。在来的路上李应也曾向林冲、徐宁讨教过带兵之事,但在李应看来,自己最好的安排,估计也就是一员副将,又或者是与祝彪、扈成类似的安排。

    “扑天雕,来的何其迟也。”李墨安抚完了林冲、徐宁之后,笑着对李应说道。

    “小人当初不识时务……”李应闻言赶忙说道,只是不等他把话说完,李墨已经摆手打断了李应的话,“哎~过去的事情莫要再提,咱们还是要把眼光放在以后。你今日既然来了,那我自不会亏待与你。林冲、徐宁有带兵经验,所以他们的事情好安排。只是对你,我尚有些疑虑,不知你愿意做些什么?”

    “小人愿为主公马前一卒。”

    “呵呵……让你扑天雕做我的马前卒,岂不是叫人说我无有识人之明?既然你有意从军,那我就先任命你为一副将,在大同府休息几日之后就上任。”

    “多谢主公,只是不知主公让小人跟随林将军还是徐将军?”

    “都不是,我有意让你去耽罗岛驻军栾廷玉那里。”

    “小人妄言了。”

    “唉~我这里不是一言堂,有什么想法只管说,只要说的在理,我一般都会听。”李墨再次摆摆手说道。

    心事放下,李应整个人也轻松了许多。虽然自己的兄弟杜兴不跟自己在一起了,但对李墨的安排,李应并无任何异议。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家兄弟杜兴不是个上阵的材料,反倒与扈成差不多,对财货之事很是擅长。李墨安排杜兴负责一条商路,对杜兴来说也算是是人尽其用。

    新人来投,自然需要大摆酒宴庆祝一下。林冲、徐宁与李墨手下那些将领也不陌生,双方在酒席宴上推杯换盏,好不热闹。相比之下,李应、杜兴那一桌就显得有些冷清了。

    “李兄弟,介意我过来坐坐吗?”朱武笑着走到李应面前说道。

    “朱军师请坐。”李应赶忙答道。这朱武是李墨的心腹之人,地位不低,他主动过来说话,李应自然不会拒绝。

    “早就听主公提到过李兄弟,只是一直无缘一见,今日得见,朱武三生有幸。”朱武笑着对李应说道。

    “军师言重了,李应不过微末小人,当日不识时务……”

    “李兄弟,主公都不在意过去之事,你又何必总是念念不忘。听说主公有意安排你去栾将军手下担任副将?”

    “正是。”

    “那你可知主公如此安排的用意?”

    “呃……还望军师指点。”

    “栾将军追随主公多年,一直任劳任怨,主公对栾将军感觉亏欠颇多,所以一直想要补偿栾将军。只是耽罗岛对主公来说关系重大,非是亲信不可相托。这次安排李兄弟你去担任栾将军副将,一方面是看中李兄弟,将兄弟你是为可托大事的心腹人,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你在日后接栾将军的班,好让主公将栾将军调离出来。”

    “军师,耽罗岛对主公真的有大用?”李应按耐住内心的激动,小心翼翼的问道。

    “呵呵……你莫不信,耽罗岛上不仅仅有一座优良的马场,更是大周、朝鲜、日本的中转站,谁控制了耽罗岛,谁就占据了这三方势力的主动权。你是自家人,有些话我也不必瞒你,对将来的天下大势,你也应该有些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以主公的雄才大略,这天下何人是主公的对手?”

    “莫非主公有意问鼎?”

    “呵呵……”朱武笑而不语。

    李应见状一愣,随即笑道:“我这不是糊涂了嘛,怎么尽说些废话。军师,不知对李应之后的安排可有什么建议?”

    “方才所言,前半是主公让我代为转述,而后半则是我自己所想。我个人建议,李兄弟不必着急上任,倒不如先去武学院旁听一段时间再起程不迟。”

第346章 备战进行中

    李应是个有心人,通过与朱武的一番谈话,为人处事八面玲珑的李应已经猜到李墨打算怎么用他。而在接受朱武建议,去武学院旁听了半个月后,李应越发的肯定自己当初的猜测没错。

    自家人知自家事,李应很有自知之明,而做人最难得的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吃几碗饭。李应明白无论是凭能力还是资历,自己想要成为安西军野战部队不太可能。虽然武艺不错,但相比起林冲、卢俊义、高宠那类可在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李应还办不到这点。而在排兵布阵,指挥千军万马这方面,李应一个说难听点不过是个乡下土财主的人,甚至都比不上安西军内的一个千人将。

    能进安西战营的人,无一不是身经百战。李应虽个人武力要比一般士卒要高,在江湖上的名头也更加响亮,但在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里,李应以前所仰仗的东西并没有太大作用。

    送走了要上任的杜兴,李应谢绝了李墨之前的安排,而是请求李墨可以同意让他去武学院进修一段时间。李墨对此很是满意。不可否认,李墨之所以让李应担任栾廷玉的副手,的确有将栾廷玉调出守备军系列的打算,让李应去就是为了在将来可以接栾廷玉的班。

    四战之地,想要保证内部的稳定发展,强大的武力就是不可或缺的。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安西军野战军的二次扩军也开始排上日程,李墨不想临危方授命,他习惯未雨绸缪。其实在接受了蜀王柴慎的馈赠,得到了杜壆、袁朗、縻貹、谢宁四将之后,李墨就有了扩军的心思,但当时为了避免刺激大周朝廷,扩军的事情这才暂时没有公开。但现在,大周朝廷已经按耐不住准备对外动兵了,李墨自然没有必要继续藏着掖着。

    耽罗岛那边李墨并不是很担心,有阮氏三雄以及李俊张顺在,朝廷奈何不了那里。主战场还是在大陆,没有大海这道天然的屏障,正面交兵在日后很有可能发生。安西大都护府虽然不太可能与朝廷在眼下公开翻脸,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想到之前李墨率兵替朝廷征讨齐王时却被朝廷派兵与齐王一起夹击自己,李墨就觉得那个死胖子不是个会顾全大局的主。适当的增加安西军的人马,也是为了更好的防备朝廷突如其来的发难。

    ……

    大周京城

    经过这段时间的讨价还价,大周与大金的使臣终于敲定了两国结盟的相关事宜。完颜希尹完成了使命,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许多,在周臣秦桧的介绍,这段时间认识了不少大周的名士。而随同完颜希尹一同抵达京城的完颜宗翰也是得偿所愿,对大周的军心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相比起完颜希尹这种受汉文化影响颇重的文臣,完颜宗翰明显更相信自己手里的刀子。他随同完颜希尹一同来周,对外说是保护完颜希尹的安全,但实际上却是受大金下任皇帝吴乞买所派,前来比较一下金周两国在军事上的差距。

    将近一个月的军营之旅让完颜宗翰信心百倍,对将来金国与周国爆发冲突时能获胜信心百倍。也不能怪完颜宗翰会有这种判断,大周禁军二十万,但随着胖子屡立新军,不断从禁军之中挑出可战之士,完颜宗翰参观禁军时所见到的那些禁军,其实都是被挑剩下的样子货。看着威武,但实质上却是草包庸才,多是各大家族中来军中混资历的子弟。这样的人惹事生非一个顶俩,可真让他们上阵搏杀,那跟让他们去送死没多大区别。

    完颜宗翰沙场悍将,十几岁就上阵在尸山血海中一路走过来,那眼力自然不是常人可比。禁军中的那些老爷兵,逃不过完颜宗翰的那双慧眼。

    任务完成的完颜宗翰需要马上返回金国,之前的判断有误,周金两国虽然结盟,也议定了日后金国占辽国南京道,大周占河北两路的结果,但在见识了大周禁军这支“精锐”以后,完颜宗翰的想法就变了。在占领辽国南京道以后,完颜宗翰不觉得带兵来周国做做客有什么不对。他需要立刻返回将自己的发现报告吴乞买,从而获得军方的支持。至于钦慕汉人文化的完颜希尹,就让他继续留在大周迷惑那些愚蠢的汉人吧。

    与来时一样,完颜宗翰乔装混入了一支北上的商队。商人逐利,完颜宗翰舍得花钱,商人自然就肯带着完颜宗翰上路。而完颜宗翰这一走,完颜希尹的心里也是暗松了口气。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想要世界和平,除非人类灭绝。大金国建立时日虽短,但内部的斗争也开始愈演愈烈,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就出在大金国的继承人上。

    完颜阿骨打决意起兵抗辽之初,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也是担心自己横遭不测,跟女直族带来灭顶之灾,完颜阿骨打与他的支持者决定,一旦他战死了,继承者将从他的支持者中选出。

    可问题就坏在这里,完颜阿骨打身经百战,却就是没死,而且不仅没死,反倒让大金国越打越强,昔日的强敌辽国反倒是日薄西山。

    江山继承,多是父传子,子传孙,可碍于当初起事时所立下的誓言,大金的下任皇帝不是完颜阿骨打一脉中的子嗣,而是吴乞买。但在金国军队里掌握人马最多的却是完颜阿骨打的长子完颜宗望。

    谁人不想做皇帝?完颜宗望野心勃勃,吴乞买同样也不是易于之辈,二人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只不过当时完颜阿骨打身体还不错,这才将二人的矛盾压下,但随着完颜阿骨打的身体日益衰弱,二者的矛盾就变得再次尖锐了起来。

    每个人都需要站队,中立者往往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左右两派率先攻击的目标。完颜希尹与完颜宗弼,也就是完颜阿骨打的四子向来交好,而完颜宗翰则是吴乞买的支持者。这次来大周结盟,二人同样也是面和心不和,此时完颜宗翰走了,完颜希尹自然也要开始自己的任务。

    ……

    河北真定府

    作为齐王柴英的都城,这段时间大周军队的异动时刻挑动着他的神经。身为河北之主,当初既然决定起兵反周,此时他自然也不会选择向大周低头。尤其是在得知柴慎自焚与王宫的消息以后,柴英对投降一事更是再也没有任何念想。

    他清楚自他决定起兵的那刻起,他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成功便成仁的不归路,等待他的结局要么是登基坐殿,成一代人王地主,要么就像柴慎那样身死,要么就像柴勇那样被软禁,随时可能暴毙而亡。

    不想死的柴英自然不会选择向大周低头,而随着大周军队的异动,柴英也在积极准备当中,除了招兵买马之外,柴英更是与安西、安东以及辽国签订了攻守同盟。柴英知道,辽国的耶律定跟自己的情况差不多,都是需要被搭救的角色,所以对于耶律定的态度,柴英是平等相待。但对安西和安东的态度,虽然不能说谄媚,但低头示好是在所难免。好在李墨跟秦八郎都是厚道人,并没有做出什么失礼的举动,与柴英来往也尽量保持礼节。

    安西李墨知道仅凭柴英自身的力量难以抵挡大周军队的征讨,不得不承认,胖子招揽的那些朝中大将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在确定了安西对大周的防线之后,李墨派兵进入辽国境内参与防守,而作为之前两家商议的结果,在得到察哥与阿里奇所率的三万精骑以后,耶律定也派手下大将郭药师率领两万人马进入了河北,参与防备大周的军队。

    李墨并不打算直接派军队进入河北,那样容易授人话柄,柴英也理解李墨的做法。同时他也要照顾自己手下的情绪,毕竟之前两家还属于敌对关系,现在握手言和只是因为来自大周的压力,但军队间的配合很重要,柴英不想在这时出现任何差错。

    “王爷,房大人求见。”

    “快请。”

    房学度劳苦功高,是柴英的主要谋主,柴英对房学度也是十分信任,听说房学度求见,柴英就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王爷,好消息,安东派来了两万人马助战,领军之人乃是军中宿将张清。”房学度一脸高兴的对柴英报喜道。

    相比起郭药师那样的外人,柴英明显更相信张清这样的自己人。张清本是常胜军内的一员战将,追随秦八郎离开,也成了大周朝廷眼中的“叛将”。但柴英不是大周朝廷,对张清自然不会存在偏见。与此相反,对秦八郎舍得将张清派来助战一事,柴英感受到了秦八郎十足的诚意。

    “他人现在哪里?”柴英问道。

    “此时已经安排进了军营,王爷若是相见那张清,不如等到晚上接风宴上。”

    “嗯……此事就劳烦房卿多费心。房卿,我们自家的人马准备的如何了?”柴英点点头,问起了另一件自己关心的事情。

    “王爷放心,众将斗志高昂,对与大周一战并无任何胆怯之心。”

    听到房学度这话,柴英稍稍松了口气。房学度是个实诚人,既然他说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不过柴英也了解房学度,他不可能只是为了报告安东援军到达这点小事就亲自跑来一趟,之所以过来,肯定是有其他事情要对自己说。

    “房卿,你此来肯定还有别的事情。”柴英看着房学度说道。

    “王爷英明,微臣此来确有他事。”

    “你我之间有何事需要这么客气,你但说无妨。”

    “此事非是微臣之事,而是张清将军那里出了一点小问题。”

    “唔?什么问题?”

    “在微臣安置张清将军等人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你有话直说,莫要再绕圈子。”柴英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张清将军手下有一将名龚旺,他与邬梨将军手下的……”房学度话未说完,有一人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一见柴英就叫道:“王爷,不好了,打起来了。”

    “休要慌张!谁跟谁打起来了?”柴英见状喝问道。

    “是,是安东的援军跟邬梨将军的人马打起来了。”

    “什么!?”柴英跟房学度都是一惊,对望一眼之后,房学度起身说道:“王爷,我先去看看。”

    “速去,务必不要让事情闹大。”

    “微臣明白。”

    房学度匆匆赶到安置张清人马的营地,就见两拨人马在营前对峙。张清带着两员副将守在营门前,而房学度一看到来找事的那员将领,脑瓜不由生疼。

    跟张清等人对峙的那将是员女将,是邬梨将军的义女琼英。这琼英女孩子家家不好好待在家中,偏偏要学做一员武将,还别说,在邬梨的精心培养上,琼英的武艺不俗,更要紧的是打的一手飞蝗石,百发百中,而且专打人脸。以往有不服气者上门讨教,无一不是事后躲在家中十天半月不敢见人。

    今天看到了她,房学度的心里就暗自叫苦。不为别的,就因为这琼英不仅长得貌美,而且百般伶俐,颇得齐王喜爱。若不是已被邬梨收为义女,保不齐就会被齐王收为义女。这样的“刁蛮”丫头,房学度平时也不愿招惹,但现在事关两家和睦,房学度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琼将军何故在此?”房学度上前问道。

    “房叔,你怎么来了?”琼英认识房学度,知道房学度是齐王柴英身边第一亲信,也不敢怠慢,连忙问道。

    “听说有人要找张清将军麻烦,故此特地赶来,以免两家生出误会。”

    “……原来他叫张清。”琼英似乎没有看到房学度的眼神暗示,喃喃自语道。

    “琼将军,不知是何事让你来此?”房学度见琼英走神,不由提高了一个调门问道。

    “……无事,只是听闻安东有援军到此,来长长见识,顺便讨教一二。”

    房学度:“……”

第347章 一石之缘

    有房学度在场,琼英想要跟没羽箭比比谁打飞蝗石更厉害的想法自然没机会实现。不过这不代表琼英就死了这份心,只是暂时作罢。房学度也知道琼英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主,在安抚了张清之后,立马匆匆赶回了王宫,想与齐王柴英商议一个对策。

    在河北,能叫琼英老实的只有四个人,琼英生母、邬梨夫妇以及齐王柴英。房学度不好直接去找妇道人家,自然先找柴英。齐王柴英听后也是有些头疼,可能是受凤鸣军的影响,齐王柴英对女子从军一事并没有什么偏见。对琼英这员武艺高强的女将也是颇为喜爱,听了房学度的“告状”之后沉吟片刻,吩咐道:“去把邬梨将军请来。”

    琼英自小失去父亲,是母亲抚养长大,这期间多亏有了邬梨夫妇的出现,才叫琼英没有受什么苦不说,还练了一身的本领。从某种意义上说,邬梨夫妇也算是琼英的生身父母。如今要商量琼英的事情,把她义父邬梨找来也不是不合情理。

    邬梨知道女儿琼英又惹了祸,连忙向齐王请罪。柴英摆摆手,“邬将军莫要自责,本王请你来可不是打算问罪,而是想要与你商量一下,有何办法可以让琼英那丫头消停一些。”

    “呃……还请王爷做主。”邬梨对自己这个宝贝女儿也有些头疼,闻言试探的问道。

    柴英瞧了瞧房学度,那意思很明显,就是叫房学度出个主意。在邬梨没来之前,房学度就开始琢磨,心里也有了腹案,见柴英望过来,笑了笑后问邬梨道:“邬将军,不知令女今年贵庚了?”

    “唔?今年一十有八。”

    “嗯,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令女的年岁可不小了。”房学度语重心长的说道。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那样,女子十四五就出嫁的多得是,像琼英已经十八还没许人,这的确已经有些晚了。

    邬梨听了房学度的话后不由叹了口气,“唉~房大人此话有理,可问题是那丫头不肯嫁呀。非说什么自己不嫁平庸之辈,除非有人可以胜过自己的飞蝗石不可。可房大人也知道,咱们河北单论飞蝗石,谁能比得过她?召析家里那口子倒是使飞刀算是一绝,可偏偏又是个女的。”

    “呵呵……邬将军莫要苦恼,早就听闻张清将军人称没羽箭,也极擅使飞蝗石,若是他能胜过那丫头,那邬将军的烦恼不就解决了嘛。”

    “唔?房大人的意思是想用琼英那丫头与安东联姻?”邬梨闻言试探的问道。

    房学度也不否认,点头说道:“联姻好处多呀,如今我河北与安东唇亡齿寒,正是两家精诚合作之时,安东都护府这次派兵来援,正是两家加强关系的好机会。而且张清为人正派,一表人才,尚未娶妻,若是能与琼英结为连理,于公于私都是一桩好事。当然最重要的……邬将军,你莫怪我说话直,令女如今一手飞蝗石打遍河北无敌手,将来想在河北找婆家不容易了,还是趁此机会了结你一桩心事为好。”

    房学度最后一句话说的含蓄,但邬梨心里明白,他那宝贝丫头已经成了河北军中一害,无人敢惹。这没人惹自然就不会受欺负,可同样想招婆家也就不容易了。

    “此事非我一人可做主,不如容我回去与那丫头生母以及她义母一起商量商量,再答复王爷如何?”邬梨想了想后说道。毕竟是宝贝丫头的终身大事,邬梨在此事上显得谨慎一些无可厚非,柴英与房学度都表示理解。

    等邬梨离去以后,柴英这才问起房学度为何会建议将琼英许配给张清一事。房学度沉声说道:“敢问王爷怎样看待如今这天下大势?”

    “还请房卿明言。”

    “王爷,依微臣之见,安西、安东日后必定自立。虽此时二者依然尊周,但只不过是时机未到。王爷占据河北一地,可曾想过将来如何自处?”

    柴英苦笑一声,问道:“房卿的意思是想让本王现在就着手开始挖安东的墙角?”

    “也不能算是挖墙角,只能说是未雨绸缪。安东与安西不同,安西地域广大,众将也多是李墨亲自招揽,对李墨的忠心难以动摇。而安东的秦八郎虽然手下众将也有忠心,但受地域所限,日后必生内变。”

    “房卿为何有此断言?”柴英不解的问道。

    “无他,僧多粥少,难免赏罚不均,到时隐患自然就会埋下。而且秦八郎非是李墨那等擅于结交人心之辈。虽然二者自立皆为自保,但微臣还是更加看好安西李墨能成一番大事。”

    听房学度如此看好李墨,柴英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快,不想再谈论这个话题,遂笑着提醒房学度道:“……房卿还是小心些为妙,以本王对琼英的了解,若是叫她知道是你提议将她许人,保不齐会来找你麻烦。”

    谁知话音刚落,就听门外有人禀报道:“王爷,琼英将军在王府外等候。”

    “唔?她可说有何事?”柴英闻言问道。

    “呃……”来人瞅了房学度一眼,答道:“她说等人。”

    等谁?不用问呐,肯定是等房学度啊。房学度摸了摸鼻子,出声问柴英道:“王爷,可否让微臣由后门离开?”

    “啊,可以,房卿这几日小心些。”

    “是,微臣告退。”

    琼英的确是在等房学度,她家离柴英的王府没多远,也就隔着一条街。被房学度赶回家后正琢磨着如何去找张清比试比试,就见小丫鬟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告诉了她一件大事。

    义父邬梨回来后就命人将自己的母亲跟义母找了过去,琼英不由有些好奇,便悄悄来到义父的院落,偷听到了自己三位至亲正商议的事情。听说是房学度提议,琼英心里不由暗恼,姑奶奶要嫁谁,管你房学度何事?

    带着一丝羞恼,琼英离开家要找房学度算账,别的先不提,见面先赏他一记飞蝗石,叫他多管闲事!

    只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房学度从王府出来。琼英又不好直接进王府伤人,只好闷闷不乐的回了家。刚一进家门,就被人领进了客厅,义父义母坐在正中,生母坐在一侧,那三堂会审的架势叫琼英心里暗叫一声不好。

    “乖女,过来,义父跟你商量件事。”邬梨笑着冲琼英招了招手。

    “义父,何事吩咐?”琼英故作不知的问道。

    “呵呵……今日为父听到一件事,说是安东有位张清将军人称没羽箭,擅打飞蝗石。我与你母觉得此人与你颇为有缘,不知你可愿嫁他?”

    “……义父容禀,女儿要嫁之人,必是能胜过女儿之人,那张清虽然号称没羽箭,可若是不能胜我,女儿也是不会看在眼里的。”

    “唔……也就是说只要那张清能够胜你,那你便愿嫁。”

    “……是。”琼英咬咬牙,点头答道。她是见过张清,对张清也的确心生好感,但此时就谈婚论嫁实在太早。一见钟情的事情在故事里听说过不少,但现实中会发生的却是万中无一。琼英又不是花痴,她去找张清其实就是单纯的想要跟张清比试比试谁打飞蝗石更厉害,儿女私情却是半点也无。只是现在偏偏有人非要将比试跟自己的婚事联系在一起,一想到这里,琼英对房学度的不满又加深了一些。

    “阿嚏~”已经回府的房学度不由连打数个喷嚏,一旁的家人连忙关心的问道:“老爷这是受凉了?要不要找个大夫看看?”

    “无事,估计是有人正在怨我。”房学度揉了揉鼻子说道。

    ……

    比武招亲!

    张清毕竟是客将,齐王这边不可能在人刚到河北就上杆子去联姻。在与邬梨商议过后,便答应了这个折中的意见。通过比武招亲,只要张清能胜过琼英,那成亲的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无论哪一方都能满意。

    只是琼英的“凶名”在河北军中深入人心,擂台摆了两天,愣是没人敢上台,气得琼英心中暗恼,可又不便发作,总不能因为别人不肯上台就把人打的满面桃花开吧。只是对提出比武招亲这个馊主意的房学度更加怀恨在心。

    “叫姑奶奶丢人现眼!要是这事收不了场,看姑奶奶怎么收拾你!”琼英暗暗赌咒发誓,那脸上更是面沉似水,这样一来,更没人敢上台找不自在了。

    女主角已经出面,可男主角却迟迟不上台,作为此事的发起人,房学度自然心里也有点急。他倒不是怕张清会输给琼英,而是琼英那位“姑奶奶”这几日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对劲,仿佛有要把自己生吞活剥的意思。

    求人不如求己,房学度左思右想,索性亲自出面,作为东道主,邀请张清进城游览一番也算是略尽地主之谊。挑了一个张清休日,房学度登门拜访,将张清领进了真定府。除了张清这位正主外,房学度并没有带人,以免叫张清误会。

    二人在城中闲逛了一会,就来到了琼英比武招亲的地方。看到了站在台上的琼英,张清不由一愣,这姑娘的大名张清这几日已经有所耳闻,忽然看到琼英出现在台上,也不知这姑娘又在发什么疯。

    “张将军,今日房某请你进城其实是有事相托。”房学度低声对张清说道。

    “房大人请说。”

    “看到那位姑娘了吗?她是我好友之女,平日里被宠坏了,这几日也不知发什么疯?要学别人以武会友,只是她那手飞蝗石实在厉害,咱们河北军中竟然无人能够胜过她,这不,她已经立下擂台好几天,但却已经有几日无人敢上台了。听说张将军也擅使飞蝗石,能不能上台将她击败,也好让她能有个收场,总这么摆着不是个事啊。”

    张清哪里能想到这擂台是比武招亲的擂台,听房学度如此请求,他也不好当面拒绝,只得应下。而围观群众看到终于有不知死活的人上台了,顿时叫好声不断,期待着来人被打下擂台的那一刻。

    “你终于来了。”琼英气哼哼的瞪着张清说道。

    “姑娘,火气何必这么大?气大伤肝……”

    “闭嘴!你既然上来了,那就废话不多说了,照打!”琼英打断张清的话,一扬手,手中扣着的三枚飞蝗石就奔张清的面门飞了过去。

    张清也没想到眼前这位说打就打,好在他反应敏捷,急忙闪身躲过,开口刚要叫琼英住手,却不想琼英见张清躲过了自己的飞蝗石,心里也是一愣。从不失手的飞蝗石这回竟然叫人躲过了,琼英不由对眼前这张清有了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