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贤婿-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墨真想下令把那些俘虏全宰了,可理智却告诉他不能这么做。摩尼教如今的影响已经覆盖了整个两浙路,并且正在向江南东路以及福建路蔓延,此时杀俘,只会让那些已经投身摩尼教的人更加坚定的站在摩尼教那边。
“……只诛首恶,余者命其加固城墙,不要让其闲着。刘知府,你先前不肯屈身从贼的行为我一定会禀报朝廷,而朝廷定不会亏待你这样的忠臣,只是眼下还请你继续坚守岗位,保苏州一方平安。”
“下官明白,只是柳家……”
“刘知府不必多虑,柳家会从贼是我事先安排,若不是柳家,这次想要收复苏州并不会像眼下这么容易。如今朝廷已经下旨允许江南各地结社自保,好让官军可以抽调主力前去剿灭叛逆,你日后还要多和柳家亲近亲近。”
“大人放心,下官明白了。”
打发走了苏州知府,李墨并没有休息,需要他处理的事情还有不少,论功行赏这种事就离不了他,只是一想到战死的孙家兄弟,李墨心里就是一阵的不舒服。这才是刚开始,自己就已经折了杜胜以及孙家兄弟,等到平定了叛逆,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兄弟会丧命。可即便担心会这样,李墨也没有退路可选。
“大人,柳家来人求见。”
“……请到客厅奉茶,我稍后就到。”
……
柳家大小姐柳絮已经有段时间没见过李墨了,随着李墨的身份越来越高,柳絮即便想要见李墨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她又不是李墨的红颜知己,顶天只能算是商业上的合作伙伴,而且山高路远,柳家一大摊子事也需要柳絮去打理,自然也就没有那个专门的时间去找李墨。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柳大小姐如今的年纪要搁李墨那个时代正是好年华,可搁这个时代那就是老姑娘了。二十出头还没婆家,不是柳大小姐不愿嫁人,而是每每遇到那些“年轻俊杰”,柳絮总是忍不住在心里跟李墨相比较,久而久之,这人也就给耽误了。
柳百万作为柳絮的父亲,正所谓知女莫若父,女儿有什么心思,柳百万还是清楚一二的。只不过以前柳百万觉得二人相隔太远,也不觉得二人之间能有什么可能。可看着女儿一直独守空闺,他这个做父亲的不着急才怪。
李墨率军重夺苏州,柳百万便私底下撺掇女儿来见李墨。常言道,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趁着李墨人在苏州的时候加强一下联系,难道等李墨走后再让女儿去随军不成?
柳絮原本就对李墨心存好感,再被父亲这么一撺掇,就真的糊里糊涂的来找李墨了。可等真看到了李墨,柳絮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怎么说呀?说我喜欢你,你娶我吧。这虽然都是心里话,可叫一个女儿家如何开得了这个口。
要搁平时,李墨肯定会察觉到柳絮的心意,可偏偏他此时正在为孙家兄弟的阵亡而难过,也就没注意到柳絮的心思。
“柳大小姐,你来找我究竟有何事?”李墨见柳絮无话找话,干脆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啊?呃……摩尼教与你势同水火,如今起事了,肯定不会放过你的家人,不知你的家人如今可安好?”
“哦,多谢柳大小姐关心,我的家人目前很安全。”
……
又是一阵沉默,看到一脸茫然的李墨,柳絮不由一阵气苦,这个死人,平时不是挺机灵的嘛,那张嘴也挺能说会道的,怎么现在笨嘴拙舌了。
“李公子看上去愁眉不展,莫非是在为日后的战事担心?”
“邪不胜正,我相信最后会获胜的肯定是朝廷。”
“……我回去了。”
“柳大小姐慢走。”
柳絮:“……”
……
柳絮心情十分郁闷的上了马车,回头看了一眼送自己出门的李墨,银牙一咬,开口对李墨说道:“李公子,差点忘了一事,家父晚上想要宴请公子,还请李公子务必赏光。”
“啊?哦,麻烦柳大小姐回禀令尊,李墨晚上必到。”
第296章 失身
李墨原本以为柳百万宴请自己是商量有关结社自保的事情,毕竟有钱归有钱,可招兵买马这种事柳百万并没有干过,柳百万又是个谨慎的性子,唯恐做不好给柳家惹来麻烦。可让李墨没想到的是,等他到了柳家,柳百万竟然不在,负责招待自己的是柳絮。
想想柳家的实际情况,李墨也就释然了,柳百万虽然才能不足,但却不是个死要面子的人,柳家实际上当家作主的人,其实是柳絮。
家宴,绝对的家宴。因为要商议的事情属于不能叫太多人知道的事情,所以除了李墨,柳家这回没有宴请其他人。被柳絮带入柳家后花园,二人就在凉亭之内对坐小酌。
为了保证自己离开苏州之后没有后顾之忧,李墨对柳絮并没有隐瞒,相信以柳絮的智慧,在知道李墨提出结社自保的用意以后,她会知道该如何做。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眼见天色已经不早,李墨原本想告辞离去,却没想到常年打雁,今日被雁啄了眼,一杯被加了料的酒饮下,李墨顿感头晕目眩……
……
次日清晨,醒过来的李墨一看到怀里的柳絮,立刻明白昨晚发生了什么。在有些哭笑不得的同时,心里还有那么一丢丢的小骄傲。能让一个绝色女子对自己下药,这好像也是件挺值得骄傲的事情。
说实话,这世上有几个男人没想过妻妾成群,哪怕是后世有了婚姻法,规定只能一夫一妻,可真正遵守的也不过是升斗小民,但凡是有点权势的人,谁不背着人搞外遇,养情人,所不同的只不过是被人发现了与否。
古代好呀,娶几个媳妇压根就没人管,当然正妻只有一个,可妾侍这类的,只要你养得起,不怕*****想娶几个都成。
“我不求名分,能与你做一夜夫妻就已经心满意足。”柳絮醒来后虽然对李墨是这么说的,可李墨又怎么可能不去管与自己已经有了夫妻之实的她。不管这过程如何,但结果就是柳絮成了李墨的女人虽然暂时还不能告诉柳絮有关自己将来的谋划,但提前做些准备还是必要的。
“胡说,既然你已经是我的女人了,那我怎能不管你。不过眼下大局为重,儿女私情实在不宜在此时谈论,等我平定了江南,到那时我就来娶你。”李墨搂着柳絮轻声说道。
虽然嘴上说不需要李墨负责,但心里还是希望李墨愿意负责的。听了李墨的话后,柳絮的心里感觉暖暖的,柔声问道:“那你打算怎么跟家里的几位姐姐解释这事?”
“这个……”李墨闻言顿时有些犯难,好说不好听啊,总不能跟自己几个媳妇说柳絮给自己下药,把自己给办了吧?
“要不……实话实说?”
“……那你叫我日后如何在几位姐姐面前抬起头?”柳絮闻言嗔怪道。
“现在倒是知道害羞了,给我下药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这点。”李墨嘴里嘟哝道。
“……我不管,反正这是你的错。”
“行行,我的错,是我自己一时没把持住总成了吧。絮儿,说点正事,既然你已经是我的女人了,那有些事你千万要记住,结社自保只不过是朝廷的权宜之计,你可莫要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回头我会留下几个亲信专门负责此事,你柳家只需要负责提供钱粮即可,千万莫要牵涉过深。”
“嗯,我听你的。”
男女之间的关系,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就很容易变得无话不谈。既然柳絮如今委身自己,那李墨就会拿柳家当做自家人。不过之前的撤退计划中并没有将柳家考虑在内,所以李墨并没有把自己准备将根基转移至丰州的事情告知柳絮,而是考虑另外准备一个计划,以免影响到原定计划。
狡兔三窟,对皇权的警惕心让李墨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杭州是一窟,那是准备日后废弃的,耽罗岛是一窟,那是摆在明面上叫人知道的,还有丰州那一窟,那里则是当事情发展到最糟糕的时候,李墨给自己留下的最后一条退路。
耽罗岛孤悬海外,只要手中还掌握着海上控制权,那就不怕朝廷跟自己翻脸,可若是失去了耽罗岛,有丰州这块根基在,李墨也不需要害怕朝廷会不顾一切的与自己作对。战船再厉害也不可能开上陆地,但铁蹄却可以将陆地踏个遍。以李墨如今的实力,真要是跟大周闹翻,大周想要干掉自己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个代价也将是大周不能去承受的代价。
别看李墨如今在大周只有一支合并后的凤鸣军,可真要是让李墨将丰州的人马给拉过来,那平定江南并不是什么难事。在大周朝廷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李墨其实羽翼已丰。如今的西京道虽然名义上是耶律余里衍当家作主,可实际上却是掌控在李墨的手中,虽不敢说全民皆兵,但想要拉起一支四五十万的大军,那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不过李墨喜欢闷声发大财,不喜欢将自己的底牌过早叫他人知晓,所以才让大周朝廷认为要控制李墨并不是什么难事。尤其是已经变了心的胖子,更想要借平叛的机会剪除李墨的亲信。杜胜以及孙家兄弟的阵亡,对胖子来说就是好消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墨并不想打内战,内部不管打得多热闹,损失的都是自家,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选择退让的最大原因。至于在太上皇跟前赌咒发誓,李墨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丰州
李墨在大周的一举一动,人在丰州的许贯忠等人并不是不知道。只不过鞭长莫及,他们也只能在丰州干看着。对于李墨决意退让的决定,许贯忠等人并不反对,终归是来自大周,许贯忠等人自然不希望李墨与大周反目,从而叫外人渔翁得利。
不过不希望不代表他们就愿意让大周朝廷摆布,虽说许贯忠等人原本是打算将西京道治理好,待日后重归大周。可大周新帝私底下的那些作为却实在是叫人失望,这还没坐稳屁股下的皇座就开始计划鸟尽弓藏,叫人如何能够信任。
可以说大周新帝帮了李墨一个忙,至少叫李墨留在丰州的亲信抱成了团,不再对大周抱有幻想。既然不能再对大周朝廷抱有幻想,那就唯有自己靠自己。许贯忠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为将来有可能会与大周反目开始做准备。
西京道如今实际上已经改姓了李,在大周与辽国结盟以后,为了缓解耶律定的压力,许贯忠命唐斌、郝思文为帅,杀入上京道骚扰金军主力后方,而西夏发生的一件大事,也让西京道有了征讨西夏的借口。
西夏皇帝李乾顺是个很擅长左右逢源的主。当初借着辽周之间的矛盾捞取好处,而如今眼瞅着辽国日薄西山,他自然也要开始考虑西夏的出路。投靠大周不可能,刚被大周打得就剩一口气,这时候即便他肯投靠,他手底下的人也不肯。可继续依靠辽国这个昔日的老大也不可取,那剩下的选择也就只剩下新兴的金国了。
金国开出的条件很诱惑,不需要西夏出兵,只需要西夏日后像对待辽国那样对待金国,等到辽国被灭后,西京道的东胜州以及云内州就可以划归给西夏。李乾顺心动了,可他的态度一变化,顿时就惹怒了一人。
当初为了取得辽国的支持,李乾顺求娶了辽国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并且生下了一子李仁爱。政治联姻,夫妻恩爱的能有几个?辽国强大的时候,耶律南仙自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如今辽国势微,李乾顺与耶律南仙成亲后日积月累的小矛盾自然也随之爆发。
几句口角,李乾顺失手推倒了耶律南仙,不想耶律南仙摔倒时后脑勺磕在了因为夫妻争吵而倒地的烛台之上,就此丢掉了性命。李乾顺见耶律南仙一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命人软禁了太子李仁爱,随后命大将出兵云内州,准备与金兵左右夹击西京道。
只不过金兵眼下正为杀入自家后院的那两支神出鬼没的骑兵焦头烂额,哪有工夫去搭理“自作多情”的李乾顺。虽然口头上答应了李乾顺的出兵请求,但实际上却并未派出一兵一卒进入西京道。
不被金国看好的李乾顺一开始并不知道金国没有出兵,等到知道的时候却已经晚了,西夏的大军已经进入了云内州,这时候想要再说误会已经不可能。原本李乾顺还想要故技重施的跟辽国解释出兵是为了帮助辽国抵抗金国,但随着耶律南仙的死讯传来,辽国上下沸腾了。
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在辽国可以算是众所周知,这么“顾家”的女儿谁不喜欢。可现在她死了,而且还是死在自己丈夫的手里,夫妻争吵的原因还是为了是否继续帮助娘家,为耶律南仙报仇的提议立刻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许贯忠原本就有意对外扩张,西京道局势渐稳,不趁着此时四周强敌无暇他顾的机会对外扩张,那就是坐失良机。现在与金国死磕并不符合西京道的利益,柿子要捡软的捏,把西京道四周的敌人一过滤,也就西夏最好对付,那不收拾西夏收拾谁?
恰好此时出了耶律南仙这档子事,而且还是西夏主动挑衅,那出兵也就显得顺理成章。许贯忠以孙安、袁虎、马铭三人为主帅,分三路攻入了西夏。
在李乾顺的眼里辽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被金国打击的快要抬不起头,可等西京道一出兵,他就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还很离谱。辽兵远不是他手底下的西夏兵可比,三路大军几乎是以一日一城的速度迅速向着西夏的兴庆府逼近。
若是在与大周死磕之前,西夏倒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可问题是大周的军队刚刚消停不久,西夏远还没有恢复元气。李乾顺出兵也是打着利用云内州跟东胜州来贴补贴补空虚的国库,却不想给自己惹来了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
这时候再高举辽夏一家亲的旗帜已经晚了,作为辽夏亲善的纽带耶律南仙已死,李乾顺想要保住自己当前的位置,也唯有咬牙死撑。可有些事却不是咬咬牙就能撑下去的,实力摆在那里,而且因为耶律南仙的死和辽国大举入侵而对李乾顺感到不满的人大有人在,李乾顺除了要应付外敌的同时还要提防来自内部的反对。
求援!
在当前的情势下,除了寻求外援,李乾顺已经想不出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办法了。可援兵在哪里?金国眼下是甭指望了,而大周正忙着平乱,恐怕也不会来管西夏的闲事,李乾顺能想到的援兵,似乎就剩下西边的回鹘人,可想要让回鹘人出兵又谈何容易。更何况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到最后成了引狼入室,那李乾顺再后悔也晚了。
许贯忠之所以决意对西夏出兵,一来是为了扩大地盘,毕竟地盘越大,自身的实力就能越强,而第二点原因则是为了打通与西域诸国的商道。随着李墨对西京道的投入不断加大,西京道如今自身的造血能力已经日趋完善,所生产的商品急需一个销售渠道,而李墨既然准备从大周抽身,那以前所使用的商道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不影响西京道日后的发展,许贯忠必须为西京道寻求新的商路。而西夏倒霉就倒霉在他恰好堵住了西京道的商品售往西域的主干道上。
不愿意在日后受制于人的西京道自然不可能放过西夏,而每拿下一地,西京道也没有纵兵劫掠,而是当做自家的地盘开始治理。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西京道的这一举动,才让李乾顺明白辽国这是打算吞并西夏,而不是捞一票就走。
第297章 识时务者
秀州
守将段恺正在面对一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他本是一平民百姓,投身摩尼教只能说是适逢其会,在方鼎落难之时出手搭救,从而结下了这段孽缘。摩尼教起事之后,方鼎感念段恺的救命之恩,便提拔段恺做了这秀州守将。
当时段恺见摩尼教势大,便接下了这个任命。一开始的那段日子还算过得不错,有苏州在前面顶着,段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实际上需要段恺操心的事情并不多,平日里也就是负责一下粮草的事情。可随着苏州丢失,主将贺从龙逃至了秀州,段恺的心里发慌了。
担任秀州守将之前的段恺不过是个见识短浅的平民百姓,别说杀人,就是杀鸡都没有几回。而在看到被人认为很有本事的贺从龙狼狈逃到秀州以后,段恺终于意识到造反不是他这种人可以掺和的事情。
他在第一时间将秀州的主将之位连同兵权一并交给了贺从龙,可即便这样他还是感到不安。上船容易下船难,段恺在秀州这段时间虽然没有扰民,但他是摩尼教人的身份还是有不少人知道。
段恺想过逃跑,可又不敢。他如今的身份不容于朝廷,一旦逃跑,就连摩尼教都不会放过他。可紧抱着摩尼教又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别看只是苏州一座城池被攻破,可对段恺这样老实巴交的“泥腿子”的冲击却很大。即便再没见识的人,也知道造反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也就在段恺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个人悄悄来到了段恺的家中。虽然交出了兵权,但秀州本来是被作为一个屯粮之所,所以在秀州只有段恺这一个寡将。贺从龙只身逃到了秀州,至少在摩尼教派人赶到之前,需要段恺去做的事情还是不少。
见到了不速之客金节,段恺先是一喜,随即就是一惊。喜的是金节的到来可以让他身上的担子轻一些,但惊的就是他忽然想起贺从龙曾经跟他说过,他身边的三个副将都在苏州城被擒。
“你,你是怎么逃回来的?”段恺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看着金节问道。可金节的回答却叫段恺大失所望,这金节没想到已经投了朝廷。
“段兄弟,你是个老实人,所以我也不瞒你,金某本就是朝廷武官,回归朝廷理所当然,这中间可不存在什么背叛不背叛。哪怕是硬要说背叛,金某当初也是因为丢失了城池害怕朝廷怪罪而不得不屈身从贼。如今朝廷既然不怪罪金某先前的过失,金某自然要重归朝廷,又怎能继续为摩尼教卖命。”
“……那你来找我作甚?”
“我家将军仁德,不愿多做杀戮,得知你段恺不过是被摩尼教所蒙蔽之人后,不忍加害,故此派我前来说你。”
“说我?金节,我段恺虽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也知道忠臣不事二主这句话。念在你我同僚一场,今日我不害你,但来日战场相见,我必不会留情。”
“哼哼……段兄弟这话说的还真是大义凛然,不过段兄弟,那摩尼教本就是一邪教,此次起兵作乱,那就是叛贼,你执迷不悟,不仅死后会受世人唾弃,就是你的家人也会因此而蒙羞。你莫忘了,朝廷对叛逆可从来就没有过宽容一说。”金节闻言一阵冷笑。
摩尼教起事算上这一回已经是第二回,上一回作乱被朝廷平定以后,那些拥护摩尼教的人可没有一个得了善终,哪怕是那些人的家人,也因为家中从贼之人而受了牵连。段恺不过是个平民百姓,方才那番话也不过是嘴硬罢了,等听到金节的威胁,他那点好不容易才鼓起的勇气顿时烟消云散。
家国天下,平民百姓首先考虑的永远是自己的小家,而段恺又不是摩尼教信众,也就更不会为了理想而不惜一切的想法。一人生死事小,可若是连累了自己的家人……他段恺又不是摩尼教中的首领,真要是事败,是不会有人去照顾他的家小的。
“……我若是听话,你能保证朝廷不会追究我的罪过?”
“呵呵……段兄弟,说句你不爱听的,你有点高估你自己了。在摩尼教里,你不算什么,而在朝廷眼里,你同样也不算什么。我家大人之所以命我前来,所为不过是这秀州的存粮,而你不过是个小人物。即便真的杀了你,在功劳薄上也算不得什么大功,所以放你一马都不需要朝廷点头,只不过是我家大人的一个念头而已。”
被人轻视的滋味虽叫人感到不好受,可段恺听后还是心里一松。他就怕朝廷把他当做大恶来处理,那样不光他自己要倒霉,家小甚至祖上都有可能遭难。金节既然敢说朝廷招他是为了秀州的存粮,那只要自己献出了秀州,身家性命总是可以保全的。
“……真的不会秋后算账?”
“若要人救,不如自救。段兄弟想要平安无事,还需作出一点贡献。就好比我,重新回归朝廷也不是没有顾虑,担心朝廷会秋后算账。可我家大人的一番话却提醒了我。段兄可知苏州柳家?”
“这个自然知晓。”段恺闻言答道。这苏州柳家他当然知道,贺从龙逃到秀州以后破口大骂的对象,段恺又怎会不知。
“那柳家在摩尼教进苏州的时候献出了大笔的金银,可我家大人一句柳家乃是本官的内应,便将柳家之前从贼的罪过洗脱了。而我之所以会重归朝廷,那也是我家大人答应为我开脱,可想要开脱也需要理由,所以说服你就是我的第一桩功劳。相比起我,段兄弟你可要轻松了许多,只要你献出秀州,那就是大功一件,而我家大人一句你是他派入摩尼教的内应,到时朝廷不仅不会怪罪于你,反倒会论功行赏。”
段恺心动了,如果事情真的像金节所说,那他倒是值得冒险一试。毕竟投靠朝廷要比投靠逆贼要好听一些,风险性也小得多。
“……那我需要做什么?”段恺沉声问道。
金节闻言心中一喜,段恺既然这么问,那就说明自己此行已经成功了一半。贺从龙在摩尼教中算是一号人物,可要是跟自家新投的那位大人的手下将领相比,也就不算什么了。先不说龙骧四将,就是自家大人手下的那个大和尚,就足以将贺从龙吃得死死的。
先前在苏州时贺从龙就没守住城池,现在换成秀州这座小城,一旦叫官军混入城中,贺从龙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没用。
需要段恺做的事情真的不多,只需要他在夜半子时打开城门即可,至于擒拿贺从龙的事情,不需要他出面。段恺听了金节的话后,心里不由暗松口气。他还真怕让他去对付贺从龙,他有自知之明,就他的那点本事,贺从龙一只手就能摆平。
只是打开城门放官军入城,这点事情对段恺来说不算什么。秀州城如今就只有他跟贺从龙两将,虽然他把兵权转交给了贺从龙,可那些人还是自己的手下,而且贺从龙到秀州的时日尚短,就算是想要培植亲信在时间上也来不及。
而像是守城这样的大事,贺从龙也只能找段恺分担,至少在摩尼教的援兵赶至之前,贺从龙只有段恺可用。白日贺从龙负责守城兼加固城防之事,而段恺则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待到晚间,贺从龙则回去休息,而把守城的重任交由段恺负责。
夜半子时打开城门,对段恺来说并不困难,秀州的人马都是他的人,即便会有人反对,段恺也有办法应对,更何况此时还有金节会在暗中相助。
……
贺从龙很辛苦,丢了苏州让他颜面无光。虽有心去夺回苏州,但此时却是有心无力。摩尼教的主力尚在杭州,而他授命坐镇苏州的任务就是为摩尼教争取时间。可现在苏州丢了,他的任务失败了,为了不影响摩尼教的大计,他也只能先把这个消息送回杭州,而自己则留在秀州等待一雪前耻的机会。
赶回杭州亲自讲述此事也不是不可以,但贺从龙却丢不起那个人,与其回杭州受人耻笑,倒不如留在秀州整兵备战。可他现在手下实在无人可用,当初秀州就只有段恺一个寡将,而这个段恺的本事也没被贺从龙放在眼里,要不是为了安抚人心,贺从龙也不想用他,可不用他又没人可用。
知道段恺派不上大用场,那就只能让他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代替他在夜间守城,这种事很简单,别被官军摸到城下才发现就可以,贺从龙也不指望段恺可以代替他打退官军。
白天要一边忙着练兵一边加固城防,到了晚上就累得如同散了架。可贺从龙也知道此时不是放松的时候,简单洗漱了一番后就会抓紧时间休息,以便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官军。
贺从龙很累,可想要好好休息一下却难。满脑子的事情,睡眠质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往往只要有一丁点的动静,他就很容易惊醒。今晚也是这样,刚刚倒在床上睡了没多久,就被噩梦惊醒。
坐起身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只是一场梦以后,贺从龙不由暗松口气。可还没等这口气喘匀,就听屋外隐约传来一阵阵的喧哗。贺从龙顾不上穿衣,把门一开,顿时声音听得更清楚了。
官军来了!
贺从龙顾不上多想,三两下将衣物穿齐,拿着刀就奔马房。他现在所住的地方原本是秀州府的衙门,马房距离他居住的地方还挺远。也是贺从龙命大,就在他跑去后衙牵马的时候,一伙官军杀进了衙门。
就如先前所说,段恺要打开城门并不是什么难事,安排心腹随金节守在秀州南城,待到官军出现,段恺就让人通知金节开城,期间倒是也有人反对,可惜在城头上还是段恺说了算,那几个跳出来反对的人连给贺从龙报信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段恺带着人砍翻在地。
官军就这样进了秀州,一队官军直奔粮仓,一队官军直奔衙门捉拿贺从龙,还有一队官军则留在城头看管已经弃械的段恺等人。
“你就是段恺?”在段恺等待的快要失去耐性的时候,一队官军保护着一人进了城。在金节的引荐下,李墨看了看段恺,出声问道。
“小,小人正是段恺。”
“嗯,你的事金节已经对我说了,你放心,有我照应你,你不会有事。不过眼下还有一事需要你帮忙。”
“大人请吩咐。”段恺连忙答道。之前答应金节反正,段恺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可如今从李墨口中得到了准信,段恺这下算是吃了定心丸,不光是段恺安心了,就是那些跟着段恺一起反正的人也随即松了口气。
“如今虽然城破,但城中依然还有不少人试图反抗,烦劳你辛苦一趟,让那些人弃械投降,本官可保证,既往不咎。可若是负隅顽抗,那天王老子来了都救不了他们。”
“是,是,小人这就去。”段恺连声答应,自有人过来带着段恺离开。
等到段恺带人离开以后,李墨这才微笑着对等候在一旁的金节说道:“干得不错,还望你再接再厉,等我走后,这秀州就交给你了。”
“小人必不负大人期望。”金节赶忙答道。做人要有自知之明,金节很清楚自己不是带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