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周贤婿-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完颜翰鲁知道此时不是矫情的时候,当即催马扬鞭,带着剩余的人马继续逃命。只是没过多久,身后马蹄声急,看来追兵又追上来了。

    “完颜翰鲁,休走!”紧追不舍的郝思文看到前方的完颜翰鲁,不由高声叫道。

    依完颜翰鲁的脾气,他真想回声与来将大战一场,可眼下手下人马人困马乏,即便回身去战,胜算也不是很大,而且完颜翰鲁还有一个必须去做的事情,只能恨恨的一鞭抽在马屁股上,继续逃命……

第237章 神箭将军

    急如丧家之犬,慌似漏网之鱼,此时的完颜翰鲁早已没了之前的镇定自若,身后的追兵紧追不舍,身边的亲兵一个个落马,到最后就只剩下完颜翰鲁孤身一人,而即使这样,身后的追兵依然不肯放过。

    完颜翰鲁知道继续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自己所骑战马本来就不是自己原来那匹宝马,而且此时奔跑多时,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筋疲力尽,到那时,自己就是插翅难逃。想到这里,完颜翰鲁只能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学着辽国那位天祚帝一样逃入深山。唯有如此,才能挣得一线生机。

    在后紧追不舍的郝思文见跑在前头的完颜翰鲁拨马头往山上跑,心里不由暗骂一声,催马就带人追了过去。相比起李墨手下其他将领,郝思文的心理压力很大。倒不是李墨对郝思文更加严格,而是郝思文总想要向别人证明李墨看人的眼光没错。

    当年郝思文出生之前,他的老母曾经梦到天上星宿井木犴,所以郝思文也有一个绰号就是井木犴。按照当时的人理解,孕妇梦到天上星宿,那所生之子必定不凡。可郝思文一直到投到李墨帐下之前,都是在蹉跎中渡过。不是他没有本事,因为从小就知道井木犴一事,所以郝思文自小就习文练武,说是文武双全也不为过。可偏偏就是时运不济,郝思文找不到证明自己的机会,名不副实成了郝思文的一块心病。

    自投了李墨以来,李墨对郝思文可以说是信任有加,似乎李墨知道郝思文的真实本事一样。就如前来丰州之前,梁山军进行整编,要是按资历来讲,郝思文是没有机会独自领兵的,比他跟随李墨时间更长的人有的是。可李墨还是力排众议,给了郝思文一个独自领兵的机会。虽然在之后郝思文也很好地完成了李墨所交代的任务,可郝思文的内心深处,还是想要立下一个大功来证明自己。

    杜胜之所以没有跟郝思文争捉拿完颜翰鲁的机会,就是因为杜胜也清楚郝思文这个心思。这才主动留下去解决完颜翰鲁身边那个主动留下断后的副手,而把继续追击完颜翰鲁的机会让给了郝思文。在这样的前提下,别说完颜翰鲁钻山沟,就是他下黄泉,郝思文都会跟着追下去。

    一进山,完颜翰鲁的确要比在平地上要更容易脱身,可郝思文这回也是发了狠,咬着牙紧追不放,无论完颜翰鲁如何努力,就是始终甩不脱追在后头的郝思文。二人一前一后在深山密林间纵马疾驰,终归是郝思文的战马略胜一筹,完颜翰鲁的战马一声悲鸣,将骑在背上的完颜翰鲁给摔下了马。

    听到胯下战马悲鸣,完颜翰鲁立刻知道不妙,整个人离鞍往前飞去的时候,完颜翰鲁在空中就调整好姿势,团成一团落在地上,朝前翻滚了数米,这才止住身形。不等郝思文靠近,落地的完颜翰鲁已经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头也不回的直奔树林茂密处而去。

    郝思文原本已经放慢马速,可一见完颜翰鲁像是没有大碍,还在一个劲的往前跑,心里不由暗骂一声,催马再追的同时,取弓搭箭,打算射完颜翰鲁的双腿。

    “神佛保佑,一定要射中。”郝思文一边瞄准一边心里暗自祈祷。

    兵法谋略,排兵布阵,乃至亲自上阵杀敌,对郝思文来讲都不算什么。唯独这射箭,郝思文心里没底。不同与他那个结拜兄弟唐斌,别人射箭都是指哪射哪,而郝思文则正好相反,一箭射出去,能射中哪?那只有天知道。

    郝思文私底下也苦练过,只是他似乎天生跟弓箭这类远程兵器犯冲,哪怕是唐斌亲自在旁指导,郝思文的射术也没有任何提高的迹象。

    只是眼下别无他法,一旦叫完颜翰鲁真钻进了密林,再想要拿他就困难了,除非叫他受点伤,影响一下他的活动力。

    在郝思文的祈祷中,箭矢射中了完颜翰鲁的屁股,郝思文原本是想要射人家小腿的。不过能射中就是万幸,郝思文也不强求什么。一见射中的目标,郝思文连忙催马追赶,而中了一箭的完颜翰鲁则是一手捂着屁股一边踉跄的继续逃跑。

    可让二人都没预料到的是,当完颜翰鲁钻进密林以为终于安全的时候,却郁闷的发现原来在他眼里的密林一点都不大,进去了七八米,眼前豁然开朗,再往前竟然是处悬崖,下面就是湍流的一条河。

    还在密林中的郝思文一见完颜翰鲁忽然停步,当即也不再紧逼,而是再次弯弓,准备再给对方一箭再说。可运气这东西不是想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有。郝思文明明瞄准的是完颜翰鲁的双腿,却不想一箭射中了完颜翰鲁的帽盔。

    帽盔被射掉,完颜翰鲁下意识的一缩头,回头去看。只是他此时已经站在了悬崖边,回身动作太大,扯动了伤口,痛的完颜翰鲁一哆嗦,脚下不稳,失去重心就栽下了悬崖,掉进了悬崖下的河中。

    等郝思文赶到悬崖边的时候,就看到悬崖下的河面上漂着一个人,正顺着水流的方向缓缓移动。郝思文见状暗骂一声,看看附近没有可以直接下去的地方,身边又没有一个帮手,只得拨马绕路下去。可等郝思文终于绕到悬崖下面,找寻完颜翰鲁尸首的时候,却又哪里还有什么尸首。

    完颜翰鲁是生是死?郝思文也不敢贸然下个结论,只能快马赶回德州向李墨禀报此事。李墨听后眉头紧皱,郝思文见状上前请罪。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你故意纵敌。”李墨伸手扶起郝思文安慰道。

    “大人,末将辜负了大人的期望。”

    “瞎说,你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岂能因为一个未知生死的完颜翰鲁就抹杀。不过完颜翰鲁生死不知,对我们来讲的确是个隐患。他若是死了那什么都好说,可若是不死,又叫他侥幸逃回了金国,那咱们之前所做的布置就要有所调整了。”

    “都是末将的错。”郝思文再次请罪道。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你有错,那坚持用你的我不是更错。那完颜翰鲁这次若是侥幸生还,那只能说他命不该绝,与你没有多大关系。与其总是自责,倒不如想想日后。”李墨打断了郝思文的话道。

    又不是要搞什么清算,李墨当然不希望看到郝思文因为这次的事有任何心理负担,好言安慰了郝思文一番后,此事就算揭过,没有再提。

    ……

    既然多了完颜翰鲁这个不确定因素,那李墨对日后的安排就要有两手准备。与金兵对上是迟早的事情,所不同的就是晚一些李墨可以准备的更充分罢了。

    完颜翰鲁秘密领兵来到西京道,既然没有大张旗鼓,那就说明他另有任务。而从耶律余睹的口中问出的只言片语,让李墨与许贯忠、朱武很快就推测出了完颜翰鲁领兵前来西京道的目的。

    跟金兵作对不是李墨一个人的事情,相比起李墨的从容不迫,西京道大同府的耶律习泥烈跟南京道析津府的耶律定要更加紧张一些。因为李墨即便被金兵打败,还能有个退路,只要回到大周,李墨依然可以东山再起。可耶律家族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退路,除非向大周称臣,才能保住家族的一丝血脉。

    既然金国派出完颜翰鲁是打着夹击中京道的目的,那李墨自然没有把这个消息隐瞒下来的道理。一面抓紧时间备战,一面派人飞马告知了人在大同府的耶律习泥烈。

    耶律习泥烈得到消息以后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作为天祚帝亲封的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到达大同府之后还算顺利。终归是皇室贵胄,还是有不少辽国权贵支持的。凭借耶律余里衍赠送了一千骑兵,耶律习泥烈很快就在大同府站稳了脚跟,而在与当地的豪强达成了协议以后,耶律习泥烈的力量急速膨胀,眼下已经有了两万余人,还有更多的人也正在赶来大同府的路上。

    相比起李墨,耶律习泥烈更有人和这个优势。不过他手中的人马虽然看上去多,但却互不统属,耶律习泥烈想要依靠这些人抵挡住金兵的攻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整合,而现实却是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几乎是与李墨的信使同时抵达,耶律习泥烈收到了金兵入侵中京道的消息。而两相一印证,耶律习泥烈自然不会怀疑李墨是派人来骗自己。对李墨这个汉人,耶律习泥烈并不是很信任,要不然也不会当初选择离开丰州跑来大同府来。

    可同样的,他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的,即便不信任李墨,即便耶律定派人毫不客气的命令自己出兵前往中京道参战,可为了辽国的存亡,这一切个人的情绪耶律习泥烈都放到了一边。

    耶律定的命令耶律习泥烈压根就不打算去执行。别看耶律定此时已经继位,成了新一任的辽帝。可耶律习泥烈心里不服呀,虽然他只是庶长子,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耶律习泥烈既不像二哥耶律雅里那样性情宽厚,也不像六弟耶律宁那样一心为国,在顾全大局的同时,他的私心也是最重的。至于三哥耶律挞鲁,那就是个病秧子,耶律习泥烈从来就没把这人当做自己的竞争者。

    眼下辽国正是多事之秋,女直强势,对辽国这一国来讲是个天大的灾难,而对耶律习泥烈来讲,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让他派手下人去给耶律定卖命,耶律习泥烈内心是不愿意的,可当下他又不得不选择遵从。因为此时外患未除,与耶律定公开唱反调不仅会让金国上下笑得屁眼开花,也会让自己尽失人心。

    耶律习泥烈正愁如何答复耶律定的信使呢,却没想到李墨派人来了。看到李墨的信使,耶律习泥烈顿时脑中灵光一闪,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替罪羊。当即写信一封,要求李墨率领丰州军前往中京道参战。

    按耶律习泥烈的想法,李墨的丰州既然是西京道所属,那李墨的军队自然也应该听从自己的调遣。自己好言相求,李墨作为丰州李家的继任者,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要求才对,可结果却叫耶律习泥烈百思不得其解。

    那丰州李墨就像是压根不知道这回事一样,自己亲手所写的书信也如石沉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据可靠消息,丰州的军马的确在调动当中,但却没有任何准备开赴中京道的迹象,反倒是来往德州与丰州之间愈发的频繁。

    在又一次接见了耶律定派来的信使之后,耶律习泥烈有些坐不住了。再次写信送往丰州,而且这次耶律习泥烈多了一个心眼,没有直接把信送给李墨,而是分别送到了耶律雅里跟耶律余里衍的手中。

    耶律习泥烈的想法挺好,通过耶律雅里和耶律余里衍对李墨施压。可问题是丰州内部的真实情况与耶律习泥烈所想的大相径庭。在丰州,李墨说的话就是圣旨,而被耶律习泥烈寄予厚望的耶律雅里跟耶律余里衍只不过是李墨的附从。

    收到了耶律习泥烈的书信,耶律余里衍只当没这回事,而耶律雅里倒是真的跑到李墨面前求情了。只是李墨在听完耶律雅里的劝说后,只问了耶律雅里一句,“你知道金兵这次为什么要派完颜翰鲁领兵前来西京道吗?”

    “呃……不是为了夹击中京道吗?”

    “那只是你表面能看到的,而事实上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断南京道的最后一条退路。中京道有失,辽国还能借两道之力苟延残喘。可一旦西京道有失,那距离辽国灭亡也就不远了。”李墨一边说一边命人打开了地图,让耶律雅里上前观看。

    随着李墨手中指挥棒在地图上的移动,耶律雅里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只是性情宽厚,但却不是酒囊饭袋,自然能看出丢失了西京道会对辽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你有信心守住西京道?”耶律雅里看着李墨问道。

    “能不能守住,那要守过了才知道。”

第238章 单干

    老话说得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走。这人呐,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把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终究不是好事。

    李墨原本还打算跟大同府的耶律习泥烈结成攻守同盟,一起对抗金兵的入侵。但在察觉到耶律习泥烈有拿自己当枪使的意图之后,李墨果断打消了与其结盟的念头。李墨自信耶律习泥烈不敢在当前的形势下与自己翻脸,可两家一旦结盟之后,他肯定也会在私底下小动作不断。

    如今大敌当前,李墨不想也不愿为了耶律习泥烈的小动作而浪费时间跟精力。实在不行,那就换掉西京留守。反正以李墨目前的兵力,要摆平耶律习泥烈手下那些乌合之众还是没问题的,而且李墨手中还有耶律余里衍跟耶律雅里这两张底牌能用。

    不过李墨并没有马上就对大同府用兵,而是接受了耶律雅里的请求,允许耶律雅里率兵前往大同府。当然耶律雅里所带的人马并不是李墨手下的丰州军,而是耶律余里衍让察哥征召的契丹人。

    如今的大辽,早已不是耶律阿保机时的大辽,国破家亡的危机感让每一个契丹人都感到恐惧,他们急需一个主心骨。原来的主心骨天祚帝已经不顶用了,需要新的主心骨。而耶律余里衍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些契丹人的要求。

    析津府的耶律定虽然已经登基称帝,可他身边的大臣却叫许多契丹人望而却步。耶律定的舅舅萧奉先是一代奸臣,而如今在耶律定身边受到重用的人,也多是当年与萧奉先狼狈为奸之辈。而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的生母是文妃,兄长又是深受百姓爱戴的晋王,她站了出来,相比起析津府的耶律定,要显得更加靠谱一些。

    而且耶律余里衍比起耶律定乃至其他如耶律习泥烈之流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她得到了李墨的资助。打仗说白了就是打钱,耶律定跟耶律习泥烈都是穷鬼,而耶律余里衍则是傍上了李墨这个大款。

    虽说契丹人现在所用的兵甲都是李墨军中更新换代以后淘汰下来的,但对于只有一匹马,一把刀或者一张弓的契丹人来讲,那些兵甲就如同雪中送炭,来得实在太及时了。不客气的说,耶律习泥烈之所以能这么快就在大同府站稳,凭的就是他带去的一千全副武装的精骑。

    眼下耶律习泥烈明显是指望不上了,李墨只希望将来金兵入侵的时候他能帮忙牵制一部分兵力就可以,而同意耶律雅里去大同府,主要原因也是这个。不指望你帮上多大的忙,能分担一部分压力李墨就知足。

    完颜翰鲁如今生死不明,若是死了还好说,就怕这家伙命大如小强,活着跑回了金国,那样一来李墨这边的压力就会大增。因为这个不确定因素,李墨只能提前开始布置,他没心情跟耶律习泥烈扯皮是不想要浪费时间,既然已经知道耶律习泥烈靠不住,那打通与西夏的通路这项任务就李墨自己来干。

    一是云内州,一是东胜州,拿下这两个地方,不仅会让李墨的地盘变大许多,更主要的是李墨的物资补给就可以不需要经过耶律习泥烈的控制区,直接进入李墨的地盘。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如今西夏被大周打得节节败退,日后李墨要是干不过金兵的时候还可以让大周军队不经过辽人同意直接进辽参战。李墨相当于就是给自己另找了一支可靠的援军。

    随着娄敏中跟祖士远两个在宗泽手下得到锻炼的帮手到达丰州以后,李墨进兵云内跟东胜的事宜也提上了日程。德州有杜胜、鲁达外加一个许贯忠在,李墨不担心会出什么问题。而云内、东胜有了娄、祖两人的到来,只需要各带一支人马在旁辅助就可以将二城掌控在手中。至于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的意见,李墨没打算去听。

    在丰州这块地方,李墨的决定没人反对,娄敏中、袁虎、唐斌去了云内州,祖士远、马铭、郝思文则去了东胜州,李墨对六人的要求只有一个,尽快掌握二州,将其变为我军的后方。

    有着蜀国公主这张牌,行事就是方便。云内跟东胜二州城本来就不是什么坚城,城中的兵马也不过两三千人,原城守在看到来犯之敌兵强马壮并且拿着蜀国公主的手谕之后,很识时务的交出了城防。

    娄敏中等人也不客气,除了从原城防军中挑出精壮让原城守带着到丰州去跟蜀国公主报道外,其余军卒就地解散。与此同时,二城的再建也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

    水泥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建筑方面,方便快捷,坚固耐用。二城都不缺劳力,娄敏中跟祖士远按照李墨的指示拿出粮食就地招募,很快就聚集了一帮人手。这些人在干活的过程中也知道了丰州李家。

    这年头,有钱有粮就有人愿意拿命换富贵。随着云内州与东胜州的陷落,李墨的影响力也大幅增加,西京道西京部已经成了李墨的实际控制区。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一时间又无可奈何。

    毛爷爷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真是至理名言。如今李墨兵强马壮,耶律习泥烈虽然名义上是西京留守,可眼下无钱无粮,谁又会吃饱了撑的愿意追随他。西京的辽国权贵倒是有心想找李墨的麻烦,可大敌当前,比起李墨这个“家奴”的壮大,更让他们揪心的是来自金国的威胁。李墨的威胁还在日后,可金国的威胁却已经近在眼前。

    中京道的战事已经让辽国权贵没有心情去跟李墨计较,自金兵开始入侵中京道以来,好消息一个没有,坏消息却是一堆,今天一场大败,明天丢了一城。耶律定虽然在众臣的辅佐下拼死抵抗,可依然挡不住金兵如潮水一般的攻势,等到耶律定终于稳住阵脚死守的时候,中京道已经有大半落进了金国的手中。

    来自耶律定那里的出兵要求越来越急迫,耶律习泥烈即便有心不去,可皇命难违,在他没有决定竖起自己的大旗之前,他必须要派兵前往耶律定帐下效命。

    原本耶律习泥烈还打算请来到大同府的耶律雅里出兵代自己走一趟。可耶律雅里的反应却是大大出乎耶律习泥烈所料,这还是自己以前那个素以宽厚待人而著称的二皇子吗?看着拒绝自己请求的耶律雅里,耶律习泥烈不由想起了汉人所说的那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家的二哥跟李墨相处了也没多长时间,就已经被带坏,不再像以前那样好糊弄了。

    耶律雅里不肯去,耶律习泥烈同样也不想去。尤其是在特母哥随着二哥一同来到大同府之后,耶律习泥烈更是不敢离开大同府了。说得好听他是西京留守,可这个任命是那个现在人在哪里都不知道的天祚帝所封。如今耶律定已经成为了新任辽帝,他这个西京留守还算不算数,还是个未知数。

    “可恶!”在自己的内宅中,耶律习泥烈忍不住摔了杯子。他恨耶律定命好,恨李墨的不臣,更恨城中权贵的见风使舵。随着耶律雅里的到来,那些原本信誓旦旦要支持自己的家伙如今都变得态度暧昧了起来,耶律习泥烈有好几次都听亲信说耶律雅里秘密会见了那些人。

    有心翻脸,可自己又实力不足,可继续这样下去,手中所掌握的权柄就会越来越少,甚至到最后眼睁睁的看着被人夺走。作为庶长子,耶律习泥烈自小就比别人的压力大,原本他也不指望自己会有坐上那个位置的一天,可现实却就是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看到了一丁点希望,又随即残忍的把那点希望给掐灭了。

    自己靠着一千精骑让大同府的地方豪强对自己高看一眼,可随着耶律雅里带着三千精骑外加大批物资到达以后,被那些豪强高看一眼的对象就换成了耶律雅里。那些原本在自己身边献媚的小人如今都聚集到了耶律雅里那边,自己这个西京留守如今跟名存实亡也没多大区别了。

    为什么会这样?耶律习泥烈百思不得其解。刚到大同府的时候明明一切顺利,可为什么一转眼的工夫,自己就会被打回了原形。

    “来人,备马。”耶律习泥烈吩咐一声,打算出门去寻找答案。

    ***************************************

    耶律雅里在大同府的住处

    “二皇子,四皇子登门拜访。”下人的禀报让原来热闹的客厅为之一静,那些被耶律习泥烈视作墙头草的人在经过短暂的沉默过后,纷纷起身向耶律雅里提出告辞。耶律雅里本来就被这帮人给烦的不轻,见这帮人要走了,心里不由一阵欢喜。

    如果没有李墨事先的提醒,耶律雅里还真可能被眼前这帮墙头草给忽悠住,但坏就坏在李墨这个搅屎棍身上。在耶律雅里带兵来大同府前,李墨把城中众人的反应都告诉了耶律雅里,而且更要命的是,还真叫李墨给说中了。

    耶律雅里不笨,甚至可以说他比其他人更要头脑清醒。至少耶律习泥烈就没看出如今想要保住西京道应该靠谁。而耶律习泥烈如今的处境更是让耶律雅里深信自己当初的想法没错。指望这帮墙头草抵抗金兵,别到时候被他们卖了还帮他们数钱。

    ……

    “小弟见过二哥。”

    “四弟不必多礼。”

    兄弟俩分宾主落座,耶律习泥烈见四下也没旁人,说话也就不再藏着掖着,对耶律雅里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临了更是不甘心的问耶律雅里道:“二哥,我做错了吗?这大辽是我耶律家的,那李墨凭什么就敢不听我的命令。”

    “四弟啊,你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如今的大辽说得好听点还是我耶律家当家作主,可实际上对地方的控制,却并不在我耶律家手中。若是我耶律家强盛,那些地方上的权贵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可眼下……除了一个大义上的名分,我们耶律家还有什么?原本亲近我耶律家的家族大多都已经被太上皇他老人家给败光了,现在还留下的,不是原本就不服我耶律家的,就是想要借机自立的。”

    说到这,耶律雅里顿了顿,在耶律习泥烈不解的望过来时,这才继续说道:“就说眼下,咱们兄弟想要保住西京道,那唯有借助外力。可什么外力才能被我们兄弟借到?是那些墙头草吗?”

    “哼!那些不要脸的小人。”耶律习泥烈闻言冷哼一声。方才那些人从大门出去的时候明明都看到了自己,却一个个都装作没看见,溜得比兔子都快。

    “四弟,不必为那些小人生气,既然看清了那些人的真面目,日后提防一些就是。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吧。”耶律雅里见状安慰道。

    “那二哥是觉得能靠的人就是丰州的那个李墨?”

    “嗯,为兄的确是这样认为的。”耶律雅里点点头,看着耶律习泥烈劝道:“四弟,想开点,其实从太上皇再次兵败那时候算起,咱们大辽就已经是病入膏肓,五弟虽然在析津府继位,那也不过是让大辽苟延残喘。以金国上下那帮人的心性,他们是不可能看着我大辽继续存在于世的。我们作为皇家子弟,现在要考虑的就不能再是那个位置由谁来坐,而是该考虑考虑如何保证我契丹人不会在不久的将来沦为金人的奴隶。”

    “……二哥,难道你就真的对那个位置没有半点念想?”耶律习泥烈沉默了一会,盯着耶律雅里问道。

    耶律雅里闻言苦笑了一声,“那个位置如今就是烫手的山芋,除非是耶律阿保机在世,否则为兄不认为有谁能够坐稳当了。”

    “……可这大辽是我耶律家的。”

    “没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这大辽迟早会变成别人家的。四弟,作为皇室子弟,你想过万一落到金人的手里,你会是什么命运吗?”

第239章 金兵来了

    大同府

    百姓如平常一样为了每日的生计而忙碌,但在闲暇的时候,又总会不约而同的看向城门方向。自打金兵开始攻打中京道的消息传到大同府以后,表面上虽然还算平静,但私底下却已是人心惶惶。

    金兵的强大,金兵的残忍,金兵的可怕,随着有心人的传播,早已在大同府百姓的心中扎根。别看眼下金兵是在攻打中京道,可等打下了中京道呢?西京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劫,对未来的担忧让大同府的百姓这些时日无心做事。

    “踏踏踏~”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城门方向传来,无数人纷纷停下手头的事情,看向那个纵马疾驰向城守府的骑士。没过多久,城守府前的聚将鼓被人敲响,城中的百姓也因此确认了一件事,金兵来了……

    城守府中

    耶律习泥烈正在骂娘,不骂别人,就骂老天不长眼,怎么什么坏事都落到他的头上。原本他还希望金兵就算要来,也是去找丰州李墨的麻烦,而到那时,自己的大同府要么自保,要么出兵相助,这主动权能尽量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偏偏来犯的金兵不长眼睛,不去跟丰州李墨死磕,反倒直奔自己的大同府杀来。那沿途的城寨也都是没骨气的,除了一开始还有零星的抵抗,在被金兵连续屠了两座城以后,金兵所到之处那是望风而降,半点契丹人的气节都没有。

    这世上最没用的行为就是骂街,尤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看不顺眼就干,谁把谁干趴下了算完。耶律习泥烈也知道自己在这里学泼妇骂街除了让自己心情好受点外屁用不顶,所以在骂得没词了以后,他就住嘴了。到了这时,耶律习泥烈才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学习,还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哥,金兵要来了。”看到耶律雅里被人簇拥着走进议事厅,耶律习泥烈顾不得去跟那些舍自己而去的墙头草置气,急声对耶律雅里说道。

    “嗯,这事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四弟,作为西京留守,你现在是怎么想的?”耶律雅里点点头,问耶律习泥烈道。

    耶律习泥烈刚想回答出兵与金兵决战,可一想到自己手头所掌握的力量,他又犹豫了。自家人知自家事,自打与李墨交恶以后,来自妹妹耶律余里衍那里的援助就少了,而耶律习泥烈自己又没有收入来源。

    这没钱没粮,傻子才愿意跟你混,原本耶律习泥烈在大同府招揽了一批“英雄好汉”,可等他的手头拮据了以后,那帮“英雄好汉”就跟耶律习泥烈说拜拜了。如今耶律习泥烈身边的人还是当初耶律余里衍给他的一千精骑,而且耶律习泥烈心里也清楚,那一千精骑说得好听是自己的手下,但实际上人家却是听命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