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贤婿-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知这四人从哪听来的,竟然学人家负荆请罪,都光着膀子背着荆条,见到李墨过来,纷纷跪地行礼。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在李墨看来就是一个笑话,说是一段佳话倒不如说是一场不错的政治秀更加贴切。不过眼下看这四部头人都有服软的迹象,李墨也乐意陪着这四人演演戏。上前将四人搀扶起来,请四人进城叙话,至于他们四人背着的荆条,李墨第一时间就让人扔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悬念了,李墨原谅了四部以前的行为,答应丰州以后与四部恢复商业往来,同时在丰州城外开辟出一块空地作为与四部互通有无的贸易区。至于四部为此付出了什么,李墨不说,四部头人就更不会对外宣扬了,终归不是什么露脸的事情。不过随着四部的服软,李墨手底下的马军数量是确实的增加了不少,引得一向不怎么来找李墨的察哥有段时间经常往李墨这边跑。
随着丰州周边的五部认输,其余一些小部落也开始态度明确,纷纷赶来丰州拜见李墨,希望可以得到与五部同样的待遇,李墨来者不拒,借此也重新确立了丰州李家老大的地位。而随着李墨在丰州站稳了脚跟,与原州的谈判也摆上了日程。
第228章 不打不老实
原州城以前并不是一座城,辽国朝廷下过令,部族不得建城。不过随着辽帝连连战败,各地豪强也就不太拿朝廷的话当回事了。如今原州的当家人姓萧,严格说来还跟皇室沾点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萧崇德作为原州萧家的二公子,不应该在他被俘之后不闻不问才对,可偏偏原州萧家就这么干了,就像是原州没有萧崇德这个人一样,压根就没派人来过丰州。
李墨虽然不缺萧崇德这口吃的,可就这么帮人白养着,他也不乐意。既然你不主动,那我就主动点。不是有句话叫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嘛。
为了搞清楚原州的态度,李墨还是决定先礼后兵,委托五部中的铁木部派人作为信使,送去了一封亲笔信。结果却让李墨万万没想到,派去的信使被杀了,是不是原州派人杀得不知道,信使在回来的半路上被人截杀了。
既然死了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一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往原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虽不能算是两国,但原州人办事太不地道,李墨需要原州给他一个说法。
萧崇德自被俘以后就很老实,原本带兵从原州出来的时候心里还对那个突然冒出来的李家二公子有点轻视,但在亲眼看到李墨下令将族中叛逆枭首筑成京观之后,他是再也不敢有什么轻视之心了。
那不是上千头猪,而是人,只是一声令下,上千颗人头便落了地,那种血腥的场面对性格本来就有点偏弱的萧崇德来说太过刺激。而在担惊受怕了一个月后,萧崇德发现李墨并没有要难为自己的意思,这胆子也就稍微变得大了一点。
三个月的光景一眨眼就过去,在这三个月里,萧崇德对李墨的态度已经有过去的敬畏变成了敬服,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嫉妒。你说都是家中老二,怎么二人之间的差距就那么大呢?
看着丰州一天天壮大,萧崇德已经意识到原州不能再与丰州为敌。可原州迟迟不派人来商谈赎回自己,萧崇德干着急也没有。并且萧崇德已经隐隐感觉到原州可能出事了,要不然家中老父还是五妹不可能不管自己的死活。
萧家有五个孩子,除了老二跟老四早夭外,萧家家主膝下尚有三子。萧崇德在家行二,大哥之前随辽帝与女直人大战,原州就只有自己跟五妹在。可联想到前不久得知辽帝又一次败给了女直人,萧崇德立刻意识到自己那个大哥,如果没有战死沙场,那十有八九是跑回了原州。
想到自己的大哥萧崇杰,萧崇德心里不由暗暗苦笑。不用猜了,准是他回来了。只有他回来了,原州才会直到现在也派不出人来,也只有他,是巴不得自己早死的,因为原州的城主之位,只有自己是他的竞争对手。
当被李墨叫到面前的时候,萧崇德没有隐瞒,只是将自己的猜测和盘托出。李墨听说眉头微皱,看着萧崇德问道:“你的大哥萧崇杰为人如何?”
“大人,能陷弟于敌手,你觉得他为人如何?”萧崇德苦笑一声道。
李墨闻言沉吟片刻,对萧崇德说道:“……我不喜欢内斗,那样只会便宜了外人。如今咱们大辽势弱,女直人迟早会到这西京道来,到那时我们如果不能团结一致,那等待我们的恐怕只有剃发易服的结局。萧崇德,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我觉得你比较适合担任原州的城主,只是你有那个意愿吗?”
“……大人,若是我拒绝,你为如何?”
“那原州就将不复存在,为了将来考虑,我不可能留下一个日后有可能会投降女直人的原州城。”
“……我大哥久经战阵,多有建功,手下更有一支虎狼之师。”
见萧崇德这么说,李墨心下了然,这就是同意了,只要李墨将萧崇杰这块顽石搬开,那丰州与原州的结盟就能成功。
“萧崇杰要死要活?”李墨问道。
“他终究是我大哥,老父现已年迈,岂能让他老人家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
“成,我会让手下注意,不过他要是死于乱军之中,那也只能说是他命该如此。”
“多谢大人。”
*****************************************
原州城主府
“大哥,你怎么能这么做?!”萧家老五萧崇信又气又急的质问自己的大哥萧崇杰道。别看萧崇信是女儿家,但要论脑子,就数她最好使。当初与丰州结仇她就不赞成,可那是原州城里的人都被巨大的利益冲昏了头脑,结果便宜没占到不说,还把少城主萧崇德给搭了进去。
得知萧崇德被俘以后,萧崇信当时就想要派人去商谈赎人的事宜。不料偏偏那个时候自己的大哥萧崇杰带人返回了原州。萧崇杰一回原州,就将城中的大权给掌握在了手中,萧崇信在萧崇德在的时候还能出入府中的议事堂,可萧崇杰一回来,萧崇信就只能待嫁闺中,出入都受到了限制。
萧崇信并不想要跟萧崇杰争什么,只是请求萧崇杰尽快将二哥萧崇德从丰州救回来。而萧崇杰满口答应,但却迟迟不见行动,反倒是对原州城内的大权大打出手。
在得知丰州派来的信使在回程途中被人截杀以后,萧崇信已经明白这是大哥不打算让二哥回来,行的是借刀杀人之计。又气又急的萧崇信当即不顾下人的阻拦,冲到府中议事堂当众质问萧崇杰。
“五妹你在说什么?大哥不明白。现在正在商议正事呢,你一个姑娘家不适合搀和,还不回去,有什么话咱们兄妹一会再说。”萧崇杰一皱眉头,十分不满的对萧崇信说道。
“呵呵……大哥不明白?恐怕但凡是知道丰州信使被杀的人的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大哥,我的好大哥,那个位置难道就那么有吸引力,值得你不惜一切。”萧崇信冷笑着问道。
“放肆!我是代理城主,你是怎么跟我说话呢?来人!送五姑娘回去,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她离开。”萧崇杰怒声下令道。
“哈~”萧崇信不屑的看了萧崇杰一眼,扫视了在座的几位族中元老一眼,又看着萧崇杰说道:“汉人有句话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大哥,许多人当初都小看了如今的丰州城主,而你现在又何能例外。”
“拖下去,拖下去。”萧崇杰恼羞成怒的叫道。
萧崇信当然不会让人碰自己,说完话就转身离开了议事堂,她对自己的大哥是彻底失望了。刚走出议事堂,就见北城守将拔都一脸惊慌的冲进了议事堂,不等喘气就急声叫道:“城主,不好了,丰州方向有人马正在向原州开来,人数约有一万。”
“哈哈,来得好。我本来还想要带兵去会会那个丰州城主,没想到他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了。”听到萧崇杰的大笑声,萧崇信暗暗摇头,似乎不愿再听萧崇杰的狂妄之言,萧崇信快步离开。
不可否认,萧崇杰久经战阵,沙场经验丰富,但这并不代表着萧崇杰就一定能够胜过丰州的那位城主。丰州城外的那场战斗早已传开,即便是两万头猪,那要抓起来也需要费些时间。可只是一战,两万杂牌军就溃败了,李家那位二公子以最快的速度消除了隐患,而随之进行的种种举措,也意味着此人非是平庸之辈。
只是眼下原州城上下清醒的人并不多,大多都被萧崇杰给蛊惑,想要这些人清醒,恐怕只能等到萧崇杰大败之后。可这样一来,原州势必元气大伤。二哥眼下身陷敌营,若是大哥再出什么意外,难不成还要自己这个姑娘家抛头露面?
萧崇信没有回自己的闺房,而是转道去了自己父亲的宅院。眼下也就只有原州城主有可能阻止萧崇杰带兵出城与丰州人马进行野战了,可叫萧崇信失望的是,自己苦口婆心,但父亲并不认同自己萧崇杰必败的观点。
失望加窝心的萧崇信回到房中独自难过,不过萧崇杰此时却是意气风发,丰州军在他眼里就如同土鸡瓦狗,只要他领着大军一到,那丰州军就会望风而降。他的确有高傲的理由,自己常年与女直人作战,虽然输多胜少,但同时也把他的眼光养高了。在他眼里,女直人是最强悍的,而自己手下的三千劲卒则是排第二,至于丰州城那些地主武装,又怎么可能是自己手下这三千刚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劲卒的对手。
萧崇杰都已经打算好了,等两军对阵,先让自己带回来的三千劲卒做先锋,之后就是率领大军抓俘虏。
眼高于顶说的就是萧崇杰这种人,他看不起地方武装,总认为那只不过是一帮没经过战阵的菜鸟。哪怕已经回来了三个月,他最关心的还是丰州有没有替自己干掉有可能跟自己抢城主之位的老二,至于丰州这三个月的变化,他并不关心。
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原州城里的两万人马出了城,打算在野外生擒活捉自不量力的丰州城主,原州城里就只剩下两千老弱残兵。
……
两军在城外相遇,萧崇杰连场面话都懒得说,大手一挥,被自己寄予厚望的三千劲卒就向丰州军扑了过来。一见原州军如此,那李墨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有什么话等打过之后再说吧。
李墨早在得了丰州城之后就将日后的作战目标定为了女直人,所以在军队扩编的同时,他也与手下谋士议定了日后专门对付女直人的军种。
女直人上阵一般都喜欢身着重甲。在冷兵器时代,几副重甲往身上一套,那的确会让安全性提升不少,一般的刀砍箭射压根就伤害不了他们。所以李墨针对女直人的这个习惯,专门设立了一支斧锤兵,领兵大将就是卞祥。大斧、大锤都是破甲利器,眼下不是在大周,李墨有的是精壮之士能选,两千斧锤兵,就是李墨专门用来招呼女直人中的步卒。
而女直人另一厉害的兵种就是铁浮图,其实说白了就是重甲骑兵,作用跟现代的坦克差不多。在中国的历史上,铁浮图并不是无敌的,要消灭铁浮图并不是不可能。像明末袁崇焕那样组建关宁铁骑以骑对骑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不过李墨除了组建属于自己的铁浮图外,还有另一个想法。老话说得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李墨虽不是崇洋媚外之辈,但只要东西好用,又何必去在意出处。
波兰翼骑兵,别的先不说,光是那支长达五米的骑枪,就值得李墨去借鉴。马群一旦奔跑起来,即便是狼群都不敢轻易接近。而一旦骑兵成建制的发起冲锋,那气势也只能用排山倒海来形容。
设想一下,当女直人的铁浮图与李墨麾下手持五米骑枪的骑兵正面碰撞,五米的骑枪平举,那就是一道枪林,而女直人的铁浮图压根就近不了身就会被受加速度作用的骑枪刺穿身体。毕竟人就是长的再特殊,也不可能手臂长到可以达到五米这个长度。
不过眼下李墨的这个构想还在设计当中,这回上阵是见不到了,李墨也不打算将自己的底牌这么快就暴露。这次上阵,李墨只是将让人组建的铁浮图跟专门克制女直人步卒的斧锤兵给带来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铁浮图出现在两军阵前的时候,原先还气势汹汹的原州三千劲卒就如同老鼠见了猫,顿时出现了一阵混乱。而在中军的萧崇杰也是大惊失色,他们都被女直人给打怕了,一见到对面阵中的铁浮图,下意识的将其视为了女直人的铁浮图。
“丰州竟然投靠了女直人。”萧崇杰失声叫道。
原本充当箭头的三千劲卒乱了,可李墨的丰州军却不会在这个时候心慈手软,趁你病要你命,李墨一见原州军阵脚不稳,当即下令发动了全军冲锋。
第229章 以和为贵
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也能战胜一头绵羊带领的狮群。人,有从众心理,换句话说,就是大部分人缺乏主观能动性,需要有人牵头,为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打仗同样也是如此,常言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萧崇杰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头人,作为一军主将,在见到丰州军出现了铁浮图之后,已经被女直人吓破胆的萧崇杰立刻就下意识的认为丰州投靠了女直人。患有“恐金症”的他立马发病,也顾不上去指挥大军了,当即带着他的三千病友脱离了战场。
一军主将带头逃跑,那剩下的人又怎么可能还有心气与丰州军对阵。原本在人数上,原州军是占优的,可偏偏遇上了这么一个不争气的主将,原本即便会输也不会输得太难看的一场仗最后却是落个望风而降的局面。
好在李墨此来并不是打算吞并原州,并没有难为那些放下武器的原州兵卒,不过也因为这些降兵耽搁了时间,等李墨准备派人去追击早已退出战场的萧崇杰时,萧崇杰已经跑没影了。
“大人,可惜跑了那个萧崇杰。”袁虎略显遗憾的对李墨说道。
“他跑不了,只要他想回原州,那半道上肯定会被唐斌跟郝思文截住。”
自在丰州站住脚以后,李墨算是多年媳妇熬成了婆,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首先就是扩军,如今辽国大乱,群雄并起,想要说话有人听那就必须手中有兵。李墨将人中人马扩充至了两万,鲁达、杜胜等人所部尽皆增加了人马。好在五部归顺,为李墨提供了不少良马,要不然李墨还真不能凑出那么多的骑兵。
李墨的大军偏科严重,在扩军之前只有鲁达一支步卒,而在丰州扩军之后,马军依然人数占优。为了协调马步两军的人员比重,李墨将马铭、袁虎以及新加入的卞祥都改为了步军将领,而马军将领则是杜胜、唐斌、郝思文、孙安以及花逢春。
袁虎、马铭皆是强人出身,对骑战并不是专家,这次让他们改回步军,他们倒是没有什么异议,而卞祥是新加入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怨言。至于随同李墨一起来了丰州的王进,李墨则是给他安排了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他是教头出身,而李墨除了招了两万兵马之外,另外还招收了三万人作为预备军,这三万人就统统交由王进训练。
高宠跟何元庆做了李墨的亲军头领,而史文恭则被李墨派去了凤鸣军,毕竟李墨接的圣旨是率兵前往西夏,要是连一个人都没有,难免会惹人怀疑。更何况史文恭这人的心性李墨还没看透,暂时还不能与他交心,有些事情该瞒着还是要瞒着。
唯一可惜的就是坐镇耽罗岛的栾廷玉,他是个有本事的,足够担任一军主将,可耽罗岛那里要是没个李墨能够完全放心的人也不行,所以这次也只能暂时委屈一下。至于卢俊义跟岳飞这两个人,李墨压根就没考虑过带他们来。交浅言深是为交友大忌,李墨跟他们之间的交情还没好到可以托妻献子的程度,自然也不会带他们来丰州。
这次来原州“兴师问罪”,李墨明面上是出动了一万人,可实际上却出动了一万五,除了留下鲁达跟马铭外,其他野战军都被带上了,只不过唐斌与郝思文的军旗未打,这才忽悠了原州斥候。
一万五千人,黑压压一片,挨个数要数到什么时候,原州斥候一方面要弄清来犯之敌的人数,另一方面又要小心被丰州斥候给发现,能用的办法自然就是数军旗的数量,由此推算出大致的人数。
而在与原州军主力接触之前,唐斌与郝思文就受命带队脱离了大部队,绕路去了原州军背后的原州城。李墨倒不指望唐斌跟郝思文能够拿下原州,只是希望二人可以在大军击败萧崇杰的时候堵住他的归路,叫他进不得原州城。
从萧崇德的口中李墨已经大致了解了原州城内的情况,知道自己真正要对付的其实就只有一个萧崇杰,至于原州萧家里的那些老人,只不过是帮墙头草,谁强就偏向谁,不足为虑。
赶走萧崇杰,扶持萧崇德,这就是李墨此行原州的目的。吞并原州就目前来看并不可取,辽国如今国内大乱,群雄并起,可问题是国外还有女直人这头恶虎在伺机而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扑过来。
眼下丰州城正在扩建当中,李墨没有过多的精力再来经营原州城。做事要一心一意,要是三心二意,反倒容易最后一事无成。
战斗的经过出人意料的快,而结果也同样将李墨感到有些意外。萧崇杰没有回城,而原州城此时却已经降了。
萧崇杰出城的时候带走了原州大部分的兵力,只给城里留下了两千老弱残兵。当唐斌与郝思文带兵出现在原州城外的时候,原州城内顿时混乱起来。萧崇信在萧崇杰回来之前一直辅佐二哥萧崇德管理原州,她的威信比起萧家里的那些老人还要高。眼看兵临城下,萧家那些原先支持萧崇杰的人都已经慌了神,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候萧崇信站了出来,带人将正在萧家议事堂议事的众族老给关押了起来,随后宣布接管了原州城防。
当萧崇德出现在原州城下的时候,萧崇信下令开城献降,李墨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原州。而帮了李墨如此大忙的萧崇杰此时去哪了呢?
原来自带队脱离了战场之后,萧崇杰并没有带兵回城,因为他知道原州城内只有两千老弱残兵,压根就不可能挡得住女直人的攻城,直到现在,他依然将李墨军中的铁浮图当做是女直人的铁浮图。
萧崇杰不愿意与原州城共存亡,自然也就不会回去找死。在逃跑的路上,萧崇杰向自己的众亲信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不回原州,而是直奔南京道投奔秦王耶律定。
自天祚帝屡战屡败之后,辽国权贵已经不在把希望放在他的身上了,转而开始关注天祚帝的几个孩子。天祚帝此时一共生了六儿六女,除了长子晋王耶律敖卢斡被杀,次女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外逃外,身边还有五子五女。其中秦王耶律定支持者最多,没办法,谁让他的舅舅是权倾朝野的萧奉先呢。
天祚帝如今虽然还没死,但已经过气,辽国权贵已经没谁看好他。自又一次兵败北逃之后,天祚帝的堂叔耶律淳便在南京道的析津府将耶律定扶上了皇位。而此举也是无奈之举,天祚帝出征喜欢带着子女一起,随着他的大军战败,随军一同出征的几个子女要么被俘,要么不知所踪,眼下唯一还能明确生死的,就只有眼前这个耶律定。
不过随着耶律定上位,那些心向大辽的契丹贵族立刻纷纷带兵前来拥护,一时间倒是吸引了正在高歌猛进的女直人注意。
“去南京道?大人,那样不是还要跟女直人对上?”一个亲信听完萧崇杰的决定后有些担心的问道。
“除了南京道,我们现在还能去哪?你要是想回原州那你就回去。”萧崇杰没好气的答道。
回原州那是不可能的,之前仗着是萧崇杰的亲信,这帮人在原州城内得罪了不少人,眼下萧崇杰这个靠山倒了,继续留在原州等人来报复吗?
“既然大人已经决定,那我们就跟着大人一条道走到黑就是。”
统一了手下的思想,萧崇杰还不忘给这帮人画个大饼充饥,“如今秦王,不对,是陛下那里正是用人之际,咱们去了肯定能够获得重用,到时候升官发财是一定的,就凭咱们的本事,又何必非要窝在原州这种小地方。”
都是视脸面如粪土的人,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萧崇杰这伙人就忘记了在与丰州军对阵时的表现,一个个信心十足,打算前往析津府去开创自己的第二春。
李墨当然不知道萧崇杰已经带着人前往了南京道的析津府,不过他现在也没时间去管那只丧家犬,如何处理萧家才是他的当务之急。
在来之前李墨就没有吞并原州的计划,而在进了原州城,亲眼看到原州城内的现状之后,李墨更是不愿去背这个包袱。他是有钱,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自己给丰州怎么花都没事,可用在武装外人的上面,那是不是有点缺心眼?
原州上下眼下是对李墨俯首称臣,可谁知道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李墨可不想在日后与女直人拼命的时候被人从背后捅上一刀,而且那刀还是李墨送给别人的。
既不能吞并,又不能过分削弱,要不然日后对上女直人的时候李墨就只能孤军奋战。有个帮手,哪怕那个帮手本事不济,可好歹也能有点心理安慰。李墨不指望原州在自己与女直人开战的时候起到多大的作用,只要能自保,帮着牵制一部分女直人的兵力,那就算是帮了大忙。
“我时间有限,就不跟你们客套了。”见四下就自己跟萧家兄妹,李墨说话也就直白了许多。
萧家兄妹一听顿时神经紧张了起来,知道决定萧家命运的时刻到了。就听李墨继续说道:“废话我就不讲了,就说说眼下的局势,如今辽国大乱,群雄并起,我们想要自保除了增强自身的实力外,那就只有与人结盟。毕竟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女直人,我想无论是谁,都不愿意去做别人的奴隶对吧?”
萧家兄妹闻言齐齐点头,他们当然不愿意去做奴隶,可一旦被女直人给俘虏,等待他们的就是做奴隶的命。李墨有句话说的没错,但凡是在辽国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女直人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你们原州虽然之前做过一些对不起我的事,但为了大局着想,我原谅你们了。俘虏的人我会还给你们,你们原州的积蓄我也不会去动。”
“那你想要什么?”
“我只希望你们在日后遇到女直人的时候可以坚持住,不要像你们大哥那样望风而逃。这辽国是咱们的家园,不是他女直人的放马场。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一旦女直人到来,我丰州肯定会奋起反抗,至于你们,我希望你们可以不要丢了作为一个契丹人的骄傲。”
“……一旦丰州与女直人开战,原州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请允许我们到时与你们共进退。”萧崇信一脸郑重的对李墨说道。
李墨微微一笑,“好,那咱们就算是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你们要是有什么难搞定的人,趁着现在我在这里,说出来我帮你们搞定。”
萧崇德原本不想麻烦李墨,可萧崇信却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当初萧崇杰返回,要不是取得了家中族老的支持,原州城也不会那么快就落到萧崇杰的手里。所以当李墨问起需要他帮什么忙的时候,萧崇信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请家中族老去丰州作客一段时间。只要有了这段时间,萧崇信自信可以消除族老对原州的影响力。
对于这个要求,李墨自然不会拒绝。理由都是现成的,这些族老当初支持了要跟自己作对萧崇杰,眼下萧崇杰既然跑了,他们不顶雷谁顶?
决定一宣布,原州城中的反应却没有李墨所想的那样激烈。萧崇杰当初在战场上的表现已经由那些被释放的原州兵传的满城皆知。原州百姓对那个银样蜡枪头的代理城主失望透顶,连带着也对族老当初一力支持的态度产生了怀疑。
这回丰州军手下留情,要不然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这帮中看不中用的人而枉死,要说对支持萧崇杰那个怂人的族老没有一点怨气,那是不可能的。得知众族老要被请去丰州作客,除了小部分暗中拍手称快外,大部分原州百姓都保持了沉默。
第230章 搂草打兔子
扯虎皮才好做大旗!人们做事情都喜欢给自己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如今辽国的一多半江山都已经落到了女直人的手中,天祚帝此时虽然尚未死,但辽国权贵已经不愿意继续跟着这个不靠谱的一条道走到黑了。
南京道的耶律定就是这些辽国权贵新看上的主子。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看如今辽国被女直人打得奄奄一息,但好歹也是立国百多年的国家,那底蕴并不是女直人这帮刚刚从黑山白水间走出来的野人可比。只要团结一致,辽国并不是没有一搏之力。
南京道的热闹李墨并不打算去凑,一来他不是契丹人,二来他也不愿意去受制于人,把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当拱手让人。可事情并不是李墨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在收服了原州不久,代表朝廷的旨意就传到了丰州,命令丰州派兵前往南京道析津府听命。
若还是前两任的李家家主,那接到旨意以后肯定二话不说就答应,可眼下当家作主的是李墨,他可不是辽国的死忠。仅凭一道旨意,一个李墨丝毫不感兴趣的官职就想让李墨出力,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可眼下正是一致对外的时候,李墨也不想因此影响到辽国的抗金大计,但让李墨派兵去析津府,那也是不可能的。就在李墨感到有些为难的时候,耶律余里衍出面帮了他一个大忙,主动提出让李墨在丰州打出她的旗号。
耶律定的母亲是元妃,而他的舅舅就是萧奉先。有了这个舅舅,耶律定得到了许多辽国权贵的支持,但同样也给耶律定留下了许多仇人。而耶律余里衍,就是仇人中的一个。当年萧奉先为了让耶律定能够成为辽国太子,先是设计诬告了耶律余里衍的母亲文妃,逼得文妃的妹夫耶律余睹为了自保叛辽投金,随后又在一次军中兵变时向天祚帝献计处死了当时人望颇高的晋王耶律敖卢斡,也就是耶律余里衍的哥哥。
这母亲跟哥哥都是因为萧奉先的谗言而死,而萧奉先之所以会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耶律定,这样一来,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又怎么可能会待见耶律定。
耶律余里衍一露面,南京道那边立刻偃旗息鼓,不提什么让丰州派兵来援的事情了。只是派出了使者,劝说耶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