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窝心)-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太子清扫道路,忙了一天开辟出了一条通往西京城的大路,次日太子欣然上路……

王睍这么折腾,女真人又不是聋子瞎子,顶算给他们发布了战斗预警。开始兀术还真给弄迷糊了,害怕自己受到两面夹击;他又担心太子这路是疑兵,用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一旦自己领兵迎敌,西京城借机给自己后背插上一刀。可随着探子们的回报,他搞清楚了博川的宋军未动,来的都是高丽军,于是决心先歼敌一路,打破敌人夹击自己的企图,然后回军全力迎战西京军。

兀术亲领两万军兵借着雪夜的掩护出营,埋伏在通往西京的必经之路上,开始他还担心高丽军会半途改路,可当兀术发现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的大路时便放下心来,这小子肯定就是走这条路了。

当看到王睍领军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大路上时,连金军斥候都暗乐,自己就没看到过这么傻的鸟,大军行军不派斥候,不派尖兵,所有人滚成一团前进,真把自己当成宋军了。其实他哪里知道,军中的大将们都被太子爷折腾的焦头烂额了,哪里还有闲心管这些小事情,以致高丽军一头扎进女真人布置的埋伏圈时还浑然不知。号角声响起,无数金军从大路两侧杀出,王睍傻了眼,大家都傻眼了。

骤然受袭的高丽军乱作一团,兀术领军冲锋在前,只一个冲锋便击溃了高丽军的前军,直奔王睍所在的中军。这时大家还明白太子有失,他们谁也活不了,所以拼死抵挡,掩护王睍突围。而这时他的小宇宙也爆发了,在亲军的保护下从自己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不要命的向来路逃去!

而兀术很快重温了当年女真人千里追击辽帝耶律延禧的壮举,他们追着败退的高丽军一路掩杀,王睍是逃到哪女真人追到哪,而他屁股后头的州县一个接一个的被金军攻占。逃到会州已是半夜,王睍觉得还不够安全,骑马穿城而过,逃向博川。这会儿谁要说太子太懒,马都不爱骑,估计任何一个高丽兵都会跟他急,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太子骑马一日夜狂奔二百里,走完了他们来时五天的路,这样的勤快人能说他懒吗?

兀术担心后院遭袭,追击的脚步止于会州,这一仗不但胜的轻松,而且收获甚丰,斩杀高丽统制以下军兵万人,俘获五千余人,缴获了太子仪仗印信,粮草十万石,还有金银数万两,他却不知道这是王睍准备用来犒赏有功之士的,没想到却喂了狼,比金军四处出击打草谷来得快,还痛快。

退入博川的王睍再也高调不起来了,每日窝在府中不出门,当然也没把这么丢脸的事情告诉还在西京城的金富轼。他自导自演的战场战斗不但损失了大量的辎重,而且兵员损失惨重,陆续收容的败兵不足万人,使本就兵力空虚的防线上出现一道难以填补的缺口,使当初定下的宋高联军合围金军于西京的计划眼看要沦为泡影……

…………

年底本是清闲的日子,可当了皇帝的赵柽却忙了起来,三天两头的出宫磕头行礼,拜完祖宗,祭天地,还得去看看各位神仙。他很烦这些事情,每次出去都是兴师动众,仪仗护卫上万人前呼后拥,扰民不说,还浪费银子,每每都得照规矩给这些人赐钱赐物。但是‘古人’最是敬祖畏天,大宋宣扬仁孝治天下,而他还披着张神仙的外衣,烦也得去做,否则就有人上折子劝谏,他还得作检讨,更麻烦。

可是当了几年皇帝后,赵柽发现宫中上至妃嫔,下至皇子公主们都很喜欢这些事情,就连自己也渐渐的爱上了,不为它事,只是因为只有这时候大家才能堂而皇之的出宫,呼吸呼吸外边自由的空气,看看宫外的天地。尤其是每年前往皇陵祭祖,简直就是他们的节日,在京城中憋了一年的天潢贵胄们才能踏出汴京城这个圈子,看看京城外边的世界。

进入腊月,礼部便开始张罗祭祖的事宜,待钦天监选定了日子后,皇驾出城,近卫军几乎是全军出动沿途护卫,值宿宫禁,加上仪仗,随行的官员、仆役、皇子、亲王们,整个车队就像一支数万人出征的大军。

“二爷怎么不喜呢?”朱淑真身体不适,此次祭祖便由赵信随行侍奉,看着皇帝歪在车中发呆,赵信问道。

“高丽人自导自演了一场大败仗,将好好的事情给搅黄了,赵勇也很无奈!”赵柽叹口气说道。

“哦,原来是为了高丽的战事啊,那现在情形如何?”赵信拿过一个靠枕掖到皇帝身后让他躺的舒服一些。

“高丽军损兵五万多人,一时也无法补充,而现在海面封冻,咱们也无法增兵,若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兵力已显不足,而金军连胜两阵,兀术居然又生出了要继续南下的念头,现在金国正大规模的点集军兵,有向高丽增兵的苗头。我军虽控制了保、远二州,扼制要道,但是冬季一到,江河封冻可行人马,防守千里长城的高丽军只有万余人,这么长的防线如何守得过来!”赵柽有些气愤地说道,显然对高丽自不量力的爷俩十分不满。

“二爷,那有什么主意扭转战局呢?”赵信问道。

“赵勇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是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赵柽卖了个关子反问道。

“守太过被动,围兵力不足,那就只有战,而我军兵力分驻三地难以集中?”赵信皱着眉头分析道,“有了,让他们动起来,动起来就有了机会……”

第二百九十七章脑袋屁股

如果金军缩在窝里即使打下来也将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赵柽是个抠门的人,他的手下自然也学的斤斤计较,赵勇以为来硬的不合算,所以在高丽合围战役失败后,他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行动,而是一边整顿高丽军,一边苦思良策,有了想法后便告知皇帝,让他把把关,顺便配合一下。

“嗯,看现在兀术有粮有兵,背靠国内,他赖着不想动怎么办呢?”赵柽摊开双手道。

“那就逼着他动,哄着他们动!”赵信随口说道。

“你真是当妈了,把哄孩子那一套都用到打仗上了!”赵柽打趣她道。

“大道归一,说白了天下的事情都是一个道理,孩子有时你也得当敌人对待!”赵信白了皇帝一眼说道。

“啧啧,还一套一套的,谕儿有你这么个妈也够倒霉的!那说说怎么哄啊?”赵柽咂咂嘴说道。

“女真人不想撤兵,虽然我们无法渡海,但是可以从辽东下手,戳他们的心窝子,那完颜亶岂敢再向高丽增兵,恐怕还得连发圣旨调兀术回军;再有高丽新败,损兵折将无力全面防守,正好留下空隙,只要兀术不犯傻,他一定会趁机而动,而大路尽被我军控制,他只能选择小路,一万人的队伍不还得派出十几里去啊!”赵信说道。

“唉,你若不是个女子,定会成为我大宋第一智将,我要省多少心!”赵信只了解个大概。却只稍加分析便想出了对策,而她的想法和赵勇不谋而合,让赵柽拍拍她的手小小的感慨了一下。

“二爷才是大宋第一智将。要不也叫不出这么多的好学生来啊!”赵信羞涩的一笑抽出手道。

“呵呵,我是大宋第一智将?我是大宋第一巡铺的头!”赵柽翻了个身,苦笑着说道。

“为什么啊?”赵信纳闷地说道。

“你想,大宋一天得发生多少事情不说,还有大理要佛经、西夏要粮食、蒙兀人要地盘、高昌人要造反,而女真人要我的命,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哪一眼看不到就着起火来,我是天天左拍右打四处灭火,这不都是巡铺干的活儿吗?”赵柽苦着脸说道。

“二爷真会说笑!”皇帝的比喻让赵信忍俊不止。不过她觉得皇帝说得倒也形象,国家虽然渐入正轨,可也正是转型时期,皇帝的一些新政正全面铺开。向周边远地区辐散。而这些东西并不是都合每个人的意的,不免生出些事情来。

“人生难得半日闲,祖宗有灵,每年能让我闲上几日!”赵柽板着脸向天拱拱手道。

“二爷,女真人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围堵和打击已然是强弩之末,为何不借机一鼓作气将其灭国,那样二爷岂不少了件大事,可以偷闲了!”金国始终是大宋的心腹之患。而现在以大宋的军事实力攻灭其并不是什么难事,可皇帝却始终没有这么做。赵信也是十分好奇,不知皇帝是如何想的。

“呵呵,你说的不错,金国在几年前便不是我们的对手了,攻灭其国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时机未到,留着它还有用!”赵柽笑笑说道。

“时机还未到?!金国经过多年的内乱,国势衰微,人才凋零,除了兀术几无可用之人,且经过我们的经济封锁,其经济已经崩溃,据传他们的上京城宫殿都因为缺钱停止了修建,只能增加税赋维持,搞得民怨沸腾,他们出兵高丽只怕也是欲通过劫掠缓解财政困难,而现在他们大军在外,不正是出兵的良机吗?”赵信十分不解的说道,按说这正是难得的出兵时机。

“也不尽然,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金国虽然再难以构成实质的威胁,但是其还占有广大的东北和漠北地区,拥有人口百万计,我们要将其灭国也要动员举国之力,将历年积累耗费一空,这可能使我们中兴大宋的目标被延迟,甚至是夭折!”赵柽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和用兵后产生的严重后果,十年休养生息,大宋也只是刚刚缓过气来。

“二爷没有那么严重吧?”赵信觉得皇帝的想法有些言过其实。

“大汉经过文景之治两代和武帝初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可谓达到了鼎盛,于是武帝三次出兵扫荡漠北大破匈奴、吞并朝鲜等国,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但是,由于连年征战,耗尽了国库,导致民生凋敝,民乱迭起,以致武帝晚年不得不以《轮台罪己诏》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表白自己内心的悔意,可是恶果以种下大汉从此由盛转衰,再难现辉煌,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啊!”赵柽说道,他也想一战而定天下,但是他不得不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头脑发热,重蹈覆辙。

“二爷,那您就因此放过金国吗?”赵信想想皇帝的话不无道理,可她不相信皇帝会放过女真人。

“怎么可能,靖康之耻必报,而且我们不是一直再做吗!”赵柽毫不犹豫地说道,整个民族的耻辱怎么能忘记呢!

“二爷,不会吧?”赵信有些纳闷地问道,除了两次大规模对金用兵和持续的对金经济封锁,并没有其它实质性的行动。

“呵呵,怎么不会呢?”赵柽笑笑道,“扶大理段氏主政不仅仅是为了得到铜,也使我们的后方稳固;拉拢西夏及现在增援高丽斩断了金国的左膀右臂,消除他们的外援而为我们所用,使其陷入孤立!”

“那准备远征高昌也是为了围堵金国吗?”赵信歪着脑袋问道。

“若是只是高昌,它值得我们万里远征吗?其不过是只上蹿下跳、爱占便宜、不知满足的猴子!”赵柽冷笑着说道。

“那陛下是为了耶律大石的西辽?二爷是想将他们一并灭掉!”赵信惊问道。

“不是,西辽和我们大宋有共同的敌人,他们最终会成为我们的朋友,而其已被远逐万里对我们已经难以构成威胁了!”赵柽摇摇头说道,他知道西辽的西边是另一个世界,有着不同的文化,他们也在觊觎繁华的大宋,而西辽正是他们需要越过的第一道坎,也是进攻大宋的前哨。

“那他们会与我们通好吗?”赵信不自然地问道,她虽长于大宋,但出身契丹,心中难免有一丝牵挂,不愿大宋与母族兵戈相见。

“耶律大石是聪明人,他会明白我们的善意,再说还有公主、有你在,我们还是亲戚呢,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啊!”赵柽看出赵信的不自在,笑着安慰她道,“其实此次远征的目的在于显示我们大宋的实力,想漠北的鞑靼人示威,告诉他们反叛大宋,即便是远隔万里,我们也不会放过他!”

“二爷是想收复那些鞑靼人?”赵信松了口气说道。

“嗯,中原和北方自古便是对冤家对头,柔然、鲜卑、匈奴、突阙、契丹、女真,双方打了几千年,此消彼长从来都没有消停过。女真人灭了,自然会有另一个民族借机崛起壮大,成为中原新的威胁!”赵柽点点头道。

“所以这也是二爷没有灭掉金国的原因之一,是想以此制彼!”赵信想了想说道。

“你就是聪明,女真人在咱们眼里是只病猫,可在耗子眼中还是只老虎,有它在漠北镇着,暂时掀不起大风浪来,可这只病猫没了,耗子就该翻天了,使我们的西北重燃战火,所以现在要在病猫死了之前,让被吓坏了的耗子们找到一个自以为安全的窝!”赵柽说道,“可我知道没有不落的太阳,没有不死的人,更没有千秋万代的国家,我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前后千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我要让大宋获得也许只是漫长历史中暂时的百年安宁。

“二爷我发现你变了许多!”赵信看着两眼放过的皇帝喃喃说道。

“是啊,我也觉得自己变了很多!”赵柽撇撇嘴苦笑道,“我刚到襄邑的时候,想着在乡下做个富家翁也不错,好过在京城做囚徒,于是我开始想方设法的挣钱买地;可偏偏有人不想让我安生,我想远离他们让他们,讨父皇的欢心,于是到了西北,打败了西夏人,治理地方,想建一片乐土;可我强大了,女真人又来了,父皇让位,皇兄登基,他怕我抢他的皇帝,想方设法除掉我;我又诈死躲到了残辽,可女真人占领汴京,辱我父兄家人,杀我百姓,赶走了女真人,我却成了皇帝。当了皇帝要开疆拓土,要百姓安居乐业,要抵御外辱,要当个好皇帝……越来越远离我自己当初的目标!”

“二爷,诚如您常说位置越高,责任越大,您是皇帝,万民之主!”赵信靠在皇帝胸前说道。

“唉,不如说屁股决定了脑袋,屁股坐的越高,脑袋就想的越多,想得到的更多!”赵柽叹口气说道,现在自己屁股下的这把椅子真他妈的不舒服……

第二百九十八章迷雾重重

两场战斗中只有高丽军独自作战,而宋军一直是袖手旁观并没有参战,这让兀术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宋军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援助高丽,来此不过是防止事态的扩大,现在大同江已经封冻可以绕过西京城,那时夺下开京俘获高丽国主,宋军便会选择撤退,因此他一边加紧围城派出侦骑寻找道路,一边命国内尽早派出援军打通道路。可等了十来天,兀术并没有等来援军,却等来皇帝命其迅速撤兵回国的圣旨。

原来入冬后,宋军燕京镇抚司所属禁军和地方州军便向营州方向集结进行冬季军演。虽然这种例行演习宋军每年都要举行,但金军还是马上加强边境的管控,提高戒备,因为宋军有多次以军演为名发起突袭的前科,所以并不敢大意。

金军很快发现了此次宋军军演与往年不同,集结的兵力就是往年的倍数,调运了大批的粮草辎重,远远超过军演所需,且其斥候数次偷越两国临时边界线深入金国腹地展开侦查,军队也展开以突破边境防线为主要内容的实操演练。而一个更加让人不安的消息是宋朝皇帝赵二离京祭祖陵,出动庞大的护军队伍,这是往年轻车简从大不相同。

皇陵是大宋历代皇帝的埋骨之地,因而驻有专门的护陵军,本身就戒备森严,皇帝到来后整个陵区全部被近卫军封锁,就是只蚂蚁从这里爬过都得接受严格的盘查,因此探子们根本无法进入。更无法知晓其中发生了什么,只能在附近监视,收买外围人员获得其中的动向。

付出总有回报,一日深夜金国探子发现一支有千人的队伍悄悄的离开陵区向北而去。虽然那些人穿的是护陵军的衣甲,但是经验丰富的探子们还是从其配备的武器和战马上看出端倪,认出这支队伍是大宋皇帝的近卫军。他们一路跟踪,发现这支队伍行踪诡秘,昼伏夜行,每到一处都有当地驻军安排宿营、饮食,并不惊动当地州府。最后进入平州城后便没了踪迹。而镇守司衙门派兵将行宫附近道路全部封锁,居民迁出,禁止一切人等出入。

种种迹象表明,这支离开陵区到达平州的神秘队伍必定肩负着重要使命。或是其中有个大人物。鉴于当前的形势和种种反常的迹象。金国探子们判定是大宋皇帝赵二偷偷来到了前线。他欲借金军征伐高丽之际发动战争,而现在正在举行的军演是掩护宋军采取入侵行动的烟雾弹。

情报被迅速送到了国内,金帝完颜亶大惊。此时金国精锐尽数被调往高丽,太师兀术又要求增兵,新点集的军队全部集中于辽西准备前往高丽,国内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一旦宋军发起进攻,面临着无兵可派的境地。在与留守国内的大臣们商议后,完颜亶命令将派往辽西的新军大部调往辽东边境,并下旨让兀术即刻回军,准备抵御宋朝的入侵……

“监军,皇帝令我们迅速回军,你以为如何?”兀术接连收到催其撤军的圣旨心中自然不愿,可抗旨不是小事,他招撒离喝商议。

“太师,属下以为遵旨撤军为上!”撒离喝略一沉吟道,早先说好了的准备撤军,可太师胜了两阵就改了主意,又做起了征服整个高丽的美梦,已然让他不满。

“如今形势对我军十分有利,一旦撤军便前功尽弃了!”兀术听了撒离喝的回答,不虞地说道,他本来是希望能得到其支持的,没想到老部下居然跟自己唱了反调。

“太师,赵二用兵虚实难测,此次高丽试图围攻我军虽被杀退,但是宋军未动一兵一卒,岂不太奇怪了,属下以为是赵二故意为之,以将我们牵制在高丽而借机入侵我大金!”撒离喝急忙解释道。

“那赵二调兵做出欲攻辽东的样子,也有可能是为了减轻高丽方面的压力,实施的围魏救赵之计,若是撤兵正中其奸计!”兀术冷哼一声道,“而赵二用兵爱用奇兵,如此摆出大举进攻样子,不合其用兵之道,我以为那一路为虚张声势。”

“太师,正因为虚实难辨,我们才不得不防啊!”撒离喝说道,心中暗骂你若是真能看透赵二的心思也不会连吃败仗,丢了中原之地,可这话也只敢在肚子里说说。

“那些废物连赵二的行踪都查不清,用些含糊其辞的话蒙蔽皇帝,我们要是急忙撤兵回国而只是虚惊一场,还不让赵二笑掉了大牙!”兀术也明白撒离喝说得不假,可他也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测正确,只能把气撒到那些探子身上,大骂道。

“太师,属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看着兀术有恼羞成怒的迹象,撒离喝想了想说道,直言相劝不行那就迂回吧!

“你我多年兄弟,有何不能说的,尽管道来!”兀术他知道自己能依仗的亲信不多,尤其是能领兵打仗的,并不想跟撒离喝翻脸,装作亲热道。

“皇帝虽然亲政多年,但是年幼不谙政事,皆托付于太师。经太师这些年尽心辅佐,除奸佞,修内政,国力日增,而一些人却看不到太师对我大金之功,却以为太师擅权把持军政心存不轨,出兵前属下就曾听闻有人劝陛下为完颜希尹翻案,挑拨您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撒离喝凑到兀术耳边轻声道。

“胡说,我对大金、对陛下忠心不二,一心为国,岂是那些小人三言两语能诬陷的!”兀术听罢大怒道。

“属下也知太师不会如此,那些人说得多了,陛下年幼难免偏听偏信,现在太师领兵在外,若见旨不归,岂不正中那些小人的下怀。而朝中有人正想借水军大败之事对太师发难,再抗旨不归,更易惹人口舌,皇帝也难免多心。现在虽错失平高丽之良机,但太师是奉旨撤军,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可不回去……”撒离喝不住摇头道。

“奸佞误国,撤兵!”兀术听罢愣了一会儿,颓然地说道。他知道皇帝这几年不停的折腾就是想亲掌大权,对自己借内乱篡取军政大权心存不满,也难说这时下旨让自己撤兵不是试探。如果自己真得不归,更会加重皇帝对自己不满,再加上那些人的蛊惑,皇帝真得可能借自己不在国内鞭长莫及之机夺了自己的大权,那时即便平了高丽也是得不偿失地事情,无奈的下了撤兵的决心。

“太师远见!”撒离喝见自己的计策见效,心中一喜道,他自水军被歼后心中总是不安,不祥的预感挥之不去,他不相信宋朝出动十数万大军就是为了跑到这里和高丽闹别扭,肯定是有所企图的,见兀术终于下了撤兵的决心怎么能不高兴呢!

决定撤兵了,如何走的问题旧事重提,令人欣慰的是归路上高丽军被歼大部,前边的防线处于有防无兵的状态,让人担心的西京城的追兵和博川宋军的截杀,兀术两人商议到了半夜,终于定下了方案……

…………

赵勇接到驻守鸭渌江口保州的陆战旅急报,金军三万余人利用江水封冻之机过江围攻保、远二州,攻势猛烈,三旅人马依城防守挫败了金军的两次大规模进攻。他依此判断这是金军准备打通道路接应兀术所部撤军的信号,马上向博川发出预警加紧战备,截击撤退的金军,同时派出斥候监视金军大营的动静。

一连数日出去侦察的斥候发现金军大营每日派出军兵上山采樵、凿冰捕鱼,或是到周围州县抢掠粮草,往往天黑才回,并没有发现金军撤军的迹象,反而像是准备过冬物资,打算在这里过年了,而博川方向也报告没有发现有大队的金军经过。赵勇这下迷糊了,难道是皇帝的疑兵之计没有见效,兀术抗旨不回就打算在这里和他们死扛了。

“报大帅,高丽帅府送来急报,大队金军突然出现在熙川城下,双方发生激战,请求增援!”正当赵勇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参军进来报告道。

“金军到了熙川?!有多少人,打的哪部的旗号?”赵勇不敢相信的道,边问边铺开地图寻找。

“大帅,据报约有万余兵马,打的是前军完颜余列的将旗!”参军报道。

“这真是奇怪了,他们没走博川的大路,而通往各处的小路也有我们的斥候,余列部难道是飞过去的!”赵勇摸着胡子不解地自言自语道,这不是小部队渗透,而是上万人怎么能逃过斥候的眼睛,突然出现在二百多里之外呢?

“大帅,我们虽然严密监视各条道路,金军会不会从大同江面过去的呢?”参军提醒道。

“啊?!糊涂啊,现在江面封冻,比之大路还要平坦,他们以采樵、捕鱼之名出营,却趁着夜暗大部隐入山中,回营的小部人马大张旗鼓,骗过了我们的斥候,然后沿江北上熙川的!”赵勇一经提醒立刻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第二百九十九章土崩瓦解

赵柽蒙了完颜亶,而兀术又骗了赵勇一把,双方是个施手段,将战局搅合的更加扑朔迷离,让人看不清对手的所为。

想通了因果的赵勇虽然被兀术骗了,但是金军总算按照设想动了起来,他还是十分高兴的,马上布置下去,调来远州的陆战四旅立刻开拔协助阿疏的五国部待机夺取曷懒甸;命陆战一旅守博川,虎将赶往德川设伏,拦截金军撤退的中军;西京两将准备攻打金军大营。

前军顺利的骗过宋军的斥候,躲过了围堵,攻下了熙川打通了归国的道路,金军故技重施分散出营,在一个大雾的夜晚携辎重悄悄离营北撤,而宋军依然装作没有发现的样子放他们离开。此时的金军大营从表面上看依然旌旗招展,帅旗高挂,士兵往来巡视,根本看不出此刻的大营空了大半。

赵勇通过斥候的侦察判断此时的金军大营只有两万断后的军兵,主力已经离开一日,两军难以相互支援。而己方兵力上已经形成绝对优势,而且两将在‘观摩’了高丽军和金军的攻防战后,对金军的战术已经有了了解,并进行了十多天针对训练和战术演练,完全有把握消灭该部。

腊月二十日已近年关,赵勇率两将将领和一众幕僚登上城楼勘察地形。西京通往北边的大路从金营中间穿过,将大营分成东西两半。西南地势平坦,而东南临大同江地形起伏,金军修建的半月形土城将大营与西京城隔开。形成第一道防线。赵勇计划以狮将担任攻击土城和大营的任务,此军的前身是襄邑军狮营。在太原扩军后称豹将,曾参加过攻取夏州、丰州、灵州等坚城的战斗。擅于攻坚。

作战部署很快确定下来:狮将分成两部,以一、二旅进攻土城东北角,三、四攻击土城西南角五、六旅为预备队,破城后两部在炮兵支援下攻打大营。豹将则在战斗开始后迂回到大营西北部堵截突围的金军,防止他们逃遁后与中军合流。因为土城坚固,炮兵短时间内难以将其摧毁,因此商定在工兵输送炸药炸毁土垒,炮兵抵近开火压制、摧毁敌军投石机,掩护狮将向纵深推进。

为了隐蔽接敌。减少投石机对进攻部队的杀伤和达到突袭的效果,进攻发起的时间选择在寅时,这时天还没有亮又是最冷的时候,敌人还未起床警惕性低,遭到袭击一时难免手忙脚乱,便于突破土垒。而战斗全面开始后,天亮有利于炮兵发现目标和瞄准和其后的大营争夺战。

腊月二十一日凌晨,参加攻击的各旅分别自东、西两门徒步悄悄出城进入攻击地域,隐蔽于西京城的两道护城壕中。三旅和四旅负责攻击土城的西南角。这里地势平坦,几乎没有隐蔽物,皎洁的月光映照在雪野上,雪地上如同镀上了一层白银。几十步外就能看到晃动的人影,土城的角楼上金军哨兵的身影隐约可见。

“工兵出发,注意掩护!”三旅担任主攻。统领鲍刚将指挥所设立在距土城二百步外的一处深壕中,喘息刚定。便令担任爆破任务的工兵出发。能否炸开土垒是战斗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可要在平坦的地形上运动到城下是十分困难的。章朴经过战前侦察发现土城西南角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沟与护城壕相连,现在河水干涸正可以借助其隐蔽接近。

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是章朴还是紧盯着前方黑漆漆的土城,虽然这是最冷的时候,他还是觉得浑身燥热,手心冒汗。爆破后,他的士兵们将向土垒发起攻击,从攻击点到城下短短的二百步就是生死线,机枪和火炮对隐蔽在土垒后的敌人杀伤力十分有限,士兵们只能在没有任何遮掩和有效掩护的情况下冒着金军的箭雨冲锋,如果爆破失败,无法打开突破口,那将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爆破队出发了吗?”战前的等待是最难熬的,章朴在指挥所待不下去了,前出到了三旅的前沿指挥所,他刚跳进去就问鲍刚道。

“已经上去了,统制你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了!”鲍刚看清来人吃了一惊道。

“废什么话,突击营在什么位置?”章朴轻声斥责道。

“在城前五十步内,他们先一步出发,已经潜伏两个时辰了!”鲍刚回答道。

“爆破失败怎么办?”章朴问道。

“马上组织二次爆破,第二梯队架云梯攻城!”鲍刚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