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窝心)-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不好干可以不干,既然嫌河东穷…”赵佶冷笑一声道,心道这孩子岁数大了。心也越来越大了,应该给他点惩罚了。
………
四月,正忙于安置移民,整训军队,春耕播种的赵柽突然接到圣旨,将毫无心理准备的赵柽搞懵了,诏命童贯为河东、河北、陕西和燕京府宣抚使;赵柽为枢密院副使,奉朝请者,提举太乙宫使;忠勇军转为驻屯军。就地屯垦。
赵柽捧着圣旨发了半天呆,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突然毫无征兆的直转而下,自己虽然被任命枢密院副使,奉旨位在参知政事席上。乃在朝议事,排列席位,仅次於左右相。看似升了官,可那只是个挂名的荣誉衔。乃有官而无专守,根本没有实权。
奉朝请者那也是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称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奉朝请者,即有以加朝会的资格。朝会,就是由皇帝定期主持召开的政务大会。朝会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皇帝坐北朝南,各个部门的大臣和官员按规定位置站立,向皇帝汇报情况,或各自提出不同意见。朝会上不能解决的事情,朝会结束后,皇帝还可以点名哪些大臣留下,专门开小会讨论。
官位晋升到一定级别,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叫“朝官”。宗室成员到了一定级别也算朝官,他们在朝会上集中站立的位置位于殿廷的南部,因此也叫“南班”。宋朝规定,对于朝廷大事、国家大事,参加朝会的宗室成员一律不准说话,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权利。
赵柽也不是没参加过这种朝会,在朝堂上,他们就是一个沉默的群体,一个在数量和整体上的象征,让大臣官员们时刻意识到宗室的存在。既然参加朝会只是摆样子,很多人也觉得无聊,经常有请假的,赵柽尝了几次鲜儿后,也是能躲就躲,不去当木偶了,否则只会成为朝臣们嘲笑的对象,因为,连有资格说话的朝官也不会那么认真的。
至于那个提举太乙宫更是扯淡,这个官职是他爹独创的,一般是作为寄俸官安排给致仕或是免职的高官的的荣誉职位,一来以示恩宠,二是多份工资,刚刚复出的蔡京就一直享受着这个待遇,现在正好转给了赵柽。
但是令赵柽纳闷的是旨中并没有让他回京,也没说明他的归养之地,这是什么意思啊?按说作为皇子他没有实职后应该回京到,要是不准回京也应该说明安置在某地,可赵柽纳闷归纳闷他不会为此事上访的,自己乐得在外当个逍遥王爷,如果真回到京中那才是倒霉透顶了呢!
因为宋朝不光限制宗室的政治权利,还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赵姓宗室在京城居住并非自由状态,并非自己有钱,想住哪里都行,而是由政府统一盖房子,集中居住。还有具体的‘门房制度’,他们不能随便外出,外出要申请,回来要登记。对于宗室成员会客同样有规定,与朝中大臣、官员见面,除非被批准,否则一般情况下不允许。
而且,宗室成员如果被批准外出,中途在街上下马都不行。如果违反制度,还会受到惩罚。但很少有人会因为这些小事受到处罚,犯点一般性的小罪常常会得到宽恕,除非犯有谋反等严重罪行,这也算是宗室的特权之一。
虽然不知道为啥事情会变成这样,但是赵柽也不敢怠慢,还得依旨而行,至于下边只能暂时走一步看一步了。他以最快的速度先赶回了太原,要准备与童贯办理交接手续,而此刻副宣抚使也接到了圣旨等待王爷的到来。
现在赵柽不仅要考虑自己以后的路,还要想着自己的几个幕僚,安排好他们的去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百七十五章善后
事情来的突然,让赵柽手忙脚乱,这次调动来的太不是时候了,他已经明白自己无力阻挡将要到来的女真人入侵,能做的就是积极备战,而这么多年来他等待的又何尝不是这一天。但是调职让信心满满地赵柽一下跌入了谷地,在这关键的时刻他没有了权力,无法调动河东的军队,也无法整合整个河东的资源对抗即将到来的战争,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了…
赵柽很快从最初的慌乱中冷静下来,这么多年他就是在一次次的意外和不可能中走过来的。现在形势对自己虽然不利,但还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现在第一步就是要做好善后工作,将自己离职对府中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首先要安排的就是人,没有人一切都无从谈起,而随着自己的被解职,宣抚使司也必然面临着换血,没有哪个人会接着使用上任的班底,童贯更不会!
许景衡不用他操心,他是流官,四年一转,回去肯定能有个好的归宿。而杨时、周行己和陈过廷及陈东都是自己征辟的幕僚,官职低微,又有些犟脾气,在自己这里可以使使性子,回去怕就难出头了。他们在这几年帮助自己完成了屯田、安民、整顿官吏三件大事,自己能在西北立住脚,这几位功不可没,自己也不能亏待他们。。。
赵柽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是给他们一笔丰厚的幕金,回去等待吏部磨勘继续为官或是致仕回家都不会因为缺钱而潦倒;二是宣抚司虽然待不下去了,但是可以继续在王府为幕僚。继续跟着自己等待机会,不敢说让他们一日飞黄腾达。起码也会保他们衣食无忧,而赵柽也希望他们能留下来。
几个人认真考虑后。此刻朝中蔡京掌权,即便回京也是难有出头之日,决定还是留在王爷身边。于是赵柽征辟杨时为亲王府翊善、周行己赞读、陈过廷为直讲,陈东为王府记事参军,暂留西北…
现在最麻烦的是自己亲军的安置问题,现在忠勇军拥有兵力四万余众,按照计划只能保留近卫旅的二千来人,余下的人转为屯田军。忠勇军可以说是赵柽的心头肉,自己在这个世界最大的依仗。几乎凝聚了他所有的心血,把他们解散赵柽无论如何也不会干的。
潇湘馆是太原驿馆中最宽敞的一个院落,赵柽现在还摸不清自己突然被调职是为了什么,所以并没有赖在宣抚司衙门中没走,而是收拾好细软后搬到了驿馆中。这天一早,驿官便发现平日里一向肃静的潇湘馆以往日的不同,负责王爷起居的内卫找到他让他再准备几套客房,并采买些食材。
驿官当然不敢怠慢,王爷虽然不是宣抚使了。但是他还是王爷啊,自己如何也惹不起的,可他却把这些情况偷偷的报了上去,等他将东西备齐送回来的时候。发现驿馆周围多了些安抚司衙门的兵丁,门口也出现了些生面孔。他心中一惊,看来河东的风向真是要变了!
“王爷。看来是河东有人想对我们下手,驿馆周围多了些探子监视我们。这个驿官嫌疑也不小!”负责外围警戒的尚虎报告道。
“哼,墙倒众人推。他们都以为我是失宠了,所以忙不迭的向新主子表功呢!”赵柽轻笑道,看来这次事件不简单,自己刚刚离任便被人监视起来,必然是有只幕后黑手在操纵着这件事情。
“真是狗眼看人低!王爷,要不要属下将他们赶走?”尚虎愤愤地说道。
“不要理他们,一帮狗腿子不值得动气,像往常一样,只要不做出对咱们不利的事情就不要去管他们!”赵柽摆摆手说道,他知道现在是敏感时期,看似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而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动不如一静。
“属下明白了!”尚虎施礼道,王爷说了,可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命令在外待命的外勤大队侦搜队换了便衣监视那些可疑人员,查明他们是哪个衙门派出和来意…
“三狗,这些东西都是驿馆送来的吗?”见喜在后院的厨房转了一圈,看看摆放在一边的食材将三狗叫到一边问道。
“喜爷,都是安排驿馆的人采买的,有什么不妥吗?”三狗翻检了下菜蔬,都很新鲜,在围裙上擦擦手不解地问道。
“三狗,现在不比往常,这些东西都不要用,马上派亲信之人出去重新采买,即便要人送也要找咱们自己的商号,鸡、鱼、羊这些都要买活的,养上一天后没有问题才能用,菜蔬要到地里亲自去摘,懂吗?”见喜正色说道。
“喜爷出了什么事情吗?”三狗惊问道,王爷吃东西一般都是很随便的,没有那么多的挑拣,如今喜爷弄得这么神秘,让他心中有些不安。
“三狗,王爷遭了人暗算,在事情未查清之前一切都要小心,现在是非常时期,尤其是厨房你要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盯死喽,看住喽,尤其是王爷的吃喝,只准经你的手,要是出了丁点问题我们都是百死莫恕!”见喜肃然道。
“喜爷放心,我明白了,从今天起我就吃住在厨房,谁要是敢害王爷,我三狗就跟他拼了!”三狗一听就明白了,是有人要对王爷不利,这还了得,他拍着胸脯说道。
“嗯,时间不早了,这两天府中的头头脑脑的都要吃住在这里,看着就要到了,你早点准备,别耽误了开饭!”见喜点点头,对三狗的态度很满意。
“是,绝对耽误不了事情,我立刻就去安排!”三狗答应道。
见喜看了厨房,又去看了茶房,检查了驿馆新安排的客房,命人重新打扫过后,留人看守,不准外人出入,然后才到前堂布置人手,加强院子中的戒备,今天忠勇军的几个头和各将的头都要来,要是出了问题,整个忠勇军就算是瘫痪了。
辰时一过,接到王爷命令的赵耻、赵礼、赵义、赵孝和赵智先到了,接着分驻各地的龙、狮、虎、豹、狼各将正将徐彪、窦俊、王衡等人也陆续赶到,他们都十分奇怪,王爷为什么让他们到驿馆会面,等他们满腹狐疑地喝了会儿茶水,王爷才露了面,见喜捧着圣旨跟在后边。
“圣旨已下,大家都听明白了吗?”见喜宣读完圣旨,赵柽瞅瞅堂上的众人一个个也是大眼瞪小眼,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问道。
“王爷,朝中的意思是王爷去职,要解散我们忠勇军?”沉默了片刻,赵耻先问道。
“忠勇军是我的亲军,如今我宣抚使的职位没了,当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但忠勇军不是解散,而是改为屯田军,继续留在西北!”赵柽说道。
“王爷,此事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您愿意这么离开吗?”赵礼小心地问道,他当然知道忠勇军与王爷是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关系,王爷离开了,忠勇军也就全完了。
“圣旨已经下了,童太尉也在赶来的路上,事情已经无法逆转!”赵柽摇摇头说道。
“这帮小人就知道暗地里使绊子,我们就是不走,他们能把我们如何!”徐彪噌的站起来说道。
“徐彪,不准犯浑,听王爷的!”见喜厉声喝道,徐彪不敢违拗,悻悻的坐下,嘴里不知道嘟囔着什么。
“对,我们就听王爷的,死也不离开王爷!”狼将都指挥使柳彪附和道。
“就是,王爷要走,我们也不留!”虎将都指挥使王衡说道。
“这次王爷突然去职,肯定是受了小人暗算,只要王爷一声令下,我率豹将先把他们灭了,管他娘的是谁!”豹将都指挥孙继愤愤地说道。
“打他娘的,王爷忠心为国,他们还在后边使阴招,咱们就是不要命,也要给王爷讨回这个公道!”狮将都指挥使窦俊也为王爷鸣不平道。
“不要胡说,听王爷的吩咐!”赵义起身正色说道,“王爷有何打算就直接说吧,不要让我们着急了,不论是走是留,我们绝不离开王爷!”
“是啊,王爷,我们这么多年的心血不能付之东流啊!”赵智眼睛含泪道,当初的五十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四万余众,王爷付出多少,他们都是见证人。
“赵礼,你怎么看!”赵柽笑笑,问坐在身边的赵礼道,众人的态度已经表明,他们依然对自己忠心耿耿,并无二心。
“王爷,我认为应该遵旨而行!”赵礼起身施礼道。
“赵礼,你想干啥?”徐彪又跳起来道。
“徐彪,坐下,听他说完!”赵柽沉下脸说道,徐彪瞪了赵礼一眼,冲他晃了下拳头才坐下。
“旨意中并没有说要王爷离开西北,但是却要改编我们忠勇军其意自明,正因为他们对王爷有所忌惮才会如此,如果我们不遵旨,那些人就有了借口进一步构陷王爷,而我们忠勇军遵旨改编,但是他们手中有枪有炮,他们还是不敢对王爷如何!”赵礼说道,“现在女真蠢蠢欲动,要犯我大宋,所以我们只需等,事情必然会有转机!”(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百七十六章蛰伏待机
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辽国已经名存实亡,朝中的一些人以为外患已除,便又按捺不住争权夺利的野心,将矛头对准了风头正盛的赵柽。可还有句老话,要让其灭亡,必要其疯狂,赵礼的以退为进的战术正是此刻最恰当的选择,想当年姜子牙还在河边钓了几年鱼呢!
“王爷,我军既然要遵旨改编,将要退往何处?”赵礼转向王爷问道。
“既然要退就退的彻底,我们全面退出河东,交给他们去玩儿吧?”赵柽怅然若失地说道,赵礼话说得虽然隐晦,但是他听出是在询问自己的底线,是否依然插手河东的事务,经过几年的经营河东他们的势力不仅仅是明面上的忠勇军,对基层政权和经济上的渗透已经能完全影响到了政局的走向,如果他们愿意,弄点动静的能力还是有的。
“王爷,那我们的供给基地怎么办啊,就完全放任不理了吗?”赵智听了王爷要全面撤出,急忙问道,他们的军需供应几乎全部仰仗河东供给,一旦撤出后勤的压力将会大大增加,其它作坊还好说,军工作坊是最麻烦的,也是最重要的,物资可以花高价买到,但是枪炮可没处淘去。。。
“嗯,这问题提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柽赞许地笑笑说道,“盛和堂储备的军需物资可以供我们忠勇军和克虏军使用两年,武器可再装备两万人,朔州那边的军工作坊已经开始生产,全力生产的话一天能生产枪弹二万发。炮弹千发。太原军工作坊除枪弹外将逐步停止生产,视情况再恢复。掌握核心技术的工匠编入后勤部辎重旅随军行动!”
“这样最好,我就不必为大家的吃穿发愁了!”赵智笑了。他最为担心的问题解决了。
“没那么便宜,谁都可以歇你不能闲着,待改编开始之后,你要迅速建立补给兵站,囤积物资,尤其是粮食要在保证全军一年不挨饿的情况下,还要有余粮!”赵柽笑道,他知道战争一起,兵荒马乱。土地荒芜,粮食将成为最紧俏的物资,也是最要命的东西。
“我们我们如果改为屯田军,将往何处屯驻,王爷如何安排这许多人?”赵耻也出言问道。
“那你认为在何处屯驻最好?”赵柽反问道。
“王爷,属下考虑我们既然是蛰伏待机,就应选择交通便利之处,即能方便调动,又便于补给!”赵耻想了下说道。
“嗯。想得不错,我们将来的敌人大家都明白,如今西京控制在我们的手中,战争爆发后。西北地区的战斗将会围绕大同和太原两地展开。而现在辽帝被俘,西夏也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处境,有可能在女真人的压力和引诱下在我们后背搞小动作。所以我们有可能会面临两面作战的情况!”赵柽笑着说道,依然没有回答。他将问题又踢给了大家。
“现在灵夏地区经过两年的经营,西夏想要重现夺回的两地的困难很大。他们要想对他们用兵只能取道黑山威福军司,中间又隔着毛乌素沙漠和黄河天险,直接用兵河中地区可能性也不大,最可能的是与我们争夺辽国天德军和云内州地区。而那里现在控制在女真人手中,如果女真人将两州割让给西夏,那正如王爷所说是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的!”赵耻说道。
“问题是现在赵勇的克虏军兵力有限,控制的地盘又大,单凭他们无法西顾,两州落入西夏人手中,我们再去争夺将陷入被动,起码从道义上说不过,可我们如果拱手让被他们,西夏就在阴山以南站住了脚,对克虏军的以后的发展带来阻碍,最好是我们抢先动手,从女真人手中夺得两州,那么战略上我们就处于主动,西夏人也无话可说,只能怨女真人又骗了他们!”赵礼说道。
“嗯,这样是能很好的解决了西夏的问题。女真人南下河东有两条路,一是经大同过朔州到太原的大路;再就是从他们控制的蔚州过灵丘,再从代州攻入河东。大同有赵勇在他们很难能走的通,代州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那里有义胜军想通过也不是那么容易,他们的战斗力坚守三天是没有问题的,以我们忠勇军的机动力能到达的地方就是河中路!”赵耻说道。
“那么说我们最好的屯驻地是河中一线喽!”赵柽说道。
“是的,河中路居有黄河天险,河川众多,可攻可守,且那里野利部和正川部与我们交好,而我军多有从河中入伍的将士,移驻那里可以减少抵触情绪,有利于稳定军心。银城,连谷建有榷场,物资买卖交流方便,再者那边地广人稀,土地可牧可耕,也有利于屯田!”赵耻答道。
“嗯,考虑的很全面,那我们就选择在河中,有一个好处你没想到,那就是我们的商队早在那边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已经建立了堡寨,去了大家不必露宿荒野啦,即使想把家都搬过去也没什么问题!”赵柽笑着说道。
“王爷怕是早想到了有今天的波折,为我们留了后路吧!”赵义看看大家摇头笑道。
“唉,王爷眼光谋略非我等能及,我这辈子是跳不出王爷的手心了!”徐彪幽怨的看看王爷叹了口气道。
“呵呵,恐怕是想把老婆孩子接过来是真的吧!”孙继打趣他道。
“难道你不想啊?喝点酒就嚷嚷想孩子,其实想谁当他们不知道!”徐彪拧着脖子说道,“王爷这都中午了,喝了半天茶水也该开饭了吧?”
“好,边吃边谈!”赵柽看着这个活宝笑着说道,因为大方向定了,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商定,安排下去,时间紧迫啊…
三天后,此次改编方案制定完成,但是知道的范围还只限于忠勇军的高层,对于这个方案能否实施还需上奏后等待批准。赵柽在请旨的同时,再次申请回京,这不仅是例行公事,也是一种试探。
事情已经发生十天了,但自己突然毫无征兆的被解职的原因还没查清,顺子的回报也是猜测幕后黑手是梁师成,但太子和嘉王似乎也卷入了此次事件,而皇上的态度也不明朗,赵柽便想通过这种方法看一下他爹的态度。
如果让自己回京那么这事儿就是他爹主导的,可要是不让自己回去,那么就是梁师成一帮人捣的鬼,他们不让自己回去还是对自己心怀忌惮,而留在外边的一个无兵无权的王爷才是让他们最安逸的,即可以避免对他们的报复,又少了一个争夺储位的对手!
但此事不论是谁搞的,赵柽都很寒心,因为没有他爹的同意,谁也不能把他解职,也就是说他爹已经对他怀有戒心。赵柽也很明白自己这两年的所为有些激烈,可又有什么办法,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他只想自己的胜算大一些…
自从赵柽来到这个世界就在为这事儿操心,他知道无论自己到来与否,宋金之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有人将宋金的战争爆发的原因归结于马植的献策,童贯的贪婪,赵佶的好大喜功,但以赵柽的角度看,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战争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双方政权的性质。宋的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中央集权制政权虽然腐朽没落,但仍妄自尊大,因循保守又贪婪不已;金的奴隶主阶级专政的贵族政权对外极富于劫掠野心,扩张成性。两个政权间势力不均衡,双方发生冲突不可避免,是以演成战争。
另外宋的一切军政大权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赵佶虽崇尚道教、沉湎游乐,政治**,但他聪敏而并不糊涂。他秉承祖宗的遗愿,从积极巩固宋政权出发,想趁辽政之衰,采纳马植联金灭辽收复燕云之策,这种战略决策的采纳和执行本身,并没有错,而根本宋政权即使不与金联合攻辽,辽政权的灭亡也不可避免,宋、金战争迟早也要发生。事实上,宋兵在辽政权的灭亡上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如果收复燕、云地区之后,宋政权也预料到可能与金国的冲突,采用了些措施,做了多方面的积极防御工作。其竭力在军事上、外交上争取收复燕、云失地,以凭险据守,防卫自己不受侵犯,与金缔结夹攻之盟,就出于这一目的,两次出兵攻取燕京也出于这一目的,招降董才,容纳张觉更是出于这个目的。
但是,军事上不如人,两攻燕京均宣告失败。于是转而求助外交活动,向金许增岁币,纳燕京代役钱,多次恳请金方归还平州及西京地,均未能达到收复平州及西京等地的目的,收复燕、云的部分计划落空,争取平州的活动又给人以攻击的口实。
这说明宋统治的**到了一定程度,再好的策略也不能正确地执行并付诸实践,而赵柽竭力想让战争来的晚一些,准备的更充分一些,但是还是落空了,只能静观其变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一百七十七章静中有动
奏表很快递了上去,忠勇军的头头脑脑们也各返回驻地,向各级军官传达命令做好出发的准备。赵柽却闲不下来,他还要为自己的生意操心,他们知道人走茶凉的规矩,自己得宠的时候谁也不敢跟他呲牙,一旦落势,过去的对头们就会找出各种理由跟自己过不去。
此刻趁着有点热乎劲儿,还能hold住,赶紧收缩阵线转为防御为妙。受到自己影响的首当其冲的便是盛义堂,他们经营范围是河北与京畿地区,对象主要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这些不差钱的主,以奢侈品为主。这些买卖本小利大利润仅次于盐场,可也正因为如此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热。
虽然舍不得,但是赵柽知道战争一起,说不定什么时候女真人就到了汴京城下,他可是记得当年朝廷为了赔款,可是大搜京城,所有富户都被迫捐出了家底的,即便是那些娼妓的皮肉钱都没放过。
所以赵柽命令盛义堂总管郑寿接到命令后,即刻想办法将京城中处于闹市的旺铺趁形势还好赶紧出手,柜坊的钱不再外放,只保留周转承兑银票的的功能,京城周边及河北也只在州城保留一到两家客栈酒楼用以探听消息,接待自己商队,其余的尽快转手,落袋为安!。。
至于江南那里也许将是大宋朝的避难之地,将来的黄金之地,赵柽命盛德堂总管郑福向江南路和两浙路匿名发展,尤其是靠近出海口的泉州、杭州两地为重点。襄邑的各个工坊也同时向江南疏散,以工坊为骨干在江南成立船厂。酒坊和香水作坊、玻璃作坊等在苏杭地区选址重建,形成一个以苏杭为中心的新的农工商贸基地。为自己留条后路。
盛中堂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已经壮大成为拥有十艘万斛‘神舟’级海舶。四十艘五千斛‘客舟’级海舶,近百艘二千斛小型海舶,拥有水手万人的大船队。其中武装商船三十艘,装有各式火炮五百门,水手皆经过严格海战训练,还编有两个旅四千人的陆战队,成为东亚地区的海上重要力量。
赵柽给他们前期的任务是在渤海湾地区建立基地,现在已经完成,接下来便是建立一支分舰队开辟南下的航线。发展东南亚地区的海外贸易,为可能的持久战提供财政支持!
河东将成为宋金的战场,赵柽将盛仁堂部分北迁至自己控制下的西京道,承担起大部分的军工任务和物资的周转运送;而主营河中、河西和西域地区的盛和堂便是后方基地,为各部的筹款的重任将落到他们头上,而他们也将为忠勇军落户河中做好准备工作…
“王爷,属下回来了!”驿馆中李峻向王爷报告道。
“辛苦啦,东西送到了?”赵柽摆手让李峻坐下说道。
“谢王爷,送到了他手上!”李峻恭敬地答道。与王爷相处了有几年了,但是作为一个整日在阴谋和行走在黑暗世界的人他还对王爷心存怯意,因为自己在王爷面前似乎什么也藏不住。
“嗯,他的处境怎么样?”赵柽推给李峻一杯水问道。
“他不太好。地位尴尬,虽名为内外都统军,但是却无权调动军队。空有其名!”李峻说道。
“他情绪如何?”赵柽端起杯子喝了口茶说道。
“他很后悔没有听王爷的劝,追悔莫及!”李峻笑笑说道。
“当断不断。必留后患,怪我屠虎行动时手软了。如果当日计划不变,就不会出现今日之事了!”赵柽也后悔了,当日真该将吴乞买炸死。
“王爷不必自责,宗翰现在西京势力愈大,有了尾大不掉之势,吴乞买也难以束缚,我想即使斜也当政,恐怕也会被其钳制!”李峻说道。西北的春天姗姗来迟,阴了两天雨终于下来了,
“嗯,宗翰是个人物!”赵柽点点头道,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个粘罕虽然败在了西京城下,但他的崛起还是无法阻挡…
宗翰是完颜家族中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雄心甚大。他是撒改的长子,不属于阿骨打之嫡系,但血缘甚近,是阿骨打之侄。早在十年前阿骨打制定看“中外一统”的灭辽进取方针,方针的确定宗翰起了重要的作用,是他多次向阿骨打提出追捕辽帝天祚的意见,推动了金政权“中外一统”进取方针的制定。
阿骨打在进行灭辽战争之时,虽然确定了“中外一统”的战略进取方针,其本意还在于占据辽地,使东北、西北等地区成为金之一统天下,而把统一中国的事业留给了子孙后代。是以他与北宋政权签订“海上之盟”,并坚持将燕云之地归还给宋。
但是,宗翰的态度却和阿骨打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始终站在女真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以推行“中外一统”的进取方针为己任,坚持灭辽攻宋的计划,并全力使之付诸实施。
宋、金签订“海上之盟”的时候,宗翰就采纳了高庆裔的意见,以平州别为一路为借口,认为平、滦、营三州不属于燕地,坚持不还宋平州,实际上这是为金政权在关内留有军事据点,以便将来图谋发展。宋使虽屡为请求,亦不许归,此战略意图十分明显,这个意见后来也得到了阿骨打的支持。
金兵占领燕京后,宋政权即向金交涉归还燕地问题。在交涉中,宗翰又采纳了燕京那些不愿归宋的汉人官僚中某些成员的意见,向阿骨打进言,想不归宋燕地。虽然在阿骨打的坚持下,金方将燕京及附近地区交还给宋,可是宗翰始终不甚同意。不仅反对将燕地还宋,也反对将山西地归宋,目的是“将有经略”,这经略就应该是推行“中外一统”的进取战略。
阿骨打死后,他任金兵都统,驻兵奉圣州,掌握着兵权。吴乞买继位为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为了对抗执掌兵权多年的完颜斜也的影响,开始重用宗翰,使他的权势更大,不仅让他掌握着西南、西北两路都统之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