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偷香_墨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丫头将小碗往乌青手上一塞,快步到了单飞面前,惊喜道:“单大哥,怎么是你?”
  丫头正是莲花。
  单飞见到莲花也有点意外,不等回答时,莲花突然一拍小脑瓜,转头道:“乌青,你昨天说碰到好心的公子,难道就是单公子吗?”
  乌青倒有些意外道:“你也认识单大哥?”
  单大哥?
  莲花心思微转,立即道:“我当然认识单大哥。”她摆出和单飞青梅竹马的样子,大声道:“我才和他离开,约定明天见呢。”
  单飞一阵恶寒,只觉得这丫头生怕别人不误会一样。
  乌青倒是半信半疑,端着那小碗道:“莲花,你太客气了,怎么又送蜂蜜来。”
  蜂蜜?
  单飞略有诧异,向那小碗望去,见到里面盛了小半碗的淡黄色粘稠液体,闻到蜂蜜淡淡的香气,单飞奇道:“莲花,你这蜂蜜是从哪里搞的?”
  据他所知,蜂蜜这东西在三国以前可是奢侈品,那都是帝王大臣享用的东西,寻常的百姓怎么吃得起蜂蜜?
  莲花见单飞惊奇,开心道:“单大哥,这是我养的蜜蜂产的蜜。”
  “你还会养蜂?”单飞更是错愕,要知道人工养蜂绝非易事,不清楚莲花这丫头怎么会养蜂的。
  “是啊,我会的东西不少呢。”莲花见单飞对蜂蜜很有兴趣的样子,介绍道:“蜂蜜治百病的,每次我和大哥有点小毛病,都会兑温水稀释喝上两口。乌大娘,你先把这蜂蜜喝了吧。单大哥,我给你也去拿点儿。”
  她不等单飞拒绝,早就一溜儿小跑的出了草棚。
  乌大娘看着莲花的背影,轻叹口气道:“这丫头很好心,邻里之间的,没少帮我们忙呢。不过这蜂蜜她很看重的,要不是别人有病,她还不舍得拿出来呢。”
  不多时,莲花就又捧个小碗回转,里面装的当然仍是蜂蜜,多少有些豪气的举到单飞面前,莲花道:“单大哥,你喝了吧。”
  单飞见到莲花的期待,好笑中多少带分感动,端过那小碗看了半晌,突然灵机一动道:“莲花,你这蜂蜜有多少?我想借你点蜂蜜来用。”


第一十九章 新产品问世
  莲花见单飞拿过小碗左看右看时,心中满是忐忑。她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眼下的心情,只感觉到欢喜的要炸开一样。
  铁匠铺前见单飞摆摆手离去的时候,她一颗心也是空荡荡的没有着落,单飞虽说会来取什么洛阳铲,可她很怕所有的一切和梦一样,睁开眼的时候消失不见。
  她回来是准备将明早的饭也带到铁匠铺的,一定要让大哥将洛阳铲打出来,不然她怎么好意思再见单大哥,可她没想到很快会再次碰到单飞。
  捧出蜂蜜的时候,她犹如捧出自己最真挚的那颗心,可见到单飞并不喝蜂蜜的时候,她一颗心沉到谷底。
  是了,单大哥是曹府的人,什么没有吃过,只有她才会将蜂蜜当作宝儿一样的拿出来,想到这里时,莲花心中微有委屈,听到单飞询问时,莲花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单大哥,你说要借蜂蜜用?”
  “不舍得吗?”单飞笑道。
  “怎么会!”莲花喜道:“不过你说什么借啊,拿去就好。”
  这丫头怎么了?乌大娘一旁倒有点奇怪,暗想这丫头虽然好心,但对蜂蜜一直视若珍宝,不急用的时候,她弟弟虎头想多吃一口都不许,怎么又会对单飞如此大方?
  一把拉住单飞的手,莲花道:“单大哥,你跟我来。”
  她拉着单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那里和乌大娘家没什么区别,只是棚子的一角堆着不少密封的瓦罐。
  莲花一指那些瓦罐道:“单大哥,这里都是封好存起来的蜂蜜,你都拿去用吧。”
  单飞倒有些好笑,“用不着这些的,只是用一碗左右就够了。”
  “这么少啊。”莲花反倒有分失望,不过又有些好奇道:“单大哥,你借……不是,是拿这些蜂蜜做什么?”
  单飞不等回答,乌青早就走了进来,支吾道:“单大哥,我娘说了,一定要留你吃顿晚饭的。”
  知道穷困人家表达心意的方式只有如此,更怕人卷了面子,单飞应道:“好啊。”乌青立即高兴起来,就听单飞又道:“对了,乌青,能不能向你娘借点蒸麦饼的粮食,一小盆就好?”
  乌青略有奇怪,还是道:“不用借的,我去给你拿来。”他很快拿来大半盆面粉,里面麸子并不算多,已经算是穷人家极好的粉料。
  单飞知道乌大娘恐怕把家底都拿出来送他,心中很有分温暖,不过他知道自己只要成功后,不要说还这些面粉和蜂蜜,只怕乌家从此都会摆脱穷困了。
  在莲花好奇的目光下,单飞先洗了下手,将小半碗蜂蜜倒入面粉中,对了点水,然后和起面来。
  莲花惊奇道:“单大哥,你也会做麦饼啊,这蜂蜜麦饼我可从来没吃过呢。”她不是没吃过,是不舍得这么吃,可既然单飞做了,她绝对是举双手赞同。
  单飞笑笑,暗想这丫头懂得养蜂,却不懂得蜂蜜中暗藏的一个小妙用,那就是面粉的发酵!
  他在做一个这个时代的新产品。
  在他记忆中,秦汉时期的百姓的确是还没懂得发酵技术,在集市上也印证了他这个想法,这个时期的小麦使用,还仅仅限于蒸熟而已,这种粮食的运用不但没有充分利用营养,而且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发酵一个小小的创新,但对饮食结构来说,绝对可说是创新式的发明。
  单飞揉好面粉后,莲花立即道:“单大哥,我去蒸。我也会做的。”她抢着要端盆,却被单飞拒绝,他让莲花拿块儿干净的湿布,然后盖在面粉盆上。
  莲花一头雾水道:“单大哥,你要做什么?”
  “把这面粉留着过夜。”
  莲花不知道单飞是开玩笑还是真的,小心翼翼道:“可是……会馊的啊。”她谨慎的保存着单飞的面子,只怕单飞不懂装懂会尴尬。
  单飞只是笑笑。
  乌大娘那里很快做好了麦饼,又拿出几个只有过年才舍得吃的腌蛋,竭尽所能的招待单飞,单飞也不客气,众人吃完饭后,单飞等炉火熄灭后,取出里面未燃完的木炭埋在地上,然后盖上土,又将面盆架在上面。
  莲花、乌大娘均是有些尴尬,暗想这个公子哥估计双手没沾过荤腥,不知道面粉要放在炉子上蒸才会熟吗?
  只是她们对单飞只是善意的笑,暗想随他去搞,这东西就算单飞扔掉了,她们都不能说些什么。
  单飞处理好这些事情,见天色将晚,暗想看乌大娘气色好了些,明天找乌青去探墓应该没有问题,这里和曹府离的不近,索性道:“今晚我想在这里休息可以吗?”
  “好啊。”莲花拍手叫道,“单大哥,你睡我的房间,大哥今天不回来,小弟也在先生那里住。”见众人都在望着她,莲花脸一红,“我和乌大娘一起睡,乌青,你和单大哥一起。”
  众人莞尔,乌青主动为单飞准备了被褥,单飞并不客气,一夜倒是睡的安稳,等清晨听到雄鸡打鸣的时候,单飞起身出了草棚,见天光方亮,晨星正明,莲花蹲在那盆面前目不转睛。
  单飞忍不住道:“怎么了?”
  莲花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是单飞,这才站起来道:“没……没什么。”
  “这孩子也不知道是怕面盆被人偷了,还是怕面馊了,给大锤送了点饭后,一晚上出来看了好几回。”乌大娘见状笑道。她看起来好了很多,贫苦人家不会等病好了再做事,只要有所好转就会奔波不休,早和面准备蒸麦饼拿出去去卖。
  莲花脸红了下,见单飞要揭开面盆上的湿巾,支吾道:“单大哥。”
  “怎么了?”
  莲花很是担忧道:“我告诉你啊,如果面馊了或者烂了,你千万不要难过。”她早偷偷掀开湿布几次,见到面没馊,可烂的不成样子了,暗自为单飞难过。
  单飞先是一怔,哑然失笑道:“不是烂了,是发了。”
  “发了?”莲花不解道:“什么发了?”
  “是面发了。”单飞揭开湿布,见面粉发酵完全符合他的想象,早借乌大娘的面板再兑点麦粉揉了起来,等揉好之后,做成团装上笼屉开蒸。
  算了下时间后,单飞掀开笼屉,莲花正准备不论笼屉里出来的是什么怪物,都要安慰单飞一下,乌大娘、乌青亦是这般打算,可见到笼屉中变得又大又圆而且看起来很不错的东西时,均是一怔,都是暗自想到——这玩意说不定能吃啊?可那一块面粉放进去,怎么和充气一样的胀大好多?
  单飞伸手取过一个掰开几块分给众人,自己也尝了一口,点了下头,口味符合他的预期。
  莲花、乌大娘、乌青都冒死一样的咬了一口,在嘴里咀嚼了下,先是诧异,后是惊奇,然后均是几口将那东西吞了下去,异口同声问道:“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好吃?”
  单飞笑笑答道:“这东西叫做馒头!”


第二十章 所谓的传说
  馒头?
  莲花几人听到这个名词后,均是有些发呆,乌青忍不住又拿了一个馒头,几口吃了下去,真心赞美道:“我的娘啊,我从来没有吃过这种好吃的东西,这是皇宫里才有吧?”
  这东西又软又香,比起硬邦邦难以下咽的麦饼好吃了不知多少倍。在乌青看来,单飞毕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这东西如此美味,绝对是皇帝才能吃到的东西。
  莲花也忍不住拿了一个,想要吃一口,却悄然又放下,微笑道:“一会儿我去带给小弟吃。”她其实也很想给大哥带一个的,但怕单大哥生气。
  这么好吃的东西,也就单大哥能做的出来。咱最信的就是单大哥。莲花心中满是骄傲的想到,全然忘记昨晚的担忧。
  乌青又要伸手去拿馒头,这好东西一口气吃个十个八个也不过瘾啊,他手还没有挨着笼屉,就被乌大娘抽了下。
  “这是单公子做的,你们都吃了算怎么回事。留给单公子了。”乌大娘满是不高兴道,她内心其实多少还有点失落。在集市的麦饼,她乌大娘做的算很不错的了,但同样的材料,看起来自己竟连单飞都不如,这对以做麦饼为生的乌大娘当然是个打击。
  单飞笑道:“其实我以前经常吃的,这馒头你们吃好了,吃不了就拿出去卖。方法我教给莲花了,乌大娘,你以后带莲花一块卖这馒头怎么样?”
  乌大娘一怔,惊喜道:“单公子,你说的是真的?”
  她在吃一口馒头后,立即知道这馒头要是在集市上卖,那绝对比麦饼好卖的多,甚至可多卖点价钱,如果单飞真的教给她这种方法,她和乌青以后绝对吃穿不愁。
  莲花亦是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她年纪不大,但头脑极为灵活,平时是靠缝缝补补、养养蜜蜂贴补家用,知道如果掌握这门手艺,生活一定会大有改善。
  “当然是真的。”单飞回道。
  乌大娘忍不住算道:“麦饼一文钱一个,这馒头一个却可以卖上两文钱,材料都是一样。单公子,我们不能占你的便宜,以后卖两个馒头,给你一文钱如何?”
  她想这馒头是单飞搞出来的,虽然看单飞做的有模有样,但还有什么别的门道她并不清楚,只怕单飞留一手,当下拉单飞入伙。
  “乌大娘,帐不能这么算的。”莲花噘嘴道:“这里还有小半碗蜂蜜呢。”
  乌大娘如被浇了盆凉水,立即感觉这是个严重的问题。
  莲花倒不是和乌大娘斤斤计较,而是想如果做一盆几十个馒头就要小半碗蜂蜜的话,那她储存的蜂蜜能用多久呢?
  单飞对馒头这种发明想的更加长远,暗想如当代创新一样,馒头这种发酵技术被旁人学去只是早晚的问题,眼下最重要的是用技术换取点专利费,不过他知道这种事情还是等机会就好。
  看出莲花的担忧,单飞微微一笑道:“蜂蜜不过是个引子,以后再蒸馒头就可以不用蜂蜜,直接用面头就好。”
  “什么用面头?”莲花不解问道。
  单飞揪下拳头大小的一块发酵面团放在碗里,递给莲花道:“送给你。”
  “单大哥送我的礼物?”莲花有些脸红的接过那团面,暗想有学问的人送东西就是有特色了。
  “单大哥,我会好好保存这个。”莲花坚定道,随即羞涩道:“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送我东西呢。”
  单飞哭笑不得,“不是给你保存的,是用来发酵的。”他知道要解释发酵、微生物的知识恐怕更让莲花头晕,“以后再发面的时候,用这个代替蜂蜜和麦粉一块揉进去就好,然后按照我的方法加热。”
  他对莲花详细解释了过程,莲花似懂非懂道:“单大哥,这东西真的好神奇,就像母亲生小孩一样啊,好像面母一样?”她不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但对单飞所言的深信不疑。
  乌大娘亦是赞叹不已,一旁道:“这东西也就单公子这样有学问的人才做的出来,可它为什么叫馒头呢?”
  单飞倒是一怔。
  他当然知道馒头的传说,都说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时候,因为斩杀蛮兵过多,这才做馒头祭天。
  不过传说中就只是传说,做不了数,不过取谐音而已。先不说诸葛亮在南阳吃的是米饭还是面粉,就说在三国时期的四川,要找面粉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再说诸葛亮也没有七擒孟获。
  事实上,每个民间的发明很多时候都是经过许多人创造总结出来,其中有很多偶然和必然的变化,就像在传说中,黄帝是个比爱迪生还要伟大的发明家,华夏几乎大半发明都是他首创,对这个说法,单飞当然也是有分怀疑。
  一想到馒头,单飞忍不住想到了诸葛亮,暗想如今这时候诸葛亮应该还在隐居呢吧,那刘备呢?
  单飞想到这里时有些出神,见到众人还在等他的解释,拿起个树枝在地上写个“馒”字道:“这个馒的意思是——要经过日头照射发酵四个时辰左右的又一种食品,头是说面食像脑袋一样。”
  众人见了都是齐声赞道:“好学问。”
  单飞又是恶寒,乌大娘、莲花见解决了最关键的蜂蜜成本问题后,都是感觉这生意大有可为,立即按照单飞的做法蒸起馒头。
  见乌大娘经过这喜事,病好了八成,单飞暗想还是正事要紧,我其实是个考古学家,对乌大娘道:“大娘,我找乌青出去做点事情。”
  “好的,你们尽管出去,乌青和单公子出去,大娘放心。”乌大娘忙的不亦乐乎,擦了把额头的汗水。
  “单大哥,你今晚还会回来吧?”莲花立即放下手上的活儿,有些不安的问道。
  “当然。”单飞心想今天应该只是出去打个前站,要挖坟总得洛阳铲到手才好。
  莲花伸出小手指,“拉勾,不许赖账。”见单飞没有伸手,莲花噘嘴道:“我还没学会做馒头,晚上你得再教教我呢。”
  单飞只是笑着拍拍她的小脑瓜,终于和乌青出了院子,乌青顺手带着把斧头和捆柴的家伙,显然是准备顺路搞点干柴回来。
  就算不卖,蒸馒头也是需要柴禾的。
  从南城门出发,走了数里地后,乌青伸手一指道:“单大哥,前面就是牛头山了。”
  单飞抬头望过去,见到前方有山脉连绵,有两座山峰微高,乍一看过去,倒真的有点像牛儿的两只犄角。
  乌青见他看的出神,不由问道:“单大哥,怎么了?这山有什么好看的?”
  单飞只是笑笑,暗想山没什么好看的,但山势一定要看,不然怎知道墓室会埋在哪里?


第二十一章 风水人心
  单飞很习惯观察地形,当然了,这是职业养出的习惯,也和墓葬风水有关。
  《葬经》有云——气乘风则散,界水而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中国风水最早的定义。
  这句话如果按照单飞的想法理解就是——气是一种能量场,被动能风鼓动变化,遇到水这种介质能蓄积起来,古代人选墓地的时候,都会选有气运动而又不散乱的地方下葬,以期来积累无形而神秘的能量、进而改变自身、或子孙后代的命运。
  改变自身的命运当然是希望长生不死,以后还能活过来。
  这个想法听起来好笑,不过从古至今有这个念头的人从没有断绝过,远的比如说秦始皇、埃及法老什么的,近的来说就是冷冻尸体、等待未来救治的产业诞生。
  风水之说实在是一种很玄妙的说法,不过单飞虽是研究古董的,为人却绝不是个老古董,相反,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比常人要强的多。
  他对风水这种说法很感好奇,虽然仍旧不明白运作机理,但他一直认为其中定然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他向来是,就算不理解,也不做烧死哥白尼的野蛮人。
  乌青见单飞一直望着牛头山看,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看的,终于忍不住问道:“单大哥,你怎么了?”
  “没什么,走吧。”单飞回过神来,跟着乌青继续向前走了半个时辰左右,近晌午的时候,才到了山脚下。
  乌青边走边说道:“单大哥,以前我都是天不亮就出门,砍个半天柴后堆积起来晒,背一部分到城中去卖,今天来的晚了点,你看,那就是我经常砍柴的地方。”
  远方山坡向阳的地方,果然有不少散乱的木材摊。
  单飞心中微动,却是因为听到似有水声传来,“这附近有喝水的地方?”
  “单大哥,你怎么知道?”乌青有分意外道,“转过那道山坡,就有道山溪,我渴了的时候,就会去那溪边喝水。”
  山来水回,贵寿而财!
  单飞脑袋中闪过《葬经》中这八个字的时候,心中早有了个结论,淡然道:“铲币难道是在溪边发现的?”
  “咦?我没和单大哥你说过啊。”乌青诧异道。
  单飞微笑不语,“捆柴的事情等会儿再说,先去溪边看看。”
  “当然了。”乌青爽快道:“一切听单大哥的。”
  单飞不但在危难的时候接济他一把,还传给他娘亲蒸馒头的秘方,乌青不懂生意,但知道那东西好吃的不得了,肯定也会好卖的不得了,对于单飞这般慷慨,他早就铭记在心,一心想着怎么报答,自然对单飞言听计从。
  二人到了溪边,单飞先捧点溪水洗了下脸,顺便看了下水质。
  古代好啊,全是天然无污染的水质,这样的水,有心之人自然不会放过,单飞顺着溪水望上去,见到山脉起伏,半山腰处略显平缓,扬了下眉头。
  乌青却顾不上洗脸,早到了溪水一处转弯的地方叫道:“单大哥,我就是在这发现的铲币呢。”
  单飞倒不着急,缓缓走过去,见到溪水旁有个破碎的瓦罐,单飞捡起几片碎片拼了下,看花纹认出是西汉的陶器,心中暗想,铲币是王莽时期,装铲币的陶器是西汉年间,这墓室可能是两汉之间或者稍后。
  铲币和陶器一块出现,说不定铲币是装在陶器中顺水而下,转弯处撞破,如果这样的话,铲币应该是从上流而下。
  单飞正沉吟间,乌青沮丧道:“单大哥,一枚铲币都找不到了。”他在单飞沉思的时候,早脱鞋跳到溪水中摸索,并没什么收获。
  单飞见状微有好笑,感觉这小子很是厚道,“我们去上游看看。”
  传说中,《葬经》是晋代郭璞所做,不过后代考古学家对这种说法多少存有疑问,《葬经》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墓地的选择,后世很多墓葬都是按照《葬经》所言的风水下葬,但说来好笑,无论盗墓的还是考古之人,挖掘古墓除了凭借经验,很多时候也是凭借《葬经》的指点,形成所谓的各种盗墓派别。
  如果当年那些按照《葬经》风水言论下葬之人得知自己坟墓被挖,也是因为选了好风水,不知道又会有如何的想法?
  当然了,如今是三国年间,《葬经》显然还没出世,但古人重墓葬,也早形成颇具特色墓葬特点。
  就像乌青这小子不懂风水,可也懂得选在向阳靠溪边的树林旁劳作,晋代之前的朝代,墓葬也很有鲜明的特色。
  秦选岭,汉墓腰,春秋战国葬山顶,隋唐宋墓坡下挺。
  这句话是说秦朝大墓很多是选山岭进行营建,而东汉更多的墓葬是选在山腰动土,当然了,肯定也有不循惯例的,一种是根本埋不起的贫贱百姓,还有一种是不拘一格,有能力突破惯例的如秦始皇。
  单飞早在发现那枚铲币的时候就一直在分析铲币的来历,通过惯例暗中预测墓室的地点方向,乌青虽然沮丧,可单飞见到山腰的地势,早对自己的判断有八成的把握。
  有东汉古墓就在溪边上游的山腰之上!
  单飞早有断定,仍旧不动声色,和乌青缓缓向山腰走去。
  乌青虽不明所以,还是以单飞马首是瞻,跟着单飞向上攀爬。
  等近山腰的时候,单飞突然道:“乌青,我有个问题不知道问还是不问?”
  乌青略有诧异道:“单大哥,你怎么和我这么客气,你不当我是兄弟?”
  “我就是当你是兄弟才会问你。”单飞笑道。
  “那单大哥问好了。”乌青开心道。
  “如果我们在这里突然发现几十文钱,你觉得应该怎么分?”单飞说话时已经坐在一块大石之上。
  “当然是都给我。”乌青毫不犹豫道,见单飞不动声色的样子,乌青笑道:“我知道单大哥肯定不会和我要这些小钱的。”
  单飞看了乌青许久,暗想这小子倒不客气,我也没有你看起来那么富有啊,半晌单飞又道:“如果要发现几十贯钱呢?”
  乌青犹豫下,苦笑道:“单大哥你说笑了,怎么会有这种好事?”
  “我想听听你的答案。”单飞淡淡道。
  “单大哥,那你能不能借我几贯钱做生意?”乌青小心翼翼道:“你也知道,我娘要做那馒头生意,说不定会扩大规模,可能需要一些本钱。单大哥,你放心,可我们赚了钱,一定会还你了。”
  单飞看了他许久,“那如果有几十金呢?”
  乌青益发不明白单飞的意思,搞不懂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搔搔头道:“金子我可从来没花过,单大哥要是有用的话,都拿去用好了。”
  “那也不用,你应该得你该得的。”单飞认真道。
  乌青哑然失笑道:“单大哥,你这么认真做什么,我们怎么可能……”他话不等说完,蓦地睁大了眼睛,因为日光照落下,一块金子赫然现在了单飞的手上。


第二十二章 螳螂黄雀
  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不是因为努力,而是因为它本来就是白天鹅,金子会发光,当然也不是因为勤奋,而是因为它本来就是金子。
  鸡汤好喝,但喝多了也吐。
  财色害人,拥有的时候从不嫌多。
  日光下,金子看起来有着说不出的美丽动人,乌青看到那块金子的时候,眼珠子一下子瞪的比牛眼珠还要大。
  单飞只是看着乌青的眼睛。
  许久,乌青这才错愕道:“单大哥,你不要说,这金子是你在这里捡的?”
  “就是在这里捡的。”单飞淡然道。
  乌青不由感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单大哥不但有本事,就算走路都能捡到金子,这运气简直是好爆了。
  他却不知道一点,他发现了铲币那一刻,只想着如何换几个钱救急花掉,单飞发现铲币那一刻,却考虑如何利用它生蛋。
  “你觉得这块金子应该怎么分?”单飞又问。
  乌青终于回过神来,斩钉截铁道:“这金子是单大哥发现的,自然是单大哥你的。”
  单飞笑着站起来,拿着那块金子塞到乌青手上,“给你了。”
  乌青连连摆手,面红耳赤道:“单大哥,我说的是真心话,金子本来就是你的,我不能拿。你帮了我家那么多,我要还是那么贪心,还算人吗?”
  单飞见他推辞的坚决,没有半点做作之意,暗自点头,不过还是将金子放在乌青的手上,“应该还有金子捡了,这个……你先帮我拿着好了。”
  “啥?”
  乌青下巴差点掉下下来,“单大哥,你不是开玩笑吧?”
  单飞也不多说,从地上捡起个枯枝,拨开坐着的那大石头后的荒草枯枝,那下面竟然有个黑洞露了出来。
  “这里怎么会有个洞?”乌青一头雾水。
  “这是盗洞。”单飞皱了下眉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看起来他的判断在看到这个盗洞时完全得到了验证,乌青傻傻的跟着,可单飞早就留意四周的地形,发现那块大石旁的泥土有散堆的样子,虽不明显,而且还有些荒草遮掩,可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谁没事会在这荒郊野外翻土、而且做了些遮掩?
  有人捷足先登挖了这座古墓,那盗洞显然是先来之人挖出来通向墓室的。
  单飞发现这点时没有太过失望,民国时期华夏盗墓成风,不知多少古董珍藏从墓中出土流向海外,世人看到的那些古董从人手传承下来的其实不多,更多的不过是从墓室中挖掘而出。
  但盗墓人也发现个奇怪的特点,就是很多古墓看起来根本没有盗洞,但每次进入后都是空空荡荡的没有古物,不由让人啧啧称奇。
  有好事的甚至传出有盗墓高人只用分土剑就可以隔土取宝,不留痕迹,也有人说是神仙鬼怪做的。
  但事实上分土剑虽然神奇,却没有传说中那么邪乎。墓室之所以是空的,是因为盗墓这种行当自从墓葬开始后就已经崛起,而且墓葬埋葬的百年内,被盗的几率最大。
  比如说眼下这座古墓下葬后,看来在几十年内就遭到盗挖,岁月变迁,尘沙掩埋,说不定洞口早被封住,因此后人看来这墓室表面看起来完好无损,其实早就墓室空空。
  不过很多古人盗墓并不像民国那些盗墓贼,民国的盗墓贼就和土匪一样,感觉没用的就会随手打烂,不给后人一分机会,古人盗墓,很多时候只取所需,还会留下些东西。
  单飞发现那铲币的时候,早就想到了这点——铲币出土可能是因为有人从古墓盗出来的,不过他想就算有人动过手,捡漏应该也有收获。
  事实也如他所料,这块金子已经回报了他的辛劳!
  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心眼的人。
  “单大哥,你说的盗洞是不是……盗墓人挖出来的?”乌青毕竟不傻,终于想到了这点。
  “怎么的?你不想进去看看?”单飞反问道。
  乌青犹豫下,“单大哥如果要看,我当然跟你一起,不过你千万别和我娘说,我娘说这个……不太……”
  他支支吾吾没有说完,单飞早明白他的意思,心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要想尽快翻身就得靠自己原来的本事。这些东西埋在地下陪着主人其实就是暴敛天物,废物一件,到我手上说不定会发挥点作用呢。
  不过单飞并没有对乌青过多解释,只是“嗯”了声,四下看看,走到一颗桦树下伸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