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豫西)-第5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路军的特种袭扰战上。整个胶济路、津浦路、陇海路日伪军防线和日伪军占领区里,枪声四起,小鬼子顾头顾不了不腚,不停地挨刀子,不停地被放血。
刘一民被誉为我军传奇英雄,自然是要放眼全军来思考问题、部署行动。这不,他的目光越过地图上的山东战区,看向了白山黑水。
东北现在被日本人建成了满洲国,成了关内鬼子最大、最便捷的补给基地。侵华日军60%的弹药来自于东北兵工厂,东北的煤炭为日本工业提供了最大的能源支持。
要想真正打败日军,最关键的就是要解放东北,占领日军在中国最大的战略支撑点。
刘一民恨不得现在就率军杀向东北,但是时机不成熟。一是现在日军尚未发动太平洋战争,关东军精锐糜集东北,而且在不断的扩军,此时杀进东北去,不是最佳时机。二是刘一民就是想率领大军进东北,那也进不去。走海路的话,没有海运力量,闯不过日军的空中封锁和海上封锁线。走陆路,那就得经过恶战、打通交通线才行。要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八路军偷袭天津的时候了,日军在鲁中南地区和各根据地都布设有封锁线,八路军大部队只要一动,就会被日军发觉,再想秘密运动大部队,说实话,基本上不太可能。如果能把这么庞大的部队从陆路运动到东北,那就等于把北平、天津给占了。不然的话,陆路是走不通的。
而此时,东北抗联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
关东军主力返回东北后,林彪、聂荣臻率领的115师进入辽西活动部队旋即撤退,日军逐步恢复了辽宁地区治安。紧接着,日军把打击矛头对准了杨靖宇率领的抗联第一路军,开始进行疯狂的冬季大扫荡,杨靖宇不得不化整为零,率领一部进入长白山密林中,展开游击战争。
好在因为有115师进入辽西地区发动攻势作战,杨靖宇的抗联一路军在配合作战中纵横辽南地区,缴获极丰,粮食、弹药补给有了保证,暂时避免了历史上杨靖宇因为解决补给问题陷入日军包围而壮烈牺牲的悲剧。但是,刘一民心里清楚,在日军的全力清剿下,杨靖宇部不可能支持太久,不采取措施的话,抗联一路军和杨靖宇的悲剧就要重演。
刘一民的设想是派小部队进入东北,与杨靖宇建立联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最理想的作法是派一个主力团过去,加强杨靖宇部的力量。但是,暂时办不到。刘一民就想着派一个中队的特种兵到东北去,利用特种战术打击鬼子,把小鬼子的注意力从抗联身上移开,减轻杨靖宇部的压力。等形势主力完成扩编整训后,再把留在青岛的舰船拉出来,运一部分主力部队到东北去,作为将来全军北进的先头部队使用。
派谁去呢?
刘一民脑子里过电影一样,把特战大队、狙击大队的几个中队长过了一遍。最后,刘一民选定了特战二中队队长赵勇刚!
出差途中,只能少更一点,明日返回,将这几天少更的全部补上。票票支持啊!
第一0四九章北上先遣小队(续)
第一0四九章北上先遣小队(续)
刘一民既然决心派遣北上先遣小队进入东北帮助抗联一路军,马上就开始了行动。他找来罗荣桓和蔡中,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分析了眼前不能派遣主力部队增援抗联的原因。
罗荣桓和蔡中听后,当即表示支持。因为他们都知道东北对于日军的重要性,也知道东北抗联的艰难处境。
蔡中跑去起草了给中央和总部的请示电,把刘一民的想法阐述了一遍,然后就请示说鉴于抗联目前的困难处境和东北对于日军的重要性,山东军区拟派出一支精锐的特战小部队走海路进入东北,帮助抗联坚持斗争,缓解长白山区杨靖宇抗联一路军的压力。
此时,主席正为抗联的艰难处境担忧,准备给林彪、聂荣臻去电,命令115师加大对日军驻蒙军攻击力度,吸引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缓解抗联压力。刘、罗的电报去的正是时候,主席的目光一下就被吸引到辽南去了。
主席给刘、罗回电,询问拟派部队的指挥员姓名、战斗经历,询问部队携带弹药量能持续作战多长时间,询问准备以何种船只渡海北上,询问目前渤海湾的风向变化,询问登陆点选在何处,距离出发点到底多远,能否一夜之间完成横渡。
主席的电报询问的这么详细,足见他对山东我军派特战部队进入东北作战的重视。
刘一民立即给主席回电,报告说拟从特战二中队抽调三个小队、从狙击一中队抽调两个小队,携带二中队支援火力,组成北上先遣小队,由特战二中队中队长赵勇刚任北上特遣小队队长兼政委。赵勇刚是中央红军出身,长征路上被吸纳到特战队,历次作战无役不与,久经考验和锻炼,沉着冷静,具备独立作战指挥能力,级别正团级。
接着,刘一民又报告说,准备调用在青岛交给美国领事索克彬先生保管经营的货船,运送特战队潜入东北。登陆点选在大虎咀,海上直线距离150公里左右,按照镇远号15。4节约每小时28。5公里的航速计算,六个小时足可以抵达。
主席又来电询问能否先派一个团去,与抗联一路军合编,作为我军将来北进的先头部队,建立一块巩固的根据地。
一看电报,刘一民就知道主席心急了,恐怕是想早点派山东我军主力北进,与日军关东军争夺东北,赶紧给主席发报,分析了当前日军在东北的实力,说明目前不是进军东北的最佳时机。派特战队去,是要在东北四处点火,减轻抗联部队压力。如果派一个团的作战部队去,等于是给关东军嘴里送肉包子,万万使不得。
主席这才回电同意了刘、罗计划,命令立即执行,越快越好。
得到批准了,刘一民当即下达命令,抽调特战二中队三个小队和支援火力、狙击一中队两个小队,编成北上先遣小队,任命赵勇刚为北上先遣小队队长兼政委,命令他立即回大店接受任务。
紧接着,刘一民又给在青岛的周子坚发去了准备船只的命令。
周子坚是湖南人,秋收起义上的井冈山,红军学校毕业,是一军团支援红十八团的骨干。八路军第一次袭占青岛时,刘一民命令教七旅旅长陈大勇、政委刘毅派出一名老红军骨干干部,代表八路军参与管理交由美国驻青岛领事索克彬负责经营和保护的商船队,陈大勇和刘毅选中了时任团政治部主任的周子坚。
红军、八路军就是一所革命大学校。特别是在红七军团和以后改编的教导师,刘一民亲自制定小学、初中教材,亲自抓干部战士的学习。特别是日语和英语,那是在西安的时候就大抓特抓,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干部进步很快。这周子坚就是一个语言天才,学日语快,学英语也快,成了教七旅有名的文化教员。
老红军,懂日语,有一定英语基础,周子坚就成了与索克彬打交道的首选人员。
刘一民发给周子坚的电报说的清楚,速与索克彬联系,设法承揽烟台、龙口到大连的货运,务必调集一只货船按照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待命,并确保货船安全。
接到电报后,周子坚马上就去找索克彬先生。
索克彬现在对八路军、对刘一民已经是非常的佩服了。
八路军第一次袭占青岛撤离后,索克彬按照刘一民交待的办法,主动去找了重占青岛后日军新成立的青岛守备队司令官,把八路军无偿交给他的两艘日资邮轮,说成是他用钱从八路军手里买回来的,愿意交还日本国,加深美日友谊。
两艘邮轮啊,那是什么概念?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官原本还以为与美国佬打交道比较困难,准备报告国内,请外务省与美国政fu交涉呢,这下迎刃而解了,喜得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官眉开眼笑,用英语不停地说谢谢!
索克彬趁热打铁,向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官提出申请,要求利用从八路军拍卖会上竞价购得的货船组建船队,成立船运公司,为促进青岛经济复苏服务。
让索克彬先生想不到的是,小鬼子就是小鬼子,收礼不办事。鬼子青岛守备队司令官一听就把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连声说不可能,理由是索克彬先生从八路军手里拍得的商船统统都是大日本帝国的资产,必须无偿归还大日本帝国。
索克彬是美国佬,美国佬的脾气都大,一听就恼了,指责日军不讲信誉,不保护美国商贸利益,明明是美孚公司从八路军战利品中竞买得来的商船,日军却要强占。既然如此,他收回把两艘邮轮无偿交还日军的承诺,要用这两艘邮轮从事青岛到上海、香港的客运。中间的纠纷交有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先生或者商务部处理,由他们与日本国外务省交涉。
索克彬一强硬,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官就软了。他知道按照国际惯例和法理,索克彬确实是通过合法手段取得了这些船只的所有权,而且美国不好惹,外务省那帮家伙见了美国佬都是低眉顺眼的,靠他们去和美国商务部斗,根本就靠不住。
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官开始和索克彬讨价还价了。
索克彬从骨子里说就是个生意人,一见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官开始讨价还价,态度就越发地强硬起来,非要收回无偿赠送给日本的两艘邮轮。
两个人唇枪舌剑连续磋商了几天,最好商定把美孚公司从八路军拍卖会上竞买的六艘炮艇交还日军,余下的船只由美孚公司组建新的货运船队,正常运营,但是不得离开日军占领区航线,并及时向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部报告船队的准确动向。
口头协议达成了,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官还做不了主,又层层上报,最后索克彬总算是如愿以偿。当然,索克彬还是不得不给日军青岛守备队司令官偷偷地塞了一张五万美金的支票。于是,用八路军缴获船只成立的航运公司就堂而皇之地挂牌运营了。
周子坚找到索克彬,把刘一民的电报指令告诉了他。
这个时候,美国已经中断了美日航海通商条约,美日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微妙了。虽然日本人一直在设法与美国谈判,但是由于美国政fu已经看透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正在埋头加速备战,哪里还会与日本重新缔结商约?日本国内正在滋生反美情绪,军方也正在制定对美作战计划,而且开始着手秘密演习。
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习惯于做巧取豪夺生意的索克彬就感觉到了阵阵寒意。特别是青岛两次被八路军占领,市面异常萧条,生意也确实不好做。因此,听了周子坚传达的刘一民的指令后,索克彬没有犹豫,让周子坚去操作此事。
事情好办了!周子坚立即联系了青岛到烟台、龙口、大连去的货运买卖,从船队调出镇远号待命,然后就给刘一民秘密发报,报告一切准备就绪。
接到命令的赵勇刚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大店,接受任务。
刘一民询问了特战二中队的作战情况,然后就开始布置任务了。
刘一民首先向赵勇刚介绍了东北抗联的情况。
这是春天的一个下午,刘一民、罗荣桓、蔡中、赵勇刚坐在司令部大院的一株槐树下面,面前都放着一个白瓷茶缸,边喝边聊。
赵小曼坐在一边,笔记本放在膝盖上,在作记录。
刘一民介绍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东北军不放一枪让出了东三省。但是,东北各阶层不甘屈服,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组成了一支支抗日义勇军部队,最多时达到30万人。给了日寇沉重打击。可惜,东北抗日义勇军分属东北军系统、救国会系统和后援会系统等三个系统,基本上都是以东北军参与部队为基础、吸纳民间自发抗日力量形成的,存在着没有统一指挥、统一命令、各自为战、便于被日军各个击破等先天弱点,往往互不救援,孤军奋战,甚至互相火拼。在日军三万兵力打击下,东北抗日义勇军坚持到1933年主力就已经消亡的差不多了。后来,南面的义勇军不得不退入关内休整,北面的义勇军经国民政fu与苏联谈判,以国民政fu付出370万美元为代价,借道苏联转向新疆。这部分义勇军出发时四万多人,其中家属婴幼儿一万多人。到达新疆后,军队残余1万多人,家属仅有5千人,沿途艰难困苦之多、牺牲之大可想而知,极其惨烈。
赵勇刚问道:“难道都是饿死的?”
刘一民点点头。
几个人都不说话,默默地喝水。
刘一民喝了口水,接着介绍说,抗联是我们党在东北发展起来的,前身是东北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到1936年9月的时候,已经发展到11个军,3万人。其中,第一路军于1936年7月编成,辖东北抗日联军第1、2军,杨靖宇任总指挥,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共6000余人,归南满省委;第二路军辖东北抗日联军第4、5、7、8、10军,以及救世军王荫武部、义勇军姚振山部,于1937年10月组成,周保中任总指挥,崔石泉任参谋长,归吉东省委;第三路军下辖东北抗日联军第3、6、9、11军,于1939年5月组成,李兆麟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委,许亨植任总参谋长,归北满临时省委。
抗联的情况罗荣桓、蔡中都不是很清楚,更别说是赵勇刚了。三个人都聚精会神地听刘一民讲。
就听刘一民说道:“抗联在东北的斗争,牵制了关东军,成了插在日军心脏里的一根刺。日军无奈之下,采取了我们在潍县击毙的佐佐木到一中将的计策,推行集团部落和保甲连坐制度,把老百姓和抗联割裂开来,而且调集重兵不断对抗联实行残酷的讨伐和扫荡,导致抗联损失越来越大。特别是1938年元月开始,日伪军的扫荡频率越来越高,抗联的处境就越来越艰难了。到现在,经历这么多的艰苦战斗,抗联主力怕是已经损失惨重了。”
刘一民只知道损失惨重,到底惨重到什么程度,他现在也不清楚。因为历史毕竟发生了改变,自己造就向中央建议加强抗联领导,必要时可以让他们撤进关内与八路军主力汇合。特别是八路军在关内的发展壮大迫使日军关东军几次进关作战,而且被揍的灰突突的,抗联的处境应该比历史上好了许多。上次115师隐蔽运动到辽西地区作战,对抗联就是极大的帮助。从杨靖宇部电台联系依然畅通的情况看,应该比历史上要好的多。
罗荣桓叹了口气,说道:“孤军悬于日寇重兵之中,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抗联的处境确实艰难!”
刘一民说:“岂止是艰难?对于我们的抗联勇士来说,能吃到树皮、啃到草根就是莫大的幸福啊!”
说道这里,刘一民转向赵勇刚,说道:“赵勇刚同志,这次派你们到东北去,就是让你们与抗联建立联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具体任务有三点:一是在日军统治最严密的东北地区,开展特种游击战。通俗地讲,就是要四处放火,打乱关东军围剿、讨伐抗联的节奏。二是与杨靖宇的第一路军、周保中的第二路军、李兆麟的第三路军建立联系,掩护他们、救援他们。第三,是要向抗联的同志宣传我们坚持敌后游击战、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经验。”
赵勇刚说:“司令员,抗联的首长们都是大司令,部队也分属三个省委,就算我们建立了联系,他们会听我的么?”
罗荣桓马上就说:“抗联的领导都是忠诚的共产党员,你是代表山东局去的,又有中央的命令,他们一定会听取你的建议的。但是,赵勇刚同志,你得记住,不是让你去做凌驾于抗联各部队领导之上的特派员,只是让你率北进先前小队到东北去开展特种游击战,调动日军,掩护和支援抗联。这是纪律,务必要牢记!”
刘一民也接着说道:“政委说的对。抗联的情况比较复杂,仗打的这么被动,虽然主要原因是关东军力量过于强大,日军的政策过于毒辣,但说到底还是内因问题。一个是抗联缺乏骨干军事将领,指挥不尽如人意。第二个是抗联部队和我们由红军发展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不同,成分相对复杂,部队凝聚力需要加强。第三个是由于地理原因,他们和苏联有一定联系,受王明极左思想影响较大。第四个原因是不懂得怎么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一遇鬼子扫荡就退入深山密林。那深山密林既能掩护部队,也增加部队生存难度,最起码粮食问题解决不了。就象我们,如果不建立平原根据地,单单依靠沂蒙山区,这么大规模的部队,不等日军来打,光是吃不饱肚子这一条,就会让部队丧失战斗力的。所以,你们去后,要向同志们认真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交流我们建立根据地的经验。至于抗联部队的具体指挥问题,不是你们考虑的事情,你们也不够指挥他们的资格。”
赵勇刚彻底听明白了,就请求司令员具体部署。
刘一民喊李小帅取来消灭第八师团时缴获的东北地图,铺在面前的小桌上,拿着铅笔,指着地图开始给赵勇刚讲怎么进入东北,到了东北后先采取什么行动,怎么和杨靖宇他们联系。直到赵勇刚敬礼报告说绝不辜负司令员、政委的希望,坚决完成任务,刘一民才哈哈一笑:“这次啊,我们要学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去,在日军统治最严密的地方给它戳刀子。小鬼子不乱都不行!”
山人已经完成任务,明日回家,可以正常更新了,请大家多多订阅、投票、打赏,大力支持!谢谢!
……
第一0五0章壮行
第一0五0章壮行
春夏之交,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田野里麦苗儿的清香随着风儿飘来,直往人鼻孔里钻。树上鸟鸣啾啾,似乎在告诉人们:生产、抗战。
赵勇刚的任务是清楚了,但是需要准备的事项还很多。
这一次到东北去,赵勇刚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返回山东根据地,说不定要坚持到刘一民率大军北进。别的不说,弹药、药品、钱必须多带,能带多少带多少。
北进先遣小队使用的是八一自动步枪和狙击步枪,配备的支援火力也是八一机枪、迫击炮、火箭筒、单管火箭炮,除了迫击炮炮弹可以在东北补充外,其它弹药都必须从后勤司令部补给。
药品也必须带足,最关键的药品就是青霉素,也就是这个时候最紧俏、最宝贵的盘尼西林。在敌占区,救命的时候,一支盘尼西林甚至得用一根小黄鱼去换。山东军区后勤基地早已可以小批量地生产青霉素了,这也是山东我军战斗骨干负伤后恢复较快的一个主要原因。东北也有盘尼西林,不过那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一般药店和医院都没有,只能去大城市的大医院买,还必须有日本军医下处方才能使用。我军要想在东北获得盘尼西林,那就必须想办法冒险了。
钱也得带,那里可没有人民币,市面上的流通货币除了日元、军票外,就是伪满洲国发行的满洲国圆。象旅顺、大连一带的关东州地区,还流通朝鲜圆。
满洲国圆是由伪满中央银行发行的,现在的面额分为5分、1角、5角、1元、5元、10元、100元7种。一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开始实行的是银本位,到1935年由于国际银价波动,开始和日本一样实行金本位,与日元等值。
吴征和杨至诚已经接到了为赵勇刚紧急补充的命令。赵勇刚找他们的时候,东西都已准备停当了。
杨至诚和赵勇刚不熟悉,也不知道赵勇刚是特战二中队队长,更不知道他要执行什么任务,命令上只说让给持命令的人补充什么东西,并没有说补充这么多东西的用途。
一见拿着命令来提补给物资的赵勇刚,杨至诚就没有好脸色,说是也不知道司令员、政委哪根筋转错了,怎么一下子就要走这么多的青霉素和特种弹药?这可都是好东西啊,掏钱都买不来。八路军干的从来都是上缴战利品的活儿,也不知道是哪支部队,怎么变成了依靠后勤司令部补给的部队了?
特战司令部保密等级高,杨至诚又来的时间短,虽然他是山东军区党委委员,也只是认识李凌风、王同生、王老虎这三个特战司令部的正副司令和政委。圣堂最新章节象赵勇刚这样的中队长级别的,他都不认识,更别说是小队长、班长和战士们了。
杨至诚确实是肉疼。钱不用说,关东军几次南下作战,被我军打的屁滚尿流,那么精锐的第八师团都被完整歼灭,除日元和日军的军票外,我军也缴获有朝鲜圆、满洲国圆。这些朝鲜圆、满洲国圆,在山东基本没有用处,都躺在后勤司令部的仓库里,调拨走补充部队,杨至诚一点都不心疼。他心疼的是无比宝贵的青霉素和八一自动步枪、八一机枪使用的子弹和火箭弹。
赵勇刚虽然是令小鬼子闻风丧胆的特战英雄,但生性严谨,不会打哈哈。这要是换成炮兵旅长李昌或骑兵旅长胡老虎,恐怕马上就会把杨至诚抱起来挠痒痒,东西拿走不说,还得从杨至诚兜里掏钱让他请客。
吴征原来一直都是红十八团、中央警卫师、红七军团的党委委员,自然知道赵勇刚是什么人,也知道司令员命令给赵勇刚补充这么多的弹药、药品、钱,那一定是有特殊任务,说不定是往太行山或晋中、晋察冀送呢!
这一见杨至诚的冷脸和抠唆让赵勇刚有点难为情,吴征赶紧上来打圆场,拉着赵勇刚到办公室坐下,倒上水,才对跟进来的杨至诚说:“政委,这个同志只是执行司令员、政委的命令来领取补给的,不用说那么多没用的,赶紧让战士们按照命令上的单子准备,别耽误时间。”
吴征没有向杨至诚介绍赵勇刚的身份。这不是吴征有意隐瞒,也不是不信任杨至诚,而是保密纪律。司令员、政委的命令上没有说明赵勇刚的身份和要执行的任务以及补给的原因和用途,吴征就没有权力介绍。
杨至诚一脸不愿意的去下达命令、给赵勇刚准备补给物资了。他刚走,吴征就一下就拉住了赵勇刚的手,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打量开了,弄得赵勇刚都不好意思了,赶紧敬礼报告,说吴司令有什么指示尽管说,保证完成任务。
吴征嘿嘿一笑:“指示就一条,多杀小鬼子多缴获,多多益善!你最好能摸到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去,用手枪顶着多田骏老鬼子的头,砰,给他打成开瓢的西瓜!”
赵勇刚嘿嘿直笑。
也不是杨至诚肉疼,刘一民的补给命令上要的东西太多了,单管火箭炮用的火箭弹要100枚,火箭筒用火箭弹要100枚,八一自动步枪、狙击步枪子弹按每枪500发配发,八一机枪子弹按每枪10000发子弹配发,每人一个药品盒,内装十支青霉素、5个急救包和其它药品。《
不说别的,光是200枚火箭弹,就可以干掉200辆日军的坦克,难怪杨至诚心疼不已呢!
就这,还不包括迫击炮弹和手雷。那些东西关东军和伪满洲军多的是,不需要后勤司令部补给。而且,这个数字是考虑北进先遣支队的携带能力制定的,不然的话,刘一民会下令补给更多的弹药和物资的。
至于钱,说的更清楚,30万元日元和所有缴获库存的满洲国圆。
这些钱,数目确实不少,但是用来补给抗联部队的话,也不算特别多。要知道,日军实行的是集团部落和保甲连坐制度,把小村子都合并成了大村子,一人通抗联,全家、全村跟着遭殃,抗联想买东西,拿着钱都没人卖,成本要比一般的老百姓买东西高的多的多。
杨至诚脸色难看,但干活利索。他毕竟是山东军区党委委员,是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大管家,掂得清事情轻重,按照命令,一宗宗查验清楚,交给了赵勇刚。
告别的时候,赵勇刚站到汽车踏板上,庄重地向杨至诚和吴征敬礼,大声喊道:“报告杨政委、吴司令,只要我不死,只要我们能活着见面,我一定上缴今天补给物资10倍、百倍的物资!”
吴征脸都黑了,一把把赵勇刚从车踏板上拉下来,骂道:“你这孩子,什么破嘴?再敢胡说,我就和你一起去找司令员、政委,不准你执行任务。我还等着听你胜利的消息呢!说好了啊,一定要活着回来,我等着喝你的庆功酒呢!”
等赵勇刚走后,杨至诚才疑惑地问吴征:“你和他很熟?”
吴征点点头。
杨至诚又问:“为什么不给我介绍他叫什么、哪支部队的?”
吴征认真地说:“没有命令让我向你介绍。”
杨至诚一下就明白了:“那就是特务营的。好你个老吴,给我打埋伏,害得我给他冷脸子。这可怎么好,得罪我们的英雄了!”
吴征看杨至诚懊悔的不行,嘿嘿直笑,一声不吭。
杨至诚扭身就跑回了办公室,抓起电话就要接司令员。电话一通,杨至诚就在电话上对刘一民说,他到山东一来,还没有请过同志们吃饭呢,津贴都积攥了这么久,躺在口袋里直叫唤。是不是晚上可以让他做东,请司令员、政委、蔡主任和黎玉同志一起打牙祭。请司令员命令今天来后勤司令部领补给的那个同志务必参加。
刘一民不知道杨至诚为什么请客,但是饭菜这么没有油水,有人请客总是好事,让杨至诚把津贴拿出来,请同志们解解馋确实不错。
晚上,就在大店八路军司令部里,刘一民、罗荣桓、蔡中、黎玉、杨至诚、陈翠林、吴征、高原、李昌、胡老虎、韩前进、周桓、赵勇刚、唐星樱、赵小曼,坐了两桌,开了罐芝麻香,打牙祭了。
刘一民只字不提赵勇刚的任务,也不说为赵勇刚送行,其它人也只是以为是杨至诚请客。李昌还笑嘻嘻地对杨至诚说:“这可是晚上,要是白天,我还以为日头从西面出来了呢!杨政委,你可是我们全军闻名的老抠门,今儿个怎么想起来请我们打牙祭了?难不成是你给我们寻下嫂子了?”
杨至诚淬了李昌一口,说他是这一阵没听大炮响,发急了。
李昌前一阵被刘一民关了三天禁闭,搞得在全军面前丢了面子,灰塌塌的。但他毕竟是刘一民的爱将,从禁闭室出来没几天,刘一民就带着唐星樱悄悄地去了李昌的住处,让唐星樱和李昌的媳妇柳叶一起包了顿野菜饺子,好好的吃了一顿。这下,不光是李昌,炮兵旅的干部战士们又扬眉吐气了。
防空旅旅长韩前进和李昌的性子不同,不大爱说话,钉是钉铆是铆。听了李昌和杨至诚斗嘴,端起酒碗喝了一口,正想问身边的政委周桓今天杨至诚为什么请客,就见唐星樱从桌上站了起来,说道:“各位首长,喝酒没有佐酒的节目不行,我给大家朗诵一首岳飞的《满江红》,请首长们指正。”
这一下两个桌子上的干部全都鼓掌了。
唐星樱面朝着大家,开始朗读千古名篇《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