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红星传奇(豫西)-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介石性格坚韧,凡事不到最后一刻不轻言放弃,主张以空间换时间,对大片国土沦陷有心理准备。汪精卫性格冲动,往往走极端。一遇难题,动辄辞职。淞沪会战后期到南京陷落,汪精卫的思想急转直下,对抗战前途失去了信心。这个丧失信心,可不单单是对战局丧失信心,还包括对国民党政治丧失信心。

八一三上海抗战时,汪精卫是坚决的主战派,身为行政院长的他,曾一心支援十九路军抗战,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他发现”无论是〖中〗央军还是杂牌军,他连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包括丢掉东北的张学良,都不听他的号令!汪精卫曾经三次派人去督促张学良向北出兵,牵制日军,增援上海战场,结果张学良把汪精卫的特使请到八大胡同天天喝酒。民国元老章太炎看不过”拄着拐杖去找张学良”但张学良满脑子都是美女,哪里愿意去打仗。他要愿意打仗也不会把东三省给丢了。最后张学良给汪精卫开出的条件是部队可以出动,但每天需要拨给军饷500万元。山西的阎锡山不错,但只答应给十九路军支援十万颗手榴弹,其它的就不说了。直到十九路军被迫全线撤退、八一三抗战结束,汪精卫也没能为十九路军调来一支援军。到此,他算彻底把〖中〗国各路军阀的嘴脸看清楚了。

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陶希圣、胡适等人也不停的盅惑,让汪精卫认为蒋介石的焦土抗战只是唱高调。认为〖中〗国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武器都与〖日〗本相差太远”比较倾向于与〖日〗本人谈和。那篇,就是汪精卫思想转变后的〖真〗实写照。胡适还给他们这个小团体起名“低调俱乐部”。只不过胡适这人政治上善于投机,参加低调俱乐部主张和议是为了抬高他的政治地位,在蒋介石为了加强与美国关系、于九月十七日任命他为驻美大使后,就与低调俱乐部脱离了关系。

两国交战”无论古今中外,都会存在主战、主和两派。汪精卫开始主和,并不等于他那时候就开始想当汉奸,蒋介石开始的时候也并没有关闭与日和谈大门,德国大使陶德曼就曾居间调停中日战事,只不过〖日〗本人胃口太大没有成功而已。假若〖日〗本人当时同意终止战争”退出华北、华中,只要求国民政府承认满洲国和他们在华的一些特殊权益,蒋介石一定会同意停战,转而集中精力对付的。但〖日〗本人利令智昏,仗着坚船利炮”非要彻底灭亡〖中〗国,和谈自然是不行了。汪精卫的主张在国民党内部也就没有了市场。

高宗武〖日〗本之行,让蒋介石断绝了与日和谈,加上由八路军的战绩和刘一民在徐州与蒋介石的长谈,蒋介石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这让汪精卫主张由蒋介石出面主持与日和谈的愿望彻底破灭。

汪精卫不同,他在〖日〗本时间长,对〖日〗本的国情了解甚深,认为八路军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胜利,那是钻了〖日〗本人的空子,只要日军集中兵力对付八路军,那八路军就会马上被打垮。因此,高宗武〖日〗本之行,在蒋介石断绝与日和谈的同时,知道〖日〗本政府有意让自己出面组织新政府、代表〖中〗国与日和谈的汪精卫彻底晕了,忘了自己枪无一条、兵无一名,决心丢下蒋介石,改由自己主导与日和谈,走和平救国道路。

随着武汉会战后期局势恶化,汪精卫开始跳出来了,频频约见外国记者,重弹和议老调。这一下,惹恼了坚持抗战到底的人们。第二次大会上在重庆召开,爱国华侨陈嘉庚从新加坡发来的《电报提案》只有11个字:“官吏谈和率者以汉奸论罪。”汪精卫大受刺激,诡辩说“孙〖总〗理常说和平救国,如果谈和平就是汉奸国贼,那么〖总〗理也是汉奸国贼了”。

武汉、广州一陷落,汪精卫就派梅思平、高宗武作为他的全权代表与〖日〗本秘密谈判。《重光堂密约》签订后,汪精卫召集周佛海、梅思平、陶希圣等人商议,这里面也有人担心,象陈公博就提出,此事一旦实行,汪精卫30年草命史就毁之一旦。

这个时候,当年那个一心一意推翻满清的勇敢的小姑娘、辛亥草命胜利后与汪精卫结为草命夫妻的陈璧君推了汪精卫一把。

陈璧君和汪精卫演绎过一段堪称传奇的爱情经历”但此时她已经不是那个只身北上营救汪精卫的小姑娘了,而是在权力场中打滚的领袖夫人了。这些年,汪精卫屈居蒋介石之下,陈璧君早就不耐烦了。只不过汪精卫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宋美龄又死死地压住了陈璧君的风头,她干气没办法而已。现在机会出现了,陈璧君不愿错过了。

按陈璧君的说法,汪先生和蒋先生在一起,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必须开创新眉面。

汪精卫这人,不但思想充满矛盾,还耳朵软,许多事情都听陈璧君的。有些事,即令汪精卫不同意,陈璧君办了他也得认账。何况陈璧君总是一心一意替他考虑呢?

大盘子定了,但具体怎么办”方案就显得有点可笑了。汪精卫的设想走到云南去”建立一个有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方实力派参加的政府,与〖日〗本和谈,然后逼蒋接受与日和谈主张。

这种方案要是让正常人一看,都会扑哧一声笑出来,原因明摆着,贵州自从薛岳入黔后,已经彻底〖中〗央化。四川自从刘湘去世后,已经没有帅字旗了”而且川军主力已经分散全国各战场,被蒋介石控制得死死的。只有云南一个省还在省〖主〗席龙云控制下,别说龙云不一定会支持他,就算龙云支持他,黔军主力北上抗日,没有本钱又能如何?

汪精卫两口子不这样想,他们的设想是蒋介石搞独裁,不得人心,只要汪精卫树起大旗,必然应者云集,因为蒋介石以西南为大后方的战略与西南地方实力派利益冲突。

为此”陈璧君把孩子送走了,周佛海、陶希圣也找借口到云南去了。陈璧君甚至两次飞到昆明,与龙云长谈”龙云也表态:“汪先生如果来昆明,我很欢迎”如果愿意由此出国,我亦负责护送,一切决无问题。”

基于此,他们商定汪精卫由重庆飞云南,然后转飞河内,从河内飞香港,与〖日〗本展开和谈。

蒋介石约见汪精卫后,由于忙着督促各地落实南岳军事会议精神,加上想不到汪精卫会出事,就没再理会汪精卫。

汪精卫回到家后,却是王八吃秤砣一铁了心要逃离重庆。他老婆陈璧君已经定好了英国航空公司的机票,准备10月8日出逃。可惜蒋介石呆在重庆,汪精卫一伙不敢妄动,白白浪费了60块大洋的机票。

戴笠倒是警惕性很高,也知道谷寿夫、尾高龟藏等人交待的情况,但他也不知道汪精卫派高宗武、梅思平与日军密谈并签订《重光堂密约》的情况。再说汪精卫贵为国民党副总裁,党内威望很高,甚至超过蒋介石,他也不敢造次,只是加强了对梅思平、曾仲鸣等人的监视。10月q日一大早,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就来找汪精卫,胆颤心惊地说,昨天下午两个特务去了他家,一坐就是一晌,不知道想干什么。

下午,梅思平也报告说住所被监视。

汪精卫虽然是个政客,没有军队,也没有作战指挥经验。但是他有丰富的隐蔽斗争经验。琢磨了一会儿,就让秘书通知戴笠来见他。

戴笠来后,汪精卫将他狠狠地训斥一顿。说是中日之战打到这个时候,丧师失地,愧对国家,愧对民众,愧对〖总〗理中山先生在天之灵。之所以会有今天之败局,都是因为党内同志不团结、互相猜忌造成的。象戴笠主管的军统局,uā了那么多经费,对抗日未见有任何建树,还比不上不uā国民政府一分钱的八路军教导师,他们还抓捕、枪毙了一批汉奸。军统局呢?制裁王克敏失败,制裁殷汝耕失败,唐绍仪并没有公开投敌,甚至可能是与日军虚与委蛇,却被军统莫名其妙地杀死在寓所。军统除了对自己同志极尽盯梢、监视之能外,还能干点什么?纯粹是一帮饭桶。

想那戴笠,虽然是特工奇才,但他怎么能够是口岁就高中广东乡试第一名、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的对手?被训得服服帖帖的,老老实实地检讨了一通,灰溜溜地走了。至于对汪精卫一伙的监视,自然有所松懈。

好不容易等到了。月口号,汪精卫得知蒋介石明天要在行营做特别演讲,汪精卫不用出席。这个机会汪精卫再也不愿错过了,决定旧日离开重庆。

陈璧君担心走不了,向汪精卫建议,必要时让她的胞弟、昆明航校校长陈昌祖驾机来接应,将他们送往河内。汪精卫一笑置之,认为以他堂堂国民党副总裁的身份,离开重庆算什么难事。只管走,大摇大摆地走,蒋介石奈何不了他。

旧日早上,陈璧君带着大女儿的未婚夫何文杰、侄儿陈常寿和汪精卫秘书曾仲鸣,乘坐一辆吉普车去了机场,等着汪精卫前来会合。

汪精卫没等到,倒是等来了空军的周至柔,他是责昆明航校检查工作的。

见了周至柔,陈璧君还以为是蒋介石派来监视他们的。还是曾仲鸣老练”说要监视也是戴笠”不会是空军的人。陈璧君这才放下心来,与周至柔闲聊。

汪精卫带着他的贴身卫士桂连轩乘坐一辆黑色轿车姗姗来迟。

机场人员熟知国民党大员的车牌号,见汪精卫到来,见怪不怪。

周至柔赶紧上前敬礼报告,汪精卫就象训戴笠一样,站在机场上把周至柔又训了一顿,说是〖日〗本的空军先进,〖中〗国空军落后”连航空炸弹都不会造,这可怎么得了。

直到机场主任刘奉章前来谒见,邀请汪精卫一行去办公室喝茶等候,汪精卫才停止了训斥。陈璧君一看表,见只有十分钟了”就说不去办公室,直接上机。

临上飞机前,汪精卫还交待刈奉章,说是司机要随同到昆明去,三、五天才能回来,要刘奉章照护好他的汽车。

机场主任刘奉章马上一个立正:“汪副总裁放心”一个锣钉都不会丢。”

九点钟,飞机准时起飞。到了这个时候,陈璧君才告诉周至柔,汪副总裁是应龙云〖主〗席邀请,到昆明演讲的。但周至柔刚被汪精卫训斥一顿,哪有心思管副总裁的事,仅仅是支吾了两声。

看着重庆愈来愈远,陈璧君多少有点伤感,就对汪精卫说:“四哥,我们走了,只是不知道留下的人会不会受牵连。”

汪精卫很淡定,断然回答不会。他的理由是蒋介石平生最爱《曾公文集》,最欣赏曾国藩的用人之道。为了显示他的宽厚大度和孤立汪精卫,不但不会排挤留下的汪系人马,还会重用他们。

说的陈璧君连连点头。

飞机爬完高度,开始平稳飞行后,周至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给汪精卫敬礼后,提出要亲自为汪院长驾机,算是空军给汪副总裁做一次汇报表演。

陈璧君一下警惕起来,害怕周至柔看出破绽,把飞机飞回去。汪精卫却依然一副潇洒模样:“好,好,这才叫身先士卒。”

曾仲鸣取出自己的手枪,给汪精卫写了纸条,传给几个人看,意思是如果发现异常,就开枪击毙周至柔,逼飞行员飞往昆明。

汪精卫的贴身警卫桂连轩是神枪手,寿完纸条点点头,做好了击毙周至柔的准备。

飞机飞到泸州上空的时候,陈璧君向下一看,明晃晃两条大江交汇,妈呀,这不是回到了重庆么?忍不住大声喊道:“至柔,你怎么又飞回重庆了?”

周至柔正沉浸在飞行的快乐中,随口答道:“不是重庆,是泸州。”

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和警卫桂连轩警惕性高,枪口马上指向了周至柔的后背。汪精卫朝机翼下看了一眼,有点不耐烦地说道:“航向没错,刚才经过的地方是沱州。这是沱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我从重庆多次飞过昆明,路线很熟的。”

曾仲鸣和桂连轩这才收起了枪。

飞机总算是在昆明机场安全降落了。看见云南省〖主〗席龙云领着一大帮官员在机场迎接,汪精卫和陈璧君的心放下来了,一对狗夫妻相顾一笑,两手紧紧相挽。

堂堂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跑了!

第六二九章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

第六二九章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

刘一民知道汪精卫出逃的消息已经很晚了,那已经是在汪精卫抵达河内、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发表第三次声明后的事情了。

熟悉抗战历史的刘一民,看完贺兴华送来的抄录近卫第三次声明的记录稿,就知道汪精卫还是逃跑了。心里郁闷至极,想不到自己率领部队东拼西杀,取得了这么大的战绩,汪精卫还是看不到抗战前途,出逃河内了。他这一逃跑,必然是一头栽进日寇的怀抱,去建立伪政府。然后就是组建伪军,招降纳叛,重演历史上那种降兵如潮、降将如毛的故事,到最后很可能继续发生曲线救国的闹剧,形成日伪顽三股势力一起对付八路军的局面。

刘一民有点后悔,觉得当时自己不应该只是提醒中央向蒋介石通报谷寿夫的口供,而是应该通报汪精卫特使高宗武、梅思平与日军秘密谈判、签订《重光堂密约》的事情。但是想了想自己都笑了,历史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自己对汪精卫还会不会投敌都拿不准,怎么能知道高宗武、梅思平还会不会去和日军签订《重光堂密约》呢?无凭无据的,就是自己说了蒋介石会相信么?也不光是蒋介石,其他人也一样,谁能想到国民党副总裁会叛逃呢?

郁闷不已的刘一民,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必然是和历史上一模一样,自己再想怎么样都是白搭,大浪淘沙,有些垃圾总是会被历史淘汰的。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谁也没办法。眼前最关键的是要发动冬季攻势,打败小鬼子即将发动的重兵围剿,给山东根据地赢得发展空间和发展时间。等兵工生产走上正轨,新扩编部队完成训练,有充足的兵员可以补充主力,还怕小鬼子个鸟

刘一民随即下令各主力部队结束休整,进入备战状态。原配属三个方向作战的特战队撤回济南紧急补充休整。

到了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艳电,公开投敌。

刘一民大怒,当即叫来晶晶和的谈话。

刘一民指出:“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跑了,跑到河内去了。他到河内干什么呢?是去向日本侵略者摇尾乞怜、卖国求荣去了,是去当汉奸去了。

抗战打到现在,中国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汉奸。东北有伪满洲国儿皇帝溥仪及其走狗,北平有王克敏、齐夔元及其走狗,南京有梁鸿志及其走狗。还有其他的汉奸,如北我军公审枪毙的殷汝耕、赵琪、马良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汉奸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他们本身都是人所不齿的军阀余孽或无耻政客、无耻文人,甚至是一些流氓和混混。这样的汉奸虽然也为他们的日本主子卖命,但日本人从心眼里看不起他们,原因是他们个人品行恶劣、社会形象极差,没有号召力,起不到日军梦想中的作用。于是,日军瞄准了第一名、18岁赴日留学、同盟会发起人之一、国民党精神领袖、不抽大烟、不、不赌博、形象尚好的汪精卫,导演了这出汪精卫出逃的丑剧。企图扶持汪精卫为儿皇帝,与我抗日军民对抗。”

黄薇问道:“刘将军,你说的这些汉奸当中,伪满洲国儿皇帝溥仪原来是满清皇帝,他应该不属于军阀余孽,也不属于无耻政客、文人和流氓混混。他应该是起到了蒙蔽民众、协助日军侵略的作用吧?”

刘一民嘴一撇:“溥仪算什么东西?一个苟延残喘的末代儿皇帝而已。他就是想当流氓也没那本事,一个阳痿患者还想借助日本人的势力卖国求荣,恢复封建帝制,简直是痴人说梦。记者小姐,我可以大胆地预测,溥仪和他的投降日本人的汉奸皇族成员,必然会成为等待审判的阶下囚。”

晶晶和黄薇都是黄花闺女,听刘一民说溥仪是阳痿患者,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半天才明白,马上一脸红晕,低头记录去了。

刘一民继续说道:“汪精卫之所以敢相应他的日本主子的号召,背叛国家民族,根本原因是他被日本的侵略吓破了胆,以为中日两国实力悬殊,抗战必败,抗战必亡。因而才密结日寇,叛国投敌。依我说,汪精卫枉负才智之名,实乃短视之徒。只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眼前的强大,看不到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战争潜力;只看到日本侵略者暂时的胜利,看不到我军越战越强、人民逐步觉醒、各党派密切团结的实际;只看到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看不到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反侵略、反殖民、争独立、争自由的滚滚潮流。也正是如此,汪精卫这个意志薄弱、权欲熏心的家伙才会投入日寇的怀抱。其实,汪精卫不知道,日本政府之所以调整对华政策,改全面灭亡中国为诱降中国政府,打出和谈幌子,主要原因不是汪逆精卫说的什么为了善邻友好、为了共同防共、为了经济提携,而是因为日本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他们不可能打败中国,战争拖的时间越久,对日本越不利。打到最后,等待日本人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无条件投降。”

刘一民略微停了一下,眼光看了一眼窗外,似乎再思索。但很快就收回目光,说道:“这绝不是我的虚言恫吓,而是事实。我只举一个简单例子,就可说明问题。开战之初,日军在实施平津作战时,一个大队就敢追击甚至战胜一个师,一个县城最少的只有8名日军士兵驻守。当时,只要一听说日本人来了,不管是军队还是民众,闻风即逃。现在再看看,华北的小鬼子不要说几个人占一个县城了,几个师团糜集一团,也不敢轻易发动攻击。为什么?因为我军的武器装备从缴获中改善了,士兵具备了实战经验,群众团结起来了,知道如何与鬼子周旋了。我再举个例子,开战之初,我国有三百万军队,打了一年半,我军损失惨重,但仍然有三百万军队。而日军,战前17个师团,现在扩大了几倍,总兵力大大增加,但一场武汉会战打下来,竟然没能成建制消灭一个师的中队。这说明我军从统帅部到基层部队,都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以后啊,日军不可能再打武汉会战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了,他们打不起,就算打也未必能打赢了。”

晶晶喜欢刘一民那已经喜欢到骨子里了,她最喜欢听刘一民豪迈的声音,最喜欢看刘一民指点江山的风采、气度。可惜的是,刘一民离婚了,又结婚了,对象仍然不是她。闲下来的时候,她常常是独处一隅、默默流泪。因此,在刘一民停顿下来找烟抽的时候,赶紧给刘一民倒了杯水,并嗔怪他不听话,抽烟有害健康。

刘一民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汪精卫误判形势,他一定认为只要他打出和平旗号,就可以赢得举国赞同。这是汪精卫的一厢情愿,他太天真了,成天坐在办公室里,虚头巴脑,还以为自己很高明。我们问问他,上过战场没有?见过日军屠村灭户没有?知道不知道中国老百姓和日军的仇恨有多深?正是因为无数军人在前线流血牺牲,汪精卫才能够躲在大后方高谈阔论,主张和谈。要是他一家人也在沦陷区,儿子被枪杀,女儿、老婆被奸杀,他还会主张和谈么?说到底,这种人就是缺了一堂课,即缺了与日军当面厮杀的课。”

“汪精卫的第二个如意算盘是,可以利用地方势力另立政府,用于对日谈判。这一点,也是汪精卫的一厢情愿。抗战开始后,蒋委员长在庐山发表谈话,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从此,全中国形成了团结抗日的局面。今日之中国,已无中央军与地方军的区别,都是中国抗日军队。八路军纵横敌后,迭创佳绩。晋绥军坚守山西,历经恶战。桂军上战场以来,部队战斗力充分展现,李宗仁将军成了举世闻名的战略家、抗日名将。钢七军威名赫赫,雄踞大别山,令日军望而却步。川军死守滕县,一战成名。刘湘主席病逝前留下鬼子一日不出中国则川军一日不回川的气壮山河的遗言。提起刘湘、邓锡侯和川军弟兄,全中国人民哪个不夸、哪个不赞?滇军守徐州,军长以下与日军白刃相搏,牺牲精神可昭日月。龙云主席、卢汉代总司令都是一心抗战、忠诚报国的英明之士。还有粤军,自从十九路军抗战以来,粤军一直站在抗战最前面。淞沪抗战、武汉会战,哪一仗少了英勇善战的粤军将士?现如今,日寇占领了广州,第四战区正厉兵秣马,随时随地准备向日军发起进攻,收复南国名城。就是力量比较薄弱的黔军,抗日也从不落人后。南京保卫战,黔军就是最后出城部队。他们的坚韧,他们的奋斗,国人莫不记在心里。这样一种情况,汪精卫企图联合地方势力组建政府的企图,能得逞么?话又说回来,哪一个龟儿子敢跟着汪精卫跑,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等待他的,就是殷汝耕、马良的下场”

“汪精卫的第三个如意算盘是依靠日本人的支持,整合华北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南京的伪维新政府,建立一个全新的、全国性的汉奸政府,然后在日本人的刺刀保护下,打着和平救国的旗号,招降纳叛,壮大实力,与国民政府对抗,帮助日本人消灭中队,实现他的和平救国的汉奸主张。这一点必须引起我国政府和军队的重视。汪精卫这个人哪,别的本事没有,就是擅长蛊惑人心。明明是去当汉奸,还要美其名曰是为了恢复国家主权、保全北方省份、防共。放他娘的屁他说的那么好听,就让日本人现在全部撤出中国给大家看看看看日本人到底有没有和平的诚意。如果有,那就请日本人宣布撤销伪满洲国,撤销伪蒙绥自治政府,撤销华北、华中汉奸政府,日军全部撤出中国,赔偿中国的战争损失。我谅汪精卫也做不到我在这里谈一下我对抗战的态度,那就是日寇一日不投降,我军就战斗不止,直到打到他无条件投降、赔偿我国战争损失为止。任何与日军言和的人都是汉奸,我军必诛杀之,绝不姑息不管是谁,只要想当汉奸,都要想想我的话,想想被我军枪毙的汉奸们的下场”

说到这里,刘一民缓缓心神,又正色说道:“汪精卫跑了,是坏事也是好事。说坏事是指他的投敌叛国给我们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毕竟他是堂堂国民党副总裁,在国内国外影响颇大,有一定蛊惑性。说好事,是指汪精卫一跑,忠奸立辨,剔除了我国最大的内奸,消除了隐患。我个人认为,汪精卫跑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汉奸卖国行为采取何种态度。我代表山东军民,强烈要求国民政府宣布汪精卫为头号汉奸,其妻陈璧君为头号女汉奸,开除其国民党党籍,撤销其一切职务,在全世界范围内予以通缉。也可通过外交渠道,要求法国驻越南当局,将汪精卫一行引渡回国,接受审判。国民政府还应该发布悬赏令,无论何国、何人,凡是击毙汪精卫、陈璧君者,一律奖赏大洋伍佰万元。让汪精卫无处藏身,睡觉没窝,吃饭没锅,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穷途末路,自取灭亡”

刘一民的这篇谈话一发表,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本来,汪精卫发表艳电后,全国震惊,各民主党派、团体纷纷叛发表声明,谴责汪精卫的叛国行径。中央、八路军总部也发表声明,谴责汪精卫投敌叛国。蒋介石考虑到汪精卫出逃后的严重后果,采取了几项措施,一个是派人去劝汪精卫,要他无论如何不要与日本人同流合污,能返回重庆最好,不想返回想去国外疗养也可,但遭到了汪精卫的拒绝。第二个是责成戴笠派人监视汪精卫余党,避免更大的损失。三是派人去劝态度暧昧的龙云,劝他不要响应汪精卫。去劝说的人甚至警告龙云,胆敢跟着汪精卫当汉奸,两个小时内灭了他。四是严密封锁消息,期盼汪精卫能迷途知返。结果,汪精卫投敌之心一定,竟然公开发表艳电。到了这个时候,蒋介石再没有退路了。

刘一民这篇谈话,在所有声讨汪精卫的谈话、决议、声明中是份量最重的,对汪精卫的分析也是最透彻的。有些话,比如汪精卫拉拢地方势力的事情,蒋介石不能明说,只能悄悄地做工作。刘一民的讲话一出,把事情挑明了,既表扬了各地方势力参加抗战一年来的功绩,又敲山震虎,起到了威慑作用。

蒋介石看到刘一民说的“哪一个龟儿子敢跟着汪精卫跑,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他”时,用笔再下面连划三道,还专门注到:“大英雄大豪杰关键时候一语千钧”

看完全篇文章后,蒋介石叫来了机要秘书陈布雷,要他安排,立即责成《中央日报》全文刊载,并作为重要文件印发各地方长官和旅以上将领学习。

到了1939年元旦下午,蒋介石召开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决议,开除汪精卫党籍,撤销一切职务。但是,考虑到挽救汪精卫,蒋介石没有下达通缉令。

刘一民的谈话等于是逼哪些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表态,这个时候谁也别想蒙混过关。果然,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张发奎、邓锡侯纷纷发表谈话,严厉谴责汪精卫投敌卖国,支持刘一民将军的倡议,要求国民政府宣布汪精卫为头号汉奸,陈璧君为头号女汉奸,发布通缉令、悬赏令,务必击杀汪精卫夫妇。到最后,凡是自认为有必要表态的师长以上将领和地方长官全都发表通电,谴责汪精卫,响应刘一民将军的倡议。

龙云确实想响应汪精卫,要不然他也不会包机让汪精卫出逃河内了。但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巨变,蒋介石是悄悄派人来讲明利害、出言威胁,刘一民是公开点名逼他表态,表面上看,刘一民罗列了各地方武装及其领导人,把滇军和他的功绩说的至伟至大,但龙云心里有数,这是刘一民在敲打他,其它人都是陪衬。再不表态的话,就要成为汪精卫第二了。

龙云不但发表声明,谴责汪精卫,还向蒋介石写了汪精卫借道昆明的情况说明,还一再报告要到重庆来面见蒋介石检讨。

喜得蒋介石晚上和宋美龄说悄悄话的时候,不停地夸赞倪华好眼力,找了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要不是刘一民是,就真应该马上给他实授上将军衔,让他统帅一个战区。就是让他来当行政院长,估计也比孔祥熙干的好。

宋美龄趁势提出,刘一民已经离婚和倪华结婚,虽然婚礼办的简单,也没有通知家人,但作为表姐、表姐夫不能失了礼数。老娘舅还在那里看着呢

蒋介石正在兴头上,就告诉宋美龄,一定要送份重礼,让倪华和刘一民满意。

宋美龄有点作难,说是刘一民连战连捷,缴获了多少好东西,寻常礼品他岂能看上眼?

蒋介石一听就笑了,说夫人不了解的规矩,刘一民就是缴获再多,他也拿不走一分钱。有纪律,一切缴获要归公。别看那傻小子貌比潘安、才比子建,又威风八面、豪迈超群,实际上是一个穷光蛋,里一个上等兵都比他钱多。他的婚礼之所以办的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