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翼鹰扬(笑生)-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死的!”

这是巴顿在报怨时,最干净的粗话。

“那么中国呢?中国在和会之中的利益会受到保护吗?”

朱斌候晃晃手里的酒杯,看着那些酒液在标壁上挂上一层淡淡的淡红色的仿佛某种透明薄膜一样的液体。

“中国?中国不需要别人来保护,我们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这句话倘若说到欧美洲任何一个政治家的耳朵里,都毫无疑问是一种对于他们权威的严重挑衅。但听在巴顿耳朵里却不是这个模样,这样一种“权利宣言”一样的语言,早就使他明白,这不过是政治家们互相发出的好战的信号。

“这些家伙还是那么好战,跟着他们一定有仗打的!”

如果是别的将军,或者他们打仗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标,例如艾森豪威尔或者布莱德雷之类的将军。并不能说他们不是好军人,但他们不是纯粹的军人。这一点上,各国的军队没有比起德国军官团,更注意这一点的了。

所以,对于巴顿一直予以极高评价的,恰恰是德国人。反而,在美国他成了一些所谓的将军们用来踏步的垫脚石。直到越战之后,才被美国军方重新重视起来,并成为美国军队新的精神方面的偶像。

所以,巴顿是纯纯粹粹的喜爱战争,虽然他并不爱杀人,但他就是喜欢战争,甚至命运也在二战结束之后,就匆匆结束了他的生命,更向世人表明他是一位为了战争艺术而生存的人。

“至于我们对于俄国方面的战争,持谨慎的观望态度,我们参战的可能性很低!”

“哦,是吗!”

巴顿的情绪更加低落,巴顿的神色看到眼中,朱斌候笑在心里。虽然对于巴顿有更好的安排,但暂时那件事还属于未知的事情,不能现在就告诉他。

“乔治,我有些担心!”

“什么,担心,放心吧,美国就算通过阿拉斯加攻击俄国,也不会与中国交战的,这一点我有充分的信心!”

生活在华盛顿的迈尔堡,担任华盛顿特警的卫戍部队,除过能够有机会升迁军职之外,更有利的一点是这儿,还是美国军方消息最为集中的地方。一些军人们相互之间的,欠缺谨慎的谈话,就足以表明美国政府的态度。

“不,乔治,我担心的不是那件事。在来之前,我怕我们赶不上,你已经前往洛杉矶过圣诞节。现在我则稍稍有些担心,我们去到那儿之后,我会有不佳的表现,给父亲、母亲留下不好的印象!”

听到未来妹夫的恐惧,巴顿的心情又快乐起来。

“不必担心,我亲爱的兄弟,你放心吧,这件事就包在我的身上!”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五季和会之旅第30章拜见岳父

拜访岳父的过程不必再说,虽然巴顿的父亲乔治·史密斯·巴顿会因为女儿嫁入到地球的另外一面,而心中稍有不安。

但在中国建立一个分支企业,使用巴顿家的配方及生产方法,至于投资则来源于眼前这个未来的女婿时。他感觉到这个东方女婿还是挺招人喜欢的,尤其这个公司的主管是自己的女儿时,他也感觉到女婿对于女儿的关爱。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这场婚姻没什么好挑剔的。虽然此刻的中国局势依然没有完全明了,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华复兴党最终取得中国政权,不过是一件很轻松的小事。

而能同朱斌候合伙经商,把家里的事业一直开到有四亿人口的中国,对于家族的企业将会是一件有相当大助益的事情。

在这种前提之下,朱斌候的身份除过女婿之外,就还是某种商业合作者的一方。那么这声丑女婿终将见岳父母的举动,就显得欢乐而又亲热了。

一个圣诞节过下来,朱斌候的温文布雅,那种在法国长久生活而造就出来的翩翩风度,也受到了巴顿一家人的喜欢。尤其孩子们,对于这个不拘小节的,对于她们的恶做剧只会发出会心微笑的人,那是打心里由衷的喜爱。

至于巴顿的母亲,她的父亲正是那种从美国底层一步步自力更生,终于站在美国的“食物链顶端”的巨富之家的姑娘,对于朱斌候与他的同志们,领着中国的青年,正在建设的新中国大感兴趣。

“尼塔,说真的,你说的这些我还以为你在说芝加哥,如果可能的话,那么我真的要去那和看看才行!”

的确,当时芝加哥就是美国经过完整规划而施工的新兴工业城市,但中国怎么会允许他们未来的首都是这个模样呢?显然,理念相当先进的排污及垃圾处理系统,还不是这时的美国人可以理解的事物。至于环境保护,也都还要在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热闹话题。

但新的琴岛城,显然引起了巴顿母亲的兴趣。真不知道她是对这个新兴的城市感兴趣,还是对于女儿将来会在中国举行的中国式婚礼感兴趣。

至于巴顿本身,以于这场婚姻是满意的。曾经与朱斌候在法国一同作过战的巴顿,知道他是一个诚肯而且负责任的人。尤其,他是中国军方的第二号人物。那么在未来,如果有可能的话,总会有参加战争的机会。

毕竟那支军队,从上到下。从他们的总司令到下面每一个士兵,对于战争总是感兴趣的。

有人大约会误会,可能以朱斌候今天的身份可能会成为新的四大家族。但在现在的中国,受到《中华法典》规范之后,恐怕很难。

在中国,当官的可以有自己家的事业,但不得自己经营。其次,不得使用手中权利来为家族企业博取不正当利益,无论多少、大小,有一次就足以使这些财产并入国库,就足以使家族企业管理人及官员的脑袋落地。

在享受终生法官权利的法官眼里,天是老大他们就是老二,对犯了法的人,没什么人情好说的。但享受这种生杀大权的时候,法官、检控官们又受到社会的严密监督。况且唐云扬那“屠夫”的恶名早就扛在脑袋上,看起来只要能够维护社会的公正,再多杀些人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说真的,只要是人,就有私欲。只有有私欲,就会出现结党、腐败。除了透明监督与违法重罚之外,根本没有更好的办法。尤其,这时的中国不过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严刑酷法就是使社会道路发展方向正确的保证之一。

在这样一种相当严格的法律之下,官员们的选择是宁愿不做生意,也不会去冒这种风险。毕竟丢官、丢人事小,丢了命就可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在中国的企业,无论属于谁。老老实实参加招投标,以质取胜、以效率、技术兼顾服务赢取胜利,是唯一合法途径,除此之外全都该死(罚)。

至于巴顿家里,虽然只用出技术就可以在中国国内建立自己的企业,但作为合作一方,他们在美国依然有他们的责任。

第一是对公司的产品在美国进行销售,第二就是与当地中国人合作,建立新型的零售企业。前面说过,查尔斯·金早就在大上海搞起了现代模样的超级市场,连销化标准服务经营,而这种方面正在通过一切渠道来到欧美市场。

有人说,零售业并不是个什么了不得的企业,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一国的经济,何必小题大做呢?

可是如果是成了功的零售业巨头,可以影响整个工业体系当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一部分产品的制造商。

也就是说,通过商业零售可以影响轻工业的发展,从而影响重工业的发展。当然并不是说零售业是整个工商业系统当中,多么了不起的一把刀。只能说,整个系统当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极为重要的。

就例如,今天我们国家的股市,一场风暴下来,数年的血汗钱就全都不翼而飞,原因何在呢?即整个经济系统当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环节已经被侵蚀,并失去了控制的能力。

至于金钱飞去的方向而言,还在国内的不是问题,煮肉烂在锅里。可是,要是它们飞出国门,再也回不来了呢?对于整个民族、国家而言,说白了几年时间的努力白费了。

这种割人不知道痛的“无影刀”的威力,没10来个年头看不出来。但一旦显示出力量的时候,却常常可以使一个国家颤抖,上次横扫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就是例子。

因为,金融市场是生产系统的晴雨表,生产系统是否合理而健全,是经受风雨的直接基础。只有轻工业,而没有重工业的东南亚所谓的四小龙,哪可能不个个都是鲜血淋淋的呢?而这,也就是唐云扬要麦克·郎,查尔斯·金之类的人物,外加留学归来的学者们,为中国建设起完整工业系统的根本原因。

而甭看小小的超市不起眼,美国生产消费产品的企业就得和他们打好交道。尤其,有了美国商界的支持,那么中国人和他们经营的产品,在美国的地位就会更快的上升和得到认可。等到与商业、工业界达到一定程度的友谊时,就可以通过对议员选举经费的赞助,或多或少的影响到美国的政治态度。

等到有一天,大家用“经济利益”这个比血缘更可靠的链条连接起来的时候,那时才能够真正成为难以割舍的朋友。

大概,心思绵密的朱斌候,正是这样与自己的岳父来打交道的。当然,他到美国并不单纯是来拜见岳父大人,除了这件事情之外,他还负有更重要的使命。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显然对于潘兴是极大方的,当他率领军队前往欧洲参战,并成为美军在欧洲的总司令时。授予了他上将的战时军衔,同时他重新整理,并按照美国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写出来的新的练兵纲要,也受到军方的重视。

因此,现在战争结束了,重新回到美国被降回永久军衔的他已经是一个中将,而且他很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年月之中,上将军衔是可以得到的。尤其,他深信这个时段不会太长。

不过约翰·潘兴中将是一个聪明人,他心知肚明,现在中国人在陆军战术的运用上,已经达到了别的国家所不能达到的水平。自己的那个“作品”虽然与唐云扬最初给他的,已经有了相当的不同,但他明白这仅仅只是冰山之一角。

尤其这次在欧洲的后面几次战役之中,那种空地协同的一体化进攻,使他明了了过去那种依托深沟高垒的阵地战打法已经过时。

所以,他在关注着唐云扬与朱斌候率领下,回到东方、回到中国的军队的一切消息之外,他还在盼望着可以与他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在这一段时间之中,他又听说了雷霆国际入侵日本,营救德国战俘的作战,与英国在南洋附近进行的交火。至于伊里安岛上的陆地战争,刚刚开始,他已经可以确定,英国人与澳大利亚必然会完全失去他们的地盘。

但他从来没有想到的是,那儿居然成了德国威廉三世的保留地。至于中国国内的作战,通过美国驻中国武官的报告,被他放在案头上经常研究。

越是研究他越是感觉,现在无论欧美哪一国家的作战手法,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对方。那么他有一个令人恐怖的想法,倘若有一天,中国与美国在什么地方打起来的话,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这使潘兴这位美国陆军中将不禁发多出一些忧虑,因为唐云扬和他手下那一伙人,能不能建设好中国他不知道,但他很清楚,这伙人可以进行一场不错的空袭!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五季和会之旅第31章维和部队

很快朱斌候为了完成自己的真实任务,就到达潘兴的身边,不但为他解除了这个心中的疑虑,而且给了他另外一个定心丸,那会是什么呢?

乍一看到朱斌候,潘兴心头掠过一丝乌云,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人或是别的什么。而是因为在他身边的尼塔·巴顿。

不过,这里却不是他的军营,这里是巴顿的父母为了欢迎朱斌候,同时向亲友们宣布尼塔·巴顿将远嫁入中国的消息。

这时的美国,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对于华人的歧视。曾经说过,美国人是崇尚强者的国家。那么曾经在美国无依无靠的中国人,现在就是强者。

因为“中华会馆”势力的不住扩大,无论黑、白两道还说商人们充斥期间的经济场合,中国人的发言权越来越大。黑道方面,一些手段毒辣而专业级别的暗杀,早就把其他不肯合作的黑帮打发到了地狱。

他们要知道,对付他们的是军方的特种部队或者说中国情报局的专业化的杀手组织,一定会大喊“这真不公平,用正规军来攻击黑帮”!不过,一般来说,死人是不会知道的!

或者就是通过无所不在的“中华会馆”的人,察知他们的行踪。抓获后直接交给一直通缉他们,却逮不住的警方。这一点,现在不但接收东方人加入,而且现在也加入其他国家贫民加入的,人力资源雄厚的社团是可以作得到的。

至于其他帮会,有了走私进来的工业品的收益,足以使他们满意了。尤其最使他们欣赏的一点是,“华人会馆”虽然不贩卖毒品,而且自己社团内部也不允许有人吸食。但不反对别人贩卖,不挡别人发财的道路,只消对方交清了地盘会,并保证不卖给他们的会员,大家就可以平安无事。

民间,崇尚做善事的美国所谓的,由政客与托拉斯商人们组成的上流社会,发现他们的捐款与已经几乎完全控制小型饮食行业的“华人会馆”的数量不能比。他们虽然营利少,但所谓垒沙成塔,取得一些敏感地区的优势,这种手段美国人是不会的。

而且捐款是不会白捐的,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没有比尔盖茨聪明,根据统计,比尔盖茨每捐出一美元,就会获得150%~180%的回报率,说起来几乎比他们投资还赚钱。

商场上,美国商人们常常会发现,“华人会馆”经济动作当中,常常可以聚集起天文数字一样的资本来进行资本方面的运作,这对于美国人不大能理解,不过就华尔街的人来说,手法很熟悉。

如果他们仔细分析,不能看得出来,这些金融事件当中,多少都有那个红头发混蛋——查尔斯·金的身影。

所以,当朱斌候与尼塔·巴顿在圣诞节订婚的私人舞会上,依然获得了热烈欢呼。而且因为朱斌候的身份,甚至有一些巴顿家里的亲戚,在为将来可以去那个四亿人的超级大市场里投资,而追问个不休。

在忙里偷闲之中,朱斌候在未婚妻的掩护下,终于可以从“热情”之中脱身而出,可以与专门致贺而来的潘兴碰面。

他们依然是私下里的秘密交换意见,在这里要奉劝下诸位朋友。在中国别信“官”,在美国别信“政客”。私下里的谈判与交易早就完成,报纸、广播当中讲出来的,不过是给百姓们看的事情。

“你好中将先生,我真没想到,我们会是在这样一种场合下再次见面的!”

潘兴的话如同在说,作为一国的中将,朱斌候居然不是以正式身份出现在这儿,实在是不怎么体面,尤其在这种情况下约他见面,那就更不体面了。

“我很抱歉,上将。这全都怪和会当中不那么公平的设置,我们中国一个为欧洲战争提供了大量劳工与武器装备。同时在战争结束前,替协约国解决了德国的军工生产系统,居然没有得到应有位置,这使我们很遗憾!”

“唔,也许是因为贵国发生的战乱问题吧!”

好脾气的朱斌候耸耸肩,一付不大在意的模样。这也是他,倘若是唐云扬,那么见过他的潘兴是不会与之这样说话的。虽然,潜意识当中,强者永远都是竞争的对手。但诸如潘兴之类的人,依然喜欢与强者打交道。

“大概吧,说起来我们对于和会并不大在意,毕竟这是欧洲战争的和会,所以我们不会参加和会的会议,因为我们不相信这样的合约真得能为欧洲带来长久的和平!”

这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潘兴看过《凡尔赛合约》的草案之后认为,这种致人以屈辱的停战协定根本不会阻止战争。在这样屈辱之下,战争则必然到来。

在这一点上,如同时任协约国军队总司令的福煦一样,当他在战后1919年认真看了战胜国与德国签订的《凡尔赛合约》后,他说出了一句极其经典的“名话”——“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之休战也。”

原先他的这句话没有错,但现在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必然因为某些人的作为而提前到来。那么第二次世界到底会不会提前,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提前到来呢?这些事情就快要说到了。

潘兴有些意外,这些观点与他自己的观点有一些共通的地方。立即,作为军人的直觉,他感觉对方似乎对他有些什么话要说,因此立即放下原本的成见。

“呃,是吗,看起来您对于和会的安排非常不满呢!”

朱斌候笑笑答了一句。

“不只是我,而是一个四亿多人口的国家,也许曾经我们的呐喊并没有什么作用,也许今后仍将没有作用,但不是现在,绝对不是现在!将军,您可以想象一个,和会作为未来可能成立国际联盟的准备会议,却如此的不公平、公正,如此的不尊重其他成员国的尊严,战争是无可避免的!”

这些话听到潘兴耳朵里,无疑有其相当正式的意义。要知道,他面对的是那个“问题土匪”所率领的,攻击力极为强悍的“雷霆国际”佣兵的二号人物。试想,以他们为基础,组织起来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可以提供的军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如果加了他们在武器装备与作战理念的先进性,这又是一股什么模样的力量?以一位职业军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股可以使世界颤抖的力量。至于作为战争支撑能力的经济,现在看不出来,但眼前巴顿家里的某些人,对于中国所显露出来的深厚兴趣,使他担心,随后建设的热潮会在中国暴发。

如同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与他们的军力相结合的话,那么这股力量并不仅仅是可怕两个字可以形容的!

“那么中国打算向法国施加压力吗?或者你们想和他们在亚洲的殖民地较量?在越南打仗吗?听我说,这样的选择对于刚刚结束了动乱的中国并不是一件好事!”

潘兴急切的表明自己的意见,不知为何他并不希望中国人在刚刚内乱结束,就惹上什么世界上的麻烦。他希望这个国家能够真正站立起来,如同雷霆国际那样的军队,就算要寻找对手,难道不是该找如同美国一样的国家作对手吗?

“不将军,一定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这一点我可以保证!我们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虽然我们现在正在恢复雷霆国际,但请您相信,我们是为了维护国际的和平事业而努力的军队!”

“恢复雷霆国际那支强悍的雇佣兵部队吗?这些中国人真不知道安得是什么心!”

几乎一瞬间,潘兴就断定,中国人正在打欧美方面,大量因为复员而没有工作的一战老兵充当国际雇佣兵。倘若是这样的话,就算欧洲的大战不到来,国际上恐怕也不会太安宁,那么谁会雇佣他们呢?或者他们会接受谁雇佣呢?

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的话,对于美国未来的国际战略将会是有重大影响!尤其,这支强悍的军队,如果被那些殖民地国家的原住民雇佣的话,向欧美国家的驻军动手。

无论战争如何结局,由于他们的私人性质,是不能追究他们国家的责任。那时,他们就算是败了,无非是收不到款项或者当地的财富,而他们自身可以回到中国休整之后重新再来。

这就如一场拳击赛,一个对方可以没事就下去休息一下,而另外一个得要在台上时刻保持警惕,那将是一场多么不公平的比赛哪!

而且,这件事如果出自别人的脑袋,那么他没有多少担心。原因在于,这实在是太过于异想天开。但这是出自“问题土匪”的脑袋,那么他就要好好考虑一下,毕竟那家伙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的可能非常大。

而且,从这上面他也看到了对于美国的好处。美国由于“出道”较晚,世界殖民地相对较少,而且好地方也被英法瓜分的差不多了。

“如果美国人可以加入这件事的话……!”

第二卷鹰羽震九州第五季和会之旅第32章交易秘密

今天,已经成为副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份与过去完全不同,虽然如此,但作为年轻的美国副总统,他并不能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相提并论。但对于年纪只有不到40多岁的他来说,就目前而言这依然是他政治成就的巅峰。

所以在对于目前职务满意,严谨而热诚的帮助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工作之外,主要负责参议院院长的职责。这个职责依然是属于监督性质,甚至在平时的参议院投票中不具投票权,只有当投票双方票数相等(如50票支持,50票反对)时,副总统才可以投下关键一票,以打破僵局。

因此,美国的副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后备总统。即没有总统的权势,也不怎么能够决定国家的未来。而主要的职责,不外乎在参议院吵架的时候,敲敲主席台上的响鎚,维护一下辩论的秩序。

这是一种令人神伤的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个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年轻政客。细算起来,副总统的职位比过去海军助理部长的职务好听,但相对的实际权限却又小得多。

毕竟,他不过是备份而已。就如同我们电脑系统的备份,大约系统不出问题,都很少有人想得到它们的存在。

担任了这样一个职务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稍有郁闷,尤其不能参加到正在欧洲发生的,热火朝天的巴黎和会,更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

办公室的电台里,在无休无止的报导着欧洲进行的“巴黎和会”的进展。就他个人而言,这是顶没有意义的一件事,尤其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建议被欧洲方面的国家否定之后,整个和会就变成了一批批为了眼前利益,而喋喋不休的争吵。

“对于世界,和会做的事情太少,没有起到他应有的责任!”

虽然不喜欢,但他依然在听着“美国之音”的报导。这家电台由于他的股份,在美国国内已经成为一家非常有名气的电台,尤其它的有线电台广播网的计划,更使其他诸多刚刚成立的小电台,不得不向它缴纳管理费用,并网联播。

在加入到电台的资本拥有者的行列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发现,这家电台的不但有波士顿工业区的大资本注入,而且还有“中华会馆”管理下的,多达30%的股份。可以看得出来,当初建立这个广播电台的人,正是在处心积虑的影响美国的媒体。

媒体的自由是一种“上帝的语言”,可以期待而几乎永远无法实现。正如同共产主义者的观点,受资本控制的企业,永远不可能真正公正,毕竟它得要维护“资本”的利益。虽然如此,但在竞争及专业化之后,它们正在缓慢而坚定的向“客观、公正”方面靠拢、尽管永远达不到这个程度。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媒体,“美国之音”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自己虽然仅仅只控制着10%的股份,但如果有了“中华会馆”另外30%表决权的支持,他几乎可以利用媒体去做一切事,唯一要付出的,就是与另外11%的股权搞好关系的代价。

目前对于这样的状况罗斯福是满意的,但长久看起来,富兰克林·罗斯福对于“中华会馆”的发展过于迅速稍有担心。毕竟,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团体,在未来会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团体。除非,自己可以完全控制他们,但这件事却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他是对于那个远在中国的真正“老板”不放心,倘若“中华会馆”对于政治方面,没有什么其他企图的话,那么对于整个美国和他自己而言,这依然是一个有益的事业。

“铃……”

一直竖起耳朵听着无线电收音机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愣了一下,他伸手拽过听筒,想听听是不是又有谁找到了什么发财的途径。

参议员,在美国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赚钱的职务,为数众多的委员会,可以使他们在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有大把的美金落袋。这就是交易的潜规则,参议员们心知肚明,但这层窗户纸却没人愿意捅破。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并不愿意过多的参与这些存在于,合法与非常之间的交易。所以他接起电话的时候,通常总会是小心翼翼的。

“哈罗,您好我是约翰(约翰·潘兴),请您听我的说,我有一些小小的事情想要与您见面谈谈,不知道您有空吗?”

“好吧,我十分期待我们的见面!”

“如果您允许的话,希望这是一次私人性质的会见!”

“好吧,容我考虑一下,回头我会给您答复!”

与军方的交往,才是罗斯福真正愿意做的事情。毕竟,在经济事物之外,在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这些交往对于他与开始受到冷落的军方的关系是有好处的。

相信,这时能够帮助军方的人,将得到这些军人的尊敬。当然,富兰克林·罗斯福不会做出什么自己的职责之外的事情,任何事情都必须对于自己的未来可以提供某种助益才行!

华盛顿特区的天气与纽约不同,在这个城市,那种相对安宁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宁静,总使人可以安静的思考。为了美国的未来或者是为了某种私人的利益,而完成很圆满的构想。

冬日的朗月之下,在公园里的长椅上,是最好的幽会场所。无论是因为爱情,还是因为某种政治交易。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人开车前来,他的车当然不会是什么诸如“甲壳虫”之类的,便宜而又皮实的车辆。令人惊讶的是,那是一辆“东方皇族”系列的却似乎是专门为美国的有钱阶层打造的一样,造型极别致的跑车。

这样的车,并非是用来彰显身份的车辆,这样的车唯一的目的就是极速运动。对于富兰克林·罗斯福这样的实用主义者来说,是这再好也没有的一种车辆了。

车停在不远处不引人注目的角度里,富兰克林·罗斯福仿佛在这个不大,但并没有多少人的公园之中“散着步”,他相信会有人与他无意之中碰见的。

果不其然,他刚刚坐在,不远处就走过来两个身上穿着大衣的人。他们衣着庄重举止高雅,仿佛是在华盛顿特区常会出现的,那一种与政府或者议会有某种联系的人物。

罗斯福从担当参议员那天起,直到目前,他已经完全习惯了这些人。无论他们背后做过什么,当他们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他们就是美国的,最道貌岸然的人物。

只是今天这两个人与其他时候出现在这儿的,那些道貌岸然的绅士们略有不同,他们抬目四望的模样表明,他们在这儿正在寻找什么。

“不用问了,我这是来找我的!”

“喂,这里!”

罗斯福从隐身的灯柱下面现出身来,为什么选择在这儿隐身呢,其实只有灯柱的下面,那儿的某处才是真正黑暗的地方。因为灯光是照不到那里的!

来到按前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他认识。那是与他通过电话的潘兴将军,而另外一个很明显是个中国人,显然这是出乎他意料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