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明鹰犬-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木燃没有留人伺候,自己给白珑斟茶,拿糕点,她也知道白珑不会在意。而且她看得出来,白珑来找她,肯定是有要事要跟她说。
“王戈……王捕头,是不是也来杭州了?”
丫鬟刚一离开,还不待白珑道明来意,秦木燃便直接问道。
白珑眨了眨眼,奇怪道:“你怎么知道的?”
秦木燃笑道:“他要没来的话,我可不觉得你会特意跑到杭州来找我。”
白珑笑道:“哎,‘秦公子’变成‘秦姐姐’,更聪明了啊!”
秦木燃白了她一眼:“我本来就很聪明好不好!”
两人也没有多聊,吃了些点心,喝了点茶后,就一起离开了秦府。也没有让丫鬟随从跟着,就单两人一起,前往杭州城中一家酒楼,去见在那里等候的王戈。
在和白珑过来的路上,秦木燃知道要见到王戈了,很兴奋,很期待,但当真地推开包厢的门,看到王戈之后,打完招呼,却又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她莫名地想到,自己这样好像跟话本、戏曲里那些去私会情郎的大家闺秀一般。
不过她又转而一想,她和王戈可是建立过战斗友谊的,是一起经历过生死的,是江湖人之间的交情。
王戈在进了杭州城后,就没有戴那“人皮面具”了,而是以真实面目面对秦木燃。他看到秦木燃在进包厢后,居然一副小女儿姿态,甚至脸都有些泛红,不由得有些好笑,难道是因为换上了女装,性格也跟着变得女性化了么?不对,她本就是女性,应该说是恢复了女性化。
“你怎么突然有空跑到杭州来了?”自我完成了心理建设后,秦木燃大方地问道。
“你不是一直邀请我来做客么?”王戈笑道。
“得了吧,你若不是有事,肯定不会来的。”秦木燃却是很了解王戈的行事风格。
“诶?变聪明了嘛。”
王戈话音刚落,秦木燃愣了一下,然后和旁边的白珑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王戈不知道他这话是怎么触动到她们俩的笑点了,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俩人以前好像关系也不是多好啊,怎么突然这么默契了?
“秦大小姐明见,我确实是有事来杭州,要求见秦宗师,但是不好直接上门,所以请你代为转达。”王戈也没有绕弯子,直接说道。
“来见我爷爷?不过你也是来得及时,要是再晚个两日,他就要去淮安城了,昨日刚收到消息,淮安的滕烈宗师为魔教妖人所害,他要去悼唁。”秦木燃说道。
事实上,四海镖局也是有派代表去参加滕烈所办的“英雄会”的,秦天白和滕烈也算有些交情,去参加他的祭奠,本就是王戈预料到的,他也是压准了时间而来,知道秦天白肯定还未启程。
……
王戈装扮成了一个普通小厮的模样,随秦木燃、白珑回了秦府,然后当晚就见到了大宗师秦天白。
在王戈的要求下,秦天白带着王戈去到书房,没有留任何下人,连秦木燃都让她带着白珑先去后花园逛逛,只有两人独处。
“王捕头专程跑到杭州来找老夫,是有什么紧要之事相告?”老实说,秦天白也有些搞不清楚,王戈身为青州府的捕头,为什么会千里迢迢跑到杭州来找他,还神神秘秘地要单独相见。而更让秦天白感到好奇的是,王戈身上的气息和内力波动,竟是比上次在青州见面时,还要更加的难以捉摸。这样的感觉,在非宗师高手身上,他还是第一次碰到。
秦天白心中也是暗暗做了决定,这次王戈既然自己“送上门”来,那就一定要将他背后的秘密给挖出来。他上次就知道,这王戈肯定不是个普通的衙门捕头,一定有着更神秘的身份和来历。只是碍于王戈和孙女秦木燃之间的关系,他也不好强行窥探。
“秦宗师,您知道‘太平楼’么?”
王戈一开口,却是让秦天白皱起了眉头:“你是说那个神神秘秘的、号称为了天下苍生止戈求太平的‘太平楼’?”
“正是。”
“怎么,你是‘太平楼’的人?是那装神弄鬼糟老头派你来的?”
秦天白的话,明显显示出他是见过太平楼楼主的,王戈斟酌着说道:“那倒不是,不过晚辈知道,他们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找上秦宗师了。”
“找老夫做什么?老夫又没有起兵造反,祸乱天下……”
“他们会请秦宗师去对付四位起兵靖难的藩王。”
秦天白上下打量了王戈几眼,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一般,问道:“你既然不是‘太平楼’的人,那就是四位藩王的人了?”
王戈没有隐瞒,直接承认道:“晚辈为燕王效力。”
“燕王……你在青州,也都是在为燕王办事?”秦天白的表情有些淡漠,看不出喜怒。
“是,在下一直都在为燕王办事。”
“你到杭州来,是为了警告老夫,不要跟着‘太平楼’一起对付燕王喽?”
“秦老宗师言重了,晚辈此来,只是希望秦老不要被‘太平楼’的人所蒙骗,去做对秦家和秦老都有害而无利的事情。”王戈表情诚恳地说道,对秦天白的称呼也很自然地由秦宗师变成了秦老。
“哦?怎么个有害而无利法?按老夫来看,四位反王不论是民心舆论,还是兵马钱粮,都比不上朝廷,覆灭怕是早晚的事。老夫若助朝廷平反,指不定以后还能得个免死金牌、御赐牌匾之类的赏赐呢。”
王戈摇头道:“秦老此言差矣,此时四王大军连战连捷,兵锋已经直逼山东,虽然兵力上朝廷仍然占优,但撤掉了老成持重的长兴侯,换上了纸上谈兵的曹国公,败局已定。就目前来看,四王最差的情况,也是割据北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对秦老,对四海镖局而言,生意是做到整个天下,整个大明境内的,若是秦老亲自出为一方出手,那便是彻底得罪了另一方,四海镖局行镖天下的招牌,怕是就要名不副实了。”
第三百八十七章 秦天白的处世之道
第三百八十七章秦天白的处世之道
王戈会亲自来见秦天白,自然有秦木燃这层关系在,但却并不是主要的,哪怕秦天白再疼这孙女,做这种关系到整个秦家和四海镖局未来的决定时,也不会受太多影响。
纵观秦天白的人生经历和四海镖局的发展史,王戈便大概知道这位在江湖上一向以脾气刚直、嫉恶如仇闻名的大宗师,是什么样的处世风格了。
秦天白一向的行事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正道中人,在武盟里也颇为活跃,几次武盟大会他也皆有出现。
但镖局这一行当,注定天南地北、各色人等都要接触,既要有正道门派的资源,也要有朝廷的门路关系,在绿林里也要有人脉和面子,甚至一些被正道江湖判定为邪魔外道的高手或门派,都需要有暗中的联系。
所以在明面上,四海镖局是很难像大部分正道门派那样行事的,但在江湖上,大家提起四海镖局,提起秦天白时,却第一反应都是正道中人。
究其原因,就是秦天白很巧妙地,用自己代替四海镖局,在江湖上行事。身为一位大宗师,在外一言一行都格外引人注意,所以不论是参加武盟的盟会,还是在其他一些场合出席,都会显得很高调。但因为他的身份实力摆在那,很多事情都不会让他去做,而能够格让他亲自出手的邪道高手,亦是屈指可数。
其实从秦天白出名以来,除了那些真正惹到他头上的人外,他真正对抗过的邪道势力,也就只有魔教了。
在正道武林中,秦天白很巧妙地代表了四海镖局的名声,而在绿林江湖、邪魔外道、地方势力中,四海镖局和秦天白又是分裂开来的,镖局自有一套交际处事的规则和套路,在跟衙门官家打交道的时候,又是以另外的姿态和路数,各不相同。
这也造就了四海镖局分局开遍天南地北,镖行天下的格局,不论是正道邪道,不论民间还是官府,都会给他们几分面子。
能做到这点,绝不是无心插柳可以解释的,必然是秦天白的刻意为之。
而且从秦家对下一代的培养,对秦家旁支子弟读书人的支持,和杭州士绅阶层的联姻,也可以看出来,秦天白所领导的秦家,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知道了秦天白的处世方法和想要的东西,王戈自然就有把握能劝服得了他。哪怕退一步来讲,万一无法劝服,以王戈和秦木燃的关系,对秦木燃的救命之恩,秦天白也不至于一言不合就对他下死手。而只要不直接对他下死手,那他就能保证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不过以他的分析,秦天白跟他翻脸的肯能性微乎其微。
书房里的两人就这么安静地坐着,已经有一会功夫没有人说话了。若是其他人,未达到先天之境、不是宗师的情况下,面对秦天白刻意释放出的威压,应该早就已经冷汗涔涔、战战兢兢了,但王戈却是表现得十分淡定自在,若无其事般。
终于,秦天白先开口了:“既然你都来了,为何不干脆劝说老夫替燕王效力?”
王戈笑道:“晚辈在秦老面前不敢打诳语,更不会提这种强人所难的要求。”
“哦?你刚刚不是都说,曹国公统兵必败么?如此的话,老夫此时投效,岂不是从龙大功?”
王戈自然听得出秦天白这话是在调侃,不过却也可以看出来,他已经认同了自己的建议。
“若秦家是在山东或其他更北面的地界,那晚辈或者会如此劝说。”王戈说道。
他的意思也很直白,秦家在杭州,距离金陵太近了,在朝廷的直接控制之下,若是秦天白投效燕王,那朝廷很容易会找秦家的麻烦。而秦家在杭州根深蒂固,也不是说能一下就偷偷迁走的。
当然,王戈主要也是考虑到秦天白的行事风格,知道他绝不会冒这种险,才会如此说。
事实上若不是从李曼青那里知道,“太平楼楼主”也将秦天白当成游说目标的话,王戈是根本不需要走这一趟的,秦天白和四海镖局几乎没有丁点可能去和滕烈趟那浑水,不可能去参与对四王的战斗的。
但既然知道“太平楼楼主”要游说秦天白,那王戈就不能不来了,这“太平楼楼主”谷欣阳是个老谋深算、手段极多的家伙,在整个江南的宗师高手都被他说服、愿意出手的情况下,秦天白也有很大几率被其游说成功。
不过被王戈提前这么一提醒,又破坏了滕烈的“英雄会”,秦天白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被说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你就不怕,老夫把你送去给朝廷邀功?”
王戈摇头:“就晚辈这身份,送去朝廷,也邀不了多少功,而且以秦老的人品,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这点信心晚辈还是有的。”
秦天白豪迈笑道:“好,有胆气。不过照老夫来看,你这小子就算在燕王麾下,怕也不是什么小角色吧!”而后想到了什么,突然收了笑容,问道:“滕烈的死,是不是和你们有关?魔教掌剑使,难道也正为燕王或其他三位藩王效力?”
也无怪乎他如此怀疑了,王戈这时候出现在杭州府,那之前必然是经过淮安的,滕烈召开的“英雄会”,明里说的是准备商讨如何“救济帮助受兵祸影响的北地灾民”,但实际上所有参加的人都知道,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对抗四大反王。既然这样,为燕王效力的王戈和魔教掌剑使勾结,设计杀死滕烈,就再合理不过了。
王戈却是十分坚决地回道:“和我们无关,燕王殿下也并未和魔教中人有来往,至于其他三位藩王有没有,晚辈就不知道了。本来晚辈路经淮安之时,也是打算去见一见滕烈宗师的,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和晚辈绝无关系。”
王戈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坚定,斩钉截铁,气息也极稳,没有一点心虚的样子,也让秦天白觉得,这事估计真的和他无关。
第三百八十八章 溃败
第三百八十八章溃败
该说实话的时候要说实话,因为说实话有利无害;但有些时候,该撒谎就得撒谎,哪怕对方猜得到你在撒谎,也得撒谎。
因为很多事情,你心中知道就可以,却绝不能摆到台面上来说。
王戈知道,自己是肯定不能承认和滕烈之事有关的。而哪怕秦天白能猜得到,也不大可能会深究,一方面滕烈既然已经摆明了要和四王做对,那承受四王的反击就是情理之中的事,就像江湖上有仇怨的双方互相拼杀,无关之人并不会贸然插手,另一方面,滕烈与秦天白的交情并不深,这件事和秦家、四海镖局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果然,秦天白没有再就这一问题继续追问下去,而是转而问道:“你接下来,是要去找彭青翝那老货了吧?”
“秦老明见,确实如此。”王戈回道,江南、直隶一带的四大宗师高手,除滕烈、秦天白、薛良外,就是彭青翝了。虽然皇甫嵩的武功是习自彭青翝,也得到了“八步奔雷拳”的真传,但他并不是彭青翝的入门弟子,所以王戈虽然已经“收服”了皇甫嵩,但这点对彭青翝的决断,却不会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
“你不用去了,彭青翝那里,老夫会跟他说的,北面的战事,我们都不会去摻合。”
秦天白的话有些出乎王戈的意料,没想到他竟然会主动帮自己劝说其他宗师。
事实上,对于北面的占事,秦天白其实也一直有在关注,他虽然是江湖人,但眼光格局要比绝大多数江湖人大得多,他的消息渠道,也比一般江湖人要灵通的多,知道很多战事的大概情况。王戈刚刚说的那些话,其实有一部分是和他的判断比较接近的,就比如对老帅耿炳文和新帅曹国公李景隆的判断上,他就很认同王戈。朝廷命李景隆挂帅,并且在兵力和钱粮上全力支持,他就觉得朝廷怕是很难平定四王叛乱了,很大的可能,是把这场战事拖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
若到时真的成了一个南北各自为政,出现两个朝廷的情况,那在北地有些关系,对四海镖局的发展十分重要。但这个关系又得把握好度,不能太深,否则的话,秦家身在杭州,建文朝廷勾勾手指就能灭了。所以给王戈卖个好,建立一点人情,确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秦天白自然不会把这个意图说出来,而是对王戈说道:“不过老夫有个条件。”
“秦老请说。”
“你的身份,燕王的事情,不能跟木燃那丫头说。”秦天白说道,“你不会已经告诉她了吧?”
“自然是没有的,秦老放心,秦老的意思晚辈明白,不会让秦小姐摻合到这些事中来的。”
秦天白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虽然秦木燃从来没明确说过,但他还是隐约觉得,这孙女突然间对练武提起了那么大的兴趣,突然间闭关几年,在武道上突飞猛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和王戈有关。
他还真有些怀疑,若王戈需要帮忙的话,说不定便是知道他是在为燕王效力、是在造反,秦木燃也依然会跟着他一起。
王戈在秦府只待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杭州城。
对王戈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秦木燃是有些郁闷和失望的,她先是问了王戈找她爷爷有什么事,但王戈只说是有事求助,她爷爷也答应了,但问到具体什么事的时候,却又不说。回头她又去问了爷爷,王戈求助的是什么事,同样也不告诉她。
这让秦木燃十分的好奇和不解,在她看来,以王戈的身份,到杭州来请她爷爷帮忙,最大的可能应该还是要抓什么贼人之类的事情。但又想,这样的事情,王戈和爷爷肯定不至于不肯告诉她,王戈也应该不会带着白珑这丫头出来,所以这次到杭州,应该是为了私事。
但什么样的私事,会需要求到一位宗师高手的头上,又需要保密的?
秦木燃百思不得其解,她甚至想要偷偷去跟踪王戈,但却被爷爷给拦了下来,被带着一起往淮安府祭拜宗师滕烈。
……
建文二年四月,在北伐大军统帅李景隆的调派下,派出数路重兵入山西,与晋军交手,斩获几次小捷后,大军直接进逼太原府。
危急之下,晋王向燕王求救,十数日后,燕王朱棣亲率大军入山西解围,而李景隆则趁此机会,带精锐先锋北上,欲袭夺兵力空虚的北平城。
却不知这就是燕王针对李景隆的性格,故意设下的圈套。
燕军进入山西后,很快就解了太原之围,和晋军一起,将朝廷大军击溃,然后即刻回师,直击李景隆留在河间府的后军。
与此同时,北平城虽然看似兵力空虚,但实际起兵以来,燕王一直命世子朱高煦在整顿城防,准备十分充分,面对朝廷大军,坚守不出,李景隆连攻数日,根本看不到一点破城的希望,反倒因为他不知兵又急着建功的心理,把自己的精锐军队给拖垮、累垮。
在得知后军被破、粮道被断的消息后,李景隆的大军立时军心溃散,再难继续攻城,只能撤兵。
却没想到,这时候看似兵力不足的北平守军,居然开城门追击,八百归化的朵颜三卫精骑直接撵着数万大军的屁股后面追,将李景隆追得如丧家之犬般。
原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的北伐主帅之位后,收拢耿炳文的败兵,以及朝廷新调的、补充的精锐,数路大军及起来,仍有号称五十万的大军。
但这一败,除了进入山西的一路八万大军外,其他的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完全溃乱。
直至李景隆及亲信退至德州,身边建制尚存,能够听从号令的部队,已经不足五万之数。
而实际上,真正在交战中被杀的,可能都未必有一万人。
若非李景隆不顾部下意见,执意率兵冒进,遇挫后又只顾着自己逃命,完全不管大军的号令指挥的话,本不至于如此惨败。南军兵力和钱粮充足,本就有着更高的容错率,哪怕败上一两场,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李景隆的错误指挥,却直接导致了北伐大军一战就被完全打残。
第三百八十九章 此消彼长
第三百八十九章此消彼长
因为先前燕军对俘虏的态度,都是投降不杀,然后自由选择去留,要离开甚至还分发盘缠。
所以和燕军交战时,一旦落入下风,或是建制被打乱,朝廷的士兵第一选择就是缴械投降。
这一次,甚至有许多中下层的军官,在发现大军已经没有指挥,统帅不知所踪后,直接率部下投降。
大量的成建制投降,使得燕军的追击强度也降低了许多,效率大幅提升。
在不久之后,这些俘虏中,甚至有超过三成选择了留下,加入燕军,使得燕军的实力一下得到了大幅增长。
此消彼长之下,朝廷大军一下子陷于被动之中,原本就在山西落败的另一路大军,亦是一路退回了山东境内,攻守之势立变。
不过燕军也没有再继续南下,对朝廷大军发起攻击。
虽说这次燕军是大胜,但其实朱棣也是在行险,亲自带着燕军精锐奔袭山西解围,与数量远多于己方的朝廷大军激战,打胜后将伤兵都留在了山西,就地整编后,即刻回师,不顾疲惫,一路数战,直接把李景隆的北伐主力击溃。虽说是以少胜多,又是压倒性的大胜,但双方兵力数量本就相差悬殊,初期燕军的伤亡亦是不少,如此转战多地,也让兵士的疲惫积累到了顶点。
朱棣和李景隆不同,他可以说是打老了仗的,对麾下将士的状态十分清楚,也明白什么时候可以继续打,什么时候不宜再战。
眼下虽说成功击溃李景隆北伐大军,连番大胜,又得了大量粮草辎重,大批俘虏投效、加入燕军。但主力疲惫,新补充的士兵还要筛选和编制,否则的话,不仅没法提升战力,反而是交战时的隐患。
所以燕王朱棣安排了足够的斥候打探之后,便让主力开始就地休整,然后用得来的钱银和粮草,直接犒赏三军,论功行赏,激励士气。
当王戈从江南返回,进入山东境内的时候,南北双方已经再次进入了对峙期。
让王戈有些惊讶的是,李景隆经此大败,江南、直隶一带竟然没有什么反应,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朝廷大军又打了大败仗,和上次耿炳文落败时相比,造成的动静天差地别。
朝廷不单没有追究李景隆大败之责,甚至还继续调拨各路兵马和钱银,源源不断地向山东输送。
在回到青州后,通过燕王一系的情报系统,王戈才知道,朝廷虽然知道李景隆败了,但以为只是微不足道的小败而已,局势依旧稳定,并不太在意。
毫无疑问,金陵朝廷里肯定是有人帮李景隆遮掩,否则的话,如此大军在外,人多口杂,朝中有各种各样的消息渠道,更不用说还有许多溃兵向南,早晚会流入直隶、京城一带,连民间都会知道。
联想到推荐李景隆的是齐泰黄子澄,王戈也就能理解这种情况了。
现在的金陵朝廷,齐泰黄子澄就是建文帝最为亲信的左膀右臂,在朝臣中影响力极大,有他们背书,自然可以给李景隆撑腰。
不过这种情况,对王戈他们而言,却是极好的。
金陵朝廷或许觉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全力支持李景隆。
但问题是他们支持的人,实在是不堪重用。
在王戈和张诀北上,前往北平面见燕王的时候,有一行人也进入了德州城的大将军临时驻地之中。
……
对于大将军李景隆而言,这次败仗可谓是打击极大。
从小到大,他都自命甚高,认为自己即便没有依靠父荫,没有袭爵,只靠自己的才学,也一样会有所建树。认为自己生不逢时,若是在乱时,在太祖建国、抗击蒙元之时,他必能一展所学,建功立业,成一代名将。
而且他也确实熟读兵法,极擅应变,十分机敏,与人谈论兵事时,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说得头头是道。早年时,他便经常在东宫教导朱允炆兵法,极得朱允炆的信重甚至崇拜,朱允炆同样认为,若有合适的机会,李景隆必然可成一代名将。
后来也是因为朱允炆向朱元璋进言,才让李景隆有了频繁往湖广、陕西等地练兵的机会。待到朱允炆登基继位后,李景隆就成了他在军中最为信重之人,几次削藩,都是秘密调拨李景隆带兵前往。
本来这次挂帅出师,李景隆也是踌躇满志,自以为满腔抱负终于能够有机会得以施展,却没想到竟是遭了这当头一棒,败得如此之惨。
李景隆并不觉得这次是他的谋划有误,反倒认为他的计策其实已经成功将朱棣骗到了山西,北平守备空虚,正是一鼓作气夺其老巢的时机,但麾下将士作战不利,未能抓住这个机会,反倒让对方解了太原之围后又返回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景隆对朝廷上书,也是称有将领自作主张,未完全听命于他,否则的话,只要再有半日时间,便能拿下北平,届时燕逆失了根本,不战自溃,而败了燕逆,晋、代、宁三藩不足为虑矣。
只可惜,未能尽功,反遭小败,还好他指挥得当,才保全兵马,退回德州,将南军的反攻打回。
却并没有告诉朝廷,他的这次“小败”,丢掉了北伐大军一半以上的兵马和大部分的辎重粮草,更不用说因此而造成的士气低落和军心涣散。
反倒是趁机处置了原本就和他不太对付的几名军中大将,连带兵往山西去的主将,都被他找了个借口治罪。
如今不说其他,这军中确实已经没有人敢再对他的绝对提出异议。只是底下是否怨声载道,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已是二更时分,李景隆毫无睡意,披着大氅,拿着油灯,站在一幅挂着的巨大地图前凝视深思,想着应当再用何等奇谋,才能扭转局面,最好能一战就定胜负,斩杀朱棣。这样,才能挽回他之前所丢失的脸面。
忽然一个和煦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大将军可有破燕之策?”
第三百九十章 深夜访客
第三百九十章深夜访客
“大将军可有破燕之策?”
这声音听起来如冬日暖阳、夏日清风一般让人舒适,所以虽然是从未听过的陌生声音,李景隆也并未被吓到,而是诧异抬头,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手长脚长、慈眉善目的老道士。
李景隆第一时间扫了眼在应该守在他边上伺候的仆从和门口的守卫,却发现他们都瘫倒在地,没有了动静。而那名本应守在暗处,护卫他安全的超一流高手,则不见了踪影。
心中一凌,李景隆看向老道士:“是燕王派你来的?”这时候他倒是没有用“燕逆”、“反王”这样的称呼,不想刺激这个疑似“刺客”的老道士。
老道士自然就是“太平楼楼主”谷欣阳了,在他的刻意控制之下,可以给人一重亲近、愿意相信的感觉,笑眯眯地说道:“大将军误会了,老道并不是燕王的人,相反,老道是来相助大将军的。”
“相助我?”李景隆眉头微皱,有些不明白,一个老道士能对这种规模的两军交战产生什么影响?难道是能呼风唤雨,召个雷劈了燕军帅帐?又或是仗着武功高强,潜入燕军营中,刺杀朱棣?
不过老道士并没有马上说如何相助,转而叙起了旧:“其实当初太祖起兵之时,老道和岐阳王便相识了,那时曾与岐阳王一起杀了蒙元高手宝力道,没想到一晃已是几十年过去,岐阳王已故,老道却是又与他的儿子相遇,又要再‘并肩作战’……”
听到老道士说的话,李景隆却是一下睁大了眼,表情吃惊:“道长,你……您说您与先父一起杀了宝力道?”
谷欣阳口中的“岐阳王”,就是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了,他是太祖朱元璋的外甥,在太祖起兵后,投奔于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大明建立后,曾主持大都督府,兼管国子监,死后被追封“岐阳王”。
李景隆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这件事,知道当时他差点被蒙元高手宝力道袭杀,是一位高手突然出现挡了下来,并且直接反杀了宝力道。那高手是他父亲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厉害的人,武功堪称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父亲并没有跟他说过这人的名号,似乎这人的身份极为隐秘,而且也在太祖打江山的过程中立有大功,不论是之前驱逐蒙元,还是后来平灭陈友谅,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当初太祖麾下,其实有许多江湖门派和高手相助,最有名的,便是当时的拜火神教、也就是后来的魔教了。不过绝大多数江湖人,都是为了求功名利禄,在大明建立之后,他们都各有封赏,有的进入了军中,有的则成了地方豪绅,但那曾经救过李景隆父亲的高手,却是毫无所求,飘然而走。
所以在李文忠看来,那名高手,才是真正的高人甚至是仙人风范。
在确定了谷欣阳的身份后,李景隆激动地握住了他的手:“请道长助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