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士谋(青蛙)-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时文有蔺相如之智,武有伏波之才。今亦有黄公衡谋可定国,张姑义武能安邦。医卜之术,皆有奇士。九流三教,出类拔萃,人人了得,个个英雄,不可胜记,岂能尽数!”

    杨修眼神连起涟漪,遂又追问。

    “方今刘季玉手下,如公者还有几人?”

    张松漠然瞰视着杨修,缓缓又道。

    “文武全才,智勇兼备,忠义爱国之士,计以百数。松才学疏浅,难登大雅。如松不才之辈,车载斗量,数不胜数!”

    杨修听得,心中一阵激荡,暗叹蜀中人才之多,如同天上繁星,不可小觑,随又问道。

    “不知公近居何职?”

    “滥充别驾之任,才薄志疏,甚不称职∫得我主青睐,暂代此位。敢问公又为朝廷何官?”“现为丞相府主簿。”

    杨修听言,脸色略有黯淡。他父亲杨彪,曾位居三公,乃文家巨鳄,与其父辈相比☆修实在有些难以启齿v松闻言,露出一灿笑,颇有惋惜地说道。

    “久闻公世代簪缨,杨氏一族个个人杰,何不效仿你之父辈,立于庙堂,辅佐天子在侧。何必屈身,作区区相府门下一吏?”

    张松一言道出了杨修心中的不堪,杨修满面羞惭,但仍强颜而答道。

    “某虽居下寮,丞相委以军政钱粮之重,虽是杂务,但却能早晚多听丞相教诲,极有开发,故就此职。况且某尚年少,初出茅庐,才学疏浅,经验不足,焉敢任之重位。不过丞相对某却是赏识,许以主薄之位。某日夜操劳,尽心竭力,不敢有负丞相定国平乱之大业。”

    杨修话中有话,他暗示曹操如同天子之尊,在其麾下任事,如辅朝廷社稷v松亦是一笑置之,随即又道。

    “松闻曹丞相乃治世能臣,但其文尚不能比及,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却专务强霸而居大位,把弄朝纲。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只怕多是些忤逆反言!明公多听,只怕亦成贼寇!”

    杨修身体猛地一颤,曹操虽身居大位,威势无边,只手遮天,但却被天下人暗指盗国之贼☆氏一族,素来皆是忠于汉室烈臣,杨修不觉暗敢愧疚,不过还是厉声喝道。

    “丞相定国平乱,时下乱世,逆贼多生,其中大多灭于丞相之手。今汉室幸得丞相之能,皇权得以复苏。公居边隅,偏僻荒凉,少知天下之事,安知丞相大才乎?我试令公观之。”

    杨修喝毕,令左右于箧中取书一卷,以示张松v松观其书名,乃《孟德新书》。此书乃曹操所作,亦为一本旷世奇书,凡观阅之人,无不惊叹其书中深奥v松对此书亦有听闻,随即收敛神色,聚精会神,秉书而阅,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

    张松看毕,暗暗称奇,但表面还是故作平静问道。

    “不知公觉得此书若何?”

    “此乃丞相酌古观今,集合古今之精髓,仿《孙子》十三篇而作。公欺丞相无才,此书堪以传后世否?”

    张松听言,哈哈大笑遂道。

    “此书我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朗朗上口,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作已有♀等计量,止好瞒住足下!”

    杨修听言大怒,奋身而起,手指张松喝道。

    “丞相功德无边,世人无不敬服v子乔你三番四次侮辱丞相,已是大罪。此番又加以诬蔑!你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那就请你当诵一席,如有只字差错,某必当呈报丞相,治你大罪!”张松面对杨修的威胁,却是临危不乱,脸色平静,缓缓起身。

    “我且试诵之。”

    张松话毕,便是张口,将《孟德新书》的内容,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修越听越是惊异,待张松朗诵毕,不觉失声大呼道。

    “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张松微微回礼,甚是谦虚☆修对张松遂看重几分人相谈一阵,张松欲辞回☆修送出张松,临别道言。

    “公且暂居馆舍,容某再禀丞相,令公面君。到时望公莫要再惹怒丞相,当为谨慎之。”

    “如此便有劳明公。”

    张松谢言而退☆修遂回府入见曹操,施礼毕,便是问道。

    “适来丞相何慢张松乎?”

    曹操心情甚是不好,冷眼而道。

    “边隅村夫,不知大统,出语不逊,我故而慢之。”

    杨修心中暗叹,凝了凝神,随后又道。

    “昔日陈琳下书,起罪丞相,辱骂三代々相尚容一陈琳,何不纳张松?”

    曹操眉头微微一皱,对杨修顿起些许不喜,若不是看在这杨修颇有几分才能,就凭这番言辞,曹操早就将其重废惩。

    “陈琳虽写文列章,暗讽于我,但字字珠玑,才华惊艳。我素来爱才,故不忍杀之。那张子乔又有何能?”

    “且不伦其口似悬河,先前失言∈才修以丞相所撰《孟德新书》示之,彼观一遍,即能暗诵,如此博闻强记,世所罕有。那张子乔言此书蜀中三尺儿童皆能暗诵,但修却以为,是其有过目不忘之能。此人颇有能耐,丞相何不纳之?”

    杨修随即说出刚才之事,曹操一听,脸起惊色,不过很快又皱起眉头道。

    “只是此人不识时务,屡屡顶撞,犯我尊威,难以相容!”

    “丞相何不整军相请张松来望,教见天朝气象○其之心,显丞相之蓬勃大势,西川之懦弱微薄!!!!”

    曹操听言,微微颔首。

    “好。就依你言。来日我于西教场点军,你可先引他来,使见我军容之盛。让他知我迟早平定天下,剿除乱贼!!!”

    杨修闻言大喜,即领命退去,遂到馆舍寻见张松,一一吩咐。

    至次日,杨修与张松同至西教场。曹操早点齐,虎卫雄兵五万,典韦、许褚两将亲领,布于教场中。虎卫军乃曹操花以重金打造,个个兵士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有一以当三之能,配以精良装备,由典韦、许褚亲领,乃曹操的亲卫军。其精锐之锋,在曹操军中,仅此于虎豹骑之下。

    张松见典韦、许褚恶煞威风,皆有万夫莫敌之勇,天下少有能者与两人堪比。随后又见五万虎卫兵士,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八面,各分队伍,阵型严整,兵士昂然。又见旌旗扬彩,人马腾空,如有破天裂地之势。

    张松凝神视之,心中暗叹曹军威猛,势不可挡久,曹操唤张松来见。

第七百四十九章 可挡曹操之人

    杨修引张松而来。曹cāo哈哈一笑,手指五万虎卫而道。

    “张子乔,你在川中曾见此等虎狼之师否?”

    张松收敛几分脸sè,凝声而道。

    “某在蜀中不曾见此兵革雄壮,丞相军威无穷,某实乃敬畏。但我家主公,治军却以仁义,兵士感其德,皆愿以牺牲奋战,无论如何jīng锐虎师,亦敢与之一战!”

    曹cāo闻言变sè,那双jīng光无限的细目一眯,喜怒不知,瞰视着张松。张松全无惧意,坦荡对视。杨修频以眼sè暗示张松。张松却视若无睹,仍旧如此。曹cāo嘴角微翘,大手一摆,全身发出一股令人信服敬畏的气势,字字铮铮地喝起。

    “我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凡我大军所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张子乔你可知之乎?!!!”

    曹cāo此言一出,杨修顿时sè变,以为曹cāo因怒yù要重罚张松,暗道不好。张松却是心中一定,暗道时机终于到了。

    张松双手一拱,作揖一拜,即凝声说道。

    “这又未必!如松所知,天下有一人兵马,可挡丞相大军!”

    曹cāo一听,双目眯得更紧,那目光锋利得如同能刺破天地。

    “何人!?”

    “冠军侯文不凡,整军严明,其军雄威骁勇。自其举事起,战黄巾剿董卓,平并州杀羌胡,除逆臣李催,诛杀将王吕奉先,西凉韩遂、马腾皆折于其手。此人百战百胜,麾下有关、赵张、庞之猛,冲锋陷阵攻无不破,统兵布阵,又有徐、高等将。善战部署,黑风骑、陷阵营、jīng盾营皆是一以当十的jīng锐兵马。此人兵马,可挡丞相大军!”

    张松疾言厉sè,嘴快如电,速速而道。曹cāo听得连连sè变,胸口起伏不停,四周曹将夏侯兄弟、于禁、乐进、李典个个都是满脸怒sè,yù要喝斥张松。

    就在此时,曹cāo却又脸sè一变,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张子乔此一席言,如当头棒喝,若非你言,本丞相还以为我兵马无敌,若以此心态,rì后对上文不凡的兵马,岂有不败之理!!!”

    夏侯惇闻言,立即忿言而喝。

    “丞相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要丞相下令,予我五万兵马,足可踏破西北之地,直捣黄龙,令那文不凡予丞相俯首称臣!”

    “末将等亦愿随军出战,破其军锋,以震丞相雄威!!”

    夏侯惇一言喝毕,夏侯渊、于禁、乐进、李典纷纷拱手单膝跪下,齐声喝道。

    曹cāo灿然而笑,一摆手,平淡地说道。

    “哎!你等休得逞一时气!文不凡兵马确实厉害,本丞相常有忌惮之心,经这张子乔一番提醒。若是我军与彼对战,胜算不过五五之间。”

    曹cāo极少会说如此丧气之言,诸将一听,纷纷sè变,一时间未有反应。曹cāo随即转身望向张松,凝声问道。

    “张子乔你之来意,本丞相早已猜到七八。我且先问你,当下东川战事如何?难不成文不凡已将那妖道张公祺杀得毫无反手之力,不得不放下与刘季玉之恨,发书求救西川?”

    曹cāo只是猜得十中五六,他以为文翰的讨伐大军,势不可挡,杀得张鲁节节败退,求救西川。刘季玉唯恐东川落于文翰之手,唇亡齿寒,故而派张松来请曹cāo出面,以朝廷之令召回文翰的兵马,下令休战。

    张松脸sè一沉,曹cāo一见顿时眉头皱起,心有一丝不祥预感。

    “在一月前,张公祺连连兵败,退至锦竹。我主发兵去救,却能以回天,张公祺已被文不凡麾下大将赵子龙击杀。东川半壁之地,已落于文不凡手下。我主恐其势大,威胁朝廷,正出兵抵抗,坚守东川剩余之地!

    丞相,文不凡已占西北,坐拥并、雍、凉三州兼河东之地,早前听闻丞相又让予河间一郡。若是再让文不凡得之整个东川,其势之大,恐怕就连丞相亦难相抗!”

    曹cāo一听,顿时脸sè黑沉得快要滴出水来,心中暗付。

    “这文不凡进军竟有如此神速!!!”

    原本曹cāo以为,文翰近年在西北各地连番大战,其军大部人马皆在歇息休养期间,征伐东川最多调用三万兵马。而张公祺在汉中深得民心,且其足有五万兵马可用,加之东川地势险峻,张公祺占有地利,据城而守。纵使文翰有天大的能耐,要击败张公祺,起码亦要一到两年的时间。''但曹cāo万万没想到,文翰竟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张公祺诛杀,而且还占据了东川半壁之地,若非刘季玉出兵抵挡,恐怕此时整个东川已落入文翰的囊中!

    曹cāo随后又想,他yù要挥兵江南之事,非但未有些许进展,先前不久曹仁更败于刘备手中,损兵折将,事态甚是不妙。

    想到此,曹cāo不由心烦意乱,脸上神sè复杂。而不但曹cāo如此,就连夏侯兄弟等将,个个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张松见众人知其厉害,心中微定,暗道此番他的使命,大多可以完成。

    “刘季玉遣你到此,意yù何为?”

    曹cāo强震惊意,凝神又问。

    “当下逆贼张公祺已死,还望丞相下令让文不凡的兵马撤出东川,还以东川太平。我主对朝廷忠心耿耿,愿守东川,抵挡野心之辈,阻其势力扩展!”

    张松作揖一拜,曹cāo闻言,并无立即回复,沉吟一阵。少顷,曹cāo张口又道。

    “兹事体大,不可轻率。容本丞相思虑几rì,再予你答复。”

    张松亦不敢造次,遂作礼告退辞去。张松离开不久,曹cāo脸sè诡异,口中喃喃,望着下方的五万虎卫军一时失了神。

    到了夜里,曹cāo于张松之事,聚麾下谋臣于府中商议。曹cāo将前事具告众人。

    “文不凡竟能如此之快,诛杀张公祺。这其中必有高人为其出谋画策,我听闻戏志才正守于河东,那新崛起的李忠文则在凉州。不知文不凡又得哪方俊杰来投?”

    荀攸一听,遂起身执礼禀报。

    “某先前听闻,袁本初昔rì旧臣田元皓,投于此人麾下。之前又从凉州细作回报得知,成公英亦降于此人麾下。田元皓、成公英皆有济世之才,经天纬地之能,此番文不凡征战东川,多数是带了此二人同去。”

    曹cāo细目刹地一眯,只道了两声可惜。

    就在此时,席下荀彧,出席起身,作揖拜毕,又是说道。

    “主公,文不凡势大难挡,若得东川,休养一年半载,其大部兵马养jīng蓄锐,必图谋西川。蜀地虽不乏俊杰之士,但刘季玉却昏庸懦弱,只怕难抵文不凡的大军。三年之内,西川必落于文不凡之手,若西川再入此人手中。此人所据之势,足可立帝成王!!于此,东川绝不可落于此人之手,否则后患无穷!”

    荀彧说明其中利害,他话音一落,程昱亦起身施礼而道。

    “竟然那刘季玉愿替主公阻挡文不凡,不若就依其意,让他据守东川。那刘季玉虽是无能,但其麾下大将张姑义,统兵有道,用兵如神,极善于行兵打战,乃一不可多得帅才。只可惜落于刘季玉麾下,以致其才黯淡。”

    “张姑义?我曾闻此人与赵子龙、张子雄同出一师,乃那蓬莱枪神童渊座下徒儿。所谓名师出高徒,赵子龙浑身是胆,悍勇无敌,世间少有人是其对手,至于那张子雄亦是不俗,武艺超凡,且行兵打战,布阵列兵样样jīng通。以此可见,那张姑义绝不是泛泛之辈。”

    曹cāo凝了凝sè,吟声而道。杨修听言,忙出席而告。

    “某曾从张子乔口中听闻,在东川之战,张姑义曾战败文翰麾下大将张、庞二人。后来在锦竹战役,若非张公祺忽然变卦加害于他,张姑义亦不至于败走锦竹。”

    “哦?竟有此事。看来这张姑义果真是一员帅才呐!”

    曹cāo脸sè一变,细目中连起惊sè,便是叹道。

    “主公,有张姑义坐镇东川,文不凡在其大部兵马未有休养完毕,绝不敢轻犯东川。如此一来,主公亦可趁此时间,挥兵荆州,早rì将荆州平定,亦好定下攻取江东孙氏之事。只要攻克荆州,再剿灭孙氏。主公安定大局,便可全心全意准备与文不凡之战,尽快平定天下,还以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荀彧神sè凝重,遂又谏道。此时在一侧的审配,皱着眉头,起身接话说道。

    “文不凡此时已占东川半壁之地,要其撤军,岂会那般容易。若是主公一味逼紧,只会反得其所。更何况,郭祭酒当下尚在河间治病,若是惹怒了文不凡,曹、文两家撕破脸皮,郭祭酒必遭牵连。”

    曹cāo一听,顿时脸sè一紧,颔首而道。

    “正南所言是理。不知你又有何计教我?”

    “文不凡与张姑义正于东川安汉陷入僵局。两军久战,兵士皆是疲惫,皆望能以休战。依我之见,主公何不下令,让两方以安汉为界平分东川。对于两方来说,并无大害,到时主公只要多赏文不凡麾下将士,以作表彰安抚便是了。”

    “嗯。正南所言正合我之心意。诸位可有异议?”

    “我等皆无异议!”

    曹cāo听言,凝重的神sè稍稍褪去。随后众谋臣亦纷纷附和。曹cāo抉择一定,议席便是散去。次rì,曹cāo召张松来见,告之其议定之事,张松亦无异议。曹cāo遂入宫觐见汉献帝,让其颁令休战文书。汉献帝被曹cāocāo控在手,岂敢反抗,当即文书拟定,按下奏章,发与曹cāo。

    曹cāo遂令刘晔为使者与张松一同赶往东川。刘晔领命,收拾行装,和张松连夜出城,星夜赶路,直望东川而去。

    而就在刘晔离开不久,曹cāo又召来麾下一众谋臣,商议南下之事。文翰势力扩展之快,令曹cāo不觉有几分紧迫之感。

    “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新野乃荆州门户,要取荆州,必要先除刘备,诸位可有计策?”

    曹cāo话音刚落,程昱便露笑而起,原来程昱与徐庶相熟,遂告之曹cāo其名字、事迹。曹cāo一听徐庶少时为友报仇,忠肝义胆,又是喜了几分,便是又向程昱问道。

    “徐元直之才,比君何如?”

    程昱双眼烁烁,字字铮铮而道。

    “此人十倍于昱!!!”

    曹cāo听言又是一惊,程昱为人严明从不打诳语,他对徐庶如此重视,徐庶必有惊天之才。曹cāo听罢,眉头皱得更紧了几分。这徐庶如此了得,辅佐于刘备麾下,刘备如虎生双翼,更为恐怖。

    “刘玄德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徐元直,乃天下奇才也。今在新野,受人蛊惑,助逆臣刘备,背叛朝廷,挡我义师之路,正犹美玉落于汙泥之中,诚为可惜呐!”

    曹cāo反言一叹,眉宇间,不觉流露浓浓地忧虑之sè。

    程昱似乎看出曹cāo忧虑,笑声而道。

    “徐庶虽在刘备麾下,但丞相要用,召来不难。”

    “如何得此人来归?!”

    曹cāo细目一瞪,脸起狂喜之sè,速速问道。程昱回言。

    “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由其弟徐康一直侍养。丞相可给予徐康一官半职,使人命徐康赶来洛阳,令徐康劝其老母作书召徐庶归来,徐庶必至矣!”

    “哈哈哈!!此计甚妙,好!就依仲德之言!”

第七百五十章 刘备恶心

    曹操遂差人带上入仕文书,星夜赶去颍川去请徐康与其老母。可惜待曹操来使刚至颍川徐康住址,却早已人去楼空。四处打探才得知,一年前徐康与在中原一带甚是有名的李大善人结识,受其征召去了河东。曹操来使听闻大惊,即日赶回洛阳,回禀曹操。

    “什么!这徐康竟然去了河东!?”

    曹操轰然震怒,心中顿时又是急了起来。程昱却是平静,又献一计,曹操听毕,急意即下甚是欣喜。原来,程昱与徐庶少时交好,常在徐家做客。徐母虽是女流之辈,但却颇有学识,家中有其不少字画。程昱曾见过其笔迹,献计曹操,他可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差一心腹人,去召徐庶。

    曹操依计行事,待程昱书信写毕,便差人持书径奔新野县,去见徐庶。徐庶见过家书,得知老母落入曹操手中,唯恐受其所害,踌躇不定,寝食难安。次日徐庶寻见刘备,奉上家书,哭言而道。

    “怎奈老母今被曹操奸计赚至洛阳囚禁,将欲加害。老母手书来唤,庶身为人子,不容不去。非不欲效犬马之劳,以报使君,奈慈亲被执,危在旦夕,不得尽力。今当告归,容图后会。还望使君容庶尽孝!”

    徐庶说毕,双膝一跪,对着刘备便拜。刘备脸色连连剧变,心中激荡不止,他刚见时势终有所转,正欲大展手脚,建造一番大业。此时徐庶却是要走,这如同要断他双臂!更何况,徐庶要投的,更是他的死敌曹操!

    刘备双眼一丝杀意一闪而过,忽然脸色又变,竟然想哭就哭,泪涌而出,当场大哭起来。

    “子母乃至亲,骨肉不离。元直身为人子,岂能见母受害,而无动于衷!元直不必顾虑于我,快快赶去洛阳。待与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者再得奉教。”

    “主公大义,若能救回老母,无论天涯海角,元直必回主公麾下效命!”

    徐庶听得感动异常,拱手拜谢,便欲辞行。不过刘备却是说道。

    “此番一别,你我君臣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

    徐庶虽救母心切,但却不忍拒绝,便是应诺。随后刘备命人准备宴席,徐庶先归收拾行装。徐庶刚走,孙乾便在刘备耳畔低声而道。

    “元直乃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若将我军虚实尽报。新野危矣。主公宜苦心强留之,切勿放去。曹操见元直多日不去,心怀怨恨,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尽心尽力,力攻曹操,与其不死不休!”

    刘备一听,脸色连连变化,孙乾的忧虑,他早就想到。刘备眯了眯眼,低声便道。

    “元直心思精密,只凭推算,就能猜出人心中所思大概。只怕他得知我等心意,更会怀恨而去。若是如此,我与元直至此便是恩断义绝!”

    孙乾目光阴柔,低声又道。

    “眼前时势迫急,主公莫要犹豫再三!要不如此,我等派数名精细将校,赶于元直之前,潜入洛阳,打探其母踪迹,然后!”

    孙乾说到这,忽然做了一个割首的手势。刘备双眼一瞪,脑念电转,觉得这大可一试。忽大耳一动,听得门外有一丝轻微的动响。刘备这双大耳,极为灵敏,方圆数百米内,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听得清晰。刘备心中一惊,忿然起身,立刻大声喝道。

    “万万不可!!!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为不义也。我刘玄德宁死,亦绝不做不仁不义之事!!!”

    孙乾闻言,满脸羞愧,不过还是再劝。刘备厉声咆哮,直把孙乾喝退而去。

    夜里,宴席摆好。刘备、徐庶纷纷入席。徐庶脸色黯淡,对刘备态度忽然冷淡几分。今日他走在路间,心想刘备如此仁德,实乃救天下黎民之绝世明主。比起天下万万百姓,个人之事,不过是无足轻重。徐庶本回心转意,欲来禀告刘备。但哪知徐庶刚来,正听到孙乾和刘备的暗下之语。刘备虽无害人之言,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是出卖了他。徐庶看得真切,刘备最后呵斥孙乾,虽然说得严正言辞,但他双眼神色慌乱,一看就是违心之语。

    刘备、徐庶两人在宴席饮酒,酒过三巡。徐庶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

    “诶,今闻老母被囚恶人之手,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食之无味。”

    两人相对而视,口上虽是如此在说,但内里却心怀鬼胎。徐庶欲尽快离开,刘备设法欲留徐庶,但却无计可施。

    两人坐以待旦。一日过去。

    晌午,刘备与徐庶并马出城,至长亭,下马相辞。两人告别一番,徐庶欲走,刘备不舍追去,又送一程。徐庶见此,心乱如麻,加鞭而行。刘备又是紧追,诸将劝阻,刘备却是不听,送了一程又一程。

    不知为何,徐庶心知刘备之情大多虚假,但还是难免被其感动,叹了一口气后,转身执礼而道。

    “某才疏智浅,承蒙使君重用。今不幸半途而别,实为老母故也。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使君不必担忧,还请莫要相送了。”

    此时刘备,已泪流满面,痛声呼道。

    “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不再过问天下之事!”

    徐庶心中激荡,虽不知刘备之言是真是假,但还是出言安抚道。

    “某所以与使君共图王霸之业,乃看重使君有明主之风,今以老母之故,方寸乱矣,纵使在此,亦无益处事。使君别求高贤辅佐,共图大业便是,何便灰心如此?”

    “天下高贤,无有出先生右者。先生离走,备时运尽去,还有何心图谋大业!”

    “某不过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

    徐庶微微露出痛苦之色,双目一闭,泪水直流。刘备亦在旁痛哭。四周将士见情景悲凉,亦纷纷哭泣。

    忽然间,徐庶心中想起一人,既是告道。

    “此间有一奇士,乃我之师弟,此人有绝顶之智,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刘备听言大喜,遂执礼求道。徐庶微微摇头,无比慎重地又言。

    “此人乃旷世之才,使君当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使君王霸之业,何图不成!”

    “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胜我百倍不止。若论治国用人,行兵打战,出谋画策,天下之大,却无人能出他之左右!!!”

    “这等绝世大贤,我竟不知!?先生可否告之姓名?”

    “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智多胜妖,无人能及,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霸业不成!?”

    刘备听得脸色连变,这诸葛亮得徐庶如此盛赞,其才能必定惊艳超俗。随即刘备还快又想到,昔日司马徽曾有一言,立马向徐庶问道。

    “昔水镜先生曾与备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此人如此了得,今所云莫非即是卧龙、凤雏两者之一?”

    “凤雏乃襄阳庞士元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

    徐庶岂会不知其中所指,当即告之说道。

    刘备心中踊跃不止,大喜而道。

    “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我却不知!非先生言,备有眼如盲也!”之后,刘备和徐庶再是谈言一阵,徐庶便是辞去。刘备亦不再相送,眺望其背影远去方归。

    徐庶临别告言,推荐卧龙诸葛亮。自从刘备从司马徽那里听言,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一直对这两人,迫切欲求。

    于是,刘备当下放下一切事务,准备去见那才可平定天下的卧龙诸葛亮。

    却说徐庶辞别了刘备,直往洛阳赶去。就在路途之间,忽有一队人马从路旁冲出,拦住去路。徐庶脸色一惊,遂将手放在腰间剑柄之上。徐庶曾学过剑术,武艺亦是不俗,一般宵小之辈,并非他的对手。

    “不知明公可是徐元直呼?”

    徐庶眼眸一眯,还以为是曹操派人迎接之人,顿时脸色冷淡了几分。忽然在那队人马中,有一身穿青色锦袍,与徐庶竟有几分相似的男子走出。徐庶一望那人,顿时大惊,失声呼道。

    “康弟!?”

    此人正是徐庶之弟徐康。徐康拱手执礼,带着一抹轻笑。

    “呵呵,大哥别来无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