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名少尉见曹变蛟有撒手不管的意思,急道:“头,你可不能这样啊!刚才我要是不拿刀上去,袁姑娘可早跑了……。”说着说着他都快哭了。
“放心吧!我看你要破财了,肩上的豆子最少得增加一颗,请客的时候别忘了知会我一声。”曹变蛟揣摩崇祯心意已经多年了,知道崇祯皇帝肯定会奖赏持刀少尉,最起码也会晋升一级。
被崇祯皇帝劫持的袁宝儿一个劲的在马上挣扎,可是她一个女子如何能挣脱崇祯皇帝的怀抱,眼看到了一处宅院的后门,她才被崇祯皇帝抱下马来。
“先不要问朕为什么要下那道赐婚的旨意,一切先进去再说。”我拉着袁宝儿推门而进,不料一进来就看见了张皇后。
一身男装的张皇后恬淡一笑,道:“我就知道你会走后门,下人们都赶到前面去了。”没有刻意的掩饰,她的声音犹如空谷黄莺的啼叫,异常清脆悦耳。
第四二零章 【反唇相讥式的心理】
袁宝儿听着张皇后的说话声愣住了,当她看到张皇后将鼻子下面的那撇小黑胡揭下来,不由惊道:“你……你是女人……。”
这个发现让她惊诧莫名,堂堂大明帝国皇家科学院的院长张博,竟然是女人,这要是说出去,恐怕会是一颗重磅炸弹,肯定能引起轩然大波。
张皇后笑了笑,道:“我们进去说吧!皇上肯定是惹你生气了,我们不理他。”张皇后说着过来把袁宝儿的胳膊抱住,将袁宝儿拉走了。
内宅的客厅上,我,张皇后,袁宝儿默默而坐,柳如是进来给我们倒了杯茶,哼了一声就走了,显然是在告诉我她还在生气呢!
张皇后见崇祯皇帝不说话,看来这个话还得自己来说了,她清了清嗓子,道:“宝儿,我是一个女人,而且是他的女人,但是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并不是你所知道的科学院的院长,而是熹宗皇帝的正宫娘娘……。”
袁宝儿几乎要彻底昏倒了,原来张博不光是女扮男装出任大明帝国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还是熹宗皇帝的正宫娘娘,这个信息给了她心脏一个严重的考验,差点让她脑出血。
我咳嗽一声,道:“宝儿,朕对你有好感你应该知道,当初在江南的时候朕对你虽然没表露过,但是朕看得出来,你对朕也有很好的印象,这次虽然是事出突然,但朕还要感谢这次偶然,能把我们之间的这层窗户纸捅破,至于为何要下那道赐婚的旨意,是因为朕想让……。”
袁宝儿听到崇祯皇帝说把她赐婚给这个女院长,是为了增进崇祯皇帝夫妻间的感情,促进融洽关系,不由得火冒三丈,道:“你还是不是男人,还是不是大明帝国的皇帝,为了这点破事就把我赐婚到这里来,说的俗气市井点,你这完全是放屁脱裤子,费那二遍事,原本我还以为你是个英雄气概非凡的男人,现在看来我错了,完全名不副实,实在让人失望……。”
袁宝儿的话说的非常重,也说的崇祯皇帝哑口无言,其实崇祯皇帝不是没想过直接把张皇后接到后宫里面,他也不介意后世的史书如何书写这段历史,因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现代人,道德观念比明朝的时候要松泛的多,娶自己的嫂子,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张皇后却不这么想,受到礼教束缚的她虽然被崇祯皇帝开化了不少,但是终归解不开心底的结。
张皇后听了袁宝儿的话,无奈道:“宝儿你不知道,我的身份是不能公开的,否则人们会怎么看皇上,他还是一个中兴明君吗?一个有瑕疵的明君?我不想毁了皇上的一世英名……。”
袁宝儿听了张皇后的话,不由得大笑起来道:“明君?一世英名?想的太所以然了吧!皇上和院长都是久居庙堂的人,即使下解民情也是了解一部分,你们知道老百姓和基层的官兵是怎么看皇上的吗?”
我和张皇后互相看了看,齐声问道:“他们是怎么看的?”袁宝儿的话里似乎别有隐情,而我也真的想知道普通的百姓和士兵是怎么看我的,是如何评价我的。
“老百姓认为皇上是他们的天,并不是天子的天,而是撑起他们生活的天空,可以让他们在皇上这片天空下快乐自在的生活,因为皇上给了他们一个新的开始,他们现在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皇上给与的;我在军队进行慰问演出的时候也特别多,接触的基本上都是最底层的官兵,他们把皇上看成了他们的神,不错,是战神,自从皇上剿灭徐龙星叛乱开始,到现在的东征倭国,皇上就是一个军神,让士兵们觉得给军神卖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死得其所,皇上,支撑您中兴霸业的是什么?不就是老百姓的民心和军队的军心吗?有了这两样,您还有什么可怕的……?”
袁宝儿像是一个心理辅导老师在给我上课似的,她的话说到了我的心里,是啊!军心、民心就是我最大的依靠,无可替代的保障,有了这两样,谁还能把我怎么样,就算是写起居注的史官们都照实写了,那又如何。
“皇上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田贵妃对周皇后说道:“听说皇上把袁宝儿赐婚给张博的旨意撤回来了,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皇上不是一个狠心的人。”
周皇后噗嗤一笑道:“皇上狠不狠心跟这个事情有什么关系,据我所知皇上是气恼袁崇焕不给他台阶下,还让宋献策来给袁宝儿保媒,这不是给皇上添堵吗!所以皇上一时气恼,才会下赐婚的旨意。”
田贵妃哦了一声,正色道:“姐姐,看来皇上肯定会接纳袁宝儿和笑笑了,皇上是个重情义的人,对我们姐妹几个都不错,不像前朝的皇帝们搞那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子,但是再这么下去也不太好啊!姐姐您想,皇上今年才二十八岁,这日子还长着呢!只怕那七十二妃也不是不可能啊!我可是听说皇上这次就要娶那倭国的女天皇呢……!”
周皇后被田贵妃这么一说,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道:“妹妹,那该怎么办呢?寻常人家多收了三五石还要娶一个小妾呢!皇上不但富有神州,更有定鼎四海的功绩,就算是真的添置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我们也说不出什么呀!”
田贵妃叹了口气,道:“姐姐,当初我们一天伺候皇上的时候,我的内心对您还存有畏惧之心,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姐妹简直比亲姐妹还要亲近,说实话姐姐,皇上只有一个,妃子却越来越多,我们总有人老珠黄的那一天,失宠是在所难免的,我们能做的恐怕只有延迟那一天的到来了。”
周皇后摇头道:“不会的,皇上不是那样的人,诚如你所说,皇上是个重情义的人,我们在他心中的份量不是有多少个妃子能分走的,再说了,我们和皇上在一起,也不光做那男欢女爱之事,夫妻的情感交流才更让人愉悦,如果我们上了年纪,这种情感更会让皇上挂念。”周皇后按照她对崇祯皇帝的了解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四二一章 【海陆鲜汇】
朝会结束后,宋献策和高弘图被我叫到了御书房,我拿起高弘图上的奏章道:“爱卿,天津新港和釜山造船厂的进展有些慢啊!照这个生产进度,想要达到朕的预期,没有一年时间根本办不到。”
高弘图叹了口气,道:“皇上,一千五百架热气球不是小数目,虽然制造热气球的工人们技术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想要达到皇上规定的生产进度,难度不小啊!各个工厂都是日以继夜的开工,再快的话,质量就无法保障了。”
宋献策一直没明白过来,道:“皇上,制造那么多的热气球干什么,如今投入部队使用的热气球已经有将近二百架了,应该够用了吧?”
我将曹变蛟的密折递给宋献策,道:“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保密工作做的是不错,可是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工人们是可以被收买的,据曹变蛟的侦查,葡萄牙人已经掌握了热气球的初步制作技术,正在本国加紧实验,其他欧洲国家也意识到了空中优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不能在他们追赶上来之前将他们扼杀掉,将来我们要面对的敌人就不是待宰羔羊,而是猛虎了。”
宋献策明白这个时间差是大明帝国胜败的关键,道:“夏允彝的远征军在欧洲打的有声有色,微臣也觉得现在是大举向西方进军的好时候,但是大明帝国刚刚打下倭国,李定国在今年还要和罗汝才夹击印度莫卧儿帝国,只怕投入太大,大明帝国不堪重负啊!”
幸好我把倪元璐调到西北了,否则今天他肯定会跟我唠叨个没完,我笑了笑,道:“爱卿不要忘了,战争也是可以赚钱的,就拿这次打下倭国来说吧!除去先期的投入,现银收益起码有四百万银元,朕已经让皇太极研究在倭国发行的纸币了,只要用纸币把倭国上下的金银兑换出来,收益更是会多几倍十几倍,战争这个机器如果运用的好,可是只赚不赔的生意,这次朕决定向欧洲进军也是一样,欧洲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如果把那里拿下来,可是相当于拿下十几个倭国呢!”
高弘图见崇祯皇帝说的兴高采烈,不得不泼泼冷水道:“皇上,生产进度肯定是赶不上来的,缺的不是钱,而是熟练的技术工人,所以想要在皇上规定的时间内制造出一千五百架热气球根本办不到,一千架倒是能赶制出来,另外加装蒸汽机的战舰也能制造出六十艘左右,这已经是大明帝国水上武器产业的极限了。”
“一千架就一千架吧!应该差不多了,按照朕的构想,热气球要遮天蔽日才够壮观,好在有蒸汽战舰弥补海上力量的不足,这件事爱卿要抓紧办,如果在今年李定国南下印度半岛之前完成任务,朕给爱卿记一大功,爱卿去忙吧!”
我让高弘图走后,对宋献策道:“爱卿,这是李信撰写的关于这次进兵欧洲的一些想法,爱卿先过过目。”
宋献策拿过来看了看,李信的想法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以夺得的西疆为根据地,然后利用热气球空袭沙皇俄国的首都莫斯科,只要这个斩首计划成功,那么吃掉沙皇俄国也不是不可能,解决了沙皇俄国之后,空军部队就可以和夏允彝的远征军以及后继开赴欧洲的海军配合,空海协同之下,大明帝国的军地可以说是无敌的。
“皇上,欧洲和倭国不同,那里有十几个政权,现在他们也打的热火朝天,微臣以为不如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欧洲的力量团结起来,并且大明帝国可以在那里扶持代言人,那样比我们亲自来占领要好的多,毕竟欧洲离大明帝国的本土太远了,如果以占领为主,那么时日久了,难免步大元朝的后尘,整个大明帝国可能会分裂的。”宋献策觉得崇祯皇帝占领了倭国,印度,沙皇俄国,这些都是比较好控制的区域,而欧洲不同,想要占领那里所要付出的成本实在太大了。
我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一个国家的疆域太大了,中央集权难免会被削弱,再说朕也不想搞分封制,那样只会加速大明帝国的衰弱,再说朕也没有那么多的子嗣搞分封啊!”
宋献策见崇祯皇帝认同自己的观点,接着道:“皇上,微臣近日研究了一些文献,包括国外的有用经验,想出了一个比占领更加有效的控制地域的方法,就是设立商业贸易区,贸易区完全由商人自己管理,朝廷只要负责收税和保持治安即可,不需要投入更大的行政力量,不知道皇上以为如何?”
我没想到宋献策还有这么超前的眼光,道:“爱卿可以试着搞一下,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嘛!先弄一个地区试点看看,这件事不妨交给倪元璐去做。”
我又和宋献策商讨了一下国内的民生问题后,把话题转到我的私事上面,道:“爱卿,之前你说要给袁宝儿做媒,朕很生气哟!那袁宝儿可是朕的女人,朕已经让王承恩去袁崇焕那里下旨册封袁宝儿为妃……。”
宋献策事后通过崇祯皇帝的表现已经猜到自己被袁崇焕给摆了一道,当了一把冲锋刀,不过能有这样的结果他也很高兴,道:“微臣是不知道,皇上就不要怪罪了。”
我沉吟一声道:“爱卿,还有件事要您出力呀!朕想娶张博张院长,张院长其实是女扮男装,这件事还希望爱卿能给当个媒人,怎么样?”
宋献策吃惊张博是女扮男装之余,有些自怜,怎么谁都想让他当媒人呢?难道自己有当媒人的特征不成?“皇上什么时候办这样婚礼?微臣也好着手筹办。”崇祯皇帝既然把这个事情派到了他的头上,看来是推不掉的了。
“婚事一定要隆重,朕奉行节俭,但是这次的婚事不能节俭,预算就按照五十万银元来花费吧!”这次不光要娶袁宝儿,还有笑笑和张皇后柳如是,如果太寒酸了,会让她们觉得我不重视她们,尤其是张皇后,她已经嫁过一回了,这次的规格自然要比前一次更加隆重才好。
第四二二章 【有没有埋下祸根】
张皇后的身份曝光并没有引起像我所想像的连锁反应,反倒成了一段佳话,传闻是我发现了张院长的才能,为了大明帝国的未来才让张院长女扮男装出任皇家科学院的院长,现在科学院的工作都步入了正轨,张院长自然也就到了追求个人幸福的时候,也有的传言比这传的还要浪漫呢!
“原来他早就有外心,那个张院长和那个小公子竟然是女人,怪不得。”唐笑还记得当初自己对那个小公子一见钟情的情景,现在想来是那对方故意躲着自己,害怕被自己看出来是女扮男装。
田贵妃唉声叹气,道:“前些天我还和姐姐谈过这个事情呢!没想到这又冒出来一个张院长,皇上藏的还真够深的。”
费馨儿听到田贵妃和唐笑谈论这个事情,道:“娘娘愁什么呀!只要我们团结起来,管她是什么院长呢!还不都得看着娘娘们的脸色吗!”
唐笑嘿嘿道:“你也快成娘娘了,我是不是也得称呼你为娘娘呀!”册封费馨儿为妃的诏旨已经出来了,就差没有对外宣布了。
“你也跑不了,我可听说笑笑破坏皇上的好事,在浴池里的趣事呢!”费馨儿打趣道:“现在算是如愿以偿了吧……。”
董小宛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她们嬉笑的一幕,道:“你们真高兴啊!还不去看看皇上给那个张院长挑的院子啊!可气派了,简直比皇后姐姐的正宫还要奢华呢!”
田贵妃等人啊了一声,纷纷跟董小宛前去观看,当她们来到地头,看着正中悬挂的匾额都愣住了,‘有凤来仪’四个字看得出是崇祯皇帝的笔迹,光冲这门脸的气派就比周皇后那边只高不低。
唐笑冷哼一声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啊?难道是把那个张院长弄回来压制我们的?这分明就是给我们脸色看嘛!我现在就去找他算账去。”
“不用找了,正主已经来了。”田贵妃转身正好看到崇祯皇帝拉着一个女人的手往这边走来,不用问那个女人就是张院长。
唐笑等人都想看看把崇祯皇帝迷的死死的女人长的究竟是什么样子,看到之后不禁失望起来,漂亮倒是漂亮,但却不是绝色,也就是中上姿色罢了。
“鬼呀!”
田贵妃定睛一看,不由得魂飞天外,昏倒在地。她对张皇后最是熟悉,眼前分明就是已经死去的张皇后。
我看着田贵妃软绵绵的摔倒在地上,赶紧和张皇后过去把她扶起来。“爱妃,你怎么了?”
我把田贵妃抱起来,发现她已经清醒过来,小声问道。
田贵妃又看到了张皇后,没等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眼睛一番又晕了过去,这可把众人吓坏了,马上把田贵妃弄到屋子里。
唐笑刚才离田贵妃最近,自然听清了田贵妃的尖叫声,而且她也见过张皇后,进屋后就目不转睛的看着张皇后。
张皇后被唐笑狠狠的盯着,展眉一笑道:“小姑娘比以前开朗了不少啊!不过这么盯着人看十分的不礼貌哟!”
“你是……。”唐笑见张皇后这么说,马上意识到对方就是自己所想的那个人,她刚想说什么,见对方轻轻摇摇头,马上就闭嘴了。
张皇后回头对崇祯晃晃头,道:“这里交给我,既然我都跟你回来了,就让我自己来解决吧!”
董小宛等人见这位张院长如此跟崇祯皇帝说话,不由得面面相觑,能称呼崇祯皇帝为你,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值得回味了,她们可不敢这么称呼崇祯皇帝。
我点点头,道:“那我走了。”我冲董小宛等人笑了笑,转身离去。
田贵妃睁开眼睛看到的仍然是张皇后的脸,幽幽道:“难道我死了吗?这里是阴曹地府?”
张皇后握着田贵妃的手,道:“这里怎么会是阴曹地府,我们还有大把的好日子要过呢!就是去找阎王爷报道还得几十年之后呢!”
田贵妃感觉到了张皇后双手的温度,道:“你……你是……你没有死……?”
张皇后微笑点头道:“你的样子没有变,看起来还是那么美丽,我就不行了,老喽!”
“你……怎么会和皇上在一起……是了……你们本来就是会在一起的……。”田贵妃想起当初她还担心崇祯皇帝和张皇后“勾搭”在一起呢!没想到到底变成了事实。
张皇后苦笑了一声道:“什么叫本来就是在一起的,一段孽缘罢了,是要用十世来还的。”
“姐姐,是不是皇上逼你的?如果是的话我去找他算账。”唐笑对张皇后的印象非常好,她也知道张皇后本来的身份,所以才有这番说辞。
“皇嫂……。”田贵妃突然觉得再称呼张皇后为皇嫂有些不合适,但是叫什么又不知道,一时间卡住了。
张皇后道:“我们姐妹相称吧!我年长你们几岁,叫声姐姐你们不吃亏的。以前的事情我都忘了,人们现在都叫我张博。”
田贵妃见张皇后这么说,马上明白了张皇后的心意,道:“姐姐放心吧!皇后娘娘那里也不会有问题的,如果她知道姐姐还活着,指不定多么高兴呢!”
“姐姐,皇宫也这么寒酸吗?不知道慈烺会不会习惯。”随着话音,柳如是在宫人的带领下走了进来,怀里抱着的正是朱慈烺。
“娘……。”朱慈烺此时已经能发声了,看到张皇后在那里,马上喊着想要过去让张皇后抱抱。
张皇后对儿子可宝贝的紧,赶紧抱了过来,道:“慈烺乖,娘离开了一会就不听话了吗?”
田贵妃看到张皇后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还叫慈烺,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那关系到大明帝国继承权的问题。
如果张皇后母子一直被崇祯皇帝养在皇宫之外,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但是现在张皇后被崇祯皇帝重新弄回了皇宫,还安排了一个新的身份,那么周皇后所生的慈煊,地位肯定会受到挑战,这恐怕是崇祯皇帝的一次错招了。
第四二三章 【伸出了两只手】
“见过她了吗?”我见周皇后的脸色不是很好看,轻声问道:“觉得很意外吧!”对于张皇后的出现,我想她的心中怕是最难过的了。
周皇后强迫自己挤出了一丝笑容,道:“见过了,她和以前不同,除了容貌之外都很陌生,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我知道张皇后的气质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没想到周皇后一眼就看出来了,看来变化还真是很大,“心里不舒服吧?这次是朕骗了你,要怪就怪朕吧!”
周皇后深吸了一口气,道:“皇上,我只想您告诉我一句真话,慈烺会不会跟慈煊争夺皇位?您将置她于何地?”周皇后和田贵妃想到了一起,皇帝的宝座只有一个,现在却有两个人可以坐,这让她很是忧心。
我见周皇后提出了这个问题,就把我之前的思量说了出来,道:“爱妃,这大好的江山并不是谁都可以掌握的,当一个皇帝非常的累,尤其是当一个心忧天下,心忧百姓的好皇帝,只有坐了这个位置才知道在其位的痛苦,朕将来选择接班人自有一套办法,但是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有能带领大明帝国继续前进的能力,爱妃现在就为此操心,不如好好的抚育慈煊,让他别输在起跑线上。”
关于接班人的问题我也是最近才开始考虑的,我是一个特例,如果没有后世的那些知识,没有好的克制力和毅力,只怕会真的成为一个隋炀帝般的昏君,所以接班人的性格一定要成形,好在我才三十岁不到,等我要交班的时候,无论哪个儿子都有三四十岁左右了,应该可以成为大明帝国的掌舵人。
至于那些君主立宪的玩意,虽然声称优越于君主制,但是对于大明帝国来说,一个强有力的皇帝更加适合它,制度问题,还是留给子孙们去考虑吧!身死管不了身后事,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给铺路而已。
周皇后听了崇祯皇帝的话,心中很是不高兴,看来儿子慈煊的地位肯定是会受到挑战,这个挑战不单来自其崇祯皇帝其他的子嗣,也包括崇祯皇帝自己,如果慈煊不能让崇祯皇帝满意,只怕与皇位无缘啊!
“她不愿意接受任何封号,朕也不好强加于她,再说她还要忙于皇家科学院的工作,就由着她吧!”对于张皇后的固执我早有领教,可不敢“激化矛盾”。
今天晚上的晚宴气氛非常的古怪,因为没有崇祯皇帝在,可谓只闻碗筷咀嚼声,不闻笑语,就连唐笑都把嘴闭上了。
周皇后见大家都不说话,只得挑起话头道:“诸位姐妹都是熟识之人了,大家不要如此拘束,姐姐,您说句话吧!”她对张皇后说道。
张皇后淡淡一笑道:“皇后娘娘就不要为难我了,诚如娘娘所说,大家基本都是熟识的姐妹,只要我们好好的相处,给皇上营造一个温暖的后花园,那么就够了,你们说是吧!”张皇后本来就不是回来跟诸女争宠的,因此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也摆明了不会跟周皇后争什么,她之所以回到皇宫也是照顾崇祯皇帝的心思而已。
且不说后宫的女人们如何“暗战”,御书房内,我正在接见李信,这位参谋总长给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印度莫卧儿帝国发生了政变,伊斯兰教军队推翻了帝国的统治,步入统治阶层的伊斯兰教政团迫切需要一个外援,而大明帝国无疑是最佳外援。
李信由衷佩服道:“皇上当初修建大清真寺,反对之声甚嚣尘上,现在的事实证明皇上是正确的,如果不是皇上一心推动了三大宗教的发展,这次印度政变肯定不会有大明帝国的好处,这下李定国的军队怕是没有用武之地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罢了,当初朕远征印度的时候,那里的宗教斗争就非常厉害,朕只是没想到伊斯兰教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不过这次印度政变,大明帝国肯定无法取得最大的利益,但也不能不照顾那些伊斯兰信徒们,爱卿有什么好建议吗?”我问道。
李信早有定计,他请宫人们拿来了世界地图,道:“皇上请看,如今大明帝国在南亚和东南亚的版图已经勾勒出来了,当今最为要紧的是把各个驻外将军的占领地连接起来,或者能够遥相呼应,互为依靠,微臣认为可以从两个地方入手,第一就是云贵之地向南延伸,逼迫暹罗割让出一块狭长的土地,让大明帝国的本土和马六甲海峡的领地可以连接起来;第二就是从西北入手,让印度的既得利益集团也割让出一部分土地,使南印度半岛的领土和大明帝国的领土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大明帝国就像是伸出了两只手,牢牢的掐住了南亚东南亚这片土地……。”
李信的想法可以说跟我不谋而合,我伸出双手沿着云贵方向和西北方向向地图下方伸去,道:“爱卿的比喻非常之恰当,这两只手伸出去,就奠定了大明数百年的基业呀!”
“皇上,这次谈判就让微臣去吧!无论是跟印度人的谈判还是和暹罗等地的谈判,微臣保证可以让大明帝国取得最大的利益。”李信自信满满道。
我想了想,道:“既然爱卿如此说了,朕自然要给爱卿一个面子了,不过谈判的后盾可不能缺了,朕会下旨给罗汝才他们,印度将军,马六甲将军所辖的军队,暂交与爱卿掌管,等谈判结束后再将兵权还给诸位将军们。”
李信见崇祯皇帝如此信任,激动道:“皇上放心,微臣此去定会彰显国威,扬皇上的赫赫威名。”
“爱卿走了之后,参谋部不能没有人执掌,不知道爱卿有没有合适的暂代者推荐给朕?”我问道。
李信想了想自己所了解的人,没有一个是总揽全局形的人才,道:“微臣想不出有谁可以暂代。”
“那就让朕亲自暂代几天吧!希望爱卿能早些凯旋归来,朕等着你的好消息。”想到就要对欧洲用兵了,这个总参谋长的职位还是我一身挑来的好,大不了多增加几个副职人员。
第四二四章 【战略战术】
崇祯皇帝的远征欧洲计划在内阁一抛出来,就引发了强烈的讨论,观点分为保守和进取,保守派认为欧洲离大明帝国本土太远,和老祖宗传下来的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不符,'奇‘书‘网‘整。理提。供'大明帝国的疆域已经足够大了,广阔的领土对于中央集权和政令下达都非常困难,再说已经有夏允彝的远征舰队,起威慑作用足够了。
进取派则认为远征欧洲势在必行,他们觉得欧洲的发展底蕴非常强,如果不把这股新兴的势力扼杀在摇篮中,或者阻碍它们的发展,那么大明帝国就是在培养自己的敌人,一旦军事上的优势不再,大明帝国就再也没有打倒对方的机会了。
两派各有论点和证据支持,讨论的不分高下,但是大臣们也都明白能做出最后决策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崇祯皇帝。
我微微一笑道:“诸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对于欧洲问题朕也思考过,可以说揉合了诸位爱卿的想法,那就是打而不占,尽量的掠夺那里的资源,抢夺利益,当然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打,也要在那里扶植自己的盟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宋爱卿,你来说说那边的情况吧!”
宋献策清了清嗓子道:“欧洲现在正在进行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已经打了十几年了,起因就是因为宗教冲突,现在分为两个作战集团,一方是以哈布斯堡王朝为主,主要是德意志,另一方是信奉新教的诸侯,或者说想要谋求利益的新兴集团,以丹麦,瑞典,法国为主,他们围绕着王位,领土,霸权,以及政治宗教矛盾等等展开斗争……。”
随着大明帝国的对外扩张,对于国际形势,大臣们有着非常清晰的了解,德昌王朱由崧见宋献策说完了,在一旁补充道:“前段时间发生的波兰和沙皇俄国的战争也跟此有关,因为沙皇俄国支持的是新教联盟,而波兰支持的是哈布斯堡集团……。”
我见他们俩把国际形势阐述清楚了,道:“为了保持大明帝国对外军事外交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朕决定支持德意志和教皇联盟,因为西班牙也是支持这一方的,所以大明帝国对欧洲的战略要做出重大的调整,西班牙不再作为敌对国,朕想有教皇从中斡旋,之前的误会很快就会澄清的,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