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把手递到袁宝儿面前,道:“真不知道你是属什么的,张嘴就咬人啊!朕这几天拿笔都得痛,你是不是得补偿补偿啊?”这我可没说瞎话,现在手指还一蹦一蹦那么疼呢!
袁宝儿有些委屈道:“我也不是故意的,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样,事后想想都还害怕呢!皇上大人有大量,就不要跟民女计较了,大不了我……。”她我了半天也没我出个所以然来。
我定睛的看着袁宝儿,直到袁宝儿的眼神有些闪躲,才道:“你这样的女人如果娶到家里,恐怕会打翻一地碗筷,朕还得考虑考虑。”
袁宝儿一听这话,愣道:“我二。…我又没说……。”她觉得崇祯皇帝真是可以,她又没说要以身相许给崇祯皇帝赔罪呀!当然这话她有些说不出口,别看她咬崇祯皇帝的手指干脆利落,冷静下来绝对是淑女中的淑女。
我笑道:“朕跟你开玩笑呢!你快准备吧!朕可是要听那出戏呢!对了,赛赛和小宛让我告诉你,没事的时候时常进宫跟她们聚一聚。”我说完心中不由奸笑,只要能够这样开始,还跑了你这个预定好的梦中情人不成。
袁宝儿微笑点头道:“好的,赛赛姐和小宛妹子不来吗?她们可是嚷着要过来呢!”袁宝儿非常聪明,没有称呼卞赛赛二人为娘娘,这样就拉近了距离,说些过头的话也不虞崇祯皇帝生气了。
“应该会来的,她们和你一样,都是热心肠,陈圆圆的事让她们对朕意见很大,怎么能不趁这个时候哄哄她们开心呢……!”我说话的时候,看见陈圆圆从外面进来了。
陈圆圆略施一礼,道:“皇上,可以开始了。”
我见陈圆圆也是人比黄花瘦,安慰道:“朕己经不会再阻拦你和定国的事情了,这件事关键还是你们自身,事情挑明了,你们也都可以冷静的思考一段时间,如果定国决定和你在一起,朕会安排的漂漂亮亮的,你不要有太多的顾虑。”
陈圆圆把自己的过去跟李定国讲明白后,心理负担虽然减轻了不少,但是压力更大,听崇祯皇帝这么说,略微好受一些,道:“多谢皇上成全,一切就让它顺其自然吧!”
第三八五章 【以神的名义造反】
天草四郎的本名叫益田时贞,后来因为被过继给天草甚兵卫,改名叫天草时贞,也有人称呼他为天草四郎。时贞。
天草四郎非常年轻,今年才十六岁,但是当地的民众对这个一少年有种异乎寻常的敬重和信任,当然这里的民众指的是社会最底层信奉天主教的农民。
因为德川幕府施行了参勤交代制度,并且发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日本的经济越来越依赖农业税收,这就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农民生活困苦渴望精神上的寄托,由欧洲流传来的天主教成了人们的精神:支柱,在岛源地区信徒颇众,天草四郎便是众多信徒中比较有威望的一个,传说他是和天主最接近的人之一,
“梢息传出去了吗?”天草四郎对一身武士打扮的人说道:“我这个天童大家接受吗?
武士跪在天草四郎面前,恭敬道:“大家现在都坚信,天童会拯救大家回归基督教义。”他说着见天草四郎起身要出去,忙道:“岛源藩主松仓胜家正在抓捕您,要治您穴吊之刑,您就不要出去了。”穴吊之刑非常残忍,是把人剥光衣服加以捆绑,装进水管之中,然后用滚烫的热水浇注而死,这是对付传教士的重刑。
天草四郎摇摇头道:“不和信徒们接触,到时候如何号召他们?他们现在己经不堪松仓胜家的残酷统治,随时都可能爆发,我愿意做那个导火索,把希望的圣火烬烧起来……。”他说着一脸坚毅的走了出去。
1637年,在日本的岛源天草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打着天主基督的旗号,很快席卷岛源藩,杀死藩主松仓胜家,攻占了九州半岛南部的原城,这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震动了整个德川幕府,德川家光急派板仓重昌为幕府专使,赴九州镇压农民义军。
板仓抵达九州后发动了两次对原城的攻击,均以失败告终,至此德川幕府才越发重视岛源之乱,德川家光派出了自己的亲信松平信纲率军五万进入九州岛,希望以雷霆之力将起义镇压下去。
板仓重昌以前是德川家康的旗本,就是德川家康的直属武士,后来因为屡立战功才一路路的升任到城主之位,现在这位城主却一脸焦急,松平信纲率大军南下的消息己经传到了岛源,这看似平常的军事调动在板仓看来,是德川家光对他的不信任,对他能力的怀疑,他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
“在松平抵达原城之前,我们一定要把原城攻打下来,原城内不过是些异教徒,男女老幼加起来才三万多人,手中也没有多少武器,此战许胜不许败。”板仓一脸严肃的对自己的亲信们说道。
作为板仓的家臣,细川柳认为板仓应该更冷静才对,他们己经发动了两次对原城的进攻,可惜都失败了,这说明那些农民或者基督徒并非没有战斗力,听说他们的指挥官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就更了不得了,“江户己经派来了五万大军,原城指日可下,我觉得还是把原城交给松平比较好,也让他知道我们这段时间并不是没有卖力攻打。”
板仓叹了口气,道:“细川,如果我打不下原城,那么食禄四十万石的领主只怕没得做了,江户方面有些人正盯着我呢!这次松平信纲的到来就是一个信号。”
第二天,板仓重昌率兵两万猛攻原城,在板仓的猛攻之下,原城就像是大海里颠簸的一叶小舟,虽然风雨飘摇,但是仍然坚韧的存在着,这一切都归功于十六岁的天草四郎,没有他的指挥,只怕原城早就失守了。
天草四郎看着如蚂蚁一样的敌人,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去年遇到的一个和尚,那个和尚曾经说他的面相清奇,是掌控天下之人才有的奇相,可惜生不逢时,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只怕难有作为,但是天草四郎觉得面相并不重要,主要看自己的行动,他相信只要他努力,一定会有一番成就,最不济也会占据九州岛和幕府分庭抗礼,前两次击败板仓的军队就是佐证。
“大人,板仓军的攻势太猛烈了……。”作为天草四郎坚定的追随者,阿品的脸上满是疲惫之态,这次面对的攻势比前两次的总和还厉害,他觉得原城快要顶不住了。
天草四郎咬了咬牙,道:“把火炮推出来吧!本来是准备最艰苦的时候才用它,现在看来不得不拿它来稳定人心了。”天草四郎为了这次起义筹备了一年多的时间,也做了很多相应的准备,花费巨款购买了十门火炮,是正宗的红衣大炮,只不过是大明朝那边数年前淘汰下来的,几经辗转才买到,但这也让天草四郎平添了几分自信。
当作为秘密武器的红衣大炮被推出来后,原城内的农民起义军发出了阵阵欢呼,或者可以说是嗽嗽直叫,那黑洞洞的炮口给了他们使不完的力量,刚才的恐惧一扫而光。
“轰隆……。”
红衣大炮己经很旧了,但是威力丝毫不减,喷射出去的还是葡萄弹,给城下的板仓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板仓军也因为城上突然出现大炮而暂缓了攻势。
板仓重昌己经损失了两千人,他现在骑虎难下,原城上的火炮让他红了眼睛,下达了更加猛烈进攻的命令,稍微暂缓的攻势过后,板仓军再次前赴后继的攻打原城。
天草四郎对阿品道:“最后一门火炮调好了吗?那是射程达八里的大炮,我要给板仓重昌一个大礼,谢谢他这些天对原城的照顾。”
阿品兴奋道:“己经调试好了,请大人前去开炮。”阿品知道天草四郎研究了这些大炮有几个月了,城内再也没有人比他打炮精准,希望这次能一炮命中目标,只要板仓重昌死了,板仓军将不攻自破。
天草四郎确实非常聪明,那些大炮被他研究了几个月,构造和开炮技巧己经琢磨的差不多了,看着手下人将火炮调整好了角度,他亲自将火绳点燃,看着火绝喷射出的火舌朝板仓军的后阵射去,嘴角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给我继续前进,就是用尸体开路也要把原城给我打……。”板仓重昌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声震天巨响在他身边爆炸,将他炸的四分五裂,板仓军的整个指挥系统随之瘫痪,攻势也逐渐的停了下来。
是役,板仓军损失惨重,除首脑板仓重昌战死外,还阵亡了军士四千九百人,基本上丧失了板仓军的战斗力。
原城内的起义军看着退却的板存气份中了句誉格的欢呼声,此战之后,天草四郎的威望更被抬高到新的程度,天童的传说更是深入人心,坚定了他们对抗幕府的决心。
第三八六章 【耗子动刀……窝里反】
松平信纲抵达岛源的时候,岛源之乱己经开始两个月了,他之所以行军缓慢有着别样的考虑。在德川幕府推行参勤交代制度后,为了加大对地方藩主的压制,施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以遏制那些南部藩主通过贸易扩充实力,但是岛源地区因为濒临朝鲜和大明朝,自古以来就是贸易重地,闭关锁国以后贸易额虽然锐减,但是收入一样非常巨大,以长崎为首的岛源地区就像是横在德川幕府嗓子眼的鱼骨头,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因此发生这次岛源之乱其实是幕府乐意看到的,德川家光认为这是一举粉碎南部藩主的大好时机,将整个日本完全的闭关锁国。
松平信纲作为德川幕府的实力派极力赞成德川家光的决策,否则也不会率领五万精兵今日才抵达岛源地区,当他得知九州经过岛源之乱,那些藩主死的死跑的跑之后,忍不住想要感谢天草四郎了。
佐佐江达木是精于茶道的风流人物,外表看似非常随和,但是没有人会忽视他沙场战将的身份,外柔内刚,遇事有主见的他对这次平定岛源之乱非常慎重,对松平信纲道:“板仓也算是个能人,这么久都攻打不下原城,想必那个天草四郎非常难以对付,而且原城也是有七千烟筒的大城,我觉得见到板仓后不要过于让他难堪,他还有用处。”
“不过是仰仗老将军的遗泽而己。”松平信纲非常看不起板仓重昌,当初德川家光任命板仓为幕府专使的时候,他还阻拦过,当板仓平乱受阻后不禁高兴起来,证明他当初否决板仓是正确的,“他的真本事并不怎么样……。”松平信纲正说着,一个一身槛褛的人被带到了他面前,说是板仓重昌的亲信。
松平信纲听了对方的话,道:“这么说板仓己经死了,原城内还有大型的火炮?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呢?”对于板仓重昌的死他并不关心,死就死了,活着也是碍眼,倒是原城内出现大炮极其不平常,将给他攻城造成极大的阻力。
“佐佐江,你把板仓的残军收拢一下,作为进攻原城的先锋,试探一下乱民的实力。”松平信纲可不想拿自己的兵马打头阵,试探性的任务还是让给板仓残军吧!大不了平乱之后给板仓一点功劳,免得他死不膜目。
幕府大军抵达原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天草四郎耳朵里,他不是没有想过不跟幕府大军正面接触,以运动战规避实力强大的幕府军,但是在九州岛想找一个比原城还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放弃原城就意味着今后连个根据地都没有,得被幕府军追着打,因此天草四郎决定坚守原城,起码要给幕府军一点颜色看看,万一被迫放弃原城后幕府军也不敢穷追猛打。
当天草四郎面对松平信纲的五万大军的时候,才知道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原城现在面对的敌人加起来有六万多人,而原城能战之人不到两万,巨大的实力差距注定原城不能坚守,天草四郎决定只在原城守几天,挫挫幕府军的锐气后马上退走,免得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板仓军的残兵被幕府军逼迫着攻打原城,战意丧失的他们如何是原城起义军的对手,一个上午就损失了三千多人,伤号无数,算是彻底的丧失了战斗力。
松平信纲在外围观看了这场战斗,板仓军的失败在他的意料之中,而原城起义军的战斗力却在他的意料之外,这让他明白原城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马上下达了围而小攻的命令
天草四郎没想到幕府军会停止攻城,而选择了重重包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不该坚守原城,三万老幼面对五万精锐幕府军,突围根本是不可能的。
阿品指着城下的幕府军道:“大人,您看,他们也有火炮。”幕府军中推出了数十门火炮,虽然体型比红衣大炮小多了,但是数量仍然在持续增加。
天草四郎眉头紧皱,道:“注意隐蔽,火炮重点轰击他们的小炮。”对方小炮火力有限,但是蚁多咬死象,天草四郎不敢掉以轻心。
接连十天,双方都在互相炮击中度过,而原城方面因为红衣大炮的优越性略占上风,损毁了幕府军三十多门小炮。
佐佐江达木看着满是弹痕却仍然坚固的原城,道:“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不知道他们哪里弄来的大炮,竟然如此犀利。”
松平信纲咬了咬牙道:“还能哪里来的,肯定是那些夷人送给这些人的,你看原城上竖立的那些旗帜,不是十字架就是祼胸露乳的女人,着实可恨。”
佐佐江达木道:“这也怪松仓胜家,没事专找那些传教士的麻烦,夷人虽然被赶走了,但是在九州岛仍然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松平信纲发了一阵牢骚,道:“你带人将原城周围三十里内的所有人全部杀掉,那些人即使没有进城,和城内的乱贼也脱不了关系。”
“都杀光?”佐佐江达木诧异道:“只怕将军那里不好交代吧?”杀死那些不相干的人,德川家光肯定会有想法。
松平信纲点头道:“你就照我的话去做吧!这场仗短时间内结束不了,坚壁清野有利于围困原城,只要三个月,我保证能将原城内的所有人屠戮殆尽,你一会给将军大人写封信,就说天草四郎有夷人相助,短期内不好平定,让将军再调拨两万精兵前来支援。”
佐佐江达木心领神会,知道越是描述的艰难,这场功劳才显得大,他马上照松平信纲的话去做了。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天草四郎不是没组织过突围,但是面对五六万的幕府军,往往冲出城门就被堵了回来,天草四郎再也不敢冒险了,害怕士气会因此而消沉下去。
“大人,城中的存粮己经不多了。”阿品一脸担优道,没有了粮食,坚守起来只怕会困难重重。
天草四郎问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当他得知存粮只够半个月后,精神马上露出了疲惫之态,知道他开始的一步就走错了,现在尝到的这个结果实在太过苦涩,他该怎么办呢?
第三八七章 【充当出卖耶稣的犹大】
大明帝国总参谋部谍报司很早就展开了对倭国的情报工作,因此岛源之乱发生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城。
我对天草四郎这个人的印象是后世时候玩的侍魂游戏,还有魔界转生那个故事,对于这个十六岁就能领导一次农民起义的少年,我的内心非常佩服。
“皇上,这次对大明帝国来说是个绝佳的介入机会,岛源地区濒临倭国九州岛的贸易圈子,那里一直都是大明商人活跃的地方,我们可以寻找恰当的借口介入战争。”李信觉得这个机会非常难得。
我点点头,道:“这个机会不能放过是肯定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否则可能会越打越棘手,想要吞并倭国并不容易呀!”在我的记忆中,整个倭国也就在明治维新之前那段时期比较窝囊,别的时候都是很狡猾的,起码自保有余。
李信没有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道:“皇上有什么想法吗?”
“想让一个国家和民族消失,谈何容易呀!”我说道,在我执掌大明帝国实权的时候,我就想过对樱国不打则以,要打就要打的彻底,将那个国家和民族彻底的从历史中抹去,因此在大明帝国整体实力提升到了今天,我才开始制定对楼战争,就是不想打没把握之仗。
李信心中暗惊,想让樱国亡国灭族?这个军事目的可不好实现,如果马踏倭国,这一点李信相信不困难,但是像崇祯皇帝所说那样,绝对不容易。
我把谍报司的情报放到书案上,道:“不能让天草四郎失败了,他的存在对大明帝国的战略预期非常重要,马上让海军第一集团军在朝鲜半岛修整的战舰开赴对马岛,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把布鲁斯金给朕找来。”我得知天草四郎是借助天主教的名义发动起义的时候,心中就有了一个笼统的想法,现在就想和布鲁斯金商量一下。
布鲁斯金是意大利人,在一年前抵达大明帝国的国都北京,他在意大利的时候就是一个骗子,因为得罪了意大利的大贵族而逃亡天涯,来到北京后谎称自己是教皇派出的传教使者,希望能得到大明帝国的供奉和支持以便发展教务,哪知道见过崇祯皇帝一面后就被揭穿了谎言,在他以为吃饭的家伙再也保不住的时候,崇祯皇帝并没有把他怎么样,而是跟他长谈了一次,接着他的身份就真的成了教皇的传教使者,当他拿到真正的教皇委任书,任命他为枢机主教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在做梦,把大腿都掐青紫了。
我千方百计的落实布鲁斯金的身份,当然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有长远的考虑,我想要牢牢的遏制住天主教在大明帝国的要害,布鲁斯金让我觉得是个便于控制的人,我不惜花费金银珠宝贿赂教皇,自然希望把这个有用的棋子掌握在自己手里,现在该是发挥他作用的时候了。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还没有代主谢谢您的慷慨,那座神圣教堂实在太宏伟了,相信落成的那天,会使它成为圣地。”布鲁斯金昨天刚刚看到工部给他的图纸,那是一座金碧辉煌的教堂图纸,他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壮丽的教堂。我每次看着布鲁斯金就觉得好笑,这个职业骗子的嘴巴曾经被人用针线封住过,落下的疤痕非常有意思,听了他的话,我压住笑意道:“如果连一个像样的教堂都没有,你这个枢机主教岂不太没有面子了,那可是给你壮胆用的。”
布鲁斯金听了这话都快找不到北了,说了一大堆赞美崇祯皇帝的话,他相信有了那个神圣教堂,他传教会非常顺利,当然他还必须遵守和崇祯皇帝的协议,那就是在大明帝国的本土,信徒不得超过八万人,还得以老人和妇女为主。
“朕这次叫你来,是有件事要你跑一趟。”我咳嗽一声说道:“如果你这次能办成朕交给你的任务,定有重赏。”
布鲁斯金笑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我赴汤蹈火也要办成。”
“赴汤蹈火大可不必,朕想让你出差去倭国一趟,目的就是传教,当然要亮出你枢机主教的身份,那里的信徒根本聆听不到主对他们的教诲,希望你能传达主对他们的爱……。”
布鲁斯金是个聪明人,否则也干不了骗子这个行当,接着崇祯皇帝的话,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主一定会感谢您的,您有什么意愿想让主帮您达成吗?”
“你很聪明,朕有件事拿不定主意,如果朕想要建立一个教政合一的统治地区,你觉得可行吗?”我问道。
布鲁斯金立即两眼放光,道:“当然可行,如果陛下这么做,全世界的信徒将会比崇敬教皇还要崇敬您,陛下也知道,教会的权力在欧罗巴己经越来越萎缩了,德国的马丁路德闹过后,教皇的威信不比从前,如果出现一个政教合一的地区,那么全世界的信徒必然会为之疯狂。”
我听了布鲁斯金的话,心中多少有了点谱,道:“朕正准备对倭国用兵,想在那里建立一个行省,如果战争顺利的话,战后就在那里施行政教一体统治……。”
“赞美主,陛下的决定必然会得到主的祝福,对楼战争肯定会旗开得胜。”布鲁斯金知道,一旦崇祯皇帝施行政教一体的统治,他这个枢机主教也会跟着水涨船高,那时候整个倭国的信徒都将称呼他为主教大人,他想想就觉得激动的不得了。
我自然清楚布鲁斯金在想些什么,但是结果恐怕要让他失望了,我所说的政教一体跟他理解的不一样,教义不过是束缚麻痹的工具而己,是为统治服务的,这一点跟欧洲那些国家的国策没有根本区别,所差的是教会的权力将被大明帝国权力中心牢牢控制。
看出布鲁金属在憧憬着什么,我微微一笑,道:“主教,如果你一直紧密的围绕着大明帝国,为大明帝国服务,朕相信你将来也许会成为教皇呢!朕可并不把眼光局限在东方哦!
布鲁金斯听了这话,眼睛几乎放出了光彩,聪明的他虽然知道即便成为教皇也是大明帝国的附庸,但是得到的实惠恐怕一点都不会少,那么,就让他当一次出卖耶稣的犹大吧!
第三八八章 【巡视关东】
1638年正月十六,我在元宵节过后动身前往朝鲜半岛,这次一样是走海路,先去辽东奔沈阳,准备视察一番后再从辽河入海口坐船前往朝鲜的南部。
成行之前,内阁的几位大臣极力反对我去辽东,更不想我去沈阳,他们说虽然皇太极以及女真一族都归顺了大明帝国,但是时日尚浅,皇太极还有一千左右的王府卫队,那都是女真族的族中精锐,去了只怕会有危险。
我笑着反驳道:“朕自问待女真族人如汉家子弟,相信这段时间以来的优抚政策肯定能让他们心生归属感,诸位爱卿不要忘了,大明帝国的骑兵部队多半都是由蒙古族和女真族的人组成,朕既然敢用他们为国之长城,那么去趟辽东有何不可?再说朕会带着近卫军前往,安全问题爱卿们就不用担心了。”
宋献策见崇祯皇帝心意己决,口头上不好再反驳什么,但是私下里把王二虎找了去,千叮呼万嘱咐。
王二虎听说崇祯皇帝要去辽东,嘴巴都乐的合不拢了,他自从做了崇祯皇帝的近卫后,一直没什么机会出去走到,这次崇祯皇帝把近卫军全都带着,他对崇祯皇帝的安全问题一点都不担心,听了宋献策的嘱托,他道:“大人尽管放心吧!有我老王在,保证皇上不会掉一根毫毛。”他敢夸下海口也是有所凭仗,近卫军现在总兵力有三千人,其中宫禁近卫有八百人,京城近卫有两千多人,全部装备了最新最犀利的武器,战斗力和海军陆战队旗鼓相当。
正月里的天气非常寒冷,冷风无孔不入,一个劲的往人的脖子、袖口里钻。我身穿棉服军装,身体显得有些臃肿,头顶虽然带着棉帽子,但是仍然感到额头冰凉。
“皇上,天津新港里的战舰刚好够组建一支舰队,也要一并带往朝鲜吗?”高弘图身为工部尚书,这次去辽东和朝鲜都得陪同前往。
我摇摇头道:“朕昨天看了李邦华的奏折,朝鲜造船厂己经制造出了十艘战舰,卢象升的舰队主力也都到了预定位置,朕乘坐的战舰到了朝鲜后要马上回来,京城附近没有一支海军是不行的。”
高弘图点点头道:“皇上,我们还是进船舱里吧!外面实在太冷了。”他跟着崇祯皇帝走进船舱,边走边道:“这次出征的战舰基本上还装备不了蒸汽机,真想看看装有蒸汽机的战船是什么样子啊!”
“那可比现在的战舰速度快多了,装载能力会大幅度提高,也就直接提升了战斗力,朕己经想过了,等朕平定了樱国,定国和罗汝才会师之后,大明帝国的海军将会整体的换装一次,那时候,才是大明帝国扬威世界的时候啊!”
高弘图被崇祯皇帝的话语感染,道:“臣从来没有想过大明帝国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跟臣之前的认识完全的不同了,如果臣这十年没有呆在大明帝国,现在回来肯定会认为到了仙境呢!”
我微微一笑,道:“爱卿此言有奉承之嫌疑啊!朕知道大明帝国确实变化了很多,但是不足之处更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了,快速的崛起所产生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没有几十年的时间,大明帝国是消化不了这些变革的。”
“臣只要能一路走来,见证大明帝国的变迁,那就死而无憾,能成为大明帝国中兴的见证人,为帝国的中兴出一份力,臣这辈子值了。”高弘图激动道。
我觉得高弘图说的非常好,能够亲自的参与大明帝国的变革,确实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足以不辜负数十年的生命了。
崇祯皇帝一行抵达辽东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随着辽东的和平回归,大明帝国的一些特定产物也都发展到了这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报馆了,在短短的时间内,辽东己经有了六家报馆,而且发行的是女真和汉语两种版本。
每家报纸都用了大版面报道了崇祯皇帝抵达辽东的消息,由此引发了很多讨论,几家报馆的主笔纷纷亲自操刀撰写评论,高度的赞美了崇祯皇帝的辽东之行。
皇太极没有料到崇祯皇帝会到辽东来,而且还要到沈阳来,这让他在意外之余又有些感慨,他觉得崇祯皇帝的个人魅力通过这次的辽东之行完全的放大了,别的暂且不说,普通的八旗子弟肯定会更加的把心贴向朝廷,而这个朝廷指的当然是大明帝国了。
岳托骑着快马来见皇太极,给皇太极送来了一个爆炸的消息,说莽古尔泰的一个家将带着二百多人准备在沈阳刺杀崇祯皇帝。
“不争气的废物,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不切实际的东西,刺杀崇祯皇帝?他是不是活的腻歪了……?”皇太极破口大骂。
岳托迟疑了一下,道:“大……王爷,莽古尔泰的想法我能猜度到一二,他认为王爷还在沈阳,而果仑又是巡抚,一旦制住了崇祯皇帝,那么大金国将会再度崛起……。”岳托本想称呼皇太极为大汗,可是想起皇太极的吩咐,马上改了口。
皇太极叹了口气,道:“岳托,你也见过崇祯皇帝,你觉得崇祯皇帝是一个给别人留有机会的人吗?本……本王不是傻子,大明帝国的政策在辽东施行的时间虽然还不到半年,但是己经把原本抱成一团的八旗子弟分化了,大明帝国的那些政策实在太厉害,就算本王现在反悔,跟着本王的人只怕不到全族的一半啊!”
岳托知道皇太极说的都是实情,能跟着皇太极忠心不二的人越来越少了,普通的八旗子弟的心己经被朝廷的那些政策而束缚住了,平心而论,岳托觉得大明帝国在辽东下了很大的本钱,粗略估计光是花在普通八旗子弟身上的成本就不下三百银元,人心,早就随风而去了,也只有莽古尔泰那样的人才会想着逆天。
皇太极突然正色对岳托说道:“你觉得崇祯皇帝会是宋太祖赵匡撤还是会成为宋太宗赵光义?”
岳托起初没明白皇太极是什么意思,但是略微一想马上明白了这二者的区别,赵匡撤杯酒释兵权,虽然剥夺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但是却让石守信等人性命无优;而宋太宗则在南唐李后主投降后,变着法子的折磨李后主,甚至让小周皇后去跟他睡觉,李后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