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崇祯皇帝决定实施朝鲜移民计划后,就想到了在朝鲜布置的情报和特务网络,李过也被委任为特务部朝鲜分部的负责人,在朝鲜内部加快其混乱的程度。

李过熟知崇祯皇帝关于朝鲜移民计划的方方面面,知道只有让朝鲜越发的混乱,大明帝国才会把这个名义上的藩属国变成大明帝国的一个行省,因此他非常赞同李延的计策,虽然狠毒了一些,但是却可以最快的达到目的。

“我这里拟了一个名单,在鞑子兵临汉城城下前的三个小时内,必须把名单上的人杀掉三分之二,具体的刺杀任务就由你安排,最好是全部都杀掉,免得去了京城后这些人在皇上面前赌噪,他们别的本事没有,装可怜的本事可不小,而我就专门负责李倧,尽量让他早点去京城。”

李延见李过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兴奋道:“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做好这件事……

李过把脸一沉,道:“你我虽然是本家兄弟,但是除了在家里面可以叙叙兄弟之情外,任何时候都不能让亲戚之情露出来,我们干的这个活不像那些冲锋陷阵的军人,皇上信任我们不假,可是我们不能让皇上可能怀疑到我们,我己经想过了,你在特务部干了这么长时间,再呆下去有些不妥,等朝鲜这事完了之后,我亲自向皇上提出把你调走,咱们兄弟俩都在这样的部门工作,不是好事。”

李过如今己经不是那个被宋献策一吓就屁滚尿流的小伙子了,多年的秘密工作生涯练就了他如今大胆而不失谨慎的性格,拿李延这件事来说,他完全是未雨绸缪,将李延调走不但能给李延一个更好的前途,也会让自己睡觉的时候安稳些,不必担心崇祯皇帝怀疑他们兄弟俩玩猫腻。

李延的心计不如李过,但是也明白李过这么做是为他好,“大哥最好是能把我调到李定国的部队里,我可是很崇拜李定国,再说皇上器重李定国,跟着李定国也能立大功。”

如今李定国己经是很多年轻人崇拜的对象了,李过完全能理解李延的这个想法,道:“我尽力去办,李定国那里我还能说上话,估计没有太大问题。”

北汉江春川城外二十里的山林里,阿巴泰指挥着五千骑兵在紧锣密鼓的伐木造筏,身为努尔哈赤第七个儿子的阿巴泰因为是庶出,一直得不到重用,如果不是多尔衮一系突然从八旗权力中心被剔除,这次出兵根本轮不到阿巴泰执掌将印。

“贝勒爷,坐船虽然能很快抵达汉城,但是我们的坐骑怎么办,坐骑难道也乘木筏吗?”副将科尔昆问道,科尔昆和阿济格过从甚密,这次如果不是阿巴泰替他在皇太极面前保举,他这辈子估计都没有出头之日了,因此对阿巴泰非常感激,希望能帮助阿巴泰完成这次任务,只要阿巴泰出头,他也就跟着飞黄腾达了。

第三三一章 【肆无忌惮的谋杀】

阿巴泰听了科尔昆的疑问,道:“眼下兵贵神速,快些抵达汉城杀高丽一个措手不及才是制胜关键,这也是前两次在朝鲜取得战果的不二法门,至于马匹,先在此地停留一天,一天之后驱赶坐骑到汉城城外接应大部队。”

科尔昆知道这个主意肯定是那个叫果仑的人制定的,对于果仑这个人,科尔昆简直鄙夷到了极点,如果没有果仑,多尔衮一系绝对不会垮台,像这种卖主求荣的人不在科尔昆结交之列。

但是科尔昆不得不承认果仑非常有才干,此次出兵朝鲜的计划全部都是果仑制定的,一切进展的非常顺利,估计朝鲜北部的会宁己经攻打下来了,一旦取得豆满江的出海口,基本上就算破了大明朝的战略包围,而让阿巴泰绕路南下奇袭汉城,更是神来之笔,肯定能打朝鲜军一个措手不及。

李适看着家人在老管家的陪同下出了汉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现在己经没有了一点牵挂,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即便鞑子兵临城下他也可以放开手脚,就算死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朴克,回家去取些东西,老爷我这几天就在城上住了。”李适对得力的家丁说道。

朴克点头答应,但是人却没有走。

李适转头看看他,道:“快点去,把家里的东西取来后你就走吧!老爷给你十两银子,等兵事过了你就干个别的营生。”

“你是一个好人,如果李倧早些把权柄给你执掌,朝鲜也许会强大不少,可惜他不是一个会用人的君主。”

李适听了朴克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有些诧异,等他看到朴克亮出的匕首更惊讶了,道:“你……你想干什么?”

朴克无奈道:“在你家吃了一年多的饭,我真的不好意思下手,这样吧!你的家人我一定尽我所能的照顾,肯定不会让他们在大明帝国吃亏的。”他说完,匕首己经刺进了李适的肚子。

李适惨哼一声,手抓住朴克的肩膀,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杀我……我还有事……。”

“你放心去吧!我说的事一定办到。”朴克说完,匕首又在李适的身上进出了几次,直到李适断气了才把匕首抽出来,然后将李适的尸体拖入车中拉到一条不起眼的小巷。

在小巷里的一个房间内,还有十多具尸首,都是朝鲜的重要官员,其中还有一名领军的将领呢!

李过看着被拖进来李适,哦了一声道:“李适也死了,那可以安排李倧离开朝鲜了,勒子估计还有一个小时就会到汉城城下,先制造一些小混乱吓吓李倧吧!”

李延这个时候从外面进来道:“大人,易燃的东西都布置好了,一旦引燃,汉城将变成一座废墟,倒是有些可惜了。”李延怎么说在汉城也生活了大半年,心中觉得有些遗憾。

李过一笑道:“放心吧!在这片废墟上将会建立一个比汉城还要繁荣的城市,不过那不再是属于朝鲜人,而是属于大明帝国的城市。”

朝廷的重要官员接二连三的失踪,引起了朝鲜行政机构的注意和惶恐,那些官员们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上司,而李倧这个朝鲜国王也快成光杆国王了。

“李适李大人还没有来吗?”李倧己经知道了倭寇驱赶百姓北上的事,心急如焚的他问了三回李适来没来,可惜每次都是找不到李适的人影,让他心焦的不得了。

“大王,有人看见李适大人的家眷出城了,会不会……李大人会不会走了……。”内侍见李倧急的直搓双手,就把这个听来的消息告诉了李倧。

李倧一愣,道:“你说什么?李适把家眷都送出了汉城?”如果李适真的把家眷都送走了,那么很可能也离开了汉城。

“啪。”

李倧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道:“寡人那么信任他,他却不声不响的自己逃命去了,难道这就是众叛亲离吗?”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一名内侍小跑到李倧面前,道:“启禀大王,大事不好了,鞑子兵打来了……。”

“胡说什么,鞑子不是在开城吗!”李倧见内侍一脸慌张,心也跟着慌乱起来。

内侍急的一说话嘴都不好使了,道:“不是……不是开城的鞑子兵……这些鞑子是从水上过来的……从北汉江下来的……。”

李倧啊了一声,虚脱般坐到椅子上,接着又像是椅子上有针扎了屁股,飞快的蹦起来,道:“带寡人去看看。”

当李倧登上城头的时候,发现临近北汉江的东城方向顺水飘来一条黑色的长龙,看着长龙竖起的旗帜确实是鞑子的旗帜,这让李倧马上毛了手脚,道:“快让李大人……。”没说完才想起来李适己经失踪了,他又叫了几个官员的名字,结果都是一样,不见人影了。

李倧的心理压力陡然增加数倍,连一个可以商量的大臣都没有,这让他如何是好啊!那些大炮能抵挡住鞑子吗?思来想去只有一条路比较保险,那就是逃跑,跑到江华岛躲避几天再说,把汉城的防务委托给一位将军后,李倧马上回去收拾逃跑用的东西。

李过用几块指甲大小的金疙瘩打发走朝鲜王宫里的内侍,对李延说道:“汉城内的事情就交给你了,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尽量和左良玉一块撤退,如果火烧汉城后左良玉要北上,那么你就别跟着了,马上返回京城去参谋部迷职。”

李延点头道:“路上小心些,如果李倧真的跟刘肇基走了,你也一块走吧!我这里就不用你惦记了。”

李延目送李过走后,马上派人去秘密安放易燃物的地点守候,为了更好的配合左良玉军,李延决定把汉城的几门大炮掌握在自己手里,等鞑子进城了,调转炮口狠狠的打鞑子。

人心涣散的很快,当李倧的车马出了汉城奔码头走去后,负责汉城防务的大将金泰弦也把自己的家眷安排出城了,上行下效,没等阿巴泰攻城,汉城己经出逃成风。

第三三二章 【进城和出城】

阿巴泰面对汉城最打休的就是怎么攻城,他知道朝鲜如今也是今非昔比,光是城头就有很多火炮,如何解决这些火炮才是减少伤亡的关键。

“贝勒爷,城上似乎有点不对劲,您看看。”科尔昆在望远镜里发现汉城的城头有些异常。

阿巴泰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发现汉城城头虽然也有士兵驻守,但是很明显兵力不多,探出脑袋的稀稀拉拉,根本不符合大兵压境应有的态势。

“管他呢!接火一定要打出气势来,要一举摧毁朝鲜军的斗志,否则这块骨头不好肯啊!”阿巴泰道:“咱们拿的那些火药就交给你科尔昆了,尽快炸开城门,只要攻进汉城,本帅保证不干预八旗子弟的作为,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过不管抢到什么,一定要交出一半来,剩下的才是你们自己的。”

科尔昆知道朝鲜的都城汉城是个比较富裕的城市,阿巴泰这个命令无疑会激发八旗子弟的战斗力,大家伙一定会拿出吃奶的劲来蹂喃这座城市。

“呜……咚咚……。”虽然阿巴泰所部的战马都没有一并带来,但是这代表冲锋的呜呜声一下子就把八旗子弟骨子里的野性激发出来,咚咚的战鼓声像是给八旗子弟吃了大力丸,一个个疯了一样冲向汉城。

“轰隆……。”汉城城头的火炮终究不是摆设,喷射出的炮弹落入到八旗兵的阵中造成了数人的死伤。

火炮的杀伤力非常明显,十数炮过后明显遏制住了八旗兵的进攻,然而随着火炮声的逐渐减少,八旗兵的攻势又猛烈起来,很快就冲到了汉城城墙下。

阿巴泰有些疑惑,城头的火炮怎么响的不那么密集了?难道朝鲜军就这么两下子?这简直比前两次攻打朝鲜还要容易啊!

科尔昆身先士卒冲到城门下,命人把炸药都放到城门前,如果将城门炸开,那么如狼似虎的八旗子弟就会冲进去好好的发泄一些被压抑多时的野性,八旗子弟就是需要在战斗中成长,而朝鲜无疑是最好的练兵场。

“轰……。”一声震天巨响过后,汉城的城门被炸出很大的一个窟窿。左良玉晃晃脑袋道:“鞑子倒是很会学习,这个炸药的威力不小啊!看来鞑子己经完全的消化掉了来自徐龙星的火器技术。”

“大人,我们时候时候杀过去,这些鞑子实在太狡猾了,如果鞑子没有派出侦察兵,咱们十分钟就能冲到城下。”卢鼎道。

左良玉笑道:“这也不晚,二十分钟足够了,前几天抢到的那三百匹马可是派上大用场了,一会你率领那三百骑兵杀到西城,估计朝鲜老百姓这会还在往外逃,你过去后别客气,一定要把西城堵住,鞑子如果发觉上当了,肯定会全力突围,破了的东城门和江华岛方向的西城门压力最大,你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接应特务部的兄弟,他们完成任务后会在西城用绳子顺下去,千万别让特务部的兄弟看扁了咱们。”

卢鼎道:“大人放心,虽说特务部的都是厉害角色,但是咱们肯定不会让他们看扁了,您就瞧好吧!”

卢鼎的三百骑兵整装待发后,左良玉再次把目光落到身后的官兵身上,这次虽然有李延出的好主意,一旦实现了战术意图,估计会是一场天大的功劳,但是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小,不知道身后的这些帝国士兵们有多少能够活着回到故土。

汉城的城门被炸开后,八旗兵像是嗅到了鲜血的鳖鱼,迫不及待的冲进城内。远处的阿巴泰高兴的一拍手道:“传我的命令,全军冲锋。”

汉城城头的火炮之所以逐渐减少,是李延等人做的手脚,他们伪装成朝鲜士兵得手了八门火炮,当城门被炸开后,李延等人马上把炮口调转,因为火炮非常沉重,调头费力的很,等八旗兵都冲进城了,才调好了四门炮。

“点火,给左大人发信号。”李延见鞑子兵都进城了,马上按照约定将火点了起来,浓烟顺着风飘出很远。

“轰隆……。”

调转好炮口的火炮瞄准鞑子兵喷出火舌,因为城内街道的关系,鞑子兵刚进来根本没地方躲,往往一炮打出去能打死十多人。

八旗兵马上看到城头上调转过来的火炮给己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一百多人沿着内城梯杀了上去,可当他们刚冲到城头的时候,脚下发出了剧烈的爆炸声,将这一百多人全都炸死了。

李延知道城头将是鞑子必攻的阵地,但是他不敢撤,能坚持一会就多坚持一会,一定要坚持到城内全面起火,坚持到左良玉的部队把城门封堵住为止,幸好左良玉送了他一百多颗炸弹,否则这个任务非常难以完成。

阿巴泰进城之后突然发现他面对的局面比在城外的时候还要难以应付,城头的火炮调转了炮口,城内也突然着火了,混乱的不得了。

“贝勒爷,一定要把城头上的火炮都干掉,否则咱们的伤亡会非常大,我马上带人上去。”科尔昆跟阿巴泰说了一声,带领本部人马主攻西城上的火炮据点。

城头上的火力异常猛,科尔昆损失了一百五十多人后不得不暂缓进攻,他不知道城头上的敌人火力为什么那么强,完全让他不敢强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黑洞洞的炮口喷射炮弹,让科尔昆略感安心的是火炮的准头实在差劲,很多炮弹都没落到己军头上,反而把朝鲜人打死不少。

其实李延是有意为之,因为他己经看到左良玉的人马杀过来了,死守城头只会增加自己人的伤亡,将存下的炮弹尽快打光才是要紧事,免得留给鞑子使用,所以也不管是鞑子兵还是朝鲜百姓,通通乱轰一气。

“把炸弹的时间调好,马上撤退,顺着绳子下去,有自己人接应。”李延见左良玉部己经杀到了西城下面,马上命令特务部的人顺着绳子撤出城外。

第三三三章 【一把大火全烧光】

“娘的嘞,这朝鲜佬的炮兵倒是好汉子。”科尔昆在付出了近六百人的伤亡后终于杀上了城头,面对逃出城外的朝鲜饱兵,他觉得那才是合格的士兵。

科尔昆的话刚说完就愣在了那里,看着城外突然杀出来的兵马,他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尤其是看到城头上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弹药告罄,不详的预感越发强烈。

“贝勒爷,城内起大火了。”一个八旗军官跑到阿巴泰身边说道,尽管八旗兵对杀人放火非常在行,可是现在城内的火势超出了可控的范围,走在街上都烤人的脸膛,再不撤出汉城,估计城内的人都得被烧死。

阿巴泰也非常纳闷,自从他率兵进城后,城内突然燃起了大火,难道朝鲜人想要跟他同归于尽吗?拿十数万朝鲜百姓来做赌注?

阿巴泰正疑惑不解的时候,科尔昆飞跑到他面前,道:“贝勒爷,城外发现敌军,我们好像中计了。”

阿巴泰走上城头一看,西城那些还在往外逃的朝鲜百姓被城外的那支部队给打回了城里,这更让他糊涂了,难道城外的部队不是朝鲜军?那又是哪的队伍呢?

城内的火越烧越旺,那些想要救火的朝鲜百姓发现火是越救越大,而且有的着火的地方竟然用水浇不灭,这让人心更加恐慌,纷纷想要逃出城去。

卢鼎看着城内再次涌出来的朝鲜老百姓,将手一挥,三个营一千二百人组成的六个射击梯队轮番上阵,十轮射击不到,想要逃出城的朝鲜百姓不得不退回城去,面对城外杀人的狂魔,城内无情的火似乎更容易接受些。

阿巴泰握紧了拳头,道:“那些人绝对不是朝鲜军,我们不能再留在城内了,撤。”

进去容易出来难,当八旗兵想要出城的时候,遭到了强有力的打击,密集的子弹像是下雨一样倾泻到八旗兵的身上,一个冲锋过后地上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

“贝勒爷,他们好像是明军。”科尔昆觉得只有明军才会有如此犀利的火器。

阿巴泰脸上挂着许多汗珠,不知道是被火烤的还是紧张的缘故,他擦了擦汗,道:“不管是谁,他挡住了我们的路,如果我们不杀出去,迟早都得被烧死在城内,给我冲。”

科尔昆知道情势危急,他马上叫人把一于多朝鲜百姓驱赶到阵前,想用朝鲜百姓做盾牌,掩护八旗子弟冲出城去。

左良玉见鞑子兵驱赶朝鲜百姓出城,道:“鞑子倒是够狠的,可惜我没有那个怜悯之心,传我的命令,继续逼近,不要给城里的人任何出逃的机会。”

原本三百米的距离被推进到二百米左右,不但子弹密集了,炸弹也接二连三的抛到城门附近,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在硝烟慢慢消散后,死尸几乎堵住了城门。

科尔昆见朝鲜百姓即便死也不愿意充当人体盾牌纷纷往城内逃,他己经徽得下令把这些人杀掉了,因为他们和朝鲜百姓面对的局面都是一样的。

城内的火己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不管是朝鲜百姓还是八旗军兵,全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寻找凉快点的地方,有的人甚至直接从城头跳了下去,可是结果是九死一生,而即使侥幸保住了性命,等待他们的也是无情的杀戮。

左良玉看着走来的李延,问道:“城内燃烧的是什么?在城外就感觉非常烤人,似乎连水都浇不灭。”

李延笑道:“是用黑油提炼出来的,一旦燃烧非常难以扑灭,我们弄进城里有三十多车呢!汉城基本上算是废了。”

左良玉曾经吃过大火的亏,当年被徐洋烧的毁了容貌,听了李延的话,道:“都说名将白起因为杀人过多而生生世世投胎为猪,我的名气远远比不上白起,可是下场估计和白起差不多,这么做是会下地狱的。”

“战争使人命不如狗,即使我们不做,鞑子劫掠过后他们也不会有好下场,这就是国家积弱的后果,如果朝鲜国力雄厚,兵强马壮,试问谁敢打他们的主意?弱者没有选择的权力。”李延见城内的大火己经冲天而起,道:“估计再等十分钟,就没咱们什么事了,大火会把这座城市烧成灰烬。”

正如李延所说,在火势大到使明军都不得不后撤到五百米距离的时候,城门那里再也没有人往外走了,通过破开的城门可以看到汉城内一片火红,房屋烧的都剩下了架子,却看不到人影了。

三天,汉城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才算熄灭,事后经过统计,包括五千鞑子兵在内,汉城没有一个活口,因为是火烧致死,死尸基本都化为了灰烬,所以不必担心会有大规模的瘟疫发生。

左良玉走在汉城的街道上,火虽然熄灭了,但是仍然感到非常的火热,空气中还飘着一股异样的味道,那是人肉被烤焦的气味。

“大人,北城方向发现大队骑兵,侦察兵说那是马参谋长的人马,马参谋长夺取了鞑子的五于多匹战马,正在朝汉城赶来。”

左良玉哦了一声道:“我正奇怪鞑子的战马哪去了,原来是想要从陆路过来接应鞑子兵啊!倒是便宜了马如龙和梦庚那小子。”

原来马如龙和左梦庚破了原州后一路北上,在鞑子顺北汉江南下汉城的第二天,他们就杀到了春川城,并且侦查得知鞑子在江北有无数马匹,却没有多少士兵,因此渡过北汉江后就把靴子的战马全部接收了,策马奔往汉城。

当马如龙和左梦庚等人抵达汉城后,被入眼所见惊呆了,诺大的汉城成了真正的废墟,除了明军看不到其他的人,听士兵们说,当汉城被焚毁的消息传开后,朝鲜百姓一窝蜂的奔江华岛方向去了,别说人,就连狗都不敢往汉城方向走了。

“传我的命令,让王进忠马上带人到汉城来,我们研究一下下一步的计划。”左良玉看见马如龙和儿子在城外安营扎寨了,对身边的亲兵说道。

第三三四章 【国王的凄凉生活】

临时营帐内,左良玉听完马如龙汇报战果,不由得高兴万分,对身边的左梦庚道:“臭小子干的不错,不过你也别骄傲,要是没有马参谋长在你身边,你弄不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还有那个叫杨文聪的,要记一大功,阵亡的官兵要详细记录在案,皇上一定不会忘记他们。

马如龙己经知道左良玉等人取得的“辉煌”战果,他略微皱着眉头道:“左大人,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做呢?”

“这正是我召集你们来的目的,大家讨论一下进一步的计划,是继续在朝鲜南部行动,还是北上迎击鞑子,据侦察兵侦查所得,鞑子己经攻陷了朝鲜的开城,听朝鲜北部逃下来的老百姓说,鞑子在朝鲜两江道、咸镜南北道一带十分活跃,向东己经打通了入海口。”

众人听了左良玉的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继续北上,不论他们跟朝鲜打的怎么样,总没有和鞑子打仗来的有份量,在军功的计数上得分也是不同的。

左良玉见意见趋于统一,道:“既然这样,那就定下来继续北上,但是朝鲜南部的事情要做充分的布置,马参谋长,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马如龙见左良玉突然问了自己这么一嘴,略微诧异后马上明白了左良玉的心思,道:“我的建议是让王进忠部分出一半的兵力,余部和左大人的人马会合后北上进击鞑子,由梦庚统筹朝鲜南部的工作,负责将朝鲜百姓驱赶到江华岛附近,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左良玉心中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心说马如龙倒是察言观色的一把好手,把自己的心思揣摩透了,他的想法就是让左梦庚留在没有太大危险的朝鲜南部,反正儿子的功劳己经赚到手了,再拼命也没有太大的意义,等回到京城后就给儿子谋一个别的进阶工作,免得在军队里让他跟着提心吊胆。

“就这么办吧!梦庚你明天就在这里等着王进忠办理交接,具体的我一会再安排一下。”左良玉见儿子张口欲言,马上拿话把儿子想说的话给堵了回去。

李延见左良玉决定北上,道:“左大人,明天一早我们就要走了,到了京城后,我一定给左大人报捷去。”

左良玉心中一动,道:“李兄弟,我先谢谢你了,等一会你慢走,我还有些事情跟你商量一下。”

散会后,左良玉把李延叫到身边,道:“李兄弟,你离开朝鲜后要返回京城吧?我这里有封信麻烦你转交给皇上。”左良玉说着写了一封信,吹干后交给了李延。

且不说左良玉整顿兵马继续北上,左梦庚率领骑兵在朝鲜南部驱赶百姓赶往江华岛方向,单说负责“接引”朝鲜国王的李过。

李过一直在暗中盯着李倧,自从李倧出了汉城后就跟着李倧跑到了江华岛,本来江华岛在战时就会变成朝鲜国王的行宫,等闲人是进不去的,好在李倧的内侍中有一个是特务部的编外人员,李过和几个得力手下才得以一直跟着李倧。

“头,刚刚得到的消息,汉城被焚毁了,一个活口可能都没有留下,左良玉这小子可真够狠的。”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对李过说道。

李过略微露出惊讶神色,继而点点头道:“如此也好,等李倧到了京城后,朝鲜百姓会跟着蜂拥而至,也不用我们再浪费唇舌了,还没有刘肇基的消息吗?”

“我差点忘了,刘肇基大人送来了一封信。”那人说着把一封信递给李过。

李过展开看了看,道:“刘肇基的人马己经停靠在了附近的龙游岛,但是因为朝鲜水军封锁了江华岛附近的水域,他无法过来跟我商量如何赚走李倧,决定在李倧的别宫等我们,我们今晚就进宫见见那位逃跑成瘾的国王吧!”

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此时的李倧一点都不过分,尤其是他听到国都汉城被焚毁,百姓死伤无数之后,更是用被子把自己裹了起来睡觉,否则他会觉得心脏要蹦出来。

“啊。”

李倧叫了一声从梦中惊醒,听到越走越近的脚步声,更是把被子紧了紧,等看到走进来的是得力的内侍,才松了口气。

“恭喜大王,大明朝有消息传来了……。”内侍说着觉得不妥,此时恭喜李倧,岂不是等着掉脑袋嘛!

李倧倒是没有在意,急道:“是吗?人在哪里?来了多少军队?他们是不是可以帮着寡人。……,,

内侍见李倧如此神态,忙道:“来人己经被安排在隔壁住下,此时天色己晚,信使一路疲累,大王还是明早再召见信使吧!”

李倧点点头道:“对,得让人家休息好,行宫里还有一些食材吧?明天一早弄一桌丰盛一点的酒席,好好的宴请一下信使。”

安排好这一切的李倧再也没有了睡意,他打起精神想了想自己今后的出路,如今朝鲜南北糜烂,国都都被倭寇焚毁了,形势虽然没有上两次近乎丧国严峻,但也差不到哪去,想要力挽狂润己经不是他的事情了,主要还得看大明朝是什么态度。

如果大明朝出兵的话,会像上次那样没有私心吗?李倧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据他所知大明朝和以前的大明朝不太一样了,尤其是当政的君主崇祯皇帝是个急功近利的人,想要大明朝出兵帮助收复失地平定朝鲜局势,不付出让崇祯皇帝满意的代价肯定办不到。

如果大明朝不出兵呢?李倧想到这心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如果大明朝不出兵,那么他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内附,成为大明朝真正的附庸。

李倧看看左右,没有一个人影,那些平日里陪伴在自己身边的重臣忠臣一个人影都不见了,他现在真想找个人商量商量,哪怕是被他申斥的把脑袋磕出血的金自点也行,看看怎么办才能度过眼前的难关,可惜任他怎么看都没有人,只有凄凉的夜风轻轻的吹过,更是凭添几分凄凉气息。

第三三五章 【金条】

李过看着一桌子丰盛的酒席,眉头皱了皱,他真有些佩服李倧了,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有闲心摆谱,厚待自己这个使臣,不由得拿李倧和崇祯皇帝做比较,按李过对崇祯皇帝的了解,如果把崇祯皇帝换成今日的李倧,只怕崇祯皇帝绝对不会把心思花在招待使臣上面,而会分秒必争想办法如何摆脱困局,这就是差距,领导者的差距才造成了两个国家巨大的差距。

听到屏风后面传出的脚步声,李过转头一看,李倧在两名内侍的陪同下出来了,李过并没有行大礼,而是学读书人给李倧作揖,算是见过礼了,讲究起来,李过的态度有些傲慢。

李倧哪还有心思去看李过的姿势,他求李过还来不及呢!走到桌边一探手道:“请坐,不知上使吃的如何?身在别宫,一切从简,还望上使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