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我决定冒这个险也是迫不得己,我刚刚得到消息,大哥代善去见了大汗想让我出任北上领兵的主将,结果被大汗狠狠数落了一顿,刚才又传来范文程暴毙的消息,所以我能争取到兵权的机会不大,这才不得不挺而走险。”多尔衮见果仑眉宇间似乎不赞成他的计划,解释道。

果仑此时不由得想起李信所说的那个主意,看来一切都在朝着李信的预测发展,自己这颗关键的棋子到底该落到哪里呢?怎么做才会对大明帝国更有利呢?

大玉儿等到后半夜才等回皇太极,见皇太极脸色难看至极,问道:“范先生怎么样了?还有救没有?”

皇太极深深叹息一声道:“死了,过去的时候己经咽了气,前段时间宁完我死了,现在范文程又跟着去了,这老天爷是跟大金国过不去呀!”宁完我和范文程的死,让皇太极倍感惋惜和心痛。

大玉儿见皇太极心情如此之差,开解道:“大汗不要太伤心了,眼下还是以大局为重。

皇太极叹息道:“为什么我和崇祯一样的努力,结果却相差这么多呢?刚才接到消息说大明朝在海外用兵,拓展疆域几万里,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啊!反观本汗,励精图治之下大金国却一天不如一天,如今更是陷入大明朝的战略包围当中,实在让本汗有愧先父……。”

大玉儿对皇太极所说不是很懂,但是她明白不能让皇太极失去了雄心壮志,道:“大汗不要自责,我们从一支小小的女真部落到统一女真族,再到朕结蒙古诸部南下大明,都不是一帆风顺呀!遇到小小的挫折再所难免,眼下大金国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是还没有到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汗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只要应付的好,局势也许很快就能扭转过来呢!

皇太极听了大玉儿的话心情略微好转,道:“不错,自天命汗开创基业以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连萨尔浒那样的困境都挺过来了,如今比当年的环境还好上许多呢!”

皇太极被大玉儿一开解,脑袋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道:“来人呐!把几大贝勒和将军们都找来,把出兵的事情定下来再说。”

多尔衮等人还在商议的时候,皇太极的旨意就到了,让多尔衮等人快点进宫去见皇太极,有重大的会议召开。

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面面相觑,这一天一夜可这是一事挨着一事,不知道又有什么重大的决定,难道范文程的死也要向王公贝勒们通报一下吗?

代善刚刚被皇太极数落了一顿,再次见到皇太极却发现皇太极的脸色好了很多,整个人都透着充足的精气神,实在让他觉得纳闷。

其他人也都觉得皇太极像是变了一个人,威严更加使人心悦诚服,尤其是多尔衮等心怀异志的人,更是不敢和皇太极的目光对视。

“阿济格。”皇太极最后把目光落到阿济格身上,

阿济格的脑袋嗡的一声,吓的他跪地后险些趴在地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坏了,皇太极肯定知悉了他们兄弟的阴谋,这下要掉脑袋了。

“本汗任命你为北上领军的主帅,率领两万八旗劲旅快速突破明军在北方的防线,务必要在一个月之内和豪格合兵一处。”皇太极挑选之后觉得只有阿济格基本附和自己的要求。

阿济格听了皇太极这话,像是从地狱又回到了人世间,赶紧跪地领命,当他从地上站起来的时候,才感觉到身上的内衣都潮乎乎的,全被他的冷汗打湿了。

多尔衮和多铎也被吓的不轻,不过最后的结果却让他们喜出望外,阿济格取得了兵权就等于是多尔衮取得了兵权,看来大事可定矣!

第三一三章 【临阵倒戈】

回到家的多尔衮高兴的双手都没地方放了,手舞足蹈道:“太好了,太好了,原本我还担心出兵北上的事,如今阿济格得到了兵权,一切就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阿济格有些后怕道:“别提了,当时可是把我吓坏了,我险些不打自招,这会身上的内衣还潮乎乎的呢!”

多尔衮和多铎不由得点头,当时把他们俩也吓的够呛,那个忽高忽低的感觉实在太让人难受了。

多尔衮看看果仑,道:“果仑,你觉得我们是维持原本的计划不变呢?还是重新制定一个计划来附和现在的情况?”

果仑道:“还是维持原来的计划吧!如今兵权在握更能确保计划顺利实现,我唯一还担心的是大汗会派谁一起北上,如果沈阳发生变故,兵权还能不能在手,这很关键。”

多尔衮点头称是,道:“你说的不错,大汗素来多疑,绝对不会把兵权单独交给阿济格,大汗看中的也就是阿济格能征惯战的长处,肯定留有后招制约阿济格,但是也不用太多虑了,只要给我们一天的时间,等上三旗重新归我指挥,我们就掌握了八旗中的六旗,实力足以震慑那些心怀异心的人。”

果仑回到住处再次想起了李信的那个主意,李信让他自己斟酌决定方向,不管他如何抉择都会全力支持,面对如此重大的选择,他也没有了主心骨,不知道该做出什么选择,因为他和李信都不知道哪个选择是对大明帝国最有利的,而时间紧迫又不容他们请示。

这一天是阿济格出征的日子,皇太极任命阿济格为大将军,而且不出多尔衮所料任命了随军的参军,是个叫图海的名不见经传的八旗子弟,让王公贝勒很是惊讶了一番。

阿济格早就得到了多尔衮的嘱托,让他出兵北上到铁岭后便按兵不动,听候沈阳的消息,同时肃清军队中的异己,确保他们三兄弟对军队的控制权,图海便在第一个被杀之列,因为像图海这种被一下子提拔起来的八旗子弟对皇太极是最忠心不过。

多尔衮看到阿济格领军出了沈阳城,心中悬着的石头丝擎于落了地,对身边的多铎道:“按计划行事,晚上我先去见大汗拖住他,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多铎点头道:“放心吧!一切都推备好了,有果仑在,必保万无一失。”

皇太极派阿济格和图海走后,拿出了刺探出的明军在大金国外围的势力分布图,重点看了看袁崇焕和卢象升这南北两条封锁线,他不得不承认崇祯这一手水上包围计划太厉害,同时夹杂着关闭工商贸易的关口,更是让大金国的实力下滑的很厉害,现在市面上食盐的价格己经比前几年高了几倍,其他的物资就更不用提了,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比军事冲突更让他头痛。

皇太极绞尽脑汁不得其解的时候,内侍送来了一份折报,并不是王公大臣那种正式的折报,不禁问道:“哪一旗递上来的?”皇太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曾经下令凡是在八旗之中有中级以上职位的人都可以给他写折子,所以他有时候一天能收到很多这样的折子。

“是正白旗。”内侍放下折报没有再多言就退下去了。

皇太极有些好奇,因为自从他发布这个命令以来,正白旗是最少有折报递上来的一部,可以说屈指可数,所上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知道这次又是哪一家的牛被人强占了。

皇太极打开折报看了没几行,脸色己经由正常转为铁青,又迅速的变的苍白,他将折报放下后,语带颤声道:“来人……马上让上折报的这个人来……快……。”

果仑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在前往崇德殿的路上,他昨晚想了一夜,最后做出的决定让他都觉得难以相信,直到刚才接到李信的秘信,他才知道自己的决断是正确的,符合大明帝国对鞑子的的基本策略。

“罪臣正白旗副都统果仑参见大汗……。”果仑进来后没敢看皇太极,先跪倒口称有罪

皇太极此时的脸色己经好多了,但是面目表情却有些不太自然,他看了看果仑,道:“你祖上是扈伦部的?”

果仑点头道:“我的祖父是扈伦部的。”当初特务部给果仑捏造身份的时候刻意将果仑塑造为扈伦部的后人,为的就是让多尔衮不太怀疑。

皇太极拿起果仑的折报,道:“就凭这份折报,你将被灭族,你不觉得害怕吗?”

果仑仍旧没有抬头,道:“我之死,为的是大金国不亡,就算大汗杀了我,只要大金国还在,那就是值得的。”

“多尔衮对你不薄,你从一个普通的八旗子弟晋升为正白旗的副都统,不过年余时间,你这么做不是出卖故主吗?”皇太极放下折报道。

果仑这下抬起头来看着皇太极道:“故主与故国相比,我只能选择后者,我不希望将来大金国成为我的故国,相信大汗也明白,即便事成,大金国成为故国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皇太极狠狠的盯着果仑的眼睛,良久之后叹息一声道:“八旗之中还有你这等好男儿,多尔衮比我有福气呀!”

“大汗谬赞了,如果我是八旗之中的好男儿,就不会到这个时候才出来检举多尔衮兄弟,我是看到事不可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为了保命才出首多尔衮……。”果仑还不想死,如果他事事表现的完美,做出一心为国的模样,估计皇太极绝对会杀了他,一个没有缺点!y人,不是帝王可以控制的人,这是李信给他的金玉良言,不管是对崇祯皇帝还是对皇太极,都是管用的。

皇太极笑了几声道:“好,识时务的乃是俊杰,此事平定之后必当重用于你。”皇太极果然觉得果仑是个可以控制的人,果仑之所以会背叛多尔衮,源于多尔衮手中的筹码不够,他相信只要给果仑这种人足够的筹码,绝对能让其忠心一辈子。

第三一四章 【多尔衮客串叶孤城】

果仑见初步得到了皇太极的信任,接着道:“如果我想的不差的话,多尔衮会在晚上来见大汗,然后由多铎发动兵变,之后便是阿济格领兵进城帮助多尔衮威慑众大臣,想要将此事压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首先就要解除多铎的成胁,其后是将多尔衮扣在宫中,最后才去对付阿济格。”

皇太极很庆幸多尔衮失团的核心成员临阵倒戈,他刚才害怕了好一阵子,因为果仑给他提供的情报使他震惊,他事先一点都没有察觉到,一旦多尔衮兵变,相信杀了他取而代之的可能性非常大,并不像果仑说的那么小。而果仑鬼使神差的投靠于他,只能说帝王之气还在他身上,除此之外他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不管你是为了荣华富贵还是为了别的什么,既然你决定为本汗效命,就要拿出使本汗满意的成绩来,多铎的威胁就留给你解决,希望你不会让本汗失望。”

果仑点头道:“大汗放心,一切尽在果仑的安排之下,保证可以悄无声息的消饵这场兵变祸事。……”

“谁在外面?”皇太极突然打断果仑的话,扭头去看屏风后面,当他看到大玉儿走出来的时候,眼角不由的抽动了几下。

大玉儿花容惨淡的看着皇太极,她不小心听到了不该听到的一切,心此时乱成了一团麻皇太极对果仑道:“你下去安排把!岳托会提供你想要的一切。”

果仑走后皇太极起身走到大玉儿身边,道:“非是本汗无情,乃是他无义,这么多年虽然没有重用他,但是也使他生活的安逸,如今他想反转一下大金国,那本汗就不得不使出雷霆手段……。”

大玉儿没有说话,眼泪一串串的落下来,末了道:“你们兄弟最后还是刀兵相见……和十几年前一样……。”

皇太极看着大玉儿的背影,不由得想起了十几年前的往事,最后脸色一秉道:“儿女情长又怎么能和国家大事相比,女真人能走到今天不容易,难道还要再做回奴隶吗?多尔衮,当年不杀你是念在手足之情,今日杀你是念在先祖创业不易,无论公私,你都必须死。”

时间竟然越来越慢了,皇太极在吃过晚饭之后才等到多尔衮前来a见的消息,为了堵住旁人的嘴巴,在他身后的内室之中,代善、莽古尔泰等兄弟都被他请来了,为的就是日后不引起麻烦,当然也有警告的意味。

多尔衮临来的时候,多铎告诉他崇德殿附近的防卫都己经被果仑派人接管,因此多尔衮走起路来一步三摇,显得很轻松。

“九弟,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吗?”皇太极明知故问,他很想看看多尔衮的表演,像是小丑的表演。

多尔衮哈哈一笑道:“没什么,只是今年的雁子特别的肥,我的嘴比较馋,秋天的时候应该可以饱饱口福了。”

皇太极哦了一声,道:“本汗倒是想起一个汉人的故事,讲的是兄弟争雁,最后拿定主意怎么吃雁的时候,雁己经跑掉了,特别的好笑,有时间给你好好的说说。”皇太极忍不住拿话提点多尔衮。

多尔衮哪里能听出皇太极话里的意思,道:“是吗!那以后我可要听听,不过今天来见大汗,是想问大汗一件事。”

“问什么?”皇太极很好奇的问道。

多尔衮突然正色道:“当年天命汗的遗嘱中,到底有没有留下让我继承汗位的遗嘱?我希望大汗告诉我。”

多尔衮此言一出,后面内室中的代善,莽古尔泰等人都伸出了脖子仔细听,当年陪在努尔哈赤身边的只有皇太极一个人,他们也很想知道答案。

“事情过去了那么久,没想到九弟还耿耿于怀,既然九弟那么想知道,本汗不妨告诉你,天命汗临死的时候确实交代过要好好的照顾你们兄弟,但是遗嘱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让九弟你继承汗位。”皇太极据实回答。

多尔衮突然站起来道:“那你为什么逼死我额娘?心中没有鬼的话,就不应该对我额娘那么逼迫,我当时年纪小,可是阿济格把什么都告诉我了。”

皇太极叹息一声道:“九弟你不会明白,做一个可汗,做一个皇帝有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为了巩固汗位,我不得不那么做,否则大金国将会变成一盘散沙,这一点上确实亏欠于你。”

〃那换我来做一下看看。”多尔衮问出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变脸道,“这个位置十几年前就应该是我的了。”

皇太极一笑道:“九弟,你还是不够成熟,当年天命汗没有将汗位传给你是英明决断,你这些年变的越来越狭隘了。”

“那也是拜你所赐,就是我有再锋利的锐气,也被你这些年消磨光了,我不是一个急躁的人,我可以一直等下去,但是我不想等来一个空架子,不想等雁飞走了才确定烹调的方法。”多尔衮一边说一边走近皇太极。

皇太极点点头,道:“这些年大金国确实国运不济,身为大汗的我有领导责任,你是怕等我死后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大金国吧?”

“不错,我不想得到一个无所作为的大金国,趁大金国现在还有一定实力,我要得到我想要的一切,不瞒你说,整个崇德大殿己经尽在我的掌握之中,只要我一声令下,宫中不会留下一个活口。”多尔衮得意洋洋道。

后面内室之中的代善等人听了多尔衮的话,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多尔衮会在这个时候逼宫,而皇太极又吧他们拉来看戏,这两兄弟搞什么鬼呀?

皇太极盯着多尔衮道:“九弟,汉人有句话说的好,聪明反被聪明误,你不该这样,这一点都不像你,聪明睿智的你怎么会想到要搞这一套呢?”

“因为我心急如焚。”多尔衮一样瞪视着皇太极,道:“我一定要让你看看,如果当初得到汗位的是我,大金国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举步维艰。”

第三一五章 【极其重要的棋子】

皇太极面带微笑的看着多尔衮,他觉得多尔衮很可怜,每到关键时刻,好运气都不在多尔衮身边,当初错失汗位是因为年纪太小,如今兵变败露是因为心腹反叛,人生就这么几步,走好一步就会大不一样,多尔衮却一步也没有走好。

多尔衮看到皇太极做出高深莫测的样子就有气,他拍拍双手道:“来人啊!请我们的大汗去休息休息,他太累了。”

皇太极见果仑从门口走进来,这才完全放心,虽然他让正黄旗的心腹们埋伏起来了,但是如何解决正白旗的一千死士没有多少把握,此时见果仑手中拎着一颖人头,仔细一看是多铎,对这个小兄弟的死他觉得不太好受。

多尔衮见只有果仑一个人进来,有些生气果仑不给他撑门面,这个时候正是奚落皇太极的好时候,应该让更多的人看见才是。多尔衮正想让果仑叫几个人进来,发现果仑手上有东西,问道:“果仑,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果仑将多铎的人头放到一旁,平静道:“是多铎的人头……。”

“多铎的……人头……。”多尔衮像是被马蜂蛰了一下,道:“多铎怎么会……。”

果仑慢慢走到皇太极身边,道:“爷,所有的事情我都向大汗凛报了,我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不想看到大金国的实力被削弱,最后再次沦为大明朝的奴隶,第二是我想有个更好的前途,您兵变即使成功了,估计我可能的下场是成为代罪羔羊,所以我只能选择投靠大汗。”

“你这个狼崽子。”多尔衮没想到果仑会这么说,“我多尔衮待你不薄啊!一年之内将你提升到正白旗的副都统,你还觉得不够吗?”

果仑叹了口气道:“我的志向是辅佐明君,为大金国出力,而在爷的手下所作所为就是为了今天能有一个更好的进阶筹码,是果仑对不住您了。”

皇太极咳嗽一声道:“来人,将多尔衮拿下,正白旗的一千人全部没入正黄旗为奴,后面的几位爱卿,你们可以出来了。”

代善等人陆续从内室之中走出来,一个个看多尔衮的眼神很是鄙夷,他们都没有想到多尔衮会做出这种事,严重的违背了八旗议政制度。

多尔衮没想到后面还有这么多人,他这时己经不知道什么叫慌张了,整个人显得有些木然,似乎现在所经历的是一场梦。

莽古尔泰以前见过果仑一面,他冷眼看看果仑道:“大汗,果仑这种卖主求荣的人,可杀不可留,老九,你重用这样的货色,有今天也不足为奇。”

和莽古尔泰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纷纷要求皇太极惩治果仑,不族灭起码也得让果仑给多尔衮陪葬。

皇太极哈哈一笑道:“诸位,如果不是果仑,你们还能有这个心情在这里数落他吗?恐怕多数都将成为阶下囚吧!”

众人一听皇太极这话,都不再言语了,他们对多尔衮很了解,深知多尔衮是个阴沉狠辣之辈,一旦多尔衮兵变成功,他们不是被杀掉就是被囚禁的命运,下场都会凄惨无比。

皇太极见进来绑缚多尔衮的人不是宫内的侍卫,问道:“果仑,这些是什么人?侍卫首领穆凌坷呢?”

“这几个人是跟罪臣比较相得的手下人,多尔衮能轻而易举的夺取皇宫的侍卫权,跟侍卫统领穆凌坷关系密切,这也是罪臣刚刚知道的。”果仑说的半真半假,侍卫统领穆凌坷确实和多尔衮过从甚密,但只是被多尔衮给骗了,其实并没有参与兵变,而果仑叫来的那几个人,则是李信带来了特务部的干练人才。

皇太极其实心情很紧张,否则也不会想不起来侍卫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被换掉了,他嘉奖了果仑几句后,马上命人将穆凌坷拿下。

一场惊心动魄的兵变被不动声色的铲除,参与兵变的人都被皇太极拿下囚禁在大牢之中,而多尔衮的家眷也没得好,不是被赏赐给其他贝勒做奴隶就是被他收入了后宫。

作为这次平息兵变功劳最大的人,果仑可谓深得皇太极的信任和重用,当天晚上即下旨任命果仑为大学士兼兵部侍郎,而且从正白旗副都统晋升为正黄旗都统,不是皇亲国戚,二十嘟当岁就有如此显赫的地位,是大金立国以来没有过的事情。

事情过去的第三天,果仑在新的大学士府邸接受了各方贺客的祝贺,说是各方贺客,其实除了王公贝勒之外人并不多,如果不是皇太极亲自来给果仑的府邸题字,估计那些王公大臣会畏果仑如蛇蝎,果仑的作为实在让他们感到害怕,深怕自己的身边就有果仑这样的奴才,以出卖自己获得更好的前途和富贵。

果仑迎来送往之后刚想歇一歇,就见李信在下人的带领下来了,他的心情好一番紧张,装作热情和李信打招呼,低声告诉李信,道:“这府里面大多是皇太极派来的人,可能是监视我的,以后不要在这里见面了。”

李信点点头,道:“我知道,这次是代表街坊邻居来的,任何人都不会起疑,今后我们只能通过书信联系了,我这次来是告诉你皇上的最新决断。”

果仑面带喜色道:“和皇上联系上了吗!真是太好了,皇上怎么说?”

“我将你的选择告诉皇上后,皇上盛赞你的选择非常正确,并且有新的指示,就是让你擂掇皇太极出兵朝鲜,最好大肆劫掠,搞的朝鲜鸡飞狗跳是最好的。”李信道。

果仑在高兴自己的决定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肯定之后,有点意外道:“皇上不准备在这个时候出兵吗?为什么要让皇太极出兵朝鲜呢?”

李信摇头道:“具体的情形我也不知道,皇上只是交代说只有这样才符合大明帝国的整体战略,并且告诉我们,鞑子不过是瓮中之鳖,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而己,我们只管照办也就是了。”

第三一六章 【支招支到下水道】

果仑点点头道:“那好,如果皇太极征询我的意见,我就将他支往朝鲜,希望鸭绿江的守军能配合好,免得出现丝纰漏。”

“你自己最近也要小心些,多尔衮一系虽然完蛋了,阿济格也被图海干掉了,但是多尔衮兄弟经营正白旗等三族多年,有一些死士,他们很可能会找你的麻烦。”李信对果仑此时的处境很担心。

果仑也知道这一点,道:“放心吧!皇太极特意拨了一队百人的侍卫保护我,顺便也是在监视我,而且还有咱们的几个兄弟在身边,安全上不会有大的危险……。”

果仑正说着,下人来报说皇太极请他去崇德殿议事,他和李信说了几句后便去了。

作为大明帝国安排在鞑子内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卧底,或者说棋子,果仑深知自己的重要性,他这次舍弃多尔衮转投皇太极,就是为了能够够好的渗透到鞑子的权力中枢,更好的为大明帝国为崇祯皇帝效力。

之所以选择出卖多尔衮,果仑是怕多尔衮会为了安抚鞑子的诸多王公大臣而将自己抛出来替罪,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还是为了他的任务,他都必须选择转投皇太极。

果仑来到崇德殿,发现除了自己之外被宣召来的还有代善等鞑子的重要人物,他极其谦虚的做到了最后一个位置。

皇太极冲果仑招了招手,道:“果仑爱卿,上前面来坐,那个空位才是你的位置。”他指了指莽古尔泰下首的空座位。

果仑谢过之后坐到了莽古尔泰的身边,听到莽古尔泰冷哼一声,他心中觉得好笑,自己黑的是多尔衮,又没有黑你,你急个什么劲啊!

皇太极见人来齐了,叹了口气道:“本来商议好的北上出兵计划因为多尔衮的事情不得不停滞下来,现如今除了本汗御驾亲征之外,恐怕没有更好的主意了。”

代善等人赶紧劝阻,谁都可以带兵出征,唯独皇太极不行,一旦皇太极有个闪失,刚刚经历了内让的大金国岂不土崩瓦解。

岳托道:“大汗,不如让我出征吧!我的身体虽然不好,领兵打仗应该没有大碍。”他前几年因为和袁崇焕作战,身上受了很重的伤,否则这次北上也轮不到阿济格出任大将军。

莽古尔泰咳嗽一声道:“大汗,让我去吧!我这个兄弟虽然没什么能耐,但是为大汗流血的勇气还是有的。”

皇太极见自家的几个兄弟子侄纷纷请战,高兴的同时又很丧气,因为他们没有符合他要求的将领,他正在郁闷的时候,发现果仑欲言又止,马上问道:“果仑爱卿有什么话想说?尽管直言便是。”

果仑见自己的举动引起了皇太极的注意,道:“大汗,其实我们不必出兵北上,出兵北上不但要经过大明朝埋设的雷区,即使和豪格合兵一处也不见得能有更好的作为,微臣听说漠西和漠南的蒙古人并不买我们的账,一旦大明朝笼络了那些蒙古人和我们开战,胜负很难预料,一旁虎视耽耽的大明朝绝对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

皇太极听果仑说到这,不免生出对儿子豪格的失望来,豪格来信说他取得了辽河以西的大片领土,而根据大金国的间谍系统得到的消息,豪格只是把漠西漠南的蒙古人给赶跑了,并没有消灭那些蒙古人的主力,收编的也是一些散兵游勇,如果大金国举国迁徙的话,仍然是很麻烦的事情。

果仑继续道:“我觉得北上不如南下,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南下朝鲜,相对于其他的大江大河来说,鸭绿江的水流并不宽,而且又有长白山这个陆上通道,突袭进入朝鲜比北上要安全的多,最重要的是大金国需要一次胜利来鼓舞士气,来补充急需的物资,而朝鲜是最佳的对象。”

代善第一个反对果仑的计划,道:“袁崇焕的部队主力虽然驻扎在辽河以西,但是在鸭绿江口驻扎着一支将近两万人的人马,加上鸭绿江里的大明水师,这一仗很难打,如果想要从长白山穿越到朝鲜境内,则有朝鲜的兵马加以阻拦,只要他们阻拦住我们一天,必然会有大明朝的军队从海路进入朝鲜进行支援,我们最多能前进到距离平壤五百里的地方就会遇到袁崇焕支援朝鲜的大军……。”

代善说的是实情,自从大明朝展开水上包围计划以来,和朝鲜采取的是朕动防御的策略,皇太极在最初不是没想过南下朝鲜,然而在突破进入到朝鲜境内后就遇到了袁崇焕的一万多明军,结果被迫退回来了。

果仑笑道:“大贝勒说的是实情,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明军在洞悉了豪格的意向后,肯定会严防我们北上和豪格合兵袭扰大明朝的后方,我们可以声东击西,以豪格的部队吸引大明朝袁崇焕的主力,然后在沈阳抽调骑兵快速穿越长白山,我们的目的是取得急需的物资,只要速度快,在明军的援兵到来之前就己经回到我们的地盘了。”

岳托摇头道:“即便成功的得到了物资,我军的速度必然会慢下来,岂不处于挨打的局面,此计有疏漏之处。”

果仑道:“最大的变数无非是明军会派兵支援朝鲜,我们只要拿出举国决一死战的气魄来迷惑明军,保证他们不敢分兵去救朝鲜,袁崇焕素来谨慎,他不会为了一个朝鲜而让大明朝吃大亏,这是必然的。”

皇太极觉得果仑说的有道理,果然是一个足智多谋的青年才俊,马上道:“果仑的计划也不错,就这么办吧!如果这次能够劫掠朝鲜成功,最好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一个基地,在长白山东北部的豆满江和会宁地区打开一个缺口,突破大明朝的重重封锁。”

果仑听了皇太极的话,心脏不由得咯喳一下,心说皇太极果然是个人物,一旦八旗劲旅在豆满江和会宁地区站住脚,鞑子就可能会突破大明帝国的封锁,甚至会和楼人取得联系,这个可能性非常大,必须要让朝廷加以防备才是。

第三一七章 【再添一子】

“皇上,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