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私人的聚会,希望大家不要拘束。”
我像是和布鲁克林等人聊家常一样,一边吃一边聊,从英国王室的绯闻到法国皇帝的荒淫等等,全然没有涉及到这次战争,所以宾主之间相谈非常愉快,以至于有些俘虏觉得恍惚,认为根本没有发生什么战争。
布鲁克林等俘虏己经饿了一天了,这顿饭吃的分外香甜,当酒足饭饱之后,布鲁克林咳嗽一声,道:“尊敬的皇帝陛下,天下间并没有白吃的午餐,打了败仗总是要付出代价,有什么要求请皇帝陛下直言吧!”
“朕最喜欢和聪明说话,来人,把这里收拾一下。”我叫人把残羹剩饭拿走,将饭桌改成了谈判桌。
双方对面坐下后,我将誊写清楚的条约递给布鲁克林和荷兰人的代表,条约用四种文字写成,分别是汉字,英文,拉丁文和葡萄牙文。
时间在这个时候要以说应该论秒计,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了开锁的印度翻译身上,当印度翻译把十几把锁着门闩的铁锁悉数打开后,累的浑身虚脱的印度翻译险些趴在地上,这虽然不是难度很高的技术活,但是在这个环境下,心理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海军陆战队员们看着一个人都拿不动的钢铁门闩,不得不佩服筑造这座城堡的人,简直太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
队员们两个人合伙把门闩一个一个抽拿下来,然后十个人合力向外推着城门,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这座堪比铁桶的城池的丧钟也敲响了。
徐子骞没想到城门会这么不声不响的就开了,这让他有些不敢相信,少主曾经说过,锁住城门的锁头乃是精钢所造,而且锁头的设计都是一个谜,当初铸造的工匠都被杀死了,没有钥匙根本打不开,可怎么就开了呢?
徐子骞看着从城门涌入城池的敌人,知道大势已去,即便能在巷战中坚持一下,最后的结果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他真有些愧对徐龙星的信任。
“告诉士兵们从城头上撤下来,到城里隐蔽,一定要给进城的敌人致命的打击。”为了回报徐龙星的栽培和信任,徐子骞只能选择和徐家堡共存亡。
当李定国得知城门被打开后,不同自主的紧握了一下双拳,马上指挥大军冲入徐家堡内,没有了坚固的徐家堡作为掩护,他相信海军陆战队解决堡内的敌人是小菜一碟。
第二九一章 【末路】
当徐龙星看到徐家堡周围出现攻城的敌人后,确实想过要分出一两艘战船给徐家堡以海上火力的支援,但是这个作战意图马上被明军看破,一支舰队横亘在徐家军的后阵阻挡了徐家军回援的途径。
黄周星所部负责阻拦徐家军,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他将战舰的火力全部调动起来,和徐家军展开了对射,这种战法无所谓谁吃亏,比的就是战舰的武器组成和抗打击能力,操炮手的技艺以及一点点运气。
徐龙星见舰队无法给予徐家堡火力支援,便把看家本领拿出来一门心思的打好眼前这一仗,如果比较徐家军的武器装备和明军的区别,可以说难分伯仲,明军的舰载武器最为厉害的是“导弹”,而徐家军的舰载武器的代表则是一种类似鱼雷的武器,给明军舰队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我看着眼前胶着的战局,心疼着那些被击沉乃至丧失战斗力的战舰,海军没有了空中的支援,使这一仗打的很吃力,当我把望远镜对准徐家堡,不由自主道:“李定国在干什么?有了空军如此力度的支援还没有把徐家堡攻下来,一旦空军弹药告罄,他这个仗还要不要打了。”
参谋人员看到己军舰队己经损毁了七八艘战舰,马上建议崇祯皇帝,道:“皇上,让李天植马上回来吧!这样打下去,我军和徐家军只能是两败俱伤,还不如全力对付徐家军的海军,消灭了海军,小小的徐家堡还不是手到擒来。”
我摇摇头,见李天植打出弹药告罄的旗语后并没有回来,而是跑去帮李定国运送士兵了,不由得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如果在晚上用热气球往徐家堡里面运兵,那么拿下徐家堡不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吗!正懊悔的时候,又觉得不妥,晚上那么亮的热气球悬在徐家堡上空活动,谁也不是傻子,仍旧是一番恶战。
“皇上,夏允彝司令员发来消息说,他的舰队快不行了,请求撤出战斗。”传令官接到消息后飞跑着来到崇祯皇帝身边说道。
我知道夏允彝面对的敌人正是徐家军海军旗舰所在的位置,他的舰队损失惨重也在情理之中,“告诉夏允彝可以撤出战场。”此时我深深的后悔,觉得不应该把热气球的主力用来支援李定国攻城,如果用来对付徐龙星的海军,大明帝国的海军就不会有如此大的损失,看来想要活捉徐龙星是造成这次损失的源头啊!
“皇上,李天植大人回来补充弹药和燃料了。”参谋人员知道这次李天植的空军回来补充完弹药后就会去对付徐龙星的水师,因此语气也不由得轻快许多。
时间不长,热气球来到超缓战舰的上空进行快速补充战斗物资,通过绳索和一个小滑轮将炸弹和燃料放到木筐里运送上去。
“皇上,李天植大人说希望皇上能准许他将徐家军的旗舰炸掉,徐家军的很多命令都是旗舰所发,如果能炸掉旗舰,将会大大减轻我军的压力。”
我的希望是活捉徐龙星,想要当面问他一问,但是李天植的这个建议却不能让我忽视,权衡再三后,道:“告诉李天植,尽量炸徐家军旗舰的头尾和信息发送所在,不要把徐龙星或者徐洋给炸死了。”我觉得指挥舰队的很可能是徐龙星,别人恐怕没有这个指挥才能。
“王爷,天上的大球过来了,我们怎么办?”徐家军的将领亲眼看到天上的大球把徐家堡炸的一片浓烟,在心理上对天上的大球很恐惧。
徐龙星面对空中的打击也是心中发怵,“让所有战船燃烧烟雾弹,让他们看不清海面。”随着徐龙星的命令,徐家军的战船马上冒出了白色的烟雾,烟雾非常的浓稠,很快就在海面上形成了仿佛海雾的情景,将敌我双方的战舰都包裹在其中了。
这一招并不是用来对付空中打击的,而是徐家军用来逃跑的招数,今天这个情况下,徐龙星也只好用这一招来对付空中的打击了。
我看着海上越来越大的烟雾,不由得紧握双拳,恨道:“这个徐龙星还真是有能耐啊!这个办法都能想得到,给舰队下命令,让他们撤回来。”
虽然此时打旗语己经看不见了,但是明军还有另一套传达讯息的办法,那就是用号角,司号员吹出一阵代表撤出战场的号角声,就见大明帝国的海军舰队慢慢的从浓雾中露出头来
“告诉李天植,看不见也要炸,往浓雾里扔,炸弹扔完了就回来补充,倒要看看他们能藏多久……。”我的话还没说完,李定国那里己经传来了好消息,徐家堡的城门被打开了,海军陆战队正在肃清徐家堡内的敌人,这让我略感安慰,心说没自给李定国空中支援。
李天植接到崇祯皇帝的命令后,看着下方一片浓雾的海面,皱了皱眉头,道:“告诉其他热气球,每个间隔二百米组成空中阵列,从南到北排列好,一起扔炸弹。”李天植是两榜进士出身,还进修过算术,有一定的数学根基,他的这个阵列可以让空袭在这个情势下取得最佳效果。
徐龙星听到响起的号角声,判断敌人很可能是要撤出战场,好减少头顶敌人误炸己军的可能,他该怎么办呢?如果继续留在浓雾中,虽然可以扰乱敌人的视线,但是这也不是长久的办法啊!
“王爷……徐家堡被敌人占领了……。”得到这个消息的将领徐汉马上来到徐龙星身边说道:“看来敌人这是有各而来,为了保存实力,我们还是前去和少主合兵一处再想办法吧!那里还有法国人的舰队在,实在不行咱们跑到法国逍遥快活去。”
徐龙星闻听徐家堡失陷,脸色顿时变的非常难看,大明朝仿佛从天而降的舰队让他在古里三年多的努力都化为了乌有,尤其是热气球的出现,更是给了他很大的心理打击,那本该是十几二十年后武器的出现,使他手中的“天书”头一次发生了重大的非他所为的偏颇,而这个偏颇葬送了他三年多的心血。
徐汉的建议徐龙星不是没想过,但是让他放弃这么一片基业,实在非常的困难,再说到了欧洲之后,一切还得从头再来,他己经老了,没有了那个上进心。
“你现在马上登岸从陆路赶到格古盐场,告诉徐洋这里己经事不可为,让他去欧洲吧!不要再挂念我和徐猛,既然大明朝的海军能到这里来,估计吉隆坡的徐猛己经凶多吉少了,你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务必要亲口告诉徐洋,就是书上所载己经全无用处了,让他好之为之吧。”
徐龙星所在的旗舰上有几艘保命用的小型潜艇,只能承载一人,潜下水面五六米深,用漂浮在海上的管子进行换气呼吸,他将这种潜艇给了徐汉一个,让他把这些话带给儿子徐洋,说完之后,徐龙星下达了一个让人没有想到的命令。
第三零零章 【驱狼吞虎的主意】
布鲁克林见崇祯皇帝直接拿出了谈判的合约,分明是不想谈判,否则不会如此的不留余地,他仔细的看了看条约,然后将条约放到桌子上,道:“皇帝陛下,这个条约恕我不能接受,我们大英帝国是不会接受这个不平等条约的。”
荷兰的代表见布鲁克林如此表态,他自然乐得有人出头,放下条约静观其变。
“布鲁克林先生,希望你能面对现实,这份条约是大明帝国和葡萄牙王国的底线,你只能选择接受,正如你所说,打了败仗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你希望明葡联军打到英国和荷兰的本土,你也可以选择不签署这份条约,到时候即便你想签署,那么签署的将不会是这份条约了。”
潘多思那在一旁帮腔道:“布鲁克林,明葡联军的实力你己经见识过了,在实力面前你不应该有那么多的废话,我们手上有近千的英荷联军的俘虏,还有哈德斯的人马,他们挺不了多久的,这是你可以谈判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机会,将来的条约内容将会更加苛刻。
“你们这是勒索……敲诈……。”雷奥捂着疼痛的脸颊说道:“这是强盗的行为……一个绅士不能……。”
我打断了雷奥的话,道:“我们并不是绅士,而是强盗,强盗是不需要谈判的,如果不是照顾你们这些绅士,真懒得答对你们。”
布鲁克林狠狠的瞪了雷奥一眼,道:“如果你还不闭嘴的话,我不介意把你扔到海里喂鱼。”他说完转身对崇祯皇帝说道:“皇帝陛下,这个条约实在太苛刻了,我请求您允许我做出适当的修改,否则您就下命令枪毙我吧!除了我,没有人有权力签署这份条约。”
“这还像句人话,你把需要修改的地方说一下,如果不是太无理取闹的话,也许我们会接受的。”我说完冲潘多思那笑了笑,幸好这个老家伙知道布鲁克林会这么说而修改了一部分条约内容,比我所口拟的苛刻多了,看起来像是卖身契。
布鲁克林见崇祯皇帝松口了,马上低声的和荷兰代表商量起来,逐条逐条的推敲,经过半个小时的推敲终于改好了条约。
我接过布鲁克林改好的条约,看完之后不禁想大笑三声,这份条约比我所口拟的条约还要优厚,战争赔款由潘多思那信口开河的三千万银元变成了一千二百万银元,比我的预期多了二百万,与英荷遁商的税款问题,则必须要经过大明帝国的同意才能征收等等。看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箴言一点不错,战争是发财的最佳工具呀!
谈判完毕后,布鲁克林等人被请到了临时公馆里居住。雷奥犹豫了一会说道:“那个条约太苛刻了,你将会成为大英帝国的罪人。”
布鲁克林笑道:“签署了又怎么样,大英帝国是不会承认的,虽然王室赋予了我可以对外媾和的权力,但是我可不想成为大英帝国的罪人。”
雷奥这才知道刚才谈判之时的一切都是布鲁克林有意为之,顿时高兴道:“对,我们签署的合约并不能代表大英帝国,就让他们高兴去吧!等我们回到了英国,看他们能怎么样。
“你以为一分钱不拿我们就走的了吗?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战争赔款我们不拿出来,他们是不会放人的。”布鲁克林可没有雷奥那么乐观,一千二百万银元不是小数目,东印度公司可不是他一个人的。
“您还是先给哈德斯写封信吧!他恐怕还不知道我们的处境,万一盲目进攻,受罪的是我们。”雷奥才不管布鲁克林的担心,只要让他有脸面回到英国就行。
“皇上,您似乎有些不太高兴?”参谋人员吴易把制定好的扶植印度本土势力的计划放到桌子上,问道。
“朕是怕英国人和荷兰人不会履行条约,毕竟跟我们打交道的是英属东印度公司,他们虽然有对外媾和的权力,但是哪一个君王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呢㈠”
吴易想了想,道:“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微臣觉得一定要把战争赔款拿到手,否则一旦他们反悔,就太吃亏了。”
“银元不到手,这些英荷鬼子绝对不能放,朕觉得还是没有把他们打痛,如果真的打痛了他们,除了赔款之外的那些利益就能充分得到了。”
昊易想了想,道:“微臣倒是有一个驱狼吞虎的主意,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爱卿尽管说。”吴易这个参谋虽然是大名军事学院毕业的,但是远征以来并没有出彩的地方,我对他的评价是中规中矩而己,对他的主意我并没有多大期待。
“战争赔款可以多给葡萄牙人一些作为军费,要求他们回到欧洲后继续教训英国和荷兰,直到打的英荷服软签署真正的双边条约为止,朝廷可以派出一支小型舰队协同葡萄牙人作战,最好是将热气球派出四个,微臣想用不了半年,真正的对大明帝国有利的条约就会签署,而我们的付出只不过是一支七八艘战舰的舰队和四个热气球,这个投入获得的回报非常大……。”吴易将心中的计策缓缓道来。
我听完了吴易的计划,拍桌子道:“爱卿妙计,朕想潘多思那会乐不得的接受合作,这个军事资助计划最妙的地方是不用大明帝国出动大部队劳师远征,就让夏允彝和夏之本他们到欧洲去打猎吧一直到英荷服软为止,这也算杀鸡做猴,让其他欧洲国家引以为戒,千万别跟大明帝国过不去。”
“最好是紧密的团结葡萄牙,让葡萄牙成为大明帝国的铁杆盟友,而让其和其他欧洲国家水火不容,那才能确保大明帝国在欧洲的利益最大化……。”吴易继续道。
“爱卿把这个想法拟一个具体的计划给朕看,要快。”听了吴易的计划,我对其拟定的扶植势力分裂印度半岛的计划更加有信心了。
我成为崇祯以后 第三零一章 【扫平南亚】
随着哈德斯的投降,印度半岛的事态完全在按照我所制定的计划发展,而且非常迅速,尽管奥朗布不太愿意做沙杰汗的私生子,但是为了大局我还是说服了他,让他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第三个帝位争夺者,在李定国和李天植的帮助下,奥朗布短短十天之内就拥有了包括古里在内的十几个城市作为地盘,而望风而降者每天都在增加,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古里以南的印度领土完全可以以奥朗布这个沙杰汗私生子的名义掌握在大明帝国手中。
扶植的几个农民起义团体也非常争气,在印度北部攻占了数个重要城邦,有我源源不断的输送“营养”给他们,印度莫卧儿帝国是拿他们没办法的。
这个时候,明葡联军才向莫卧儿帝国的皇帝沙杰汗提出贸易要求,莫卧儿帝国上下当然知道国外势力己经在印度本土重新洗牌,同时在明葡联军所支持的二皇子的帮助下,明葡联军得到了想得到的一切,并且答应这位皇子帮助干掉他的竞争者杰蒙。
“皇上,英荷联军的战争赔款己经到位,微臣清点过,金银经过折算后等于一千二百万银元,并且按照皇上的吩咐给了葡萄牙人六百万银元。”吴易道。
“数目不差就好,联昨天己经跟潘多思那谈过了,他对联的提议非常感兴趣,还问什么时候能出发,联跟他说不要着急,先把亚洲的事情做完了再回去,从明天开始,明葡联军继续南下帮助奥朗布打地盘,而且一直打到爪哇去,有半年时间应该够了。”
“皇上是想……。”吴易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时间,打仗倒不费几天时间:主要是路程太远,从印度古里到爪哇岛巴达维亚等地,最快也要一个半月时间,然后再回航,顺路解决吕宋,台湾,明天夏天能回到大明朝的本土都是快的。
我看出吴易的疑虑,道:“肤难得出来一次,一定要把这里的基础打好,以后就可以把具体事务交给下面的大臣将军们办理了。”
“皇上是要在海外设置将军府吗?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可以设置印度将军府,雅加达将军府,马六甲将军府等等,一来可以加N管理,二来也可以彰显大明帝国的国威。”吴…a…想到大明帝国的e。域拓展到印度洋,不禁有些激动。
我被吴易的话点拨的茅塞顿开,对呀!可以在海外设立驻军机构,建立军事基地,确保大明帝国在海外的利益,“爱卿说的是,但是这不能操之过急,没有个三年五载完善不了,再说大明帝国的海军现在还很薄弱,远洋作战能力不高,什么时候有三百艘大型战舰的时候,再做具体安排吧!”
四个月时间弹指而过,在第二年清明过后,不但印度半岛的事情解决完了,明葡联军也将荷兰在印尼等地的势力一扫而光,接收了荷兰人的财产和势力范围,收获丰厚。
古里港徐家堡内,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授衔仪式。我将代表少将军衔的肩章给罗汝才换上,道:“在这里一切从简,等爱卿将来卸任回到京城,联再给爱卿举行正式的授衔仪式。”我己经任命罗汝才为印度将军府的将军,任期两年,由其负责大明帝国在印度半岛以及斯里兰卡的所有事宜。
罗汝才万万没有想到时隔不到一年,他就晋升为少将了,而且被崇祯皇帝委以重任,他是大明帝国第一个海外驻军将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重要性。
我走到李定国面前,本来我也想授予他少将军衔,海军陆战队攻打徐家堡,随军远征爪哇,雅加达,他的表现非常突出,但是他还年轻,如果晋升的太快反而会消磨他的锐气,我将上校的肩章给他戴上道:“定国,要继续努力哟!希望你早日晋升为将军。”
李定国行了一个军礼,道:“请皇上放心,定国一定会多打胜仗,争取早日当上将军。”
接下来我陆续给夏允彝等人更换军衔标志,这些人有的晋升了一级,有的则连升好几级,这跃升的级别是他们用拼搏换来的。
“夏爱卿,你明天就要和葡萄牙人远赴欧洲,一路上要多加小心,联希望你能在欧洲建立一个大明帝国的将军府,那时候联亲自为你授衔。”
夏允彝兴奋道:“微臣一定努力做到,绝不辜负皇上对微臣的期待。”想到在欧洲建立将军府,那么不就是将他晋升为将军吗!这个奋斗目标让夏允彝斗志升腾起来,分外昂扬。
授衔仪式结束没多久,奥朗布在夏之本的带领下来见崇祯皇帝,他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想再当沙杰汗的便宜私生子了,他想得到崇祯皇帝的允许,允许他独立的建立一个国家。
奥朗布现在的地盘,或者说大明帝国在印度半岛的地盘呈v字形,基本上是由海岸向陆地延伸数百里,这样可以确保能得到大明帝国海军的保护。
我听了奥朗布的话,点头道:“可以,沙杰汗不是退位了吗!那由你撑起莫卧儿帝国的招牌再合适不过,联会在临走之前帮你把独立事宜操作妥当。”对于奥朗布这个傀儡政权,我多少得上心些,毕竟这是大明帝国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分支,或者说是非本土领土,等将来时机成熟了,完全可以一脚把奥朗布踢开,把这里变成大明帝国正式的海外领土。
奥朗布这个皇帝做的实在是窝囊的不得了,他除了得到数目不菲的金钱外,没有太多的君主权力,内务部分都由罗尔负责,军事部分则划归到印度将军罗汝才的手中,刨除了军政大权还能剩下什么呢?
我站在船头看着越来越远的徐家堡,心中感慨万千,当初打算远征印度古里消灭徐龙星的时候,绝对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而且耗时近一年,真应了那句计划没有变化快的名言。
超级战舰被夏允彝带走了,除了远征欧洲的夏允彝舰队和留给罗汝才的二十艘战舰,大明帝国的海军还有战舰一百一十艘,大半是缴获的英荷联军的战舰,这些被重新修理编号的战舰运载着这次海外战争所得的接近两千万银元起程回家
第三零二章 【大喜过后是大悲】
归程途中,大明帝国分别在吉隆坡和雅加达设立了将军府,特别提拔黄周星和吴易担任两地的将军。
“身边的人一个个的走了,朕觉得特别折手,感觉有力气使不出来。”战舰航行在南海的最南端,看着身后还剩下九十艘战舰,我感慨道。
李定国也颇有感触,他和罗汝才黄周星等人并肩作战了大半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他们走后,弄的他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因此特别想快点回到大明朝的本土去,“皇上,马上就要到吕宋了,皇上不会把我扔到吕宋做什么将军吧?我可不想做那样的将军。
我笑道:“怎么会呢!南海以北的海域就不用设置将军府了,朕会安排战舰常年巡逻,不定时的举行军事演习,那比派驻将军更有效果。”
李定国松了口气,道:“那台湾呢?听说荷兰人在那里鸠占雀巢很是得意,这次一定要好好的收拾他们。”
我嘿嘿一笑道:“不用打了,昨天不是有一艘商船过来了吗!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年前两粤总督熊文灿和福建巡抚田嘉壁联合起来将骚扰大明海防的一千海盗打的落花流水,一直追击到荷兰人在台湾筑造的城堡,用了不到半个月就把荷兰人打的心服口服投降了,听说台湾本岛的土著山寨也出了不少力,朕这次回去后就将台湾设置为行省,正式的纳入大明帝国的行政版图。”
一场历时八个月多的远征在大明帝国的舰队抵达福州的时候宣布胜利结束,福建巡抚田嘉壁得到消息,早在三天前就布置了场面热烈的迎接仪式,喜迎崇祯皇帝班师回国。
“皇上,您回来的太及时了,这是孙承宗大人和宋献策大人联名发来的协助公函,请皇上过目。”将崇祯皇帝迎接到巡抚衙门后,田嘉壁马上给了崇祯皇帝一封公函。
我原本想要询问一下田嘉壁和熊文灿是如何击垮盘踞在台湾岛的荷兰人的,没想到田嘉壁先给我拿出了一封公函来,我展开一瞧,不由得紧皱眉头。
公函是以户部的名义发来的,要求江南特区和福建做好防灾防疫准备,并且尽快筹集物资运往淮河灾区,妥善解决当地灾民的生存问题。
田嘉壁见崇祯皇帝看完了公函,道:“今年淮河流域发生了灾情,连续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洪水涨的特别厉害,淮南淮北几乎是一片泽国,受灾人口近百万,统计出来的死亡人数有十几万。”
“这个侯方域是干什么吃的?朕让他治理河道就治理出这么个结果来?”我原本不错的心情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冲击的点滴不剩,甚至迁怒于河道总督侯方域。
田嘉壁咳嗽一声道:“皇上,侯大人因为亲临受灾地区调查情况,结果染了重病,此时是生是死还不知道呢!”
我叹了口气,道:“这个侯方域,干点活就要工钱啊!筹集的物资准备好了吗?明天就起运,朕亲自去淮河流域赈灾,好在这次远征收获颇丰,否则国库就有压力啦!”
“赈灾物资微臣己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日前李邦华大人来催过,说是有多少先运多少。
“福建地方府库比较吃紧,这批物资筹集好运去之后就算了,李邦华也是着急了才会向福建要钱,那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嘛!”南京地界遭遇了这么大的自然灾害,在一线赈灾的李邦华肯定是忙的糊涂了才会管府库空虚的福建要钱。
大明帝国的海军和运送救灾物资的船在福州短暂停留后起程赶赴海州湾,由海州湾登陆抵达沭阳。
到了沭阳就算进入了灾区,放眼看去一片狼藉,让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沭阳的灾情还不算严重就成了这样,那么宿州蚌埠等地岂不成了废墟吗?
“臣沭阳县令邵丙环参见皇上,皇上万万岁。”沭阳县令得知崇祯皇帝驾到,马上赶来迎接,不过迎接的场面和福州差了千万倍,只有他这个光杆县令来迎接了。
我看着一身泥浆的邵丙环,他的乌纱帽不知道那里去了,脸上还有几个泥点子,“你是个好官,朕记在心里了。”看着邵丙环的模样就能看出这个官员不差。
“皇上,有吃的吗?城里有两万张嘴,己经三天没吃东西了。”邵丙环这三天也就啃了半个寓头,说话的时候嘴唇抖的非常厉害。
我的鼻子有些酸酸的,点头道:“有,足够全灾区的人吃上一年的,李定国,马上把粮食发下去,让士兵架起灶架煮饭。”
邵丙环听说有吃的,马上道:“微臣这就告诉老百姓去,他们饿的快不行了……。”
我叫住邵丙环道:“朕己经叫人去做安民工作了,你陪朕说说话,告诉朕一些灾区的情况,还有,李邦华为什么没有运送赈灾的粮食过来?”
邵丙环叹了口气,道:“听说淮河南岸又决口了,李总督派出运送赈灾物资的队伍被洪水困在淮南一带,只有肋生双翅才能过来呀!”
“朕来晚啦!朝廷有派出救灾人员吗?”我虽然知道这是天灾,根本避免不了,但是还是想到如果我坐镇北京的话,情况应该会好上一些。
邵丙环点头道:“微臣也是听说的,国母娘娘己经到了阜阳,蚌埠一带,随行的有户部的倪元璐大人,国母娘娘所到之处,没有老百姓不夸赞娘娘的好……。”
我哦了一声,没有想到周皇后会来到灾区协助赈灾,不过她的出现对于稳定民心的作用显而易见,看来不是张皇后就是宋献策给出的这个主意。
通过邵丙环的嘴,我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灾区的情况,以及朝廷和李邦华采取的措施,现在能做的只有两点,一是努力做好灾区的救治工作,尽量避免伤亡和大规模疫情的出现,二就是祈祷老天爷快点笑,如果再这么下雨,情况将更加严峻。
第三零三章 【灾区慰问】
我在沭阳经过短暂停留后继续朝受灾更加严重的宿迁宿州等地前进,在即将抵达宿迁的时候,我不得不下令将士们伐木制造简易的木筏,因为这里己经成了一片汪洋,原本的农田没有了,老百姓的房子也只能看见一点点烟筒。
李定国见崇祯皇帝脸色难看,叹气道:“这比当年陕西的大灾还要严重,是完全的不给人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