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觉得肚子有点不对劲,像是有一把小刀在里面搅来搅去。

“哎呀……痛煞我也……。”祖大寿的话没说完,口鼻间窜出黑紫色的鲜血,倒在地上抽搐不已,不一会便不再动了,一旁的亲兵看着这一幕都惊呆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黑了天以后,死气沉沉的紫禁城越发显得沉寂。我坐在凉亭内,闷热的天气对我来说没有丝毫影响,相反,我的心越来越凉快,看着面前跪着的罗汝才,颤声问道:“建斗……真的……没事吗?”

罗汝才脸上全是汗水,点头道:“郎中说了,伤势虽然重,但是没有性命之忧,三五个月肯定能好起来的。”罗汝才的心七上八下,虽然卢象升的命是抱住了,但是这个责任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让御医……。”我话才出口又打住了,罗汝才说卢象升被打了黑枪,这分明就是有预谋的刺杀,万一御医之中也有歹人,岂不坏事,“朕把建斗的安危就交给你了,只要你保证建斗好起来,就是大功一件,所有的医药都要使人尝过之后再喂给建斗……。”

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见王承恩脸色不对劲的朝我走来,当我听到祖大寿的死讯的时候,一股凉气从脚底板升起,一直窜到脑门。

正文 第一一六章 一刀一刀的切

“报……曹文昭曹变蛟叔侄日间在西山外打猎遭遇意外,掉入捕兽坑,生死未卜……。”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身体颤抖不已,脸色时青时白,吓人的很,他赶紧扶住摇摇欲坠的崇祯皇帝,道:“陛下,这……。”王承恩一想到这些所谓的意外可能的源头,说话的声音也变了调。

“你回去吧!照朕的吩咐做。”我打发走罗汝才,当凉亭内只剩下我和王承恩的时候,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不由自主的依靠着石台。

王承恩道:“如果真是徐龙星,那他也太过狠毒了,卢象升祖大寿等人都是陛下的得力左右手,这么剪除下去,陛下岂不也任他摆布了吗?”

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道:“传朕的旨意,宣徐龙星进宫见朕,让王二虎找几个人进来……。”

王承恩知道崇祯要对付徐龙星了,不管徐龙星是不是幕后的黑手,崇祯皇帝都要除掉徐龙星,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擒贼先擒王,如果真是徐龙星,那么杀了徐龙星,一切都好办了,想到这,王承恩道:“老奴亲自去宣旨。”

王承恩走后,我在一旁的水池里用清凉的水洗了把脸,借着微弱的月光看着水中的倒影,看着我那近乎颓废的面孔,让我大吃一惊。

我拍打了拍打自己冰凉的脸庞,想想自己最可能陷入的糟糕处境,不禁暗骂自己没有用,为什么付出那么多努力后,换来的竟是这么个结果呢?为什么徐龙星那些人可以不显山不露水的抓住了我没有看到的实权,为什么会出现毒瘤和蛀虫?难道都是我的过错吗?

“皇上……。”王二虎带着人走来,正看见崇祯皇帝在拍打脸,吓了他一跳,让他又想起在洛阳的时候他打崇祯皇帝的那一幕,皇上又出毛病了?

我扭头看看王二虎,说道:“你们来的正好,朕一会要在凉亭内接见一个人,只要朕一声令下,你们就将他打成筛子。”

王二虎一听这话乐了,道:“皇上放心吧!要是不把他打成筛子,您就把把当筛子用。”他最喜欢就是真刀真枪的热血,只要能冒烟见血,比什么都让他兴奋。

“怎么回事?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徐龙星呢?”我看着脸色有异的王承恩,问道。

王承恩皱着眉头道:“老奴去徐龙星府上宣他,却被他的家人告知徐龙星这一天根本没着家,他们也不知道徐龙星究竟在哪里。”

我伸出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水,亦或是汗,问道:“你刚才告诉我说祖大寿是见过杨嗣昌之后才毒发身亡的,也就是说杨嗣昌有很大的下毒嫌疑,既然找不到徐龙星,就去捉杨嗣昌,另外传朕的旨意,秘密缉拿徐龙星。”

我不敢大张旗鼓的抓捕徐龙星,卢象升的受伤,祖大寿的死,曹文昭叔侄的生死未卜,让我手中可以调动的大将几乎没有了,而这些领军将领的缺阵,让我不敢冒然调动大批军队,害怕引起混乱为贼所乘。

“陛下,旨意老奴已经传达下去了,天色已经不早了,陛下还是快些休息才是。”王承恩见崇祯皇帝仍然没有离开凉亭的意思,出言劝道。

我摇摇头,道:“古人说过一句话,叫做众叛亲离,朕此时也有这个感觉,让朕迷糊的是,究竟是如何到了这个地步的?朕一直都很用心,很努力啊!”

王承恩没有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这不是他所能回答的问题,在他心中,不管崇祯皇帝做什么,都是对的,崇祯皇帝做出任何决定都是他必须贯彻执行的。

今天的夏天比往年热很多,即使到了半夜也让人喘不过气来。我把外衣脱掉,穿着白色的绸衫让然感觉很热,“方才还冷的要命,这会又热的受不了,朕想一个人走动走动,你回去睡吧!”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起身,他哪里敢走,亦步亦趋的跟着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也没再说什么慢慢的毫无目的的溜达起来。

“这是什么地方?”我来到一处甚为幽暗的所在,看着一个个大木桩子矗立在那里,好奇的问道。

王承恩朝左右看了看,道:“陛下,这里是万岁山,这……这里原本有棵大树,几年前,陛下下旨让人把这一带的树木都砍了,只留下了这些木桩子。”

“这就是景山!”我啊了一声,放眼看了看,原来这里就是原版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啊!我怎么会来这里的?难道我……。

王承恩见崇祯皇帝瞪着眼睛出神,也不敢打扰,跟着崇祯皇帝望着那一棵棵木桩。如果他知道历史上的他就是在这里陪着崇祯皇帝上吊的,估计会不寒而栗吧!

“明天……你带着朕的手喻去关外找袁崇焕,让他料理一下关外的事情后提兵三万回京,其他的话不要提,尽快赶回来就是了。”我收回目光,对身旁的王承恩吩咐道。

王承恩啊了一声,接着道:“老奴晓得了,一定尽快赶回来。”与此同时,王承恩也长出了一口气,不管局势如何变动,只要兵权还在崇祯皇帝手里,就不必有太大的顾虑。

“老奴走后,陛下一定要注意安全,幕后黑手如果真是徐龙星,那么他的失踪就是自导自演的戏码,万一他铤而走险,威胁到陛下的安危,实乃是令万民为之心悬,江山社稷为之震颤……。”

王承恩的话还没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斥骂声以及打斗声,把王承恩吓的一缩脖子,心说怕什么来什么,难道行刺的已经来了?

负责宫禁安全的人员都被我换上了王二虎的那队人马,只有他们才能让我心中安稳,听到吆喝声,我拍拍王承恩的肩膀,拿出贴身携带的短枪,悄悄的潜过去。

“陛……。”王承恩见崇祯皇帝潜过去,想喊又不敢,生怕把刺客引过来,这个时候他不禁怀念以前紫禁城人丁繁盛的场面,此时紫禁城全算上也不到五百人,对付刺客有点力不从心,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正文 第一一七章 久违的皇太极

“哟!陛下,前面是张皇后的宫苑,可千万别惊动了张皇后啊!”王承恩听着吆喝声的出处,脸色为之一变。

“张皇后?”对于那位皇嫂,我的印象还不错,并不是上次阴差阳错占了人家的便宜才这么说,“我们过去看看。”

“谁……皇上?”

我和王承恩潜进宫苑,兜头就被吓了一跳,我抬头一看,是上次遇到的那个女人,叫什么名字倒是忘记了。

“娘娘安好吧?”王承恩问面前的宫女,得知张皇后无恙后才出了口气,道:“陛下,王二虎他们应该顶得住一会,老奴这就去叫人。”

我点点头,道:“快去快回,刺客没几个人,要抓活的。”得知张皇后并没怎么样后,我没打算进去,而是观望着外面,扫了几眼,让我很是纳闷,刺客怎么有点傻呢!武器和人数怎么看都是来送死的呀!

“啊……!”

身后一声女人的惊叫让我一激灵,当我回头,迎接我的是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快逾闪电抹向我的咽喉。我本能的向后仰,躲过了咽喉要害却没躲过前胸,被匕首横着划过去,鲜血顿时飞起,手中的短枪也脱手了。

“你……。”从后面出来的张皇后看着自己贴身的宫女,眼中满是不能置信,“你疯了吗?还不住手。”

措手不及的我只能连番躲避宫女的匕首,尽管我躲避的快,身上仍然被划了三下,好在都不是要害,伤口也不深,不过血染白袍的样子想来非常可怕。

“砰!”就在我避无可避,眼看匕首迎心刺到的千钧一发,一声枪响将我对面的宫女定住,接着猝然倒地,而在宫女背后,则是双手拿枪,浑身颤抖的张皇后。

非常老套的剧情,在张皇后将宫女杀掉后,王二虎他们也把刺客料理干净赶过来了,看着浑身是血的崇祯皇帝,王二虎等人顿时麻爪子了。

“朕还没死呢!都愣着干什么?”我见王二虎等人大眼瞪小眼,挣扎着从地上起来道,“去……把御医马大嘴巴找来……。”我一时想不起找谁,记得王承恩跟我说过这么个人,顺嘴就说了出来。

张皇后此时也如梦方醒,丢弃手中的短枪来到崇祯皇帝近前道:“皇上,你没事吧?祖宗保佑,皇上千万不要有事啊!”

说没事,是没有生命危险,说有事,被砍了几下,确实痛的很,我忍着痛苦问张皇后,“皇嫂,她怎么会这样?”我记得这个宫女人很好,怎么会突然对我痛下杀手呢?

张皇后此时才意识到事态严重,她的贴身宫女竟然要刺杀崇祯皇帝,这让她如何说辞啊!“皇上……她……哀家……。”

王二虎看不下去了,道:“皇上,娘娘,别说这些啦!再说,就出人命哩!”看着崇祯皇帝身上的血迹,从四人堆里出来的王二虎可不敢怠慢。

“皇嫂不要想那么多,朕心中有数……。”我的话没说完,就被王二虎抱进去了。

杨嗣昌的三魂七魄跑了一半,被人连推带搡押到崇祯皇帝面前,双膝没等跪地,口中便连呼冤枉,“皇上……祖将军的死不关臣的事……臣什么也不知道啊……!”

我看着一个劲磕头的杨嗣昌,说道:“杨鹤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窝囊废的儿子,从这也可以看出祖大寿的死不是你干的。”我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后,觉得杨嗣昌不论从为人还是下毒的机会,“作案”的可能性都不大,最大的嫌疑人是祖大寿的亲兵。

杨嗣昌听了这话,心头压着了大石头突然消失不见了。当他得知在自己走后祖大寿就死了,吓的他连家都没敢回去,生怕惹祸上身,没想到还是被抓住了,暗忖必死无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可崇祯皇帝竟然相信他,把他感动的都快哭了。

我叫人把杨嗣昌身上的绳子解开,道:“朕有件事情要你去做,此事关乎国家的安危,关乎朕的生死,希望你能把差事办好。”[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杨嗣昌的心境真可谓峰回路转,多云转晴,揉揉被绳子勒的疼痛的胳膊,道:“皇上放心吧!微臣一定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也不要说的这么好听,差事办明白才是正经的。”我拿出事先写好的书信,叫人递给杨嗣昌道:“这是朕写给总兵吴三桂的书信,你出京后打探他们的去向,将信交给他,办成此事就是大功一件。”本来吴三桂宋献策去剿灭白莲教的据点,每每向我汇报进展情况,可最近他们一封密折也没有,让我心里很不踏实,另外我身边缺少一个可以商量事情的心腹人,宋献策要是能回到我身边,对我此时的处境应该有所帮助。

杨嗣昌没料到崇祯皇帝给他的是送信的活,这简直太好办了,答道:“皇上放心,微臣一定尽快把信送到。”

“朕会对外放出消息,说你因为涉案被关进刑部大牢,你现在就走吧!”目送杨嗣昌离去,我回头对王二虎道:“王总管走的时候不必告诉朕了,你挑选两个可靠的人保护王总管。”

王二虎再笨,已经感觉到空气的不寻常,点头道:“好的,就让我的那两个好兄弟保护王总管吧!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八月的沈阳城笼罩在阵阵热浪中。皇太极把手中的书信放下,嘴角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大汗,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大玉儿很久没看见皇太极的笑容了,这笑容对她来说几乎有些陌生了。

皇太极的心情极好,说道:“我们艰苦的时候终于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生机勃勃的未来,这二年忍辱负重的生活让本汗憋气的很,今天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代善、岳托、多尔衮、豪格、阿济格等人奉命来见皇太极,发现皇太极满面笑容,而且大玉儿还亲自给他们倒了一碗奶子,让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今天刮的是什么风。

正文 第一一八章 寻找到机会的部落

“宪斗、公甫,就等你们了,快快就座。”皇太极热情的跟范文程和宁完我打招呼,宁完我这个汉人是他最近二年发现并提拔的人才,皇太极很感激老天爷,送给他这么一个人才。

“本汗今天有件喜事要跟诸位说……。”皇太极将自己的喜悦因素讲了出来,让大家跟他一起高兴。所有对大明帝国的秘密事务都是他亲自部署和决断的,连最亲近的岳托范文程等人都不知道。

代善等人听了皇太极的讲述,全部都是一副不能置信的表情,没人敢相信皇太极说的是真的,因为那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范文程迟疑一阵,说道:“大汗,这……那些人是否可以相信?这其中有没有诈呢?”范文程可不想大金国在这个时候再被打击一下。

皇太极笑道:“宪斗尽管放心吧!这都是千真万确的消息,一点差错都不会有的,徐龙星答应的那批火器和图纸配方,已经在路上了,只要那些东西到手,大金国将不再看汉人的脸色行事,大金国的国运将昌盛永远。”

“父汗……那我们要按照约定,帮助徐龙星吗?”豪格对汉人不太相信,“按照父汗所说,徐龙星几乎是崇祯皇帝的肉中之刺,而且也有一些能耐,坐山观虎斗对我们似乎更好。”

豪格说完,极大多数的人都赞成豪格的观点,让汉人窝里斗才符合大金国的利益,才会让八旗子弟收益最大。

皇太极看看范文程和宁完我,道:“你们俩的意见呢?”豪格等人的回答让皇太极很失望,这就是八旗子弟中的精英吗?目光似乎太短浅了一些。

“大汗,我认为应当按照约定出兵帮助徐龙星。”没等范文程和宁完我说话,多尔衮抢先发言,道:“崇祯皇帝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取得的成果我们都看在眼里,徐龙星虽然搞出了一些噱头,但是整体实力根本不能跟崇祯皇帝相比,如果我们坐山观虎斗,徐龙星即便能打崇祯皇帝一个措手不及,也会很快的落败,那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大明内部持续混乱,才符合八旗的利益……。”

皇太极点点头,尽管这些话是从他最不喜欢的人嘴里说出来的,但是仍然让他感到高兴,道:“好兄弟说的不错,徐龙星的来信中也说了,他的成败我们的因素很关键,说辞跟你一样,他落败了,崇祯皇帝很快就会腾出手来对付我们,只有他们内斗,消耗实力,才是对我们最为有利的,本汗已经做出了一个计划,你们来听听。”

豪格见父亲如此夸赞多尔衮,心中十分不服气,他知道多尔衮有觊觎汗位之心,而且手中实力不弱于自己,是自己将来面对的最大威胁,一想到这,不禁让他头痛。

相对于皇太极的高兴,多尔衮脸上只是略微现出笑容,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想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整个大金国的利益,他不希望皇太极犯一丁点的错误,所以才会“抢答”。

皇太极在一旁取出一份比较模糊的地图,道:“这次明朝内乱对我们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我们的实力让我们无法对明朝产生多大的威胁和破坏,所以这次机会,值得我们利用的是我们自身的发展,你们看,袁崇焕所部此时兵锋扼住了我们通往蒙古诸部的道路,我们借着这次机会可以打开这条通路,但是这远远不够,我们要的不光是一条通路,还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本汗打算更加的团结蒙古诸部,然后取道向西,将长城以北,大湖(贝加尔湖)以南,大山(大兴安岭)以东的广阔之地都变作我们的牧场,有了这么一个广阔的空间,即便我们失去了根本,也不会遭受多大的损失,而且还可以利用这广阔的空间,对明朝实行多点突击……。”

“大汗英明!”所有人对皇太极的策略表示了惊叹和佩服,这就是皇太极跟他们的区别,战略眼光的着陆点永远非他们所能企及。

范文程看看地图,道:“这说来轻松,但是没有一年的时间休想办到,徐龙星等人能坚持一年的时间吗?”范文程对这个计划也很赞同,如此以来,大金国的活动空间增加了好几倍,到时候即便明朝缓过生机来,面对大金国广阔的活动空间,也只能望而生叹,这就确保了八旗诸部的生存,只有先生存了,才能求发展啊!这好像是崇祯皇帝说过的话,他认为很有道理。

皇太极点头道:“徐龙星答应送给我们的火器和图纸配方是关键,把那些东西掌握了,今后就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本汗具体的分派一下你们的工作,莽古尔泰,你率领五千人马,负责对袁崇焕所部的骚扰作战,记住一条,要在运动中作战,那才是我们八旗子弟的特长。”

莽古尔泰没想到皇太极把第一支令交给他,让他热血沸腾,这二年他嘴里几乎淡出鸟来,想打仗都快想疯了,出前跪倒道:“莽古尔泰接令,大汗放心,末将必将不辱使命。”

皇太极给了莽古尔泰一个鼓励的眼神,接着看看多尔衮又看看儿子豪格,道:“豪格,本汗命你率领五千人马,突入蒙古诸部,联合蒙古诸部向西推进,一定要在入秋以前,打到青海,蒙古如有不服的部落,将其灭族,不过这是最后才采取的动作,对蒙古诸部,要团结为主。”这个任务非常关键,在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皇太极还是选择了儿子,毕竟多尔衮是一条狼,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给他壮大的机会。

豪格很高兴父亲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兴奋道:“父汗放心,豪格一定将大金国的旗帜插到最西面。”

正文 第一一九章 抽了

“大哥,这支令就交给你了。”皇太极看看大贝勒代善,道:“本汗命你率领五千人马向北,将大山以东,大河(黑龙江)以南的地域控制住,那将是我们的大后方,听说大河东面还有入海口,蒙古人夺取天下的时候,那里有一个不小的港口,我们大金国将来也会在那里建造港口,名字本汗都想好了,就叫代善港。”

代善脸上的肌肉抽搐了几下,郑重道:“大汗赏赐,代善一定做到。”代善并不识字,但是皇太极的这段话,折射出的期待,他明白,而且代善知道,大金国屡次遭受大明朝来自海上的打击,出海口对大金国来说,此时不重要,但是将来,非常重要。

皇太极此时把目光落到多尔衮身上,道:“多尔衮,本汗命你率领五千人马,突入朝鲜,吸引袁崇焕和明朝方面的注意力,同时也筹集一些粮草和军需。”

多尔衮领命道:“大汗所托,多尔衮刻不敢忘。”这个任务对他来说没有一点难度,朝鲜人都被八旗劲旅打怕了。

皇太极盘算着手中的筹码,大金国此时兵力不足五万,四方分兵就是两万,分兵出去的兵力不弱,而且豪格那边还有蒙古诸部助阵,兵马会越打越多,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莽古尔泰那边,袁崇焕极会用兵,能给他这个机会吗?崇祯皇帝是否能把袁崇焕调回北京,自己有没有机会重创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呢?徐龙星这张牌,到底能不能打一年呢?

此时的徐龙星仍然在北京城内,紧张的部署着手中的每一分力量,行刺崇祯他没指望能成功,但是预期的效果还是达到了,崇祯皇帝肯定不会对他和党羽们痛下杀手,这就足够了,只要自己一天不死,那些党羽们就还会维护他,毕竟他一完蛋,那些人都得跟着掉脑袋。

“大人,白莲教已经决定在山西河南交界的地方起事,大概有两三万人,陆续还会增加一些,不过不会超过五万之众。”

“大人,已经安排人手去刺杀朱常洵了,请大人立即对朱由崧采取行动,必须控制住朱由崧才行。”

徐龙星皱了皱眉头,道:“派往河南的人应该快到了,运送的五百袋火药肯定能炸开黄河,此时正是汛期,水淹河南不难办到,等黄河决口了,我会立即赶赴河南,至于朱由崧,不用放在心上,我自有安排。”

站在徐龙星面前的人听了徐龙星的话,不寒而栗,炸开黄河大堤,那可是人神共愤的事情啊!可他们也知道,只有这样才会把他们的命保住,因此心中虽然觉得震撼,但是认为徐龙星这招确实是好棋。

“大人,刚得到的消息,在外剿灭白莲教据点的吴三桂正在往回赶,可能是奉了皇上的命令回来的。”

徐龙星一笑道:“这是必然的,卢象升等人生死未卜,皇上此时根本不敢调动京畿人马,为了加强京畿的力量,不但要掉吴三桂回来,而且辽东方面肯定也会派人马回来,这正合我意,一个月的时间就快到了,我很想看看崇祯皇帝面对混乱局面的表情,可惜我是没机会看到了。”徐龙星知道他得抓紧时间离开这个漩涡,否则有掉进去的危险。

一个月的时间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很短暂,但是对我来说却是非常漫长的一个月,那种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感觉让我害怕,甚至是恐惧,就像是水中漩涡旁的一根浮萍,被不被漩涡吸走,自己说的并不算。

三天之内,我接到了好几条震撼无比的消息。首先是徐光启的死,也许是徐龙星想把父亲弄走,跟徐光启说了什么,总之徐光启在昨天上吊自尽了,留下了一份遗折和十多分编著的书籍,让我扼腕不已,自始自终我都没有怀疑徐光启对我和对这个国家的忠诚,没想到他最后被自己的儿子逼死了,真是可叹又可悲啊!

紧接着山西巡抚孙传庭发来急报,山西和河南交界的地方发生民乱,初步判断是白莲教在闹事,他已经知会了河南方面,并且派兵前往围剿,希望朝廷方面能快速发兵,将乱势消灭在萌芽中。

而后,我又接到了徐龙星送来的书信,与其说是书信,还不如说是奚落我的挑战书,他说的很是狂妄,想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跟我隔城相望,用意不言而明,气的我将书信撕的粉碎。

在袁崇焕提兵三万赶回北京,连水还没喝一口,辽东方面就传来的消息,皇太极那边有异动,八旗兵马正在向广宁附近集结。

最后,是朱由崧的上书,所言两件事,一是朱常洵死了,二是黄河决口了。朱常洵死就死了,可黄河决口死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受灾的几乎是河南全境啊!

这三天,几乎将我所有的精力都吸光了,我瘫软在龙椅上,一点力气都没有,如果事情一件一件的来,我还有应付的时间和办法,可这么多事情都赶在了一起,真是要了我的命啊!

王承恩的脸跟苦瓜没有两样,崇祯皇帝的难处他感同身受,他甚至比崇祯皇帝还愁,因为他觉得天真的快要塌下来了。

王承恩正愁的不得了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他耳边说了几句,他哦了一声,来到崇祯皇帝近前,道:“陛下,宋献策,宋先生来了。”

王承恩说话的声音很轻,但是听在我的耳朵里却是如焦雷一样,我了无生气的身体像是被电击了一下,生机逐渐的勃发起来,语无伦次道:“快让他进来……不,朕去接他……。”这个局面,宋献策像是我的救命稻草,每有奇谋的他是我最后的希望所在了。

“皇上?”宋献策看到崇祯皇帝,第一眼还没认出来,因为崇祯皇帝瘦的厉害,眼窝都塌陷下去了。

正文 第一二零章 有用没用

我阻止宋献策的礼节,拉住他的手道:“先生不要多礼,朕盼先生就如刘邦盼子房,太祖盼伯温,有了先生在此,朕的心都不在那么乱了。”

宋献策负责主持剿灭白莲教秘密据点的工作,其他的事情还不太了解,见崇祯皇帝如此作态,问道:“皇上不要这么说,让献策有些无地自容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皇上为何如此憔悴呢?”

我长叹了一声,道:“有道是家贼难防,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我把自己面临的困难一股脑的都冲宋献策倒了出来。

宋献策实在是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糟糕,联系一下内外因由,还真是不好对付,摊子铺的这么大,收拾起来也困难的很,“皇上,容献策仔细的分析一下。”说着,他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了。

我生怕打扰到宋献策的思路,大气都不敢出的看着他,真希望他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将这个烂摊子理顺理顺,因为我现在真的是手忙脚乱了。

大概能有半个小时,宋献策才把眼睛睁开,头一句话就道:“皇上,袁崇焕大帅回来了吧?献策想见见他。”

袁崇焕是早上到的,因为日夜兼程,不但身体疲累,精神也是疲乏的很,我虽然心急但仍然打算中午再见他,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点点头,马上让王承恩去找袁崇焕。

袁崇焕率领三万人马奔回北京,要说不累那是骗人的,得知并无战事后,他跟崇祯皇帝报告了一声,沾着床垫就呼呼大睡起来,王承恩来找他的时候,他睡的正香呢!

“总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皇上为何这么急宣召我回来?”袁崇焕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忍不住问身前的王承恩。

王承恩口中叹气道:“大帅,一会你就知道了,陛下最为信任的就是大帅,希望大帅别让陛下失望啊!”

袁崇焕脸色一禀,道:“那是自然,不管我怎么做,都无法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他从王承恩的话里听出一些异样来。但是他绝对不会想到,事情的严重程度超乎他的想象。

“臣袁崇焕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袁崇焕听到了崇祯皇帝免礼的言语,但是仍然把礼数尽到,这是他的一份心意。

我叫王承恩搬来一把椅子,道:“元素坐吧!朕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朕的幕僚,最为信任的谋士,或者是老师宋献策;献策,你身边做的就是名满天下的袁崇焕,袁蛮子便是。”看着宋献策,又看到袁崇焕,让我绷紧的心弦终于可以放松放松了。

宋献策看看细皮嫩肉的袁崇焕,有些意外领兵大帅是如此的书卷气;袁崇焕看着形如小孩子的宋献策,马上拱手道:“宋先生添掌帝师,元素礼过去了。”宋献策慌忙回礼,同时对袁崇焕的尊敬以及崇祯皇帝的厚爱很是感激,老师二字十分有份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