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冷冷道:“岂有此理,一军之中,帅位只可一人独据,我和元帅说话,元帅又没有许可你代为回答,你怎敢多言,难怪我听闻你飞扬跋扈,目无尊上,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若非你平日无所忌惮,今日怎有胆子抢在元帅前面答话。”

荆迟先是有些委屈,可是他早已习惯将我的话翻来覆去的想上几遍,这一想居然冷汗直流,想到数年来自己虽然无意,在军务上和齐王多有纷争,甚至有时迫着齐王改变主意,虽然有时自己说得对了,可是这样子无礼,难怪齐王一派的将领总是和自己为难,荆迟不是笨人,想到昔日离京之时,皇上让自己好好支持齐王,自己却是如此行为,怪不得江先生要出言斥责。想通了之后,心中委屈全消,反而是心惊胆战,他可是知道江先生手段厉害,心肠钢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荆迟战战兢兢地道:“末将知罪,请先生责罚。”

我心道,这荆迟果然是仍然畏惧我昔日的余威,拿他开刀可是选对了人了,目光一扫,只见雍王一派的将领人人面有不安之色,看来这几年都是没有少给齐王添麻烦,而齐王一派的将领却是人人欢欣。

我故意露出冰冷的神色,道:“本监军承皇命监督众将,荆迟犯上不敬,有害军心,罪在不赦,呼延寿,你给我将他推下去斩迄报来。”

阶下众将立刻哗然,雍派将领看着那面寒似水的监军,心道莫非是监军和齐王合谋要铲除荆迟,可是这监军乃是皇上钦命,总不会偏向齐王吧。那些齐派将领虽然恼恨荆迟,可是数年并肩作战,却也对他颇为了解,虽有敌意却也不能不承认这人乃是难得的大将,若是杀了也不免觉得惋惜。这时,呼延寿已经寒着脸带了两个虎赍卫就要将荆迟推下去。

雍派将领虽然心中疑虑,可是看到那些虎赍卫的服饰,都知道这是皇上的禁卫,心道莫非是皇上有心杀了荆迟不成,更是不敢阻拦,有的更是担忧起来,若是荆迟不肯凭白送命,搅闹起来,可就糟了,那样我们也没法子替他求情了。谁知出乎他们的意料,平日飞扬跳脱的荆迟居然只是苦着脸束手就擒。若是换了别人,荆迟自然不甘心这样被绑起来,可是当日在寒园我早就磨得他软了,在我面前,荆迟怎也鼓不起勇气反抗,再说我身后站着一个小顺子,荆迟可是深知小顺子的手段的,自然更加不敢反抗,就是冤枉也喊不出口,他可是知道我的本事,当年在寒园他可没有少因为强辩而被我惩戒,所以荆迟心中早就有了成见,若是不含冤,或者还会没事,若是强辩含冤只怕是罪加一等。想到寒园里面堆着的那些他抄过的书籍,荆迟就不寒而栗。

等到呼延寿将荆迟带了下去,李显心道,怎么人都带下去了莫不是随云真的动了杀机,而不是装个样子而已。忍不住看了江哲一眼,道:“随云,还未开战,就斩杀大将,未免有些可惜,不如饶了他这一次吧?”

我淡淡道:“军中铁律,轻慢主将乃是死罪,若是人人如此,军中岂不失了规矩。”

这时,阶下众将一看不好,这个监军是真的铁了心要杀人了,雍派将领连忙纷纷上前恳求,不过这次可都是先给齐王行礼之后再说话了,齐王一个眼色,那些也是心有戚戚焉的齐派将领也是纷纷求情。我这才脸色温和地道:“既然众将都为他求情,我就饶了他这一次,传令下去,将荆迟杖二十,而后若再有怠慢上位者,定斩不赦。”

军令传下,又过了片刻,呼延寿等人带了上身精赤,血痕宛然的荆迟前来复命,我这才收起怒容,淡淡道:“荆迟,杖罚你也受过了,以后可不许再犯,陛下命你为副,你怎可如此糊涂,扰乱军心,以前的事情到此为止,今后不许再擅自行事,否则就是齐王殿下不管你,我也不会放过你。”

荆迟虽然受罚,心中却想,既已受刑,看来先生不会生气了,便欣然答应。我见他这些神态,知道他虽然听命,但是还没有戒惧之心,灵机一动,便道:“荆迟,方才罚你,乃是军法,你好歹从我数年,也算是我的弟子,作为师长,我也要罚你不从上命,这个刑罚你若是不想受,可以断绝师徒恩义,我就不再管你。”

荆迟一听连忙道:“先生尽管责罚,弟子并无怨言。”他可是颇以身为我的弟子为荣,怎肯破门而出。再说若是真的断绝师徒恩义,不说如今我的身份,就是别人的耻笑也是受不起的。

我微微一笑,道:“你也知道,我门下虽有铁律,可是对你却只有一种惩罚,小顺子,你待会儿到他帐中监督他抄写军规百遍,不许他偷懒,找人代写。”

李显忍不住笑道:“早就听说随云你最喜欢罚荆将军抄书,如今一看果不其然。”

荆迟苦着脸应诺,看看齐王,心道:“我可再不敢和他作对,罚我抄写什么兵书军规也就罢了;若是先生恼怒起来,罚我抄写那些四书五经可怎么办呢?

接下来,齐王给我引见了军中众将,其中有几人我颇为留意,樊文诚、黄龄,齐王身边亲卫军的统领,夏宁、罗章乃是齐王麾下有名的猛将,这四人都是齐王的亲信,当年太子李安就是拿了兵符也调不动他们。雍王方面的将领我虽然也认得几个,可是如今长孙冀远在关中,裴云屯兵长江北岸,司马雄更是统领禁军,如今自然都见不到,剩下的这些将领我虽然多半听过,却也很难引起我的注意。之后齐王下令十日之后全军大比,命众将各自准备,言语中隐隐暗示大比之后就要出兵攻打北汉,众将这几年本就隐忍得难受,听了这个消息自是人人振奋,都想着在大比之中占先,也好出战之时打头阵。

等到众将退下,我本想去自己的营帐休息,却被齐王硬扯到了他的寝帐,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我的营帐也得小顺子他们整理好了才能入住,所以我就舒舒服服的倚在齐王那张大床之上,而齐王则是似笑非笑地盯着我,好像等我问他什么。

我却是装聋作哑,好像不知道他在等我问他出兵之事,其实仔细想来,如果不是皇上和齐王都想着出兵平汉,又何必这么紧张两人之间的芥蒂呢,更用不着皇上亲自写信相请,还要派了虎赍来催我前去,齐王也未必就这么急着去请我,否则我就是再休息几年恐怕也不要紧。

过了片刻,李显终于苦笑道:“随云,你不要装聋作哑了,还是快点说说你对这次出兵有什么看法吧?”

我故意惊问道:“殿下何出此言,大雍规矩,监军不可过问战事,这些事情殿下自该去问军中大将和幕僚才是。”

李显气结,他却是聪明,眼珠一转,道:“随云,你可知道镇守边关事关重大,不得圣旨不能回京。”

我愣了一下,道:“自应如此。”

李显露出狐狸一样的笑容道:“若是我们和北汉对峙,别说是一年两年,就是三年五年,我也有法子让你不能回京,却不知道到时候慎儿还认得你么?”

我听了仿若晴天霹雳,心道,糟糕,我怎么忘记了这件事情,若是北汉不能攻克,我就不能回京,想到贞儿、柔蓝和慎儿,心中更是焦虑,想了半天,不由失笑道:“殿下可真是随云的克星,当年在南楚的时候,我对殿下可是戒惧得很,殿下的侍卫手一按上刀柄,我便立刻屈服,如今殿下的杀气我却是不怕了,却又被殿下拿家室来威胁,让我做监军,却不知到底是让我压制殿下还是殿下压制我啊?”

李显苦笑,道:“那是你没有准备对付我,否则大概我就是被你卖了还在替你数钱呢。好了,快些想想,这次皇上的意思就是除掉龙庭飞,只要此人一死,北汉就是迟早覆亡的局面,可是龙庭飞领军作战从无败绩,本王虽然骄傲,也知道没有必胜的把握,若是和他拼兵力,恐怕会损失惨重,到时候大雍元气大伤,又如何对付南楚呢。”

我见齐王心诚,暗道,罢了,若是困在这里,也是没有趣味,要想报复齐王还怕找不到机会么,再说,我既然来了军中,若是不理军务,只怕皇上那里也说不过去,还是平了北汉要紧。

我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殿下和龙庭飞比较,谁的军略强些?”

齐王想了一下道:“本王擅长战阵,在战略上似乎不如龙庭飞,而且此人在军事上面的天赋确实出色,本王应该不如他,不过是靠着兵多将广罢了,不过本王倒也自信,这龙庭飞就是本事再强,也不可能让本王一败涂地就是了。”

我摇头道:“殿下所说只对了一半,龙庭飞军略确实强过殿下,这些年来,他屡次进攻大雍,都是得胜而归,最次也是全身而退,北汉军骁勇善战,龙庭飞麾下颇有几个大将,再加上明时势,知进退,所以大雍屡次败在龙庭飞之手。可是殿下若是和龙庭飞作战,却也不会弱过他,只是殿下心中只想着铲除龙庭飞,所以才不免被龙庭飞玩弄于股掌之上。”

齐王有些迷惑,道:“随云你不是也认为北汉有龙庭飞才是我军挫败的主因么?”

我笑道:“正是如此,北汉若没有龙庭飞支撑,早就被大雍所破,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对付北汉就是对付龙庭飞啊?”

齐王想了一想,道:“莫非你是想离间龙庭飞和北汉朝廷的关系么,只怕是很难,现在龙庭飞迫得信任,又是准驸马,就是想要离间也没有这么容易。”

我摇头道:“离间并不容易,现在的北汉主虽然不是什么明君贤主,但是却有一样好处,就是敢放手,敢信人,龙庭飞得侍这样的主君,也是他的福气,这离间一策,用在龙庭飞身上却是无用的。就是有用,只怕也耗时太多。”

齐王道:“那么随云你是什么意思呢?”

我微微一笑,道:“龙庭飞用兵虽然千变万化,可是万变不离其宗,他用兵喜欢奇正相辅,常常自率大军,然后遣一军为偏师,或者自领大军攻城破寨,或者令偏师袭我侧翼辎重,我雍军虽众,却往往落得一个被他恃强凌弱的机会。”

李显有些尴尬地道:“正是如此,他每次用兵或者派遣谭忌飘忽我大军左右,或者让石英千里奔袭,我为了对付龙庭飞总是不敢轻易分兵,就是这样,一有松懈,还往往被龙庭飞所乘,这些年来,北汉屡次进犯,用兵都是千变万化,让我不明白龙庭飞是如何如臂使指地指挥偏师?”

我轻轻一笑,道:“你这是把龙庭飞想得太高了,他就是再有本事,也不能分出分神指挥偏师,殿下不见龙庭飞常用谭忌另领一军,而石英虽然也会独自出击,却往往一击而退,不似谭忌一般飘忽难测,应该说谭忌也是一个将才,只可惜光芒被龙庭飞掩盖罢了。”

李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龙庭飞就是三头六臂,如果没有得力的将领,也不可能履战履胜,这一点竟给我忘记了,只因大雍将领多半都败在龙庭飞手上,所以对他颇为忌惮,却忘了他身边的几个大将的重要性。”

我冷冷道:“龙庭飞是北汉军的魂魄,他麾下的将领就是他的羽翼手足,既然龙庭飞不可轻攘,那么我们就先断绝他的羽翼,折断他的手足,消磨他的心志,打击他的信心,这样连番打击,龙庭飞是苍鹰,也要陷入罗网,就是猛虎也要虎落平阳,殿下还怕他能够翻出大雍的手心么?”

齐王只听得一阵心寒,良久才道:“我们应该如何进行?”

我也不回答,站起身来,半晌才道:“若是殿下肯依从我的计策,一件件按照计划进行,我可以担保一年之内,龙庭飞授首,北汉称臣,不知殿下可愿遵从?”

齐王正容道:“先生之命,李显无不遵从。”

我又道:“此事不可外泄,否则若是龙庭飞防备到了我们的手段,又要多费手脚,所以除了我和殿下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知道此中真相。”

齐王笑道:“这是自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本王自然知道守密的重要性。”

我满意地道:“既然如此,我便进行第一步,十日后的大比正是好时机,我要选一个人。”李显目光一闪,没有说话。

十日之后的大比热闹非常,这次齐王下令只比较战阵,各军选出千人来以木制兵器互相交战,这一次的大比的结果倒是令人万分惊讶,因为荆迟杖伤初愈(实际上是我不许他出战,他实际上已是副帅身份,)怎可与众将争锋),故而他的这一军是由参军宣松领军的,宣松虽然通晓军机,可是武艺不高,很少领军上阵,所以人人都道他必败无疑,谁知这宣松居然指挥有方,十几场厮杀,竟然一场未败,就是不能取胜也能得个平手。

这个宣松我也听过他的名字,此人投雍王之后不就,就被派到荆迟军中做参军,后来荆迟常年滞留长安,都是此人领军,想不到竟有如此手段。我一边惊叹,一边问齐王道:“殿下,这样的人才应该让他作将军才是,怎么还让他做参军呢?”

齐王尴尬地道:“军中同僚多年,谁不知道宣松可以领军,可是大雍的规矩,不能上阵杀敌的就不能作将军,宣松虽然通军务,可是他是幕僚出身,又是文人,所以不能让他领军。”

我忍不住笑道:“当日东晋之所以衰败,是因为轻视武人,用文人统军,以至于外不能御蛮夷,内不能平叛乱,后来局势纷乱,各方将领纷纷割据独立,这都是重文轻武的害处。如今大雍想必因此定下不许文人领军的律条,只是未免矫枉过正,这样的人才不让他领军,真是暴跈天物,怪不得我见这些年来的战报,荆迟这一军是攻如烈火,守如磐石,我还奇怪呢,荆迟的性子,若是让他进攻,那是无敌的先锋猛将,若是让他防守,只怕是力有不逮,却原来有这么一个枪手。这样的功绩却让他屈居人下,至今连入帐议事的资格都没有,真是可惜。”

齐王听了不觉面红耳赤,其实若是李贽还在领军,只怕早就破格将宣松升为将军了,只是李显虽然不会故意为难李贽的旧部,却也懒得为了提拔偏向李贽的将领而更改旧例。

我装作没有看见,道:“不过这倒也好,这次宣松正可以派上用场,这样的大功立下来,殿下也可以名正言顺的保举他提升将军,让他自领一军了。”

李显连忙道:“就依你,就依你。”

我轻笑出声,目光飘向远处,那里荆迟正扯着宣松说些什么,离得太远听不清楚,可见他得意洋洋地拍胸膛的模样着实好笑。小顺子不知何时回到我身后,传音道:“荆将军是跟宣参军说,他和您关系很好,一定有法子可以让宣参军自领一军去做将军。”

我不由动容,想不到荆迟竟有这样的胸怀和眼光,倒也让我刮目相看呢。

附录十七禁律、五十四斩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於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好书尽在。。





第四部烽烟再起第十八章 苍鹰折翼(上)



大雍武威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刚刚举行过军中大比,泽州大营上下都得到军令,准备出征,就在一切齐备之后,前线传来敌情,在泽州东峪出现了北汉的前锋游骑,李显听了探报皱眉道:“随云,怎么龙庭飞会这时候出兵呢,虽然他每年都会出兵攻打泽州,可是基本上不是在春耕时分就是秋收季节,如今新粮已经入仓,他这时来进攻未免有些奇怪?”

我披着长衣,在灯下看着地图,淡淡道:“今年春天,龙庭飞曾经入寇泽州,所以秋天不来也没有什么奇怪,不过此人通晓军略,我们大雍这样大的动作,殿下你亲入东海,哲重入军旅,皇上和殿下又是忙着筹备物资,整顿军马,这种种征兆都说明大雍将有战事。龙庭飞手下肯定有人时时探听我方军情,如今沁州已经降霜,天气开始转为寒冷,但是距离大雪封道还有一月之期,也算的上是我们进军的一个好时机,龙庭飞定是担心我们进军沁州,劫掠杀戮,然后在降雪之前毁掉他们的存粮,这样接下来的冬天北汉可就难过了。我们兵强马壮,若是进攻沁州,龙庭飞就是天大本事也不能面面俱到,与其被我们困着攻打,自然不如以攻代守,先下手为强,等到他们退去之后,明年春天之前我们就不能进攻了,再说了,前些日子北汉军伏击我们的事情,就是我们没放在心上,你以为他们会相信我们不记仇么。”

李显其实心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他看向我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在泽州给他们一个教训好了,以逸待劳也没有什么不好,你觉得我们该如何进行呢?”

我指向沁水与十里河交界之处的庙坡道:“殿下,你觉得这里如何,这可是个瓮中捉鳖的好地方?”

李显看了一会儿,道:“你认为派谁去比较好?”

我轻轻道:“名义上镇守那里的应该是荆迟,可是实际上主持那里的人是谁就要看殿下你的器量心胸了。”

李显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本王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这次本王就按照你的计策行事,什么功劳面子,只要最后我军胜了,本王就是天大的功劳,难道还会去和部将争功么?”转而又道:“不过本王担心他们不会入圈套。”

我微微一笑,道:“庙坡这里存放着泽州大营的所有粮饷,若是敌军都想不到攻击这里,那么除了和我们硬碰硬,就没有任何胜算,难道同等军力比拼之下,我们又是以防御为主,难道还会落败么,兴兵犯境,若是不能因粮于敌,那么就是打个平手,也是败了,而且还请殿下放心,龙庭飞就是再厉害,也不能轻易赢了这一局。”

李显这才放下心来,看着地图道:“按照斥候的回报,后日龙庭飞的主力就会到达秦泽,而我们正好在那里迎战。”我点头道:“秦泽地势平坦,虽有些荒原丘陵,但是还是很适合两军作战,也难怪这些年来大雍和北汉基本都会选在这里决战。”

李显感叹道:“是啊,秦泽荒原之上野草繁茂,都是浸透了两国战士鲜血的缘故啊,本王和龙庭飞在秦泽交战至今已有四次,本王都是只能勉强全身而退罢了,我大雍在秦泽埋葬了无数忠勇的将士,这次本王要让龙庭飞受到折翼之痛,希望他够聪明,可别让本王望穿秋水才好。”

我胸有成竹地道:“这个王爷不用操心,我们留下的线索,足够他们发现庙坡乃是我们存粮之处,而且北汉军将领自负得很,就是发现可能有问题,也会想尽办法来达成任务,可是这次他们却会发现撞上了铁板。”李显微微一笑,没有说话,除非是龙庭飞亲自带兵偷袭,其他的北汉将领还没有被李显放在眼里。

飒飒秋风,荒草离离,毗邻秦泽北面的十里原广袤荒凉,几个身穿暗黄色软甲的大雍斥候伏在丘陵之后盯着远处的天际,丘陵下面,几匹战马在那里悠然的吃着草料。其中一个斥候有些疲倦地揉了揉因为长期望着远方而觉得酸涩的眼睛,就在这时,他的同伴惊道:“敌军来了。”他连忙抬眼望去,只见苍穹尽处,碧蓝的天空背景上,突然浮现出一条深棕色的曲线,不过是呼吸之间,那起伏不定的线条越来越清晰,在黄色的原野上飞速的移动着,又过了片刻,已经可以看清楚那线条是由成千上万北汉铁骑组成的,而在一片深棕色当中,最耀眼的就是位于骑阵中心的一片火红。而几个斥候也看到了在头上的天空里翱翔着的几头苍鹰,这是北汉军用来探听军情的猛禽。而这些斥候都十分清楚,大雍和北汉的统帅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让自己的亲卫穿着红色甲胄,不过虽然都是红色,在战场上倒也容易分辨,不说盔甲的样式不同,齐王的亲卫使得都是马槊长矛,而龙庭飞的亲卫却都是硬弓劲弩。几个斥候知道龙庭飞果然已经亲率大军入侵泽州,自己的行踪恐怕也已经被头上的苍鹰发觉,若是再呆下去只怕是没命回营了。便悄无声息地上了战马,策马飞奔,回去报告军情去了。

又过了一阵子,北汉军已经到了近前,原本飞奔中势如潮水一般汹涌起伏的散列队形迅速的集中收缩,这一收缩阵线,那狂奔如雷的战阵的气势越来越凌人,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令人相信若是前方有人挡路,定会给这支铁骑撕个粉碎。在距离丘陵数里之外,速度开始减慢,然后在那些大雍斥候监视的丘陵下面停了下来。只有百骑左右的红甲骑士簇拥着一个穿着火红战袍的将领速度不减,直接冲上了丘陵,然后停住战马。

那红袍将领掀起掩盖住面容的面甲,露出一张英俊的绝无瑕疵的面容,深邃得犹如渊海的深碧双目露出湛然的神采,俯视着眼前那渗透了大雍北汉勇士鲜血的原野,那睥睨天下的傲然身姿仿佛山峰一样高大。他身边的近卫和身后的千万北汉军勇士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都露出甘愿效死的狂热光芒。

这时,有四个近卫排众而出,同时高声发出了节奏轻扬的呼哨,天上盘旋的苍鹰都是一个俯冲,分别落到了四个近卫的左臂上。而策马而立的龙庭飞似乎没有丝毫留意,只是目光澹澹地看着将要展开血战的沙场。又过了片刻,整军之后的各军主将都策马上了丘陵,恭恭敬敬的立在龙庭飞马后。

北汉众将几乎都是身材雄壮,英气迫人,但是其中却有一个青袍将领与众不同,他身材瘦削修长,虽然也是身高八尺,却是没有什么凌人的气势。可是他面上覆着一个相貌狰狞的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双如同冰雪一般冷酷无情的幽深黑眸。他马上挂着的兵器乃是一柄长戈,通体漆黑如墨,只有开刃处如霜雪一般寒芒四射。若是一眼望去,只觉得这人似乎落落寡合,和众将都隔着一段距离,除此之外也不觉得有什么异常之处。可是其他将领望着他的目光却都是有些畏惧退缩,仿佛这人乃是天地间最可怕的存在一般。

龙庭飞没有回头,可是他能够感觉到身后那种诡异的气氛,心中轻叹一声,他不是不知道麾下众将对鬼面将军谭忌的排斥和忌惮,可是谭忌是他不可缺少的臂膀,也就只好委屈众将了。龙庭飞麾下人才济济,虽然先锋将军苏定峦身死雍都,可是如今魔宗派来的三位弟子鹿伯言、鹿仲天、鹿叔函却几乎都可以和苏定峦比肩,每次出兵,磐石将军段无敌必然在后面严阵以待,稳稳地守住北汉军的退路,飞虎将军石英如同一柄利剑,可以轻而易举地刺透敌人的要害,可是他们却都不如谭忌来得重要。

鬼面将军谭忌,出身本是泽州和沁州交界处的山中猎户,住在深山之中,既不完粮也不纳税,心中也无国家之念,可是十四年前,北汉和大雍对峙之时,大雍的一位将军在领军偷袭敌营的时候,路过了与世无争的谭家寨,为了守秘,那位嗜血的将军下了屠杀令,除了带了所有积攒的毛皮,想到山外给心爱的女子买一支金钗的谭忌之外,全寨二百余人被杀得干干净净。而心急难耐连夜赶回的谭忌就在雍军大肆屠杀之际返回了山寨,可是无能为力的谭忌只能躲在山梁之后,眼睁睁的看着家园尽毁。自知无力报仇的谭忌一把大火焚毁了山寨,然后穿越一条只有寨中猎户知道的崎岖山道赶在雍军之前进了沁州。之后,那位千里偷袭沁州的将军被严阵以待的北汉军围歼,当时还是偏将的龙庭飞麾下多了一个亲兵近卫。

之后谭忌从一个小卒逐步升到了将军,虽有龙庭飞赏识,却也是艰难万分,只因谭忌惨遭巨变之后,性情大改,不喜与人交谈,又以严苛军法带兵,同僚部下都是畏之如虎,就是比他位阶高的也都对他心存忌惮。北汉军的习俗,喜欢勇猛狂放之士,这样一来不免多些骄兵悍将,可是谭忌麾下却是军律森严,稍有违犯,就是杖责鞭打,若有再犯,就是斩首,初时有人不服,以勇力抗之,可是谭忌虽然外貌文质彬彬,手段却是残狠无比,将那些反抗的军士全部擒拿处死,并加上叛逆犯上的罪名,连家人也受到牵连,这样一来,再没有人敢触犯谭忌。军规肃然之后,谭忌便用心训练了一支精锐的骑兵,这些骑兵都是远攻近战,马上马下都十分出众的勇士,长戈、马刀、硬弩是他们随身必带的武器。谭忌又从龙庭飞学习战阵,而且可以说是青出于蓝,沙场之上,可以凭着骑阵击败数倍之敌,或许是因为相貌不够威武,谭忌几乎是终日带着青铜鬼面,所以人称鬼面将军。后来谭忌又在军中选了一批资质过人的勇士,亲传戈术,以其中最出色的三十六人为亲兵,更让这些人都戴了和自己样式相同的青铜面具,称作鬼骑,这些鬼骑只带长戈,最擅冲刺,每逢战时,就奉了谭忌之命,或攻敌人软肋,或遇强用强,摧敌之锋锐,这三十六鬼骑乃是谭忌用来摧毁敌军战意军心的利器,谭忌又是不断训练候补,如有阵亡立刻补上新人,谭忌的威名倒是大半都是这三十六鬼骑替他睁来得。

不过若是仅仅如此,也不至于人见人畏,这谭忌最令人诟病之处就是嗜杀,虽然战乱纷呈,从军杀敌,没有不杀人如麻的,可是却也有个底线,杀俘不祥,因果报应,也是几乎人人都信的。征战之初,虽然也有杀戮平民,肆虐妇孺的事情,可是随着天下局势渐渐清晰,若是没有必要,这残杀无辜的事情也是能不做就不做了。可是谭忌却是分外的冷酷无情,兵锋所知不留俘虏,大军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这样的残狠,就是同僚的北汉将领也是难以忍受的。幸好还有龙庭飞时时耳提面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