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
  看起来他们这些年过得还很是不错。
  “志华和金华如果看到你现在的模样,应当会很开心。”请了陈慈坐下,乐公公又奉上香茗之后,秦风很是感慨地道。“志华现在是大明一方统帅,正在指挥兵围雍都,不能回来见你,我会让人去通知在昭关的金华回来与你相聚。”
  “小儿承陛下照拂,陈慈感激不尽。”陈慈拱手道谢,这一次回来之后,得知两个儿子在大明都是身受重用,大儿子陈志华更是大明三位大将军之一,这番感谢倒的确是真心实意。
  “这倒不必,他们有今日的地位和成就,那都是他们自己的本事。在大明军中,没有本事的人无法立足!”秦风挥挥手,不以为意。
  “天下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也不见得个个都能出人头地。”陈慈笑道:“有本事,还要有机遇,也需有人看重。虽然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一时被埋在土里,浑身裹满泥垢无人拂拭,那又有何用?”
  “说得倒也有道理。”秦风盯着对方,“假如当日陈大将军不曾离去的话,成就必然比志华还要高。”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陈慈微笑道:“现在慈也过得很开心。”
  其实秦风看着陈慈,心中颇有感触,陈慈看着秦风,又何尝不是万分震惊。孤悬海外,他们对于这片大陆的消息极少,偶尔有消息传来也是大有谬误,直到大明水师的战船护送着商队再一次进入那片海域,踏上马尼拉岛之后,他们才终于得到了准确的消息。
  他们作为失败者离开大陆的时候,秦风还只能算一个造反派,正在想方设法颠覆越国的统治,那时虽然太平军已经大占上风,但他们总以为还会有颇长时间的较量。
  但是,仅仅六七年的时间,秦风就带着他的太平军完成了颠覆越国,重建政权,现在又将昔日实力超过越国不少的秦国掀下马来。
  已经不能用奇迹来形容秦风的成就了。
  当年秦风赴超,跟着他的只有六百余衣裳褴褛的大头兵,七年过后,他已拥有了无比广袤的国土,随时可以征调数十万的大军,便连他建立起来的水师,如今也算是这一片海域中极为强大的一股力量了。
  而他们,走的时候带着的可是全副武装的上千精锐战士,但现在,他们还在一个岛上挣扎,别说大展鸿图,离统一这个岛国,都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当你觉得和另外一个人具有差不多的能力的时候,别人比你强,你会觉得不服气,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做到别人做到的那些,只是时运不济而已。但当一个人的才能远胜于你,做出来的成绩让你望尘莫及的时候,你就没有了嫉妒,没有了恼恨,剩下的就只是敬佩,崇拜,从而将这个人当成你一辈子的偶象。
  陈慈大概现在就是这种心态。
  现在的大明,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只能仰视的庞然大物。
  “听宁则远说,洛一水已经突破了最后的障碍,成就宗师了,那可真是要恭喜他了。”秦风微笑着道。
  “今年的事情。无法与陛下相比。”陈慈微微躬身道。
  “你们当初是怎么到马尼拉,又是如何站住脚跟的?能否与说详细说说?”秦风问道。
  “对陛下知然是知无不言。”陈慈道:“当年蒙陛下宽仁,大将军率我等远渡重洋,月余之后,我们在大海之中遭遇了海盗,一场激战下来,我们虽然击败了海盗,但自己也损失很大,特别是船只,受损极重,万幸之下,我们在马尼拉岛的南岸勉强登陆,那时上岸的我们,只余下不到五百名战士。那片地方很荒芜,便是马尼拉察兰王子的封地。”
  “原来如此,后来怎么就投靠了察兰王子呢?”秦风笑问道。
  “察兰王子算不得什么人才,当初我们登陆之后,就与他发生了冲突,不过他这样一个不受马尼拉王重视的家伙,手下自然也没有什么杰出的人才,所以甫一交手,他就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我们虽然只剩下了五百人,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欺侮的。但我们终究是外来者,既然立了威,自然就不能赶尽杀绝,否则让马尼拉王警觉到了我们的存在,那就糟糕了。所以后来我们略作试探,那个察兰王子便接纳了我们。”
  陈慈笑了笑:“后来就简单了,我们帮着察兰王子在南部站稳脚跟,然后一步一步的发展实力,数年的时间,便让察兰王子将马尼拉兰部经营得铁桶一般,等到马尼拉王尼兰察觉不对的时候,他已经病入膏肓了。他撒手而去,继位的大王子卡努虽然也是一个人才,但却远远没有马尼拉王的威信。我们便怂恿了察兰揭竿而起,来争夺马尼拉王位。”
  “这个察兰应当很蠢!”秦风呵呵一笑。
  “陛下法眼无察,在南部经营六年,我们已经成功地将察兰架空,可以说在马尼拉南部,察兰只是一个招牌,我们随时都可以另外找一个人替代他。但大王子卡努却精明多了,于我们而言,一个愚蠢的王和一个精明的王,自然不难于作出选择。两年大战,我们占据了马尼拉三分之二的土地。”
  “但你们现在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秦风截断了陈慈的话,直截了当的道。
  陈慈略显尴尬,沉吟了半晌,才重重的点了点头:“是的,卡努虽然被我们压迫到了东西部,但马尼拉的精华,却都集中于此地。重要的港口,贸易中心都在这里。而且尼兰虽然死了,但他在这一片海域的影响力却仍然存在,所以其它诸多岛国,还是支持卡努的,他们已经准备组织联军,来帮助卡努对付我们了。如果联军成形,我们的前景恐怕就不妙了。”
  “形式严重到什么地步了呢?”秦风若有所思地问道。
  “据我们的探子回报,他们大概会组建一支五千人左右的陆军,这我们倒还不是太在乎,毕竟人们也有这么多的部队,而且战斗力要比他们强,但问题在于,这些岛国虽然都不大,但都有一支不错的水师,这些水师可以直捣我们的南部老巢,我们却没有相应的对抗措施,马尼拉的港口,都集中在东西部,我们无法发展我们的水师,而且我们现在所占有的土地也贫脊了一些,无法在财力之上与他们对抗。”
  “宁则远的到来,让你们知晓了我们现在的状况,所以你们就想得到我们的支援!”秦风笑着道。“宁则远怎么会跑到你们那边去了?”
  “宁大人是一个不错的商人,因为现在马尼拉战乱,所有的海贸商品价格不免跌得厉害,但战乱之地,却有一样东西会涨价。”陈慈道。
  “武器!”秦风接口道。
  “是的,宁大人运了大批的武器,派人联系到了我们,我们付出了大价钱,得到了这批武器,但比这批武器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大明的建立,也知道了陛下的威势,洛将军认为,大明皇帝陛下,一定会帮助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的。”
  “海外游子!”听到这几个字,秦风不由失笑。
  “陈将军,你到大明已经有些天了,想来也知道我大明现在的实际状况,你觉得这个时候,我大明有能力对外发动战争吗?大明立国六年,每一年都在战斗,即便是现在,秦国也还有一块最硬的石头没有啃下来,而且,我最大的敌人正在养精蓄锐,我根本不可能分心去你们哪里。”
  “陛下,海外虽说是蛮夷之地,但广阔丰饶,不输大陆,而遥远的西部,更有富庶之地。”陈慈道。
  “我知道!”秦风冷然道:“这天下之大,不知凡凡,我大明没有那个心思,也没有那个能力都去征服,即便是你们现在的那个地方,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可以做生意的地方而已。”
  “陛下,马尼拉地位之重要,相信宁则远一定向您禀报过,控制了马尼拉,便等于控制了东西方交流的命门,卡努之所以现在能说动那么多的岛国帮助他们,无非就是因为他控制着东西部的港口,因为马尼拉的战火,已经让这些岛国的收益大大减少,所以他们需要迅速平息掉马尼拉的纷乱,从而使这条商道恢复繁荣。所以,并不需要陛下大规模的介入,我们需要的只是拿下这些重要港口,到时候,那些岛国,只怕就要转头帮助我们了。”陈慈看着秦风,“而且陛下如果能帮助我们成功,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就可以取察兰而代之,到时候,马尼拉愿意为大明蕃属之臣。”


第1146章 海外基地
  “有没有搞头?”秦风点着地图之上的马尼拉,问着侍立在一边之上的宁则远。
  打发走了陈慈之后,秦风再一次召来了宁则远。
  “很有搞头!”宁则远。
  “那里的情况很复杂。”秦风皱着眉头,“容易引火烧身,陷入泥潭。而我们现在只是将那里作为一个挣钱的地方,至少十年之内,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在大陆之上,兴许还要更长一些。不可能分心去经营这里。”
  “陛下,正因为这里过于复杂,我们才能够以最小的力量来拨动这里的形式,从而能够在这里占据主动力量。”宁则远显然更熟悉那一片海域的为数众多的岛国之间的形式,以前觉得无处下嘴,一旦对某一个动手,极易引起公愤,从而遭到围殴,现在却有了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介入其中,这让他兴奋得很,脸色都显得有些不正常的潮红起来。
  “马尼拉占据咽喉要地,扼住了东西方海贸的要道,他是这一片海域最为富庶的国家,也是最为强大的一个国家,老尼兰是一个英雄人物,他有能力将这一片海域的所有岛国拧成一股绳,但他的儿子们不行,这一片岛国的其它国王也不行,这一片海域,从老尼兰死的那一刻,便已经进入了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只不过老尼兰的余威犹在,所以只是暗潮汹涌而已,察兰的反叛则是彻底的撕开了最后的那一层遮羞布,现在很多势力都在打这里的主意,包括更遥远的西方国家。”宁则远道。
  “所以说,现在那里很乱。”秦风摸着下巴道。
  “相当的乱。而他的乱,对我们却是有利的。”宁则远笑道,“只要陛下下领,臣便能率舰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马尼拉的重要港口,有洛一水,陈慈等人响应,兴许要不了三个月,便能将马尼拉变成大明的一个海外郡治。”
  “洛一水说,他们可以成为大明的一个蕃属国!”秦风笑着对宁则远道。
  宁则远一愣,“他们居然想着要自立?没有大明的帮助,只怕他们在哪里站不住脚跟,虽然现在看起来他们占着优势,但他们没有一股作气拿下东西部的港口,马尼拉的命脉就还握在卡努的手中,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支撑不住了。”
  “所以便来我大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秦风咭咭的笑了起来,“这一路过来,想必陈慈已经看到了我们大明水师的实力了吧?”
  宁则远有些惭愧。“他是陈志华大将军的父亲,我便将他当成了自己人,当真没怎么防着他,不管是葫芦岛还是宝清的太平船厂,他都去过,我们的水师的实力,他现在一清二楚。不过他不知道我们的水师还配有陆战队。”
  “既然你有搞头,那我们就搞一搞。”秦风在屋里来回转了几圈,看着宁则远:“但这事儿,就不过政事堂了,你海事署独自去办。我的要求是,以最快的速度一击致命,在那些国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击败卡努,然后与洛一水两面夹击,彻底拿下马尼拉。”
  “可是陛下,洛一水他们不愿归顺我大明!”宁则远却有些不乐意了,“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帮助他们?”
  “洛一水如果愿意归顺于我,多年之前,他就不会带着陈慈他们离开了,他情愿亡命大海也不愿屈居与我之下,所以这话就不必提了。现在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经营马尼拉,那么让马尼拉有一个亲善我大明的政权也是不错的。”
  “仅仅如此?”宁则远有些诧异。
  “当然不是。接下来你与陈慈的讨价还价,我需要在马尼拉拥有一个军港。这是我们的最低条件,我们需要这个军港来保证我们大明的商人能够在这片海域安全的进行交易。”
  宁则远眼睛微缩:“陛下准备大开海贸?”
  秦风微笑:“不错。大明的商人现在有一部分已经相当有钱了,我们再给他们找另外一条财路。”
  “那海事署将失去这一门垄断性的生意!”宁则远有些不乐意,“现在朝廷不给海事署拨钱,海事署的所有花销,都依靠垄断海贸交易得来。”
  “大量的商人加入,会使货品更加多样花,也会使货物的出口量大增,我们可以收税,而这些税由你们海事署来收,所得税款仍然归你们海事署支配。明商想要出海,就必须要有海船,那么我们的两个船厂,便会有更多的海船订单,光让他们造战舰太浪费了,现在我们的水兵,不是已经跟不上水兵训练的速度了吗?”
  宁则远微微点了点头。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十二艘太平级战舰,在这一片海域已经基本无敌了,以后每年只需要增加三到四艘就可以了。这样你便可以省下大量造舰的钱来用来培训更多的水兵和陆战队,而民用商船也可以替我们免费培训水兵,到时候需要的话,一纸征召令便可以将这些人纳入管辖之下。更重要的是,商人的能量是无穷的,逐利的本性,会让他们在踏足了这片海域之后,会接着向更远的地方挺进。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探路者。”
  “西方有很强大的力量。”宁则远脸色微变。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未雨绸谬,我们对那边一无所知。而你以前跟我讲过,他们曾有一次组建了上百艘战舰来袭的经过,他们失败而归,多年来曾再来,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他们的实力如何。不过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事先探得他们的虚实,会让我们知己知彼。而商船的出现,总比兵舰的出现更加温和一点。马尼拉会有往西方的航道,商人和联系他们的门路。”
  “陛下,臣明白了。”宁则远用力的点了点头:“帮助洛一水他们拿下马尼拉,不管他们以后对大明是什么态度,我们需要稳稳的守住那一个军港,然后以这个军港为基础,在这片海域之中发展我们的势力,这些,光靠军队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更多的大明商人踏上这片土地,会让我们有更多的人手,能拢络到更多的势力为我们所用,军港可以彰显我们的军事实力,商人会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经济实力,双管齐下。将这片海域打造成我大明海域的第一道屏障和防守链,然后以此为基础,有条不紊的向西方推进。等到陛下一统天下之后,我们便有了精力,大举西进,将我们大明的旗帜插遍太阳能够照得到的地方。”
  秦风大笑:“这个,我可真没有想过。这天下很大,即便大明再强大,也不可能全部征服,而且,那么远的地方,即便征服了,又怎么管理得过来?这片大陆不一样,因为千年以前,这片大陆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同文同种,所以分久必合,有天下一统的基础,而海外嘛,那就不一样了。”
  “陛下难道没有做天下共王的洪愿吗?”宁则远睁大了眼睛。
  “做天下共王,并不见得就必须要用刀剑去征服。”秦风拍拍宁则远的肩膀,“有时候,还可以有金钱,有时候,可以用文化。千年之前,大唐舰队纵横四海,打下了无数的领土,大唐旗帜所至,鬼神辟易,但千年之后呢,我们这片大陆上的九成的人,连海外到底有些什么,都完全不知道了。所以用刀剑打下来的东西,并不见得就能长远。这个问题,你可以好好的想一想。武力,可以是一种威慑。有时候不用出来,反而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宁则远沉默,这个题目太大,他估计自己一时之间很难把这里面的关节想通。
  看到宁则远的模样,秦风又笑了起来:“现在我们君臣两个在这里异想天开着这样的事情,要是让曹天成知道了,一定会把嘴巴笑歪,那对我们还是很遥远的事情,不一统天下,我们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经管更远处的事情,现在去马尼拉插一手,也不过是让我们能从哪里赚到更多的钱而已,为了将来做一点小小的布置。如果我们赢了,这就是运筹帷幄,如果我们输了,哈哈,那又有什么用?”
  “我们当然会赢!”宁则远用力的挥了挥拳头,“臣这便去与陈慈好好的扯皮,他两个儿子都在我们大明麾下担当要职,想来也对我们大明也应当很亲近。”
  “别把两者混为一谈!”秦风摇头:“陈慈这个人,不仅是一个将军,也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更是一个极其狡滑的人,要不然,当年他能在越国哄骗了越皇那么多年?亲情是亲情,政治是政治,难道我们还会因为他态度强硬就对陈志华陈金华兄弟不利吗?”
  “那当然不会!”宁则远讷讷地道。“也不能。”
  “所以与陈慈这样的人谈判,用不着谈什么亲情,只需要直白跟他讲利益,讲我们付出什么,我们需要得到什么就行了。而亲情,友情,只适合在谈判成功的庆祝宴会之上谈谈而已。”
  “是,陛下这么说,臣心里已是有了计较,现在我们掌握着主动,自然可以狮子大开口,然后等着他慢慢的就地还钱。不知陛下看中的是那个地方?”
  秦风笑着指了指地图之上的一个地方。


第1147章 新作物
  大司农曹先建是前越时期的官员,作为大越时期为数不多的技术官员,他在越国崩塌之后被留任。前朝留下来继续在新朝任职的官员有很多,但在朝堂之上混得还算得意的却没有几个,苏开荣首屈一指,再往下数,就算是他了。至于地方郡守,那就另当别论了。
  曹先建现在过得还算快活,在前越,他这是一个冷门衙门,一年上头,经费是没有几个的,但要背的黑锅不少,一旦有什么歉收啊,洪灾旱灾减产什么的,这大帽子自然就会甩到他的脑壳之上。
  好在就算在那个时候,不管是皇帝也好,还是朝臣也好,对这个老老实实背锅,不争不抢的大司农还算映象不错,背锅背得极好,所以也就一直当了下来。
  太平军迅速破了越京城,越京城中的官员们基本上没有一个跑脱,在一番清洗之后,被留下来的大司农曹先建又当上了大明的官儿,心中虽然忐忑,但慢慢的却发现,他这个衙门似乎又点热起来的征兆。
  首先就是钱多了起来,在每年的预算之上,他一般是不敢开口争的,但拨给他的经费却着实不少,当然,政事堂给他的这些钱也不是让白给的,条件就是要让他研究出产量更高的农作物来。为此,还专门在越京城外给他拨了一大片土地。
  在大明当官没多长时间,曹先建就发现,与前朝大不同的就是大明官员的作风。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效率。不管做什么事,那就是言必行,行必果。
  这让他更是忧心忡忡,他当了多年的大司农,对于农作物还是颇有研究的,但说要弄出产量更高的农作物,这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办到。
  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他是不敢反驳的,以前他就是一个受气包,现在他也默默的做好了再次背锅的准备。不过拿了钱,自然还是要认认真真的做事的。
  召集了麾下的一些农官,又从民间找来了一些极有经验的农夫,兢兢业业的干了起来,大明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种麦子,高梁,粟等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先派出人手去各地收集各种各样的这些种子,然后小心翼翼的种下去。
  每一年在收获的时候,曹新建都会盯在田头,让人挑选出最好的种子,第二年种植的时候,便将这些种子种下去,然后周而复始。他甚至将不同地区的这些作物交叉授粉,希望能够有意外的收获。
  连续数年,他只拿钱,却没有成果,本来惴惴不安的他,却并没有等来猜想中的训斥或者黑锅,每年钱照给,而且随着国家的财政越来越好,他这个大司农衙门拿得钱也越来越多。
  这让他倒是先不好意思起来。干起活儿来,倒是更有干劲了。大司农麾下,官儿不多,更多的都是从各地举荐而来的老农,曹先建手里钱多了,这些人自然就能拿到更多的薪饷,干活儿自然也就更有劲。
  比起曹新建来,这些来自各地的老农更加的纯朴一些,虽然大司农衙门给他们准备了还算不错的房子,但这些人,却宁愿搭着窝棚住在这些实验田边上,倒是像照顾儿女一样在照顾这些作物。
  好在第四年之上,大司农衙门培育出来的种子,在越京城下辖的一个县试种获得了成果,亩产量比过去上浮了两成。原本一亩地产四百斤的土地,在第四年,赫然收了五百斤。
  虽然每亩只多了一百斤,但如果将种子推广到全国的话,那每年多收的庄稼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消息传来,曹先建喜出望外的同时,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是没有白花钱,连续三年光投入没产出,大司农衙门已经压力很大了。
  而更让曹先建没有想到的是,皇帝单独召见了他。
  这是大明建国之后,皇帝第一次单独召见他。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召见之后,皇帝还请他吃了饭,不仅是他,还有他麾下的农官以及那几十个从各地来的老农,皇后,政事堂首辅都出席作陪。
  巨大的荣誉让曹先建一直都处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之中,直到回到家里,还没有完全回过神来,最后留在脑子里的只剩下四个字。
  那是皇帝说的。
  “再接再励。”
  因为有了成果,所以大司农曹先建从那以后在朝议之上腰杆子便硬了许多,而拨给他的款项也愈发的多了起来,有了这几年培育种子的经验,众人是干得更起劲了。这两年,又推出了好几种作物的新种子。
  而今天,是皇帝第二次单独召见他。
  大司农可不是六部九卿这种显贵,但这一次陛下从虎牢回来之后,却将召见他排在了极前面,这让曹先建觉得压力很大。这两年虽然也推出了新种子,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是不是陛下不满意了呢?
  “曹大人今年六十开外了吧?”秦风很随和地问道,这位大司农干得还是很不错的。现在大明的粮食产量较之前几年有了明显的提高,眼前这位功不可没。而这个人干活勤恳,人又低调,很合秦风的胃口。
  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开场白,曹先建有些愕然,又有些尴尬。
  “回陛下,臣今年五十有二!”
  “啊!”这一下秦风就很尴尬了,看着这曹先建的模样,怎么也有六七十岁的模样,竟然还只有五十出头,想了想终于明白过来,眼前这位可是大司农,虽然他算得上是大明的高官了,但这位高官,却经常泡在田间地头,行走在乡野之间,风吹日晒的,外表比实际年龄就显得大了不少。
  “曹大人真是辛苦了。事情是要做的,但还是要保重身体,你可是我大明的宝贝呢!”
  听到皇帝这么说,曹先建鼻子不由一阵发酸,两眼都有些模糊起来,双腿一软,已是又从椅子上滑了下来,“臣得陛下看重,托以重任,自当竭尽全力,虽九死而不悔。”
  没想到一句话让这位老臣反应如此之大,秦风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赶紧示意乐公公去将人扶起来。
  “农为国之根本,俗话说得好,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啊。大司农这几年,所立下的功勋,可不必那些沙场纵横的将士们小。但还是要多保重身体,有张有弛,才是应有之道嘛!朕还指望着你为我们大明培育出更好的作物来呢!”
  “臣惭愧,这两年一无所成。”曹先建的声音都有些哽咽起来。
  “不不不,朕很清楚,培育一种更好的作物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急不得,听说大司农现在正在想方设法收集齐楚之地的种子?”
  “是,臣想着,有更多不同的种子,便有更多不同的选择,或许能培育出产量更高的作物来。”曹先建道。
  “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秦风微笑,“这事儿,可以让商务署帮你想想办法,他们麾下的商队行走各地,顺带着帮你带一些种子回来,也不费事。”
  “多谢陛下。”
  “嗯,今天找你来呢,是另外一件事!”秦风看了乐公公一眼,乐公公立即便将好几个瓷罐,还有几个坛子拿了出来,一一摆在了曹先建的面前。
  “陛下,这是?”看了一眼面前的瓷罐,曹先建问道。
  “这是海事署从海外带回来的一些种子,有几种,朕觉得关乎国计民生,所以找你来看一看。”秦风笑道。
  曹先建一听此言,立刻便打开了罐子,小心翼翼的挨个倒了一些出来,仔细辩识一番,脸上却露出茫然的神色,一样都不认得啊!
  秦风走了过来,指着排在第一位的瓷罐,道:“这一种,是棉花的种子。朕最看重的就是这一样。乐公公,将宁则远带回来的棉花和棉衣拿上来。”
  一团软绵绵的白色微泛黄的东西,被送到了曹先建的手中,在手中轻轻一捻,曹先建脸上立刻便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在摸了摸那件棉衣,脸上的异色就更浓了。
  “陛下,这是御寒之物,比我们现在的丝絮填充的棉衣,肯定要保暖得多。”
  “就是如此。”秦风道:“这玩意儿如果能在我大明境内广泛栽种,那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可就是大大的福音了。这东西,宁则远也问过,喜光,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最怕的就是阴雨潮实。你拿回去育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臣记得了。”曹先建小心翼翼的将种子收集起来。
  秦风又走到几个坛子面前,从里面掏出一样东西,在手里掂了掂,“这样东西,被称作番薯,对土地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听说种在哪里都能长,而且产量极高,我们大明现在绝大部分地方是不缺粮了,但不见得未来不缺,至少,我们刚刚打下的秦国土地,那里就很缺粮,这玩意儿种出来,一来可以作为辅粮,二来就算是人不吃,还可以喂牲畜嘛!这个难度应当不大。”
  随着秦风一个个的给曹先建介绍,什么甜菜种子啦,卷心菜种子啦,辣椒种子啦等等,零零总总十好几样,就都是一些疏菜了,皇帝的重视程度就大大降低了。能弄出来更好,弄不出来,似乎皇帝也不太在意。
  一下子便多出了十几种新作物,让曹先建觉得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一些,特别是前几种,想要反一个新作物的习性摸熟,接下来一两年,大司农衙门恐怕是有的忙了。
  不过对于大司农衙门来说,越忙才越好啊,现在的曹先建也有一点小小的野心了,要是他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好的种子,弄出新的作物,那大司农衙门在朝廷中的份量,可就越来越重了。
  自己,也可以挺胸凹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