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明白了。”郭九龄道:“秦国那边,一直是由千面在负责,戴叔伦这段时间活动频繁,出没于青州,虎牢与京城数地之间,看来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我们的判断是,他动手的日子,必然是邓洪孙女邓姝出嫁的日子。只是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不明白,戴叔伦到底怎么样才能夺得虎牢关的兵权?肖锵可不是易于之辈。”
  “他怎么对付肖锵我并不关心,我只关心事发之后,我们怎么利用这件事。”秦风笑道。“陆大远那里要准备好。我们的理由,到时候可是要光明正大的。”
  “陆大远部已经没有问题了,卞无双那边只怕到时候肯定也是要介入的。”
  “那就让他更乱一些罢,秦国愈乱,我们才越有把握嘛。”秦风笑了起来:“到时候,秦国数方势力混乱,马氏父子,可就要坐蜡了。卞无双,肖锵,卢一定,又有哪一个是真正忠于皇室的。”
  郭九龄点了点头,叹道:“李挚一辈子都在国内努力平衡各方势力,但终究是镜中月,水中花。”


第966章 调兵遣将
  秦风是一点也没有料错,他的皇后在上京城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大楚的天下兵马归权于现任的兵部尚书程务本。
  当然不是以昭华公主的名义,以闵若兮现在的身份,对楚国的朝政是没有资格指手画脚的,但后宫之中还有一位太后啊。
  “母亲,当务之急,就是要守住荆湖。”进宫的当天晚上,母女两人初见面哭了一场之后,话头自然便转回到了现在的危急局面之上。“现在之局面,较之数十年前的那场危机,还要更可怖一些。毕竟那时候,父皇还在。”
  提到父皇闵威,闵若兮是真的有些伤感了。闵氏人丁稀薄,不像其它王室那般,闵威养子女,倒与平常人家更加类似一些,特别是对闵若兮,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掉了。
  “那时候,父皇征战在外,杨相杨一和操持于内,君臣同心,上下同德,这才打下了大楚这数十年的安稳,可现在,二哥还不知能不能回来,而马向东不论是操持德性,抑或是才能,都不能与杨一和相比。”
  “昆凌关丢了,咱们还守得住吗?”太后不谙军事,听到闵若兮说得如此严重,又挂怀儿子的生死,整个人都有些浑浑噩噩了。
  “东部六郡是守不住了,没有兵,那个空旷的地方,是怎么也无法扼守的。所以程帅不得已,只能退居荆湖,在荆湖营建第二条防线,只要荆湖防线一成,则进可攻打东部六郡,退可稳稳扼守大楚这大半壁江山,齐人,是不敢在荆湖未下之前,挥军直入大楚腹地的。”闵若兮分析道。
  “既然如此,当然就要死守荆湖了,这有什么可说的?”太后连连道。
  “母后,可现在朝堂上下,没有一个镇得住的人,朝臣之间,彼此攻击,争权夺利,谁还有心思管大楚的安危,谁还管二哥的死活!”闵若兮长叹了一声。
  “那些个猪油蒙了心的,难道不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吗?”太后脸色大变,啐口痛骂。
  “母后,他们有什么可害怕的,抵不过便是齐军来时,换一个主子叩头呗,可他们能降,我们闵氏一脉,又怎么可以降呢?”闵若兮叹道:“只怕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要绑送闵氏一脉去齐军大营请功了。”
  “这,这怎么是好?”太后脸色大变。
  “母后也不必过分担忧,程帅忠心耿耿,只要程帅在,他们就不敢乱来,只要程帅能在荆湖站稳脚跟,一切便都会好起来。”闵若兮道:“但现在朝廷之上乱成一团,程帅在荆湖却是独木难支的,据女儿所知,现在程帅手中只不过三万兵而已,军饷粮草,女儿在泉州之时,虽然筹措了一部分给程帅送去,但也撑不过多长时间,终需还得朝廷供应。所以母后,也只有您出面了,现在也只有您有这个能力,强力压下朝堂之上所有的杂音,先一心一力的支援程帅将荆湖防线稳定下来才好说别的。”
  “好,好,我倒是要看看,这些人眼中,到底还有没有这个朝廷,有没有皇帝,有没有先皇?”太后狠狠地道。
  母女两人又计较了大半夜,太后的见识着实是有限的很,听着女儿极有道理的分析,自然是无有不允。
  天明之时,召见君臣,当以马向东为首的所有人看到太后抱着闵若英的儿子出现在御座之上时,都有些蒙了。
  太后大发雷霆,朝廷之上万马齐谙。散朝之时,便已经定下了武由程务本负总责,文由马向东挽总,发布全国总动员,整个楚国进入战时体制,以军法管理,太后的旨意明发全国各郡县。
  马向东倒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局面之下,自己倒是得了一个大彩头。现在的局面,虽然全国进入军事管理模式,负责军事的程务本就盖过了他这个首辅,但这位程帅却在荆湖啊,倒是自己一下子权倾京城了。有了这个名头,他自然是大力支持太后的。
  楚国的朝廷在太后的高压之下,倒是前所未有的高效起来,次日,困居城外两个月的江上燕,便被受到了太后的召见,在接受褒奖的同时,江上燕也立即被委以重视,立即带领军队援助荆湖。
  军队从哪里来呢?整个上京城内,只剩下了卫护京城的一万火凤军以及三万左右的城门军,城门军的战斗力自然是堪虞的,但此时,也是顾不得这许多了,一万火凤军自然是动不得的,便只有城门军了。
  三天之后,江上燕便带领着两万城门军,携带着从武库之中提拿出来的大量军械,一路向荆湖奔去。
  对于城门军战斗力低下的事情,江上燕倒并不如何担心,在大明的时候,将那些只知挥舞锄头的农人改造成一支像模像样的军队,也不过两三月的功夫。对于大有的练军之法,这几年江上燕也是极有心得的。
  这三万城门军,再不济也比农夫要强一些,等到了荆湖郡,狠狠地操练起来,哪怕淘汰掉大多数,至少也可得一支五千余人的精锐之师。
  在大明呆得久了,江上燕也深受大明的建军理念,兵贵精而贵多。更何况,临出发之前,皇后娘娘可是向自己承诺了,大明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大楚,像许多大明的那些最新式的武器,也会向大楚出售甚至于无偿支援。
  大明的那些最新式的武器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江上燕更清楚。连发弩机,霹雳火,冲阵车等等,他的宝清营可都是装备齐全的。这一次回来,蒙皇帝恩典,他的五百人,便带了十台比较容易携带的连发弩机以及十万枚这样的弩箭。
  练出一支五千人的精兵,再配上大明最新式的武器,江上燕以足够的把握,让占了东部六郡的齐人食不知味,寝室难安。
  守荆湖,当然不能一味的守,守中有攻,才是荆湖的生存之道。东部六郡地域宽广,就算齐人在那里像楚国一样,放上二十万人,但也防不住荆湖的出击。因为荆湖多河多湖,纵横来去,齐人可没有像样的水师来对付荆湖。
  一念至此,江上燕又不由得惊叹皇后娘娘的谋算,在她上京的时候,便已经收复了宁氏,此时宁氏的百艘战船,上千将士已经在荆湖相助程帅了。现在的程帅只有防守之力,毫无进攻手段,但等自己到了之后,一切便会有所改变了。
  除了江上燕这一支人马之外,楚国朝堂还下旨调集西军两万人往荆湖,对于这个命令,楚国朝堂是有着相当忧虑的,因为在落英山脉之中,与西军对峙的秦军卞无双部,可还有近十万人马。楚军因为安如海带走了一万人,现在只剩下了四万人,本来已经捉襟见肘了,再调走两万,那可就极其危险了。
  不过对于闵若兮来说,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她很清楚,秦国内乱爆发在即,此时此刻,卞无双哪里有心思来找楚国的麻烦,再者楚军已经夺得了井径关要塞,秦人当真要进攻的话,也得想想能不能攻下这一处要隘。
  闵若兮甚至跟太后保证,要是秦军敢于西犯的话,那么明军将会毫不犹豫地向秦国发起进攻,有了闵若兮的这个保证,楚国朝堂上下倒是放下了一大半心来。现在明军之于秦人,就像高悬在头顶上的一柄利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去,秦人想找楚国的麻烦,只怕明军也正在打着他们的主意。
  就这样,西军副帅宿迁,便也带领着二万西军主力东返,他们的目的地,自然也是荆湖郡。
  朝廷陡然安静下来,全力支援荆湖郡,但此刻在荆湖郡的程务本,却丝毫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皇帝闵若英并没有经万州至荆湖这一条更完全的撤退线路,而是选择了凶险之极的凤凰山至昆凌关这一线,君臣之间的猜忌,已经达到了顶点。
  “程帅,陛下此举,殊不智了,就算他杀出来了,火凤军只怕也是十去七八啊!”曾琳看着脸色有些惨白的程务本,顾左右而言他。
  程务本惨笑一声,他知道,曾琳当然是明白这是为什么的,只是不当面说破而已。“曾兄,如果有朝一日我有什么不测,你为荆湖郡守,当尽心全力,稳守荆湖一线。”
  “程帅,你这是什么话?”曾琳脸上变色,“如果程帅不在,这荆湖只怕便也不在了。我也知道程帅担心什么,说句不敬的话,只怕皇上这是猪油蒙了心,到时候作茧自缚。程帅,便是为了大楚,您也不能犯糊涂,这荆湖郡中,东部边军的三万兵马,谁不以程帅马首是瞻,其它如郡兵,水兵,曾某也自认可以一言九鼎,谁想对程不利,先得问问我们答不答应?”
  “这话过了。”程务本摇摇头。
  “程帅,今日我就把话摞这儿了,如果有人想对程帅不利,就算是皇上,曾某人也是不敢奉诏的。”


第967章 恐慌
  自从昆凌关失守,齐军势如破竹的占领了东部六郡之后,大楚玉泉郡郡守陈度便惶惶不可终日,可谓是一日三惊。玉泉与东部六郡的慈化邻壤,以往有东部二十万边军挡在前头,玉泉高枕无忧,几不知兵事为何物。他们做的与军务有关的事情,无非就是为东部边军筹集,转运粮食,军械,可即便是这部分也并不多,因为东部边军的粮饷,基本上是靠东部六郡供养的,只有不足的部分,才会在内地募集。
  玉泉郡自己,并没有什么防卫力量,三千郡兵,还撒在全郡之内,负责都会整个郡的治安缉盗等工作。至于城防,几等于无。
  现在玉泉却面临着数十年未有之大变局,东部六郡失守,连昆凌关都让齐人占了去,玉泉郡一下子便暴露在了齐人的面前,在陈度看来,玉泉郡现在就像是一个刚出浴的黄花大闺女,身上就披了一件薄沙,恰在此时,却有一个壮汉闯了进来,那这个大姑娘的命运如何,便可想而知了。
  玉泉是富庶的,其实包括东部六郡在内,都是很富裕的。国家承平之时,富裕自然是让本地骄傲的本钱,但当敌人到了面前,富裕可就成了一种原罪,敌人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地方了。
  其实自从皇帝在潞州被围之后,慈化郡便已经有富户开始向玉泉逃亡了,他们在玉泉并没有呆多久,便又携家带口向更更远处逃去,随之带来的,便是玉泉郡的人的跟风之举。
  那时消息还在封锁之中,除了这些消息灵通的人,普通百姓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当昆凌关上站满了齐人军队,插满了齐人军旗的时候,可就什么也瞒不住了,逃亡潮开始了。
  陈度其实自己也想逃,但他是封疆大吏,百姓逃了,没人说什么,他如果逃了,照样逃不过死路一条,朝廷是绝不会放过这样不战而逃的封疆大吏的。没有办法的陈度,在安排了自己的家人踏上逃亡之路后,自己却是硬着头皮留了下来。
  三千郡兵招了回来,然后又大开府库,拿出大笔银子来招募青壮,只可惜本地人承平惯了,一听齐人打了过来,逃得比兔子还快,倒是从东部六郡逃过来的不少人已是家破人亡,愿意从军,还有一批人现在已是一无所有,当兵,固然可能送命,但却至少能吃饱肚子,倒是让陈度召募了一万人。
  有了兵,陈度心里倒是安稳了一些,接下来自然便是修修葺城墙,布置城防,玉泉作为慈化的后方郡治,也是慈化的后勤大本营,倒是有不少转运的武器还库存在这里,倒也不愁武器。不过士气就可虑得很了。
  三千郡兵士气全无,如果不是还有军法约束,只怕会逃得剩不下多少人,倒是从东部六郡逃过来的人,凭着一腔血气,倒是士气高昂。
  陈度纵然没有打过仗,但也见过东部边军的气势,心中很清楚,单凭血气之勇,是打不赢任何一仗的,他亦不过尽人事,听天命,更何况,他也打定了主意,如果齐人真的打过来了,自己就在玉泉顶上几天,然后便跑路。到那个时候,谁也说不着自己,自己不是没打啊,实在是打不过,连东部边军二十万人都打没了,自己凭着几千郡兵和一些青壮还顶了几天呢!有了这样一个借口,方方面面便就说得过去了。
  府里养了不少的好马,还有自己高薪招来的一批江湖高手充作自己的护卫,到了那时候,保护自己逃跑,还是问题不大的。
  胆战心惊的日子持续了一月之久,最恐惧的时候,齐人的骑兵斥候,居然直接到了视野可见的范围之内,公然窥视着玉泉郡城的情况,可谓是嚣张之极。只可惜,就是敌人的一些斥候骑兵,玉泉郡也没有人敢出城去驱逐了事。
  陈度一度以为,大限就将来临,斥候已经来了,敌人的先锋还会远吗?
  这样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到来,到是好消息传了过来。程务本大帅居然率领三万边军退到了荆湖郡开始营造防线,有了这样一个醒目的目标,齐人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听说已经见了好几仗,但齐人都被程帅打退了。
  这个消息,让陈度高兴不已。程务本在昆凌关驻扎二十余载,陈度这样的官员,自然对这位楚国铁壁是敬佩不已的。在程帅当道的时候,楚国什么时候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过。本来一心想着逃跑的他,在听到程务本的消息之后,胆气却立时壮了许多,一边在玉泉郡城大力宣扬这个消息,一边派人往荆湖,向程帅求援。
  接下来,倒是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了。
  朝廷中枢终于停止了争吵,一条条的命令终于从朝堂发了出来,第一支援军已经开始出发了,而西部边军两万大军也正在星夜兼程赶往这里。
  更让陈度高兴的是,朝廷明确了楚国进入战时体制,文由马向东负总责,武有程务本负总责,整个大楚的武备力量都交给了程务本的调配,这在陈度看来,只要顶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程帅一定会再造一个楚国铁壁的。
  胆气一壮,陈度自然就精神抖擞起来,每天都会上载督促城墙的加固修建工作,齐兵一直没来,玉泉郡城的备战工作,倒是愈做愈熟练了,残破的城墙一天比一天更牢固,一样样的守城武器被装上城墙,士兵们也不像最初之时那种失魂落魄的模样。
  总之,在听到程帅的名字的时候,整个玉泉郡,似乎一下子便脱胎换骨一般。去荆湖的信使回来了,并没有带回来援军,却带回来了十名军官。据说荆湖现在的兵力也不足,而荆湖,是这一次第二条防线的中心,所以,现在程帅是顾不了玉泉郡,但这十名军官过来,会帮助陈度训练士卒,并指挥守城。
  现在基本上整个郡城的军队,已经交给了那个东部边军的军官。也正是这些军官的抵达,使得玉泉郡城的那些青壮和郡兵们是一天一个模样。每每听到城墙之上,城内校场传来的震耳欲聋的练兵之声,陈度便更慰几分。
  “郡守大人好!”看到陈度走上城来,庞军走了过来,向陈度躬身行礼:“城墙的修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不敢说固若金汤,但齐军果真来攻的话,我有把握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庞军,便是程务本派来玉泉协助陈度守卫玉泉的武将。对于这位郡守,庞军还是很尊敬的,毕竟齐人大军压境,这位郡守不但没有逃,还集结了郡兵,拉起了万余人的青壮,现在这些青壮经过了月余的训练,至少已经比当初强多了,拉出去野战不可能,但守城,勉强也能用一用了。
  “好,军队的事情,就交给庞将军了,我不懂军事,便只能为庞将军解决后顾之忧,给你们擂鼓助威了。”陈度笑容满面。这位庞军,不过是程务本手下一名普通的牙将,便在陈度看来,已经比自己麾下的那个郡兵统领要强出太多了,不说别的,单是往哪里一站,身上那股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势,就不是郡兵统领能比的。
  对了,那是杀气,是在尸山血海之中爬出来的人才有的。
  “姜统领没有给你找麻烦吧?”陈度笑着问道:“他要是敢跟你滋牙儿,你跟我说,我会收拾他。”姜统领是玉泉的郡兵统领,论起级别来,却是比前的这位庞军要高出不少的。
  “还好,姜统领很支持末将的工作。”庞军神色不动地道。
  “那就好,那就好。”陈度笑容满面地道:“庞将军,你说这齐军这么久都没有打过来,会不会他们不会过来了呢?”
  庞军看着遥远的地平线,道:“这个,末将也不知道,派出去的斥候,也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不过现在齐人虽然占领了昆凌关和东部六郡,但自己的麻烦也不少,他们的战线拉得过长,后勤补给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凑齐的,再说了,现在安大将军在齐国境内的声势很大,齐人的主力都高去围剿安大将军了。一时顾不到我们这里,也是有的。”
  “安大将军真是勇猛啊!”陈度由衷地赞叹道,“要是我们现在还有二十万东部边军的话,在程帅的指挥下,与安大将军两路夹攻,何愁齐人不败?”
  庞军苦笑不语,假如,假如时光能倒转就好了,现在,二十万东部边军已经完蛋了,程帅带回来的这三万人,只怕就是硕果仅存的一批了。安大将军,以身为饵,看似声势浩大,却是烈火烹油,势不能久。这一点,只要稍懂军事的人都能看得明白,随着齐军主力回转,安大将军撑不了多久了。
  “只要齐人不马上来攻,我们这边有程帅主持一切,等齐人缓过劲来再回来的时候,便会发现,他们已经无法下嘴了!”陈度欢喜地道。他对程务本是无条件的信任的。
  话音未落,耳边却传来了阵阵的闷雷之声,他不由奇怪的抬头看天,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怎么就打雷了呢?
  他身边的庞军脸上却变了色。他当然知道那不是雷声,那是大批的骑兵抵近的声音,派出去的斥候没有丝毫的消息传过来,自然是完蛋了。
  “敲钟,吹号,全军备战,有敌来袭!”庞军张开嗓子,厉声喝道。
  一边的了陈度,脸色唰地变白了。


第968章 终于回来了
  警钟之声,沿着城内一个接着一个的塔楼响了起来,短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郡城。刚刚还喧闹无比的郡城,瞬息之间,陷入到了安静之中,这一刻,是所有人都惊呆了。在经历了最初的战争恐惧之后,随着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来,玉泉人曾经一度以为战争已经距离他们远去了。但此刻的警钟之声,却是将他们的侥幸之心敲得粉碎。
  一刹那的沉寂之后,轰的一声,整个城市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蜂巢被外力戳破了,无数人吼叫着奔向自己的家。
  整个玉泉郡城,乱了。
  城墙之上,庞军脸色铁青。虽然还看不到敌人的踪迹,但只需听一听马蹄敲地所带来的声音,以他丰富的经验便能判断出来敌有多少。
  最起码,正在逼近玉泉郡城的不会少于五千骑兵。
  可这,应当是敌人的先锋,以五千骑兵为先锋的主力部队,是一个什么规模,庞军自然是很清楚的。
  “庞将军,怎么办?”陈度脸色雪白,紧紧地握着拳头,身子微微有些颤抖。说实话,如果不是庞军在这里,他真想马上下了城墙,爬上马去带着自己的护卫们逃离这里。
  没有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啊!听到了这闷雷一般隆隆逼近的马蹄声,陈度突然觉得早前自己想过要顶上几天的想法,多么的不切实际。
  “还能怎么办?准备战斗!”庞军看了一眼陈度,知道这位郡守肯定是被吓坏了。
  “能顶得住吗?”
  “尽人事,听天命!”庞军不想说假话,他转头看着城墙之上,城上很乱,有的士兵扑上了城墙,有的在搬运羽箭,檑木,滚石,有的在城头之上生起大火开始烧开水,这都是为守城准备的,他到这里的时候不短了,还是做出了不少的成绩的。但也有士兵,像是没头的苍蝇一般,慌乱的嚎叫着乱跑。
  几个慌张的士兵居然跑到了他们的面前,庞军不假思索,挥舞起自己的刀鞘,劈头盖脸的将这几个士兵都打倒在了地上,然后呛的一声,拔出刀来,厉声吼道:“不遵军令者,杀无赦!”
  他的怒吼之声让城墙之上的士兵稍稍的平静了下来,这一个月来,庞军尽最大力气训练出来的一点点军纪,总算是有了一点成效,这让他稍感安慰。
  低头瞅了一一眼躺在自己脚下的那几个士兵,庞军眼里闪过一丝厌恶的神色,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如果是在东部边军的部队里,出现这样的士兵,不论是那个军官,第一反应就是拔刀砍了。
  但在这里,他知道不行,如果还没有打仗,就将他们砍了,只怕士气不会激昂,反而会更加涣散,毕竟,这些人还算不得真正的军队。
  稍微像样子的,也就是那支郡兵了。
  可惜了十几万东部边军,就这样葬送在潞州了,如果自己麾下有到边军,哪怕只有一两千人,庞军觉得自己也能守住玉泉郡城,可现在,自己只有十人,他要倚靠的,便只能是这些他眼中的废物了。
  庞军觉得,用不了多久,自己大概就要和那些死难的兄弟们一齐汇合了。
  “郡守,守城有我,您还是请去安抚城内吧!”庞军对着陈度拱了拱手,他看得出来,陈度很害怕。
  “那好,那好,城上便靠将军了。”陈度连连点头。
  “如果这里顶不住了,郡守可自去。”庞军突然压低了声音,对陈度道。来玉泉郡城这个地方,陈度作为一郡之守,对他是相当尊重的。在庞军看来,齐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话,玉泉肯定是守不住的。而陈度,不过是一介文官,留在这里,只是死路一条。一个文官,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庞军觉得很不错了,至少不是废物点心。
  陈度眼眶一热,他很想说自己愿意与将军共生死,同命运,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可这话在嘴边转来转去,却终是没有说出口,他百感交集的冲着庞军拱了拱手,“庞将军,哪你呢?”
  庞军笑了笑:“自然是与城偕亡。”
  陈度不敢再看庞军,猛转身便向城下走去,心里却是将自己骂成了一团狗屎。
  沿着斜梯,他刚刚走下去几步,城墙之上突然传来了庞军的声音:“陈郡守,等一等,你快回来。”
  陈度心一跳,莫不是庞军又改了主意,要拉着一起与城偕亡了吧?
  他转过头,看着庞军。庞军的整个人都在发抖,脸上却是惊喜交集的表情,“火凤军,是火凤军,我们自己的军队。”
  陈度脑袋嗡的一声,一时之间,脑子里完全成了一片空白,但人却是三步并做两步地跑了回来,站到了庞军的身边,放眼看去。
  视野之中,无穷无尽的骑兵正在向这里涌来,但此时,他感到的却不是恐惧,而是欢喜,大楚的旗帜,凤旗高高飞扬,火红的战旗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那是火凤军。
  “难怪我派出去的斥候没有回来。”庞军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碰到了自己的军队。想到这里,庞军又有些哭笑不得,终归只是一些散兵游勇,如果是在东部边军里头,就算是这种情况,斥候难道不应该马上归队将情报向上官禀报吗?
  怕是这些斥候看见了火凤军,欢喜的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
  还真是混蛋!庞军在心里骂道。
  城墙之上,一片欢腾之声,看到火凤军的旗帜,所有人都知道,玉泉郡安全了。火凤军在大楚,可是比东部边军还要强悍的存在。
  陈度的眼眶子热辣辣的,如果不是强自忍着,只怕眼泪都要下来了。自己的坚持,终于还是得到了回报。
  火凤军回来了!
  当然,他们不是历经艰险杀出来的,因为这一路过来,他们就没有碰到齐国军队。在他们回程的路线之上,齐国军队似乎有默契一般,几乎都是主动地为他们让开了道路,便连斥候之间的拼杀,也没有发生过,因为齐军斥候一看到楚军斥候,立马就打马远奔。
  其实火凤军选择的这一条线路,是相当危险的,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前后左右,都是敌人。在普通将领的眼中,这自然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计划,但在像罗虎这样的高级将领眼中,自然知道,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是军事上的,而是政治之上的。
  皇帝对程务本的猜忌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宁可冒着危险杀出一条血路,也不愿意安全的走到程务本的陷阱之中。
  是的,陷阱,皇帝就是这样认为的。
  可这一路之上太过于奇怪了,罗虎百思不得其解,齐人,根本就不与他们作什么纠缠,甚至于,他们军队还没有到,前方的齐军便已经自己挪开了道。
  要说齐人怕了火凤军吗,也不尽然,罗虎可是清楚,此刻在火凤军的主力部队后头,便吊着一支齐人的骑兵,大约在万骑左右,可他们的行动,倒不像是要与火凤军决战,倒仿佛是押送一般。似乎要目送着这支军队离开东部六郡。
  这种感觉让罗虎很不舒服,也觉得很羞辱。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终有一天,我们是会杀回来的。火凤军的将领们都是极其骄傲的,但这个羞辱,他们现在却不得不忍受。
  这种局面,楚军的高级将领们在奇怪之余,最后都将原因归结到了安如海在齐国境风的大肆破坏,齐国极有可能已经忍受不了安如海的这种打法了,因此只能先集中兵力将安如海灭掉,这使得他们无法聚集起主力部队围歼火凤军。
  毕竟火凤军的强悍,也不是一般楚军可比拟的。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火凤军的心里好受了一些,对安如海的尊敬却是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对应的,他们对于程务本,现在却是出离的愤怒了。
  都是国家重臣,但安如海与程务本的选择,却是截然两样的。
  至少,罗虎他们这些将领们都是这样想的。在他们心中,程务本离逆贼的程度,已经差不了多少了。
  火凤军不是东部边军,东部边军将程务本视为神明一样的存在,但火凤军却一直都是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