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就全改了?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宁知文受伤的右掌,先前两个联袂而来的时候,宁知文可还是好好的,那些血迹,可都是新鲜的。
“大善!”昭华公主抚掌而笑:“宁族长果然深明大义,据本宫推测,荆湖现在最少需要战船百艘,善战水手两千人,当然,泉州水师会鳞选出一部分精锐,剩下的,就要靠宁公来补全了,不知宁公可有异意?”
“宁某奉昭。”宁知文欠身道:“差多少,宁某补多少。”
“如此甚好,不过据本宫所知,泉州水师将领不堪战,所以还需要宁公派一深悉水战之人领军。”
“吾儿宁则枫,可也!”宁知文大声道。
昭华公主嫣然一笑,“宁大公子啊?的确英武,但必竟太年轻了一些,本宫心中倒有另外一个人选,不知宁公可愿割爱?”
宁知文心中恍然,看了一眼侍立在昭华公主身边的周立,心中只是大骂,这个二五仔,果然是将宁家卖得干干净净。
不过在这一点上,他倒的确冤枉了周立,这个情报,可不是周立提供的,而是他的二儿子宁知远。
“不知公主想要何人?”他有些苦涩地道。
“就是宁公的大管事,黄海!此人昔日在海上可是鼎鼎大名啊,狡狐之名,即便是我大明皇帝陛下,也是知悉的,有他领军,本宫就放心了。”
宁知文深吸了一口气:“如公主所愿。”
昭华公主笑着看向胡逸才,“胡郡守,可都听明白了?”
“臣明白了。”虽然不知道昭华公主是怎样搞定宁知文的,但胡逸才还是挺高兴的,毕竟他是大楚臣子,如果大楚真完蛋了,他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
“希望我抵达上京城的时候,便能听到泉州水军已经抵达荆湖的消息。”昭华公主淡淡地道。“胡郡守,此事已定,想来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本宫就不留你了。”
看着坐在那里不动的宁知文,胡逸才立时便明白,这二位肯定还有事情要讲,只是不方便让自己知道,心中虽然有些吃味,但还是立即站了起来,“臣告辞。”
“周立,替本宫送送胡郡守。”昭华公主挥了挥手。
等到二人消失在大厅之中,闵若兮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了,站了起来,冷冷地道:“宁公,请跟本宫来吧!”
第942章 收服
宁知文心情忐忑的跟着昭华公主离开了大厅,到了另外一间偏房之内。内里,瑛姑与乐公公早就候在了哪里,但向连与宁则枫却不见踪影。
昭华公主沉着脸坐了下来,凤目含威,瞪视着宁知文。
宁知文叹了一口气,跪了下来:“罪民宁知文,罪该万死。”
昭华公主轻轻地哼了一声:“宁知文,你在泉州被称为隐守,强横霸道,本宫可以忍。你宁氏一族世为海盗,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但却都是在海上,本宫也无所谓,大楚有难,你袖手帝观,本宫也可以只当视而不见,为什么呢?因为你在大楚的国土之上,也还算规矩,少有作奸范科,缴田税,商税,宁氏一族,为泉州的繁华也算做了不小的贡献,铺路搭桥,救济弱小,也算有功。但你竟然胆敢在大楚危亡之际,勾结楚之死敌,意图卖国求荣,那本宫可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你以为本宫现在已经是大明皇后,就管不到你这楚人么?”
重重的一拍桌子,闵若兮怒喝道。
宁知文脸色惨白,趴伏在地,“殿下,那些事情,是小儿自作主张而为,罪民实不知也。”
“你真不知道吗?”昭华公主冷笑道:“只怕你是想脚踏两条船吧?”
宁知文清楚,在昭华公主面前,任何耍花样,只怕下场都会难堪。这位可不是一般的金枝玉叶,而是心计手腕武道,样样都高超的大明皇后。
“死罪!”他叩首不起。
“宁知文,不要以为你宁氏在泉州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本宫就不敢动你,要动你,简单极了,不过出二三人,取你宁氏数个头颅而已。你宁氏家将,已经在泉州生根发芽,只要你们这些主子死了,难不成他们还会奋起造反吗?到时候,一道赦书,就足以让他们老实下来。”昭华公主冷笑道。
宁知文不敢言,他深知昭华公主此言并不为过,而更让他担心的是,昭华公主手上,有着轻易杀死他们宁氏为首者的能力。瑛姑是宗师修为,而乐公公,昭华公主本身,也都是九级上的高手,而宁氏,除非拉起部下造反,对于这样的大杀器,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力。
但是,造反,可能吗?
不说别的,单是明人神不知鬼不觉的在泉州藏了上百人的精锐,而自己这个所谓的泉州王还一无所知,便可见对手的实力。
但他此刻,倒也深知昭华公主不会要他的命,如果真要他的命,就不会有今日的宴饮,也不会有此时的疾言厉色的问罪了。
盖因自己还有用。程务本要打造荆湖防线,那宁氏,便是不可或缺的有力臂膀。若非如此,只怕此时自己已经脑袋落地了。
“今日事发,你居然还推荐那宁则枫去荆湖担任水师主将,你自己说说,一个勾结齐国的人,本宫会放心让他出任荆湖水军主将?要知道,在接下来的荆湖抗齐当中,水军当时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甚至是能左右战局的。”闵若兮恨恨地道:“你怎么敢如此做?”
“殿下,则枫不过是一时糊涂啊!”宁知文叩道道:“请殿下给他一个机会吧!哪怕是让他去当一个普通的战兵也好!”
宁知文心中清楚,如果他不努力为宁则枫争取一点机会,那只怕宁则枫的性命就要不保了。
“这个你就不用说了。”闵若兮挥了挥手,不耐烦地道:“荆湖之事,事关楚国国运能否延续,我岂会把一个不忠于楚国的人放到那里去?”
宁知文有些绝望的看着昭华公主,这是宣判了宁则枫必死的命运吗?
看着宁知文雪白脸庞,闵若兮缓缓地道:“宁知文,你是在担心我一刀杀了宁则枫吗?”
宁知文身体一震,又生出一些希望来:“请殿下怜悯,罪民老了,实在是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看着宁知文半晌,闵若兮轻叹道:“宁知文,本宫不会杀宁则枫,要杀他,在那个庄子里,就杀了。”
停顿了片刻,迎着宁知文惊喜的目光,闵若兮慢慢地道:“不过你不必感谢本宫,要谢,就谢你另外一个儿子吧,若非是他,不但是宁则枫,便是你,也是性命难保。”
“则远?”宁知文不敢置信地看着昭华公主,去岁,宁则远带人出海,至今已是数月,却仍然踪影全无,昭华公主是如何见到自己这个儿子的?
“乐公公,给宁公摆坐,看茶!”闵若兮挥了挥。
“罪民不敢!”宁知文此时比鹌鹑还要老实。
“坐吧,这是看在宁则远的面子上。”昭华公主看着对方,淡淡地道:“好教宁公知道,令公子则远,如今是我大明海事署署长,主管大明海事。”
宁知文目瞪口呆,不管他如何想,也想不到有这样一个变故出来。自己的二儿子,是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大明海事署的署长的。
“坐吧!”闵若兮指了指一边的椅子,“周立,你给宁公好好的讲一讲宁二公子的事情。”
周立含笑上前,“是,娘娘。”
转过头来,周立看着宁知文,道:“宁公,去岁二公子率船出海,那时候本将也正好带着大明舰队在哪一带训练,而更巧的是,皇帝陛下那时也在我的舰队之中。”
宁知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那时候二公子的船队,遭到了以祖利,逯求为首的海盗的袭击,这二人的名字,宁公当不陌生吧?二公子船队之中没有战舰压阵,这一战,却是被这些海盗打得有些惨,护卫船全军覆灭,所有商船被俘。何鹰与二公子被俘。”周立不紧不慢地道。
即便是知道此时自己的儿子已经无事,但宁知文仍然是一阵心惊肉跳,作为一个海盗头子,他当然知道,在大海这上,这些被俘的人将会得到怎样的处置。
“不过二公子吉人天相,碰上了我们。”周立得意地道:“那一战,我们全歼了祖利,逮求为首的海盗团伙,却是凑巧将二公子救了出来。”
宁知文看着周立,“周将军,祖利,逯求二人一向不合,他们怎么可能结伙出来袭击则远?”
周立大笑道:“宁公果然目光锐利,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蹊跷。”他不紧不慢的从怀里掏出一些信件,递给了宁知文,“后来我们抄了祖利的老巢,却是在他的密室之中找到了这些东西,这才明白,为什么这些海盗能联合起来,而且对二公子则远的航行线路知晓得如此清楚,以致于提前埋伏,打了何鹰一个措手不及。”
打开这些信件,看着其中的内容,宁知文牙齿咬得格格作响,“这个孽子。”宁则枫在家族之中打压宁则远,他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宁氏只能有一个带头人,他也明白,如果宁则远表现不出相应的能力,败给哥哥,那也是无话可说。
但宁则枫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却是触及到了他的底线。对于宁知文来说,二兄弟各显神通,各自展现自己的才能以证明自己比对方更胜任族长一职,那是应有之意,家族之内,宁则枫占了上风,那是宁则枫的本事,但买凶杀人,那就过线了。
“孽子该死!”他怒喝道。
“宁公先息怒吧,此事,对于二公子来说,的确是一件祸事,但祸兮福所倚,若非如此,宁二公子又怎么会遇上陛下,又与陛下相谈甚欢呢?现在宁二公子已经是大明海事署的署长,便是周某,也是在二公子手下做事呢!”
“不知则远现在身在何处?”宁知文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对于他来说,宁则远,现在就是家族的救星了。
“二公子此刻应当已经开始返航了吧。”周立笑道:“那些货物,总还要贩卖出去的,不过宁公勿需担心,二公子出发之时,麾下已经有了数艘战舰护航,另外,还有敝国一艘主力战舰随行,周某的儿子扬帆正为二公子护卫。”
“你是说,跟现在港口之中那太平舰一样的战舰?”宁知文问道。
“自然!”周立笑道,“或者再有月余,二公子便会回到泉州港了。”
“大明设海事署,是有意海上吗?”宁知文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自然!”周立正色道:“大明皇帝陛下,无比重视海贸,水师,海事署就是专为此而设立,在大明,以后海贸可不用偷偷摸摸,而是可以正大光明的来做。宁公,可有意乎?”
宁知文长身而起,走到了昭华公主的跟前,跪伏于地,“宁知文及宁氏一族,愿为公主羽翼,愿为大明效劳。”
不论从那一个方面来说,宁知文都清楚,自己将被绑上眼前这位公主的战车,二儿子已经归顺了大明,还成了大明的高官,大儿子却是勾结了齐国,还被人拿贼拿双,这两样事件,无论那一件暴出去,他宁氏一族,在楚国就将再无容身之地。除了去抱眼前这位昭华公主的大腿,宁氏,那里还有出路?
看到宁知文如此上道,闵若兮不由得露出了笑容。解决掉荆湖的水军问题只不是不上事一桩,替丈夫收服宁氏一族,才是她最大的心愿。不然回过头来让宁则远来慢慢地执掌宁氏大权,自己可没有那个耐心。
而现在,一劳永逸了。
第943章 最后的冲锋
第二天天色刚放亮,昭华公主一行人等,便在泉州换乘了内河水师的战船,往上京方向而去。而随行之人,而与此同时,泉州港口,一条商船起航,向着大明的洪口宝清驶去,这条船上装着的是宁氏长子宁则枫及其家人与齐国鬼影的副使向连,由罗洪带领五十名鹰隼押送。
宁则枫一家是在宁知文的恳求之下,才得以成行的。
事情很明显,宁则远归来,绝对容不下这个曾经要置自己于死地的兄长了,兄弟阎于墙,这让已经逐渐老迈的宁知文根本无法接受。然而,宁则远现在有了撑腰者,腰杆挺直,自己根本就已经压不服他了。他要杀宁则枫,有的时借口,机会,宁知文相信,只要宁则远愿意,来自大明的那些杀手们,会轻而易举的做掉宁则枫一家。
宁则枫虽恶,终是自己的儿子,当然,还有那些孙子孙女们。宁知文不想看到那样的悲剧。
他与闵若兮作了一个交易。宁则远归来之际,便是他上任宁氏族长之时,自己将毫无保留的将宁氏的所有权力交给宁则远。他的条件,便是闵若兮将宁则枫一家送去大明越京城,让他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富家翁的生活。
只要宁则枫去了上京城,有着闵若兮的承诺,即便是将来宁则远如何发达,也不可能、不敢去杀了他兄长一家。
宁知文在泉州港口,看着远去的商船,泪流满面,他很清楚,他这一辈子,只怕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长子一脉了。
可是为了宁氏,他别无选择。不说宁则远已经有了这个实力掌握宁氏大权,单是大明的海策,便让宁知文怦然心动。如果能光明正大的扬威海上,又何必偷偷摸摸的做海盗,而如果大明的海策取得成功,而宁氏作为开拓者,必将名垂青史。
二儿子的格局,终是比老大要开阔,而且,运气也要更好。
自己终究是已经老了,这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
“老爷,回去吧!”身边,大管事黄海轻轻地道。
“终是老了,心软了。”宁知文抹了一把脸上的眼泪,“大管事,回去就马上准备吧,准备船只,武器,召集弟兄,我们去荆湖。”
“是。嗯?”黄海一怔,“老爷,不是老奴去吗?”
宁知文笑了笑:“大管事,老大不中用了,老二在可着命的折腾,他现在是大明的官员,大明天下,胸有四海,眼下天下之局势,便是由这位大明天子一手操纵而成,如果他能一直这样英明的话,那么,一统天下,便不是梦想了。所以,以后我宁氏要想在这位天子的疆域之内立足,光靠老二一人怎么能行啊?”
“老爷您要亲自下场?”黄海有些瞠目结舌地道。
“拼着这身老骨头,再搏一把吧!”宁知文看了一眼四周,轻声道:“大明这位天子,必然是要一统天下的,但老二的所谓海贸署,在这个过程之中,只怕所起的作用有限,能做的,恐怕也只有行海贸赚钱,再当运兵船袭拢楚海疆,能有多大的功劳?”
“您的意思是?”黄海问道。
“我这把老骨头,还是有点名望的,此次我宁氏便带上家族一半精锐,前赴荆湖,去辅佐程公吧!剩下一半人,留给老二。”宁知文道。
“可这,跟帮二公子有什么关系?”
宁知文大笑:“大管事啊大管事,亏你昔日还有狡狐之称,现在,我当然是要去刷名望,立功劳,在楚国混一个举足轻重的官员出来,那到了来日大明要经略楚国之时,吾起而应之,这便是宁氏的功劳啊,我老矣,这些功劳,终将加成到老二身上。”
“老爷思虑长远,的确是这个道理。”黄海想了想,“即便大明将来不成,二公子也还有一个退路。”
宁知文长叹了一声:“本来我是想让老大去做这件事情的,可惜,他已不得大明信任,而且与老二已经水火不容了。能保他一命,亦是我的极致了。走吧,走吧!纵然以后难见,但终究知道他们还是活着的。”
两个老人,微佝身子,并肩而行,不了解他们过去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这两个人当年在大海之上的威风。
十日之后,宁氏组成船队,由泉州郡守行文,直驰荆湖,也就是在那一天,程务本率领的三万东部边军精锐,一路马不停蹄的退回到了荆湖,正如大明所料,程务本没有在东部边郡做任何的停留,径直撤回到了荆湖郡。
而一到荆湖郡的程务本,便看到了上百艘战船组成的宁氏舰队以及那些精锐的宁氏家兵,顿时兴奋不已,堂堂大楚兵部尚书,当朝国公程务本,向着宁知文这个平头百姓一揖当地,当即便拜对方为水军统领,统管荆湖区域内所有水军事务。
而就在程务本开始在荆湖营建大楚的第二条防线的时候,在齐国境内,一支孤军也已经走到了绝境。
商丘县,江涛策马立于一道缓坡之上,移目四顾,在他的身周,已经中剩下不到二千骑兵了。即便是他们,也是一个个伤痕累累,盔甲破碎。而在他们的四周数里之地外,三个方向已经被齐国的郡兵团团围住,而另一个方向,则是一直尾随着追击他们的齐国大将周济云。
江涛可能是这支队伍之中唯一一个没有受伤的人了,事实上,作为一个文弱书生的他,除了在事前制定好作战计划之外,在作战的时候,他总是处于队伍的最核心处,被最精锐的骑兵包裹在其中,随着大队一起狂奔。
现在已经是二月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这支骑兵,自从孤军深入齐国境内,已经整整一个月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横穿齐国四郡,让这四个郡草木皆兵,风声鹤戾,这四个郡不得不征调大量的郡兵前来围追堵截。
而征调大量郡兵的后果就是,他们再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为潞州的数十万齐军提供粮食,物资,现在,他们自顾不遐了。
江涛的作战目的很明确,就是制造混乱,杀伤,每过一处,必定将该地破坏殆尽。驱逐百姓,焚烧房屋,毁掉庄稼,在齐人眼中,他们就是无恶不作的恶磨。
但江涛必须要这样做,他要让齐国的战争潜力一路下降,要让他们在即便毁灭了潞州的楚国主力,在接下来,也没有足够的实力继续向楚国发动进攻。打仗是需要钱的,是需要无数的粮食,物资,还有民夫劳力的。他破坏的越多,在接下来这些地方,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持齐国发动更大规模的灭国战争。而他现在知道了,还有两支楚国军队,也正在做着与他同样的事情,那便是西军大将军安如海以及新宁郡守武腾。
带着一万骑兵,江涛在四个郡之中横行无忌,他天赋的战术指挥艺术在灵活机动的骑兵作战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瞻之在前,顾之在后,忽而在左,忽尔在右,让围追堵截他的四郡郡兵完全摸不着头脑。也让一直尾追着他的周济云,整整地吃了一个月的灰。
但总有结束的时候。一个月,周济云慢慢地摸透了江涛的战术,一点一点的缩小着江涛的战术腾挪空间,终于在商丘,将江涛重重包围了。
江涛更瘦了,整个人几乎成了一个骷髅架子,脸上似乎只剩下一层皮包裹着的骷髅,只有那一双眼睛,还闪闪发亮。
看着远处擂着战鼓,正在缓缓逼近的齐国郡兵,他轻轻地咳嗽起来,伸出鬼爪子一般的手,他捂住嘴巴,当他放下手时,掌心里有着殷红的鲜血,一个月的马不离鞍的生活,让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不过,这还有什么关系呢?今天,一切便全都要结束了。
他抬头,看向长安的方向,商丘,距离长安,直线距离还有五百里。稍顷,他转过头来,看着麾下如同叫花子一般的兄弟们,嘶哑着声音大笑道:“可惜,我们终是没有看到长安的城墙。不过,也够本了。”
残余下来的两千骑兵,都是放声大笑起来,“够本了,将军!”
江涛指着逼上来的郡兵,大声道:“这些人,不过猪狗耳,杀之不能增加你我的荣耀。”身躯微侧,指向另一个方向上凝立不动的周济云麾下的骑兵,“那里,才是齐国的精锐,你我,大楚英雄也,当死于精锐之手,岂能没于猪狗之手,兄弟们,是也不是?”
回答他的是所有骑兵们高高举起的刀枪与如雷的吼声。
“杀!”
“兄弟们,去吧!去为大楚,尽最后一份力量。”江涛手指着周济云的森然铁骑,尖声吼道。下一刻,两千骑兵呐喊着,驱策着战马,冲向周济云的大军。
江涛没有随着他们冲锋,今天,他不想成为兄弟们的附累,今天,他不再需要别人的保护。他策马立于山丘之上,高高的举着手里那面残破不已的大楚凤旗。
第944章 功亏一篑
残阳如血,映照着宛如修罗地狱一般的战场,二千楚军骑兵,一战而没。残臂断肢,铺满着数里宽的战场,旌旗倒伏,兵戈遍地,无主的战马哀鸣着,无神的游走在遍地死尸之中,不时低下头来,拱一拱那些不再动弹的士卒。
有痛苦的呻吟,惨叫,还剩下一口气的这些人,躺在地上,无神的看着天空中的残阳。齐人,在等待着他们的战友打扫战场之上拯救,但他们的军事生涯也就此结束,而未死的楚人,则在等待着敌人为自己补上一刀。
周济云的马刀下垂,刀尖之上,还在往下滴着点点鲜血,他的目光,却没有落在战场之上,而是看着那道缓坡之上的那个茕茕孑立的孤单的身影。
他很痛恨对手,这一个月来,这个叫江涛的楚将,让他吃尽了苦头,其灵活多变的战术,让他叹为观止,一次次从自己手中溜走,一天天让自己追在他的屁股后面吃着灰尘,周济云几乎忘了自己的初衷,一心只想抓住这个人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对方弱。
但他知道,他失败了。如果不是四郡郡兵相助,一点一点的压缩了江涛的活动范围和空间,自己根本逮不住这只狡猾的狐狸。单以指挥骑兵而论,自己完败。
而更让他不甘心的是,对方还是一个没有丝毫武道修为的文弱书生。
他缓缓策马走向那道缓坡。不管如何,最终的胜利者还是自己,只有活到最后的人,才有资格反省,才有资格让自己进步。
他不想杀这个人了。一来,此人是楚国的高级将领,二来,他的确是惜才。如果易地而处,周济云觉得,只怕自己坚持不了这么久。
他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他看到那个在开战以来,一直如同一个雕塑一般的人动了。
他下了马,用力的将楚国的凤旗插在了地上。然后从马鞍之上取下一个皮囊,将皮囊中的液体浇在了凤旗之上,浇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从身上掏出了火折子,晃一晃,苍白的火焰燃起,他从容不迫的点燃了凤旗。
他坐了下来,双手环抱着燃烧的凤旗。
火星落下,溅在了他的身上,轰地一声,他的身上也燃起了冲天的火焰。
周济云的心抽搐了一下。
他看到那个人在火中抬起头来,似乎在看着他,似乎在冲着他笑。他看见那人手里多了一柄锋利的匕首,他微笑着,从容不迫的将匕首插进了自己的心脏。
他抱着燃烧的楚国凤旗,垂下了头颅。
他与楚国的凤旗,一起在燃烧。
周济云强壮的身躯微微晃动了一下,不知怎的,心中突然有一种解脱的感觉。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俘虏,现在这样,却是他最好的结局。
他策马缓缓走向那个燃烧的火炬。
“如果楚国人人皆此,只怕想要征服楚国,还真不是一件易事。”周济云滚鞍下马,双手抱拳,很是恭敬地,庄重地行了一个大礼。
“公且走好!”
齐国都城,长安。齐帝曹天成脸色极不好看。这些天来,他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楚国数支侵入齐国境内的兵马,给齐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齐将江涛,一万骑横行数郡,周济云围追堵截,效果甚微,四郡之地,生灵涂炭,战火连天,大量的百姓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家产,沦为了一无所有的赤贫。四郡的官员,乡绅,豪强泣血上书,恳请皇帝陛下能发动大军,将楚军迅速消灭。
另一支由安如海统率的楚军,则造成了更大的声势,安如海与江涛又自不同,他每下一地,便焚烧当地百姓的房屋,抢光他们的粮食,然后裹协着这些百姓,一齐冲向下一个目标,然后重复着上一个地方的故事。如今,安如海已经聚集了十数万人,而其中,楚人只不过几千人而已,其它的,都是失去了一切的齐人,他们如果不跟着这支军队,便只有饿死或者被杀死一途。
曹天成知道这种方法绝大的破坏力。饥饿会释放人内心的所部魔鬼,而齐国,内部并不是一团和气,百姓安居乐业的。如今的齐国,地主豪强林立,对于百姓的盘剥极其厉害,有些地方,失地农民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来自鬼影的报告中,有一个县中,有地百姓甚至不过百余户,剩下的,都已经沦为了佃农,甚至不得不卖身为奴。哪怕齐国严禁任何人以任何手段蓄养奴隶。
齐国看似强大,但却如烈火烹油,内中甘苦,唯有自己知道。但一直以来,曹天成却不敢大动干戈的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有楚国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在一旁窥伺着,假如自己动手解决国内的问题,曹天成不敢担保就不会出乱子,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楚人再闻讯而动,则江山社稷危矣。
这一次与明国的交易,让曹天成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他以三郡之地,换来与明国的交易,诱使楚国出兵,终于在潞州,将楚国皇帝以及十几万楚军包围了,只要彻底消灭了这一支力量,那么楚国将不复为患。
而借着这么一场辉煌的胜利,他将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刀子,向着国内的这些脓包狠狠地砍下去,挤去这些脓汁,大齐才能获得新生。
明国,已经快要长成心腹大患,如果不能在这个敌人彻底强大起来之前,让自己更强壮,只怕未来的齐国堪忧。
可现在,这个脓包被楚人抢先一步给戳破了。在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之前,这个已经威胁到了齐国的大患,提前爆发了。
曹天成在里面看到了浓浓的阴谋的味道。如果说明人没有在这里头插一脚的话,曹天成是打死也不相信的。
这样的战法,始于谁人?越国顺天军莫洛。
而顺天军最后的部众,尽数被秦风的太平军吞没,没有人比他们更擅长做这种事情的了。
昭关,明将吴岭磨刀霍霍,骑兵甚至早就越过了边境,在齐国境内烧杀抢掠。西北,明军更是明火执仗地帮着楚人新宁郡守武腾攻克了宁川,打开了帝国西北的大门。虽然现在进军西北的还只有武腾的那支新宁军,但一旦帝国国内的情况失控,曹天成敢打包票,明军必然在西北蜂涌而入。
不然,秦风将他的宝贝骑兵追风营调到哪里所谓何来?
他一直在忍耐,因为现在他的目标是潞州的那十几万楚国大军。只要能一口吞下去,干掉这十几万楚国边军,杀死或者俘虏他们的皇帝,那他就可以借着这一次辉煌的胜利来顺利的解决国内的问题,但现在,被围的楚军还有顽抗之力,而帝国国内的脓包却已经浓汁四溅了。
他必须要做出决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现在,安如海造成的混乱,已经不再是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了,帝国国内,那些慑于齐国大军而将自己的尾巴深深藏起来的家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