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曹辉狞笑一声:“肖将军,人不可太贪心,太贪心便会什么也剩不下,我大齐即便输十次,但只要赢一次,便可以全部赢回来,可是你,只要输一次,就什么也没有了,你自己斟酌吧,曹某言尽于此,告辞。”
“曹大人请便,回去之后顺便告诉大齐皇帝一声,我只要铁门关!”肖锵扬声道。
“痴心妄想!”曹辉丢下四个字,出门扬长而去。
“真是无礼!”肖新看着扬长而去的曹辉,怒道:“爹,既然要开战,何不就将此人拿下,此人位高权重,拿下他,我们可就又多了一些资本。”
肖锵摇摇头:“真要扣下此人,我们与齐国可就是不死不休了,此人是谁,曹冲的亲传弟子,曹冲贵为齐国亲王,无儿无女,就这样一个弟子,他还是齐国首辅的女婿,更重要的是,他是齐国皇帝的腹心,扣下了他,那不是资本,那是一大堆的麻烦。此人说得不错,齐国可以输十次百次,我们却一次也输不起。”
“爹爹当真要打铁门关?”肖新瞪大了眼睛。
肖锵嗬嗬一笑,“铁门关有那么好打么?我们这一战,要做的就是拔除掉横山之中所有齐人的军寨,将横山彻底控制在我们手中。只消做到这一点,那就足够了。明人送过来的武器已经都接收了吗?”
“都是一些旧的装备。”肖新有些恼怒地道。
“旧的装备也比我们的好得太多啊!”肖锵叹息道:“有了这些东西,至少,我又能让一万士卒披上真正的铁甲了。”他站了起来,扫视着屋内众将:“军议就到此为止了,各部军将,从即日起,开始向横山之中的齐军发动攻击,清剿横山,拔除掉齐军在横山之中所有的前哨,作战的终止线为铁门关!”
“末将遵命!”数十名将领轰然应答,转身离开了大厅。
肖锵默默地看着将领们离去,又在大厅之内独坐了半晌,这才起身,走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内,书房之中,还有两个人正静静的坐在哪里,其中一个,赫然便是在横甸之中率全军投降了明军的秦将陆大远。
“曹辉来了,又走了!”肖锵看着对面两人,微笑道:“郭统领,肖某人即将发兵了,我希望你们答应我的粮草,还有后续的军备,能马上运到虎牢关来。”
白发苍苍的郭九龄笑着道:“当然,这些东西已经到了永平郡,很快便能运抵虎牢关了。”
“我要的那些呢?”
“当然也有,一百架新式弩机,两百台新式石炮,都在这批物资之中。”郭九龄点头道。
“那就好,郭统领,我想与陆将军单独谈一谈,不知可不可以?”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郭九龄一笑站了起来,“郭某年龄大了,这一路奔波可是有些吃不消,先去好好的睡一觉。”
第855章 降将
肖锵看着面前的陆大远,看起来他在明人的战俘营中并没有受到大多的苦楚,相反,比自己映象中的还要胖了一些。
在肖锵的目光之中,陆大远的脸渐渐的红了起来,有些不安的低下了头。以前,在邓洪面前,他可是与肖锵平起平坐的人物,可现在,两人就再也不在一条平行线上了。
“陆将军,都是老同僚了,我也不绕来绕去,就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了。”肖锵看着陆大远的局促不安,心中很是满意,看来当了一回战俘,也将他的骄傲磨没了。
“肖将军请讲,末将知无不言。”陆大远抱拳,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好,陆将军,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投靠我而不是卢一定呢?”肖锵问道。“相比起来,你跟卢一定的关系要更好一些。”
陆大远苦笑:“肖将军,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你的儿子要娶王爷的孙女为妻了,这是一招妙棋,王爷只怕终生难得再出王府了,只要您有了这个儿媳,昔日的邓氏所部,必然会都聚集到将军您的麾下,只怕王爷也是乐见其成的。既然如此,我自然要抢个先机,这是其一,其二,末将没脸去见那些昔日的袍泽,只求到了将军麾下,以后也不要把我与他们分到一军,末将希望独领一军。”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肖锵大笑起来:“陆将军,明人当真愿意释放你这一万人马回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他们图什么呢?如果说仅仅是对于我兵出虎牢关的酬谢,我可真不敢信。”
“当然不仅仅是如此。”陆大远叹了一口气,“那个郭氏老儿,倒也不瞒我,直截了当的告诉我,说肖将军你的势力薄弱,即便是有了邓姝可以奇货自居,但只怕也做不到像王爷那样能将所有人凝聚到一起,像卢一定,只怕就不会太服气。所以他们觉得,需要加强一下您的力量,不然您肯定无法对抗卞氏以及皇室的打压。”
肖锵眯起了眼睛,哼了一声,“他们就不怕我到时候反咬他们一口。”
陆大远看着肖锵,半晌才摇摇头:“我也问过郭老儿这个问题,他却只是笑,不过,态度似乎很轻蔑。”
肖锵冷笑起来:“好,好得很,不过也无所谓,等我锟鹏展翅的时候,自有他们的好看。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却是将陆将军和你的那一万麾下弄回来再说,那可是我们边军的精锐,有了你这一万人加入,还怕卢一定不对我低头?”
陆大远苦笑:“肖将军,明人已经准备将宝清营调到永平郡了。”
“这就开始防着我啦!”肖锵大笑:“似乎他们也没有自己所说的那样不可一世嘛!陆将军,你说明人是不是有些失心疯了,居然敢将你这样的大将放回来。”
“败军之将,何敢言勇?”陆大远摇头道:“明人不在乎我这一万人,他们要的是我大秦永远也不能安定下来,要的是有一支能对抗皇室的强大力量。”
肖锵眼中厉光一闪:“这一件事,陆将军你怎么说?”
“肖将军,我有的选吗?”陆大远长叹一声:“我是败军之将,率一万军兵未打一仗便投降了明人,虽是无奈之举,可皇上他知道当时的情景么?他只会认为我贪生怕死,在他眼中,只怕我该杀百次千次万次。我又是王爷的心腹,王爷失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卢一定现在不一样战战兢兢,他麾下还有数万大军呢,不一样缩在青州城,陛下几次召他进京,他都趁病不去么!我们无路可走,想要活下来,活得好一些,便只有找一个像王爷那样的人,大秦,也只有你肖将军了。明人图谋此事,却也是陆某脱困的大好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
听了陆大远的解释,肖锵满意的点点头,的确,陆大远这样的人,已经可以说是走投无路,如果他不想一直在明人那里当战俘,便只有自己可以给他庇护与羽翼了。
“陆兄!”他亲热地拍着陆大远的肩膀,先前称呼他为陆将军,现在却是改了口,那是肖锵已经正式把陆大远当成了自己的麾下了。“何必如此心灰意冷?小小挫折而已,以后我们会讨回来的。你可是我大秦边军中的悍将,有你相助,肖某可是如虎添翼。这一次,你就留下来助我,明人既然肯放你回来,这一次的横山之战,说不得我还要好好的打一打,就算是你陆将军的赎金了。你是老将,正好发挥发挥你的本事,给齐人一点教训。”
陆大远脸上泛起阵阵红潮,“不行啊,我的上万部下,现在都在永平郡修路架桥,给明人干苦力,我若不在哪里,只怕会出乱子。现在明人用得着我,我在哪里,他们不会苛责我的部下,如果我不在,天知道他们会遭什么难?我可不想到时候给肖将军你带回来的是一批骨瘦如柴的杂兵。而且,我在,他们终还有一些些士气,我说的话,他们还是会听的。”
肖锵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陆兄说得也是。只是要让陆兄在明人哪里还受几天苦了。陆兄,到归来的那个时候,你也别跟明人客气,我希望回来的是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你也知道,我们穷啊,一万人赤手空拳的人回来,我还真不知道拿什么武装他们呢!”
“那是自然,想让我们干活,他们总得把我喂饱。”陆大远笑道:“总得带一支军队回来而不是一支难民。”
“陆兄,你我合力,必然能重振大秦。”肖锵伸出手去,与陆大远紧紧地握在一起。
细雨如丝,穿透了茂密的树叶,无声无息的浸透人的发丝,滑入脖颈,潮淡的空气似乎让人伸出手去随便揉搓一番便能滴出水来,已是十月中旬时分,气温一夜之间便骤降了下来,昨日还只需要穿着一件单衣,今天,便感到寒意逼人了。
一支百余人的队伍穿行在虎牢关至永平郡的山路之上。这条路,曾经让当时的肖新吃足了苦头,数千精锐,困在有凤、来仪这两个县的山林之中,进退不得,但现在,一条大道如同一条长蛇,在山林之间盘旋,虽然还只是平整了路面,打出了地基,但已经大大改善了这里的交通状况,蜂涌而至的商队骡马,车队,将地面踩得结结实实,再过上些日子,这路上铺好石籽,再拖上石碾子压上一压,那就是一条通衢大道了。
明人修路架桥的速度让虎牢关的肖锵惊愕不已,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便完成了在肖锵看来要几年才能完成的巨大的工程。
郭九龄很开心,大明历经数场大战,现在国内是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人手,他的鹰巢也是一样,以至于他一大把年纪了,还不得不亲自出马来跑一趟,但一想到如今大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好形式,他便忍不住笑得合不拢嘴。
陆大明却是心头苦涩之极。战马的前蹄踏上了面前的一座大架,他忍不住回头看向后方,后方便是大秦的国土,当他的马蹄踏上这座大桥,便进入到了明国的国土之内。
他突然跳下马来,双膝跪倒在了地上,两手死死的抠着地面,嚎淘大哭起来。
郭九龄挥了挥手,随从们立即退得远远的。郭九龄蹲了下来,蹲在陆大远的旁边,却并没有出声劝阻对方,只是微微叹了一口气。
陆大远嚎哭了半晌,抬起手臂,擦去满脸的鼻涕眼泪,看着郭九龄,道:“我要见明皇!”
郭九龄点了点头:“陆将军如果想见我们皇帝陛下,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十数日之后,一路快马奔驰的陆大远出现在了登县明军大营之外。郭九龄那个身体条件自然是不可能支持得住如此的快马长途跋涉的,到了越京城之后,陪伴陆大远的已经换成了田康。
陆大远率所部投降之后,他麾下的那一万人,秦风自然是不会白养的,他们被分成了几大块,分别在开平,永平,中平等地用自己的力气换饭响,工钱自然是没有的,但饭倒是管饱,油荤也不少,想要人干活,自然得要人有力气。开平,中平两地,被秦明两军打得稀巴乱,到处都需要人手来投入重建工作,而永平,因为要修建一条贯穿宣恩县,有凤县,来仪县的大道来联结永平与虎牢,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手。
当然,干活的永远是大头兵,像陆大远这样的大将,自然不需要扛着锄头,背着钢钎去做苦力,相反,他们的日子过得还是逍遥,他们这几个月来,就是在鹰巢的人手陪同下,几乎走遍了整人明国的领地。
秦风所谋甚大,像陆大远这样的人,自然是要着力争取一下的,几个月走下来,陆大远和他麾下的将领们,已经看得有些麻木了。蒸蒸日上的明国,给了他们巨大的震撼,他们去了大明粮仓正阳郡,商业重郡沙阳郡,涅磐重生的长阳郡,秦风甚至让人带着他们去看了大冶城,太平城。
秦风的努力没有白费,陆大远终于动摇了,这一次的虎牢之行,只不过是让陆大远心中最后的坚持轰然倒塌而已。
当郭九龄听到陆大远的大哭之声,听到他要见皇帝,心中自是心花怒放,播种期已经过去,接下来,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第856章 重建中的丰县
明国军队第一次走出了丰县,全军进迫到登县县城外,磐石营,矿工营兵临城下,而洪水营苍狼营则则一左一右插进了登县两胁,深入到了登县境内。前一段时间连续作战的猛虎营,锐金营,撼山营,猎豹营则作为预备队留了下来。损失了大部分军队的郭显成,只能龟缩在城内,如果没有援军,他的最后下场,只能是全军覆灭。
秦风并没有亲临第一线,围困登县的军事行动全盘交给了小猫来指挥,他则停留在了丰县。现在的丰县,完全变成了一片废墟,刘兴文在这里与齐军的一场恶战,将这个曾经的边境线上的商业明珠完全给打烂了。城内已经没有两幢完好的房屋了,而城墙,更是破破烂烂,几乎全部都倒塌了,唯一剩下的几截,孤零零的矗立在哪里,看着格外凄凉。
但陆大远在田康的陪同下进入到丰县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个热闹的大工地,战事发生前,已经撤往太平城等地避祸的百姓,如今已经返回了家园,正在展开规模浩大的重建家园工作。
重建家园的材料并不缺乏,倒塌的城墙砖成了百姓们重建房子的最佳材料,木料丰县是不缺的,他本来就靠着大山,而秦风的一道圣旨,更是让丰县的百姓心里乐开了花,为了支持百姓重建家园,每一户人家,朝廷将补偿十两银子。
不但允许百姓们自由取用城墙砖,驻扎在丰县的军队,每天都有一个战营出动,一部人进山砍树,并将树运到工地之上,另一部分则帮着百姓取土,运石,搬砖。军队的效率一向是极高的,有了他们的加入,重建工作的速度进展的相当快。
来自越京城的工部专家替丰县重新规划了城市的建设规模以及布局,连房屋样式也作了规定,重建之后的丰县,将展现出来的将是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崭新的面貌。
陆大远站在这一片废墟之上,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热火朝天的局面。他看到百姓,军人们在一起劳作,他甚至看到了身着官服的一些文官,居然也将下袍撩起掖在腰带之上,满面黑汗的也在那里搬砖。
“皇帝陛下说,以后丰县就不建城池了,所以这些城砖便也用不着啦!”田康笑眯眯地对陆大远道,“有了这些现成的墙砖,百姓们就要省不少事,也省不少钱。朝廷虽然每家每户补贴了十两银子,但想建一幢像样的房子还是不够的,能为百姓省一点,那就省一点嘛!”
“百姓建房子,朝廷给补助?”这样的政策,陆大远闻所未闻。
田康一摊手,“这有什么稀奇的吗?当时齐人要攻打丰县的时候,朝廷一声令下,丰县数万百县便离开了家园,最后,他们的家毁了,朝廷当然得负一定的责任,补贴一点很正常嘛!”
很正常吗?陆大远觉得一点都不正常,在秦国,老百姓有缴税的义务,有当兵的义务,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朝廷有给百姓补贴的义务。
他沉默了半晌。
“田将军,你刚刚说丰县不再建城墙了,可这里是你们与齐人的交界所在,不建城墙,岂不是给敌人提供了便利?据我的了解,当初刘兴文将军能在这里坚持半月之久,这城墙可是起了不小的作用的。”陆大远道。
“不建城墙,因为这里马上就不是我们与齐人的交界了!”田康笑道,“丰县,以后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县治罢了,军事作用将大幅度降低。如果城还在,修修补补还能用的话,倒也无所谓,可你也看到了,现在这副模样,就等于要完全重建,费时费力还没有多大用处,那又何必操这个心呢?”
“你们会继续进攻?”陆大远讶然道。
“当然,吃了我们的要给我们吐出来,拿了我们的要给我们还回来。”田康大笑道:“我们皇帝说过,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是弱者说的话,在我们大明,那就是君子报仇,只争朝夕,齐国人这一次不吐血,我们绝不收兵。”
陆大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秦风这话说得极其霸气,看起来他们进攻的脚步绝不会停下的。
“陆将军,陛下就在前面,我们过去吧!”田康指着一处废墟之中的一幢红砖房子,“城内就只有那么一幢还算完好的房子,所以便做了陛下的行宫所在。”
随着田康小心的避开残壁断垣,行走在遍地的废墟之中,陆大远居然发现,在那幢红砖房子周围,居然没有看到什么军队驻扎在周围警戒。
听了陆大远的疑惑,田康微笑道:“有什么可警戒的,我们的皇帝陛下本人就是武学宗师,谁能有本事刺杀陛下?”
“这不是安全的问题,而是一个威仪的问题啊!”陆大远反驳道。
“我们陛下说,他的威仪不在于这些东西,而在于他能不能让百姓吃饱饭,能不能让百姓变得越来越富有,只要他能做到这些,那么他的威望就无人能比,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算出入的仪驾再威风,百姓也会在心里骂娘的。”田康笑道:“别说现在是在军中,便是在越京城中,陛下出行,也向来是轻车简从,而我们大明的官员,就算是首辅,出行也不过一辆马车,一个车夫,两个侍卫而已。至于我们这样的人,一个人就好了,连侍卫也用不着。”
“这些我在越京城也看到过了,大明的官员,的确与大秦不同。”陆大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当然是不同的。”田康笑眯眯地道,看到红房子里头出来了一个熟人,赶紧挥了挥手,“乐公,陛下现在有空吗?田康带着陆大远将军过来了,想求见陛下,行文应当在昨天就到了吧?”
乐公公看着两人,点点头:“二位辛苦了,陛下现在正在与金郡守说事呢,二位稍候片刻。”
“老金过来了吗?”田康问道。“那方大治方郡守是不是也过来了?”
“过来了过来了,两人正打嘴巴仗呢!”乐公公笑呵呵地道。“争得面红耳赤的。都想让对方拿大头,却又想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两人都是人精,我看啊,最后还是会不欢而散。我瞧着皇帝陛下脸都黑了,看来又得发脾气了。”
乐公公话音未落,屋里已是传来了秦风的一声怒吼,“都给朕滚出去,想好了再来见朕。”
乐公公两手一摊,露出一个苦笑。
屋里两名官员抱头鼠窜而出,在他们的头上,几个茶盏先飞了出来,坠在地上,摔得粉碎。“幸好是在这里,都是些不值钱的粗碗,要是在宫里,皇后娘娘恐怕又得骂皇上败家啦!”乐公公笑道。
田康大笑:“陛下也就做个样子,真要掷他们,他们两个再多长十条腿,也躲不过陛下的一掷。金大人,方大人,跑慢一些,别绊倒了!”
听到田康幸灾乐祸的叫声,两个抱头鼠窜的官咒瞬间便站直了身子,整整衣襟,一脸正经的向田康抱拳一礼:“田将军过来了?”
“二位,听说你们都吵了十几天了,这样每天吵一场也总不是办法吧,二位不妨各退一步嘛!”田康笑道。
两人同时重重地哼了一声,“你知道个屁!”
听着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臭骂,田康苦笑不得:“你们二位,在这一点上倒是很有默契嘛!我可告诉你们,再这样吵下去,小心你们最后都倒霉,铁路是陛下现在最关注的事情,要是因为你们两个争执不小,最后绝然都讨不了好。”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又是异口同声的哼了一声,一甩袖子,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扬长而去。
乐公公似乎是司空见惯了,苦笑一声:“陛下就是太宽容了一些,否则他们怎么敢如此嚣张。”
田康一摊手:“我还是更喜欢一个宽容的皇帝陛下。而且皇帝陛下的宽容也只是对自己人啊,对敌人,陛下可是睚眦必报的。”
“田康,又在说朕的坏话呢,陆将军来了吧,还请请陆将军进来!”屋里传来了秦风的声音。
“遵命,陛下。”田康笑嘻嘻地道。在乐公公的引导之下,二人走进了这间红房子。
红房子虽然是这片废墟上剩下来的最好的一间完整的房子了,但进屋的时候,陆大远仍然看到了外墙上有几个破洞,而屋顶有一块地方,居然是用一个草毡子盖着。
而秦风,则趴在屋子中间的一个硕大的木台子之上,正在拨弄着什么东西。
“罪将陆大远,叩见皇帝陛下!”陆大远单膝下跪行礼。
秦风微笑着挥了挥手,一股柔和之极的力量将陆大远托了起来:“陆将军,你可不是什么罪将,在横甸的时候,正是你的当机立断,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不但是秦人的,也是我们明人的,在我心中,你可是有功的,起来起来,过来瞧瞧我的新宝贝!”
陆大远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了秦风的身边,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物事,那是一个沙盘,上面山川河流宛然,而在其中,一截截的小盒子被连在一起,正在两道长长的铁轨之上被秦风用手指拨弄着行走其间。
第857章 陆大远的希望
沙盘做得极精细,陆大远是武将,只看了几眼,就看清楚了这是丰县到沙阳郡的山川地势,看着秦风拨弄着那截长长的铁盒子组起来的玩具玩得不亦乐呼,心中不由有些奇怪。这玩具倒做得极是精巧。
“怎么样?”秦风看着一脸迷惑的陆大远笑问道。
“陛下喜欢的,自然是极好的。”虽然不明白这是什么玩意儿,但陆大远还是违心的称赞了几句。
秦风大笑起来,指着沙盘道:“陆将军,你不会以为他当真是一个玩具吧?”
“这难道不是一个玩具吗?”陆大远愕然。
秦风快活地道:“当然不是,这只是一个模型而已,陆将军,你把这个东西放大百倍千倍的话,你能看到什么?”
陆大远眯起了眼睛,在脑子里想象着眼前这个盒子放大百倍千倍的效果,眉梢微微一跳,脸上也有些变色。
“运输!”他艰难地吐出两个字。那些连接在一起的小盒子如果放大百倍千倍,那就是可以放无数物资、军械、粮食的东西,当然,他也可以装人。
“陆将军果然厉害,一眼便看出了这其中的奥妙。”秦风冲着对方竖起了大拇指。“就是运输,不但运物资,还可以运人。我把他称之为铁路,这车,我叫他轨道车。二十匹挽马,便可以拖动数十截车厢,运输能力堪比上千辆马车。最重要的便是速度,陆将军,假如我建一条从这里到虎牢关的轨道,要运用一千人的步卒到那里需要多少时间吗?”
“不知道。”陆大远摇头。
“你一路快马奔驰从虎牢关过来,跑了多长时间?”秦风问道。
“如果马不停蹄,人不下马,马不离鞍,五天便可抵达,可这是不可能的。”陆大远看着秦风,他听出了秦风的意思,有些不敢置信。
“那么,我们便可以在五天之内,将一千名步卒和相应的物资送到那里去。”秦风得意地道。“陆将军,你是武将,你觉得这样会对一场战役有什么样的作用?”
陆大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如果当真有此奇效,那陛下便可以在任何一个战场之上,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形成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就是如此!”秦风肯定地道。“我大明现在实力薄弱,兵力不足,每每打仗,都不得不险中求胜,迭出奇谋,这对于一名领导者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输一场,便可能输掉一切。”
“可到现在为止,您一直都是胜利者。”陆大远叹了一口气。
“这是朕的运气好,从古到今,哪里有百战百胜的将军。陆将军,你知道我指挥作战的时候,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吗?”不等陆大远回答,秦风接着道:“那就是用绝对的实力,从正面硬生生的碾压过去。”
陆大远有些呆怔。
“不需要谋算,不需要想破脑仁,就是排山倒海的推过去将敌人粉碎!”秦风摇着脑袋,“可惜啊,大明想要到这一天,不知还要多少年月!”
“可是陛下,这轨道车如果想要达到这种效果的话,只怕还需要不少的附属设施吧,比方说这些挽马,怎么可以不眠不休的一直在路上奔驰?”陆大远指着沙盘道。
秦风点了点头:“这是当然,每隔一百里,便会修建一个驿站,这个驿站既是轨道车的车站,也是换挽马的地方。每一批挽马只拉一百里,然后便会换马。”
“这么长的车厢,数十匹挽马拉着他飞奔,而且末将看这轨道并不完全是直的,不会翻车吗?”陆大远指着沙盘上的模型,问道。
“最初的时候翻了很多次,一年多了,朕的大匠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不是说他绝对的不会翻,但至少已经有了基本的安全保障。”秦风微笑道:“新技术的出现,总是会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会在使用之中发现这些问题并且一个接一个的将他们解决掉。”秦风笑着离开了沙盘,坐到了坐位上,陆大远注意到,秦风坐着的那把椅子只有三条腿是好的,另外一条腿竟然是用绳子绑着的。
“坐下来谈吧,郭九龄在信中说,你要见朕!”指了指面前的一条板凳,示意陆大远坐下。“这一次去了虎牢关,你有什么感悟吗?听说你大哭了一场。”
“大秦已到生死危亡之秋,可末将看到的不是戮力同心,而是争权夺利,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盘算着自己能得以多少利益,却没有想一想,我大秦的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陆大远痛苦地道。
“在大明走了一圈,看来让你收获不少啊!”秦风点头道。
“是,大明治下的百姓,恐怕是这天下最幸福的百姓了。”陆大远叹了一口气:“末将出身寒门,从小也是贫苦人家出身,从一介小兵一步步的靠军功起来的,但过去挨饿的日子却是我内心记忆最深刻的了。”
“几年之前,我们大明也有很多地方的百姓在挨饿,像长阳郡,即便到今天,也还没有恢复过来。”秦风深有同感,“当初沙阳郡城之下,多少难民为了一口吃食便能卖儿卖女啊,陆将军,你知道为何我大明的将士们在战场之上如此勇猛吗?”
“是因为陛下英明,领军有方。”陆大远道。
“错了错了!”秦风摇头:“说到排兵布阵,指挥作战,朕说不定还不如你,士兵们之所以能在战场之上舍死忘死,百姓们能在危难之秋毁家赴国难,只不过是因为朕让他们吃饱了饭,朕让他们能清楚地看到未来,看到希望而已。老百姓所求不多,可就是这简单的要求,也不见得能达成。秦国之所以如此困蔽,可不仅仅是因为你们地处僻西之地的缘故。”
陆大远长叹一声。
“陛下,如果您将来有机会成为秦国百姓的君王,您会让他们过上与现在的大明百姓一样的日子吗?”陆大远问道。
“当然。归我治下,即我子民。”秦风郑重地点点头。“如今的大秦,恐怕已成风中之烛,稍有风雨,就会摧毁他了。邓氏轰然倒下,卞氏如今在青河郡虎视眈眈,意图卷土重来,皇室要收权,不遗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