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还是会进来。”郭九龄大笑,迈步不慌不忙地走进了房内,看着秦厉,“这位是秦厉秦大人吧,鬼影中的精英啊,单凭一人之力,便将我大明北地四郡搅得稀乱,更是一力将蛮人骗下了山,最终让他们落到了现在这步田地,厉害,厉害。”
  秦厉微笑拱手:“多谢夸奖,能得郭公一夸,不甚荣幸。”
  曹辉夸张地探头向外左右张望了一番,这才缩回头来,并上了门,“我还以为郭统领带着大队人马来捉我呢?郭统领厉害,我这才刚刚进城不久呢,您就找上门来了。”
  郭九龄笑着坐了下来,提起茶壶,倒了三杯水,反客为主,伸手相请:“曹大人,秦大人,请坐,请坐,这里可是越京城,曹大人这样的人物到了越京城,我如果一点风声也听不到,未免也太无能了吧?而且,在我看来,曹大人似乎也没有刻意地刻意的隐藏形迹,似乎有些故意让我知晓的意思嘛!”
  曹辉微笑不语,端起茶杯,慢慢地啜着。
  郭九龄喝了两口,放下茶杯,“曹大人这次来是想见陛下?”
  “的确是想见一见,但先前我们递过来的国书,贵国都根本不理会,即不上奏,也不回复,所以我就只能走一走郭公这个路子了。”曹辉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窗外,“刚刚陛下所说的,代表着贵国的态度么?”
  “你们决定了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但由我们来决定战争何时结束!”郭九龄脸上的笑意敛去,肃穆地看着对方,“曹大人,别忘了,这场战争是由你们挑起来的。”
  “贵国认为当真有与我们相抗衡了?”曹辉一笑,“大齐能决定什么时候开始战争,自然也能决定什么时候结束战争。不过由我们单方面决定战争何时结束的话,对于明国可就不那么妙了!”
  郭九龄呵呵一笑:“你们在进攻沙阳郡的时候,或许是这么想的,但现在,恐怕就不是这么想的了,要不然,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曹大人,你出现在这里,便已经表明了态度啦。”


第819章 先打一仗再说
  曹辉出现在这里,要求见明国皇帝秦风,的确就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沉默片刻,虽然不大情愿,但他还是点了点头。齐国想要削弱甚至做掉明国,那是基于不花费什么力气,不必要付出什么大的代价的情况之下。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明国人已经剿灭了内乱,打趴下了秦国,几乎将全国兵力都投到了齐人的面前,以现在齐人驻扎在丰县的兵力,根本没有任何胜算。
  如果明人当真决定大打出手的话,以曹辉的估计,想要形成均势,齐人起码还要再调五万以上的精锐兵马过来。但如此一来,东线怎么办?楚人肯定会趁机动手。齐国一直想要避免的双线作战,可就要变成现实了。更可虑的是,如果双线作战有一线遭到失败,秦国必然也会加入进来,墙倒众人推,到了那时候,就不是双线作战,而是三线作战了。
  当真形成了这种局面,齐人再强,再有自信,失败也肯定是无法避免的。
  齐人不想大打,所以他们才派使投递国书,求见秦风。在遭到明人的无视之后,曹辉便只能亲自出马。他这样抵达明人的地盘,也还是冒了不小的风险的,要是明人当真要暗地里做了他,事后来一个翻脸不认账,齐人还真没有办法。现在明人有四大宗师,要无声无息的做掉他,并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怎么样你们才会结束这场战争?”曹辉不想再打嘴仗了,开门见山地问道。
  郭九龄微微一笑:“曹大人,现在谈这个还为什么过早吧?再过上一段时间,或者更合适谈这个话题。”
  曹辉森然道:“你们就这样有信心?或者现在谈,对你们来说才是更好的时机。”
  郭九龄身体往后一靠,语气也变得森然起来:“曹大人,大明有了今天,不是有谁礼让我们,也不是有谁可怜我们,而是我大明人一刀一枪的拼出来的。既然我们敢做,当然就有必胜的信心。”
  “万一失败了呢?”
  郭九龄大笑:“万一失败,岂不更遂了你们的心愿,那都不用谈了是不是?”
  “你们铁了心要打这一仗么?”曹辉哼道。
  “是的,因为我们现在的要价你们肯定不会给,所以,就只能打,打到你们愿意给。”郭九龄冷笑道。
  曹辉微微点头:“那就是没的谈了。不过我很好奇,你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说我们一定不给呢?”
  “昭关以北,全部还给我们。那是你们抢去的。”郭九龄道,“你们肯给吗?”
  “胃口果然很大,整整三个郡呢,你们居然就想空口白牙的要回去。”曹辉仰天大笑起来。
  郭九龄点头道:“所以嘛,总得先打,战场之上先分个胜负出来之后,再就好谈了嘛!现在自然是谁都不肯服气谁。”
  “看来只能打一架见见真章了。”曹辉叹气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必再见秦风了。”
  “自然是不用见。”郭九龄道:“曹大人,你也知道,咱们的皇帝陛下一直想找个借口痛扁你一顿出口恶气,一直没逮着机会,现在你找上门去的话,估计这顿打是跑不了的。”
  曹辉愕然半晌,才失笑道:“秦风都是当了皇帝的人了,心眼儿还这么小,还记得当年落英山脉之中的仇恨呢!”
  “陛下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以前他很难做到不伤你但能扁你一顿,所以即便有机会,也只能忍着,现在就不一样罗!”郭九龄笑得很开心。
  “宗师!”曹辉脸上的笑容敛去,连连摇着头:“看来在我成为宗师之前,得尽量避免与这位小心眼儿的皇帝有独处的机会了。”
  屋内三人互相看了几眼,却是都笑了起来。
  远处传来马蹄之声,曹辉站了起来,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郭九龄也走了过来,与他并肩站着看向下方。
  远处,秦风正在敢死营的拱卫之下缓缓行来,所过之处,街道两边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三呼万岁。
  曹辉看着秦风。
  行走酒楼之下,秦风突然抬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对撞,曹辉拱手一揖,秦风微微点头,战马前行,留给了曹辉一个背影。
  曹辉有一点落寞地走回到桌边,坐下,自倒了一杯茶,一口喝干,看着秦厉道:“秦厉,收拾东西吧,咱们该离开了。”
  秦厉点点头,“是,大人。”
  “曹大人走好,我就不送了,但会有人看着你离去,这,你不介意吧?”郭九龄问道。
  “有什么好介意的。”曹辉摇摇头,迟疑了片刻,他看着郭九龄,问道:“月瑶,她还好吧?”
  郭九龄脸色一变,“曹大人,这,就有些过分了吧?”
  “终究还能算是朋友吧?”曹辉黯然道。
  “王署长很好,很开心。”郭九龄淡淡地道,“在我们看来,舒大人是比你更合适她的伴侣。”
  曹辉点了点头:“他们大婚的时间,麻烦郭大人给我一个信,我人肯定是无法到,但还是要送一份礼的,郭大人,我绝无什么冒犯的意思,只是衷心地祝愿他们琴瑟合鸣,百年好合,举案齐眉。”
  “这个?”郭九龄沉吟了半晌,才道:“我不能作主,但我能把你的要求带给他们二位,究意如何,他们自有注意。”
  “也好!”看着秦厉提了一个包袱走了过来,曹辉站了起来,默默地冲着郭九龄拱了拱手,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屋里,郭九龄缓缓地倒了一杯茶,慢慢地一口一口的喝着。门口人影一闪,一人走了进来:“统领,就这样让他走了?”
  “不然怎样?”郭九龄一仰脖子,将杯中的茶喝干净,站了起来。刚刚踏出房门,耳中却传来了曹辉的轻笑声:“郭统领,我还没有结房钱,麻烦你帮我结了吧!”
  郭九龄一怔,突然失笑了起来,这个曹辉,难怪能让皇帝另眼相看,既是生死之敌,又是知心之友,也难怪王月瑶对他曾一度倾心,念念难忘,此人的确非比寻常。
  “把他们的房钱结了。”他自顾自的对进门来的手下丢下一句话,留下那个目瞪口呆的手下,倒背着双手,扬长而去。
  沙阳郡守府大堂之上,秦风居中而坐,下方坐着的,除了方大治,基本上都是大明最有头有脸的武将了,大明几乎所有的精锐,全都集中在了这里。
  秦风的脸上,此时并没有在城墙之上演讲的时候那些从容,那样春风得意,骄傲满满,而是满脸的严肃,满脸的郑重。
  “在座的,都是我大明的高级官员,对于我大明的现状,心里都很清楚,有一些人,私下里认为,我们阵兵与沙阳郡与齐人形成对峙,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并不会真打,但朕今天在这里,很正式的告诉你们,有这种心事的人,趁早给我们收起这种侥幸之心。”秦风敲着桌子道。
  “不错,我们的确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后,但我更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世上,没有让你白吃的午餐,齐人也不是一吓即倒的家伙,所以,请每一个人都要明白一件事,这一次,我们要真正的准备与齐人大打一场。而且,只有打赢了,将齐人打怕了,我们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不展现出我们的力量,就不会得到敌人的尊重。”
  大堂之中安静得连一根针跌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清,所有人屏息静气,看着秦风。的确,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这一次的阵兵沙阳,只是一场武装示威而已,但今天看到皇帝的态度,似乎与他们所想的并不完全一样。
  “大明对齐国的第一仗,即将打响,当然,不是在我们这里,而是在出云郡,朕已经向霹雳营邹明下达了命令,向齐国发动进攻。”
  秦风话音一落,大堂里传来了长长的吸气的声音,皇帝命令一下,那这场战争,看来是不可避免了。
  “至于有人所担心的我大明的财力,我想所有人都可以放心,今天朕给大家吃一个定心丸,秦国败于我大明,第一批赔款已经给付了,同时,我们在剿灭蛮人慕容宏的时候,起获了大量的财产,这些,足以让我们打一场大战,现在,最关键的就是你们在战场之上的表现,能不能打赢?”
  “能!大明军队,战无不胜!”屋子里的武将们轰然起立,齐声大喝。
  “好,这才是我大明的将军,知难而上,逆流前行。让齐人在我们的刀枪面前颤抖吧!”秦风大笑。“各位将军,请按照先前的布署,各就各位吧!”
  将领们起身行礼,躬身退下。他们的军队,在城外已经在等候着他们,接下来,他们将奔赴各自己指定的地点,而他们的对手,将是这个世是最强大的国家,齐国。
  当所有人都退出大堂的时候,郭九龄出现在了秦风的面前。
  “陛下,臣送走那位了。”郭九龄笑道。
  “他信了?”
  “他信了!当然,他还会想方设法的取得更多的证据来佐证我们行动的真实性,曹辉此人,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的确如此,所以,我给他更多的证据。”秦风嗬嗬笑道。
  “陛下这可是将我们的将军们全都骗啦!”郭九龄微笑道。
  “也不算是骗。”秦风摇摇头:“如果齐国不肯就范,那这一场仗,终究还是要打的。”


第820章 警示
  驻扎在沙阳郡的明军们一支支的拔营离去,但沙阳郡城却并没有因为突然走了数万人而显得冷清起来,街道之上的人反而更多了一些。只不过是往日里街头上行走最多的军人,突然之间一下子便消失了,持结了数月的紧张情绪随着皇帝秦风的驾到而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欢乐的情绪。
  没有谁还在担心接下来的与齐国的战争,因为他们战无不胜的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了,自秦风率领太平军崛起之后,在沙阳百姓的心中,他们就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哪怕当年他们还很弱小,面对着无比强大的敌人的时候,最后的胜利者还是他们。
  理所当然的,这一次的胜利也会属于他们。
  街上的店铺在经历了数月的管制之后,重新正常开业,百姓们在经历了数月的按人头领取生活物资的日子之后,再一次可以随心所欲的购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每一家店铺里都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店老板们眉开眼笑,一边手忙脚乱地招呼着客人,一边还得在心里盘算着到了晚间,得赶紧想法子调集更多的货物过来。
  方大治作为郡守,成了整个郡城之中最忙的那个人,数万大军齐集沙阳郡,光是他们的后勤转运,就足以让他一个头变成两个大,更何况还有数不清的其它杂务。
  与方大治的忙碌相对应的,倒是秦风的休闲。在郡守府里召集了众将之后,他便移驾到了刘氏府邸下榻。如果住在郡守府里,只会给方大治添更多的麻烦。
  秦风不想干涉方大治对于沙阳郡的具体的管理工作,如果他呆在哪里,方大治不管是从哪个方面上来讲,都会去向他早请示晚汇报,这样双方都会显得不痛快,还不如离开,保持一点距离更好。
  只有涉及到整个国家的事务之时,方大治才会前往刘氏府邸向秦风请示。
  随着秦武与刘氏幼女订亲的旨意颁发,刘氏已经是皇亲国戚,在太平军盛起之后,看起来逐渐势衰的刘氏,再一次成为了大明风头浪尖上的人物,刘老太爷虽然已经死了,但他在沙阳郡乃至整个大明很多人心中,却是一个奇迹般的人物。当年,是他选中了还是一介山匪的秦风结盟,给了秦风沙阳郡这样一个供他起舞的舞台。而在大明崛起,刘氏势力被有意遏制这后,他在死前的神来之笔,再次让刘氏成为了大明最为炙手可热的豪门。现在皇室,根本就没有什么人,说刘氏已经成为大明第一氏族,亦毫不为过。
  刘氏祠堂之内,秦风神色肃穆,手持三柱清香,郑重地插在了面前大案之上的香炉之中,拱手作了一揖。他的面前,是数十面灵牌,而离他最近的,就是刘老太爷的灵牌。
  “老太爷一定要风光大葬。”转过身来,秦风看着陪在一侧的刘兴文,“先前老太爷过世,因为局势不稳,一直没有公告天下,而下葬之事便也一直拖了下来,现在,你可以开始筹备起来了,越京城礼部也会派一位侍郎过来,明天就应当到了。”
  “多谢陛下。”刘兴文深深的躬身。
  “离京之前,朕与首辅商议过了,老太爷为国为民,都做出了大贡献,权首辅建议追封老太爷为一品忠国公,朕也答应了。在老太爷下葬的当天,旨意便会下达。老太爷是我们大明的第一位一品大员,也是第一位封公的官员,忠国公之爵位不世袭,每过一代,都会降一个等次,所以你,会被同时封为忠国候。”秦风转头看着刘老太爷的灵位,“老太爷啊,刘兴文也是我们大明的第一位候爷,想必您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吧?”
  刘兴文跪了下来,以额触地:“陛下大恩,刘氏一门,必将粉身碎骨以报。”
  秦风伸手将刘兴文扶了起来,“刘兄啊,说起来,你我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秦氏与刘氏两家,也算是从那时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着话,秦风走到一侧,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同时指了指身侧的另一把椅子,示意刘兴文也坐下。
  “那时是臣不知好歹,尽敢去捋陛下虎须,现在想来,也觉得可笑,当真是无知者无畏。”刘兴文有些尴尬,当初他率兴阳郡郡兵去进攻秦风,结果全军覆灭,包括他在内的绝大部分郡兵都成了俘虏。
  “这也正是我最佩服刘老太爷的地方。”秦风微笑道:“他的眼光之准之毒辣,让人叹为观止,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我们彼此成全。没有刘老太爷,就不会有后来的太平军,更不会有今日的大明。当然,也就不会有今日名满天下的刘氏一族了。”
  刘兴文深吸了一口气。“这都是托陛下之福。”
  秦风摆了摆手,“刘兄啊,我们两家现在已经是儿女亲家,不用讳言,小武以后肯定会是我大明的太子,你的小女儿就是太子妃了。所谓一荣皆荣,一损俱损,我们两家,随着大明的崛起,以绑得愈来愈紧,无法再彼此分开了,这一点,你明白吗?”
  “臣明白。”
  秦风微微点头:“皇亲国戚,大明第一宗族世家,这是荣誉,但也是压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何做好这大明第一家,如何做好这皇帝国戚,刘兄,你心里有了准备吗?”
  刘兴文一愣,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请陛下明示,臣谨遵陛下吩咐。”刘兴文道。
  “好。”秦风道:“那我就直说了。刘老太爷下葬之后,你就别再领兵了,去兵部当一个侍郎吧,怎么样?”
  刘兴文吐出一口长气,从朝廷颁布旨意之日起,他就知道,自己必然会远离军权,不过秦风表达的方式,让他还是感到很是舒服,在刘老太爷的灵前,与他说这件事,秦风给予了刘氏,刘老太爷和他极大的尊重。
  “臣愿意。”刘兴文大声道:“陛下,大明猛将如云,臣在其间,实在是提不上嘴,其实臣更愿意去礼部这样的衙门。”
  秦风笑了起来:“你是武将出身,礼部那种繁文絮节极多的部门,你去根本无法适应。等于齐国之事了结之后,小猫将取代霍光成为兵部尚书,你去做他的助手吧,小猫是我的好兄弟,你是我的亲家,两人替我把兵部执掌好,兵权兵威兵势,是大明立身之本,接下来的数年甚至数十年间,这片土地仍然不会太平,仍然会战火连天,只有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确保我们大明的安全。”
  “臣一定尽心竭力辅佐章将军。”刘兴文道。
  “这是其一。”秦风接着道:“其二,刘氏本来已是天下知名的大放,如今更是更上一层楼,刘氏这些年来,开枝散叶无数,都打着刘氏的这面旗号,你在忙碌国事之余,治家更需严谨,谨防有人扯虎皮做大旗,最后害了整个刘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史上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你得深知。”
  “臣明白。”刘兴文道。
  “从某些方面来说,你治家,恐怕比你治事更难,作为兵部侍郎,还有一个章小猫给你顶着,但治家,却只有你自己能为自己负责了。前几天鹰巢内务司交上了一份报告,是有关于刘氏有些旁支的,回头乐公公会将这份报告的其中一些摘录交给你,主要是那些人的不法之事。有巧取豪夺的,有仗势欺人的,这些事情,你自己处理吧。”
  刘兴文霍然起立:“陛下,这些事情,臣,当真不知,这两年,臣一直在外带兵,甚少理会家事。”
  “所以我才把这些事情先交给你来处理。”秦风淡淡地道。
  “明白了陛下,臣先会在家族之内处理,然后再将他们这些害群之马移交有司,这样的人,家法不容,国法更不容。”刘兴文厉声道。
  “这话说得好。”秦风点头:“刘氏与皇室,已是休戚与共,权云常对我说,帝王无家事,家事即国事,我希望你也有这个觉悟,因为刘氏的所有行为,都会被人将其与皇室联结起来。”
  “臣一定牢记陛下今日之嘱托,治家以严,事君以忠。”
  “如此甚好。”秦风轻笑起来:“说起来,你的那个小女儿当真是讨人喜欢,不但小模样长得俊俏,一张小嘴更是甜腻,皇后将她接到宫中不过月余,如今满宫中的人可都是喜欢她喜欢得不得了。”
  提起这个让刘氏再度攀上巅峰的小女儿,刘兴文的脸上都出了开心的笑容。“这都是陛下与娘娘的错爱。”
  “皇后将她接到宫中去教养,也是让她与小武多接触,从小一起生活,学习,感情更为深厚,这一点,希望你能明白,可不是想夺了你的天伦之乐。”
  “小女能得皇后娘娘亲自提点教养,那是她的福分,刘氏上下只有感激之心,那敢有半分怨意?”刘兴文赶紧道。
  “毕竟父女连心,不过以后你们一家子也去了越京城,随时都可以入宫去见她嘛!”秦风挥了挥手,大笑道。


第821章 愿做皇室一忠犬
  陆一帆是秦风在陈氏庄园接见的第一人。现在的陆一帆又成了光杆司令了,他带领的三千预备役尽数补入到了矿工营当中。他现在除了几个贴身亲卫,当真是无官一身轻,当其它将领们都带领属于自己的部队奔赴战场的时候,他却成了沙阳郡城的一介闲人。
  见到秦风的时候,他一脸的苦大仇深,满眼的委屈透顶,浑身的颓废无力。
  秦风对于陆一帆的映象却很不错,正如很多人所说的那样,陆一帆就是一个福将。在他琮是太平军的敌人时,他跟着的每一个顺天军的主将,最后都死翘翘了,但唯独他,却愈活愈好,官儿也愈当愈大,最后终于成了决定顺天军与太平军相互之间决战时候的一枚关键棋子,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秦风得以顺利的除掉了心腹大患吴昕,然后又利用他挑起顺天军的内讧,使得太平军根本就没有费多大劲儿便一举将顺天军打得一蹶不振,就此消亡。
  但陆一帆本身却又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将军,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衣锦还乡,在乡邻们面前抖抖他官老爷的威风,而且此人与大明军队之中其它的将领比起来,才能也着实不足,这也是秦风在最后没有重用他的原因。
  当然,虽然不重用他,他该有的酬劳却是一分也不少,秦风让他去大冶城养老了,做大冶城的守备将军,练练兵,权当让他去养老了。
  但让秦风没有想到的是,在大明遭遇危难,连皇后也陷入到危机中的时候,又是这员福将杀了出来,一举解决了难题,为大明赢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人的运气,有时候,你真是不服不行。秦风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但看一看陆一帆,秦风怎么也觉得这家伙也是一个被上天眷顾的人,或者是上辈子是一个超级大善人,所以这一辈子才能如此的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吧!
  福将,有时候一支军队,还真是需要这样的人。
  “陆一帆,这几个月你可是大变了模样啊!”看着委委屈屈地站在自己面前的陆一帆,秦风大笑:“几个月前在大冶城见到你,你还胖乎乎的像个球,可现在很不一样了嘛,嗯,现在这不叫胖,应当叫壮了!”
  听了这话,陆一帆昂起头来,慷慨激昂,“陛下为国殚精竭虑,大明将士为国浴血奋战,陆一帆虽然能力有限,但也有报国之心,别说掉了这些肉,就算是再掉几十斤肉,瘦得形销骨立,那也是应当应份的。”
  看着陆一帆将胸膛拍得咣咣作响,秦风忍住了笑,他可是知道,陆一帆之所以奋发图强,倒不是因为他所说的这些,而是因为在大明诸将之中,他有两个大仇人,一个是陆丰,如果他与陆丰之间还是小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变淡的话,那他与吴岭之间的仇恨那可就深了。
  自己杀吴昕,击败顺天军,可以说是各为不同的阵营,谁胜谁败,都怨不得谁,互为仇敌,自然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吴岭对自己,反而没有什么恨意,但陆一帆可就不同了,在吴岭的心中,这家伙就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吴岭大难不死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个复仇对象就是陆一帆。
  但让陆一帆恐惧的是,秦风居然收纳了他的这个大仇敌,而且眼见着吴岭在大明将军之中愈来愈得重用,大有步步高升之势。
  这就让他害怕了。要是吴岭将来得势,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大冶城守备将军,那岂不是要任由别人揉圆搓扁,毫无自保之力。陆一帆以前可是混过官场的,知道有太多的办法杀人不见血,折磨得你欲仙欲死偏生你还抓不住对方的任何把柄。
  唯一的办法,那就自己也有相当的地位,能与对方相抗衡,至少也能让对方投鼠忌器,不敢随意的拿捏自己。
  这才是陆一帆奋起的真正原因。而他的这一次奋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挫败了齐人想要图谋太平城的阴谋,顺带着还救了皇后娘娘,可谓是再立大功。
  但这位春风得意的家伙没有高兴太久,他率领的三千重甲步兵随着矿工营的抵达,兵部的一纸调令,便又统统得划归了矿工营的麾下。眼见着自己的心血,被自己的仇人笑纳,陆一帆这心,那是哇凉哇凉的啊!
  “乐公公,给陆将军搬一个凳子,让他坐下说话。”秦风忍着笑道。
  乐公公笑眯眯地给陆一帆搬来了一个锦凳,陆一帆向乐公公道了谢,这才坐了下来。
  “陆将军,看起来你不太高兴嘛!”秦风笑吟吟的道:“这一次你可是立了大功,皇后还特意跟我提起过你,说你带的兵不错,颇有章法呢!”
  “陛下,臣也是武将嘛,这只是臣的本行,娘娘真是谬赞了,陆一帆可真是当不起。”嘴里说着当不起,脸上那却是相当的得意。
  “嗯嗯,陆丰这一次也难得的在朕面前讲了你几句好话,说这三千步,才算练得有模有样,拿来就能用了。”秦风道:“他可是难得赞你一句的。”
  “陛下,您不说陆丰倒也罢了,一提起他,臣这心里,就蛮不是滋味的。”陆一帆苦了脸,叫屈不迭:“陛下啊,您是不知道,为了替他练这兵,我可是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啊!偏生他还挑三拣四,不停在地陛下面前进馋言,就说这一次吧,我把三千兵送到他的营中,这可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好兵啊,他的眼睛还是长在额头之上,连看都不看臣一眼啊,臣跟他交结,他鼻孔朝天,都没开口说话,到末了,臣也只听到他的鼻子哼了几声,可真是把臣气死了,要不是想着同朝为臣,都是为陛下效力,臣当时真想一刀将他的鼻子削下来,看来还嗯不嗯得出来。”
  陆一帆气愤得涨红了脸。
  “那可使不得。真打起来,你可打不过他。”秦风连连摆手,“朕还指望着你替朕做事呢!”
  陆一帆唉声叹气:“陛下,臣知道了,臣这两天一直都在沙阳郡城游逛,实在是心情不佳,想散散心而已,下去之后,臣便马上回大冶城去,安安心心的替陛下再练几千强兵出来。现在要与齐国打仗,这仗打起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臣回去之后,一定努力,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是一个好想法。”秦风微笑着道:“不过你没有想过再出来带兵上战场么?”
  “出来再带兵?”陆一帆先是有些茫然,眨巴着眼睛看着秦风半晌,这才反应过来,有些激动起来:“陛下,你是准备让我再出来带兵吗?可是,可是大明将才济济,臣,臣在其中,实在是排不上号,臣得能力有限。”
  秦风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有自知之明,这便是你的长处啊!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你会更加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大明需要各种各样的将军,善攻的,善守的,当然,也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