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兴文执掌厚土营,陈家洛执掌猛虎营,田真是鹰巢高官,方恪的儿子方大治如今是沙阳郡守,能出突出,被视为下一代首辅的有力竟争人选,刘老太爷虽然退居幕后,但毫无疑问,却仍然是这些人的精神领袖。
对于秦风来说,以前只要握住刘老太爷就等于握住了所有的沙阳系人马,但刘老太爷一去世,沙阳系可就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好掌握了。被分化有时候是好事,但有时候也有副作用。
第771章 攀一个亲
刘老太爷盘膝坐在床上,看到闵若兮进来,微微一笑:“娘娘,请恕老臣无礼,无法给娘娘行礼了。”
闵若兮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老爷子这一次不该出去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你不会这么早就……”
刘老太爷呵呵的笑了起来:“人固有一死。五年之前吧,为了与莫洛一战,我便已经落下了病根,如果不是舒畅,我早就死了,又苟活了这么久,知足了。”
老管家刘能给闵若兮搬来了锦凳,他在这一次作战之中同样受了伤,现在在太平城养伤,他面容悲戚,给闵若兮搬了凳子,便退到床角,无声的抹着眼泪。
闵若兮沉默片刻,她也是经历过生死,看淡了世情的人,也懂得像刘老太爷这样当了一辈子枭雄的人物,即便是死,也不会伤风悲秋,作那小儿女之状。
“老太爷还有什么心愿未了么?”她稍稍调整了一下心情,问道。
刘老太爷笑了笑:“娘娘果然不是寻常人,陛下有您这样的贤内助,是陛下之幸,亦是大明之幸。娘娘,我能与你单独谈一谈吗?”
“当然可以。”闵若兮挥了挥手,瑛姑,巧手,太医等人立即退出了房间,刘能也紧跟着他们走了出去。
“娘娘,或者我这一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便是当年决定联合皇帝,当年其它几家都不解,但事实证明,老头子的眼光还是很正确的。”刘老太爷愉快地道:“当年大越风雨飘摇,如果不是我做出了那个决定,刘家,或者已经在这场风雨之中烟消云散了。”
“您成全了秦风,当然,反过来也成全了刘家。”闵若兮道。
“是啊,娘娘,我这一死,对于大明来说,也许会是一件好事。”刘老太爷道。
闵若兮微微一滞,“老爷子可不能这么说,至少我知道,秦风一直是很感激您,而且很看重您的。”
“这我知道。但我也知道,现在在大明朝廷之上,有一个沙阳系啊!”刘老太爷道:“沙阳几大家,现在在大明朝廷当中都是手握重权,不但有权力,更有财力,随着大明的强势崛起,沙阳五大家,哦,不,只有四大家,无论是权力还是财富,都在飞速的增长,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这对于朝廷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而这个所谓的沙阳系……”
刘老太爷笑了起来:“其实没有什么沙阳系,但在外人看来,他又的确存在。他是以我为首领的,在大明正式成立之后,陛下对我是有戒心的,这我明白。娘娘,我没有责怪陛下的意思,相反,这正是一个皇帝该具备的东西。”
闵若兮默然不语,她当然明白,大明朝正式成立之后,秦风一直没有停止分化沙阳系的行动。但因为刘老爷子的存在,这种分化,收效并不明显。
“我死了,沙阳系必将土崩瓦解,因为剩下的人,没有一个能有效的将他们都凝聚起来,这对于朝廷来说,应当算是一件幸事。”刘老太爷道。
“老爷子,您想要对我说得是什么?”闵若兮问道。
“娘娘,到现在为止,老头子我仍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陛下必将会一统天下,我今天要对娘娘说得是,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请陛下都能看顾沙阳这些老人,请陛下不要忘记,他们在大明初起时候所做出的贡献。只要将他们不犯下谋反大罪,请陛下能够对他们容忍一二。”
闵若兮微微点头,“这一点,我想秦风应当能做到,老爷子既然今天是对我开了这个口,我也会记住这件事。”
“多谢娘娘!”刘老爷子笑道:“兴文他不是一个可以开拓之才,如果他能做到守成,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刘氏第三代之中,也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比起兴文来,更加不如。”
“他们都还小!”闵若兮微笑道。
“所谓三岁便看老,更何况我那几个孙子都已经十几岁了。”刘老太爷摇头道:“刘氏因为我而兴,但所谓富不过三代,这便是我最忧心的问题,没有一个杰出的人物来撑起刘家,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娘娘恕罪,我老了,马上就要死了,总得替后辈多考虑一些。”
“刘老爷子放心,刘氏的功劳,大明会记得。”闵若兮道:“不论是秦风也好,还是我也好,都不会让刘氏后人没了下场。”
“多谢娘娘的承诺,我想厚颜跟娘娘攀一个亲。”刘老爷子道。
闵若兮微微一怔,“老爷子,您想说得是……”
“我那几个孙儿虽然不成器,但最小的孙女,却是冰雪聪明,他的母亲不是兴文的正房,却也是出身大家,容貌也说得过去。”
“您是想将她说给小武?”闵若兮微惊道。
“不敢望正室之位,侧妃足矣。”刘老太爷盯着闵若兮,“刘氏男儿,后继无人,我得为他们谋一条后路,望娘娘恕罪。”
闵若兮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踱了几步,“刘老爷子,我也不瞒你说,我只有小武这样一个儿子,而且,我也不准备再生了。”她仰起头,看着屋顶,“虽然说多子多福,但对于皇家来说,多子也并见得便是一件幸事。”
刘老太爷知道闵若兮的经历,闵氏二子争位,自相残杀,让闵若兮受创极深。
“所以小武必然会成为大明皇位将来唯一的继承人,他的妻室,只怕我不能作主。这需要得与秦风商量之后才能做出决定。”闵若兮道。
“所以我说不敢望正室之位,只求侧妃。”刘老太爷缓缓地道:“纳一个侧妃,娘娘还是能作主的,我那小孙女年纪尚幼,将来娘娘可以将她接近宫中,亲自教导,我想有娘娘的教导,我这个孙女的品行,将来也绝不会差。”
闵若兮在屋子里来回转了几个圈子,颇有些为难,沙阳系,的确是大明国内,除了秦风的老部下之外的第二大势力,如果论起财力,那基本可以算是第一大势力,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大明来说,举足轻重,刘老太爷一死,沙阳系不免有失去了主心骨的意思,心中惶惶也是自然。朝廷要安他们之心,这么做,也是一个办法。刘氏成了皇亲国戚,必然还是能成为沙阳系的首领,但刘兴文的才具不足,沙阳系必然无法再像刘老爷子在世之时这样能拧成一股绳,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想到这里,她已是有了决断。转过身来,看着刘老太爷,“好,这件事情,我应下了,正室我做不了主,但侧妃,我还是能说了算的,这个孩子,回头我就让刘兴文送进宫去。至于纳侧妃一事,也会随之公告天下。”
“多谢娘娘!”刘老太爷展颜一笑,伸手从枕边拿过一个盒子,推到了床沿边上,“娘娘,这是我给孙女准备的嫁妆,这就给娘娘了。”
“啊?”闵若兮吃了一惊。
刘老太爷望着盒子,“狡兔三窟,刘氏这些年来兴旺太盛,但花无百日红,所以我从很早以前就未雨绸谬,这个盒子里便是我这些年来的准备,既然娘娘应了我那孙女之事,那刘氏便再无后顾这忧了。”
盒子里放得是一本小册子,闵若兮拿出册子,翻看只是看了几页,便已是脸露惊容。
“朝廷这一次大战,虽然获胜,但也是元气大伤,国库空虚,但依老头子看来,陛下肯定是借着这件事情来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战争或者不会马上结束,也许不再打,但对峙,讨价还价,说不定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亦能对陛下有所帮助。”
闵若兮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这笔钱不是不多,而是太多,反正现在自家的内库是空的,国库也是空的,大明银行卯足了劲在印票子,以便支付各项开支,这都是隐忧,而刘老太爷这笔钱,足足有五百万两,让人不得不惊叹刘氏的家底之厚,几乎可以说是富可敌国。
“这份嫁妆,可是太重了。”她轻轻地道。
“相对于我刘氏以后的富贵,这点钱真算不得什么。”刘老太爷似乎送出的只不过是几十两银子,毫不以为意的道。“这笔钱放在兴文手里,也不过是埋在地下长毛而已,但在皇帝手里,却能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娘娘,这笔钱,兴文并不知道,所以也不必跟他讲了,知悉此事的,便只有管家刘保了。”
闵若兮收起了小盒子,“老爷子放心吧,刘氏会与大明休戚与共,大明在,刘氏在。”
“多谢娘娘。只可惜老头子看不见陛下得胜回朝了。今天听见外面欢呼,想必我们大明已经在战场之上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是的,秦风已经击败了秦军,杀了邓朴,邓素,秦国,再不足虑。”闵若兮微笑着道。
“好,好,吞越,弱秦,大明的底子已经打好,不久的将来,秦国也必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大明如初升之朝阳,而齐国则已是日薄西山,看着虽然强大,但底子却已经腐朽了,陛下必将一统天下,再现大唐雄风,哈哈哈,老头子是第一个看准陛下的,这件事,到了阎王老子那里,也足够我老头子吹嘘了。”刘老太爷大笑起来。
第772章 三喜临门
江上燕弯腰从脚边的一汪清泉里舀出一缸子水,递给了贺人屠,“贺大师,尝尝这响水洞的水,说来也奇怪,不管外面这天气多热,这洞子里出来的水,寒冰彻骨。这大热天的,喝一口,那可是让人舒爽得飞上天呢。”
贺人屠呵呵笑着接过缸子,喝了一口,“的确不错,这响水洞是因为这洞里常年累月的传来这如同擂鼓的声音而得名的吗?”
“不错。正是如此,您别看这洞口小,可里面究竟有多深可还真没有人知道,我听说以前有人进去探查过,不过没有探到底,说是走到最后,里面便是一条不知多深的地下河了。”
“你怎么这么清楚?”贺人屠奇怪地看着江上燕:“你又不是开平郡人,你可是一个楚人呐。”
江上燕尴尬的一笑,“我这不是一直驻在中平郡么,我一直在想着,以皇帝陛下那个性子,怎么可能让开平郡一直被秦人占据着,肯定得想法子夺回来,我们宝清营可是在最前沿,如果真打起来,我们肯定是前锋啊,所以我一直悄悄地在派人在收集开平郡的地理相关的情报嘛,这不就顺带着知道了这个地方。”
贺人屠眨了眨眼,“你倒是摸透了皇帝的性子,江上燕,你在琢磨这个事情的时候,怎么不想着你是一个楚国将军啦?”
江上燕取了头盔,摸了摸脑袋,有些苦恼地道:“贺大师,不瞒你说,这也正是我苦恼的事情,我一个搞不好,就忘了我自己到底是什么人啦,有时候对于我自己的身份,自己都犯迷糊。”
贺人屠仰天大笑起来,“江上燕,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你在大明军队这个大融炉里呆久了,自然便会近朱者赤,相比于楚国军队,明军又是一番新气象。这才会让你感到迷茫,为什么不学学马向南呢?他在楚国官儿可比你大,后台也比你硬,可你看看人家,甘心在长阳郡卷起袖子挽起裤脚当一个亲民官,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我和他不一样呐!”江上燕摇了摇头,“程帅和江涛将军对我情深义重,如父如兄,我怎么可能背叛了他们,只要他们一声召唤,我终是要回去的。”
贺人屠点了点头:“重情重义,你是一条汉子,不过江上燕,不是我说诲气话,程务本呢,经后怎么样我不好说,但江涛,只怕下场不会好的。”
“怎么可能?”江上燕不高兴的瞪着贺人屠:“贺大师,你要这么说的话,我可就没好脸色给你了。江涛将军现在在大楚东境当实领副将,手上五万精锐,干得风生水起,昆凌关的罗良,要不是江涛将军替他撑着,只怕早就守不住昆凌关了吧?”
“问题就在这里!”贺人屠淡淡一笑,“我在上京城呆了小二十年,别看我一直呆在菜馆里轻易不出来,但你可知道,有份儿出入菜馆的人,在上京城那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所以对楚国朝堂上的那些事儿,我知道的可比你多得多。”
“那又怎样?”
“你觉得齐军统帅曹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贺人屠突然反问道。
江上燕认真的想了想,“一个很厉害的家伙。程帅对他评价相当高,程帅说,率守,曹云不如他,论攻,他不如曹云,能让程帅如此评价的人,当然厉害了。”
“是啊,曹云是一个相当厉害的军事家,但为什么他在江涛面前一直吃鳖呢,难求一胜,你觉得这正常吗?”贺人屠看着江上燕,问道。
“这个,兵事,谁也说不准啊,就像咱们的皇帝陛下,谁都认为这一仗他必败无疑,但他现在不是大获且胜吗?”江上燕顿了顿,反问道。
“这个反问很有道理。不过在我看来,曹云这是故意为之。”贺人屠笑道:“曹云是一个军事家,不是一个单纯的带兵打仗的将领,他深悉楚国朝堂之上的矛盾,所以,他在刻意制造并扩大这种矛盾。随着罗良连吃败仗,而另一侧的江涛却连战连捷,这才使得楚军能勉力维持着边境上的均势,主弱辅强,你觉得罗良会怎么样?楚国朝堂会怎么想?”
江上燕怔怔地看着贺人屠。
贺人屠冷笑一声:“你瞧着吧,再这样下去,江涛命不久矣。”
“贺师,你是说罗良会想法子杀掉江涛将军?”
“罗良不会这么傻亲自动手,但要借刀杀人,却也简单得很。”贺人屠道。
江上燕深吸一口气:“我得给江涛将军和程帅写信,告诉他们这种可能。”
“多此一举。”贺人屠冷哼了一声:“程务本是成了精的老狐狸,江涛文人从军,花花肠子都比你这个马上将军不知强到哪里去了,你以为他们看不出来?”
“这么说来,他们必有防范,那您这不是胡乱瞎猜么?吓我一跳!”江上燕不满地道。
贺人屠看着江上燕,“江上燕,你知道什么叫骑虎难下,什么叫愚忠吗?现在程务本和江涛就是骑在虎背上的人物,明知山有虎,却不得不偏向虎山行。这样的人,历来不会长命的。”
看着声色俱厉的贺人屠,江上燕脸色大变,一时之间,竟是不知如何回答。
“你运气好,江上燕,程务本把你留在大明,是你的运气,要是你跟着江涛,必然会死在江涛的前头。”
“贺大师,那我能做些什么?能做什么帮帮江涛将军?”
“你什么也做不了,而且以江涛的性格,即便知道是这么回事,他也会一条道走得黑。所以江上燕,不要想你做不到的事情,好好的活着,好好的替大明打仗吧,将来还有个人给江涛收尸,逢年过节给他烧烧纸,敬敬酒。”贺人屠摇了摇头。“这一仗的第一阶段,是矿工营的首功,第二个阶段嘛,就是你宝清营了。”
江上燕却殊没有得立大功的喜悦,贺人屠的这一番话,完全将他的好心情全都砸没了。在龙游的时候,他本来是没有胆子带着他仅存的三千多士兵孤军深入的,正是贺人屠的大力鼓动,他这才孤独一掷,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军竟然完全没有了斗志,数万人的军队,竟然被他三千多人撵着屁股一路逃跑,这一路之上,与其说他是攻城掠地,还不如说他是跟在秦军屁股后头一座接着一座城池的捡了回来,每到一城,江上燕便拿两个士兵拿着一面大明日月旗往城上一插,也就两个士兵在哪里守着这面旗帜,剩下的人仍然一路狂追。等到于超和马猴的骑兵追上江上燕的时候,他已经到了开平郡城的效外,能远远的看见开平郡城的城墙了。
秦将卢一定带领着的秦军一路狂奔回到开平郡城,终于没有再退,而是闭城死守了,他们退无可退了。再退下去,可就要回到秦境了,那他们的老上司,开平王邓洪可就要成为一个笑话了。
在江上燕抵达开平郡城外五天之后,陈志华带着的步兵主力才赶到了这里。
所以贺人屠才说江上燕是第二阶段的首功。第二阶段,就是收复开平郡。
江上燕呆呆的在响水洞前坐了下来,看着那个黑黝黝的洞口,沉默不语,贺人屠有些怜悯地看着他的背影。
江上燕是一个纯粹的将领,他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程务本,江涛这些人的选择。
中军大营内突然传来隆隆的鼓声,呆坐着的江上燕一下子跳了起来,那是中军的聚将鼓,虽然他现在心情极差,甚至有些神不守舍,但一听到这鼓声,却条件反射一般的跃了起来。
鼓声与平时不同,江上燕侧耳听了片刻,有些吃惊地道:“贺大师,是陛下到了,我们得赶紧回营去。”
看着江上燕,贺人屠点了点头。
踏进中军大帐里的时候,贺人屠却一下子站在了那里,盯着秦风,半晌作声不得。其它的将领们看不出端倪,只觉得皇帝陛下的气度好像更渊停了一些,更高大了一些,但在贺人屠的眼中,看到的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好半晌,他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笑了,大笑。
秦风看着他,也笑了。
两人相对而笑,众人却是莫名其妙。
“恭喜恭喜!”贺人屠长揖到地。
“同喜同喜!”秦风亦是大笑。
贺人屠向前一步,伸出手去,秦风也同时伸出手来,两人隔着十来步的距离,这个姿式看着的确有些让人费解,但马上众人的脸色全都变了。
因为在两人的正中间的距离之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黑洞。帐内的将领也都泛泛之辈,此刻当然明白,贺大师这是在与陛下较技呢。
那个黑洞,虽然缓慢但却坚定不移的向着贺人屠方向移动。
贺人屠缓缓摇头,收手,同一时间,秦风也收回了手,那个黑洞无声无息的消失在空中,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自此天下武者,再无人能入陛下眼中。”贺人屠笑道。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秦风摇头道:“武无止境,无有尽头。”
贺人屠大笑起来,环顾帐内众将,大声道:“各位,陛下已经晋位宗师,咱们大明,双喜临门了。”
“或者是三喜!”秦风眼光扫过帐内大喜过望的将领,道:“霍光正在敲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次他也将推开那扇门了。”
第773章 收权的机会
郡城之外,数万人围城名军的欢呼声浪一阵接着一阵,陈志华为了鼓舞士气,没有丝毫犹豫地便将皇帝陛下已经晋位宗师的消息传达到了每一个士兵的耳中。围城的明军当中,骑兵营和烈火敢死营是亲眼目睹皇帝在战场之上亲手击杀了秦国宗师邓朴,而那时,皇帝陛下可还只是一位九级巅峰的武者,而现在,居然更上一层楼了。
大明的皇帝,是天下最强的那一个人。
这便是士兵们最真实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体现到现实中,便是士气的愈发高涨。
“虽是小手段,却有大作用。”秦风笑看着陈志华,他抵达军中之后,并没有收回指挥权,而是仍然赋予了陈志华指挥全军作战的使命。一来是因为陈志华出身名家,资历深厚,二来也是因为陈氏多年驻扎中平郡与秦军作战,在中平郡有着深厚的人脉和威望,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三来,秦风并不认为自己在这种攻城拔寨的战斗之中自己的指挥会比陈志华强,他明白自己更擅于野战,捕捉那瞬间即逝的战机而调兵遣将,可现在却要一板一眼的攻打坚城,既非自己所长,他当然不会舍长就短。
当上了皇帝,秦风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用对了一个人,便能盘活一大片,像用对了金圣南,大冶城便蓬勃发展,后来居上,如今在经济收入上已经超越了太平城,而两城合并新成立的太平郡,现在更是大明版图之上举足轻重的一个郡治,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太平郡打个喷嚏,大明国便是要得感冒的。用对了马向南,长阳郡一个破败不堪,被战争荼毒得一无所有的郡,短短两年之内便重新焕发了生机,用对了方大治,沙阳郡便在本来就深厚的底子上更上一层楼,如今方大治更是提出了货殖天下的理念,沙阳的商队,正不遗余力的开拓着一条又一条新的商路,给大明带来更多的财富。
皇帝只需要在最关键的地方出现,就像击杀邓朴这样的事情上,便足以让所有军民仰望,更多的时候,皇帝要做得是知人善任。
陈志华,不过是他在合适的地方选择的一最合适的人选而已。
当然,对于陈志华来说,这便是天大的机遇。一个人即便再有才能,没有赏识你的人,没有让你发光发热的机会,那一切都是白搭,而且了机会,有了赏识你的人,真正有本领的人,便能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让自己大放光彩,成就全局,也成就自己。
陈志华没有想到皇帝在抵达军中之后,仍然会将全军的指挥权交给自己并声称自己可以做一个马前卒为大军冲锋陷阵,这让陈志华在惶恐之余却又是激情迸发。
他是陈慈的儿子,是洛一水一系的人马,而洛一水与大明的关系,可就太复杂了。有恩,有仇,纠葛交杂如一团乱麻,谁也理不清,说不明。这就让他的身份在军中颇有些尴尬。
眼前便是自己的绝对机会,打好了这一仗,自己将成为在大明军中并拟小猫章孝正的存在,要知道,在大明的多次作战之中,统筹作战并被诸将认可的,到现在为止,还只有章孝正一人而已。
“陛下,我军长途奔波,连续作战,实则上已经疲惫不堪,此时,这样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能让士兵们得到鼓舞,一鼓作气,拿下开平郡城。”陈志华道:“邓朴邓素之死,已经让秦兵完全没有了士气,卢一定的资历威望甚至还不如陆大远,现在龟缩在城内的秦军,并不是一心一意,而是心思众多,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展开进攻,不能拖延。一旦让秦军稳定了心神,这仗就不好打了,毕竟秦军仍是天下悍师。”
“你说得不错,我看后勤辎重营的攻城车等器械已经做出来了不少,你是准备马上进攻了吧?”秦风问道。
“是,陛下。”陈志华点头道:“宜早不宜迟,我担心邓洪会赶到开平郡,如果他一来,这仗就麻烦了。”
秦风呵呵一笑:“如果我估计得不错,这位开平王,来不了啦!”
“来不了?”陈志华一怔,“如果他来不了,那这仗就好打了。”
“肯定来不了。”秦风笃定的道:“痛打落水狗的事情,是谁都愿意做的最,秦国皇室怎么会放弃这样的大好机会?邓氏,彻底完蛋了。”
秦国,雍都。
夜深,无月,风大。
一匹快马风一般的抵达了城外,根本没有等城上士兵询问开门,直接跃离马背,冲天而起,在城墙之上几次轻点,人已经落在了城墙之上,而面对着已经包围上来的守城士卒的林立的刀枪,寒光闪闪的弩箭,他掏出一块腰牌高高举起。
“边军,紧急军情!”
看到这块腰牌,士兵们哗啦一声两边分开,为首的军官更是向来人行礼致意,来人似乎极其焦急,冲众人点点头,便一阵风似的冲下了城墙,向着开平王府狂奔而去。
邓洪木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两行老泪无声的顺着脸郏滑下来。
邓朴被秦风战场击杀,邓素死于穿云弓下,不到一年,他的三个儿子便都横死在外,竟是没有一个落得好下场。
一场看起来志在必得的战役,最后竟然输得干干净净。
输掉的不仅是秦国的未来,还有邓氏的一切,本想青史留名,最后却将遗臭万年。
他陷入到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而不能自拔。
“王爷,此刻不是伤心的时候啊!”戴叔伦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路之上我快马加鞭,为的就是争取到一点点时间,正式的奏章将会很快抵达朝堂,而属下认为,太子殿下肯定也有自己的情报渠道,说不定明天,这个消息便会在雍都轰传开来,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邓洪有些木然的抬起头,“你说得对,马上将信得过的大臣们都叫来,共同商议对策怎么应付眼前危局。”
戴叔伦连连摇头:“王爷,万万使不得。”
“为何?”邓洪强忍着眼泪,红着眼眶看着戴叔伦,“前线兵败,国有大难,此刻必须要上下一心,共赴国难啊。”
“王爷,这样一来的话,邓氏可就真完了。”戴叔伦道:“这些所谓的大臣,有几个不是墙头草,见风倒,邓氏强时,他们便抱邓氏的大腿,可现在,他们还会对王爷言听计从吗?不,他们会落井下石,王爷,陛下和太子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那依你之见,现在我应当怎么办?”邓洪总算从悲痛之中清醒了一些,儿子死了,可还有孙子,还有侄子,还有一个偌大的邓家。现在的他,应当振作起来努力挽回局面,战场之上的不可挽回了,那在国内,他还必须要撑住。
“马上离开雍都!”戴叔伦斩钉截铁的道:“连夜离开雍都,到开平郡去,我走之时,已经叮嘱过卢一定,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开平郡城以待王爷赶到。大军虽败,但现在开平郡内,仍然聚集着五万将士,只不过士气低落,兵无战意。但只要王爷能赶到,必然能重新聚集士气,就算不能与明人相争,但却能保住邓氏不倒,再徐图后事啊!”
邓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霍的站了起来。
“你说得对,我必须马上离开雍都,如果让皇帝知道了这个消息,我就走不了啦。”
“正是如此,王爷,走,马上走。只要出了雍都,王爷便海阔天空,皇帝要做的就不是拿邓氏问罪,而是要想法安抚王爷了。”戴叔伦道。
“西门守将是我从落英山脉调回来的亲信,走西门。”邓洪吩咐道,“你马上去西门安排,我随后就到。”
“是,王爷,我先去那里安排。”戴叔伦知道事不疑迟,转身便向外奔去。
皇宫之内,皇帝马越掀了御案。
边军败亡,邓朴邓素战死,死得是邓氏的人,但也是大秦的将士啊!开平郡岌岌可危,一旦不守,明军便会长驱直入秦国境内,这将是大秦立国以来,第一次有军队威胁到大秦的本土。
“邓氏误国!”马越咆哮道。
“父皇,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只能从这一次巨大的失败之中抓住一些有用的东西来尽力的挽回损失。”马超也是心情沉重,前线兵败,这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你是说……”马越看着儿子。
“这是朝廷拿回军权的最好的时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