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草民一抬头,便能看见船的进展,能随时发现问题,所以便让人在这里架了一间屋子。”
  秦风点了点头,笑道:“亲临一线,随时监督,不错,不过余主事,你这称呼要改一改了,你是大明六品官员,可不再是什么草民。”
  “草民,草民习惯了。”余聪脸更红了一些。
  “以后在朕的面前,要自称为臣才是。”秦风大笑,顺着木梯子爬了上去,一推开门,倒又是惊着了,余聪说得没错,屋里的确是乱,乱得无以复加。
  各式各样的工具几乎占满了整个屋子,唯一的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战舰的模型,一米来长,做得极为精致,最让秦风惊讶的是,这个模型像是被整齐的从中剖开一般,从他这面看,是一艘完整的舰船,转到另一面,却没有了,船内部的结构看得一清二楚。
  走到桌子跟前,秦风小心翼翼的将这模型捧了起来,举到眼前仔细打量着。
  “这便是你正在造的船?”秦风问道。
  “是的,陛下。”余聪道:“这个模型与将要下水的那艘战舰一模一样,只是小了许多而已。”
  将模型放下,秦风站在窗户跟前,俯视着脚下船坞之中那艘披红挂彩的战舰,比起楚国当年停留在宝清港的战舰要小了不少。
  “余主事,朕听说造船挺难,但朕不懂,你们在造船的过程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秦风问道。
  “陛下,没有什么困难。”余聪猛摇头。
  秦风微微皱起了眉头:“既然没有什么困难,那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们这里一千多船匠,还有更多的辅工,一年便只能造一艘出来呢?”
  “陛下,不是这样的。”余聪摇头道:“现在制约船厂造船的不是人手,也不是技术,人手足以支撑我们同时开建三条战舰,而技术,这里有上千熟练的工匠,也不存在问题。最关建的问题是造船的木料的储备。”
  “木料?”秦风大惑不解,“长阳郡这里尽是崇山峻岭,别的不多,树还不多吗,要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为什么会缺这个?”
  余聪脸色有些尴尬,嗫嚅半晌才道:“经下,那些新砍下来的木料是不能用来造船的,这样造出来的战舰下了水,最多能支撑个三年两载,自己就会散架了。特别是船的龙骨,对木料的要求更高。太平船厂以前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储备,去年草民,哦,是臣等这些人来到这里之后,立即就选择了一部分合适的材料,处理之后存放了起来,但也至少明年才可以用。”
  秦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哈哈,余主事,朕是一个外行,让你笑话了。可这艘船是怎么一回事?”
  “陛下,太平船厂没有储备木料,这艘战舰,其实用得都是先前楚军的战舰,他们有两艘在从楚到我们大明的时候,在海上与齐国打,与海盗打,损毁极其严重,已经没有了什么修复的价值,便丢弃在这里不要了。臣将其拆散了,所幸的是,这船的龙骨没有什么大的损伤,臣便用这些旧料翻新,造了这艘新舰出来。”余聪解释道。
  “旧料翻新?那这船的质量?”秦风有些怀疑。
  余聪涨红了脸,“陛下,不是臣夸口,哪怕就是用的旧料,但这艘船绝对比楚齐现在同类的战舰要更坚固,更耐用。臣等深受国恩,在这等大事面前,岂敢有半点轻慢?”
  “好,太好了!”秦风拍手大笑:“余主事,朕不太懂造船,随口这么一问,你也就随耳这么一听,朕是相信你们的技术的。你刚刚说,明年开始,就可以大规模造舰了?”
  “是的,陛下。”余聪点头道:“现在我们一直在分出人手去山间选料,储备每天都会增加,正如陛下所言,长阳郡这里,适合造般的木材极多,这比大楚可要好多了,就近选材,就近储藏,明年,臣就可以同时开工建造三艘战舰。”
  “妙极!”秦风高兴地看着马向南,“马大人,听到了吧?你长阳郡要大力支持太平船厂,这不仅关乎着国家利益,于你长阳郡也是大好事一件,至少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工作机会是不是?而且以后这港口里船多了,人多了,生意好起来了,你的税收,岂不是也会节节攀升?”
  马向南一摊手:“陛下,有了船,还得有会驾船的人,会撑舟的水手,现在,好像我们一无所有。”
  “嗯嗯,这是你的事情,朕已经把这件事交给你了。”秦风厚颜道:“你去找人,找来的人,要钱给钱,要官给官。”
  马向南无奈地笑了笑,这可是一件不太好完成的工作。
  “陛下,其实臣在楚国老家哪边认识几个这样的人,不过他们都是罪囚,被发配在当地的船厂里做苦工,也不知陛下会不会要他们?”余聪在旁边听明白了意思,搭话道。
  “嗯,你有这样的朋友?”秦风问道。
  “算不得朋友!”余聪连连摇头:“有两个人,以前都是水师的将军,不知因为什么被抓了起来扔到船厂里做苦工,每天带戴着铁镣子,但臣平日里看着听着,觉得他们也是有本事的人,他们对我们造战舰时常指手画脚,那些当官的哧之以鼻,但臣这些造船的有时候听了却是大受启发。他们是真正懂船的。”
  “水师的将军?还成了罪囚?”秦风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乐公公,回头把这两个人的名字记下来,然后交待郭九龄他们,把人给我弄过来,哦,对了,看看他们有没有家属,一并弄过来。”
  “奴才记得了。”乐公公点头道。
  “陛下,吉时要到了!”马向南看了看天色,提醒秦风道。
  “好,这就去剪彩,看我们大明的第一艘战舰下水。”秦风兴致勃勃地往外走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的,看着余聪道:“余主事,你这个模型送给朕可好?”
  “陛下能看上这船模,是臣得荣光。”余聪慌不迭的将船模捧了过来,一边的乐公公将其接了过来。
  “回去之后摆在朕的书房。”秦风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个精致的船模:“对了,在上面刻一行字,太平船厂第一任主事余聪督造。”
  一边的余聪听了秦风的这话,感激的眼眶发红,要不是强忍住,那泪水便会哗哗的流下来。


第706章 一个老兵的迷茫
  就在秦风对他的国土进行第一次巡视的时候,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落英山脉,战火再度燃起。距离上一次的落英山脉之战已经整整过去了五年,曾将战死在哪里的士卒早已化为白骨,鲜血滋润过的土地,花草树土长得格外茂盛,但现在,他们被汹涌而来的兵潮再一次的踩在了脚下,与泥土融合在了一起。
  落英山脉的第一战,便在井径关展开。
  左立行时代的井径关,只是一个小小的关隘,作为前方驻扎军队的大后方,提供粮食,军械的补充,当然也作为受伤的,生病的士兵的休养之所,而在秦军全面战领落英山脉之后,井径关被作为了重要的据点,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成为了落英山脉之中的第一大关。驻扎有一万秦军边军。
  守关大将杨智,却是邓氏一系的重要将领。
  位于险要地形的井径关,又有一万大军把守,即便是安如海亲自指挥来攻,首次作战,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多次攻上城墙,却又被一次次的打了下来。
  第一天,双方基本算得上是平分秋色,损耗率差不多大,一方器械精良,装备远胜秦军,远程攻击武器犀利异常,而另一方,却是悍不畏死,又有险城为倚,一时之间,谁也奈何不得谁。
  夜色笼罩着这片大地,井径关像是一条怪兽葡伏在崇山峻岭之中,城头之上没有一点亮光,别说灯笼,便是火把也不见一根,秦军不在乎,他们在这片关头之上驻扎了数年,对这里的一砖一瓦异常熟悉,有没有光亮,他们一样能行动自如,挂上灯笼,点上火把,反而是在给对方帮忙。
  不时有弩箭呼啸而来,有的掠城而过,有的重重的钉在城墙之上,有的射在城门楼子上,每一次的射击都会让城上躺在地上的秦军发出一阵阵的哧笑。
  他们都是老兵,对于楚军的这种骚扰,根本就无动于衷,该睡的依旧呼呼大睡,那些发出笑声,都是值勤防备楚军偷袭的官兵。
  不时会有秦军猴子一样的爬上城门楼子,将深深钉在上面的弩箭费劲的弄下来,这些从数百步外射来的弩箭,全身都是用铁打制的,对于秦军来说,可是好东西。城头之上,已经放了数十枚这样的弩箭,一枚枚摆得整整齐齐。
  “奶奶的,哨长,真是视我们入无物啊!”一名老兵趴在城垛之间,露出一个脑袋,看着数百步外的几台大型弩,楚军似乎毫无顾忌,明火执仗,站在城头,他们看得清清楚楚。“要不要出去敲他们一下?”
  哨长是个五十出头的老兵,此刻背靠在城墙之上,两条大腿伸直,不时轻轻地捶着大腿,听了这个老兵的话,哼了一声:“你是死人啊,这十几年的兵都白当了,这样明火执仗的逗我们,就盼着我们下去呢,我敢说,那几台大弩的背后,不知有多少支弓箭在等着我们呢!你要敢出去,回来的就是一个刺猬。”
  老兵嘿嘿的讪笑起来:“这不是图个乐子痛快嘴吗?哨长,老让他们射我们也烦得很,要不然让我们也还击一下。”
  “咱们弩箭珍贵得很,这个距离之上,你有把握一弩干掉对方的大弩?”哨长哧之以鼻,“还是等明天他们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咱们一枚弩箭出去,串一串楚军更划算。”
  老兵叹了口气,滑了下来靠着哨长坐下,手里拈着一枚楚军的弩箭:“好家伙,全铁的,真扎手,可惜我们的弩机用不了。只能等以后融了打成刀枪。哨长,对面那些家伙装备真好,普通的士兵也全身披甲呢,瞧我们,便连哨长您,也就弄了一个护心镜,这还是几年前的家伙吧!”
  老哨长翻了一个白眼,不理会老兵的唠叼。
  “哨长,您说以前我们跟着邓大将军,穷那也说得过去,可现在不是归了卞大将军带领吗?怎么还这么穷?上一次看见雷霆军,那装备,真叫人流口水呢。”
  老哨长听得心烦,干脆躺了下来,拿头盔盖住了脸。头盔是楚式的,那是几年前的战利品。虽然闭上了睛睛,但却又哪里睡得着?他虽然只是一个基层军官,但在军中几十年,上上下下认得的人却是数不胜数,他麾下出了不少边军中的高级军官,像现在井径关大将杨智,当初便给他做过副手。所以他知道的也比别人更多一些。
  最上头的大将军换了,不代表他们的处境便好了,其实应当说更坏了一些,邓大将军领兵之时,穷是穷了一些,苦是苦了一些,但好歹从上到下都是一条心,现在换了卞大将军来,将帅不和,当了一辈子兵的老哨长有着一丝不详的预兆。
  井径关是落英山脉中秦军最重要的关卡,楚军安如海亲自指挥进攻,如果井径关失守,那么接下来的落英山脉之战便又将陷入到乱战之中,而如果集中力量在这里与楚军绝战,难道对大秦不是最有利的吗?
  但现在不是这样,卞大将军下达的命令是梯级抵抗,层层防守。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不许后退,而为这个战略给出的理由,居然是后方还没有准备好与楚军大决战,粮草,军械不足,需要时间筹备,需要最前线用拼死抵抗来换取大军集结,准备的时间。
  如果是邓大将军下达这样的命令,老哨长不会有疑惑,只会坚决的执行,因为邓大将军这么说,那就一定是真的,可现在,他不敢相信。因为他清楚得很,现在布置在前方的军将,都是好大将军的嫡系将领。
  他曾有机会离开,年前,开平王从边军之中抽走了五千名精锐老卒用以补充雷霆军,杨智希望这位带他出道的老上司离开,他绝拒了。他不知道离开边军自己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一辈子都生活在边军中,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卞大将军这是要他们死战到底呢,说白了,就是要他们用命去换楚军的命。蒙在头盔下的他苦笑起来。
  “老哨长,老哨长!”一个声音低低的传来。
  他骨碌地坐了起来,他听出这个声音是杨智将军身边的一名亲卫。
  “小四儿,什么事?”他捧着头盔问道:“是不是我们要连夜来一次反击?”
  被他呼作小四的杨智亲卫半跪在他面前,嘻嘻笑着:“什么反击啊?杨将军准备撤离井径关了,将军让我来通知您,您这一哨作为前锋先走。”
  “撤退?”老哨长瞪大了眼睛,“阵前撤退,杨将军昏头了么?”
  小四儿尴尬地笑笑,整个军中,大概也只有这位老哨长还敢这么脱口而出对杨将军不敬吧。“老哨长,我不知道,我只是来传令,杨将军让您到雾山设立一个阵地,接应随后而来的军队。”
  “现在?”
  “马上!”小四点头。
  老哨长沉默片刻,他心中大概明白,卞大将军要让他们在这里流尽最后一滴血,可杨将军却不甘心如此,准备擅自撤退了,可这样一来,后果如何可就很难预料了。面对这样的情景,当了一辈子兵的老哨长,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一直呆在这里,他麾下的这数百士兵,最后肯定都会倒在井径关上,但离开,秦军在落英山脉之中最大的优势便荡然无存,接下来,他们又能活多久?
  上头的较量,不会因为他们撤离井径关就告一段落的,恐怕只会愈演愈烈。
  他叹了一口气,弯着腰,把麾下的士卒一个个踢了起来,悄无声息的向着城下走去。前途莫测,他先前那种不详的预感更是强烈了一些。
  内城,井径关大将杨智正在看着落英山脉的地图,一个个黑色的小点,代表着一个个秦军在这片区域设立的军寨,他在其中一些上面划上了一个圈圈,转头看着身边的副将:“分散三千人到这些寨子中去。”
  “杨将军,这是公然违备卞大将军的命令,会被追究责任的。”副将满心担忧地道。
  “追究责任?”杨智冷笑:“卞无双这是赤裸裸的要致我于死地,难不成我就束手认命不成?我死无所谓,可这些士卒为什么要白白送死?消耗?笑话,消耗楚军,难道消耗得不是我大秦的儿郎。”
  “可他现在是大将军,是我们的顶头上司。”
  “别忘了,现在他上头还有开平王。”杨智笑道:“开平王会支持我们的。而且我已经拼死抵抗过了,我甚至于安如海亲了手,受了不轻的伤,这是众人都亲眼目睹的。井径关守军折损过半,撤退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副将苦笑:“将士兵们分散到这些寨子中,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大家都需要一块遮羞布,卞文忠不敢撕破的,真要逼争了,这边军,能道就能由他作主不成?”杨智冷笑。“就凭那一万雷霆军?”
  “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啊?”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逼得卞无双在这里呆不下去,李大帅一辈子英明,临到了末了,闹这么一出昏馈之招,既然将大秦交到开平王手中,就该痛痛快快的放手,却偏偏还闹这么一出,要不是他是李大帅,我就要骂他祖宗十八代。”杨智恨恨地道。“执行命令吧!”


第707章 弃关
  安如海站在沙盘前,凝视着内里一面面代表着秦国军队的小旗,这副沙盘还是敢死营当年的遗物,制作精良,还可拆散成一个一个的部件随身携带,最是方便不过。
  沙盘之中的小旗已经不是原先的模样,很多在今年都有了大幅度的变动,那是卞无双上任之后对驻军所作出的调整,有的推前,有的拖后,在安如海看来,所有的变动,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卞无双正在想方设法的掌控这支边军,顶在前面的无一例外,都是原来邓氏的铁杆部属。
  卞无双的布置不能不说是巧妙,这些邓氏的心腹将领们虽然顶在前面,但彼此之间,却又被东一个西一个的安置得极其零散,很难联成一片,而在他们之间进行隔断的,自然是卞无双信任的部下了。
  从对方军队调动的频率来看,似乎这位昔日的秦国大佬已经在慢慢地掌控局势了。想想也是,一个勾心斗角了一辈子的家伙来到这里,对付一帮胳膊精脑袋小的武将,那还不是手拿把攥?
  这一次的战役,必须要达到最初的预期目标,如果让卞无双完成了对这十万边军的整合,以后想再占这样的便宜可就难上加难了。卞无双不是无能之辈,这家伙也算得上天下的名将了,安如海可不想给对方这样的机会。
  “大将军,井径关有异动。”副将宿迁风一般的闯了进来,眼里闪动着兴奋的光芒。
  安如海抬起头,却是古井不波,“是吗?”
  “大将军,您好似在意料之中?”宿迁有些迷惑。
  安如海笑了笑,戴上头盔,提起佩刀,“走,瞧瞧去。”
  夜色之中,井径关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动,仍然一如先前,黑沉沉的趴在远方。但像安如海这样的沙场老将,却立刻从空气之中嗅到了不同的味道。
  “我们突在前面的骚扰部队发现城上突然安静了下来,没有了动静,一点儿也没有,这不正常,起初我们还以为城内在蕴酿一次反击,我们这边也做好了准备要迎接客人,不过却大失所望,接着探子便报来了消息,秦军居然在撤退。”宿迁脸上满是不可思议的神色,临阵撤退,这是兵家大忌。
  “杨智脑袋里进浆糊了,大将军,这样的好机会,我们可不能放过了。”宿迁摩拳擦掌地道。对他而言,从郡兵调任边军后的数年里,他基本就是在练兵和与秦军的小规模冲突之中度过的,这样大规模的战事,于他而言,还是第一次。
  将军想要建功立业,自然便需要战争,而且需要大规模的战争。相比起他的师弟,如今在明国位国权重的小猫来说,宿迁的位置并不低,但在这片大陆之上的影响力却是远远不如。如今小猫章孝正,已经是各国重点关注的人物之一。由小猫统一指挥的明国军队围困蛮人组成的燕国战事,现在正是大陆的焦点之一。
  听着宿迁的话,安如海却是轻轻摇头。
  “没有必要。”他语气之中带着轻松。“杨智不傻,他既然敢阵前撤退,必然会做出相应的布署,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相信我不会在这个时候进攻。”
  “为什么不进攻?”宿迁不解地看着安如海。“多么好的机会啊?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
  安如海笑了起来:“宿迁,我们发动这一次的战役的目的是什么?”
  “大将军,当然是夺回落英山脉,重新拿回对秦人的战略主动权啊!”宿迁看着安如海,不明白安如海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在哪里,这是每一个楚军高级将领都懂得事情。
  “那你觉得,我们这一次能彻底歼灭卞无双的这支边军吗?”安如海接着问道。
  宿迁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做不到。”
  “是啊,做不到。”安如海笑道:“既然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乎消灭对手,而在于拿回战略主动权,那么,可以在不打大仗,恶仗的情况之下达到目的,我们为什么要用士兵的性命去做那些无谓的事情呢?”
  “可是大将军,秦楚终究还是对手,这片地域的争夺永远也不会停止,除非一方彻底失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元气,不是我们更想做到的事情吗?”宿迁问道。
  “是啊,这片地域的争夺永远也不会停止。”安如海叹息一声:“除非我们能夺下青田郡,打到秦国去,否则,这里的战事便不会停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宿迁,你已是副将了,已经是大楚的高级将领,看问题,不要局限于一时一地,而要看得更远一些。朝廷的军事重心,永远也不可能偏移到我们这里来。现在昆凌关战事吃紧,齐人咄咄逼人,罗良举步维艰,相比于那边,我们这里,还真谈不上什么关键之所在?要知道,昆凌关那里如果有失,大楚便有亡国之虞!”
  宿迁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这杨智是邓朴麾下的大将,亦是他的心腹,也是秦国边军的重要人物。卞无双想要掌控边军,那么必然不会放过杨智,杨智也是心知肚明,不将卞无双撬走,他就永远宁日,邓氏是想利用落英山脉的连续败绩来追责卞无双,彻底将卞氏打垮,杨智便是邓氏在这里的急先锋。”安如海淡淡地道。“所以我不追杀杨智,让他保有一定的实力,要是真将杨智打成了一个孤家寡人,那卞无双收拾起他来,岂不是轻而易举?”
  “可杨智这样违反军令,卞无双还不是有借口杀他?”宿迁不解。
  安如海呵呵笑了起来:“宿迁,如果你违了法,我能将你随便一刀宰了吗?”
  宿迁顿时愣在了哪里,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当然不能。”安如海自问自答,“你的品阶,已经是朝廷直管的大将了,我要是随意就将你杀了,哪怕是证剧确凿,我也是逾规了,因为现在的你,生杀大权操在皇帝手中,我可以抓你,关你,但最终如何处置却要看京城的意思。同样的道理,杨智也是如此。可你别忘了,现在秦国朝政操持于开平王邓洪之手,你觉得邓洪会杀杨智?这就是杨智敢于阵前违命的底气所在。”
  “秦国内乱竟然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为了掌权,居然可以如此乱来!”宿迁笑了起来:“大将军,这可是我们的福气。”
  “的确可以这样说。”安如海道,“这一次收复落英山脉的战事,我们不会费很多力气。”
  “真是可惜了,不能重重的杀伤秦军。”宿迁有些遗憾。
  “杨智我们不杀他,还要让他保留一定的实力,但是其它人吗,可就不一定了。”安如海看着夜色中的井径关,“拿出井径关之后,大军便可以按照段渲将军所设计的那样,各自分头出击,对于有些目标,我们必须将他们彻底歼灭,宿迁,我们再给他们烧一把火。”
  宿迁连连点头,心领神会,“大将军,我明白了,拿下井径关之后,我们重重的打击卞无双所属的部队,让杨智再嚣张一点。”
  “前期便是如此,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再给杨智重重一击。可不能把卞无双当真打得没了实力才好。”安如海道:“我倒想看看,这一次秦国会如此处理此事?邓氏又如何应对?”
  “秦国也是真有意思,不管哪朝哪代,所明白只能有一个声音作主才对,这样才能凝聚国力,上下一心,秦国,有三个声音,哪怕是现在,他们也还有两个声音,也难怪这么多年来,秦国虽然有彪悍的士卒,让天下闻之色变的战斗力,却始终只能龟缩在西方,穷得过了上顿没下顿。”
  “这是历史的原因,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安如海笑了笑,转身往回走,“接下来的事情你安排吧,我要回去睡觉了,仍然要做好进攻的准备,如果杨智敢毁了井径关的话,那就不要客气,大军扑上去追杀他,如果井径关能完好无损地落到我们手中,那就让他自去。”
  “明白了,大将军,明天早上,会请大将军到井径关里用早餐。”宿迁微笑躬身。
  井径关中,最后一批秦军已是整装待发。骑在马上的杨智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这个他驻守了两年之久的关卡,他很清楚,这一走,想重新回到这里,又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情了。楚军一旦占据了落英山脉,以他们的人力财力,必然会将井径关建得固若金汤,而像五年前那样的事情,只怕永远也不会再有了。
  “杨将军,当真不毁关?”副将心有不甘地问道。
  “如果我们想安安生生的撤走,就把井径关好好的留给安如海。”杨智摇了摇头,转身打马,径自离去。
  井径关下,数名楚军斥候将勾索甩上城头,灵巧得如同猿猴一般爬上了城头,城内一片死寂,没有了秦军的一点点踪迹,几个斥候点起了火把,站在城头之上挥动着,远处,楚军欢声雷动,一条条火龙向着井径关奔来。


第708章 秦人的底线
  青田郡,是秦国位于落英山脉之外的第一郡,也是秦国南方边军的大本营,是十万南方边军最生要的依托之地。比起秦国很多地方,青田郡算是繁华的了,这里集聚着十数万百姓,绝大部分都与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内,最多的便是各类作坊,这些作坊承担着为边军制造,修理各类武器军械的重任,所有的商铺,几乎所有的生意也来自于军队和军属们。
  青田郡实际上实行的是军管,边军的大将军,同时也兼任着青田郡的郡守,整个郡的收入,亦都归边军所有,但出此之外,朝廷便不再提供任何的军饷了。
  邓朴主政之时,一直便是这样,这也是秦风当时还在楚军中时,看到秦国边军穷得叮当响的原因所在。青田郡可不是越国正阳郡这样的富裕之地,虽然没有了落英山脉那样的崇山峻岭,但山势延伸,青田郡内,仍然是山多地少,适宜耕种的地方并不多。
  卞无双上任之后,青田郡曾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朝廷大力的援助,军械,粮食,源源不断地从雍都运到青田郡城的各个原本空空如也的仓库,将这些仓库填满,但也仅限于此了。随着李挚死亡,邓洪受封开平王,回到雍都主政,这些援助便也戛然而止。
  卞无双离开了雍都,自然也清楚人走茶凉,他多年在雍都建立起来的势力,必然会在短时间内被邓洪清洗干净,他不可能指望再从朝廷得到更多了。就像他当年对付邓氏一样,当自己对邓氏所做的一切,现在必将一样一样的被用回到自己身上。唯一的好消息是,自己会得到皇帝的支持,这一点,比起邓氏还是要强上一些的。
  当然,也只是强上一些。他得习惯过苦日子,得精打细算了。
  现在,他唯一的倚仗,便是这十万边军,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支军队彻底的掌控在自己手中,有了这支军队,他才有了抗衡邓氏的本钱。
  他带来了一万雷霆军,这一万人,将成为他重构国边军的本钱,当然,想要重构这支边军,也需要更多的位子,所以当邓洪提出要从边军之中抽调五千人补充进雍都的雷霆军的时候,他想都没有想便答应了。
  邓洪想掌控在雍都的雷霆军,他想掌控这支边军,各有所图,一拍即合,虽然走了五千骨干,他可以将五千雷霆军填进去,反而更利于他掌握整支军队。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边军之中的那些中高级军官了。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放弃对边军的渗透,但却收效甚微,基层军官他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但高级军官,却仍是邓朴一手提拔起来的。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人找借口收拾掉。
  楚军的大举进攻是一个机会,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这些人拔除。但他没有想到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