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良,当真让朕失望。”闵若英狠狠地道。
听了皇帝这话,马向东便拿眼看着程务本。程务本却是眼观鼻,鼻观心,说出的话却让马向东有些吃惊。
“陛下,我们的国力比起齐国,尚有不入,军力更是如此,最早开战之前,我们占据了出其不意的优势,能取得战果,可惜高湖之战,没有一举拿下,纵观罗良用兵,并没有太大的瑕疵,如今东线的形式,正是两国实力的对比。陛下切不可摧促罗良,以免他冒险躁进,反而会吃大亏。”
听了程务本的话,马向东心中倒是感佩不已,想当年罗良为了取代程务本,可是在闵若英跟前没有上给他上眼药,但现在罗良处境困难,程务本反而在为他开脱,虽说是国事为重,但两人的品行,由此便可见一斑了。
不过程务本说这话,却是会让皇帝更加难堪了,马向东瞅了一眼皇帝,果然皇帝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一些。最初时,程务本便反对向齐开战,直言两国开战最终吃亏的必将是楚国,现在程务本的预言正在一点一点的变成现实,皇帝心里会好受?
“陛下,西线肯定会大捷,到时候全国必然备受鼓舞,而东线士卒也将知耻而后勇,击退齐人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今年臣正与申大人两人商量着出台一些新策来增加国库收入,现在也有了眉目,这点赏银,陛下不必放在心上,再怎么的这百万两银子,不管从哪里挤一挤,都是能拿出来的。”马向东笑着打圆场道:“申大人也不必担心说东西部赏银不均,等到东部击退了齐人,打了胜仗,咱们也给这么多,到时候国库里没有银子,我马某人卖了所有的家当也凑齐这笔钱来。”
见马向东打圆场,程务本笑了笑,道:“陛下,东线想要扭转局面,现在关键其实不在我们身上了,而在于明国,如果明国能稍微动作一下,立时便能牵动齐国的兵力布署,不过秦风滑溜如狐,想让他淌进这趟水来却不容易。这一次公主殿下回京,却正是大好时机。”
“只怕不容易。”马向东摇头道:“秦风将北方四郡围而不打,存着什么心是一眼便能看透的,他的算盘到底是什么,现在谁也无法看懂。”
“能存什么好心!”闵若英冷哼道:“他无非是想坐山观虎斗而已,我们与齐人打个头皮血流,打得能解难分他最欢喜。兮儿这个傻丫头,岂能说得动秦风这头狡狼。”
“陛下,公主殿下在明国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不看别的,只看这一次公主殿下一出手便技惊四座,李挚这块顽石被轻而易举的搬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西部战线之上安如海的这份奏折啊!这一次公主殿下能联结明楚秦三国,便可见公主之能力,只要公主殿下愿意,再联结一次楚明又有何不可?”马向东道。“也勿需明国真的出兵,只要他们摆出一个姿态就够了。”
“陛下,现在秦风的眼光只怕瞅着秦国,想要他插足齐楚之间只怕不大可能。”程务本却摇头:“一方面,他在整肃内政,尽量地消弥这些年来战争对明地造成的疮伤,二来,他亦在努力的富国强兵,不管怎么说,现在明国仍然在四国之中是相对较弱的,秦风什么时候想对外扩张了,其实只消看一件事就明白了。”
“什么事?”闵若英问道。
“看他什么时候一口吞掉北地四郡的蛮子。”程务本断然道:“什么时候秦风大举进攻北地四郡,歼灭那群下山的蛮子,什么时候便是明国改变国策,向外扩张的时候。现在秦风只不过是在布局而已,他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秦国。杀死李挚,秦国以后必然内乱不断,邓氏主政,将会改变以往自守的国策,向外扩张是必然。而我们,会是秦国的第一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必须拿下落英山脉的理由。陛下,西线战役,不会以此战为终结,而是会持续不断地展开,所以我想请陛下寻打机会,结束东线战事,将重心转移到西方。”
闵若英眼色凌厉的扫了一眼程务本。
“国公,你为什么就断言,秦国会以我们为目标呢?”他冷笑着道:“拿下落英山脉,我们便掌控了对秦的战略主动权,只要落英山脉在我们手中,我还怕他们什么?让他们多吃一些苦头,知道我们不好惹,必然会转头去攻击明国抑或是找齐国的麻烦。”
“陛下,因为我们在东线吃紧。”程务本摇头:“东线不结束,我们就不可能在西线投入太多的人力财力,秦国岂会看不到这一点?”
“别忘了,秦国还有卞邓之争!”闵若英哼了一声:“首辅,安如海这一仗打完之后,马上与秦国开始谈判,不,是与卞氏谈。明国不是一直在支持邓氏吗?很好,我们楚国便大力支持卞氏,卞氏与秦国皇室同枝连气,只要他们够强,便能控制国政,除非邓氏想造反。即便不能唆使他们向明国动武,但联秦伐齐并不是没有可能。”
“是,陛下。”马向东点了点头:“这也是一个办法,卞氏不能太弱,秦国不能只有邓氏一个声音,此策大善。”
“国公。”闵若英又看向程务本:“我知道你心心念念的就想结束东线之战,但朕今日告诉你,对齐之战,如不获胜,绝不结束,你是朕的兵部尚书,不要想着怎么去结束战争,而是要想着怎样去赢得这场战争!秦风能纵横捭阖,我闵若英就比他差么?东线之战现在固然不利,但我们只要想法促成三国联盟,便能化被动为主动了。”
程务本有些无奈地道:“是,陛下,我知道了。”
一名太监轻手轻脚的走进来,站在闵若英身边低声道:“陛下,昭华公主已经进城,回了公主府,太后听后,便直接去了公主府,皇后娘娘陪着去了。”
闵若英有些无奈的摇摇头:“终还是一个傻丫头,还在与朕置气么?也罢,也罢,朕终归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子,便容忍一些。今日议事就到这里吧,朕去见见这个倔强的妹妹。”
第652章 兄妹的最后一面
太庙之内,青烟缭绕,在叩拜过父亲灵位之后,她久久的站在大哥闵若诚的灵牌前,轻轻的咬着嘴唇,泫然欲滴。
闵若诚虽然不是她同袍兄长,但对于只有三兄妹的闵家而言,他们的关系却一直很亲蜜,从小二哥闵若英都很强势,而闵若兮自然是受欺负的对象,每一次受了欺负,总是大哥站出来保护自己,所以自小,闵若兮与闵若诚的关系要更好一些。
每每午夜梦回,闵若兮就会反复的想着,当年要是自己不那么退缩,要是自己不想当然的出京躲避二位兄长的储位之争,如果自己当初便坚定的站在大哥一边,也许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大哥性子宽仁,即便获胜,最后二哥也不会受到太多的责难,可现在,一切都无法挽回了,大哥,侄子都变成了坟墓里的一堆白骨,这里的一块灵牌。
自己再多的后悔,再多的祭祀,他们能知道吗?
盘膝坐在供桌前的莆团之上,闵若兮痴痴地看着面前那一层层叠码上去的灵位,这里头,不仅有闵氏的历代祖先,更有当初协助闵氏打下这江山而被特许进入闵氏太庙享受祭奠的勋臣。
身后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闵若兮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来了。她咬着牙,垂下了头。一片黄色的衣摆出现在她的眼睛里。
那人也没有做声,只是走到前方,也上了三炷香之后,这才转过身来。
闵若兮抬起头,闵若英也在看着她,两人静静的对视着,半晌,闵若兮在轻轻地道:“大哥不会要你的祭祀。”
闵若英扯过一个莆团,坐在闵若兮的对面:“你的意思是,让我把他的灵位移出太庙么?”
闵若兮眼中闪过恼怒的神色,“你还是这么狠厉!”
“不然,怎么当好这楚国的皇帝!”闵若兮淡淡地道:“兮儿,你胖多了,看起来秦风对你还算不错。”
“你看起来却苍老多了,看来当皇帝也不是那么快乐的事情!”闵若兮冷笑:“我心中无愧,自然心宽体胖,二哥,你呢?夜深人静之时,你会不会做恶梦?大哥会不会来找你?侄儿会不会在你的身前哭泣,死在落英山脉之中的将士们会不会提着刀来见你?”
闵若英笑了起来:“兮儿,你觉得我会害怕么?既然做了,就不会后悔,他们活着的时候,不过是我手中的一枚棋子,死了即便变成恶鬼,看见我,他们也得退避三舍。”
“二哥,在这太庙当中,除了我兄妹二人,还有历代先祖以及勋臣,这几年来,你当真就没有过一丝后悔吗?”闵若兮看着闵若英,有些痛心地问道。
“为什么要后悔?”闵若英摇摇头:“兮儿,你如今也是大明皇后娘娘啦,看你这一次联动三国,除掉李挚,我便也知道你成熟了许多,想来你也明白,现在是乱世。越国是第一个倒下的,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哥那性子,当真当了皇帝,对楚国就是好事吗?不,他只会抱残守缺,而我,才是最适合的,我会带着楚国大踏步向前,一直到一统天下。”
“现在看起来,你却已经陷入了困局,进退不得。”闵若兮道。
“前进的道路永远不会一帆丰顺,波折是会有的,困难自然会降临那些天将降大任之人,对此,我有准备。”闵若英道,“但一切都会过去的。”
看着闵若兮,他突然笑了起来:“兮儿,说起来,你还得感谢我,如果不是我,你就不会遇见秦风,如果不是我,就不会有你们的落英山脉千里大逃亡,不是我,你们两人不会结合,不是我,秦风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闵若兮看着对方,“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能将如此厚颜无耻的事情,说得这样理直气壮。按照你的意思,我还得感谢你罗?”
“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我,你可不能成为大明的皇后娘娘,真要一帆风顺的话,或许今天你也只是这上京城中某一个贵胄大臣媳妇儿,泯然众人。”闵若英笑了起来:“你我兄妹二人,终不是凡品。”
闵若兮扭过头去,懒得再理会他。
“小文小武还好吧?当年你生他们,我可是在院子里站了整整一晚,不停的祈祷满天神佛保佑你们母子平安!”闵若英转了一个话题。
说起一儿一女,闵若兮的神情变得柔和起来:“他们都很好,已经开始启蒙认字,熬练筋骨,开始习武了。”
“你肯定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起过,他们还有一个舅舅。”闵若英挑了挑眉,道。
闵若兮闭嘴不言。
闵若英叹气:“兮儿,血浓于水,我们可是同胞兄妹啊!”
“亲大不过理。”
“疏不间亲,为亲者隐!”
两人瞪眼互视,各不退让。
好半晌,闵若英才摇了摇头:“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不与你争辩,你爱怎样想就怎样想吧!可他们终归还是会知道的。这一次回来,怎么不带小文小武一齐来?秦风怕我扣住你们不放,即便不带小武,小文还是能带回来的嘛。”
“在秦风的心中,小文小武都是一样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闵若兮道。
闵若英哈哈一笑,“兮儿,这一次回来,多住一些时日吧,母后想你想得厉害,她老人家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了,你终归是大明的皇后娘娘,能回来一趟不容易,下一次再相见,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不如就在这里过年了再走吧!”
闵若兮摇头道:“我只会在上京城呆三天,三天之后,我便会启程返回越京城了。”
“上京城可是你的家。”闵若英道:“是你从小长大的地方。”
“家,早就被你毁掉了。”闵若兮冷然道:“在大楚的皇宫里,我看到的只是触目惊心的血,闻到的只是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如果不是母后,我不会再踏足上京城一步。”
闵若英沉默了下来,半晌才道:“好吧,既然你如此决绝,我也不再强留,这三天,你好好的陪陪母亲。”
“是的,今日走出这太庙,我不会再你的面。”闵若兮抬头看着屋顶,眼角有泪轻轻滑下。
闵若英眼角也有些湿润。“也好。兮儿,我有些事情要与你谈,当然,这是公事,我现在面对的不是我的妹妹,而是大明的皇后娘娘。”
“你要知道,任何对明国不利的事情,我都绝不会做,更不会插手国事。”闵若兮摇头道:“你看看母后,她可也是前越的公主,这么多年来,她可曾对国政有可一丝半毫的插手。”
“你们不一样!”闵若英道:“你已经插手了,这一次杀李挚不就是如此吗!而且你在明国,虽然不言不动,但却有一些天然的班底不是吗?你们鹰巢的统领是郭九龄,长阳郡的郡守是马向南,当然,还有江上燕率领的宝清营,他们都在明国,在我看来,你的话,对他们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的,其实,我也不会去损害明国的利益,我只想与秦风结成同盟,一齐抗击齐国,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还可以一齐合作,先吞并了秦国。”
“大明现在只会专修内政,富国强兵,而不会擅自对外启衅。”闵若兮摇头:“杀死李挚,只是因为我们不想秦国对我们有太多的威胁,让他们更专注于内斗从而让我们大明能够从容有余的发展而已。”
“当真如此?”闵若英冷笑。
“就是如此!”闵若兮认真地道:“秦风说过,大明奉行的外交政策就是不结盟。”
“不结盟就意味着他随时可能改变外交策略。”闵若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猜秦风的策略是,如果我们与齐国的战争极其不顺,甚至有可能大败的话,他就会帮助我们,而如果我们大胜而齐国大败,他就会站在齐国一边,而在此之前,他先把李挚搞死,让秦国没了主心骨,这样的话,他就能从中坐收渔翁之利是不是?他就不怕这种墙头草风吹两面倒的政策会激起公愤,我们先联合起来灭了他么?”
闵若兮轻笑起来:“二哥,你能么?你能办到么?更何况,大明的这一政策,会让你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大楚失败,你还指望着明国向齐国发动攻击,从而挽救危局呢!现在楚齐之战,连遭败绩,你已经在着急了不是吗?”
“小挫而已。”
闵若兮站了起来,向外走去:“二哥,早知当日,何必当初?我不会再见你了,今日一别,再无相见之日,你,好自为之吧!”
看着闵若兮向外缓缓而去的身影,闵若英眯起了眼睛,转身,看着那一层层码上去的灵牌,咬牙道:“我不会输,大楚也不会输,一统天下的,终归只会是大楚,小小的挫败不会让我退缩,更不会让大楚退缩。”
第653章 纸币
越京城,皇宫。
大雪早已覆盖了整个越京,北风呼啸,天气几乎可以说是滴水成冰,不过对于苏灿来说,今天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数月的辛苦,今天,由他负责的大明新货币发行的事情,已经一切准备妥当,只等着皇帝陛下签署最后的命令了。
几个月的时间,他几乎都没有怎么回过家,一直呆在原户部那个占地近百亩的大衙门内,那一片官衙,从外面看不出什么,但内里却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且细心的越京城百姓也发现,那里的警戒也一天比一天严格,现在那里,已经驻扎了整整一支一千人的城门军。
户部衙门所占的地段在越京城是很不错,周边住着的,也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但进入冬季之后,靠近这里的住户,都陆续搬了家,不是他们想搬,而是朝廷命令,他们必须搬。朝廷拨给他们土地,银钱作为补偿,随后,这些民居尽数被拆除,转而建起了一排排的军营,那一千城门军,便驻扎在了这里。
直到现在,一般的普通百姓还是不清楚这个挂着大明帝国银行的衙门那里是干什么的,但只消看看这排场,那就不得了。越京城是都城,各类衙门不说多如牛毛,那也是一抓一大把,可没有见到其它那个衙门有这种规格的保护,几乎可以比拟皇宫了。
苏灿昨天晚上回了一趟家,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大澡,爬上床便睡得死猪一样,倒是把他的媳妇给心疼死了,以前那个白白胖胖的家伙,现在瘦了一大圈,弹性十足的肚子现在皮都松了,一拉能扯老长。
苏开荣一如既往的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可如今已经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情,而是箭已经射出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儿子苏灿要么就此一飞冲天,要么便是半途夭折,遗臭万年。
即将发行的新货币样品已经完全制作了出来,只等呈给皇帝御览之后便将正式大规模的印制,好在在自己三番五次的找首辅权云分说厉害之后,由权云出面劝说皇帝,这才将原来比较激进的政策,改成了三年缓冲期。分三年逐步完成金属货币的退市,由新货币取而代之的策略。这至少给了儿子一个回头的机会,一旦不妙,出现了问题,那苏灿要担的责也就少多了。
首辅权云,户部苏开荣,大明帝国银行苏灿,商业署王月瑶一行人,此刻正走在往朝阳楼的方向,全身裹在裘毛之中的苏灿极其激动,将手里的盒子,如同稀世珍宝一般紧紧地抱在怀里。盒子里,便是由大明帝国银行这小半年来一直在研发的新型纸币。
踏入朝阳楼,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大裘顿时便穿不住了,整个楼内的地面都安上了地龙,温暖如春,进入朝阳楼内,与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
“各位大人,陛下正等着呢。”乐公公的腰弯得很低,眼前这几位,可都是大明重臣,纵然是大内副总管,他可也是得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
而对于这位副总管,权云几人自然也不会甩脸子给人看,瑛姑这位挂名的大总管是不干活的,皇宫内的几乎所有事务,都是这位公公在负责,看起来这位前越的大公公现在在皇帝面前也是越来越受信任了,不管什么重大事务,皇帝也并不避着他。每次与皇帝谈事,这位总是侍奉在跟前的。
“有劳大监!”权云微笑着点点头。
“拜见陛下。”几人弯腰,向着大案之后的秦风拜了下去。
“罢了罢了,今天起了个大早,可就是专等着你们。”秦风呵呵笑着,看着眼前的几人,最后目光定在了苏灿身子,又些惊讶地道:“瘦了这么多?看来当真是操心到了极点,辛苦了!”
一句辛苦了让苏灿顿时大为欣慰,心中比吃了人参果还要舒坦,直起身子,笑道:“以前屋里那位总嫌我胖了,可臣就是瘦不下来,一直被嫌弃着呢,这一回好了,臣现在可觉得身轻如燕,精神大好呢!”
在皇帝面前如此说话便显得有些轻浮了,权云皱了皱眉,苏开荣咧了咧嘴,什么他媳妇开心啦,明明昨天晚上儿媳妇都心疼得落泪了。而一边的王月瑶却是抿嘴而笑。
秦风却是开心的大笑,苏灿固然是瘦了一大圈,但就现在那体格,也比一般人要壮实许多,实在谈不上什么身轻如燕。
看着苏灿手里的盒子,秦风问道:“就是这东西了?”
“是!”苏灿走上前,拉开了盒子的第一格,将固定在内里的一块板子,轻轻地抽了出来:“陛下,大明的新货币分成了两个档次,一个以文计量,分成了四档,分别为一文,五文,十文和百文。”
落在秦风眼中的是四各颜色,图案各异,大小不同的四种纸币。
伸手抽出了其中价值最高的百文纸币,眼中却是露出了讶异之色,这纸张摸在手里,比一般的纸张大不相同,柔韧,光滑,手一抖,居然有轻微的哗哗声。纸上图案画工极为精妙,只怕是出自那位大家之手。
“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他有些疑惑地看着苏灿。
说起这个,苏灿就很得意了。
“陛下,以前各钱庄的银票,因为发行量不大,而且每一张的价值都挺大,所以一般都用人工制作,利用各种暗语来辩别真伪,但对于朝廷来讲,这就不适用了,因为我们的发行量太大,如果这样做,即便是累死也做不出来,所以我们的第一大要务就是防伪。”
“这做钱的纸,是首辅下令,从专门为朝廷制作制张的御坊之内抽出的经验最为丰富的大师傅来制作的,工艺复杂,外头极难仿制。”
秦风点点头。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颜色了。不同的币值,颜色不一样,而颜色的配料,是防伪之中的第二步,配料稍有不同,颜色便会出现差异。”
“这两步做下来,一般人便极难仿制了。”秦风很是满意,拿着这张价值百文的纸钞,对着光看了看,突然叫了起来,“这上面的有几个字居然会变色。”
苏灿得意洋洋,“陛下目光真是敏锐,如果说先前的都是工艺上让人难以企及,而这一点,就更难了。这还得感谢太医署的舒大人,舒大人经常练制一些丹药,发现从有些矿石和材料之中能提取一些东西,舒大人曾经送给王大人一件小玩意儿,而臣在不经意之间见到了这件东西,当时也是灵光一闪,便想到了这一点,后来求到了舒大人,弄到了这个配方,当然,臣麾下的匠人,又在这个配方之中稍稍加了一些料。”
苏灿边说连呵呵笑着看向王月瑶。秦风也是芫尔一笑,爱情的魔力无比强大,舒畅就是被爱情这玩意儿给激发得灵感连连的家伙,面膜,香水这些现在市场之上仍然是有价无市,暴利惊人的行业,全都来自于这家伙想向王月瑶献媚的产物。
“看起来,还得给舒疯子记上一功,月瑶,你说是不是?”秦风笑看王月瑶,现在无论是秦风,还是王厚,大家都在想办法促成舒畅与王月瑶的事情,当然秦风也可以直接下令赐婚,但王月瑶可不同于一般女子,她可是大明朝堂之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官员,堪称大明财神,秦风并不想勉强于他。而且舒畅也不同意,于他而言,这样的赐婚,无异是强扭的瓜,心高气傲的他,根本就不想要。
“这种能让字变色的颜料,不好提练,所以只在百文以上以及以两为单位的纸币之中才用到。”苏灿拉出盒子中的另一块板子,放到了秦风的面前。
一两,五两,十两,百两,与文对应,以两为单位的纸币也是四种,纸质是一样的,但颜色,图案却不同,特别是百两的图案,居然便是以朝阳楼为背景的。
“臣本来想印上陛下的画像,但首辅说这纸币以后都是千人用万人摸,对陛下可是大不敬,所以最后确定了以这朝阳楼为背景。”苏灿道。
“不错,很好。”摸着哗哗作响的纸币,秦风非常满意。一张张拿起来对着光看,发现每种币值的颜色变化也各自不同。
“防伪的最后一招,便是将这种纸币给渡上一层膜,当然,这也是为了防止纸币的破损。”苏灿道:“这也是受到了舒大人的启发啊,他发明的面膜有一种其薄如翼,而且是透明的,臣就想,如果给咱们的纸币蒙上这种这样的膜,那么不仅能防伪,而且还能保护他能用得更久,必竟是纸币,用的时间长了,也会有破损,使上这种法子,便可以让使用时间得以延长,毕竟,制作这样一张纸币的成本也是不低的,能用久一点,细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又是舒疯子,看来苏大人回头得请舒疯子喝一顿酒了。”秦风大笑起来。
第654章 法令
权云清了清嗓子,看着秦风,道:“陛下,按照户部的估算,我大明明年的税赋费等收入大概在四千万两至六千万两之间浮动,所以这一次发行的纸币总量为二千万两,在三年的时间之内,逐渐完成从金属货币到纸质货币的转换,而在这三年期间,大明仍然允许金属货币与纸质货币同时流通。”
“首辅此策算是老成持国之道,避免一次性全部质换而又可能出现的风险,这我是赞同的。但是一个新事物出现,让大家接受,总是有一个过程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金子,银子,铜钱,忽然换成了这种轻飘飘的纸,大家心里犯嘀咕也是情有可原的。”秦风抖着手里的纸票子,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对于如何推广纸币的使用,让百姓们心甘情愿的使用他,首辅可有了预案?”
“当然!”权云欠了欠身子,“官员是国之股肱,食国之禄,自然须忠君之事,为君分忧,自陛下签署法令之日起,官员的薪俸将直接发放纸币不再发放其它,官员是国之精英,只要他们开始使用,他们是有一定的扩散效应的。第二便是军队,军饷每年的开支在财政支出中是大头,我大明现在有正规野战军五万余人,每年的饷银总计超过五百万两,这些也将用纸币支付,再加上各地郡兵的饷银,他们薪饷较低,但总计亦有上百万两,这两项加进来,其实已经消耗了我们第一年发放纸币的绝大部分数量了。”
“嗯,官员,军队来作示范,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秦风笑道:“但如果市面之上的商家拒绝接受这些纸质货币怎么办?”
苏开荣道:“陛下,这倒不用太过于担心,户部已经对此作好了准备,从法令颁布之日起,我大明的税,赋,费,第一年金属货币与纸币各半,第二年这个比例便将上升到七成,第三年便只接受大明纸币,其它的不再接受,不管是商家,农户,他们要支付这些税赋,就必须使用纸币,所以陛下倒不用担心他们不用。”
工部尚书葛庆生笑着插嘴:“陛下,明年工部将有不少工程上马,但凡承接我工部各项工程的,我们也只会支付纸币,想要做我们的生意,就必须得接受我们的条件。”
王月瑶接口道:“商业署这边摊子太大,涉及到的银钱往来动辙数以万计,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户部的缓进策略,但凡与我们打交道做生意的,也都必须接受纸币。”
秦风微微皱眉,“办法倒是好办法,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这税赋费几乎天天都在收,而我们第一年发行的纸币只有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那很明显,纸币就属于紧缺的东西了,而且这些纸币上市流通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打个比方说,我今天去一家商户收税,可他的确手里没有纸币,那怎么办?按苏尚书的说法,第一年必须有一半用纸币支付啊,这个口子肯定是不能随便松动的,你松一尺,最终便可能松上一丈,搞不好最后就名存实亡,那纸币之策,可就要垮台了。”
“陛下所虑极,对于此,我们也是有应对之策的。”权云微笑道:“其一,纸币流通法令颁布之日起,大明太平银行也将正式开业,而太平银行有一项业务,便是兑付纸币。先前我跟陛下说过,官员,军队几乎消耗掉了七八成的纸币,但还有数百万两的纸币,最终便会进入到太平银行,谁要是没有纸币来交税赋,那便可以去太平银行进行兑换。”
“太平银行!”秦风点了点头,这便是王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