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前卒-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也是!”老黄鸡啄米一般的点着头,“我们呢,也就盼着天天吃着这饭便满足啦!老了老了,终于可以享几天福罗!”
  他站了起来,走向大桶:“老帅,我给你去舀碗汤来。老羊骨架子汤,美着呢!”
  李挚怔怔地看着老黄的背影,今年的日子的确是好过了,但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多久呢?只怕暴风骤雨,马上就要降临到大秦的头上了。
  秦风的确向自己承诺过,不会向秦国动武,但并没有承诺他不捣乱,如果秦国自己内部乱了起来,自己内部有人跟着他勾连起来,只怕战火便要连天了。他打了一个寒颤,这一次卞氏走出了昏招,给了邓氏绝大的理由,逮住了这个理由的邓氏,岂有不大闹一场的道理,加上明国推波助澜,朝廷不管是从那一个理由上来说,都会让卞氏吃不了兜着走。正如卞无双所说,卞氏一倒,邓氏一家独大,三足鼎立变成两相对峙,邓氏掌控着数十万边军,岂有不乱之理?
  大家都想着过好日子呢!
  他低下头,三两下将一大碗麦面饭扒拉进嘴里,又将老黄端来的老羊架子汤一饮而尽,站起身来,走进了屋里。
  看着李挚的背影,老黄脸上露出了伤感的神色,起身,将屋檐下的竹筐一个个摆放整齐,又将篾刀竹刀收拢到一齐,做完了这一切,他便看到李挚换了一身衣服,又屋内走了出来。
  “又要走啦,这一次什么时候回来?能赶回来过年不?”他问道。
  “能回来,这一次用不了多少天,一点小事。”李挚笑着拍拍他的肩,“今年既然日子好过了,便多储点肉粮,今年过年,我们要大吃大喝,到时候,我弄点好酒回来。”
  “那敢情好,市上卖的那酒,淡得跟水一样。”老黄眉开言笑。
  李挚大步向着山下走去,跟那些还在吃饭的老兵们一一打着招呼,他一向说走便走,众人也都习惯了,都是笑着挥手道别,喊着今年一定要回来过年。
  卞梁绝不能落在邓氏的手中,更不能被邓氏这样拎着返回雍都。李挚没有进雍都城,他直接向着出云郡方向而去。
  这不是军队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其它人能解决的问题,能够解开这个结的,只有自己。
  李挚脚程甚快,日头偏西之际,他已经远离雍都近百里。
  他停了下来,看着前方,荒野之上,一个人站在哪里,一柄刀插在地上。他眼瞳收缩,盯着那人看了半晌,缓缓的向前走去。
  “李帅!”那人恭恭敬敬的向着抱拳行了一礼。
  “邓朴!”李挚叹了一口气,“我想过你会出现在这里,但我真不愿意看到你出现在这里。”
  邓朴,这位新晋的宗师,微笑着站在哪里,“邓朴侥幸晋位宗师,可李帅却还一直没有跟我喝一杯酒庆祝一下,今日邓某想请李帅去我家盘桓数日,喝几杯酒,也为邓朴指点一下武学之上的迷津,不知李帅肯不肯给我这个面子。”
  李挚又叹了一口气,面上悲苦之色更浓,“不去。”
  “今日卞无双上了孤山,与李帅半日相谈甚欢,李帅怎么能厚此薄比呢?”邓朴问道。
  “李某做事,一向公平。”
  “公平么?”邓朴笑了起来:“邓某数十年如一日,为国苦战,到得最后,一道旨意便将邓某召回了雍都,邓某屁也没放一个便回来了。李帅,这可是公平?我父亲,戎马一生,刚刚为秦国拿下了一块膏腴之地,朝廷之中我邓氏好友便连二接三地被斩落马下,李帅,这公平么?现在有人还要暗箭伤人,李帅不出来主持公道,反而要急着去给人擦屁股,李帅,这公平么?”
  “邓朴,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你清楚,我们所有人都清楚。这件事,以后我会给你一个交待。”李挚淡淡地道。“秦国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乱。所以,我一趟我非去不可。”
  邓朴低下头想了片刻,“那好,李帅,我新晋宗师之后,一直便想向李帅讨教一翻,捡日不如撞日,就是今天了!”
  他伸手,握住了刀柄。


第640章 这世界,缺了谁都一样
  刀一寸一寸地拔出刀鞘,左手轻轻抚过刀锋,刀身微微震颤,响起阵阵轻吟,横刀胸前,邓朴看着李挚。
  “刀名破军,杀敌盈万!”邓朴淡淡地道,“大帅,邓某人虽然刚刚晋级宗师不久,但邓某是以战修武,以杀立道,这数十年无一日不在战场之上打磨。大帅近二十年来,可是没有上场战场了,如果以普通宗师度我,可是要吃亏的。”
  李挚握拳,仅仅只是一握,数丈之内的空气似乎便被这一握抽干,夕阳淡红色的光芒到了这数丈之地,居然发生了折射,在邓朴的眼中,李挚虚握的那一拳之中,如同大漠之中狂野的黑风暴形成的巨大漩涡,不停的将所有的东西都向内里吸去。
  破军的轻鸣之声,霎那之间便高亢起来,急速的震颤,声音尖锐,在邓朴的手中竟然微微跳跃,似乎有把握不住的倾向。
  邓朴举刀,前腿跨出,后腿蹬直,一刀重重劈下。
  邓朴挥刀,李挚出拳。两人之间还隔着数丈的距离,就这样一人出了一刀,一人出了一拳。
  刀凝在了半空,拳停了身前,两人之间的数丈之地,就这样显得虚幻起来,下一刻,哧啦一声响,地面被撕裂开来,露出一条数丈厚的沟壑。
  李挚缓缓收拳,邓朴却仍然举刀僵立在原地。
  举步跨过面前的沟壑,李挚继续向前,走到邓朴的身边,他转过头,看着对方。
  “邓朴,我的公平,是大公平,你的公平,是邓氏的小公平。为了大公平,我只能牺牲你的小公平,你是帅才,我相信这个道理你懂。好自为之吧!”
  丢下这番话,李挚继续向前,几步踏出,已经在邓朴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
  片刻之后,十数道人影出现在邓朴的周围,垂首而立,却不敢有丝毫动作。
  卡的一声响,邓朴的破军刀上出现了无数的裂纹。一人惊呼了一声,似乎这一声惊叫震动了什么,哗啦一声响,破军刀变成了无数的碎片,坠入邓朴身前的沟壑,握在他手里的,只剩下一个刀柄。
  “二爷!”一人靠近几步,颤声叫道。
  邓朴缓缓站直了身子,一张嘴,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高大的身材瞬间佝偻了下来,身体摇晃,似乎随时都会倒下。
  “二爷!”数人一拥而上,扶住了邓朴。“您不要紧吧?”
  “死不了!”邓朴伸手,擦掉了嘴角边的鲜血:“李挚没想杀我,如果他真想杀我的话,我早就死了。”
  随手将手里的破军刀柄扔进了面前的沟壑,他冷笑地看着李挚走远的方向:“李帅,为了你心中的大公平,便要牺牲掉我邓氏的小公平,那你问过我们邓氏愿意不愿意吗?凭什么?凭什么每一次都是我们要做出牺牲?您这一路,可要辛苦了,希望您还能回到雍都来。”
  “二爷,我们赶紧回去吧,您得马上疗伤。”扶着他的一人急切地道。
  “有什么可急的,这伤,没个一年半载好不了。”邓朴呵呵一笑。
  “二爷,那李帅呢?”
  “我全力而为,他却不敢伤了我的性命,这一拳下来,我固然受创不轻,他也没那么好过。”邓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李帅,秦国不是没了你就不行的,这天下,没了谁都一样,太阳仍然会从东方升起,会从西方落下。”
  听到李挚也受了伤,一众随从都是面露喜色。
  “二爷说得对,咱们二爷现在也是宗师了,而且二爷才四十多岁,正是风华正茂,李帅却已六十多快七十了,早就该交位子了在孤山之上养老岂不好?”随从笑道。
  “李帅一日不死,便一日不会交权。他一日不死,大秦的李挚时代就不会结束。”邓朴淡淡地道,“这一点,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
  夕阳将李挚孤独的身影拖得极长,挺拔的身子突然一个踉跄,他站定了身子,手放在嘴边,轻轻的咳嗽了起来,摊开手掌,掌心里的殷红触目心惊。
  邓朴与他交手前说的那些话并不是虚言,他的武道修为,的确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他全力施为,自己却不能不留手。
  邓朴如果死在自己手上,只怕秦国立马天下大乱,内战当即就会暴发。哪才是真完了。邓朴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想要拦住自己。
  自己不能杀他,却不代表着不敢伤他,虽然自己也要为此付出代价,但想比起即将发生的事情,这点代价又算得了什么。
  抬袖子擦干净了嘴角的血迹,他大步向前走去。
  秦国边境,一支三千人的边军来阵以待,遥看着对面大明帝国霹雳营的烈火战刀旗缓缓走近,秦将陆大远轻拍马匹,迎向了那支从出云郡过来的明军。
  邓方转过头来,看着身后的杨致。
  “杨将军,多谢你一路相送,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好好的与你喝上一顿,今日不方便,就此别过了。”邓方向着杨致拱手道。
  “好说,好说!”杨致哈哈一笑,“接应邓大人的队伍到了,杨某也交了差,现在是无事一身轻,倒是急着回去好好的倒头睡一大觉了,说实话,这些日子,我可是累坏了。”
  “好,那就不耽搁杨将军你了,哦,对了,忘了跟你说一声,你把杨青揍得跟条狗一样,我看着很是开心啊!”邓方哈哈大笑,拍了拍杨致的肩膀,转身迎着陆大远走去。
  一辆马车从霹雳营中驶出,迅速地驶入了秦军的队伍之中,三千秦军如临大敌,将这辆马车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了起来。
  “一路还算顺利?”邓方看着陆大远,问道。
  “边境,是我们的地盘,谁敢到这里来撒野?”陆大远嗬嗬一笑,“邓大人,真得是卞梁这家伙,这一次逮住了这一条大鱼,咱们终于要扬眉吐气了。”
  “自然。”邓方阴沉沉的一笑:“前提是我们能将他顺利的带回到雍都去。”
  “已经到了边军之中,谁还能虎口夺食么?”陆大远晃了晃手中的铁枪,不以为然。
  “那可不见得。”邓方打了一个哈哈。
  两支军队分道扬镳,背向而去。
  楚国与出云境的边境之上,武艺率领着五千楚军列队而立,凝目注视着从另一端开过来的一支军队,烈火战刀旗,正是现在如日中天的大明帝国军队的战旗。人数不多,仅有五百人,但军容严整,在武艺这种沙场宿将的眼中,自然有一种别人看不到的气概。
  当然,他今天的重点不是这些士兵,而是这些士兵卫护着的那几辆马车。其中一辆,坐着的便是曾经的大楚公主,如今的大明皇后闵若兮。
  大明军队停在了山沟的那一边,几辆马车在数十名黑衣人的卫护之下,踏上了连接山沟两边的石桥之上,缓缓的向着大楚的辖地驶来。
  当马车踏上大楚土地的那一刻,武艺以及从越京城专门赶来迎接的人齐唰唰地跪倒在地上,在他们的身后,五千楚军一齐拜倒在地。
  “都起来吧!”闵若兮从马车之中走了出来,站在车辕之上,淡淡地道。
  武艺站了起来,向前走了几步,躬身道:“公主此次受惊了。武艺不能率兵随意越过边界接应,还请公主见谅。”
  杨青已于十数天前返回,带回来的消息,让武艺惊出了一身冷汗,数千匪徒,数名九级高手,如果不是大明帝国那边早有准备,只怕公主就当真过不了这条边界了。到时候,只怕自己这颗脑袋当真难保。
  自己写到兵部去的折子也在数天前返回,一向沉稳的程务本将他破口大骂了一顿,在程务本的眼中,多好的一次机会啊,以救援公主之名,在这里与齐人打上一仗,先不管胜负,至少是给齐明关系上了一滴眼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你一直这样死板,就永远也只能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程务本写在信后的最后一句话,让武艺似乎感受到了老将军正在他的对面咆哮。
  “没什么,你有你的职责。”闵若兮淡淡地道。“杨青回来了么?”
  听到闵若兮问到杨青,武艺心中又是一惊,看来杨青这一次冒险进入出云郡是压对宝了。“殿下,杨统领回来之后,只是与我交待了几句便又匆匆离去,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嗯,我知道了。”闵若兮点了点头,“走吧!”
  数辆马车融入到了楚军军列之中,缓缓向前开去。另一侧,数百名霹雳营士兵亦是转身,向着撤走齐军留下的军营走去,他们将接管这些军营,山头之上那些哨塔,很快便会飘起大明的日月王旗。
  夜中,一匹快马飞一般地驰进楚军军营,一人翻身下马,将马匹扔给迎上来的士兵,大步走入内里。正是内卫统领杨青。
  “公主殿下在哪里?”杨青问道。
  “殿下还在等你。”
  跟随着一名黑衣人,走进层层军帐包围着的一顶大帐之中,杨青单膝跪倒在闵若兮的面前:“回禀殿下,您吩咐的事情,臣下已经办好了,那边已经给了回音,人,已在路上了。”
  “那就好!”


第641章 大明帝国银行
  “陛下!”大明帝国的首辅权云有些气急败坏的冲进了秦风的书房。
  秦风抬头,看着吹胡子瞪眼睛的首辅,笑道:“是谁将咱们的首辅气成了这个样子啊,这可真是无法无天了!”
  “陛下,您,您怎么还能笑得出为呢?”权云站在秦风的面前:“出云郡的事情您应当知道了吧?二千人啊,一次性杀了两千人。”
  “两千为恶多年,恶贯满盈的匪徒,杀了便杀了,首辅怎么如此生气?”秦风摊了摊手,问道。
  “陛下,出云郡情况特殊,匪患久远,即便是百姓也多与土匪勾连,不杀不足以立威,想要正本清源,在短时间内改变这里的不良风气,杀得人头滚滚,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皇后娘娘她,怎么可以公然立碑示威呢?即便立碑也罢了,怎么可以落皇后娘娘的名讳呢?”权云痛心疾首地道。
  “那你认为这碑上该落谁的名字呢?”秦风呵呵笑看着权云。
  “比方说耿前程!”权云毫不犹豫地道:“陛下,一次杀两千俘虏,毕竟是有伤天和的事情,肯定会有人拿来说事儿,如果闹大发了,咱们可以将耿前程抛出去招架一阵子,娘娘这一次本就是秘密出行,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娘娘身在其中,即便是娘娘亲自下达的命令,咱们自己不说,谁又能知道?”
  秦风摇了摇头:“首辅,这事儿如果是我在哪里,便会刻上自己的名字,既然是兮儿下达的命令,那兮儿刻上自己的名字,便理所应当,我们夫妻,岂会拿臣子来顶锅?”
  “陛下,让耿前程顶上一段时间又为何不可?将他冷落一段时间,再重新起用也就够了。”权云恼火地道。
  “好了好了,我的首辅,这事儿已经这样了,现在再改,倒显得我们首鼠两端,敢做不敢当,不但让人厌憎,更让人笑话了。”秦风笑着对权云道。
  权云垂头丧气:“这一下子,娘娘的名声算是毁了,哪贺人屠的浑号人屠二字,只怕会挪到娘娘身上。”
  “闵人屠么?”秦风放声大笑起来,“听起来倒也不错。”
  “陛下!”权云恼将起来,瞪圆了眼睛看着秦风。
  “好,不开玩笑了,首辅,你跑进宫来,不会专程是为了这一件木已成舟的事情吧?”秦风问道:“还有别的事情没有?”
  权云这才坐了下来,郑重地道:“陛下,主要是为了苏灿主持的货币发行的事情。为了这件事,臣已经召集苏灿,还有户部的官员一起商讨了数次,最终还是觉得苏灿的计划太过于激进,明年准备发行这臣没有什么异议,但一发行便是四千万两,这已经足足超过了我们大明帝国今年一年的税赋收入,一个不好,这是会出大问题的。”
  “那首辅觉得,该发行多少才好?”秦风皱眉问道,对于这个东西,他并不是太懂行。
  “陛下,臣认为,此事事关我大明帝国国民经济,须得慎重再慎重,臣想请陛下设立一个缓冲期,比方说以三年为期,完成这一过渡。每年发行量为前一年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考虑到增长的问题,也可以稍微增加一点。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在三年之中徐徐推开,并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之中适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免用力过猛,过犹不及啊,一旦冲过了头,想要勒马回来可不容易,陛下,这毕竟不是行军大伏,军令一下,便是百万大军也能掉头,这经济一事,可不是说停就能停下来,说转身就能转身的。”
  “这事儿,你与苏灿商量着去办。”秦风点了点头:“首辅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极有道理,船大,的确就不容易掉头了,这事儿,可容不得失败。”
  “正是如此,陛下,苏灿给自己的那个衙门取名叫大明帝国银行,听起来怎么都是怪怪的,陛下还是让他改个名字吧?我跟他一讲,他脖子一梗,说这是陛下亲自同意的。”
  听到权云的话,秦风大笑起来:“我也觉得怪,不过他说他这衙门管的就是银子这个行业的事儿,所以叫银行,我听了又觉得很有理,便随他去了,左右不过一个名字而已,今日听着怪,以后日子长了,听着听着便习惯了,你说是吗?”
  权云苦笑,“陛下说好,那自然是好了。苏灿这个大明帝国银行,既然是管理银子这个行业的衙门,那自然也会管着全国所有的钱庄,但现在苏灿准备在这个衙门之下设立一个新的钱庄,当然,他也称作银行,臣认为这便不妥了。岂能自己又监管,又亲自经营的道理?”
  “是这个理儿,怎么,他又跟您顶牛了?”
  “那倒不是,他说那他就不干这事儿了,但他想出来的点子我又觉得极好,他准备用利息的方式吸取民间闲散银钱,然后再加息放出去获利,当然他说了很多很多,有些臣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甚至觉得不合法理,但细想下来,却又找不出什么毛病,最开始我是准备让户部苏开荣来做这件事,但苏开荣却死活不接手。”
  “首辅今日来,定是已经找到新的人选了!”秦风笑道。
  “是,臣思来想去,他的那些主意的确是不错,如果我们官方不做,这小子肯定会将这个主意卖给那些钱庄去,这事儿,他做得出来。臣想,设立这样一个钱庄,一是可以吸引闲散资金,小钱累起来,便是大钱,不但可以放给商家获取利息,即便是朝廷有时候手头紧了,也可以向其借贷。二来嘛,这也有利于我们发行货币,进来的是银子铜钱,出来的却是我们的新币,如果这个钱庄将来能越开越大,越来越大,信誉亦越来越好的话,那对于我们推行新币是有极大的好处的。”权云道。
  “你想让谁来做?”
  “当然是商业署的王月瑶。她熟悉商业运作,手中资源丰富,更兼才思敏捷,我们这些老家伙想不通想不到的事情,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或者便能想到,做到。”权云看着秦风,道。其实还有一件事情他没有说出来,那就是王月瑶是秦风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像这样将来必然会掌握着大笔银钱的地方,自然要牢牢地控制在朝廷手中。
  “那好,这件事情,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吧!”秦风点了点头:“王月瑶的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她那手下擅长钱庄的人才恐怕不多吧?”
  “人手不够用,可以去找户部要,去其它的钱庄招,以王小姐的能力,还怕招不到顶尖儿的人才?”权云呵呵笑道。
  “只是王月瑶本身负责着商业署的一大摊子事,又给她一个新差事,可就真要累着她了?”秦风有些感慨地道。
  “陛下,能者多劳嘛!再说只要王小姐将其带上了正轨,以后便可以交给其它人去管理了,商业署只需监管就好了。说到底,这钱庄,也是一门生意嘛!”权云道:“陛下,如果这钱庄办好了,是不是就要取缔其它的私人钱庄?”
  “不不不!”秦风摇头道:“我敢断言,如果这个钱庄成功了,其它的私人钱庄也会迅速跟进,商业贸易,有竞争才有活力,真要全弄成官办的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乱摊子了。私人钱庄,以赚钱为目的,逐利会促进他们想出更多的点子,更多的办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官办钱庄的改进。”
  “陛下明见。”权云点点头,突然看见郭九龄出现在了门口,立时便站了起来:“陛下,那臣下去之后便与王月瑶谈这件事,同时也让苏灿与她做好交接。臣告退了。”
  “首辅辛苦!”秦风点了点头:“乐公公,替我送首辅。”
  二人走出书房,郭九龄这才走了进来。
  “陛下。”
  “事情进展怎么样了?”秦风问道。
  郭九龄点点头:“事前我们所预料的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居然就真的出现了。一切正在有序推进,李挚这一次真想带走卞梁的话,那可是连他也要留下来。”
  “李挚是当世四大顶尖高手之一,真有把握吗?”秦风沉吟道。
  “李挚的确是当世最顶尖的高手,但这一次,他却是缚手缚脚,根本就施展不开。”郭九龄冷笑道:“任他武功滔天,这一次也要吃不了兜着走。雍都之外,邓朴是第一个,两边交手,邓朴全力施为,李挚却不敢放手搏杀,就算赢,也会付出代价,卞梁身边,贺人屠会与他再次交手,同样的道理,他可敢杀了贺人屠?这一次可是他们秦人理亏。贺人屠即便再败,也能让李挚伤上加伤,最后出手的那人,必然可以取了李挚的性命去。”
  秦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李挚是我这一生之中,衷心佩服的唯一一个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啊!”
  “陛下,秦国的栋梁,于我大明可非福音。”郭九龄微笑道。
  “是啊,李挚在一日,秦国的局势就会稳定如初,只有他不在了,秦国才会生乱,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掌控,利用他们。所以我再佩服他,敬重他,却也不得不算计他。我们的使节出发了么?”
  “当然,这一把火,要烧得旺旺的才好,烧得秦国上下焦头乱额。”


第642章 愤怒的邓方
  陆大远撕下半边大饼递给坐在身边的邓方:“大爷,还有三天,我们便能回到老营了,您怎么看起来忧心忡忡的啊?这里是我们的地盘,三千精锐护送,那卞梁还能飞上天去不成?”
  邓方接过饼,撕下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在出云郡城的那一夜,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却是惊心动魄的一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大明帝国的皇后娘娘闵若兮心里竟然盘算着这么大的一盘棋。
  他自己也是黑暗世界的领军者,对于阴谋诡计,那自也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但这一次,他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从闵若兮微服出京赶赴楚国上京城,便是整个大计划的开始。而所有计划的最终目标,隐隐约约的指向的都是李挚。
  的确,正如闵若兮对他所说的那一般,计划开始的时候,他们并不能确定卞氏也会主动的参与到其中来,如果卞氏不来,那这一切自然也就没有意义,明军便只能达到他们计划中的小目标,将出云郡的匪帮一扫而空。
  闵若兮对人心的把握,对局势的把握,让邓方心惊。卞氏终于还是一脚踏进了这个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圈套。
  邓氏与明国打得火热,各种各样的物资,都能不同的渠道流进邓氏控制下的边军,使得邓氏边军已经不再单纯的依靠秦国朝廷获得军械等补给,而掌握了开平郡的邓氏,在接下来的数年之中,甚至连军粮都可以自给自足,面对着邓氏有可能失控的局面,秦皇也好,卞氏也好,自然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破坏邓氏与明人之间的交易,便成了当务之急。
  可殊不知,他们这样想着的时候,也正是明人想要达到的目的。
  李挚不会坐视卞梁被带到雍都,那样的话,卞氏将会遭受沉重打击,邓氏势力水涨船高,必将压倒卞氏,甚至威胁到皇室。国内的政治平衡就会被打破,所以李挚是一定会来将卞梁带走的。
  他来了,就很难走了。
  邓方的心情很复杂。
  明人在利用这一事情,毁掉秦国的定海神针,搞乱秦国的内政,让秦国陷入无休止的内乱当中,这他当然清楚。
  但是李挚凭什么这么偏袒卞氏?什么见鬼的三角平衡?邓方一直就不认可。秦国士卒彪悍,善战,作战能力当世最强这是各国都默认的事实,但为什么这百余年来,却只能偏居西方,除了自保,毫无作为?就是因为这该死的政治默契。
  邓氏百余年来,一直在边军之中,想尽一切办法替秦国开疆扩土,但每每到了关键时刻,让他们受挫的不是敌人,而是身后的冷枪。皇室也好,卞氏也好,都在害怕邓氏立下殊勋之后,尾大不掉,然后一家独大。
  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无功而返,邓氏的怒火已经积蓄到了一个临界点。这一次,邓氏上下取得了共识,那就是他们终于有了绝佳的一次机会,那就是拿掉卞氏,由邓氏来主持内政外交兵事,只有将所有的大权集中到一起,才能让秦国翻过身来。
  李挚这一次要真是没了,国内很可能会乱上一阵子,邓氏与卞氏的交锋也将不可避免,但这是可以承受的。
  上一次在越京城与秦风的深谈,使邓方明白,接下来的明国并没有任何向外扩张的打算,他要集中力量治理国内,巩固统治,富国强兵。而且对于明国而言,秦国着实是一个没有什么油水的地方,对现在的秦风来说,秦国是负担而不是助力。所以邓方断定,即便秦国乱上一阵子,明国秦风也绝不会在这个时候伸出手去。
  相反,如果楚人齐人想伸手,明人反而会大力的帮助秦人。再者说了,楚人与齐人现在战事正到了胶着的时候,齐人想一举拿下昆凌关,将战火推到楚国境内,楚人重新起用程务本担任兵部尚书,是想稳住国内局势力图反攻,这个时候,他们谁又敢分出力量来打秦人的主意?还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解决困挠了秦国百余年的问题么?
  秦国只需要一个声音,而不是三个。皇帝陛下在深宫之中安享荣华就好,他仍然是秦国的最高统治者。但卞氏,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让他们不停地在身后扯邓氏的后腿吗?
  五万雷霆军,不应当呆在根本就没有任何战事的雍都,而是应当出现在边境之上。如果说五万雷霆军呆在雍都是想防备谁的话,无外乎就是防着他们邓氏了。这种内耗,秦人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
  嚼着嘴里的大饼,邓方突然看向陆大远:“大远,如果李大帅要杀我,你会帮我吗?”
  陆大远吓了一跳,“大爷,李帅怎么会杀你?”
  “那可说不定。”邓方微笑起来,李挚对他有杀机,他能感受得出来。
  “大爷,我,我当然会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