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下无敌么?这话有点大。”秦风笑着摇了摇头。
“就请陛下拭目以待!”于超坚持道。
“好,到时候我再来看看你这天下无敌的骑兵究竟如何。”秦风不愿打击于超的积极心,战争之中,任何一个兵种,即便你天下无敌,也只是在某一个局部战场之上占着上风,现在的战争,讲究的更是多兵种的配合以及战略战术的应用,战略上输了,即使打赢了局部战争,最后还是一个输字。
训练场上,立起了一根根的木桩和人形靶。
“陛下,接下来他们要展示的是马刀劈斩,骑枪冲锋以及奔射三种,这些都是一个骑兵除了最基本的骑术之外必须要掌握的技巧。”于超道。“这些基本技巧掌握了,才能谈得上整体作战。”
秦风点点头,“对于骑兵作战,我也是外行。外行不指导内行,我今天不发言,只看看。”
鼓点声再起,一队骑兵策马奔行,逐渐加速,战马之上,骑兵高高举起战刀,奔过木桩之时,挥刀斩下,木桩一截一截的被斩断,偶尔有士兵一刀没有砍断,后续跟上的士兵便再补上一刀。
出动的不过百余骑,但百余骑连接策马挥刀,声势倒也颇为惊人。
劈砍过后,出动的却是骑枪,士兵们人手一根长矛,奔行之初,矛要肩上,行至半途,身子下伏,长矛平端,大半截突出,小半截从胁下露出,行之人形靶之前,猛然挥臂,长矛刺出,啪的一声,靶碎,枪断,士兵们继续策马前冲,前冲的过程之中伸手拔出了战刀,高举过肩。
相比于前两项,第三项骑射,就有些差强人意了,百余名士兵出击,每人射出三箭,三百多支箭,能扎到靶子上的,不过谬廖数十枝而已。
“今天陛下观看,他们有些紧张了,平时成绩比这要好,能上靶百余支箭。”于超赶紧解释道。
“骑射本来就是最难练的一项,能在马上双手开弓射箭,已经不错了。”秦风看着训练场上的士兵,若有所思地道:“于超,你为什么一定要让这些士兵都必须掌握劈砍,刺杀以及骑射呢,我看光是一门,就足以让这些士兵练上好多年了,三项都练好,别说一年,只怕给你十年也不行吧?”
“你不必要辩解,我看你仍然是在以斥候的水平去要求这些士兵,这是不现实的,于超,你骑术了得,不论劈斩骑刺还是奔射,都属于佼佼者,但你想想,你练这些,练了多少年?”秦风接着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
“马术是基础,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练的,但是其它,你可以根据战场之上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需要,在骑兵之内分成不同的兵种,比方说骑射远袭,刺杀破阵,劈砍杀敌,根据每个士兵不同的能力,分别让他们练习不同的技术,是不是可以成军更快?”
于超眨巴着眼睛呆呆地看着秦风半晌,才道:“陛下,我想想,我想想。”
“好,想好了再给我写折子。”秦风倒很欣赏这位骑兵将领不肯盲从的态度。“看了你的表演,总得有些回报,说说吧,你有什么要求?”
于超回过神来,“陛下,别的要求没有,就是武器,武器不行啊,我们现在使用的这种刀不适合骑兵使用,而那刺枪,您也看了,一受力便断,士兵要是掌握不好,反而会受到伤害,这些都是步兵使用的武器,现在给我们用肯定是不行的,还有那些弓,我们需要的是骑弓。”
“你回头,把你想要的武器的特点写出来,兵部汇总一下,去找巧手。务必在短时间内,设计出适合骑兵使用的武器,当然,借鉴也是可以的嘛!”秦风笑吟吟地道。
第619章 六十文
远远的看见越京城的城门,秦风突然对马猴道:“你带着侍卫们先回去,我与霍尚书去城里转一转。”
马猴却是有些紧张地道:“陛下,我是警卫,要为您的安全负责的。”
秦风大笑:“你觉得我跟霍尚书在一起会有安全上的问题吗?”
马猴嘿嘿一笑,也是,陛下可是九级高手,霍光更是半步宗师,如果真有威胁到他们人身安全的人物,那自己这几个人在场,只怕还是他们的负担。
“萧侍郎,你也回兵部去吧,把今天于超说的那些情况拢一拢,尽早地拿出一个报告出来。”秦风对萧宁道。
“是,陛下,那我便去了。”萧宁点点头,“今天我便能将报告拿出来送到工部那边儿去。”
“嗯,对了,你回去之后,可不许跟简放透露消息,要是一大波城门军跑到我们附近来,那我可唯你是问。”秦风突然点了点萧宁的鼻子,威胁道。
萧宁一笑,“陛下放心。”
“好,那我与霍尚书先走一步,你们随后进城。”秦风笑着跳下马来,将马缰甩给了马猴,迈开大步便向城内走去,霍光也将战马交给了一名侍卫后,紧紧地跟上了秦风。
秋收已过,现在正是农闲季节,便有不少的庄稼汉,一根扁担,一条绳索便进了城,聚集在一块儿,等着揽活儿。
正是饷午时候,这些庄稼汉们大多都是一手拿着一个馍馍,一手端着一文钱管够的凉茶,吃一口馍馍,喝一口凉茶,脸上露出惬意的笑容。今年老天爷赏脸,风调雨顺,虽然改朝换代了,但真正打起来的地方却有限,这也使得越京城周边的百姓,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城里现在挣钱的机会多,正好趁着农闲时节来挣一些钱放进兜里。
一位管家模样的人从街角转出,大步向着这群人聚集的地方走来,正聚在一起吃馍馍的庄稼汉们呼啦一下全都站了起来,碗往地上一放,未吃完的馍馍往怀里一塞,立时便将来人围住了。
“赵老爷要二十个人,扛粮包,要身强力壮的啊,瘦弱的自动靠后。”管家模样的人在人群之中喊道。
庄稼汉们一个个掀起袖子,露出股股的肌肉,大声叫着:“这位老爷,我们别的没有,有的是力气。”
片刻之后,那管家模样的人点了二十个汉子,带着他们离去,剩下的人便重新回到荫凉之下,再次从怀里掏出馍馍,端起放在地上的大碗茶,又开心的闲聊起来,这一次没有轮到,下一波还有机会。反正现在城里用工的地方多,不怕没有机会。
此刻街上行人倒不太多,一般的店铺里都冷清得很,倒是茶馆饭馆里人满为患,高档酒楼,路边小店,都挤满了人。行走在街道之上,不同的香气裹杂在一起,随着微风,在街道之上飘荡。
走在街道之上的秦风与霍光,闻到这香气,不禁也是食指大动。
“霍兄,一起吃点儿?”秦风笑问道。
“好,平常在兵部的时候,听到同僚说起过,这条街有上一家特别有风味的臊子面,就去哪尝一尝!”霍光摸了摸肚子,问道。
“好,就去吃这臊子面!”秦风连连点头。
在霍光的带领之下,两人来到了这家叫做来一碗的臊子面,果然是生意生隆之极,虽然是一家面馆,但店面倒是极大,屋里摆了十数张桌子,在这条街上,算是颇有规模的了,但即便如此,每张桌子之上也是坐满了人,竟是没有空位。
“看来我们得等一等了!”秦风笑顾霍光。
“也算是别有一番风味!”霍光道,排队吃饭,对于两人来说,似乎是极遥远的事情。
面馆的厨房却不在后面,就摆在屋檐之下,一张大的面案之后,数个汉子赤着胳膊,从发好的面团之上切下一团面来,在手里不断地拉扯,一块面团便在秦风的眼前变成了一根根极细的面条,往边上的开水锅里一扔,便又去拉另外一团。而在边上,两个妇女将煮好的面条捞起来放进一个大碗里,木勺从身边灶火上的铁锅里舀起一大勺臊子,浇在面上。
黄花、木耳、豆腐、红萝卜、再加一道绿菜(豆角或者蒜薹),再配上肉臊子,荤素皆有,汤上漂着鸡蛋饼切成的小片和韭菜碎,红、黄、绿、白、黑五彩颜色,别说吃下去,光看这色,光闻这味,便足以让人食指大动。便是秦风,也忍不住咽下了一口唾沫。
好不容易等到了座位,二人一人一大碗臊子面,一筷子捞下去,稀里哗啦三两下便吃个干净,举着筷子,两人不约而同的大叫道:“老板,再来一碗!”
一声喊出,两人都是相视而笑。
每人三大碗臊子面下肚,这才心满意足。
“高手在民间啊!”秦风放下筷子,摸着肚皮,压低了声音道:“这滋味儿,宫里的厨子可做不来。”
“这还不简单,你一道命令下来,把这老板招进宫里,不就天天能吃上这美味了么?”霍光笑道。
“不不不!”秦风摇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指了指周围的食客,“召进宫去,我倒是快活了,但这些人可就吃不到这美味了。再说了,我也不会天天吃面,想吃了,便出来吃罢了。”
“这是你的风格。”霍光微笑道:“换做其它人,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占了去。”
秦风一笑,伸手入怀,嘴里大叫道:“小二,结账!”
肩上搭着一条白毛巾的小二颠颠的走了过来,秦风的手在怀里却是拿不出来了,自从当了皇帝,他身上何曾放过一文钱?
看到秦风的尴尬模样,霍光微笑着摸出一张银票,“我请你!”
将银票递给小二,小二的眼睛却是直了,“客官,我们这儿一碗臊子面,不过十文钱,二位一共吃了六碗,六十文而已,可你这,你这……我们也破不开啊?”
秦风看着霍光手里的银票,竟然是一张一百两的。一两银子合一千钱,一百两银子,对于面馆来说,的确是一笔巨款。
“没零的么?”秦风小声道。
霍光也尴尬了,他身上根本就没有零钱,这张一百两的,算是最小的了。平素,他又何曾有用钱的机会?
“那就不用找了!”霍光看着小二,道。
小二用看怪物一般的目光看着霍光,“客官,这可不行,我们这儿可是百年老店,做生意相来是童叟无欺,不多收人的,也不少收,您这钱,我们可不敢收。”
在小二看来,这钱可是不容易挣的,眼前这二位,都是彪形大汉,坐在那里虽然看起来和蔼可亲,但自有一股让人战栗的气息。如此大方,只怕这钱来路有些不明不白,当真拿了,回头只怕便要吃不了兜着走。
看着小二的眼神儿,秦风站了起来,一把抓过银票,道:“我刚刚在前边看到有家钱庄,我去哪里去把这银票换零,霍兄权在这里当个质押吧,小二,这样可好?”
“好,好!”小二连连点头。霍光只能苦笑不已。
秦风飞奔而出,直奔钱庄。
踏进钱庄的大门,一把将银票拍在柜台之上,道:“兑钱。”
柜台里师爷模样的人懒洋洋的抬起头来,伸手拿过银票,对着阳光,左看看右看看,确认无误,放下银票,从柜台下摸出几大锭银子,又拿出一柄剪子,剪下其中一锭银子的一角,放在秤上称了称,点点头,将剪下来的收回去,其它的推给秦风:“九十八两。”
秦风咦了一声,“不是一百两吗?”
“例费!”师爷模样的人有些奇怪地看着秦风:“这位朋友,你不会不懂这个规矩吧?”
秦风怔了怔,“我懂,当然懂了。”一把抓起银子,回到面馆里,将几大锭银子放桌上一摆,“只有九十八两!”他对霍光道。
“当然只有这么多,去兑铺,钱庄是要收例费的。”霍光笑道,伸手取过一锭银子,两根手指头一夹,当即便剪下一角来,边上的小二看向浑身一颤,这位爷的两根手指头,竟然比剪刀还要厉害。
“这是面钱!”霍光笑着将碎银子放在小二的手心里。
“这还是多了,这位爷等一等,我去称一称,然后给您找零!”小二转身便走,那腿居然在打着颤儿。
“你吓着他了。”秦风道。
“忘了,该让他拿剪子来剪的。”霍光摊摊手。
片刻功夫,小二手里捧了一大捧铜钱回来,“二位爷,这是找的零,刚刚那碎银子有五钱,值四百文,这是找二位的三百六十文。二位爷数一数。”
哗啦一声,一大堆铜钱倒在二人面前的桌上。霍光伸手抓了一把,“赏你的。”
“多谢爷的赏钱!”小二似乎不想再在二人面前多呆,捧着这把铜钱,转身一溜烟的走了,到了屋外,似乎在对屋外的同伴,指指点点的说着他们什么。
秦风看着面前的一大捧铜钱,脸上却是露出奇怪的神色。
“怎么啦?”霍光问道,“这铜钱有什么好看的?”
“你瞧瞧!”秦风从内里扒出一枚又一枚,将这些铜钱摆成一排,放在霍光的面前。
第620章 老户部
一枚枚各式各样的铜钱摆放在桌上。有的黄中透亮,有的却是泛着一层黑,有的字迹清楚,有的上面的字迹却是模模糊糊。这些铜板,并不仅仅只有越国的,还有秦国的,齐国的,以及楚国的,秦风甚至还从里面拔拉出了几枚早已经灭亡了百余年的大唐帝国的通宝。
霍光笑着指着这些铜钱:“瞧这几枚,一看就是楚国的,楚国人有钱啊,这钱里面的铜含量就很高,这铜钱便也做得极其漂亮,其实这种铜钱在我们北越流传并不广。”
“为什么这种漂亮的钱反而流传不广?”秦风奇怪地道。
“因为铜多啊!”霍光点了点这枚黄亮亮的铜钱:“这种铜钱会被一些有心人收走,然后从里面冶炼出铜来,制制种种青铜器,获利可比这些铜板多多了。陛下,刚刚我们用五钱银子,只换了四百文铜钱,您没有在意吧?”
秦风猛省过来,“对啊,我听苏开荣说过,一两银子是兑一千文啊。”
“官方价而已,真正在民间,一两最多兑八百文。”霍光道。
“钱贵银贱!”秦风吸了一口气。
霍光点了点头,伸手拔着一枚枚的铜钱:“这几枚是秦国的,秦人那儿啊,什么都制,当然也抱括铜,瞧这钱,铜含量未免太低了一些,所以字迹便模糊不清,一枚钱用不了多久,便几乎没什么用了,而北越的,比秦国的好一点点,但也好不了多少,可越国并不缺铜,这便是吴鉴的问题了。瞧这一大堆,最通用的是谁的?是齐国的。他们的铜铅比例比较恰当,所以在市面之上流通也更多。”
秦风脸色有些阴沉,一把将所有的铜钱扫到一起,揣进怀里,站了起来:“走,我们去苏开荣哪里。”
霍光有些迷惑地看了一眼秦风,他不太明白,秦风怎么突然看起来有些很不高兴了,瞅了一眼已是空荡荡的桌面,似乎与这些铜钱有关系。不过到底是为了什么,他就有些不懂了。
户部尚书苏开荣的府邸在越京城中,那也是排名前几位的豪宅,当了几十年的户部尚书巍然不倒的他,财富自然也是数得着的。当太平军进城,取北越而代之的时候,这位户部尚书可是胆战心惊了好些天,特别是张宁被卫庄一巴掌拍死在城头之后,他觉得阎罗老儿已经在他的头上不停的挥舞着小旗子了。
但结果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他仍然坐在户部尚书的位子之上,而且从现在看起来,皇帝陛下对他也是器重得很。
挑之以桃,报之以礼,苏开荣当然也明白,所谓的恩宠,也是随着时势而移的,太平军刚刚进城,明国初建,以前可以算是草寇的太平军,各类人才奇缺,特别是像自己这样统管全国财政的专业人士,只怕太平军中一个也没有。但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便没有,想要稳稳的坐在这个位置之上,自己当然得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一自然是得将事情做好。与秦风相处了几个月,他坐在这个位子之上,自然与秦风接触也极多,也算划明白了秦风这位大明开国皇帝的性子。那就是不管你以前如何,他看得是你做事的能力,做事的态度。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自己现在就算是一只好猫了,哪怕屁股之上很有些不干净。不过皇帝陛下看起来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过往。
把户部这一摊子事做好,并且小心翼翼的不掺和其它任何事务,涉及到其它朝政大事,也只谈涉及到户部的事情,而且尽量从业务之上来阐述。
对于上头交办下来的事情,不遗余力的去做。像吏部的吏治改革,各大部衙之中,户部是执行最坚决的,苏开荣在户部干了这么多年,户部里的大猫小猫,那心里是一本账。那些是干事的,那些是混日子,一清二楚。当下便将那些混事儿的给打发了。
此举倒是让户部其它官员吏员们精神一振,苏开荣的支持率倒是更高,这倒是让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除了这些业务上的东西,最重要的当然得向皇帝陛下表明自己对于大明帝国的绝对支持,当皇帝陛下从内库拨出上千万两银子送到国库之后,他左思右想了好几天,一咬牙,上了奏折,声称自己愿意向国家捐献部分家产。其中光是纹银就是五十万两,其它的以大量的田产来抵数,苏家几十年来的积蓄,被他这一折腾,家产可是忽啦一下就去了大半,苏开荣丝毫不顾家人的反对,两个儿子甚至因为抱怨而被他狠狠地用家法教训了一顿。而老婆也被他痛斥为头发长见识短。
当他做完这一切的时候,换回来了皇后娘娘钦赐的一副匾额。
“官员楷模!”
现在这副装裱精美的匾额便悬在中堂里。虽然是皇后娘娘赐字,但苏开荣当然明白,这其实便是皇帝陛下的意思。咱们这位皇帝陛下一手字儿,却是有些拿不出手,握惯了刀把子的,拿起笔来,可就有些不大顺当了。而皇后娘娘可是金枝玉叶,公主之尊,虽是女子,但这一手字,却是英气飒爽,只怕当世很多大家也要自愧不如。越京城上上下下,包括原来太平军的官员,获得皇后娘娘赐字的,只有自己一个而已。
“百万两银子而已,换来了苏家至少数十年的平安啊,值,值了!”站在这副匾额之下,苏开荣满意之极。
自己历经了两任皇帝,不,现在是三位了,当户部尚书几十年,能够一直不倒,除了业务精湛之外,当然还有如何做官的道理。
钱没了,可以再挣,命没了,还能有啥?
“老爷,门外来了两个人说要求见您。小人让他们在门口候着了。”一名家人出现在大堂门口,小声禀告道。
正自欣赏着皇后娘娘字体的苏开荣喔了一声,漫不经心地问道:“有没有说他叫什么名字?”
“说了,年纪大一些的说他叫霍光,年轻些的没有报名字。不过……”
一听霍光这个名字,苏开荣就吓了一跳,这可是堂堂的兵部尚书,怎么就带了一个随从就跑到自己家来了?这可是陛下心腹,万万怠慢不得的。
一转身便往外走,“你个瞎了眼的奴才,居然让霍尚书在门外等着,回头看我怎么收拾你。不过什么?”
“不过看起来这年纪大的像是年纪小的跟班。”听说是兵部尚书,这位门子也吓了一大跳,声音都有些变了。
“你说霍尚书像是跟班?”苏开荣的身子一下子像钉子一般的钉在了地上,瞪视着门子。
“是啊,像跟班。”门子颤声道。
苏开荣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噌的一下,头上冷汗唰唰地冒出,人也马上清醒了过来,转身,脚下生风,嗖嗖的便向外跑去,六十岁的老头,这一刻的腿脚,让年轻力壮的门子也是自愧不如。
大门并没有开,只是看了一扇侧门,两个人正站在侧门内的门廊之内,一看那个熟悉的身影,苏开荣几乎是汗流浃背,扑进门廊内,两腿一软,就要跪下去。
秦风一把拽住了苏开荣,笑道:“我是微服而来,这外头可还有人看着呢,关门,咱们进去说话。”
“关门,关门!”苏开荣连声对门廊里的几个已经吓呆了的门子连声道。
门哗啦一声便关上了,跟着卟嗵卟嗵,几个门子已是跪了一地。
“陛下请!”苏开荣的背躬得像是一个虾米。
秦风点点头,背负着双手向内里走去,在霍光等人面前,他随意得很,但在苏开荣这类官员面前,他皇帝的威风可是表露无遗。
“陛下,臣这便让家人来叩拜陛下。”紧跟着秦风,苏开荣小声道:“能够见陛下天颜,是他们的福气啊。”
“不必了,我找你是有些公事,没有必要惊动家人。”秦风皱了皱眉,“找一个安静些的地方。”
“是,陛下。”苏开荣赶紧道。
秦风坐在原本属于苏开荣的书案之后,从怀里掏出那些铜钱,一枚枚的放在苏开荣的面前。毕竟是几十年的户部尚书了,苏开荣立即便明白了秦风内里的意思。
“陛下,您想说的是钱政?”他低声道。
秦风点了点头:“苏卿,你是老户部了,这里头意味着什么,想来你很清楚。”秦风轻轻地叩着桌面,道。
“老苏,你户部的银兑钱可是一两银兑千文钱,但市面之上,可是一文钱对八百文。”霍光品着茶,看着苏开荣道。
苏开荣抬起头来,“这还算好的,像这种楚钱,一两银兑七百文六百文都是有的。”
“我瞧这一堆钱中,北越的钱通用的可不多,秦国的不必说,楚国的也少,倒是齐国的最多。”秦风看着苏开荣道。
“陛下,楚国钱好,大多被收走铸造青铜器,或者干脆收藏起来了,秦国和前越的钱质量太差,用上一段时间,便坏了,齐国的钱铜钱比例适当,铸造精美,自然就流通量大。”苏开荣小声道。
秦风的脸色有些阴沉。
“这里头可有大文章。”他盯着苏开荣,“你是老户部,不会不懂吧?”
苏开荣脸上顿时又唰唰地冒出了冷汗。
第621章 银票
“陛下,钱政敝端,自古有之,不单是我大明帝国,其实齐楚秦等国,也同样存在。不法之徒,禁之不绝,杀之不尽,犹如雨后春笋,前赴后继,说到底,还是暴利使其趋之若鹜啊!”苏开荣喃喃地道。
秦风摇摇头,“我不是说这个。”
“您不是说钱贵银贱这事儿?”苏开荣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正如你所说,钱贵银贱之事儿,不单是我大明帝国所独有,这事儿要从根子上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我今天要说得是,齐国铜钱在我国大量流行的问题。”秦风盯着苏开荣。
“陛下,这个是历史原因形成,齐国通宝在前越一直也都是流通钱币,与越国通宝一齐流通,户部现在正在筹备,准备铸造我大明通宝。”苏开荣道。
“齐国的这些铜钱在我大明大量流行,苏开荣,你想过没有,这些铜钱的背后是什么?”秦风冷哼道:“你是老户部,难道不懂这个道理。这会使我国的金银等贵重金属大量流向齐国,从表面上看,似乎并不显眼,而且齐国铜钱的流铜,还有效地缓解了我大明铜钱不足的问题,但从长远看来,这却是另一种掠夺,金济上的掠夺。长期下去,只怕到时候我们大明就要金银不足,尽是他们齐国的铜钱了。”
一边的霍光一愕,“陛下,没有这么严重吧?”
秦风冷笑:“霍尚书,你手中都是些大额的银票,但你说说,普通老百姓家里,是银子多一些,还是铜钱多一些?平时市面之上,流通的是银子多一些,还是铜钱多一些?”
“那自然是铜钱多一些!”霍光道。
“不错,一个老百姓手里,不说多的,只说他有十吊铜钱,那我大明帝国拢总算起来,会有多少铜钱?这些铜钱,有多少是我大明帝国自己的,还有多少是从齐国流通过来的?”秦风看着苏开荣,“这笔账,我想苏尚书更会算一些。”
苏开荣头上冷汗又嗖嗖地往外冒。咬牙道:“陛下,户部马上加快铸造大明通宝,以取代这些齐国铜钱,等大明通宝铸造出来,可由朝廷宣布,废止齐国铜钱在全国的使用。”
“那岂不是要乱套!”霍光惊道。
“可以兑换。”苏开荣道,“一比一的兑换,便不会引起百姓的慌乱。”
“这事儿,暂时不必做。”秦风摇了摇头:“这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这一批兑换完了,还会有下一批流通过来。而且这铜钱铸造,如果质量差了,百姓们不会喜欢使用,质量好了,倒又要便宜那些不法之徒,到头来,朝廷仍然吃力不讨好。”
“陛下,那,那户部要如何做?”苏开荣有些胡涂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样做才行呢?
“为什么一定要使用铜钱呢?”秦风突然冒出了一句话,让面前的两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不使用铜钱,还能用啥?
“铜钱多不方便啊!一吊钱,便是一千枚,总有半斤重,这要是十吊钱,便是五斤,老百姓们平时如果出个门,身上倒需要挂个褡裢专门装沉重的铜钱了。”秦风又跟着自言自语了一句。
“陛下,如果数额大了,便自然会用金银或者银票。”苏开荣赶紧道。
“银票!”秦风点了点头,一伸手,“苏尚书,你拿些银票来。”
虽然不知道秦风到底要干什么,但苏开荣还是起身,从身后一个抽屉里拿出一叠银票,递给了秦风。
将银票摊开,一张一张地放在大案之上。最小的是一百两面额的,最大的有一万两面额的。
“苏尚书,你可当真有钱,随随便便就能掏出数万两银子来。”看着大案之上的银票,霍光开玩笑地道。
苏开荣紧张地看了一些秦风,见皇帝陛下毫无反应,干笑几声,却不搭理霍光。
“今天我与霍尚书两个去来一碗面馆吃了几碗面。”秦风道:“身上没有铜钱,霍尚书便拿出了一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你这里,最小的也是一百两的,银票最低面额的便是一百两吗?”
“是的,陛下。”苏开荣道。
“为什么都是这种大面额的呢?”秦风有些奇怪地问道。“发行这些银票的钱庄,为什么不发行小面额的银票呢?”
“陛下。”苏开荣拿起一张银票,道:“每一家钱庄的银票,都是不一样的,为了防止有人造假,这些银票在印制的时候,可以说是处处玄机啊,陛下请看,这是我们大明现在最大的昌隆钱庄的银票,里面除了有昌隆两个字的水印之外,还有一些暗语,比方说这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十二个字,便是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这三十个了,代表着每月的三十天等等,而其中这些字的一勾一撇一纳,都有着一些外人所不能道的隐讳,所以不明所以的外人,想要仿制银票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银票制作起来也颇费功夫,主要是为了大笔银钱的往来而制作的。如果发行小额的,对于钱庄来说,那就是亏本买卖了。而且也没有必要。”
拿着一张银票,秦风翻来覆去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