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那女真小头目一排排地走过,一个个的伤卒被指而后出列。走到高应元这边时,高应元和韩五都没有幸免,也被指着出列了。
他们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明显看出,高应元有点惊慌。韩五却看出了一点门道,趁人不注意,用口型向他示意:“别慌!”
高应元自然熟悉,一看之下就明白了韩五的示意。他一向信服五哥,顿时放心了不少。
但那女真小头目走完一遍,大概指出了十分之一的人,大概三十来个。而后就走回那女真将领那禀告了什么。
那女真将领随即站起,走到近前看了高应元他们这些挑选出来的人之后,便点点头,而后就走了。
女真小头目一见,便对那千户点了下头。弯腰候着的千户立刻走到队伍前,大声喝着把没有挑选出来的那些人赶回了营房,同时有让高应元这些人重新集合。
女真小头目站在他们的前面,昂着头,叽里呱啦地一顿说。高应元他们只能听懂一些,毕竟女真语实在流传不广,就算女真人自己,有不少都是说官话的。
那千户在女真小头目说完之后,点头哈腰陪笑后,才面向队伍大声喝道:“你们祖上积德,遇到了好心的巴布海大人。一会之后……”
经过这个千户的解释,高应元终于搞清楚了什么事情。
原来,昨天前线回来了不少伤卒,让辽阳的建虏有点担心。豪格和巴布海商量之后,就决定豪格领兵增援前线的莽古尔泰,顺带着押解一些军需去前线。
因为辽阳处在大后方,城池高大坚固,豪格就抽调了尽可能多的兵力。留守辽阳的巴布海顿时觉得人手紧张,就想起了这些从前线负伤退下来的汉卒。
对女真人来说,目前的辽阳城中,他们肯定不会相信那些朝鲜人,也不怎么相信那些刚从沈阳抽调过来的三千汉奴。原本的汉军倒是可以相信,毕竟为他们做事也比较久了,已经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而在前方打仗负伤退下来的这些汉卒,信任度就更高。
基于这个原因,巴布海决定从伤卒中挑选比较利索的这些,用来管理监督汉奴和朝鲜人。
高应元和韩五听完之后,不由得又惊又喜,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同时看出对方眼中的含义。
正在这时,千户陪着那女真小头目过来,用手指着高应元和韩五说道:“大人,就是他们两人,这人叫高应元,他叫韩五!”
高应元和韩五一见,不由得同时有点紧张,这么被点名是什么意思?
女真小头目上下打量了下高应元和韩五,那冰冷的脸,带着高高在上的神态忽然有了变化,难得地露出一丝笑容,伸手拍了拍高应元和韩五的肩膀,用女真话说道:“鳌拜有夸奖你们两人,有胆识,对大金也够忠心,不错!”
韩五听懂了,不过他不会说女真话,只得陪着笑容用辽东话回应道:“那里那里,都是小人应该做的。”
当初在京畿之地的时候,韩五和高应元陪着鳌拜走了一趟京师,赢得了鳌拜的信任,多少获得了一些好处。不过从关内撤回辽东时,鳌拜并没有特意提出要他们两人划归过去。因此,他们两人按原本建制,最终驻守辽阳,并没有去沈阳。
原本以为和鳌拜的这段“感情”也就这样了,没想到这时忽然又提起,估计是有好事。
那女真小头目显然也听得懂韩五的话,见他这么识趣,好感顿生,难得不再装逼,没再用女真话,也改口用辽东官话说道:“鳌拜果然有眼光,你们两人很好,不错!”
第439章 老鼠出洞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了身边的千户一眼,而后又恢复用女真语,昂着脑袋宣布道:“你们三人,各领十人,跟我前去交接!”
这也就是说,韩五和高应元的身份一下提高,虽然没有正式官职任命,可却和千户所带之人一样,把挑选出来的伤卒一分为三了。
韩五和高应元见了,连忙感谢。千户虽然也陪笑,那眼角扫过他们两人时,却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
没多久,一个伤卒手下有了三十个汉奴,六十个朝鲜人。这也就是说,高应元和韩五以及那千户,他们的手下差不多各有300名汉奴,600名朝鲜人了。
他们的任务,是监督这些人把之前卸载辽阳中心官衙前广场上的粮食等物资分门别类搬到对应的库房去。
当高应元看到面前站着的这些人时,发现这些汉奴一个个都面黄肌瘦,身上穿着的倒还好,应该是从沈阳过来的时候,有发过旧衣服。虽然有些破烂或者补丁,至少能御寒。
那些朝鲜人的情况,就更糟了。汉奴和他们一比起来,至少还有肉,这些朝鲜人估计是长期挨饿,都快成活着的骷髅了。身上衣物也少,不少人站在那里都在瑟瑟发抖。也幸亏现在是五月份的天气了,要是换成寒冬那个时候,估计一个晚上这些朝鲜人就会冻死一大堆。
“你们都挺好了,乖乖地听千户大人的话,准时把活干完,就有饭吃,否则的话,不但要挨饿,还得受罚……”
那些伤卒一个个在趾高气昂地训话,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岂不是亏了这次机会。
高应元看看另外一边,那个千户甚至自己出场,在大声训话,显摆着官威。也只有自己和五哥,看着这些人,都没那兴趣再去凶他们。
他正在想着,忽然就听到官衙那边传来动静,转头一看,却见有一大伙女真人出来,其中一个是刚才露面过的女真将领,应该就是那个爱新觉罗巴布海,另外一个他倒是认识,就是爱新觉罗豪格。
看样子,巴布海是出来送行的,看着豪格带着手下骑马往兵营那边而去。
他正看着,忽然听到身后不远传来动静,连忙转身看过去时,却发现是送吃得过来了。高应元的肚子立刻便有了动静,提醒他肚子饿了。
他从前线回来,伤卒的待遇并不高。不要说能吃好不吃好了,吃饱都是个问题。至少高应元本人来说,躺着不动,能撑到饭点,要不是这样,没到饭点肚子就会饿了。
此时他饿了,其他人也一样饿了。原本队伍似乎毫无生气,这吃得香气一飘开,顿时队伍都有了骚动,似乎人群都一下活了起来。
那个千户那边,收到队伍的吃食后,先挑选了一下,而后自己吃了起来。
高应元有注意到,他让伤卒分发下去的那些吃食,似乎少了不少:“五哥,他在克扣粮食。”
韩五听到高应元的低声说话,都没转头去看,只是低声回道:“不克扣才怪了!之前我们吃的,就肯定有被他克扣掉的。”
说完之后,他看到边上没旁人,便低声交代道:“我们这边的,都给他们发下去,大事要紧。”
他们两人也不是善男信女,有了这样的机会,要是换了以前,肯定也要克扣一些。毕竟这种年月,手中有粮食,心中才能不慌。
高应元自然知道这大事是指什么,便点点头后,两人各自分开了。
当那些汉奴和朝鲜人看到自己分到的吃食,明显比边上那个千户那边要多时,不由得一个个都很感激。但高应元吃饱喝足走过去时,一个个都是点头哈腰,满脸感激之色。
高应元也不凶,只是学着韩五,微笑着巡视队伍,偶尔还问下情况,关心下他们的身体,更是赢得这些汉奴和朝鲜人的好感。倒是他们手下的那些伤卒,有点不明白自己的头为什么要对这些迟早要死的人那么好!
高应元正巡查着,忽然看到远处兵营那边又有了动静,旗帜飞扬,人头涌动,一队队的建虏骑马而行,在他们的身后,是汉军旗的兵卒看着汉奴和朝鲜人押着一车车的军需物资。在队伍的最后面,则又是女真骑军。
手下开始干活,高应元站在那里看着。可只有韩五知道,高应元是在发呆,其实应该是去联系陛下了。
不出他所料,高应元就是上了聊天群,把今早发生的事情都向崇祯皇帝做了禀告。
崇祯皇帝收到他这条私聊,不由得大喜。这还真是想着它时不能如愿,放弃了时却突然峰回路转。
他立刻联系魏木兰道:“你转告卢象升,就说辽阳那边,豪格今早领军出发去宁锦前线。辽阳城中,是爱新觉罗巴布海驻守,手下只有三百女真,七百汉军旗兵卒,汉奴和朝鲜人加起来不到三千。这个数额可能不精确,但相差不大。”
魏木兰收到后,过了好长一会,才回复崇祯皇帝道:“陛下,卢中丞以为,突袭辽阳至少有八成胜算。那个巴布海在朝鲜战场时,就是手下败将。应变能力一般,不足为虑!”
如果巴布海真是能力出众的话,作为努尔哈赤的儿子,也不会混得那么差了。
攻占辽阳的政治意义,不用说都知道。因此卢象升也没再强调,只是让魏木兰再传达道:“辽阳一旦被夺回,建虏必定震惊。不管是宁锦前线,还是朝鲜那边,建虏必定都会回师救援。臣再趁混乱前往沈阳救人,此二事,两不耽搁也!”
崇祯皇帝听了,一开始倒是蛮高兴的。不过很快他眉头就皱了起来,卢象升这个机会,太过粗糙,一旦真得开始实施起来,怕是问题不少。
他想了一下,便问魏木兰道:“你画画怎么样?”
魏木兰看到这句私聊,一开始还以为皇上回错人了。自己正在转达对虏战事,是个大事情,皇上却问起画画来了,是搞错了吧?
第440章 细节
“回陛下,属下以前可是头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魏木兰马上回答道,最后还难得的用了个笑脸符号。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想笑,看来自己把她过去忘记了,那成,应该可以的!
这么想着,他就又为成就值操心起来,几乎整整一天都去了宫外收集成就值,接近傍晚的时候,他终于给魏木兰转发了高应元发过来的照片:“这个是辽阳城内建虏布防图,你不要用夸张,原样画下给卢象升看。”
“是,陛下!”魏木兰不由得有点惊喜,看来这个聊天群的用处真是越来越大了。
从聊天群中退出来之后,她忽然又犯难了,这突袭辽东腹地,谁会带笔墨纸砚!
此时他们都躲在一处山坳中,等着天黑下来再行军。毕竟走了这么多天,已经远离海岸线,人烟慢慢地多起来了。
“中丞大人,陛下有传辽阳城防图过来,我需要笔墨纸砚才能画出来,您看?”魏木兰找到卢象升说道。
卢象升一听,顿时大喜,陛下竟然连辽阳城防图都能搞得到,真是太厉害了!
不过没有笔墨纸砚,那怎么办?卢象升随后眉头一皱,心中开始思索起来。
谁知就在这时候,却听魏木兰“啊”地一声,而后满脸通红。
“嗯?怎么了?”卢象升一见,有点担心地问道。
魏木兰连忙摇手,脸上带着红晕道:“没事,我没事,是刚才我向陛下也说了下难处,结果陛下给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法子!”
卢象升一听,吃了一惊道:“什么简单法子?”
魏木兰微微一笑,很是好看,让卢象升都稍微愣了下。而后就见她走到边上,折了根树枝,找了个平坦的泥地画了起来。
卢象升在她折树枝的时候,已经回过神来了,不由得自己都感觉有点好笑。自己这是被魏木兰带沟里去了!
这念头一起,他顿时又吃了一惊。皇上那么年轻,还一直在宫里待着而已,他却能立刻给出这种简单的替代法子,而没有被魏木兰误导。难道皇上真是天纵之才?
别人可能对此不以为然,但卢象升从地方官做起,又对军事很感兴趣。他明白,细节决定成败!当今皇上,能力绝对很强,远非大明前面那些皇帝可比!
他正想着,魏木兰已经画好了大概,抬头招呼卢象升,开始解说了起来。
他们正在说着,忽然外面有动静传来,转头一看时,却是在外负责警戒的刘兴治大步而来,到了卢象升面前便抱拳沉声禀告道:“中丞大人,前面官道来了五辆大车,应该是往这边山坳过来的。大概有四十多人。看样子,汉人有三十来个。”
卢象升一听,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这次山坳并不大,七百多骑在这休息,只要官道那边的人真往这边而来的话,绝对会发现的。
他没有多想,让人保护好魏木兰,自己则大步而出,到了谷口那查看。
这时,官道那边的五辆大车已经离开官道,往这边过来了。能看出来,大概十来个女真人骑马跟在后面,不时还挥鞭打下走得慢的汉人。
“中丞大人,很可能是运尸体到山坳里面的坟地的。”刘兴治又看清楚了几分,便马上禀告道。
卢象升点点头,他也看到了,大车叠在那里的都是尸体。之前山坳里有坟地,还以为这种地方不会有人来,没想竟然撞到运尸体过来的。
“断了他们后路,一个都别放跑了!”卢象升没有犹豫了,立刻下令道。
刘兴治领命,悄悄地去布置了。
谁知,忽然异变顿生。就在离谷口不远,“啪”地一鞭打下后,那被打的汉人竟然直接揪住了鞭子用力一扯。
那马上的女真人大概十六岁左右,猝不及防之下,一下被拉下了马。那汉人立刻扑上,拳打脚踢,疯狂地殴打着,让那被打的女真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其他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过了好一会后,终于有女真鞑子先回过神来,立刻驱马过去,挥起马鞭劈头盖脑地打下去。
其他汉人见了,连忙过去,不是去帮同伴,而是上前拉开那汉人。
那汉人却浑然不顾一切,只是想多踹几脚那地上的女真鞑子。不过很遗憾,他并没有如愿,四五个汉人把他拖走,而后架着他的胳膊,架得牢牢地。
其他女真鞑子有下马去查看地上那同伙,也有的警惕地四下查看,盯着已过来围观的其他汉人。为首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则驱马到了被架着的汉人面前,冷冷地看着他,忽然也扬起马鞭,一下,一下地用力打下去。
“呸!”那汉人竟然一点都没求饶,反而不避鞭子,一口带血的痰吐向那打他的女真鞑子。
那女真鞑子没想到还有这一处,来不及躲避,一下被喷在了鼻梁上。
顿时,他那脸一下涨得通红,伸手擦掉那血痰,也不扬鞭再打,而是反手抽出了腰刀。
“阿玛,等等,我来!”之前被打那年轻女真挣扎甩开其他护着他的同伙,从靴子里抽出一把牛耳尖刀就扑了过去。
为首那女真鞑子一见,略微一带缰绳,把马带开,让出了空间。
“你们别想着能活下去,建虏不是人,迟早轮到你们的!”那汉子怒吼着,显然是在对别的汉人说得。
听到这话,那三十来个汉人都有了点反应,人群有了一丝骚动。然而,当马上那些女真鞑子转头警惕地扫视他们时,场面顿时又安静了下来。
“你这汉狗,竟然敢打我,我让你还手!”那年轻女真鞑子凶狠地喊着,举起明晃晃地尖刀,厉声喝道,“我要活剐了你!”
那汉子又挣扎起来,似乎对面前这个年轻女真有刻骨的恨,还想着去攻击他。
然而,架着他的那些汉人马上用力,死死的地架着他,甚至还有一个汉人蹲在地上使劲抱着他的两只脚。
那年轻女真鞑子见他已经被架得一动都动不了,便狞笑着举起了尖刀,似乎要先去割他的鼻子。
第441章 是飞鱼服
就在这时,只听“嗖”地一声,就在一眨眼间,一支箭便叮上了那年轻女真胸口,去势未消,并带着他往后倒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又都吃了一惊,仿佛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事实。
马上的女真鞑子首先回过神来,一个个抽出腰刀,要么干脆抬头看向箭支来向,前面不远处的谷口。
这一看之下,又让他们大吃一惊。只见那谷口冒出了骑兵,穿着盔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光芒。一个接一个,就如同那谷口里面是个无底洞,不停地有骑兵冒出来。看到的人,脑袋上都冒出一个问号。看那盔甲样式,似乎是大金的骑军,好像有镶黄旗,正白旗的都有。他们这是干什么?
终于有人从这些骑军扑过来的气势中反应过来,这些大金骑军肯定有问题,立刻便调转马头准备逃跑。
然而,这里离谷口实在太近,他们又愣了一会才动,那马速还没起来,蜂拥而至的骑军就把他们淹没了。
那三十来个汉人都傻眼了,本能地抱着脑袋,蹲在了地上,心中祈祷着如来观音什么满天神佛保佑自己没事。
“禀告中丞大人,建虏无一走脱!”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带有辽东口音的官话响起,让蹲在地上的那些汉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闻声看过去。
只见刚才的骑士中,有一人翻身下马,向谷口方向正大步而来的一名高大白硕的汉子抱拳禀告。
这个是中丞大人?是巡抚?什么巡抚?蹲着的汉人都在发愣,脑袋中有一连串想不明白的问题。
只见那被称为中丞的高个子正把一张大功丢给身边的一个人,然后手一挥吩咐道:“全部带进去,外面清理干净!”
“遵命!”刚才说话那人答应一声,便开始动了起来。
地上蹲着的汉人被一群骑士看着,驱赶着他们往山坳里面走去。听着这些骑士都用汉话招呼,不少汉奴的脸上,露出了又惊又喜地表情,他们有点不敢相信,想问个清楚,却看到这些骑士一个个都冷着脸,似乎不想搭理他们,只好把心中的疑问憋在肚子里,顺从地走着。
到了谷口,再往前走,就看到山坳里面的全景了。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他们顿时惊呆了,双脚不自觉地站住,嘴巴张得大大的。后面的人跟着往前走,一时没想到前面的人会停住,一个接一个地撞上去,秩序都有点乱了。
山坳里面,竟然全是骑军,人数之多,实在是让他们瞠目结舌。
如果他们光看刚才出去那些骑士的装备,还不好区分什么的话,这山坳里面有一大半都是穿着明军服饰,这就足以证明,这些人是什么身份了!
“你们……你们是朝廷的军队?”有人终于忍不住,就近问一名骑马低头看着他们的骑士道。
那骑士却冷着脸,似乎很不屑地说道:“啰嗦什么,快进去!”
好像不友好,有点意外,但问话的汉奴却不以为意,脸上的喜悦怎么都掩不住。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可他能听出来,这应该就是朝廷的骑军!
每个汉奴都很配合,乖乖地按吩咐被押到了山坳中间的一块空地上。让蹲下就蹲下,绝不坐着,更不会站着。
倒是之前被打的那个汉奴,是被人抬进来,就躺在地上起不来。
一阵脚步声传来,这些汉奴闻声看去,却是一大群人簇拥着刚才那高大的汉子过来了。在他的身边,还跟着一名娇小的军卒,看那服饰,好像和周边人不一样。
汉奴堆中,忽然有一人站了起来,指着娇小军卒,充满了惊喜,大声叫了起来:“是飞鱼服,那是飞鱼服,我认得,我认得那是飞鱼服!”
飞鱼服,虽然不是锦衣卫才能穿,但飞鱼服就是代表锦衣卫,这点,只要是大明人都知道。
这辽东大地上,突然出现了绝不可能出现的锦衣卫校尉,身边还是那么多军卒。毫无疑问,这绝对、肯定是朝廷的军队!
魏木兰的出现,让这些汉奴顿时骚动了起来,比起刚才之前,还要激动得多,甚至有几个人还流下了眼泪。
场面稍微有些乱,边上看着的军卒不由得喝斥出声,让他们都闭嘴,蹲好!
过了好一会后,场面终于又安静了下来,卢象升就坐在他们前面,挺直着胸膛,俯视着他们问道:“你们是怎么回事,谁来回答本官?”
魏木兰就站在卢象升的身侧,刚才看到这些汉奴对自己的出现,表现得那么激动,她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自豪感。这几日的行军疲惫,似乎也一下消失无踪。
此时她怕这些汉奴搞不清楚身份而有疑虑,便在卢象升说完之后,跟着说道:“这位是登莱巡抚卢中丞,你们据实回答,不得有任何欺瞒!”
一听面前这位高大的汉子竟然是大明的登莱巡抚,顿时,这些汉奴再次被震惊了。登莱巡抚啊!大明的高官,竟然出现在这辽东腹地了!
在稍微愣了片刻后,汉奴们的情绪,就犹如烧开了的开水般沸腾了起来,纷纷抢着回答卢象升的问题。一时之间,反而听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卢象升不得不指定了一个人来问,才搞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些汉奴,大部分是去年底被建虏掠到辽东的汉人,被分在前面不远的一处庄子里干农活。但今年以来粮食越来越紧张,汉奴什么活都干,却没几口吃的,最近半个月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人累死、饿死。
也就这天气还冷,建虏就积累了几天的尸体再一起运到这边来埋掉,免得生了瘟疫。
卢象升听得眉头皱着,又一指地上躺着那个伤痕累累的汉子问道:“你是怎么回事?”
这汉子之前被鞭子抽,身上伤痕累累,原本就是憋着一口气,此时已支撑不住,因此只能躺在那里,听到卢象升问,便恨声回答道:“那建虏把我妹折磨死了,想着反正要死,就和他拼了!”
第442章 我们没有被遗弃
卢象升听了,心中一声叹息,而后环视其他汉奴,面容严肃起来,厉声喝道:“你们为何要帮着建虏?就那十来个建虏,大都是建虏中的老弱残疾而已,你们三十来人,搏一搏是有希望的!”
一听这话,刚还激动着的汉奴,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们的情绪低落了下来。其中一个年级稍微大点的,脸上带着一丝悲苦之色道:“大人,我们就算搏赢了又如何?能逃到哪里去?”
“是啊,大人!”另外一名年纪也比较大的汉奴跟着说道,“以前毛帅在的时候,我们还能往东江跑,至少还可能有一条生路。但自从毛帅死了之后,东江并不收我等逃民!”
“没有了东江这边,我们无处可去!既然如此,我们抵抗有用么?”这话一说出口时,不少人心有戚戚地一起点头。
魏木兰一见,惊讶地问道:“不是还有山海关那边么?”
“山海关?”最先回答的那人,带点自嘲地呵呵一笑道,“建虏在那边布有探马,往那边是自投罗网。再说了,就算真能逃过去又如何,他们担心我们这些逃民中有奸细,根本不会接纳我们!”
这话说完之后,地上躺着那个汉子也开口了:“大人,他们没有援手,其实……其实真不怪他们。我要不是不想活了,也不敢反抗的。”
一听他这么说话,那些汉奴不由得露出了一丝感激。他们知道,不管他们怎么解释,都不如这汉子的原谅来得实在。
那躺着的汉子见卢象升注视着他,便继续开口说道:“我们被建虏掠来之后,逃不能逃,每天饿得半死,都没力气反抗。朝廷大军不要说能不能打赢建虏,更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谁还有希望?也只有像我这种不想活得人,才会拼死抵抗下,想着捞一个垫背报个仇的!”
卢象升听着他们的话,看着他们的表情,不由得沉默了。刚之前的时候,他心中还暗恨这些汉奴竟然不放手一搏。可如今听他们的话,却是能理解他们的处境,他们的行为了!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都和蔼了一些,对这些汉奴说道:“皇上已将袁崇焕正法,还了毛文龙总兵一个清白。本官出任登莱巡抚,也和建虏在朝鲜打了几仗,消灭了两千建虏。奴酋领大军前往朝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明白了症结所在,他自然知道怎么说了。
果然,他的话一说出来,蹲着汉奴的眼睛顿时都亮了起来,他们看着卢象升,似乎想从他的脸上求证,这说得是不是真的?
正在这时,谷口那边又传来动静,却是毛承祚带着那些女真手下查探情况回来了。
只见他大步走到卢象升这边,眼睛扫过那些汉奴,而后沉声禀告道:“中丞大人,前面五里地方有一处庄子很大,刚好卡在前往辽阳的路上!”
他这话刚说完,忽然汉奴堆中有一名廋弱的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你是毛帅义子?”
毛承祚转头看了他一眼,本来并不想回答,可眼睛余光看到,卢象升似乎也关心,且脸色好像比较和蔼,便点点头回答道:“某正是毛大帅义子毛承祚!”
毛文龙的义子其实非常多,但毛承祚却是所有义子中的头,名气也比较大。也因此,当初袁崇焕才会在杀了毛文龙之后,让毛承祚来统领安抚。
他这一答复,立刻让这些汉奴都激动了。毛帅义子都称这人为中丞大人,那他这么高的官,说话肯定不会骗人吧!
毛承祚不管他们,转回头继续禀告道:“周围三十里左右无其他庄子,末将去那庄子查探,没有遇到在野外的人,暂时还不知道内部虚实。”
他们前探侦查的空档,那些建虏刚好押着这些人过来埋尸体,就正好没碰上。
“我们就是那庄子里的,我知道里面的建虏有多少……”
“庄子里有五百多建虏老少,他们……”
“……”
汉奴们听了,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恨不得表现再积极点,把那庄子里的情况说个一清二楚。如此一来,反而有点乱,让人听不清楚。
卢象升的脸色严肃起来,立刻点了一名汉奴来说,并不时提问下,很快就掌握了庄子内部的虚实。
之后,他转头看看山坳里的部下,稍微沉吟一下后,便对那些汉奴说道:“本官要端掉这个庄子,你们可愿配合?”
“愿意,愿意,当然愿意!”
“大人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
汉奴们一听就激动了,纷纷回应,群情激昂!
这样的事情他们不知道盼了多久,甚至连做梦都想,如今竟然真得有了,又怎么可能不激动!
卢象升看得有点欣慰,便立刻传令左良玉、黄得功过来,就在这些汉奴面前,商量攻占庄子的事情。
有这些汉奴随时可以询问,一个简单实用的计划便有了。卢象升站了起来,对他们说道:“左良玉、黄得功两部人马,埋伏官道两侧,如有建虏从庄子里逃出,一定要截获,不得放走一人。等庄子彻底控制后,会给你们信号。”
就一个庄子而已,哪怕比较大,其战力根本就没什么,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他们有人逃走。
卢象升布置完了之后,便对那些汉奴说道:“辽东汉民,乃皇上之子民,皇上从来不曾忘记,一直惦记着你们。皇上更是金口玉言,已宣告天下来日必将御驾亲征。本官奉旨,也将让建虏寝室不得安!这辽东,必将是大明的!”
汉奴们听得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跪了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