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想着,他脸上很淡然,挥手向王承恩吩咐道:“时辰差不多了,让群臣上朝吧!”
  中午让臣子都去用了午膳,稍微休息了一会,再开一次非正式朝会。在京师的皇亲勋贵,五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要参加。
  这次非正式朝会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封白杆军秦良玉为忠烈伯。这时候的伯爵,还是很值钱的。
  秦良玉还是一个女人,竟然被皇帝封爵,就算她久经战阵,杀敌无数,经历过无数险情,早已是内心强大,可此时此刻,她亦是双目通红,跪地俯身,激动地奏道:“末将只一妇人,何德何能,得令陛下如此看重。末将甘为陛下之爪牙,为朝廷张目,为国尽忠!”
  “呵呵!”崇祯皇帝微笑着伸手示意道,“秦卿快快平身!卿之功勋,有目共睹,忠烈两字,真是相配!朕说过,大明忠烈为大明,大明亦不会负忠烈。如今朕再补充一句,任何人等,只要有贡献于朝廷,有贡献于大明帝国,朕亦不会负之!”
  秦良玉听了,又是再三谢恩,才回归队列。亲眼见证了早上忠烈堂前一幕,如今又听到皇帝的表态,还蒙受如此之重的国恩,别说她原本就是一腔忠心,就算以前没有,此时也肯定有了。
  如此一来,在满桂之后,又一个伯爵出现,顿时让所有武将都为之眼红。他们知道,崇祯皇帝出手还真大方,那也就是说,随后的新军选拔兵源最多的总兵,也肯定会兑现封爵的承诺。
  崇祯皇帝扫视下方,发现那武将队列中,似乎一个个都精神了不少,抬头挺胸,目不斜视,嘿嘿,好像无意中用上了一招千金买骨。
  他没再管这,看着下方,大声说道:“朕之水泥,如今已有两处,一处是大明忠烈堂,另外一处是大明中央银行……”
  一听这话,底下所有臣子都不知道皇帝想说什么,不过话题中有水泥那新鲜玩意,他们一个个都很好奇,便聚精会神地听着。
  “大明忠烈堂已经启用,相信你们都已看到过了;大明中央银行也已经完工,如今正在进行内部装饰,不日即可启用。”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下,让底下这些臣子有个想法,而后才继续说道,“大明忠烈堂要严防走水,而大明中央银行在他日是要存金银,亦要印出大明纸币,必须牢不可破。而水泥这等建筑材料,则刚好都满足这两点要求。除此之外……”
  底下群臣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不少臣子开始考虑,是否要求皇帝赏赐一下水泥用用。
  “水泥相对木料建筑来说,还能防腐朽,防虫蛀,防雨水清洗,修建速度快,建造楼层高等优点。对于朕所说这些,诸卿可以实地去感受下!”
  皇帝这么说,那肯定是真的了。
  底下所有臣子,不管是那些皇亲勋贵,还是那些文臣武将,都不由得眼睛冒光,这么好的东西,皇上既然说出来,那是不是准备赏赐给臣子用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一点要向皇帝讨要一些才行!
  崇祯皇帝在上面看着他们的表情,一下便能猜出他们的想法,心中不由得一声冷笑,不过表面上还是保持着原本的表情,继续缓缓地说道:“这么好的东西,朕不想敝帚自珍,因此决定把水泥拿出来……”
  一听这话,顿时,有几个王公大臣顿时跃跃欲试,就想先一步出列讨要了。
  但崇祯皇帝明显看出他们的意思了,便加快了说话速度,大声说道:“朕决定成立大明皇家水泥公司,向全天下售卖水泥,让水泥能在大明普及,造福百姓!”
  “……”所有臣子听到这话都愣了,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意思,皇上是说要成立啥,是用来卖水泥?
  有些博学多才的官员,则马上想起孔子的《大同》《历词传》有曰:“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庄子也曾说过:“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也!”
  难不成皇上所言之公司,即为此公司乎?


第269章 合作共赢
  而有些老古董点的儒臣一听,则是另外一种想法,一种痛彻心扉的想法:皇上为何有如此念头,行商乃是贱业,堂堂大明天子都要去经商,这……这是天要塌了么?
  在大明的历史上,正德皇帝也做过类似事情。不过人家并不是真正的经商,而是在皇宫内让宫女内侍假扮商人,他去参与买卖而已。
  如今听崇祯皇帝的意思,这是要真正的经商,这岂能真行之?
  就只一会的功夫,就有人回过神来。只见一名胡子头发全白的文官出列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乃一国之主,岂能与民争利之……”
  崇祯皇帝早就料到有人会劝谏,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他话刚说完,就有人跳出来了。
  说句实话,皇帝参与经商,这确实不可以。毕竟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如果他经商的话,谁能和他抢生意,国家政策还都是他制定的,怎么搞都是赢!
  崇祯皇帝心中闪过这个念头,而后马上打断了那老臣的话,大声说道:“卿激动啥,朕还没说完呢!”
  原本跳出来的臣子,就有思想准备,等着皇帝否定劝谏,而后他就再劝谏。可没想到,皇帝开口,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一下让他张开嘴,呆在那里了。
  首辅温体仁可谓是崇祯皇帝的忠实秘书,一切以皇帝为马首是瞻。他见此,立刻出言训斥道:“如此大年纪了还这么冲动,退下好生听陛下讲完,不得再御前失礼!”
  那老臣不由得满脸通红,就感觉一腔激情一些泄完了,无奈之下只能告罪退回队列。
  有了这么一个例子,其他臣子,不管是什么想法,都不敢再随便表态,就等着皇帝先把话说完,等着其他同僚先跳出去趟趟水再说。
  崇祯皇帝看底下又安静了,他才又开口道:“这个大明皇家水泥公司,朕打算分成若干股,其中朕以水泥配方入股,占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另外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便拿出来拍卖,就一股一股地卖,价高者得。之后售卖水泥所得,所有持有股份者,亦可每年分红。”
  这个时候,民间的商行之类,早就有干股之说,因此皇帝所说之大明皇家水泥公司的经营方式,在殿内的这些人,基本上都能理解。
  特别是那些脑子灵活一点的臣子,更是意识到这大明皇家水泥公司将是一座真正的金山,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刻,这些臣子的眼睛,顿时闪闪发光,贪婪之色,就算御座上的崇祯皇帝不刻意去观察,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有一些臣子听了,就比如刚才满脸通红过得那位,听到这里后,感觉自己之前所理解的并没有问题,顿时又斗志满满,准备再次劝谏。只是有了第一次教训,他准备再等等。
  崇祯皇帝扫视了一遍下面的反应后,便再次宣布道:“朕所得的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则拆分成七份,归工部、礼部、吏部、刑部、兵部、户部以及内宫所有,是谓国有股。所得分红,用于六部和内宫。”
  一听这话,底下群臣顿时炸了。他们一个个议论纷纷,和身边的同僚说着自己的意见。就连刚才那斗志满满地老臣也不例外,完全忘记了之前要做什么。
  皇帝的意思,也就是说水泥这座金矿银矿,是要大家一起分,既然这样,那大家都开心,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不是!
  甚至在那老臣身边的一些激进点的同僚,一个个指着他的鼻子低声说他了,要是敢犯贱反对,就打死你这个老不死的!
  见到底下大部分臣子的嘴脸,崇祯皇帝不由得摇摇头,当即咳嗽一声。
  底下臣子一听皇帝又有动静,立刻闭嘴不语。纷纷躬身面对皇帝,要多尊重就有多尊重。
  只听崇祯皇帝稍微严肃了一些,认真地说道:“不过水泥乃是关系国计民生之重要战略物资,是今后大明需求最为广泛的物资,因此朕决定,水泥之价格必须由朝廷掌控,仅以秉承薄利多销为原则。”
  听到这话,底下臣子不由得有点失望,这得损失多少钱啊!不过他们也不是笨蛋,很快明白,这水泥只要有赚就成,那就还是一座源源不断地金山银山。
  而这价格管控的话,又让那些老成持重地臣子暗自点头,看来皇上真是心系百姓,是个好皇帝!
  就这样,大明皇家水泥公司基本上就这么定下调子了,崇祯皇帝宣布,三日之后,便进行公司股份的拍卖。这原始股,就定在十万股。之所以要多些,就是想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参与进来。
  如果拍卖时间定长点,让大明所有人都知道有这事,再赶来京师的话,估计每股价格会更高。不过基于崇祯皇帝某种不能说得原因,最终还是选择在三日之后便开拍股份。
  这一次的朝会,算是大明开国以来最为特殊的一次,不管官员大小,不管所属文武,每个人都是开开心心地散朝。不过他们似乎也很忙的样子,一出了殿门,便急急忙忙地走了。
  崇祯皇帝听着王承恩又八卦那些臣子的表态,不由得心中暗自鄙夷,这还只是开始,三天之后,朕还有一招要用,你们就等着再乐吧!
  随着这些官员匆忙回家,消息也随即散开。顿时,各路人马,纷纷开始调动资金,甚至出现了不少物资贱卖的情况,就是为了凑集尽可能多的资金,以便能拍卖到尽可能多的股份。
  谁都不是傻子,这个大明皇家水泥公司的股份,基本上是一个传家宝,或者说是聚宝盆。家族只要有一股,不管如何个情况,都会心中有底气。甚至可以说,有了这股份在手,比起以前传家用的田地都要好。
  “来啊来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祖传碧血剑,只要五十两银子了。”
  “旺铺转让,八折贱卖,要买的快来,千万不要错过了!”
  “这位客官,来来来,奴家今个打折,半价,来玩玩嘛!”
  “……”


第270章 吴达济的见闻
  一辆大车,摇摇晃晃地进入京师城门。里面坐着四个人,从衣着打扮和所坐位置看,该是三个下人,似乎是两个护卫,一个书童,一个老爷。他们的脸色都不好看,满面愁容。
  这四人,就是朝鲜派出的求援使者,他们在前两日在登莱巡抚衙门总算见到了新任巡抚。让他们意外的是,这位中丞大人似乎和以前任何一人都不同。虽然一口答应他们说,他会亲自领兵支援朝鲜,可他们才不会相信,就算是最厉害的袁可立,也没有亲自带兵上阵的道理,毕竟巡抚只是文官而已啊!
  不过幸运的是,那位中丞大人还是同意他们来京师,再向朝廷求援。这不,他们心系祖国,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大明京师。
  为了防止可能的意外,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朝鲜使者的身份,乔装成大明普通百姓进京。反正他们几个人,对于汉语都很好,只要不拿出身份印信,谁都以为会是大明人。
  之所以让他们如今的脸色那么不好看,愁容满面是,他们踏入京畿之地后,竟然听到说建虏大军在去年下半年入寇,甚至差点就攻下了京师。
  所幸的是,大明皇帝的胆量大,没有逃跑,敢和建虏对抗到底。否则要是换成本国国王的话,怕是已经签下城下之盟了,亦如上次一样。
  但不管怎么样,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大明虽然庞大,可似乎也不强了。想起万历年间的大明,那个时候,可没有谁能打到京师城下。这时候,大明还有能力真得去帮自己的国家么?
  领头的吴达济很不看好,特别是看到京畿之地被建虏肆虐后所留下的痕迹,估摸着大明皇帝自己收拾烂摊子都焦头烂额,肯定没心思管朝鲜了。毕竟如今的朝鲜,名义上已经脱离和大明的藩属关系,人家要不管你朝鲜,其他国家也不会说什么。
  这四个朝鲜人就这么郁闷地想着,忽然听到车外传来热闹的声音。这动静,简直和城外是两个天地,怎么会这么热闹?他们不是刚经受过建虏兵灾,应该没什么活力,至少不会这么热闹才对啊!
  几个人互相看看,脸上都有疑容,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
  吴达济略微一沉吟,便吩咐那个书童道:“你去打听下京师情况,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京师情形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那书童立刻答应一声,连忙站起来。谁知坐得时间久了,一下没站稳,差点就跌倒了,幸亏那两护卫扶了他一把。
  吴达济倒也没怪罪,日夜兼程的赶路,连睡都没什么睡,疲惫是很正常的事情。
  马车靠边停下,大概停了小半个时辰,一直等到吴达济以为那书童出了什么意外,或者干脆就跑了不想回朝鲜时,那书童终于回来了。
  吴达济原本想训斥一番,可看到那书童激动万分的样子,又让他忘记了训斥,连忙问外面什么个情况?
  “大人,大喜啊,大喜!”书童几乎是笑得哭了地禀告道,“大明果然还是大明,真得非常厉害……”
  “你在说什么呢!说重点!”吴达济一听,心痒得很,立刻大声要求道。不自觉间,他的精神都一下振作了好多。
  其他两名护卫也一下被勾起了好奇心,都看着那书童,等待他的下文。
  “大人,我们见过的那位中丞大人果然是个厉害人物,他在昌黎之战中……”
  卢象升的事迹一八卦出来,顿时就把吴达济等人给惊呆了。大明果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竟然连这样文武双全的人都有。他能出任登莱巡抚,看来真是朝鲜之福。之前说亲自领军,也绝对不是儿戏!
  “大人,还有,还有呢!”那书童又兴奋地介绍道,“大明之所以被建虏入寇,是因为有内奸。他们卖粮食,铁器等物资给建虏,还带军情……”
  “该死,真是该死!”吴达济听得大声怒骂,“这些晋商被千刀万剐,真是大快人心,好,好!”
  要不是这些晋商,辽东建虏绝对不会这么强,肯定会被大明收拾。就算没有,也肯定忙不过来,不会去打朝鲜,迫使朝鲜签下城下之盟。想起朝鲜竟然向那些蛮夷臣服,真是奇耻大辱!
  “就在前两天,大明忠烈堂前,五百多个女真鞑子,是真正的女真鞑子啊,两排就这么站着,全部杀了祭旗……”
  听到书童再次的爆料,吴达济更意外了,连忙吩咐道:“快,先去那大明忠烈堂,我要亲自看看那些首级,快点!”
  如果其他事情算是有点虚,可能传闻夸张的话,那些首级就挂在那里,亲自去看看,才能心里真正有底。那可是五百多个女真鞑子的首级啊!想想上次的战事中,朝鲜死了那么多人,却连一个女真鞑子的首级都没有,那忠烈堂前挂着的首级,要是真的话,那之前所说的那些事情,估计也绝对是真的了!
  他们匆匆赶到奉天门广场上,车还未停稳,吴达济就想下车,差点就因为站不稳而跌倒,幸亏是护卫扶助了。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情,不值得一提。吴达济抬头张望,顿时又被水泥所修建的大明忠烈堂给惊到了。
  这其实也不能怪他,毕竟水泥是个新鲜事物,他以前没见过。而这大明忠烈堂,又修建的磅礴大气,庄严肃穆,对于偏居一偶的朝鲜人来说,确实是震撼的。
  就在那大明忠烈堂高大的大门两侧,各自挂着一长排建虏首级。似乎也有不少人在那观看。吴达济见了,连忙快步走过去,也去细细打量。
  他虽然没有见过真正的女真鞑子首级,可活着的女真鞑子他是见过的,因此一边回忆着一边印证,似乎还真就是女真鞑子,不是假冒的首级!
  其实,他看到这些首级真挂在这里,任凭百姓观看的时候,就知道这肯定是真得了,否则谁敢这么挂,万一被发现是假冒的,那岂不是有损朝廷脸面。
  吴达济顺带着参观了大明忠烈堂,看到听到大明忠烈的事迹,顿时感觉大明还是人才济济,忠勇之士甚多,又听了不少有关大明皇帝的事情后,终于再也忍不住,必须赶紧去求见大明皇帝!


第271章 毛文龙平反
  然而,大明皇帝不是他想见就能见到的。哪怕他亮出朝鲜使节的身份,也是一样。他必须去鸿胪寺报到,等待皇帝召见。
  其实,他在登莱刚见到卢象升的时候,崇祯皇帝就从如花的留言中得到相关消息了。吴达济他们来京师,就是他下的旨意。
  崇祯皇帝了解了朝鲜半岛的情况,不想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让大明去替朝鲜打仗,这种亏本的买卖,不好做的!
  当然了,明面上,大明自然也是有理由的。就比如说,这么大的军事行动,需要京师皇帝允许吧,等你赶到京师,就拖延掉一段时间了。
  还有,登莱巡抚刚上任,是不是要熟悉下登莱的情况吧,这也要时间。等到朝鲜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多少能耗掉一些建虏大军的精力时,卢象升再择其薄弱出击,不要求战果多少,就是要显示大明的存在。当然了,如果有机会,能狠狠地干建虏一票,崇祯皇帝也是没意见的。
  此时的登莱巡抚卢象升,就领着东江镇大小头目,就在毛文龙的坟前,宣读圣旨,给毛文龙平反。
  这一刻,东江镇的军民,无不激动垂泪。
  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毛文龙曾经如何如何,他们只记得一条,如果没有毛文龙开创了东江,让他们这些辽东汉民有了个容身之所,那么他们很可能已是辽东大地上的一钵黄土了。
  那个时候,建虏的屠刀对于辽东汉人,丝毫不手软,不管男女老弱,只要建虏高兴或者不高兴,想杀就杀,比猪狗都不如。而朝廷的官军,却是一败再败,都退回宁锦一线去了。
  辽东大地上,对于汉人来说,那已是一块被朝廷抛弃了的地方。绝望,是每个辽东汉人的感受。父母妻儿之仇没法报,就连自己都活得猪狗不如,今日不知明日事。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毛大帅领着一群衣衫褴褛的手下来了,把他们带出了建虏的屠刀下,给了他们一份活下去的希望,给了他们一个将来有可能会报仇雪恨的机会。
  就算他们在毛大帅的带领下,一直胜少败多,很多时候,饥一顿饱一顿,还有不少不公正的对待。可他们并无怨言,毕竟这比起以前,要好太多了。
  然而,随着毛大帅突然被杀,他们茫然了!毛大帅,在东江,在他们的心中,是主心骨的存在,没有了他,东江便成了一盘散沙,基本上没人再看到希望。
  此时此刻,当他们看到朝廷终于醒悟过来,给毛帅平反时,全都泣不成声!
  大帅,您可以安息了!
  卢象升宣读完圣旨,又给毛文龙上了香,而后转身扫视着东江将士,回头看了一眼站在边上的如花,才又回头看着他们,大声说道:“本官知道,东江的日子很不好过,缺吃少穿,要什么没什么,这种情况下你们还要和建虏打仗,实在是苦!”
  一听这话,大部分东江将士不由得又激动了起来。这可是登莱巡抚啊,说出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朝廷终于认识到东江的不容易了?他们心中,有一种被理解的感动。
  卢象升缓缓扫视着他们,稍微停顿了一会后,再次大声说道:“因此本官决定,巡抚衙门暂且移驻皮岛,尔等吃什么,本官吃什么。东江日子再苦,由本官和尔等一起扛过!”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自己是听错了还是怎么的?中丞大人要常驻皮岛,这……这可能么?
  不要说皮岛条件很差,就是危险性,也远不是登莱可比。中丞大人可是文官,还是朝廷大官来的,你要说吃的,他如同那些将领一般能自己做吃的,倒也不会太差,可万一建虏攻上岛来呢?难道中丞大人会不怕死?
  在他们的意识中,自动忽略了卢象升所说的那句“尔等吃什么,本官吃什么”。
  卢象升看着他们发呆的样子,知道他们此时不怎么相信。不过没关系,时间常了他们自然会知道。
  沉默片刻后,他又大声宣布道:“皇上亦知道东江的处境,心中焦急,然朝廷也有难处,暂时不能给拨更多……”
  听到这话,东江的将士回过神来,不由得脸上露出一丝自嘲,这算好了吧,虽然一如以前,可终归让皇上操心了一把。
  “……皇上特意为东江分配了盐引,允许我东江煮盐卖之以补充军需……”
  一听这话,顿时,东江将士,不管那些将领还是兵卒,全都诧异非常,不由得低声议论了起来。
  “这是真的么,允许东江卖盐?连毛帅时候都没有的事啊!”
  “你没听错,我听到的也是这样。但袁督师可是严禁我东江经商的呀,竟然连卖盐都可以了?”
  “……”
  也怪不得他们不顾登莱巡抚在眼前,也这么诧异地议论。因为毛大帅时期,虽然生活条件困难,朝廷又不给粮饷,但好歹能吸引江南商人前来,做些生意维持局面。
  但自从毛大帅被杀,袁督师只给了一次粮饷之后,就再没有给过,还禁止了东江做生意,使得东江的日子越来越难。如今东江人心不齐,这没物资来源也是一个原因之一。
  看到他们都在讨论,卢象升也没有不满,只是昂首站在寒风中,等待他们讨论结束。然后才又大声宣布道:“本官上任前,已派人前往江南散布消息,因此东江这边亦要快点做好准备,免得那些江南商人运来了物资,而我东江却无物可换!”
  这话顿时又震了在场这些东江将士一把,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每个人仿佛被打了鸡血一般,斗志昂扬了起来。
  “诸将随本官一道,前往衙门共同合计一下这些事情。”说完之后,卢象升便转身再向毛文龙之墓一抱拳,而后转身大步而行。
  在他身后站着的众多将领,一个个抬头挺胸,很是精神,看向卢象升的目光,都带着尊敬了。
  忽然,卢象升停住,就站在都司刘兴治面前,和蔼地问道:“你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的弟弟?”


第272章 卢象升的手段很简单
  “……”刘兴治一听,脸上带笑,正待回答时,反应过来是什么问题,顿时张大了嘴,愣在了那里。
  “……”其他将领听见,仿佛听见了最不可思议的事,要不是这话出自中丞大人之口,他们非得立刻嘲笑一顿不可。
  毕竟他们算是很了解刘兴祚兄弟的,就凭他们从建虏那边投靠过来的背景,连最初赏识他们的袁可立都辞官回家,朝中再无别人,这都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那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当了!
  那……那现在是什么个情况?
  见到他们的反应,卢象升稍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怕是刘兴祚并没有专门告知这边。
  稍微一想,他也明白了刘兴祚的心思,便微笑说道:“刘指挥使一心为国,你也不能给你哥丢脸了。”
  说到这里,他脸色又稍微严肃了一些道:“如若不听军令,敢有违法乱纪的,就算你哥是锦衣卫指挥使,本官也绝不会留情的。”
  说完之后,他便不再逗留,大步走了。
  自始至终,刘兴治等将领,就一直愣在那里,一直回不过神来。如花,也就是魏木兰看了,知道他们还是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便走过去微笑着说道:“我们指挥使大人,原本是东江副将,皇上在上月刚提拔的,不会有错!”
  说完之后,她跟着卢象升之后走了。
  “……”原本那些将领快要回过神来了,被她这么一说,顿时又愣住了。
  什么状况,这个锦衣卫总旗竟然是个女得?这……这啥情况,难道是听错了?
  魏木兰在离京时,已被提拔为总旗,手下有五名锦衣卫校尉跟随,护卫她的安全。之前就站在卢象升的身边,这些将领虽然有看到,最多是以为“他”长得秀气、好看而已。没想到这一开口,他们就立刻听出来了,这绝对是个娘们!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些将领想着,便对刘兴祚突然成为锦衣卫指挥使一事,多少也有些接受了。
  想到这里,这些将领看着惊喜交加的刘兴治,不由得百感交集,特别是原本众将之首的陈继盛,感觉更是强烈。就感觉,这世道变化怎么就那么快呢!
  作为登莱巡抚的卢象升,才不会管这些将领是个什么想法,立刻着手整顿军务,在派人查探朝鲜建虏的军情之外,开始整编东江所部,挑选精锐组成新的东江主力,其他的淘汰出来从事生产生活。
  这期间,他又再次让所有东江人吃惊了。不但他的亲卫营,甚至他自己本人,都和新组建军队一起吃住。士卒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士卒住哪里,他也住那里,完全和新军在一起。
  他可是一名文官,还是登莱巡抚那么高的高官!他竟然能这么做,一下让所有人敬佩不已。
  每个人看到卢象升的身影时,眼神中就充满了崇敬!虽然如今卢象升还没带他们上过战场,可他们已经非常信任他了,心中无形中把卢象升和他们曾经的主心骨毛大帅做比较,他们发现,似乎他们更愿意选择在卢象升手下做事。
  就只是短短两天的时间,卢象升以身作则,一下就抓住了东江的军心民心。不管那些将领是个什么心思,都已不重要了,这东江镇,卢象升不管是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已绝对掌握了。
  当然了,作为通讯员,魏木兰自然会把看到的一切,简略地在聊天群中做汇报。言辞之间,也甚是敬佩卢象升。
  崇祯皇帝见到后,不由得对卢象升也很是佩服。这,或者就是卢象升能带出明末强军天雄军的原因吧!他的个人魅力,在明末将领中,无人能出其右。
  不过不管怎么样,卢象升才到东江那边,就要面对朝鲜那边复杂的局面,崇祯皇帝想着,便联系了刘王氏,让她传旨给孙承宗,要求孙承宗虚张声势,闹出一些动静,吸引建虏的注意力。
  另外一点,就是要求孙承宗如果有机会,就派兵去草原,严厉打击那些曾入侵过京畿之地的蒙古诸部,让他们付出代价!
  下完这些旨意之后,崇祯皇帝的注意力,便集中在水泥公司的股份拍卖上了。
  在京师,仍至在这个时代,像这样的事情,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事。原本崇祯皇帝还担心反应不够热烈,看是否要找点托。不过他在第二天听到京师百姓的反应后,便放心了。
  这其中,水泥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至少在京师这边,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皇亲勋贵,或文武百官,都已认识到水泥的好处。加上水泥又是皇帝发明出来的,皇帝都说好的东西,就自带了高大上的光环,自然就更受欢迎了。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忽然听到脑海中传来了系统的声音。
  “叮,系统检测到,户部库房已存有2000万两白银,请宿主确认主线任务之二是否结束?”
  “系统,不确认,再等等!”崇祯皇帝一听,毫不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