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哪怕受第一轮炮击的刺激,那些重炮的推进速度快了好多,可当“轰轰轰”地炮击声再次响起的时候,这一次打中目标的数量,竟然比第一次翻了一倍。
  远处的腓力四世等人见了,一下子笑不出来了。
  过了好一会,有一名将领略微有点没有底气地笑着说道:“呵呵,明军的运气还真好,竟然这次被打中了这么多!下一次,肯定不会这么好运了!”
  没人回应,让他的说话和笑声,都显得有点孤寂,也让他尴尬,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各国的将领,在本国都算是知兵闻名的,否则也不会被派来。就算他们对炮兵了解不够深,第一次的时候都笑了,可第二次,明军射中目标的数量竟然都翻倍了,他们凭直觉,就知道有点不对了。
  当明军的下一轮炮击开始的时候,他们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去看。到底明军炮兵的情况怎么样,这第三次的炮击情况应该能确认出来了。
  “轰轰轰……”
  硝烟在城头上腾空而起,铁弹呼啸而出。这一次,比上一次有多中了几个目标。
  这一下,统帅腓力四世这边,再没有人能笑出声了,一个个脸色阴沉着,就像要天要下雨了一样。
  托尔斯藤森的脸色同样不好看,他知道不能这样光挨打不还手了,否则那些重炮手很可能会崩溃。于是,他立刻下令,就地还击。并派信使,赶往主帅所在。
  各国的重炮手听到军令,都松了口气,纷纷手忙脚乱地安置重炮,在死亡地威胁下,尽快地完成火炮阵地的设置。
  听到托尔斯藤森信使派来的禀告,腓力四世这边,知道无法光凭重炮轰塌城墙进攻,他也就放弃了之前的计划,改为第二方案,立刻下令步军方阵中的火枪手向前推进。
  鼓点声响起,欧洲火枪手踩着鼓点,紧握着手中的火枪,有的还是火绳枪,有的则已经是用燧发枪了,向明威堡整齐地开过去。
  震耳欲聋地炮声在响着,硝烟在弥漫,铁弹在呼啸,这一队队的欧洲火枪手,也不愧是这些年征战剩下的精锐老兵。他们没有人退缩,没有人畏惧,就那样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前进。
  越过了重炮阵地,越来越靠近城墙。呼啸而来的铁弹,打在成排的人墙上,就是一个洞。这个洞的所在,是破碎的人体。除了邻近的军卒被影响之外,其他军卒,依旧紧握着手中的火枪,踩着鼓点在前进。
  一排,一排,又一排,明威堡外,无数个一排排地军卒,身穿各种颜色的各国军服,在炮声中前进。
  近了,离城墙更近了。
  忽然,城头上,硝烟更为弥漫,炮声更为密集,明军的中型火炮终于跟着怒吼了起来。
  除了铁弹之外,海战常用的链弹也开始有发射了。这种链弹,出了炮口之后,两颗铁弹之间用铁链连接,旋转着,呼啸着砸向城外。
  前进中的各国军卒,被这种链弹扫过,一排中不再只是一个两个人死亡,而是三、四个,而链弹的动能往往会持续砸穿两排或者三排,这种伤亡的增加就客观了。
  然而,没有命令开火,这些欧洲火枪手都紧咬着牙关,排着整齐地纵队,继续往城墙方向前进。
  联军的重炮也终于有开火的了。
  “轰轰轰……”
  铁弹呼啸着砸向明威堡,有的只是砸在了城堡的前面,有的砸在了城堡的墙根,有的砸在了城堡的墙体上,还有的飞过了城堡,砸向了城内。
  明威堡的明军,终于遭受到了攻击。
  走在最前面的火枪手,离城墙也够近了,队中的军官心中总算松了口气,便准备指挥手下排枪射击。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城头上的燧发枪声也跟着响了起来了。
  “呯呯呯……”
  城外火枪手中的军官,第一个受到了攻击,还有那些打着鼓点的军卒,也受到了照顾,往往一下便身中几弹,不甘心地倒在了地上。
  那些火枪手确实精锐,没有命令不敢私自开枪,还在往前走。可是,没有命令下来,鼓点也没了,终于,这些火枪手茫然了。他们不再勇往无前,而是左顾右盼。
  “呯呯呯……”
  不少火枪手中弹倒地,终于,有火枪手受不了了,开始私自往城头上射击,带动了其他人,跟着往城头上射击。
  “呯呯呯……”
  这一刻,明威堡这边,炮声、枪声,响成了一片,硝烟弥漫,被风吹散了又冒出来,似乎有永远吹不完的烟。
  “噗噗噗……”
  铅弹打在地上的声音,还有人体中弹的声音,军卒倒地的惨叫声,也混在火器的轰鸣声中。不一会的功夫,城外的土地上,便染成了红色。
  明威堡的第一战,谁也没有想到,来得格外猛烈,惨烈,外加几乎一面倒地屠杀。
  人多在这个时候,完全失去了意义。城墙的保护,反而是最为关键的。
  看到前线已经有崩溃地趋势,腓力四世知道这次的攻击不会有结果,便无奈地下令收兵。
  听到撤退地声音,进攻中的军卒不再如同他们之前所表现的那样整齐,而是撒着脚丫子往后跑,就想快点撤离这块染满了鲜血的土地。
  城头上,在间歇地重炮欢送声中,是明军的欢呼声。不管如何,轻松打退了敌人的一次进攻,终归是值得庆祝的事情。
  满桂在城头上,看得连连点头,当即下令道:“来啊,给炮兵营和神枪手队记功!”
  这第一仗,几乎是从炮兵之间的交手开始,并且始终压制着城外的炮兵,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另外,神枪手队,也就是军中拥有线膛燧发枪的军卒,他们重点点名了城外敌人的军官,让他们的指挥体系在第一时间便丧失了该有的作用,让火枪手发挥不出该有的威力,大大减轻了城内的防守压力。
  赫梅利尼茨基,此时扑在城头上,往城外张望着,看着满地的联军尸体,还有那些未死兵卒的惨叫声,心中一下充满了信心。大明原来不但骑军厉害,而且火器部队也这么厉害,真是太好了!
  转头望去,发现城头上欢呼声最为高昂的,其实是他的族人,还有一些白人,而那些来自大明本土的将士,则多是带着微笑而已,相对而言要淡定不少。
  他又转了方向,看向明军统帅,见他们两人,似乎就好像没什么事发生过一样,只是从容地指着城外的敌军,在低声讨论着什么。
  这一刻,赫梅利尼茨基忽然对城外那几十万大军,一点畏惧之感都没有了。他心中很是庆幸,投奔大明,是对的。他相信,这一仗,明军必胜!大明必胜!
  相对于明威堡的欢庆,城外联军则是士气低沉,不管有没有参战,只要看到这一战经过的军卒,都感觉到了这次战事,恐怕会很艰难。
  损失三四千人,对于五十万大军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可明威堡火器之犀利,也是有目共睹的,如何才能打下来,是摆在欧洲这些将领面前的头一等大事。
  不得不说,这第一战,以腓力四世为首的这些欧洲统领,依仗着己方的兵力优势,轻视明军了。不过这些欧洲将领都是在三十年战争中淬炼出来的,并没有一败不起,当天召开的军事会议中,各国将领纷纷建言献策,商讨出怎么对付萨马拉堡的明军。
  当然了,速战速决的方式,被他们都否决了,明军火器的厉害,会让攻城部队伤亡惨重。不管哪个国家,都不愿意自己先上。哪怕身为统帅的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也不愿自己的西班牙军队去耗明军的弹药。
  那么剩下的攻城办法,不是没有,就是要耗时耗力了。
  五十万人马,包括民夫的话,都有将近百万,这消耗的钱粮,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东欧平原上,从欧洲各国出发,民夫来往,运送粮草物资,络绎不绝。
  如今的战事,很可能需要长期征战才能解决。对于钱粮的需求,将更是浩大。为此,从联军统帅部派回去的信使,八百里加急赶往神圣罗马帝国的重要城市亚琛。因为联军中的国家元首,全都集中在这里泡温泉,等待战事的捷报。前方需求送到这里,就是要这些国王进行会商,而后摊派物资给各国解决。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是欧洲三十年战争的中后期。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对欧洲各国的民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除了战争中少数既得利益者,其他人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整个涉及战争的人口,都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如今,在搜刮过一轮钱粮物资之后,还要再持续搜刮钱粮物资,民何以为生?
  亚琛,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冕地,这里被称为欧洲中心,是欧洲的摇篮。各国国王们都在这边泡着温泉,也因此,集中着无数的农奴,为这些来自各国的欧洲贵族服务。
  可是,这一夜,在郊外某个农奴的聚集地,按理来说,农奴们忙碌了一天,应该都已经睡觉了才对。可是,在这个大房子内,却挤满了农奴,都围着中间的昏暗油灯,听着中间一个人在低声说着话。
  “你们是不知道,远方的明国,各族之间很和谐,那里的人们,日子都过得很幸福。明国的城市,干净整洁,各种商品应有尽有。那里的人们,穿得是绫罗绸缎,出门都是昂首挺胸……”
  “明国的人们,穷不算什么,只要你肯努力,就有一口饭吃。只有极小一部分贵族是世袭的,可就算这样,只要你能读书,通过科举考试,还能考出去当官,也能成为贵族。不像我们这里,我们这些农奴出身的,就永世为农奴!”
  “……”
  所有在听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没有人出声,也没有人打断。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向往。
  说到最后,那个说话的人用沙哑的嗓子说道:“我们这边的这些贵族,为什么都忽然不互相打仗,反而联合起来了?就是因为明军太强大了,而且,明军杀过来,是要给我们这些农奴好日子过,但是,那些一直欺压在我们头顶的贵族却要被打倒。他们怕了!你们说,我们还要不要拼死拼活,甚至饿死来支持这些贵族去打败明军?”
  听到这问话,这些人一个个不由自主地低声愤怒回应:“让这些贵族老爷去死吧!”
  “对,让贵族老爷去死,让明军快点杀过来!”
  “……”
  听了一会这话之后,那为首之人忽然紧握拳头,坚定有力地对他们说道:“对,这些贵族世世代代骑在我们的头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兄弟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趁着贵族军队都去打明军的机会,反他娘的!”


第1335章 希望在西边
  这一刻,有人沉默了,欧洲不是没有农民起义,可贵族的力量,始终是很强大的。一般的反抗,大都是一个贵族打倒另外一个贵族而已。真正是纯底层的反抗成功的,很少。这一点,就算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也就刘邦和朱元璋而已。
  看到这个情况,似乎也在为首之人的意料之中,他当即继续说道:“不反抗,军需物资压下来,你家有余粮么?告诉我,谁家有余粮?你们的老婆孩子怎么办?反他娘的,还有一条活路;不反,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死路一条!”
  听到这话,有人动容了。但是,也还有一部分人有点犹豫。让他们听听这种言论,跟着发泄下心中的不满,没问题;可真要到拿起刀枪去拼命的时候,顾虑就出来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亨利,虽然贵族的精锐军队都开去东方和明军打仗了,可我们这边,不还是有贵族军队的么?我们怎么和他们打?打得过么?”
  有人提出了异议,算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忧虑,大部分人都跟着点头,纷纷注视着为首的这位叫亨利的人。
  亨利见此,马上就回答道:“不用和这些贵族厮杀,只要不愿意为贵族卖命的,不想死在贵族手里的,就往西走,去海边就行!我们的希望,就在海边!”
  听到不是直接和贵族军队去硬碰硬,不少人心动了,纷纷追问了起来。
  亨利用手指着西边,对他们说道:“海里有很多吃的,至少饿不死人。还有,我所指的希望,还不止是吃的。你们相信我,只要去了海边,我们苦难的日子,会迎来曙光的!”
  不等人问起,他就又继续补充道:“贵族老爷们一直压榨我们,那就让他们尝尝,没有我们的日子,让他们自个下地种田去吧!”
  听到这话,屋子里的人顿时轰动了起来。他们想象那些贵族老爷自己动手做饭,洗衣,种田,倒马桶,一个个都笑了,期盼了起来。
  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逃去海边。这种强度的对抗,也好过和贵族军队明刀明枪地斗争。
  于是,屋子里的人,在亨利的牵头下,就开始组织起西迁事宜。
  不止这房子里的人,还包括其他地方,都有类似的人在组织,这些人,无一例外,其实都是锦衣卫密探。
  这一天,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斐迪南二世,开了一夜的宴会,还没起床,就被侍卫官给叫醒了:“陛下,不好了,那些贱民都跑了!”
  “什么,什么跑了?”斐迪南二世听得糊涂了,“他们能跑哪里去?”
  有点慌张地侍卫官连忙回答道:“所有贱民都跑了,都往西去了。城里都没有多少贱民,很多活都没人干,就连……就连宫殿内的马桶都没人倒,臭气熏天!”
  “什么?”斐迪南二世惊得从床上跳了起来。这个消息实在太过意外,对于他来说,听说那些贱民造反,他都不会吃惊。可那些贱民全都跑了,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他倒是吃惊了。
  疾步走到窗台边,看向外面的城市时,发现街上果然是空空荡荡的,似乎就连兵卒都少了不少。
  “陛下,据下面禀告,说那些贱民都逃去西边,说他们的希望在西边,他们不想饿死在这里!”
  侍卫官的话,又让斐迪南二世迷糊了一阵,希望在西边,这是什么意思?有点像打谜语一样?该不会,又是新教徒搞出来的鬼吧?
  这么想着,他一边下令派兵去把贱民拦回来,一边急忙去找新教的国王,比如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等。但是,得到地却是愤怒的答复,说斐迪南二世是污蔑他们,在联合起来对抗明军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做这种事情!该是你神圣罗马帝国自己无能,控制不住局势吧?
  这种愤怒又带有嘲笑的回复,让斐迪南二世有点恼羞成怒,恨不得现在就把这些曾经的对手都给杀了。然而,他最终还是按捺住心中怒火,继续派出军队去拦截出走的贱民。敢为违抗的,就杀鸡骇猴。
  当然了,基于贱民的这种不常见的行为,规模太大,让他也有点担心,不敢把军队都派出去,必须要留下足够的兵力保护他们自身的安全。
  如此一来,搞笑的一幕就出现了。
  那些兵卒追上一些农奴,下令他们回去。得,那就回吧,然后等那些兵卒继续去追其他人的时候,这些答应了的农奴继续转生往西而去。到了后来,兵卒就分出人来看押着农奴回去。可如此一来,原本出来追的兵力就不够,这么一摊薄之后,就更难拦住更多的农奴了,这让那些追击的兵卒是左右为难。
  最为关键的是,偏偏从这里往西边的地形,是以平原为主,还没有什么关卡可以设点拦截。那些农奴,只要不是兵卒追到眼前,他们都携儿带女,坚定地往西边而去。
  拦截的效果不佳,让斐迪南二世有点恐慌了。这时候,有其他国王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如此大规模的出走,背后肯定是有人在怂恿。只要抓住那些人,就能扭转这个局势。
  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则建议,既然那些贱民担心留在这里会饿死,那你就承诺让他们回来,保证饿不死他们不就可以了?
  对此,斐迪南二世懒得理这个小妞,要有钱粮,还用你来说?他立刻向其他地方发布旨意,让各地调集军队来驱赶贱民回乡。
  但是,这个出走事件是遍及很多地方的,抽调军队也没有那么快时间。更何况,因为前线作战,留下的骑兵已经很有限。靠步兵去堵截,实在是有心无力。
  到了最后,斐迪南二世听到手下禀告,由各国国王参谋,得到结论,大规模出走的贱民方向基本都是一致的,都是往斯海尔德河出海口而去。这一下,他立刻派出一支军队,不理路上的贱民,赶去了斯海尔德河出海口。
  果然,这里已经有贱民到达了,简易帐篷搭得到处都是,不少人都在海边寻找着鱼虾。看到军队到来,都有点恐慌了,四散而逃。
  斐迪南二世的军队把贱民都驱赶着聚集起来,要求他们返乡。如果不听的话,就要在这里杀人了。
  很多人,没有主意,就只能去找亨利等人。他们有点害怕,不返乡的话,难道别无选择,就只有手无寸铁去和军队拼么?
  不过亨利等人的回答,让他们有点意外。
  “大家放心,坚持一天,只要坚持一天,天就会变了!”
  亨利等人,甚至亲自出面,去和军队交涉,反正说些各种困难,要求多留一天。那些领着军队的贵族一听,贱民还敢谈条件,顿时就怒了,就在所有人的面前,把亨利他们吊起来打。
  海风呼啸,烈日之下,军队围着人群,隔开他们,亨利等人,就吊在临时赶工出来的木架上,身上鲜血淋漓。
  看到这种情况,让领军贵族出乎意料地是,那些农奴不但不害怕,反而愤怒了起来,开始冲击军队的隔离,想要去救人。
  亨利他们,不求回报,只是把他们带来海边,不管是不是真的有希望,至少他们在这里,确实可以早点吃的,至少不用为贵族老爷辛苦一天,回家却还要面临妻儿老小的嗷嗷待哺。
  看着群情汹汹之下,领军的贵族恼羞成怒,真要下令开枪镇压一批时,忽然,刚还汹涌的人群,全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大海的方向,不言不语,表情都很吃惊。
  领军贵族一见,感觉有点蹊跷,回过头去一看,顿时,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只见海上,无数的船只,悬挂着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旗帜,正往这边开过来。
  目测可以看到,船上的人影,是一片红色。
  不知道是谁,忽然大声喊道:“是……是明军?”
  虽然他们没有见过,可明军的军服为红色,这是他们听过的。此时看到,有人就忍不住这样猜测了。
  领军贵族却是不信,要知道,这里可是海边,这海得那一边,也只是美洲而已。虽然有明军出没,那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万里远征这里吧?
  岸上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农奴军卒,全都呆呆着注视着那支浩浩荡荡地船队。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等到可以看清船上的人时,不一样的人种,顿时让之前的猜测成为可能。
  农奴们高兴地欢呼起来:“明军,是明军,明军来了……”
  那些军卒则惊叫了起来:“明军,是明军,明军来了……”
  这支舰队,就是郑芝龙所说得另外一半大明海军,由李芝奇统领,在约翰等人的引领下,还有世界地图可以参考,越过美洲,横穿大西洋,损失了四十多艘战舰,终于抵达了欧洲。
  岸上发生的这一切,李芝奇自然通过聊天群事先有了解。对于这些岸上的锦衣卫密探,李芝奇这边,其实是没有说实话,把行程多说了一天,防止出现叛徒,让敌人有了准备。
  当大明海军的登陆舰开始靠岸的时候,当身穿红色军服的明军将士开始登岸的时候,岸上顿时就乱了。
  领军贵族立马当先,第一个逃跑,他的手下军队,也纷纷跟着逃跑。实在是他们这点人,压根就没法抵御庞大的舰队。
  可是,那些农奴们却是兴奋激动了,此时此刻,他们终于明白,所谓的希望在西边,这到底指得是什么?看到那些贵族军队要逃跑,立刻冲了上去,哪怕手无寸铁,也毫无顾忌地去搏斗。
  明军还在登陆,亨利等人都被救了下来,所有底层百姓,都热烈欢迎明军的到来。
  在后世,有很多画家都曾画过眼下的这一幕,因为这是插入欧洲贵族心脏的一把刀。
  接下来,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欧洲这些底层百姓,引领着明军,以非常快地速度在欧洲西边开始四处袭击留守的贵族军队,解放当地的百姓。可谓一股红色海洋,迅速在欧洲蔓延开来。
  郑芝龙所领的海军陆战队的骑军,更是犹如一把匕首,舍其他不顾,直插各国国王所在的亚琛。
  斐迪南二世原本就为瘫痪了的帝国而急得嘴上都起了泡,听到如雷的马蹄声时,还以为他派出的骑军回来了。当即发狠,一定要给贱民一个教训,狠狠地杀他一批人才行。
  可是,当他从窗口看到远处席卷而来的骑军,却是红色军服时,顿时,都惊呆了。
  亚琛的军队,很多已经被派出去,正是空虚时候,那可能挡得住突袭而来的明军。他顿时,就绝望了。
  等郑芝龙攻破亚琛城门的时候,皇宫所在,已经烧着了,火势冲天,根本没法去救。这一次的大火,到底烧死了多少各国贵族和国王,成为一个世界之谜。
  在欧洲腹地被明军突袭之时,波斯湾登陆的明军,也同样攻入了波斯帝国的军需粮草中转站,并且立刻扩大战果,袭击各处城镇。整个欧洲和欧亚非交接,被红色所覆盖。
  因为聊天群的即时通讯功能,大明海陆两军互相配合,用同样的手段,袭击敌人的后方,这种屡试不爽的作战手段,再次让前线的敌人陷入了困境。
  明威堡前线,当腓力四世得知后方的贱民出现问题时,就已经开始担心后勤问题了。
  他已经组织过几次进攻明威堡,可效果都不理想。实在是明军的火器太过厉害,且对方的指挥应付得当。甚至有一次,但己方退兵时,还被城里的骑军冲出来虐了一顿。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将领都开始避战,没有明确地打下明威堡的预期,谁也不想派出自己国家的军队了。
  为此,腓力四世召开军事会议,要求每个国家都派出军队,组成敢死队,一定要在粮草紧张之前拿下明威堡。说到最后,他鼓舞他们道:“打了这么久,明军的火药消耗肯定差不多了。只要我们保持攻击强度,明军肯定将耗尽弹药而没有还手之力!”
  对于这点,其他将领其实也有这个认识。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心血,明威堡终归还是要打下来的,这是大家的共识。
  于是,他们约定明日开始决战,不能再拖了。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明威堡城头上,满桂和李定国看着风向标,感觉天气合适,不约而同地向对方说道:“今晚看样子可以行动!”
  说完之后,两人不约而同,都笑了起来。
  大明的杀手锏,他们在以前没有见过。如今这一夜,该是用上杀手锏的时候了,可惜却是晚上,月亮还是一点细眉,月光也是有限,有点可惜了!


第1336章 空军首战
  夜色渐渐地深了,由于定了第二天总攻,城外营地显得很安静,除了轮值兵卒之外,其他人都早早地入睡了。
  而在明威堡,不知为何,这一夜的灯火似乎减少了很多。在夜幕笼罩之下,显得有点幽暗。
  但是,在城内广场上,一群群地大明兵卒却在无声地忙碌着。广场的中间,摆放着一个个物件,虽然有朦胧灯笼罩着,可在这边的明军将士,却在以前从未见过。
  哥萨克族首领赫梅利尼茨基得到命令,明天天一放亮,就要对城外敌人发起总攻。
  这个命令,让他很是不解,双方的兵力相差这么悬殊,为什么不躲在城里防守,反而要主动出击。就算明军再能打,又怎么可能答应几倍于自己的敌人?要知道,城外那些联军的军队,可是各国的精锐军队啊!
  为此,他第一次难得地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满桂听了,便笑着对他说道:“本帅自然不会做那等飞蛾扑火之事。之所以有这个决定,是因为敌人必败。你要是不放心的,今晚就不要睡了,好好欣赏你从未见过的一幕吧!”
  这个回答,让赫梅利尼茨基很是意外,也非常地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幕,能让城外那么多大军反而被城内的五万大军给打败?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啊!
  此时的他,就跟在满桂的身后,就在广场上看着明军将士在忙碌。而李定国,反而早早地入睡了,并没有过来观看。
  赫梅利尼茨基发现,广场上的东西,都是在盟军攻过来之前,从大明运过来的东西。当时防守很是严密,存放物件的仓库也是日夜有兵把守。看明白了这点,他的心中就更是好奇了,这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真得能让大明赢得这一仗?
  在明军将士的忙碌之下,那个物件慢慢地有了变化。
  好像是一块布,但是里面是空的,有空气充进去,就慢慢地鼓起来了。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最后成为一个长长地,圆圆的东西。在这个东西的下面,还有一个大篮子……
  赫梅利尼茨基看得很是稀奇,便想走近去看看,不过却被满桂拦下了:“有规定,不可能靠近,可能会有危险的。”
  其实满桂自己也好奇,也很想就近看看。可是,那边正在操作的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叫当今皇上是叫师傅的人,严令任何不相干的人靠近,他也不得不遵守的。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时候的大明,还没办法制造氦气,只能用氢气来给这飞艇充气,就存在很大的危险性。因此,空军的将士们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飞艇。否则,很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那这首次实战就要砸锅。
  没错,广场上正在进行准备的,就是大明的空军部队,为首之人,就是徐正明。之前的时候,一直默默无闻,就是因为要保密。
  说起来,飞艇受天气的影响很大。而且,这时候的飞艇,太过笨重,如果在白天运用的话,用于攻城战倒是可以,但用来守城,那就基本上没有用了。敌人又不是傻子,肯定会做出防范。可是,有夜色的掩护,那就不一样了。反正敌人的营地,那是有篝火作为指引,并没有多少妨碍。
  飞艇慢慢地充好了气,开始悬浮了起来。这一幕,让在场未见过的人都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而当两名明军将士进入那个吊篮,一人操作飞艇,一人把搬上吊篮的东西整理好,而后解开缆绳,开始慢慢地升空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赫梅利尼茨基因为之前从未听说过,就更是惊讶地合不拢嘴,竟然飞了,竟然带着人飞起来了,天哪,人竟然飞了……
  一个,两个,三个……一共二十五架飞艇,最终都成功地飞了起来。
  满桂自然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了,连忙叫过自己的亲卫,吩咐他去叫醒李定国,这是双方说好了的。
  仰头看着飞艇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