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定国听了,便决断道:“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让所有人都觉得我们只是夜不收,严寒来临,就要回去休整的念头中,给他们狠狠地一击!立下一番功劳再回去,也能为我大军西征之日造势。诸位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几个总旗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而后还是由年纪大点的那名汉族总旗谏言道:“李总旗,我们才八百骑军而已,敌人可是有一两万人马,就算不算妇孺,那也有一万左右吧,差距如此悬殊,如何能打?”
  其他几个总旗都是跟着点头,这数目实在相差太大,有点不现实。
  倒是其中一名卫拉特部族的总旗,听了后顿时就红了眼睛,咬牙点点头道:“李总旗要打,我这旗奉陪,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不用说,他的亲人肯定在几年前的偷袭中,被漠北各族杀害了。
  李定国瞧了他一眼,点点头,而后看向其他几人,也不恼怒,只是沉稳地说道:“西汉元朔六年,骠骑大将军霍去病霍将军,时年十七岁,却只领八百轻骑,千里突袭,斩获敌人两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功冠全军。”
  说到这里,他盯着几个人的眼睛道:“如今我们也有八百骑,还是夜不收精锐,对面的敌人却只是一群败军之犬,毫无士气。当年骠骑大将军能做,我们为何要怕了区区万把人?”
  其他总旗虽然没有像李定国一样读书,可骠骑大将军的当年事迹,他们多少都是能听说过一些的。此时,再次听到李定国详细介绍,想象当年的骠骑大将军以弱冠之身,领八百轻骑突进千里,捣毁匈奴王庭。相比起这样的丰功伟绩,确实,如今他们要面对的局面,虽然相似,难度却要低不少的。
  他们正想着,李定国却提高了声音,大声喝问道:“建功立业正当时,光宗耀祖在当下,男儿大丈夫,如此好机会,为何还犹豫之?”
  听到这话,几个总旗明显激动了起来,原本就有军令,要以李定国马首是瞻的,如今又知道很可能有一个立大功的机会,便不再犹豫,一个个严肃了起来,回应李定国道:“李总旗,听你的,干了!”
  “对,李总旗,你就说怎么做吧?”
  “……”
  如果李定国强行命令他们的话,因为事先有军令,自然也可以。但是,这种以少打多的战事,就算再有利,己方将士能不能有个高昂士气,有主观能动性,对于战局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李定国才说了那么多话来说服他们。
  如今,已经说服了总旗,李定国便召集全军,扫视八百精锐的大明夜不收,严肃地对他们说道:“我十岁从军,如今已有七年。林丹汗的王宫,我去过;他的尸体,我见过;当年的河套一战,我就亲身参与了……”
  听到他忽然说这话,明军将士们不由得有点纳闷,好好地,准备回去了,说着干什么?
  就连那几个总旗,也是心中纳闷,不是已经有决定了,怎么忽然说起这个来了?他们也同样搞不明白,李定国为什么要说他的经历。
  “……我大明之精锐,首为新军!”李定国不管,还在继续说道,“新军营内,我也曾一起参与训练,各项考核,皆为优等;京师初级武备堂,别人一年所学,我三个月就已经学完,并且考核通过……”
  对于李定国的经历,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此时,不管知道不知道的人,听着的时候,都不由得露出钦佩之意。因为他们知道,李定国这些成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我从新军营出来后,就参与了大明反击建虏之战的海州战事。当时我军在大黑山虚晃一枪,成功调动建虏离巢,一举拿下海州。随后皇上御驾亲征,我也随驾左右,参与建虏灭国之战……”
  听着李定国在说这些往事,此时此刻,这些精锐的夜不收,都忘记了眼前说话的,其实还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而已。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李定国的钦佩和羡慕。
  而李定国,在说完了自己的经历之后,忽然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今次,我发现了一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好机会,尔等大明精锐们,可愿随我取之?”


第1303章 成名之战
  夜不收,乃是一军之精锐,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好兵来的。既然是好兵来的,当然就有一个当将军的梦想。换成这古代,就是想要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此时,八百夜不收,一听李定国说有这么一个机会,他们顿时就激动了起来,纷纷大喊“愿意”。
  当然了,如果一个普通军卒这么一说,人家信你就怪了!
  但是,李定国刚刚说了一遍他的经历,没有听过的大吃一惊之余很是佩服,而听过的加深了印象。加上平时李定国给他们的印象,也是有能耐的人。因此,他们都下意识地忽略了李定国的年龄。
  他们都相信,李定国有这个能力发现战机,能带他们取得胜利,获取军功!既然如此,天气严寒不严寒的,对他们这种军中精锐来说,就不重要了,谁都没提这茬。
  那些总旗们至此,才早知道原来李定国说那些,是要鼓励全军士气。如今一看,士气如虹,他们不由得互相看看,又对李定国多了一份信心。
  其实,就李定国本人而言,毕竟年纪在这里摆在这里,他心中还是有点紧张的。八百骑主动攻击上万人马,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数的人杰中,也就只出了一个骠骑大将军而已。
  就他自己所经历的那些战事,听着好像很厉害,其实他根本不是决策者,甚至连参与者都算是勉强,最多算是随军而已。不过到打建虏的时候,也算有所行动。但是,真要说起来,功劳并不显眼。
  换句话说,李定国的过往,并没有拿的出手的军功。
  当然了,李定国确实理论水平也非常高。军中像他这样在京师初级武备堂,高级武备堂都能成绩优秀,在新军营也是优秀的,整个大明都很少。可是,那毕竟只是理论水平,没有实际应用过。
  这一次,李定国明锐地抓住了这个战机,就是想一战成名,如此方不负皇上对他的期待。也因此,他并没有就这事,通过聊天群禀告。因为他自己感觉,杨嗣昌不会批准,觉得这仗悬殊比例太大,不可能会赢。于是,他决定先做了再说。
  取得全军共识后,李定国当即发布命令,开始大张旗鼓地往东撤军。那些远远地防备着他们的探马见此,都不由得松了口气。等到他们发现明军夜不收加速回去后,严寒马上降临,便都以为明军夜不收是赶回去了,他们也就放心地缴令去了,毕竟严寒之下,他们在野外也是受罪。
  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想过,明军夜不收区区八百骑,还能有别的念头,骚扰探知下情况就已经够可以了,毕竟这里离明军实际控制区太远了。
  可他们却不知道,李定国只是兜了一圈,最后又悄悄地潜行过来。作为军中精锐的夜不收,自然知道如何伪造撤军的痕迹。
  马上就要是月圆之夜了,月光明亮,倒也给了昼伏夜出行军的明军提供了便利。这一点,很快就要接近目标驻地时,先行一步的夜不收总旗忽然亲自回来找李定国,对他说道:“李总旗,前面是喀尔喀族的一个牧场,不过数量不多,就只有上千头牛羊而已。我们要不要绕过去?”
  他们此行必须保持隐秘,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回来禀告的夜不收总旗,才有此一问。
  李定国一听,稍微沉吟了一下便问道:“有多少看守的喀尔喀族人?”
  “大概一百不到!”夜不收总旗回答道,“从踪迹上看,似乎是刚走了不少。应该是以为我们回去了,因此这里留守的兵力就撤走了大部分!”
  虽然他是这么回答,可他还是有点疑惑。按理来说,为了保证最终攻击的突然性,都不用说,绕过去,悄然而行才是正理,还需要犹豫什么呢?
  他正想着,李定国忽然抬起头来说道:“这里离诺尔布本营大概只有三十里左右吧?”
  “是啊!”这夜不收总旗有点糊涂了,不过还是点头回答道。
  李定国得到确认,便有了决定,立刻召集其他夜不收总旗开始说他的想法。
  而此时,严寒差不多已经降临,零下的温度,让人在野地里都是受罪。所有人都希望能待在蒙古包内,喝着热乎乎地奶茶取暖。包括诺尔布,也是如此。
  他得到手下探马来报,说明军夜不收回去之后,就没有再多想,而是开始考虑明年入夏之后的事情。他有点担心,那些明军夜不收把情况回去禀告之后,明军会不会在来年前来讨伐?
  不过有了沙俄的承诺,诺尔布也不是很慌。他更多的思考,是怎么壮大他部族的实力。良久,他叹息一声道:“部族的女人还是太少了!”
  就算一个女人一年生一个,部族要想壮大起来,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如今这种情况,还没有女人比男人多对部族更有利。毕竟一个男的可以多播种,只要有女人,就能多生孩子。
  听说西方各国都能掠来大量的黑奴,要不,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搞到女黑奴?这个时候,部族的壮大才是最要紧的,生出来的后代,皮肤黑不黑都顾不上了。要是等族里的男人都老了,又没有足够的年轻人,那部族的实力大减,在这群狼环视的地方,部族就危险了。
  愁着部落的这事,天色已经有点晚了,诺尔布便抱着一个女人先睡了。
  他是汗王,他的手下十几个都不一定分到一个女人,但他却是没问题,想要几个,都能满足。
  这种寒冷地天气,早点躲进温暖地被窝,那是真得享受!
  夜色越来越深,温度也越来越低,就连巡夜的喀尔喀族人,也忍不住找蒙古包钻。月光之下,这片连绵地营地,几乎再无人迹。
  然而,就在外围,却有一群人,却开始活动了起来。为首的那人,正是李定国。
  他抬头看看月亮,心中估算了一下道:“大概还有半个时辰,天就会亮了。此时正是好时候,传令下去,检查装备,准备行动!”
  听到这话,所有明军夜不收不由得都兴奋了起来。诚如李定国给他们讲的,敌人就是土鸡瓦狗一般,摸到他们的眼皮底下还不知道。回头按照李总旗所吩咐,依计而行,这一仗,确实很有把握了。
  他们都是久在军中的精锐,如今这种情况,自然能判断出来胜率怎么样!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机会就在眼前,岂能不激动!
  “收起披风,上马!”李定国一声令下,自己当先照做。
  命令迅速传了下来,凡收到这个命令的大明夜不收,一个个压抑着心中的激动,快速把身上伪装的披风收好,露出了大明红色军服,迅速翻身上马。
  夜色之下,虽然月光明亮,红色不红色的,却也不是很显眼,远一点,根本就看不清。
  李定国调转马头,看着面前的七百骑军,不再压抑自己,大声说道:“点火!”
  顿时,事先特制好的火把,一根枪杆上帮着三个的火把,一个个都被点亮,其中六百军卒,一人相当于三个火把,猛一看去,似乎兵力增加了三倍。
  火把亮起,顿时这夜幕下的草原有了一片光明。
  李定国见此,当即振臂一呼,大声道:“此战必胜!”
  “此战必胜!”七百骑军,跟着一起喊了起来,声音坚定有力,远远地传了出去。
  说完之后,所有人都不再出声,随着前面一百没有火把的同袍身后,驱动战马,开始向不远处的敌营小跑了起来。
  有亮光,还有马蹄声,顿时就惊动了那些巡营的喀尔喀族人,他们一个个从蒙古包里钻出来,望着远处,有点不明所以,这是什么情况?
  只是犹豫了一会之后,他们凭着对马蹄声的熟悉,就察觉出不对了。这是有骑军对营地这边加速冲过来。这绝对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黑灯瞎火地,搞这种事情,绝对不可能是友军。
  “敌袭!”
  “敌袭!”
  “……”
  喊声四起,带着惊慌,可不管怎么样,黎明之前的这段时间,是人最困,也是睡得最熟的时候。加上这天冷的,反应都会慢一点。
  因此,当营地内大多数人被吵醒,搞不清楚情况,或者还没有钻出蒙古包时,明军已经杀过来了。明军夜不收中的神射手全部调在第一线,他们并没有持火把,而是弓箭在前开路。专门射那些打着火把在匆忙准备迎战的喀尔喀族人。
  喀尔喀族人的营地,其实是散落式的,并没有按照打仗时候那样安营扎寨,还会有围墙这些。因此,明军直接冲了过去,神箭手(大部分都是卫拉特部族人)开路,随后的明军夜不收,就开始点蒙古包。
  呜呜呼啸的寒风,立刻助长了火势,只是一下子,各处都开始着火了起来。
  明军将士们,把手中的火把丢去蒙古包之后,就开始大声用大明官话喊着杀敌。
  诺尔布也被惊醒了,等他起来,就已经有亲卫冲进去禀告道:“大汗,不好了,明军杀过来了!”
  这一声禀告,吓得诺尔布一哆嗦,差点坐地上去,他的脸色一下变得煞白,立刻追问道:“怎么会有明军的?哪来的明军,到底有多少明军?”
  他实在想不通,感觉明军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一样,这让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年在天山脚下的一战,就是突然之间,明国大军出现,一下把他们给围歼了。他本人,也是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
  “大汗出去就能看到了,千真万确是明军,他们已经突入营地了!”亲卫慌里慌张地回答道。
  诺尔布一听,连忙冲出了蒙古包。虽然没看到,可他已经听到了外面杂乱地声音中夹杂着汉语的声音。这个时候,诺尔布的心底,就冒出了立刻逃跑的念头。
  等出了蒙古包,他便看到,在营地的东方,已经乱成了一团,火光熊熊,不少骑军人影幢幢,到处在杀人。其中也有一支,正往王帐所在杀过来,眼看着就要杀到了。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非常混乱了。有的喀尔喀族人,先一步出蒙古包,想要反抗的那些,都被明军重点照顾了。而更多的喀尔喀族人,听到那些在他们噩梦中经常出现的喊杀声时,都是吓得第一时间赶紧逃跑!
  当年的那一仗,给诺尔布留下了阴影,又何尝没有给其他人留下阴影。毕竟明国大军突然出现,让他们吃了灭族的败仗!
  可就算如此慌乱,诺尔布还是发现了异常情况,当即大声喊道:“明军的人数不多,很可能是之前的夜不收,不要怕,他们人不多!”
  他的亲卫听到,也感觉到了异常,便跟着一起大喊起来。与此同时,诺尔布的亲卫也开始迅速组织起来,抵抗那支杀向王帐的明军。
  那些慌乱逃跑中的喀尔喀族人,听到喊声之后,逃跑的脚步也不再那么匆忙了。因为他们都知道,光是明军夜不收的话,并没有多少人,就没什么好怕的了。而且再者说了,好不容易逃到了这里,好不容易在这两年重新有了点家财,难道要这样跑路,又把所有的这一切都抛弃掉?
  如果有希望能杀掉明军,保住自己的财物,又有谁想着逃跑呢?
  他们这么一来,顿时,冲入营中的明军夜不收们就感觉到压力了,毕竟双方的人数对比实在太悬殊了。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包括诺尔布等人就目瞪口呆地发现,只见营地东方的远处,有无数的火光正往这边移动过来。
  一看到这,诺尔布顿时就明白过来,敢情真是明国大军又杀过来了,刚才杀进营地的少量明军,估计只是明军的先锋而已。要是让远处浩浩荡荡地明军冲过来,那就为时已晚了。
  包括诺尔布的亲卫,也顾不得抵抗冲过来的明军,连忙对诺尔布大喊着“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的话。
  远处火光,或者说火海的出现,终于击溃了喀尔喀族人的敢战之心,所有人都选择了跑路。
  一个,两个,三个……
  溃败之势形成,终于不可逆转!


第1304章 有天大的事
  李定国在事先发布的命令中,就有要求,攻入营地,造成混乱之后,一定要重点攻击那些大的蒙古包,位置靠中间的蒙古包。而王帐所在,更是他亲自领军直袭。
  月光之下,看到有一大堆人围在那边,原本阻击自己的那些喀尔喀族人也纷纷往那边聚集,李定国便当机立断,大声喊道:“集火攻击!”
  这个术语,是在新军营中学来的。
  只见他快速点燃一支火箭,迅速往那人群聚集地射了过去。一道火光飞起,明亮的弧线,很是吸引人的注意。
  在附近的所有明军将士,一见之下,顿时纷纷往那边抛射箭支。连珠箭般地发射,而后又迅速拿出早已填好火药的燧发短枪,不用瞄准,只管对着那边的人堆开枪。
  “呯呯呯”地声音,终于在这营地内响起,让人一听,就知道火枪开枪的声音。这个声音,无不证明这是噩梦中让他们恐惧的明军,顿时,枪声更加加剧了喀尔喀族人的溃散。
  有的人从蒙古包里钻出来,压根就没有带武器就跑,甚至有的人,连衣服都还没穿完整,只想着先逃命要紧。有的人,运气好的,抢到了一匹马,立刻骑马逃走;而有的人,压根就没法及时找到马,只能撒开脚丫子,靠着两条腿跑路,就只想着尽快逃离这里。
  而李定国这边,在集火以后,他便看到那一群人已经没几个还能站着了。不过他还不肯放过,立刻握着骑枪,带着手下往那边冲了过去。接着,他又冲向下一个人群聚集地,再下一个人群集聚地……
  凡事有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是他们冲击的目标,他要的,就是再无敌人在聚集。
  等到李定国领着手下展开追杀溃散之兵时,天边发亮,新的一天到了。
  不过在这块地方,却是一片狼藉。有的蒙古包还在火光冲天,而有的,则是烧完了,只有余烟升天。地上,躺满了尸体,血流成河;还有无数牛马羊,逃出了栅栏,散布在营地这一片区域,当然,也有的逃得更远。
  在这些牛羊之中,有不少牛羊身上,竟然还绑着火把,引得周围的牛羊纷纷侧目,不敢靠近。
  这些牛羊,其实就是李定国之前遇到的那处牛羊,他当时下令,八百夜不收精锐围起来,没有放跑一个喀尔喀族人,而后就收集,现做足够的简易火把,帮在牛羊身上。并且留下一百骑军,约定战事一起,敌营所在的火光就是信号,留下的这一把骑军就点亮这些火把,并驱赶这些牛羊往营地方向,造成夜幕之下大军向营地进发的假象。
  从事后的效果看,这一招的效果很好,是最终迫使喀尔喀族人溃散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这次战事胜利的最大保证!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散开追击的百人为一组的明军,都按约定返回了营地所在。忙碌战斗了一夜一天,就算铁打的身子,都是有些疲惫了。
  但是,明军将士们,却一个个地都非常兴奋,互相之间看到了,都是大声问情况,语气中无不洋溢着兴高采烈。
  在昨晚集火的地方,李定国就在这里,也是同样兴奋地,听着幸存的喀尔喀俘虏,指认出了其中一个身上插满箭的尸体,就是他们的大汗诺尔布。很显然,昨晚他被围在中间,刚好是明军将士们最为重点照顾的地方,就落了个如此倒霉的下场。
  确认击毙了诺尔布,就是这次战事的最大胜利。至于其他,返回的各组明军,也都纷纷在向李定国禀告。此时此刻,他们一个个都对李定国佩服之极!果然是皇上看重的人,能明锐地抓住这个战机,并带领他们八百人就打败了上万敌人!这样的本事,真是可以比得上千古流传的名将,汉时的骠骑大将军了!
  战果大概得到了确认,六组追击出去的明军,分不同的方向,都杀了个血流成河,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看着眼前营地的狼藉,李定国又抬头看看一点都不暖和的太阳,一脸从容,和他的年龄显得有点不服,沉稳地说道:“那些没有战马溃散出去的喀尔喀族人,被我们驱赶地足够远,没吃没穿的,在这种天气,估计也很难活下来了。这一仗之后,这支喀尔喀部族算是完了。我们这次……”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振臂大喊道:“大胜!”
  “大胜!”围在他身边的明军将士们一听,顿时都一个个跟着大喊起来,同样振臂高呼,释放着他们心中的振奋,“大胜,大胜……”
  八百骑军而已,对上上万草原对手,还都是壮年男人的部族,虽然事先在李定国鼓励下,觉得这仗可以打,有赢得可能。在军令之下,在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刺激下,提着脑袋干了。
  如今尘埃落定,大胜!一颗心放下的同时,自然都是非常高兴。他们就算读书不多,甚至有不少人都还没有听监军授课过的,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仗,必定会名垂青史!几乎能和骠骑大将军最为得意之战所取得的战果相提并论,估计回去之后,同袍们全都会羡慕死!
  这一仗,值了!从军经历中有这么一仗,回去都可以自豪一辈子了!
  而这一刻,那些卫拉特蒙古籍的夜不收,除此之外,还另有欣慰:最后的喀尔喀族仇敌,就这样被他们这八百人给击垮了,也算是给那些死去的亲人、族人报了一部分仇了。
  看着不管是总旗,还是普通军卒,都在高兴的欢呼,李定国年纪小,却第一个恢复了正常。他立刻又问起了己方的伤亡情况。一统计下来,战死二十三人,受伤七十八人!这些伤亡,多是刚开始冲击喀尔喀族营地,直到敌人溃散之前的伤亡。
  李定国听闻,便去给那些战死的将士处理身后事,又查看了那些伤员,亲自加以慰问,甚至看到有伤员的包扎让他不满意,就又亲自解开给他们重新包扎,全部都要他满意为止。
  看着李定国的一举一动,明军夜不收们,对他无不心服口服!此时此刻起,在他们的内心,不再是因为李定国的过往而遵崇他。如果这时候的李定国,再对他们发布任何命令,都已不需要再讲他曾经的经历了。
  忙碌了一阵之后,烧毁了所有能烧毁的东西,明军将士们才奉李定国之命,驱赶着缴获的牛马羊,带着同袍的遗体,真正往东撤军。在离去之前,李定国才用聊天群的拍照功能,把眼前的一切拍了很多照片,传给了天省那边,并且附加了战事的简单经过和结果。
  而此时,杨嗣昌正在和满桂商议来年的战事,感觉有点棘手。就听他对满桂说道:“西边,实在太远了点,我们对那边的情况,了解得并不多。可是,那边却有熟悉我们大明的存在,至少喀尔喀部族的人,对我们大明的了解就比较多。按照皇上的意思,明年就要出征,你可有把握?”
  “大人放心,我大明之强大,前所未有。”满桂倒是有信心地回答道,“末将从小兵干起,军中什么情况没见过。如今我们大明军队的士气、装备和奖惩,管他什么样的敌人,末将都相信,不会是我大明的对手!”
  听他这么一说,杨嗣昌的担心,便稍微好了一点。毕竟满桂确实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从小兵一路升到总兵,再封伯爵,他的功劳,都是实打实地军功来的。
  他正想着,满桂却是眉头一皱又道:“不过大人所说也是有理,敌情不明,多少对我军明年的攻势会有影响!之前派出的夜不收,应该能带回来一些消息!”
  杨嗣昌听到这个,不由得摇头说道:“本官都想不明白,为何皇上如此看重那个李定国,竟然要本官好好培养他!这次西探军情,不知道能不能获得预想的消息!”
  说到这里,他甚至都想着,该不会李定国是皇上在外面的私生子吧?但是,想想两个人的年龄,却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不管如何,反正皇上如此重视这个李定国,让他心中都有点嫉妒了。
  满桂听了,倒是直爽地回答道:“这个小家伙也是个厉害的,对于打仗方面的事情,样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要是光说说的话,反正末将是说不过他的。等以后他多经历一些,年纪再大一些,我倒相信他将会是我大明的名将!”
  “呀,就怕他只是个夸夸其谈的赵括而已!”杨嗣昌点评了一句,又皱眉叹道,“他能有消息直接禀告过来,可是,这些天来却是没有任何动静,让本官有点担心啊!”
  说完之后,他便顺便进入聊天群去看看消息。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就刚好看到了李定国传回的消息。意料未及之下,一下愣在了那里。
  这让一直看着他的满桂有点奇怪,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脸上顿时露出担心的神色,连忙叫道:“大人,怎么了?大人,该不会是派出去的夜不收都出事了吧?有几天没消息了?”
  一连问了好几句,杨嗣昌才退出聊天群,一脸震惊地看着满桂道:“李定国有消息了!”
  “没事吧?”满桂一见,有点担心地问了一句。
  “有事,有天大的事!”杨嗣昌依旧满脸震惊之中,回答满桂的问话道,“没想到他的胆子竟然那么大,就他那八百骑而已,就主动进攻喀尔喀族的上万多部族……”
  “什么?”满桂一听,吓了一跳,大声道,“怎么这么莽撞?比我还胆大包天!那怎么样?逃出来没有?”
  杨嗣昌到现在都还不敢相信,不过也亏了是有图片,他再三确认是真的,可还是难以置信地回答道:“不用逃,他是打赢了。自伪汗诺尔布一下,一共三千多首级,其余喀尔喀族人,四散逃入荒原,也活不过几天。从此以后,就再无喀尔喀部族了。”
  “什么?”满桂一听,又是吓了一大跳,简直不敢相信,重复说道:“李定国以八百骑军,竟然打败了诺尔布那剩下的一万多人马?这……这是真的么?”
  “千真万确!他如今已带着诺尔布的首级,赶着缴获的牛马羊凯旋了。估计半个月之后,就能见到了。”杨嗣昌仿佛到了现在还没回过神来,说出的话,他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什么一样。
  说完之后,又不得不感慨道:“都是十七岁而已,同样八百骑,一个破袭王庭,一个灭亡敌族,战果皆是辉煌,耀眼之极!真乃明之骠骑大将军,皇上慧眼如炬,本官不及也!”
  此时此刻,杨嗣昌对崇祯皇帝的眼光,那是心服口服了。要知道,就连满桂这种从小兵升上来的大明将领,都没想过会有这事,或者说,这样的战果,就明一朝,又有谁能有?可是,皇上却相信李定国,有意培养他。正是因为有皇帝的这番栽培提拔,才十七岁的李定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