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拦地进了豪格的宫殿。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豪格竟然在殿内和天皇白天干那个事情,让他给撞了个正着。这里是处理政务的地方好不好,竟然在干这种事情?
  豪格却也第一眼就看到他了,也不以为意,拍拍天皇的屁股,让她滚后面去,而他自己,则是一边穿衣服,一边有点骂骂咧咧地说道:“他娘的,干了那么多次,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该不会是这田不能长庄稼吧?”
  钱富贵低着头,一开始没接这话。
  不过他心里却明白,自己给他献策,说他和天皇生个儿子出来,而后宣布为他的继位者后,相信会有更多的倭国大名来投奔他,能让他早日统一倭国,当真正的倭国之王。豪格为此,几乎是天天盼着天皇大肚子,能给他生个儿子出来,为此不惜伤肾。
  钱富贵心中这么想着,最终还是开口劝慰道:“陛下不用急,您和天皇都还年轻着呢,说不定下次就有了呢!”
  “下次?”豪格还在穿裤子,闻声带点恼怒地说道,“都不知道多少个下次了!朕就怀疑,这女人压根就不能生!要是这样,朕怎么办?爱卿来得正好,给朕出出主意,朕都等不及了!”
  如果钱富贵要真得是豪格的人,估计他会给豪格出招,用历史上的那种用来爱烂的计策。比如,随便搞个宫女怀孕生下男孩,就说是天皇所生。外臣要是不相信的,还可以塞个枕头到天皇肚子上,出去亮亮相,就说是怀孕了。反正宫里都是豪格说了算,那天皇根本没有一点发言权。
  为了达到目的,类似这种手段,不要太多。
  不过钱富贵此时已经得到崇祯皇帝的旨意,自然就不会出这样的主意来帮豪格解决烦恼了。
  只见他沉吟片刻,略微带点犹豫地回答豪格道:“陛下,奴才是有一个计策,或许也能让陛下早日一统倭国!”
  一听这话,豪格顿时大喜,手一松,裤子又掉了下去也不管,用手指着钱富贵,惊喜地要求道:“爱卿快快说来,快点说,不要有什么犹豫,也不要有什么顾忌,快点说来,朕都等不及了!”
  想要当整个倭国的皇帝,这是豪格最大的梦想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天天对难看的天皇伤肾。
  见他如此急迫,钱富贵便抬头看着他回答道:“陛下,奴才想了下,要统一倭国,自然我们要拳头最硬才行。让更多的大名来投奔我们,这是增强我们实力的一个途径。除此之外,我们也有另外一个增强实力的途径。而且这另外的这个途径,只要做好了,效果能立竿见影。只是……只是……”
  “不要只是了,快点说!”豪格一听,那脸上的欢喜之色,怎么都掩盖不住,就差他恨不得自己变成钱富贵肚子里的蛔虫了。
  钱富贵一听,不敢拿捏了,要不然,豪格的暴脾气,很容易就会发火的。在他身边跟着的这几年,让他早就摸透了他的脾气:“陛下,两白旗那边,兵力也是很强。同为我大清的一部分,如果把这股力量纳入陛下掌控,那陛下的实力必定大增,自然也能加快统一倭国的速度。”
  一听这话,豪格点点头道:“这个朕都知道,可是,那多尔衮怎么可能舍弃皇位,以朕为主?”
  如果真要能舍弃的话,早就舍弃了。对此,豪格不傻,事关皇位的这个事儿,他清楚得很。
  “陛下所言极是,奴才佩服地心服口服!”钱富贵听了,顺口就一句马屁奉上,而后才又说道,“所以,既然他不可能同意,那就不用考虑他的意见了。”
  说到这里,他的手指并拢,往下一挥,做了个砍头的手势。
  豪格一见,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毫不在意地说道:“要是能干掉他,吞并他的人马,自然是好的。可是,问题是怎么杀他?”
  豪格当年宁可当大明内奸,也不愿意让多尔衮来当大清皇帝,自然就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如果说他心中想着杀多尔衮就可以的话,多尔衮已经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
  钱富贵听了,便顺口就把想好的办法给他说了下。
  这一次,豪格并没有立即叫好,而是有点狐疑地问道:“这真能行?”
  钱富贵并不担心,心中早有腹稿,立刻回答道:“对于我大清来说,是谁,有这个魄力,千里奇袭江户?是陛下对吧?”
  挠到了心中得意处,豪格立刻自豪地点头。
  “对于我大清来说,原本一直和德川幕府军僵持,是谁,杀了德川家光,拿他的首级当夜壶,一下扭转了战局?是陛下对吧?”
  “不错!”豪格高兴地点头回应。
  “对于我大请来说,本来两白旗那边估计都是要绝望了的。是谁,给了他们希望?是陛下对吧?”
  “说得对!”
  “对于我大清来说,如今的两方人马,谁更强大?是多尔衮那厮还是陛下?这个不用说,肯定是陛下,没有任何人会怀疑对吧?”
  “说得太对了!”
  “对于我大清来说,从入关之后开始,和明国打仗,一直是打败仗。可是,是谁,却和明国之战中,打了一个大胜仗,杀无数明国勋贵武将?是他多尔衮还是陛下?相信我大清将士都知道,是陛下,对不对?”
  “不错,多尔衮那厮,都是被明军赶下海的,就跟一只被赶出家门的狗一样!”
  钱富贵说到这里,用非常真挚地表情,严肃地问豪格道:“奴才一口气都能说这么多,相信我大清所有将士也都能看得清这些。陛下您说,他们最终会选择谁?”
  说到这里,他又提醒道:“如今在倭国,我大清就这么一点人马了。相信只要不是蠢猪,都知道这点人马不能再少了。陛下,您说奴才说得,是不是这个理?”
  “好,爱卿说得太对了!”豪格兴奋地一拍手掌,大声说道,“那就按照你说得办。哦,这和朕所想得一样,那就这么干了!”
  钱富贵一听,按惯例送上一个马屁:“陛下英明,奴才佩服地五体投地!”
  于是,豪格赶紧穿好他的皇帝行头,下旨召开军议,把钱富贵说得事情,用他自己的口吻说了一遍。当然了,不能当众说出来的那些,他自然是不会说的。
  而后,又给多尔衮写了一封信,让人快马送去广岛。
  如今的倭国,豪格已经占据了名古屋,他的势力范围,北面到江户附近,南面包括了神户、大阪等地。当然了,在他这个势力范围内,也还有别的势力,主要在飞驒山脉一带据险而守。
  而多尔衮的势力范围,则主要在广岛附近和南部区域,还包括九州岛。
  当然了,九州岛之前和幕府军打仗,后来幕府军又攻上去三光,如今基本上已经是废墟,空有一个地盘,却没有什么产出和人力。
  多尔衮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时刻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明军就会打过来。他正发愁着,就接到了豪格的信件。


第1285章 火拼
  对此,多尔衮不用看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事。先是扫视了一眼坐在底下的几个心腹一眼,而后才打开信件看了起来。
  英俄尔岱有点好奇,不知道豪格给这边来信是什么意思。因此,眼睛就盯着多尔衮的脸色看。他发现,多尔衮在看完之后,罕见地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在沉思。
  好奇之下,他便问道:“陛下,皇太侄是有什么事么?”
  听到相问,多尔衮抬起头来,微皱着眉头说道:“他说我们大清人数已经这么少了,不能再窝里斗了。说之前他之所以称王,是因为他听说朕薨了。他是皇太侄,自然就要登基称帝了!”
  听到这话,有一名正白旗的将领不由得说道:“可他不是后来知道陛下没事么,为什么还要继续当大清皇帝?”
  听到说话,多尔衮看向他,给他解释道:“他说他俘获了倭国女天皇,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倭国各地的大名都投降我大清的好时候,如果他失去了皇帝之位,倭国的大名可能会觉得他配不上倭国女天皇,因此,投降大清的大名就会少多了。”
  英俄尔岱一听,不由得一声冷笑道:“陛下,难道他来信,还是要把大清皇帝之位让给他么?”
  之前双方一直僵持,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就是这皇帝之位,到底该有谁来坐?可这个事情,不是山穷水尽,实在走投无路了,谁也不可能会把皇帝的位置让出来的。
  因此,在他们看来,豪格无非是换了一种说法,还是想要这个大清皇帝的位置。
  谁知多尔衮听了却是摇摇头,而后再给他们解释道:“不是,他这信件中的意思,是说他有解决这个事情的方法,不过还想和朕约个地方当面谈谈,谈妥之后,我们大清两边合二为一,当能早日一统倭国。”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第一个不信,皇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还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可不相信,豪格还能大方到把皇帝之位让出来。要真是这样的话,早干嘛去了?
  然而,多尔衮的表情却是严肃,又似乎有点纠结,缓缓地说道:“他在信中说,他已经搞大了倭国女天皇的肚子。他可以不当大清皇帝,并把女天皇转让给朕,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以后不管女天皇生出来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必须是将来的大清皇帝。”
  一听这话,底下所有建虏头目顿时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豪格还真得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
  对于他们来说,像这种互相之间受让女人的事情,不要太常见,他们并不会感觉头上戴绿帽子。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书行,莽古尔泰等人被弄死之后,他的福晋就是被其他人给瓜分了。还有,林丹汗被建虏打跑之后,他的女人被建虏俘虏,也被建虏瓜分成了福晋。因此,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个事情。
  一时之间,在场的这些人,不由得都是沉默了。
  还是多尔衮打破了沉默说道:“他说需要商量细节,至少朕要答应他其他一些条件,当面给出保证,保证他的利益,他就把皇位和倭国女天皇都让给朕。这样大清合兵一处,早点打下倭国,以御明国。”
  听到这话,底下的建虏头目不由得都窃窃私语起来。
  “如果真要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我们大清的兵力合起来也有五千人马,不管哪个大名,都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对啊,我们两边加起来的话,加上其他军队,就是如今倭国第一大势力了!”
  “也不知道明军会不会打过来,要是我们能早点打下倭国的话,相信以陛下的能力,肯定能重建我大清的辉煌!”
  “……”
  英俄尔岱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而是低头想着这个事情。以他对豪格的印象,他知道豪格肯定舍不得放弃皇帝之位。如今既然提出了这个事情,肯定有某种原因才迫使他这么做。如果双方真要谈这个事情的话,豪格肯定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多尔衮看着底下,他也在想着,同时看看底下心腹有什么反应,一时之间,也没有说话。
  不过,让他意外的是,吴达济这时却是站了出来,向多尔衮行礼后奏道:“陛下,奴才管着民生这块。因此,奴才就民生这一块来说,要是能早日打下倭国,结束战事的话,就尽量早点。如今的倭国,已经是满目疮痍,这战事拖得越久,等以后我大清占领倭国,恢复起来,也肯定会愈加艰难。”
  相对倭国的人来说,朝鲜人是多尔衮的心腹。而这吴达济,因为有民政能力,更是早已被他引为心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他召开的心腹御前会议上,都会有吴达济的一席。
  此时一听他这番话,其他将领倒也罢了,多尔衮和英俄尔岱却是关注这一块比较多的。因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倭国现在其实已经打成废墟了,人口大量死亡,粮田大批荒废,粮食紧缺,现在每天都有很多倭人饿死。
  想到这个,多尔衮不由得揉揉脑门,很是有点头疼。还有半年就要过冬了,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到时候,怕是连军队的粮食都没法保证。
  对于这事,这些建虏都已经深有体会,感觉实在是个要命的问题!
  看着吴达济说完之后退回自己的位置,多尔衮不由得叹了口气道:“朕知道!两军合并一处,确实非常有必要,看来,这事也实在不能拖了。”
  “该不会皇太侄那边也感觉到压力了吧?”英俄尔岱这时却猜测道,“他那边,倭人的军队比我们多多了,他们的粮草需求,比起我们也大多了。是不是他那边粮食缺口太大,如果不早日解决的话,他那边可能为因此分崩离析?所以他才会主动提出合兵一处,以壮军力,攻打其他大名?”
  多尔衮一听,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可能的。自己这边,因为一直注意囤积粮食,之前打上本州岛之后,所有抢到的粮食,都囤积在广岛。可就算这,粮食也不够用。
  而豪格那边,他就算抢了江户,也不会有多少粮食的,毕竟当时都在打仗,幕府军也要把粮食拨给前线的军队。如今,豪格那边的军队数量比这边至少要多两倍,他哪来的那么多粮食?要知道,他如今占领的地盘,全都是之前已经被抢过一次的地方,不可能再抢到多少粮食的。
  这么想着,他也回应英俄尔岱,赞成他这个想法。其他建虏头目听了,也纷纷肯定这个想法。唯独吴达济,则是心中冷笑。因为他刚才说这些话,是收到了大明皇帝的旨意,要促成多尔衮去和豪格会面的。由此,他猜测,豪格那边的动静,肯定也是大明皇帝的意思,那就绝不可能是英俄尔岱所猜得这个原因了。
  就这么着,讨论的结果,也是客观原因,最终多尔衮决定和豪格见面细谈合并的细节。不过双方都不愿意去对方老巢谈,最终约定了就在神户和广岛之间的一处已经成为废墟的小镇上,双方只带大清本部人马各一千。
  没过多久,钱富贵就在聊天群中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豪格已经出发。一切都按计行事,剩下的人马,豪格已经交给属下统领。”
  崇祯皇帝收到这条私聊,不由得心中很是高兴,当即回复道:“很好,钱卿就继续按照计划好的事情做吧。等大明登陆倭国之后,朕会派精锐保证卿的安全,卿离家这么多年,也该回家看看了。”
  钱富贵听到这话,立刻就想家了。说实话,虽然豪格有倭国女人赏赐给他,或者说,如今豪格势力范围内的所有女人,他要看上了,想睡就睡。但他心中,依旧只记挂着自己的媳妇和儿子。
  想想很快就能回家,钱富贵就激动了。他立刻表示,绝对依计而行,不会有任何问题。
  另外一边,豪格和多尔衮的会面,并不怎么顺利,双方会谈的第一天,就在细节上谈不拢。对此,多尔衮这边其实是有预估的。豪格要是能爽快地答应,那才有鬼了。
  但是,等过了几天后,英俄尔岱就有怀疑了,他对多尔衮说道:“陛下,奴才怎么觉得,皇太侄似乎并没有诚意?要不然,也不用事事较真,一点都不退让吧?”
  多尔衮的眉头皱着,他又不傻,自然也感觉到了。想了想后,便问道:“探马可有散出去?”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多尔衮在和豪格会面之前,就派出探马探查周边。当然了,豪格那边也是一样,也有探马派出。双方对此都心知肚明,知道不怎么相信对方,对此,他们都没有介意。
  “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英俄尔岱回应了一句,而后脸上忽然出现一丝狠辣,低声向多尔衮建议道:“要不,我把接应的兵马带过来,直接围了豪格,迫使他答应好了。”
  双方都有一支接应人马,就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这也是正常的。
  多尔衮听了,摇摇头道:“不妥,难道我们能短时间内打败豪格带来的两黄旗精锐?还是再看看,再谈谈吧!”
  英俄尔岱听了,也没办法,只能这样了。
  可谁知,再又谈了几天之后,忽然有探马紧急来报,说在后方出现了大批军队,看旗号,是豪格的手下。
  顿时,多尔衮就吃惊了,失色问道:“怎么回事,豪格的军队怎么就绕到后面去了?这怎么可能?”
  不用说,后面突然出现大量豪格的手下,那就意味着,豪格此举,其实压根就不安好心!
  边上的英俄尔岱听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当即失声道:“奴才知道了,那些军队是从海上来的。对,肯定是这样!”
  他说着话,又对多尔衮道:“陛下,皇太侄手中是有水师的。”
  听到这话,多尔衮一拍自己的脑门,自己怎么就忘记这事了!
  感觉到了危险,他立刻询问起来,后方有多少敌人,能否突破拦截等等问题。得到否定答复之后,他又当机立断,立刻下旨,调集接应的军队,向豪格发起进攻,只要能抓到豪格,那这一关也就能渡过,甚至还能趁机吞并了豪格的势力。
  而豪格那边,肯定是有提防的,一发现不对,就知道后面的军队登陆了。豪格当即大笑道:“钱富贵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好,非常好!”
  而后,他也立刻召集接应的军队,抵御多尔衮的进攻,只要钱富贵带着军队赶过来,多尔衮就是瓮中之鳖了。
  一开始,双方手中的建虏军队,都舍不得消耗,都拿接应部队中的其他人马来对拼。可到后来,打红了眼,也就不管了,都派出了手中的建虏精锐对拼。
  而这些建虏精锐,原本他们因为对方都是族人,都有分寸,谁也没有下死手。可是,打仗这玩意,又岂能留手,打着打着,也跟着打红了眼,真正地厮杀了起来。
  战事继续中,豪格都红了眼睛,看着厮杀之惨,开始大骂了起来:“钱富贵是头猪么,这么久了怎么还没赶过来?快,派人去催!”
  左等右等,看着那些族人都在厮杀,且伤亡越来越大,豪格都着急上火了。
  在他盼星星盼月亮之下,终于,钱富贵带着军队赶上来了。这个时候,大事已定,多尔衮和英俄尔岱逃入山林,豪格成了胜利的一方。
  然而此时,他们所带的本部精锐都拼了个七七八八了,豪格的心都在滴血。一见到钱富贵,就立刻愤怒地质问了起来。
  对此,钱富贵早有准备,立刻让人奉上两个首级,委屈地对豪格说道:“陛下,是他们两人听说要打多尔衮,他们就反对,想不干。奴才没办法,斩了这两人后,才领着大军赶上来。要不然,说不定他们还要耽搁军情。”
  豪格看着那两个人头,自然认得是他手下最为勇武的两名族人将领。他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事,这么说来,是怪不得钱富贵了!


第1286章 不灭建虏,不灭倭国誓不还
  虽然豪格信任钱富贵,但对他的手下来说,钱富贵始终是被他们掠去的汉奴而已。让钱富贵领军,原本就让这些建虏心中不爽了。因此,在路上,钱富贵随便激了下建虏,就能跳出来人反对。
  而在这支军队中,还有很多大名的手下,他们却不知道那么多内情,给其合适的机会,奉令砍下两颗不听号令的脑袋,也不会是多难的事情。
  要说杀族人的事情,豪格自己都未必会做。毕竟他的族人都是宝了,死一个少一个。可事实已经是这样,再者说了,钱富贵就是他的智囊,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他娘的,这次怎么事事不顺!”豪格烦躁地暴了粗口。
  因为按照钱富贵所献之策略,是他把多尔衮从老巢引出来,然后集合大军包围,在绝对的力量之下,就算多尔衮不愿意投降,可大清族人之间,肯定不会为注定的结果而动刀动枪。换句话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他能得到多尔衮手下的那些族人。
  只是没想到,在援军到达之前,这里就打得你死我活,完全就没有营造出那种迫降的背景。这实在是让他心疼。
  目前最为紧要之事,就是趁这个机会,领军攻向广岛那边,吞并多尔衮的势力,这是议定好的方略。因此,豪格虽然对于自己手下的族人没有增多,反而减少了不少而心疼,他还是大手一挥,亲自领军去攻打广岛了。
  与此同时,这边的情况也通过聊天群传给了大明这边。
  崇祯皇帝闻讯内讧成功,便下旨给辽鲜总督卢象升,允许出战。
  朝鲜釜山,卢象升的临时总督府,大堂很大,可却站满了大明的高级将领。曹文诏、吴三桂等人也都在。所有人,神情肃穆,且带着一丝激动,看到卢象升从后堂转出,便一起抱拳致礼道:“末将参见总督大人!”
  所有人都知道,如此规模的军议,很可能就是要登陆倭国了。这一天,他们都期待很久了。
  卢象升也不就坐,就站在主位上,扫视底下众将,同样面容严肃,威严地说道:“倭国在万历年间侵犯我大明,血债累累,在倭国京都还有一座坟墓,里面埋着战死大明将士的耳朵和鼻子,其中朝鲜人鼻十八万五千七百三十八个,大明本部人鼻二万九千十四个,共计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五十二个,倭人称之为鼻冢,被他们当作是荣耀。”
  如今朝鲜已经是大明的一个省,朝鲜人,自然也是大明的一部分了。
  卢象升说到这里,忽然提高了声音,厉声喝道:“此乃我大明的耻辱,尔等可忍否?”
  他的话音一落,毫无疑问,所有将领,包括朝鲜籍的,全都大声回应道:“不能!”
  随后,齐声高呼,在总督府大堂传了出来:“报仇、报仇、报仇……”
  卢象升严肃着脸,对此微微点头,而后伸出双手虚按,高呼声立刻停止。环视底下将领,他又继续严肃地喝道:“建虏祸害辽东,京畿之地,还有朝鲜行省,无数大明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是,还有建虏却没有受到惩罚,依旧在作恶。这些建虏,我们能放过么?”
  “不能!”所有将领齐声高喝,这声音,比起之前还要高了几分,声音远远地传了出去。
  总督府外面,是一个巨大的广场,临近的海边就是港口,停泊着无数的战船。不管船上还是广场上,所有大明将士,全都奉令集合着。他们听到总督府那传来的高呼,也都跟着激动了起来。
  要去干什么,他们自然清楚。对于这一天,他们也盼了好久了。有仇的想报仇,想要军功的想军功,全都是等着这一天。听到那些大帅们的激动呼声,要不是军纪严明,他们都会跟着喊起来。
  大堂内,卢象升并没有多话,一挥手喝道:“如此,为灭建虏,为血前耻,本官奉旨攻打倭国。”
  说到这里,他环视底下每个将领的脸,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灭建虏,不灭倭国,誓不班师,尔等可听明白了?”
  “末将遵命!”所有将领,抱拳齐声大吼道,“不灭建虏,不灭倭国誓不还!”
  “出发!”
  随着卢象升一声令下,所有将领再次抱拳遵命,而后按军职高低,大步而出大堂,往总督府外本部人马所在而去。
  具体的方略,在事前就已经分配下去,这次,只是出征前的动员而已。几年的准备,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如今大明十五万大军,包括海陆两军,在这大明崇祯九年七月七日,誓师渡海出发,要给予海峡对岸的敌人雷霆一击!
  朝鲜海峡中,悬挂着大明国旗的战舰、运输舰等等,密密麻麻,似乎掩盖了整个大海,望都望不到头。光是这规模,就给所有人无穷的信心。此等军力,大洋之上,谁人能敌?
  此等盛况,远超昔年郑和之下西洋也!卢象升站在中军旗舰上,望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感慨着。他相信,此等军力,要是提前二十多年的话,丰臣秀吉的军队敢来,定能让他全军覆没!
  九州已经是烂了,卢象升并没有登陆的意思,而是号令全军,直奔本州。
  下关,位于本州岛的最西端。原来的时候,这里是战略要地,扼守马关海峡,是九州岛通往本州岛的一处最为紧要的关卡。
  但是,如今这里已经不再是重兵把守的战略要地了。因为本州南部连同九州都是满清余孽的势力范围,自然就犯不着留重兵把守这里。下关城内,也就只有几个满洲族人大爷,和一群倭军守着,管理下来回九州和本州之前的事物,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目的。
  但是,九州岛上兵灾连连,早已没什么人烟,这条交通要道上的人流自然就少得可怜,以至于守在这里的满清余孽的联军,几乎就是无所事事。
  夜幕之下,因为物资紧缺,下关城内,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灯火,勉强照亮着几处重要的地方。在海风地吹动下,灯光晃动之下,显得有点孤静。城里面,不管是军队还是有限的百姓,全都早早地躺下,粮食紧缺的情况下,多少能省点体力,睡过去了,肚子饿了也不知道。
  仅有的几处哨兵所在,轮值的军卒也是卷曲着在打瞌睡,谁也没有想过,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离下关不远地一处偏僻海岸,大明远征倭国军队先锋,由郑芝虎所领的海军陆战队,却悄无声息地在这里上岸,向下关摸了过去。
  这支海军陆战队,已经经历过巴达维亚的实践,对于登陆作战,早已不陌生。更不用说,调到辽鲜海军之后,又多次进行训练,对于这种战事,就更是熟练地不能再熟了。
  地形地势什么的,早在以前的日子里就已经摸清了。虽然是夜幕之下,可郑芝龙却并没有花多少工夫,就到了下关城下不远。他通过望远镜观察了下关城之后,便低声对跟在后面个各级军官吩咐道:“本将再强调一次,此战的困难,不是攻占下关,而是不放跑一个下关城内的倭人,明白么?”
  对于军事行动,随军的监军并不会干涉,只是在边上听着。听着郑芝龙在各处可能的交通要道部署拦截的人马,又指派人马随他一起偷城,把守门户等等。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郑芝龙便带着手下行动了。其实,偷城这事,就没有一点挑战性。
  下关城在倭国是算要塞,可对于见多了大明城池的他们来说,这里的城墙实在是矮小,一如他们这个种族一般。只是用了飞钩,就轻松地上了城头。寻到亮着灯火的岗哨处时,直接要了睡梦中的岗哨性命,换了海军陆战队的将士把守。
  等到朝阳从海面上升起时,整个下关已经布满了大明将士。有些早起的倭人推开房门看到这情况,顿时下巴都掉到了地上,第一时间内,几乎没有人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看到了啥?
  那几个建虏从被窝里被揪出来的时候,一开始就傻了。睡一觉,天亮了,就变天了!
  不过等他们回过神来,知道和大明的仇恨难消,就是跪下求饶也难免一死。于是,这几个建虏都垂死挣扎起来。手被绑着没法动,嘴巴却是说个不停。
  “偷袭算什么英雄,有本事光明正大地打一场啊!”
  “我大清军队很快就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