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话才说到这里,就有同伴连连点头,打断了他说话道:“这么要紧的话,我们肯定记得了。大明这边,和我们欧洲那边可不一样。这里是按军功算的,不是抢财物的,区别大了。”
“呵呵,说得对!”约翰一听,带着笑容,非常正经地说道:“欧洲那些,就是强盗,可我们现在,可是大明正规海军,是正规海军哦!”
听到这话,这些西洋人,不,已经是大明人,一个个都抬头挺胸,站得笔直,很明显能看出来,他们身为全球最强海军中的一员,而且是正规的一员,已经有了很大的自豪感。
这支舰队缓缓地靠岸,所有船员都在釜山休整。让约翰等人没想到的是,这边最高的大明官员,辽东总督竟然要见他们,这让他们一个个都非常地兴奋。
他们虽然是分属海军,但以前大明北方的海军,其实就是登莱水师发展而来的。而登莱水师,则归卢象升管辖。对于这个老主官,他的传奇,是每个军卒都津津乐道的。也因此,约翰等人,对卢象升的威名,也是如雷贯耳,并不只是因为他的官位高而已。
走出营帐,随着传令兵往临时设置在釜山的总督府而去。这一路上,到处都是大明军卒,大明军队的营帐,望都望不到边,可却一切都井井有条。走在营中,干净整洁,巡哨的军卒,站岗的军卒,全都各司其职。这一切,在欧洲真得很少看到。
看着眼前的一切,他们的兴趣都集中在卢象升身上,低声讨论道:“听说,总督大人力大无穷,上百斤的大刀,根本不叫事儿。还有最硬的弓,都能轻松拉开,而且还是指哪射哪!”
“这还是其次,听说总督大人带着骠骑营所向无敌,大明的敌人闻风丧胆,是真正的战神!”
“但问题是总督大人好像是进士出身啊,就是读书人而已,却能这么厉害,实在是难以想象!”
“……”
听到他们的低声讨论,走在最前面的舰队监军,带着自豪感转回头,向这些新同袍介绍起了总督大人的事迹。他是出自原来登莱水师的,因此在卢象升担任登莱巡抚之后的事情,基本上都清楚。由他讲出来,听得约翰等人一个个静心屏气,就怕遗漏一点。
不过很遗憾,还没有讲完,就已经走到总督行辕了。一行人不敢再低声议论,一个个整理仪容,准备前去见传说中的战神,对,约翰等人的心目中,卢象升就是战神!
在大明好歹是待了将近一年,对于大明的礼仪自然是都知道了的。进入行辕,去见卢象升时,都一板一眼,非常地认真。
主位上的卢象升,看着底下这些新的大明人行礼,感觉稍微有点怪怪的。
以前的时候,不是没见过西夷,不过最多是传教士,雇佣兵之类。可眼前这些白人,却是成为了为大明征战四方的大明军卒,是真正的大明人了,在做着和大明人一模一样的事情。如果不是外貌差异,都不会把他们当作以前的西夷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明更强大了!卢象升心中想着,便开口询问他们,有关此去美洲的情况。
这次前往美洲,是由三十艘船组成。其中运输船有二十艘,战舰有十艘,统领是一名海军参将,当然了,各级监军是肯定有的。约翰等人领航,就趁着六月太平洋暖流前往北美洲,先期在后世的旧金山或者洛杉矶一带建立永久驻地,成为大明在美洲的第一个据点。而后,明年约翰等人会沿着西班牙宝船的路线返回吕宋,再回到大明完成一次往返。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这条航线,大明海军的战船也必须要走一趟才行。如果只是消息互通的话,有聊天群成员在,压根就不用这些船只返回,就能知道美洲的情况。
卢象升听着约翰在介绍航线的情况,并没有多问,倒是在约翰介绍南北美洲时,才会时不时打断他问下话。从崇祯皇帝那里听来有关美洲的情况,和从约翰这边面对面听到美洲的情况,这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听着听着,卢象升不由得在心中份外赞成崇祯皇帝,这南北美洲如此富饶之地,要是大明不取之,岂不是暴殄天物!
听完介绍之后,卢象升当即表态,让他们在釜山尽量补给充足再出发。在勉励了他们之后,才让他们退下了。
这些人不知道,但卢象升已经听崇祯皇帝提过一次。等大明占领倭国之后,崇祯皇帝还有意思,要派船队沿着倭国一路北上,从很北的地方跨过太平洋,前去美洲,而不是只寄希望于一条航线。
崇祯皇帝所想的新路线,就是沿着千岛群岛北上,到达后世的堪察加半岛,然后一路可以沿着阿留申群岛前往拉斯加半岛,另外一路则继续北上,通过白令海峡去到阿拉斯加。
总之,以后大明海军,一定要遍及全球。
第1278章 扬州瘦马
崇祯九年六月初,正是借着太平洋暖流的东风,大明官方的第一支舰队,在约翰等人的指引下,离开朝鲜省釜山港口,踏上了前往北美洲的航线。
这支舰队里,每艘船上都有聊天群成员。因此,崇祯皇帝能通过聊天群实时知道这支舰队的情况。也因此,虽然他人已经到江南了,却也能知道这支舰队已经出发。
船只停靠到了扬州城码头,前几次基本上都是过扬州而不入,至少没有好好逛逛。这一次过来,崇祯皇帝终于决定在扬州走上一走。
下了船,崇祯皇帝发现扬州这边,似乎比以前更为繁华了。别的不说,就这港口,几次经过,崇祯皇帝还是有感受的,不管是岸边的船只,还是岸上的人流,全部要比印象中要多。
记得以前的时候,扬州码头这里,原本是货人不分的。如今环目四顾,那些纯粹运货的船,都已经是自己单独的一块区域,和客船停靠点隔开了。
码头上,房屋林立,沿着道路一直到扬州城墙。行人,旅客,闲人;男人,女人,小孩,各色人等,一眼望去,几乎都能看到。当然了,大部分是以男人为多。
“老爷,没想到扬州这么繁华啊!”袁贵妃看了好一会后,脸上带着一点惊讶说道。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看了她一眼,微笑着道:“之前可没有现在这么繁华!”
这个袁贵妃,刚离京的时候,还有点拘束,如今走了这么远的路,终于放开了一些。这性子,还是太静了点。
边上护卫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听了,便带着点笑容,低声说道:“老爷放开了沿途收税,主要以买卖点收税为主,如此一来,各地货物南来北往,自然比起以前,是要繁华多了。”
说起来,这也和吏治有关。
以前的时候,虽然大明规定是三十税一。但是,比如路上的税卡是多如牛毛。
明代周辉,就在他的《金陵琐事》中记载了一个有关税收关卡的例子。
这个例子说得是万历二十八年,有个叫陆二的人决定异地贩卖灯草牟利,因为异地有价格差。可是,当他雇了一艘船出发之后,就先后遇到了当地知府派人设的税卡,知县派人设的税卡,京城回家休养的赵公公设的税卡,还有正规税卡点外,又有的临时税卡点,反正就是各种税卡,结果,陆二没到目的地就在中途被迫卖掉了灯草回家。要不然,真不够陪的。
当然了,这陆二做不成这个异地买卖的生意,那是因为他是普通人。如果他有背景,有功名在身,那有的税卡就不会收了。如果背景够硬,那基本上一个税卡都不会收。
这也就是原本历史上,虽然大明商业繁荣,其实是官僚商业繁荣,但是,朝廷却基本上收不到税的原因所在了。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先是有孙传庭狠治商税,任何人,不管其背景如何,功名如何,一律按照大明律所规定的交税。这些原本被逃掉的税收,就能进国库了。
另外,崇祯皇帝革新了都察院制度,把都察院的分支院都设到了县一级。这个都察院的职责,不是管民,而是管官的。如果有官吏、乡绅不法之事,是允许百姓去都察院的分支院告状的。除此之外,厂卫的名头,随着之前几次大的事情,也已经重新打响了牌子。
如此一来,那些各地私自设卡收税的事情,自然就不会有了。如果王二再异地贩卖的话,就不用交那么多税,而是正儿八经地按照大明律规定的三十税一来缴纳。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大明的商业随即蓬勃发展起来。哪怕没有官员背景的商人,也能在如今这环境中从事商业贸易赚钱了。
由此,不止是扬州城,其他地方也一样,全都因为商业的兴盛而比以前要繁荣了。
崇祯皇帝其实不用刘兴祚来说,他心里也能明白。不再理会这个话题,抬头望了一眼后,当即一指码头那边最引人注目地一处酒楼道:“走,去看看哪里有没有好吃的!”
不知为何,贴身护卫的方正化一听这话,就想起了之前微服私访的时候,似乎总能遇到一些事情。这一次,该不会又会遇到吧?
这么想着,看到崇祯皇帝已经下船,他便连忙跟上,就随在皇帝和贵妃身后。可惜没有墨镜,光那眼睛扫来扫去,让别人一下就注意到他了。
领近的船只,也都在下客。有三五成群的,也有孤身一人的。崇祯皇帝是微服出巡,自然不会搞什么戒严,只是护卫的锦衣卫围在外侧,把皇帝和贵妃不着痕迹地护在里面。
刚走上码头,忽然,就看见前面一辆准备启动的马车上,帘子掀开,跳下一个小女孩,哭着往船只这边跑过来。
崇祯皇帝正东看看,西看看地,自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情况。
这个小女孩,模样挺不错的,大概十岁左右,梨花带雨,喊着“姨夫,我想回家,我想回家……”
在她的身后,有一个花枝招展的中年妇女也从马车上跳下来,追着那小女孩,让她不要跑。
这小女孩大概是不想和亲人离别吧?崇祯皇帝看着这一幕,倒也没有多想。就这么站了下,便继续往前走了。倒是袁贵妃多盯了一眼,才跟上崇祯皇帝。
“回来干什么?”一个恼怒的声音响起,崇祯皇帝闻声转头看去,却见一个中年男人,衣着有点寒酸,正一脸恼怒地向那个跑过去的小女孩挥手,让她走,同时还说道,“都告诉你了,跟着这位妈妈,以后你吃香的喝辣的,多好的日子!”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的眉头不由得一皱,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身停住,看着那边。
只见那小女孩跑得很快,后面那个女人追不上,很快就到了那男热面前,直接跪下,流着泪抬头说道:“姨夫,我很乖的,我能帮家里干活,我能赚好多钱的,不要把我卖了,我不去好不好?”
袁贵妃也早已停下,听到小女孩说这话之后,顿时脸上立刻露出不忍之色,在崇祯皇帝的耳边低声说道:“可怜的孩子!”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那边。
就见那男人脸上浮现出一丝不耐烦,环顾四周,看到周围不少人停下来看他这边,顿时,就有点恼了,低着头,训那小女孩道:“哭嚎个什么,这是让你去享福。再说了,你在我家都几年了,吃喝不要钱?都养不起你了……”
围观的人,大概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基本上也没人在意,低声说着话时,崇祯皇帝还听到了有两个男人的对话。
“这小女孩长得不错,嗓音也好,估计卖了不少钱。”
“可不是,所谓扬州瘦马,估计这个小丫头调教调教之后,肯定能卖个大价钱!”
袁贵妃已经生有一个女儿,虽然年纪没有眼前这个小女孩大,可她心中却立刻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不由得很是同情,对崇祯皇帝说道:“不知道这小女孩的父母知不知道?要是有可能,谁都不想卖自己孩子的吧?这个人只是姨夫,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很明显,她是想干涉这事。只是皇帝在,没经过皇帝同意,她不敢私自干涉。如果换了海兰珠,或者田贵妃的话,搞不定心中想什么,就直接说了。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点点头,正要上前,就见那后面追着的女人已经赶到了,有点踹气地说道:“你个小妮子,妈妈我又不会亏待你,好好学,五指不沾阳春雪,好日子在后头呢!”
那小女孩没理她,只是看着那个男人,继续哀求道:“姨夫,求求您,带我回去吧,我长大后一定会赚好多好多钱,报都不要,都给您……”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那男人打断了,就听她厉声喝道:“够了,就这样!”
那女人也开始拉小女孩,要拉着她走了。
围观的人见此,便知道这个小插曲要结束,就都各自散了,准备各走各路。
但是,此时,崇祯皇帝却上前了,低喝一声道:“慢着!”
那女人一听,抬头一看。她的眼睛倒是毒的,一看崇祯皇帝的气质,还有他身边的随从,就知道这是个贵人,不敢得罪,依言先放了小女孩。
而那个男人,却是恼怒有别人管闲事,虽然他看着崇祯皇帝有家丁跟随,像个有钱人,却也不怕,当即说道:“这位公子,小孩子不懂事,惊扰到您了。”
看到崇祯皇帝的脸色似乎并不好看,他就又连忙解释道:“我是他姨夫,家里穷,给她找了条活路,没事。”
崇祯皇帝压根就不理她,只是低着头问那小女孩道:“你爹娘呢?”
小女孩一见有人理她,就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抬头看着崇祯皇帝,连忙回答道:“我爹两年前外出做生意一直没回,我娘在我爹走之后没多久就……就没了。我就在姨夫家……”
“听,这位公子,我没说谎啊,我就是她姨夫。”那男人听到这里,就打断了小女孩说话道,“他爹肯定是死在外面了,两年多了,一点音讯都没有。我家里也不富裕,养了两年了,没办法,只能帮她找个更好的出路。”
这个年代,外出,不管是去干什么,都有很大的风险的。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客死异乡。两年多没有音讯,一般来说,很可能是在外头出事情了。
正是因为有这种常识,这个男人才会做主卖了这个小女孩。
但崇祯皇帝依旧没有理他,只是皱着眉头,两年前,那个时候还没有新的户籍制度,因此没有给全国百姓编写身份证号,有点难办。
他转头看了一脸同情的袁贵妃一眼,而后转回头问小女孩道:“你爹叫什么名字?”
“我爹姓陈,名玄,字通贵,扬州仪真人氏。”小女孩认真地回答,甚至还说了是怎么写的。
很显然,以前的时候,应该家境还可以,或者说父母都认识几个字,因此也都有教她。
江南这边,识字率确实比较高,家里条件稍微好些的,就算在童校开设之前,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认识一些字的。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进入聊天群,去户籍文件夹里按照名字搜索。虽然不一定找得到,可终归是报了一分希望。
叫陈玄的人有不少,崇祯皇帝在这个基础上,再搜字,结果,满足条件的人,还真得有一个人。再看详细资料,去核对信息。
那个男人等了一会,看到这名贵公子好像有点愣神的样子,等了一会还没动静,就不耐烦了,转头一看,好像他的船要开了,也不说话,转身就走。反正钱已经拿到手,他也不想留在这应付了。
那女的一见,稍微犹豫了下,也想拉着那小女孩走了。
刘兴祚是知道皇帝大概在干什么,不过就算不知道,刚才皇上已经说了话,没他的允许,这面前的几个人也别想走。因此,他只是一个眼神,立刻,几名锦衣卫就上前两步,拦住了这对男女的去路。
一见这个情况,那个男人就有点恼了,当即喝道:“什么意思?我又没有犯法,你们要是仗势欺人的话,这里可是有都察院的!”
这年头,都察院对于官吏乡绅的震慑,也是比较大的。毕竟新官上任,还要三把火。新设地方衙门,要是开张了不搞下事情提高知名度,那都察院的地方分支岂不是成了摆设?
这男人就是这么想着,因此哪怕看着这个管闲事的像是贵公子,他也不怕!
那个女人倒是没有说话,面对锦衣卫的拦住,很听话地站住,同时放开了小女孩。她瞅瞅崇祯皇帝,又看看小女孩,心中有点舍不得。要不是看出这个小女孩有大卖的潜质,她还真不愿意去得罪贵公子,宁可这桩买卖黄了。
周围的人,看到这里有动静,不由得又围了过来。带着点好奇,围观者当起了吃瓜群众。
第1279章 聊天群的再次妙用
崇祯皇帝刚好这时从聊天群中退出来,听到了那男人的说话,不由得脸色一沉喝道:“你没犯法?狡辩!”
听到这话,围观的人群都是一愣,他们中好多之前不了解事情,此时一听这有人口买卖犯法,顿时就愤怒了。
在古代,虽然允许人口买卖,可同样是有不允许的。比如,类似后世那种拐卖,自战国以来就不允许,甚至可能处于绞刑,而买方则按罪减一等处理,同样不会放过。
人心都是肉长的,要是自己孩子被卖,这么一想,大部分人都盯向那男人,无声的表达愤怒,甚至有几个都准备在撩袖子了。
那男人一见,有点慌了,连忙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她父母双亡,我是她姨父,家里养不活,因此不得已才给这位妈妈当了义女,给她一条活路的!”
一听这话,人群中刚才的愤怒一下就没了。这种事情,在大明朝其实还是很普遍的,也能理解。
这么想着,这些吃瓜群众不由得又转头看向那位贵公子,眼神中似乎怪他有点大惊小怪。
谁知崇祯皇帝确是一声冷笑道:“给她当义女,你收钱了没有?”
那男人听到这话,略微犹豫了会,看看周围的人,估计自己骗不了,就只好回答道:“我养了她两年,花了不少钱,家里穷,总要收点补贴家用吧?”
“呵呵!”崇祯皇帝一声冷笑,而后一指那男人喝道,“看你的穿着,你有多穷?”
说到这里,他又一声喝道:“你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报上来!”
吃瓜群众看看那男人,从衣着上看,确实不像家里穷得连个小女孩都买不起的。
“出门总要有点体面吧?”那男人马上辩解道,“我家里很穷,出门就这么一套行头而已。”
江南这边,从嘉靖年间开始,就慢慢地有了奢华之风,到崇祯初年最盛。奢华之风,变得虚伪。例如,宁可饿肚子,也要有体面。
因此,对于这男人的解释,吃瓜群众们倒也能接受。甚至连袁贵妃都理解了他的解释,只是转头看向那个还有泪痕的小女孩,还是有点怜惜。
崇祯皇帝没听到他回答自己,有关身份证号码的问题,也不在意,在他说完之后,忽然一声冷笑道:“你叫潘旭,扬州仪真人氏,好吃懒做,还好赌,两年来,把这女孩家的财产都输得差不多了。又欠下赌债,就把主意打到了这小女孩的头上,是否是这样?”
这男人,也就是潘旭,一听这话,顿时傻在了那里。他可不认得这位公子,可这位公子对自己的事情竟然如此清楚?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围观的吃瓜群众,听到这个情况,看到潘旭的反应,顿时都能肯定,这位贵公子所说,估计十之八九是真的。他们倒没想过为什么这位贵公子会如此清楚,只是对这潘旭很是愤怒,又对那小女孩很是同情,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谴责这个人渣。
潘旭被他们吵得回过神来,顿时恼怒了起来,用手挥了个大圆道:“管你们屁事,反正我是养不活她,给她找了条活路有错么?”
好赌输光家财,这已经成为事实了,那这小女孩,似乎也只有这条出路。这么一想,周围的这些人一下都闭嘴了,还能怎么着,最多只能同情下那小女孩,遇到了一个人渣姨夫了。
潘旭一见在周围人的反应,微微有点得意,不过他有点做贼心虚,便准备趁这个机会就走。
然而,崇祯皇帝却及时又开口喝道:“按大明律,严禁十岁以下人口买卖;十岁以上,如果本人不同意,也不得买卖。这位小姑娘很明显不是自愿的,被你给威逼利诱,这是事实!”
一听这话,潘旭顿时就傻了。
老掉牙的大明律,这个时候竟然有人能搬出来说。这不是大家都已经是默认了,谁还会在意这种大明律的啊!
其他围观的人一听,也都愣了下。
虽然大明律对于合法买卖人口和非常买卖人口有明确的规定。可是,从大明中叶开始,律法早已荒驰,这种人口的买卖,早已成为潜规则。就算是官府,也不会主动去管这个的。
可此时,有人却正儿八经地举出了这条大明律,也难怪这些习以为常的人都会愣住了。
潘旭回过神来,有点恼羞成怒道:“小孩子知道个什么?我是她姨夫,让她跟了这位妈妈,是为了她好。她现在恋家是不假,可等她长大了,就会知道我这么做,就是为了她好!”
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年级大一点的妇女,跟着出口对崇祯皇帝说道:“这位公子,强扭的瓜儿不甜。要是黄了这桩买卖,这位小女孩就算能回去,也肯定日子不会好过。要不,就算了吧!”
“对啊,要不就算了吧。毕竟我们只是痛快了一下嘴而已,可这小女孩就有可能会有罪受。”另外也有年长者跟着叹气说道,“谁让她是寄在姨夫家呢!”
……
听到好几个人跟着劝,潘旭不由得又恢复了一点得意,拿眼看着崇祯皇帝,眼神似乎在说,天大地大,管你是谁,还能管到老子的家务事来?
袁贵妃也是不着痕迹地一拉崇祯皇帝的袖子,低声说道:“小女孩要是回去了,这人肯定会虐待她的。清官难断家务事……”
她的话还没说完,却听崇祯皇帝忽然冷喝一声道:“如果我没猜错,你应该是匆忙要卖掉这小女孩,回头又说这小女孩走丢了之类的吧?”
这话犹如一记重锤,打在潘旭心中,打得他退了一步,一脸惊讶地盯着眼前的年轻人,就仿佛白日见鬼一般。
周围人看到这个情况,都吃了一惊,好像这里面还有隐情,顿时,一个个都非常地好奇。
崇祯皇帝有点不耐烦了,不等潘旭答复,便继续说道:“这位小女孩的父亲并未去世,只是去了异地经商把钱财赔了个精光,没法返乡,就在当地务工凑钱。三天前,她父亲发了个即时通讯回家,说今年会回来过年。你接到这份即时通讯后,害怕了,是不是?”
一听这话,潘旭吓得不由自主地退后两步,有点站立不稳,一脸惊容地盯着崇祯皇帝。
那小女孩也是惊呆了,抬头看看自己的姨夫,而后又看看面前的贵公子,有点难以置信。
围观的人群看到这个情况,却能从这潘旭的反应中看出来,看来这位贵公子又说对了。顿时,他们就愤怒了起来。
不过崇祯皇帝的话还没有说完,继续盯着潘旭,厉声喝道:“要是我所料不差的话,她父亲觉得家里还有点钱,不担心他妻女的生活。可没想到,这小女孩的母亲很快就过世,而家里的钱财又被这姨夫给输了个精光。你就怕她父亲回家之后没法交代,所以才想要赶紧把她卖掉,对不对?”
潘旭只感觉天旋地转,这些事情,为什么眼前这人竟然都知道?这没道理啊!刚才这人还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还要问自己连襟的姓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难道是自己婆娘的姐姐在天之灵显灵了?
买女孩的那女人听到这些话后,已经吓到了,甚至都不没弄清楚面前年轻人的身份,下意识地腿一软,面对崇祯皇帝跪下,慌忙解释道:“奴家不知道这内情,奴家真不知道,奴家也是想着这小女孩可怜,因此才想着收为义女……”
听到这话,潘旭反应过来了,知道情况要糟,可他又岂能甘心,有点歇斯底里地喊道:“说得跟真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瞎扯什么?什么即时通讯,我压根就没见过。什么人?我没空和你瞎扯!”
说完之后,他转身就想跑。可是锦衣卫校尉就分布在他边上,又怎么可能让他跑掉,立刻有人上前挡住。
崇祯皇帝一声冷喝道:“拿下他,送交扬州知府,把情况说明,按大明律处置!”
“是!”一名锦衣卫小旗立刻答应一声。
崇祯皇帝接着转头看向那买小女孩的女人,见她要解释,压根就不理,直接开口说道:“你明知小女孩不愿意,却还追着想成交这笔买卖,无非是看到这小女孩长得漂亮,嗓子也好,能为你大赚一笔。你这等行为,亦为同犯,押送扬州知府处理。”
那女人一听,吓得花容失色。可崇祯皇帝有心要重罚,也不管她,和缓了点语气对小女孩说道:“你这边出了事,我发个即时通讯给你爹,让你爹早日赶回来。在这之前,我让人带你去县衙安置,等你爹回来可好?”
小女孩听到自己爹爹还活着,自然是十二分地愿意了。欣喜之下,连连磕头。
围观的人群,看到剧情突然转变如此,也都是高兴。能有这种结果,那自然是最好了。
可是潘旭那里肯甘心,他忽然厉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编排了这么多事情,仗着人多势众欺负于我?哦,我知道了,你们肯定是看上了她以后长大肯定很漂亮对不对,你们是想黑吃黑……”
他这话,说得周围的人都是一愣,该不会这剧情又峰回路转,又有别的戏码了吧?今天围观了一下,看得有点头晕了。
崇祯皇帝听得眉头一皱,一声冷笑后,冲一名锦衣卫校尉略微示意一下,而后不再理这事,转身就走了。
那名锦衣卫校尉,当即掏出腰牌一示意喝道:“看清楚你的狗眼!”
潘旭定睛一看,顿时吓到了,不由自主地后退两步,一下跌坐在地,他怎么都没想到,竟然会撞到锦衣卫的手中。
围观的人群也是看清楚了,不由得都是恍然大悟,一个个立刻兴奋地七嘴八舌起来。
“难怪这么厉害,好像什么事情都知道一样,原来是锦衣卫!”
“要我说啊,刚才那位贵公子,搞不好就是一名锦衣卫总旗,一看就有贵气,是个好人!”
“不对,要我的眼光来看,说不定是一名锦衣卫百户呢!看,随从都有不少的!”
“……”
听着周围人群的议论声,那名锦衣卫校尉心中不由得苦笑。这群人猜来猜去,最高也只是猜到锦衣卫千户而已。可你们知道不知道,刚才这些人中,不但有锦衣卫指挥使,还有皇帝和贵妃呢,你们可真是瞎了眼了!
当然了,皇帝微服出巡,他可没胆子主动去揭破,就按照皇帝的吩咐,带着人去扬州府知府衙门,至于那小女孩,也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