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站了起来,笑着说道:“好了,听说陈友明把朕以前住过的房子保持得很好,那今晚就过去歇息吧。朕倒是想看看,明日那钱德贵会说些什么!”
  田贵妃那边得知这个情况,便吩咐陈精忠道:“明天你就可以回家了,记住,不要说话,当一天哑巴好不好?”
  “为什么?”陈精忠闪着他的大眼睛,有点不解地问道。
  田贵妃听了,笑着说道:“做游戏啊,你当一天哑巴,那明天就还有好吃的糕点,想不想吃?”
  “嗯!”陈精忠立刻点头,很是认真。
  田贵妃见此,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这两天她算是看出来了,对付小孩子最好的办法,不是讲道理,而是给好吃的。
  等天色暗下来之后,已经得到通知的陈友明一家人,都在大门里面候着。家里的仆人,除了门房之外,其他人都让他们待在自己屋里不要出来。而他们夫妻两人,不时抬头看看夜空,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明显,两人都很激动。
  一边的门房就纳闷了,老爷夫妻俩这是要干啥?等人?不对吧,以前知府大人来过一趟,也没见老爷夫妻俩激动成这个样子啊!
  他正在瞎琢磨着,就听到传来了敲门声。
  陈友明一听,立刻低声吩咐道:“和平日一样,不要表现异常。对了,必须恭敬,不要有一丝不敬。”
  “……”门房被他这么一说,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开这个门了。他心中也更是纳闷了,这大晚上的,来得到底是什么人?
  他打开门一看,却是一群人。领头的,是个年轻人,还有两位姑娘一起的,好像是个大富大贵的人物。
  门房看清之后,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满足老爷的要求。
  他正纠结时,崇祯皇帝便自己跨步进门了。
  门房有点傻傻地,没有任何表示,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最终连门都是进来的人关上的。
  这大门一关,躲着的陈友明和他的媳妇以及女儿,就都闪身出来,立刻跪倒在地,大礼参拜,低声说道:“微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友明还能说出口,但他媳妇,却已经是哽咽了,连这都说不好。
  陈家的大劫,又一次被皇上亲自破解,这样的大恩大德,还能如何报答?
  皇上什么都不缺,那就唯有立个长生牌,天天祈祷皇上,长命百岁,不不,长命万岁!
  边上的门房听到自家老爷的话,不由得张大了嘴,惊讶万分,皇……皇上驾临?


第1170章 水不要太凉了
  皇上以前驾临过一次,如今竟然又驾临了!
  这陈家,还真是风水宝地啊!难怪传说以前陈家的族长,一直想把这里占为己有呢!
  沾了老爷的光,没想到自己这辈子,竟然还能遇到当今天子。下次回乡下,估计全村人都能羡慕死了!不行,今天这身衣裳不能再穿了,沾了龙气,应该好好保存起来,以后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科考之前闻闻,搞不好能中状元都不一定哦!
  等到门房回过神来时,发现皇帝一行人,已经由老爷夫妻领着进里院去了。而他的面前,有一名锦衣卫校尉站在那里,正吩咐他道:“去屋里坐,有些事情要交代给你!”
  夜深之后,从来没有再住过人的这个房子,又再次住上了人。不过,上一次是两人,这一次是三人了。
  崇祯皇帝看着环境布置,摇摇头笑道:“还真是和上次一模一样!”
  田贵妃一听也笑了,她看了海兰珠一眼,走近崇祯皇帝,忽然低声说道:“陛下,陈精忠好可爱啊!”
  “嗯?”崇祯皇帝一听,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点点头道,“小孩子,都可爱的。”
  “陛下,妾身也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
  听到田贵妃这话,崇祯皇帝稍微一愣,但他没想到,边上的海兰珠耳朵尖,也听到了,跟着要求道:“陛下,我也要一个。”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无语,这几天和陈精忠玩多了的结果!
  好吧,有这要求也是很正常的!
  ……
  第二天将近午时,钱德贵一行人终于到了陈家门口。
  钱德贵下了马车,背着手,看着城府,摇摇头,对跟在身边的管事说道:“看,小门小户的,没一点格局。这和我们钱家,根本就不能比!”
  “老爷说得是!”管事一听,连忙恭维道,“陈家底蕴肯定不能和我们钱家比了,说不定还要老爷多指点下,陈友明一介草民,才懂得怎么享受!”
  这时,陈精忠刚好也下了车,听到说他爹,便立刻驳斥道:“我爹不是草民,我爹是官!”
  钱德贵一听,转头看了他一眼,露出一丝轻蔑,转回头,看都不看陈精忠道:“屁大的一点官,也好说是官?”
  “不是屁大的官,是八品官!”陈精忠有点不服气,马上又跟着说道,“很大了,比一品官都要大!”
  钱德贵听得有点愕然,又回头看了他一眼。
  陈精忠见了,很是自豪道:“你是个笨蛋,先生说过,八比一要大,知道了么?”
  钱德贵听得一愣,随后转回头,心中暗道一声小屁孩,懒得计较了。
  陈精忠边上的锦衣卫校尉就怕他再随便开口,连忙低声说道:“好吃的糕点哦!”
  一听这话,陈精忠立刻想起来了,连忙闭嘴不说话。
  另外一边,钱德贵点头一示意,他的管事便上前敲门,同时大声喊道:“常熟钱家来访,快快开门!”
  门房其实早已经在等了,听到这话中带着傲慢,就忍不住想喝斥一声,我替皇上都开过门,你算什么东西?
  不过他想起锦衣卫校尉的吩咐,便连忙上前开门,一看到小公子果然在,便连忙转头向里面喊道:“小公子回来了,小公子回来了!”
  剧本正常上演,没多久,钱德贵就被迎进了大堂,分宾主坐下。
  没有外人,钱德贵瞧着陈友明,果然是疲惫之极的脸色。
  见此情况,他心中一声冷笑,小人得志,自以为是,以为认识了皇帝,就觉得天下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如今,吃教训了吧!
  心中想着,脸上却带着一丝皮笑肉不笑的笑容,敲敲桌子道:“小公子已经给陈乡长送回来了,这茶都没有一杯?”
  陈友明按照刘兴祚的交代,就当没有皇上存在,想着自己遇到这事会怎么做。因此,他自然不会给钱德贵好脸色道:“这几天身心疲惫,家里什么都没有!”
  言外之意,是连杯水都不给了。
  钱德贵听了,也不以为意,他说这话,其实就不是为了喝茶。说句实在话,就陈友明家里的茶,他还看不上!
  有了开场白,钱德贵便继续说道:“陈乡长不用气恼,你应该感谢钱某。大家一起发财,何乐而不为呢!以后啊,你家里什么都会有的!”
  陈友明听了,阴沉着脸,冷声喝道:“如今我儿已经回来了,你信不信我将你拿下!”
  “哦?”钱德贵一听,神态轻松,根本无所谓的样子,就听他说道,“有第一回,那就有第二回。要是陈乡长不肯好好合作的话,你确信,你的妻儿老小,能一辈子都不会再丢么?”
  “你……”陈友明一听,立刻站了起来,额头上的青筋直冒,冷汗当即就下来了。
  这时候的他,还真是非常后怕,如果不是皇上刚好又撞到,自己独立面对这样的事情的话,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钱德贵压根不在意陈友明的反应,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就听他又淡淡地说了:“再说了,你已经白纸黑字地签字画押。你要是敢不遵守约定的,你自己想想,以我常熟钱家的能力,后果如何不用说了吧?”
  常熟,就在隔壁府,因为钱谦益的名气,不要说只是邻近府了,就是江南这一带,在官场和读书人之中,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可陈友明听了,似乎不甘示弱,反驳道:“钱老闻名满天下,乃是有名的清流。你做这等龌龊之事,敢说这是钱老授意的?”
  听到这话,大堂后面,坐着喝茶的崇祯皇帝和其他人,都静了静,显然是想听听怎么回答。
  “呵呵……”钱德贵听了,好像听到了很好笑的话,连续笑了好长一会后才说道,“你觉得呢?”
  陈友明听了不由得一愣,没想到这厮口风还很严。
  脑筋一动,他便又说道:“我就不信!钱老肯定能一样看出来,我是被你们逼的。”
  看到他这样,钱德贵终于皱了下眉头,似乎有点恼了。
  他盯着陈友明看了一会,忽然一拍桌子道:“陈友明,我告诉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老老实实地合作,那就一起发财,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否则的话,那份东西就会见光。到时候以我钱家的影响,江南官员都弹劾你贪赃枉法。三人成虎,你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之后,他想转身就走了。
  陈友明见此,立刻说道:“哼,皇上不会相信的!”
  听到这话,钱德贵停下脚步,看着他,冷笑一声道:“张口皇上闭口皇上,你以为皇上真是你家的?告诉你,你陈家到时候家破人亡,皇上都未必会知道这事!”
  说到这里,他似乎也看出了陈友明好像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就又继续冷声喝道:“不要说你一个小小八品乡长,就是县令知府,遇到我钱家的事情,都会顺着我钱家的意思来办。哼,你可知道,我钱家门生遍天下,各地巡抚到了常熟,都得上门来客客气气地拜访!”
  “实话告诉你,要是你不同意,钱某有的是法子办你!”钱德贵用手指着陈友明,气焰嚣张地继续威胁道,“南浔镇的好处,我钱家是要定了,皇上都阻止不了!”
  听到这话,陈友明忍不住看了下大堂后面,然后装成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算是明白了,听说你们钱家富甲天下,敢情这钱财是这样来的?”
  “呵呵,知道就好!”钱德贵听了,冷笑一声道,“只要我钱家看中的东西,就没有能逃掉的,老老实实地合作,自有你的好处,别再做梦,想着皇上会帮你!认清现实,在这江南,我钱家出手了,皇上都帮不了你!”
  后堂,当崇祯皇帝听到钱德贵那气焰嚣张的话后,就知道自己想错了。
  像这种老牌的豪门世家,想指望这样的人,到处乱说是钱谦益指示干的,那是不可能的。就算确认了,回头钱谦益只要没有真凭实据的,他也完全可以说是他的族人借着他的名头在外面胡作非为。
  既然没法继续玩了,那就掀桌子好了。至少,在这大门,自己可以掀别人的桌子,而别人,是掀不了自己的桌子。
  这么想着,他便站了起来,转身走出后堂,冷声回应钱德贵的话道:“看不出来,你们钱家的势力还真是大到天上去了,竟然连朕都阻止不了,也管不了了?”
  听到这话,看到有人从后面转出来,钱德贵一时之间,不由得愣住了。
  他自然不会第一时间想到,崇祯皇帝的自称是“朕”,他此时心中诧异地是,竟然有人在听他们的对话。
  稍微愣了下后,钱德贵回过神来,立刻显得非常地愤怒,用手指着崇祯皇帝,转头对陈友明厉声喝道:“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躲在后面听我们的谈话?看来你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一定要吃足了苦头才会知道我钱家的厉害是不是?”
  “说,这人是谁?”
  当他再次问的时候,他又愕然发现,后堂竟然还有人,陆续转出来,一个,两个,三个,竟然是一群人!
  隐隐地,不知道为什么,钱德贵忽然感觉有点不妙。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钱德贵带着一点惊惧,气势也低落了不少问道,“我是常熟钱家的,钱谦益听说过么,是我族叔!”
  崇祯皇帝压根不接他这话,冷声喝道:“说,是不是钱谦益指示你做的事情?”
  钱德贵不说话了,只是看着出来的这群人,都簇拥着这个年轻人。此时的他,内心非常地惶恐。
  刘兴祚好歹也当了几年锦衣卫指挥使了,见他的情况,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人就交给末将吧,镇抚司的手段,应该能撬开他的嘴巴!”
  他的话说完之后,崇祯皇帝还没有说话,钱德贵就往后退了几步,撞到了桌子上,才惊恐万分地说道:“陛……陛下?镇抚司?你……你是当今皇上?这……这怎么可能呢!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没理这个有点吓得自己不敢相信事实的人,崇祯皇帝对刘兴祚点点头道:“如此也成。不过要是没有真凭实据证明钱谦益指示的话,那钱谦益也会否认。不过……”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了一眼钱德贵,没想到看到他竟然尿了裤子,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而后又转头对刘兴祚吩咐道:“他倒是提醒了朕,卿立刻派人前往常熟,暗地调查钱家财富来源。朕相信,他钱谦益,还能精明过前朝的徐阶?”
  “末将领旨!”刘兴祚当即答应一声,而后转身一挥手,马上就有两名锦衣卫校尉大步走向钱德贵,很显然是要拿他下去拷问了。
  钱德贵见此,忽然疯了一般地跪在地上,一边连连磕头,一边急声说道:“请陛下开恩,草民愿招,草民什么都招……”
  此时的他,那还有半分嚣张气焰。
  不过崇祯皇帝都懒得理他,转身走了。
  没过多久,刘兴祚就回来禀告道:“陛下,钱谦益并没有直接参与,这种事情,他是不管的。都是他族里的人在管着敛财的事。不过,做这些事情,其实钱谦益都是默许的。另外,还招供了不少事情,都和这事类似,强取豪夺,为祸一方。”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想了一会后,便冷声下旨道:“钱谦益享受着这些强取豪夺来的财富,无论如何,他的责任都是跑不了的。收集尽可能的钱家罪状,而后朕要公告天下,让全天下人看看,所谓的清流,到底是怎么样一个货色!钱家,呵呵,回头就让他们去教化西伯利亚的土著去!水太凉?水不要太凉了!”
  刘兴祚听到后来,有点听不懂了。不过他明白皇帝的意思,这钱家,撞到了皇帝的枪口上,自然是完蛋了!
  他正在想着,就听到崇祯皇帝又说道:“另外,山东那边的那个,也可以按照钱家之事办理,先派人去收集罪证!”


第1171章 他隆王的因果
  山东那个,类似钱家的,刘兴祚在脑海中稍微过了一下后,便立刻明白是谁了。
  钱谦益,东林党领袖,是士林中的旗杆,所谓的清流,至少在声望上是很好的。而且据刘兴祚所知,作为东林党的继承者复社,之前声势浩大地搞串联,想抵制科学技术知识。这背后,怎么说都有东林党那些老人的影子,而这,钱谦益是跑不了的。
  前些天在那酒楼大堂,那个叫朱金华的生员就透露过,这个事情还得到了山东那边的支持。
  这些事情一联系起来,都不用说,肯定是孔家了。
  对于此,自从皇上开始推广科学技术知识后,作为皇帝的心腹,他就知道,皇上迟早要对孔家动手。如今,这几件事情加了起来,孔家,要倒霉了。
  这个事情,如果是文臣听到的话,估计会有所顾忌,会劝谏一二;但是,刘兴祚是一员武将,孔家对他来说,并没有天然地威慑力。因此,他答应地也没有任何顾忌。
  陈家的事情算是解决了,崇祯皇帝又坐回去和两个爱妃喝茶。不过他聊着聊着,就有点开小差,想着其他的事情了。
  一千户以上的聚集地,要设置乡长这事,朝廷的做法,还是太过粗糙,一些细节上的事情并没有考虑到。
  比如,在官员衙门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多少人口为依据来进行设置的。理论上来说,这并没有什么错。
  可江南这边,很多一千户以上的镇,都是因为各种产业而形成的,经济利益非常大。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八品乡长来管理的话,随便来个官,都能压他一头。就算如同陈友明这样,有自己这个背景在,可那些想伸手过来的人,也是有明里暗里的办法。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防范这种问题的发生,崇祯皇帝倒不用多想,有后世的经验,只要把这些经济重镇设置为特别乡,特别对待就可以。
  比如,这种乡长,可以提高级别,可以和县等同,直接受府或者省一级直辖。衙门的人手也要扩建,有必要的话,可以再设置都察院的地方分院,监督经济贪腐之类。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进入聊天群,来到文华殿群,把这个事情一说,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和内阁首辅温体仁牵头去考虑,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来。
  一个南浔镇,就有千万两白银规模的交易额。而在江南这边,类似这样的镇子,自然不止一个南浔镇。这可都是钱,不管是温体仁也好,还是曹化淳也罢,都不敢怠慢,连忙应下,重新按照皇帝的意思开始考虑这事。
  还不止如此,崇祯皇帝又进入厂卫临时群,对刘兴祚和王承恩也吩咐了一番,让他们分别派锦衣卫和东厂番役,要不时暗地巡查这些经济重镇。另外,江湖中的势力,也要进行掌控。
  忙完了这个事情,又从陈友明这了解了今年湖丝交易的情况后,崇祯皇帝就又悄悄地离开了南浔镇。
  这次微服南巡,交代了南边造船厂的情况,做好暴兵准备,应对将来的南洋以及更广阔的海洋情况;以热气球为契机,大大推广了科学技术知识在江南的影响力;了解了江南经济重镇的情况,进一步改进最底层官府机制;
  这么一算,这次南巡的目的,基本上都已经达到,这让崇祯皇帝的心情很好。因此,他离开南浔镇之后,就算是实践诺言,往扬州而去,陪田贵妃回娘家了。
  而此时,在南亚的泥泞道路中,有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行军。
  说是军队,其实有点言过其实。
  因为这支军队压根就没有统一的军服。有身穿盔甲的甲士,也有穿着布衣的,甚至还有打着赤膊的。不管如何,这些都还是拿着武器的。有长枪长矛,也有火绳枪,或者背着弓箭,握着腰刀等等。但在队伍的后面,还有更多的,则一看就是农夫,运送着大量粮草物资,这些人,基本上就没有人穿上衣了。
  在行进队伍中,确实也有骑兵,不过就这,一眼看去,就分为三块。
  大概有一百骑左右,人马具甲,闪着寒光的长枪,马边一侧挂着一个盾牌,高头大马,健壮之卒。行进中,五骑一排,基本上都是齐头并进,并没有多少落差,一看就是精锐骑军。
  第二部分骑军,数目大概有三百左右。这些骑军,战马就没有披甲了,不过甲士还是有穿盔甲的。
  第三部分骑军,也是最多的骑军,大概有一千骑左右,大部分都是无甲,五花八门地武器,但能看出来,大都配着弓箭。
  不过这支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中军位置的十头大象。这些就是战象了。
  此时,这支队伍刚刚穿过名义上孟加拉和洞吾的分界线,继续往阿瓦行进。不用说,这支军队,就是沙贾汗最终派去攻打阿瓦的偏师了。
  一般来说,在这南亚,国与国的分界线,并没有像后世那样分明。在这分界线上,也没有什么城池,重兵把守等等。因为这个时候的南亚,其实人口并不多。而孟加拉和阿瓦之间,像样的城池,都没有几座,和大明内地的情况,根本就不能比。
  在中军位置的其中一头大象边上,独臂的他隆王就在这里。骑在一匹老马上,皱着眉头左看右看,东张西望。最终,他心中叹了口气,而后抬起头来,看着象背上坐着的军队统帅萨米特说道:“大帅,这已经到了洞吾境内了,是不是该派出斥候了?”
  萨米特一听,低头瞧了他一眼,不以为意地说道:“这里离明人的城池还有好几天的路程,一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你慌什么?”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不由得带着一点嘲讽说道:“不过这也不怪你,好好地,整个洞吾都被你丢了,也难怪你会这么慌张!”
  他隆王听得心中憋屈,要是之前,对于这种人,随手就赏他几鞭了。不过现在形势比人强,自己如今在人家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调整了下心态,他隆王又抬起头来,面露恳切之色,继续劝谏道:“大帅,明人诡计多端,不可不防啊!”
  “什么诡计多端?”萨米特一听,冷笑一声道,“你不是说,在洞吾这边,有你的人为内应么?你不是说,在洞吾的明人,都是不堪一击的么?明国现在内乱不止,土司纷纷造反,难道他们还有精力来管这偏僻之地?”
  他隆王一听有点哑然,为了说动沙贾汗出兵,他是极力贬低明军。没想到,最终说服了沙贾汗出兵,却让沙贾汗派出的领兵之将,对明人很是看不起了!
  他可是记得,当初攻打孟密的时候,自己那么多大军,攻打城墙并不高的孟密,却一直没能打下来。而守城的那些,如今都算是那唐国的军队,并没有调回明国去平叛的。
  想到这里,他隆王心中就越发地不安。这名莫卧儿帝国的将领,如此轻视明军,比当初的自己,还不重视明军,这实在是有点危险!
  重新仰起头,他再次劝谏道:“领兵打仗,耳目第一。当初的时候,我就是没有重视这点,才让明军躲在山中,最终抄了我堆积粮草的宝井重地。如此教训,不可不防……”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不耐烦的萨米特打断了,只听他冷声喝道:“闭嘴,你以为本将是你啊!这么大的洞吾,都被你丢了,还好意思说。早知道你这么无能,当初就该建议大汗向东进兵,占了洞吾,也就不会被明人先占了。”
  他隆王一听,那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好歹他也曾是洞吾之王,曾经一言九鼎过。就算在德里,沙贾汗也没有这么说过他,没想到,这区区一个带兵将领,竟然如此羞辱他。
  谁知,这还没完,萨米特看到他的脸色,似乎更为得意地继续打击他道:“你打不过明人,不代表本将打不过明人。我们莫卧儿帝国,如今雄霸天下。如果是正面和明国对决,那本将自会小心一二,提起十二分精神来对付。但这洞吾,只是一个偏远之地而已,明人又是新占,能有多少威胁?”
  说到这里,他往前伸了下脖子,多伸出象背上的坐具一点,低头盯着他隆王扬起的脸,一脸有把握地说道:“你信不信,洞吾的明人不知道也就罢了,要是知道伟大的莫卧儿帝国竟然派兵前来攻打,如果不是躲在城里发抖,就是已经逃回明国去了?”
  听到这话,他隆王忍不住就想破口大骂。他承认,如今的莫卧儿帝国确实强大。可当初自己的洞吾也不弱,否则的话,莫卧儿帝国会放着肥肉不吃?
  如今,洞吾被明国一战而下,你莫卧儿帝国能一战就打败自己,吞下洞吾么?怎么沙贾汗就派了这么一个猪脑子将领过来,目中无人,还口出狂言,这个兆头,非常地不妙啊!
  这个时候的他,又忘记了他是怎么贬低明国,怎么夸赞莫卧儿帝国了。他不知道,这话说多了之后,这话传多了之后,夸张的程度,是会放大的。
  不管他隆王如何焦急,如何担忧,他要想复仇,就必须要依仗这个莫卧儿帝国的将领。想了好一会,他终于明白了问题所在。
  于是,就见他隆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其实,洞吾的明军,并没有那么弱的!他们中的一部分军队,其精锐程度,或者远超莫卧儿帝国……”
  “什么?”萨米特一听,脸色一变,厉声喝斥道,“你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么?你该不会说,之前在大汗面前所说,都是你骗人的吧?”
  他隆王听了,并没有害怕之色,甚至是脸色平静地说道:“大帅误会了,我怎么可能有胆子去欺蒙大汗!我所说的,只是说明军中的一部分而已。当初的宝井之战,明军就有火器,听说他们的火器,比莫卧儿帝国的火器要好得多了。听说,他们的火器,是不用点火的,非常厉害,还有很大的火器,就连战象,都没法抵御……”
  “哈哈哈……”萨米特一听,不由得大笑道,“本将不知道你安了什么心,你吹,你就尽管吹吧。火器不用点火?那还叫火器么?”
  说到这里,不等他隆王解释,他伸出手一指自己的军队道:“等回头攻打阿瓦的时候,就让你看看,我们莫卧儿帝国的青铜火炮威力!还有我那么多火枪,一起发射会是怎么样的震撼场景。再让你看看,我们莫卧儿帝国的无敌骑军……”
  他隆王看着他在吹,心中忽然感到一阵无力感。算了,不劝了。如今刚进入洞吾这边,离阿瓦还很远。就先等两天吧。两天之后,好歹是领兵打仗之将,总该明白,派出斥候是行军打仗必须的前提。
  想到这里,他隆王又觉得有点奇怪,按理来说,自己之前派去联系洞吾旧部的人,应该会有回报吧,怎么还没有消息呢?
  他在这想着,萨米特看到他不说话了,以为他隆王被自己展现的军力所慑服,便满意地缩回了头。
  他们却不知道,就在远处峡谷,有人正在盯着他们看。
  用望远镜的不是别人,就是唐国大将富御蛮。此时,他用望远镜看着莫卧儿帝国行进中的军队。而在他的边上,则是一名熟悉莫卧儿帝国的夜不收在给他介绍情况。
  这让他明白了,这支军队的骑军,最为精锐的是莫卧儿帝国的御林军,有点类似大明京营的骑军。而另外两支骑军,则分别是食邑骑兵、封邑骑兵,都是孟加拉行省派出,属于地方军队。
  这整支敌军中,他就最在意这支骑军了。其余其他兵种,不管是步兵还是战象,在他眼里都是不值一提。
  虽然到了最后,孟加拉总督又加派了兵力,由原来的一万五增加到两万五千人。但这些,依旧改变不了富御蛮对这支军队的印象。
  就听他低声说道:“莫卧儿帝国行军打仗,就如今这样子,也不知道怎么会有如此名声?”
  当然,他所说的名声,也是到了洞吾之后才听说的。
  夜不收听了,转头看看,便明白富御蛮在说什么。这莫卧儿帝国的军队,在大明看来是毫无军纪可言。行军打仗,没有派出斥候不说,光是行军之中,就能看到时不时有兵卒蹿出队伍,或者干脆就在路边,或者蹲,或者站着在那排泄。
  这种事情,不管是那些民夫如此,就算那些正规军卒,也是一样,看来是民风如此!
  夜不收想了下,便回答富御蛮道:“莫卧儿帝国一直在对北方用兵,他们的精锐,也大都调往北方了。”
  听到这话,富御蛮不由得再次看了下骑军中的那些精锐,点了点头。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莫卧儿帝国为什么在这边算是强国。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