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月十四日,在大明百姓即将欢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新盐法》终于传到了江南地区,顿时,这《新盐法》所引起的轰动,比起大明皇帝御驾亲征收复辽东还要轰动。一时之间,江南的各个地区,各城各镇的街头巷尾,全都是讨论这《新盐法》的。
一如京师百姓,在江南地区,大部分百姓闻知,都非常地高兴。困扰每家每户的盐价,终于能降下来了。然而,在不少豪门大户里,则也有一群群闭门议事的。一个个拍桌子骂人,想到谁就骂谁,朝堂之上的诸公,其中以温体仁被骂得最惨,“遭瘟”的言论,这种在原本历史上出现过的“遭瘟”说法,最是普遍,说自从温体仁当了首辅,大明士子就遭了瘟,他们不敢说商人遭殃,毕竟商人在法理上就不受重视!
断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那些盐商和私盐贩子,甚至有盐科转运司的官员,都极其不老实起来。一个个叫嚣着,拍着桌子,绝对不能让朝廷把《新盐法》实施。
然而,散会之后,更多盐商的做法,是赶紧把盐价降下来,趁着现在价格还高,多出手一些是一些。甚至有的人,则疯狂地收私盐,充作官盐来卖,想以此降低自己的损失。
这种操作就犹如瘟疫一般,传播地极快,每个地方,有一个盐商这么做了,其他盐商就只有跟进。一边骂娘,一边降价出售,尽量降低损失。
这种情况其实也可以理解,这些盐商是有钱,但他们除了钱,又拿什么和朝廷对抗?有枪杆子么?没有!朝中有代言人么?想扶持的周延儒已经被罢官多时,再者说了,就算朝中有代言人又如何?能高过首辅去?吏部尚书如何?收了钱,说罢免就罢免,你盐商的钱,现在估计都送不出去了,谁知道会不会被厂卫侦知?换成以前的时候,还能收买御史言官来攻击,但如今,都察院改组,谁敢乱喷?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盐商都骂《新盐法》,那些手中有盐引,但是却没关系的,一直无法从盐场中兑换到食盐,手中的盐引就如同废纸一般。可《新盐法》中有规定,以前发的盐引一直有效,能去盐场兑换食盐。虽然盐价会降价,可好歹是能兑换到食盐了,多少能比以前好一些了。
总之,在盐政这块上,因为《新盐法》的公布,特别是江南这边,几乎是一片乱象。盐价是一天一个价,甚至是一天几个价。和这个对应的,是食盐的制作和贩卖,也变得疯狂起来,都想着在这《新盐法》最后实施之前,要多赚一点。
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东厂提督王承恩突然出现在扬州,带着大批的厂卫还有附近的卫所军队,连续抓了上百人的私盐队伍,更让人轰动地是,大盐商潘儒也在同时被抓。罪名就是贩卖私盐,官盐中充私盐卖。
这个声势搞得很大,潘儒的罪名,就在扬州府公开审问,允许百姓旁听,罪证确凿之下,甚至还顺藤摸瓜,抓出了扬州的盐科转运司官员,也一起被王承恩拿下。最后,相关人家都被抄家,流放辽东苦寒之地。
让江南这边震惊地是,不止于此,复社领袖张溥,也被厂卫所抓并公开审问。罪名有二,其一诽谤朝廷重臣,其二,枉顾圣人教导,和大盐商潘儒有勾结,为盐商之爪牙。所管学政,当众宣布革除张溥功名,而后王承恩赏了他二十大板,同样发配辽东。
东厂提督突然出现在扬州,不但收拾了大盐商,还教训了张溥,这两件事情对于江南这边的影响非常之大。一直以来,江南这边对于朝廷之威,不怎么感受到地,这一次,是真正感受到朝廷的雷霆之威。
听众甚多的驿站系统的评书先生,不约而同地对此事做出了点评。声势之大,一下盖过了文人世子的评论。舆论,从头到尾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不过这事还没有达到高潮,就转眼又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
第1127章 再次微服南巡
“什么?福王就藩安南?安南改为福国了?”
“唐王已经封去洞吾了,这福王又封,朝廷是想把藩王都封出去么?”
“你孤陋寡闻了吧,其实朝廷早就有这风声了,只是你没听说过而已!”
“……”
在江南这边,和别的地方不同,很多人的商业嗅觉,就明显比其他地区地要高。
“福国新建,好机会很多,谁有兴趣,一起过去看看?”
“我一个叔在云南的,唐王就藩的时候,就很是赚了一笔了。就算是一些我们大明寻常之物,只要贩卖到唐国,再用他们的特产倒卖回来,光纯利润就有两倍之多!”
“是啊,我也听说了,藩国新建,什么东西都缺呢!”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艺人,也是蠢蠢欲动。
“唐国那边,一个木匠过去,都能受到很高待遇,有仆人伺候,吃喝不愁!”
“何止是木匠,油漆匠也缺啊!”
“……”
如果说唐国新建的时候,影响面还只有云南等邻近地方的话,这福王就藩,影响的地方就多了。不止是广东广西和云南,就是江南这边,因为有唐国的示范效应,这种有赚大钱的消息,就传得很快,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
盐商有钱,哪怕是被《新盐法》打击,他们以前赚得钱终归是在的。如今刚好是财路被断,又被东厂震慑了一把。听到福王就藩的消息后,顿时也心动了。
很多盐商的心思,不再想着如何去和朝廷对抗,而是想着另外的发财之路。
有句话说得好,钱越多,钱越好赚。
像新建藩国这种事情,百废待兴,机会多多,钱多了,这赚钱的机会自然比小打小闹要好得多。于是,有盐商的心思就被转移了。
当然了,还有的盐商,在盐这一块上吃到了足够的肉,总不甘心放弃,就在那研究《新盐法》,就想着怎么样还能在《新盐法》上赚钱。
江南这边的动静,通过聊天群,很快就报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对此,他也算是比较满意的,江南这边,《新盐法》最容易反弹的地方,在精心准备下,最终没出什么大的幺蛾子。而且有外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或者这也是西方国家通过殖民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方法了。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的思绪便转到了南洋。去年的濠镜澳夷乱,不少大明百姓被掠走。这个事情,可是不能忘的。东厂和锦衣卫,已经有派往南洋了。目前朝廷的重心,也该转移了。或者,下一个藩王分封,就在南洋也是可以的。
通州的造船厂,年底因为天气的原因,并没有再试验。不过理论研究,还有船体部件的打造,却没有拉下。从目前来说,木船包铁,螺旋桨部分用铁皮隔绝木板并封住的做法,似乎是可行的一套做法。另外,也已经有人提及,铁甲战舰的另外建造方法,可以用先秦时期就流传下来的技术。
看到这个说法时,或者是成就值消耗地多,后世的记忆越来越清晰,崇祯皇帝猛然就想起了后世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曾看到那边的墙上,刻着的对于秦朝铜马车的技术介绍。如果没记错的话,零部件的连接方式就有冶金性连接和机械连接。
这其中,冶金性连接包括嵌铸法、包铸法、铸焊法。而这铸焊法又包括熔化焊接法,榫卯结合加焊法,包铸、镶嵌加钎焊,焊接加铜栓板连接,插接式焊接和补铸法。
另外,还有机械连接。包括子母扣加销钉连接,活铰连接,钮环扣接,亚腰形转轴连接,锥度配合连接,铆结,弯钉连接,套接,卡接等等。
锁闭装置和机械加工工艺也有多种,只是一辆铜马车而已,就汇聚了中国古代匠人的多种技艺。这么多的技艺,难道就不能用到造船上?古人能琢磨出来的法子,大明工匠就琢磨不出来?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有了更多的自信。就不信了,大明工匠会比古人笨,比西夷笨!自己要做的,就是调动工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做法,在之前那些新设备和枪炮打造上,就已经体现出好处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秦朝的质量,一直都是非常高的。甚至其相同零部件的差别,几乎就一模一样。而这,都归功于严格的质量管理。就是让工匠具体负责,每样产品上,都刻了工匠,出了问题,能直接找到对应的工匠。
之前的时候,其实大明也有在做,但不彻底,崇祯皇帝觉得有必要在这一块,再加强管理。以后,凡是大明出品,必属精品才行!
一时之间,崇祯皇帝想到了这两个方面,便传旨召见工部尚书,还有各局坊的负责人,和他们商讨,要拿出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另外,对工匠的奖励,也要具体到制度上,不再只是皇帝临时的恩赐。以后的一切,都要以制度的形式给予明确。
等忙完这事,崇祯皇帝便收到了来自应天府的消息。一番考虑之后,他便决定再次微服出京南巡。
不过基于上一次南浔镇的暴民之乱,周皇后很是担心,而首辅温体仁也担心,都有再次劝谏。
但是,崇祯皇帝主意已定,他对自己的股肱之臣说道:“去年时候,朕南巡,设置了乡一级官府机构,还有诸多政策的实施,朕不亲自过去看看,终归是心中没底。”
对于这个理由,说实话,温体仁是有点抵触地,他想了下,便又奏道:“陛下,臣以为,有些事情,或者可以令厂卫拍录像,如此,也能犹如亲见。”
他没敢说让底下官员拍录像,万一是底下官员糊弄,只拍好的呢?至少厂卫是皇上所信任的,由厂卫来拍,终归是可以吧?
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摇摇头道:“朕决定前往江南,可不止是这么一件事情。卿可知道,朕如今最看重什么么?”
“还请陛下明示!”温体仁听了,心中一想,想到了几个可能性,比如《新盐法》在江南地区的实施,比如开海相关的变化等等。但他了解这位皇上,感觉自己可能会猜错,就直接问了。
崇祯皇帝的脸色严肃,认真地说道:“朕最看重地,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温卿是不知道,朕其实恨不得今年的科举内容就要考到科学技术知识。恨不得大明的东南西北,研究科学技术知识的衙门、机构蓬勃而生。可理智告诉朕,这不现实,唯有足够的普及基础,才能正式把科学技术知识列入科考!卿可知道,朕为何这么看重这科学技术知识么?”
果然,自己没有猜对!温体仁心中想着,同时也有点好奇。他确实知道,皇上很重视这个内容。礼部和吏部如今也都在做科学技术知识的推广。原本他以为,这种力度已经非常高了。可没想到,皇上竟然一点都不满足,甚至都表现出了急切,还想着再进一步。
这么想着,他试探着回答道:“因为这科学技术知识实用?”
皇上所推广的科学技术知识,已经从新发命等方面得以证实,他相信,自己的这个回答,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果然,只见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很是认真地说道;“朕可以明确地告诉卿,未来大明的强大,说句不客气的话,全凭这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的力度。这科学技术,才是推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说到这里时,他看到温体仁微微张大了嘴巴,似乎很是惊讶的样子,便问道:“温卿听不懂?没关系,卿等只要记住这句话,并努力推广科学文化知识就好了。我大明是否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成为天下第一的强国,朕说得是真正地全天下强国,包括东西方,就必须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而不是四书五经!”
如果崇祯皇帝在崇祯二年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这么对他的首辅侃侃而谈的话,估计会被当作神经病。当时,好歹温体仁是当了这么多年的首辅,目睹着大明在这些年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是聊天群成员的一员。当初刚加入聊天群时,由系统给其解释过聊天群的由来,乃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成果。由此,他比起不是聊天群成员的人,自然是更容易接受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只是他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认识,远远没有崇祯皇帝本人来得重视而已。
“陛下,臣懂了!”温体仁躬身一礼。这也就是说,他对皇帝的再次出巡,不再持反对意见了。
当然了,这也和崇祯皇帝做事稳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最终都被证实是对的有关。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笑了起来道:“至于朕的安全,卿等不用担心,如今朝廷的威望更高,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比起以前,又以加强不少。再者说了,一回生二回熟,相信厂卫也更能保证朕的安全。”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其实,就上次南浔镇的事情,也都是在朕的把握之中,暴民就算再多一倍,也休想伤到朕分毫!”
说服了温体仁,崇祯皇帝站起来准备回后宫,临走之时,他对躬身而立地温体仁又说道:“朕走之前,会把内阁和司礼监的成员都加进‘文华殿议事’。朕在不在京师,其实并没有多少关系!”
文华殿议事,这个是临时群名,目前就温体仁和曹化淳等少数几个人。崇祯皇帝是打定了主意,出京之前,要把成就值花得七七八八,而后一路向南,再去赚成就值。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话,温体仁哑口无言。也只有当今皇上,才有这个手段,大明不中兴,就真是怪事了!
等崇祯皇帝回到内宫,轻声细语一番安抚周皇后,把对温体仁所说得理由,又再次说了一遍,周皇后是以国事为重便同意了。
最终,周皇后身为国母,随皇上微服私访,她的身份不能一同前往。
而田贵妃在上一次微服私巡的时候,已经伴驾随行。但这一次,皇帝去江南,她是扬州人,想回去省亲。而当初皇帝也答应过她,说等回转扬州的时候,带她在扬州城好好逛逛的,结果因为暴民事件,最终没有逛成,直接回了京师,这一次就带她一起了。
有她和其它妃嫔贴身照顾皇帝,总好过那些侍女内侍,因此,周皇后这边也没意见。
几天之后,崇祯皇帝就在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的护卫之下,再次悄悄地离开京师,南下江南!
这一日,孟加拉总督府,唐王派出的使者终于到了,可却受到了冷落。总督府把其安排在驿站,而后禁绝外出,也不让外人拜访,吃喝方面,倒是没有亏待。
这让使者很是愤怒,同时也在纳闷,不知道这莫卧儿官员这么搞是什么意思?
他不知道,孟加拉总督府其实是在等沙贾汗那边的旨意。
此时,在莫卧儿都城德里,正在大兴土木。沙贾汗,在波斯语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统治者。而这,是源于沙贾汗南征北战,大大地扩大了莫卧儿帝国的版图,让他们觉得,似乎整个世界都是莫卧儿帝国的,就有了如此称呼。
沙贾汗,对他所住的宫殿、城池什么的,都很是不满,感觉配不上他的身份。因此就有了大兴土木的各处工程。而与此同时,沙贾汗也在和波斯萨法维帝国争霸。
早些年间,坎大哈被萨法维帝国夺去,而这,一直是莫卧儿帝国的耻辱,心病。因此沙贾汗一直在谋取夺回坎大哈。这个时候,萨法维帝国的阿巴斯一世已经死了,国力没有以前那么强盛,这就给了沙贾汗机会。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就在一六三八年,派重兵迫使波斯坎大哈总督阿里·马尔丹汗投降,算是重新夺回了坎大哈,这也使得沙贾汗的声望如日中天。
第1128章 沙贾汗
但这个时候,还是崇祯七年,公历一六三四年,沙贾汗虽然已经征服了印度南部,但还在用兵阿富汗。
此时,在德里豪华无比地宫殿内,沙贾汗高居宝座,底下跪着一个单臂苍老的人,声音听着却还年轻,正在对沙贾汗说着话。
“尊贵的大汗,情况就是这样,狡诈地明人,用卑鄙的手段占有了洞吾之地。只要大汗能出兵打跑明人,我愿意把洞吾献给强大的莫卧儿帝国,甘愿成为大汗的臣子!”
这个人,就是被孟加拉总督送来德里的原洞吾他隆王。说到明人的时候,他的眼睛里充满了仇恨。说完话看向沙贾汗的时候,又带着希望。
沙贾汗听了,摸着他的八字胡,一时之间并没有说话。说句实话,对于大明帝国,他也是有所了解的。以前的时候,为什么拿下孟加拉之后,没有继续往洞吾打过去,就是因为洞吾是大明的一个宣慰使司。
他的祖先,曾经的帖木儿帝国,是无比强大的帝国,周边有名的强国,全都被击败征服,帝国的疆域,比起莫卧儿帝国更是要大得多了。而帖木儿祖先,也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大汗。可就算这样,当时的帖木儿帝国也被迫向大明朝贡,以示臣服之意。
当然了,这对于帖木儿祖先来说,是一个耻辱来的。终于在年迈之时,扣押大明使者,领军出征,准备和大明决战。可在出征路上,却病死了。而后,第二任大汗,沙哈鲁就立刻向大明成祖朝贡,以示臣服。而后,帖木儿帝国就再无胆对大明表示敌意。
帖木儿的六世孙巴布尔,在亡国之际领兵南下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曾经辉煌的帖木儿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但大明帝国依旧屹立在东边富饶的地方。
如今沙贾汗虽然觉得自己的帝国强大,虽然他也还想扩张自己这个帝国的疆域,可要让他和大明去争霸,心中还是没底气的。
他隆王看到沙贾汗的神情,心中立刻醒悟过来,沙贾汗是有忌惮。想想也是,沙贾汗和他的祖先,一直是被明国打压,他们的心理,要没有顾忌就怪了。
幸好,对此,他隆王也有考虑过。因此,他见沙贾汗在沉思,便又开口奏道:“尊贵的大汗,明国建国将近三百年,早已腐朽不堪,再没有以前那样强大!要不然,洞吾也不可能从明国独立出来,自立为王。”
“尊贵的大汗,您是不知道,之前的时候,我洞吾大军攻入明国境内,也没见明国有派大军前来征伐……”
听他说到这里,沙贾汗的眉头一皱,毫不犹豫地打断,喝问他道:“嗯?你不是被大明灭国了么,怎么又说这话?”
边上沙贾汗的臣子,也跟着喝问他,威胁他,要是敢骗他们的大汗,就把他碎尸万段!
“尊贵的大汗,我并没有说话。这次明国出兵,隔了之前我洞吾攻打明国云南,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您想想,明国要是足够强大的话,为何当时不来征伐我洞吾,而是拖到了现在。因此,这两个事情是没有关联的。”他隆王连忙解释道。
看到沙贾汗还在皱着眉头,他又赶紧补充道:“不瞒大汗,洞吾离明国近一些,因此知道的消息也多一些。明国早已没有以前的强大。在明国的东北,有一女真族崛起,打得明国损兵折将,最后把他们的整个辽东都丢了。那辽东,比起洞吾还要大哥几倍,女真族的兵力直接威胁明国的都城。明国,是不行了!”
听到这话,沙贾汗的眼睛不由得一亮,他相信,这种事情,他隆王是不敢说假话的。不过他也不是那么好糊弄地人,当即立刻追问道:“如果大明如同你所说地这么不堪,那为何大明还有余力打下你的洞吾?还分给了一个藩王,建立了藩国?”
他的臣子,也都在盯着他隆王,看他要怎么解释?
他隆王当然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回答道:“尊贵的大汗,这就是明国的狡猾了。他们觉得是国内的藩王拖累的他们帝国的实力,就想着把他们的藩王都封出国外。”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转而解释道:“尊贵的大汗,您想想,明国的藩王都是世袭,将近三百年了,他们的国内会有多少藩王?明国的宗室,都多到数不清,他们连这些宗室的俸禄都付不起了。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把藩王都封出去,不再拖累明国,那么明国就会恢复过来,能打败北方的女真!”
有一点,沙贾汗也是清楚的。他们这边,各王室会互相征战,但明国那边,除了一个人能当皇帝之外,其他都是藩王,并不会互相攻打。这么算起来的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确实会有非常多的藩王了。
他隆王趁热打铁,继续游说道:“明国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就盯上了我的洞吾。因此我才说,明国打我洞吾,和洞吾以前攻入云南并没有多大关系。这一次,是关系到明国能不能恢复国力的,因此,他们就用全部的人力财力,还用了阴谋诡计,才把洞吾给夺了去……”
他在说着,同时也在观察着沙贾汗和他的臣子,他感觉到,自己已经说清楚了明国已经不再强大,可这些莫卧儿帝国的君臣,似乎还是有所顾忌。他心中大概猜出来,恐怕这些说词,还是难以说服这些突厥化的蒙古人。
因此,他隆王没有等到沙贾汗开口表态,就又继续说道:“尊贵的大汗,明国在洞吾已经尝到了甜头,所以对他们的藩王外封之策,更是尽心尽力了。听说,他们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要继续封藩王出来,其藩国,是在孟加拉!”
“什么?”沙贾汗一听这话,顿时神情一震,稍微前倾身子,厉声喝道,“你说什么?”
“尊贵的大汗,明国已经把洞吾改为唐国,再往南就是大海,所以就只有往东往西两条路可走。”他隆王一本正经地分析道,“明国那么多藩王,就算一直往东去分封,也没法封几个藩王,因此,明国就唯有向西继续分封了。洞吾的隔壁,就是孟加拉,情况就这么简单!”
他隆王能在原本的历史上留下名声,自然是有他的能耐。只是从洞吾这事上,就能大概分析出大明的战略,不得不说,眼光不错!
与此同时,他又知道怎么说动沙贾汗,被他这么一分析,就如眼前所见,沙贾汗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就在宝座前方,来回地走着,皱着眉头低头思索着。
而他的臣子,也都在各自想着这事,一时之间,谁也没有说话。
或者是受不了这个气氛,一员武将转身向着沙贾汗,大声吆喝道:“大汗,与其等明军先动手,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另外一边的一名文官听了,连忙开口奏道:“大汗,万万不可,这只是他隆王的一面之词,万一明国没有这个意思,而我们先对明国动手的话,岂不是要两面打仗,这不妥啊!”
“对啊,大汗,明国万一依旧强大呢?我们主动去招惹的话,就算明国原本没想着往西边来,也会往西边打过来了!”另外一名文官也是一脸担忧地奏道。
沙贾汗的武将则也坚持自己的意见,反驳道:“就算明国强大又如何?离我们这么远,能派来多少军队?葡萄牙人厉害吧,在孟加拉那边,还不是被我们打败了!”
这时候的葡萄牙势力,其实已经是日暮西山。
在原本的历史上,葡萄牙人是早在十五世纪就开始殖民全球的,而后西班牙紧随其后,和葡萄牙人争夺殖民地,并多处得逞。比如南洋的不少殖民地,就是被西班牙人抢了去的。
在这个时间点,荷兰人又强势崛起,和不列颠联合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就开始了全球抢夺殖民地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在大明大员的红夷,会一直视佛郎机人为敌的原因。
崇祯皇帝穿越而来的蝴蝶效应,目前只是影响了大明周边的一部分地区,全球殖民的态势,大体还是没有变化的。这个时候,荷兰殖民势力最强。
葡萄牙人是真不行了,之前在洞吾,也曾被洞吾王驱逐,其总督被洞吾王下令钉死在木架上。而在孟加拉,葡萄牙人也被莫卧儿帝国驱逐。也是因为各处都极为不利,才有了葡萄牙想在安南那边赌一把的行动。
但有一点,不管葡萄牙人也好,西班牙人也罢,又或者是如日中天的荷兰人,还有此时开始露出锋芒的不列颠人,在东方人的眼里,都是西夷。莫卧儿帝国的人,把他们都当作强大的实力,能驱逐走西夷,就是他们实力的体现。
沙贾汗听着他们在争论,便站住身子,转头看向他的臣子,一时没有说话,显然他自己也在思考着。
他隆王一见,连忙又说道:“大汗可以派人去问问,明军其实一点都不厉害,打下洞吾,靠得还是土司军队,四川的石柱土司军队,人称白杆军,就是一支土司的精锐,明军就没有比白杆军强的。但这支军队,也在去年的时候被调回云南了,听说云南那边又有土司叛乱,明国对于叛乱无能为力,只能倚重于这支土司军队。”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声音,似乎是真心实意地提醒道:“尊贵的大汗,如今明国内乱不止,如今正是机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要是被明国平定了内乱,重新集结军队打过来的话,那才难打了!”
他用剩下的那只手一拍胸脯道:“只要大汗出兵打洞吾,我的人愿意为内应,就用明国抢我洞吾的手段,把洞吾献给尊贵的大汗。而后,我愿意替大汗镇守洞吾,如果明国再来打,除非我战死,否则休想骚扰到莫卧儿帝国。”
听到这些话,沙贾汗还是有点犹豫不决。他的臣子也分成了战与不战的两派,一顿吵闹之后,沙贾汗终于决定,让他隆王暂居德里,而他派人去东边打听他隆王所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与此同时,微服南下的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知道远在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的事情。此时的他,坐在船上,听着身边的田贵妃在给一脸好奇地侍女们介绍着沿途的风景和一些人文典故。
他听了一会,就觉得有点无聊了。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微服南下,看到的风景自然是差不多的。那个时候新鲜过一阵,如今再看,兴致就少了些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进入聊天群去看消息,有一条私聊引起了他的关注。
消息是包头巡抚杨嗣昌那边发过来的,说道路才好一点,他这边就接到了西部蒙古鄂齐尔图汗的使者,说要再采购大明的燧发枪,而且量也有点大。这一次,给出的代价不再只是牛羊这些,还有不少金银和毛皮。经过杨嗣昌询问,说是鄂齐尔图汗打了好几个胜仗,甚至打败了沙俄一支西归的军队,截获了不少战利品。
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崇祯皇帝是明白,这支沙俄西归的军队,很可能是从西伯利亚掠夺了大量的物资之后,往回走的时候,刚好遇到了鄂齐尔图汗的军队。呵呵,能这么巧,也算是沙俄够倒霉的了!
想起西伯利亚,他就又想起了出发已经有一年的李自成。如今大明的这支军队,已经基本上控制了西伯利亚东部地区,把沙俄的势力驱逐到西边去了。大明如果想继续控制西伯利亚,也必须如同沙俄一般建立据点,宣示主权。最好的办法,就是选好地址建立一座城池,而后尽快研发出火车,哪怕一个月开一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