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得出这个结论,想起里面人的身份,顿时,他的脸色就变了。
  其他人的脸色也很是不好看了,不过王东磊则是恶狠狠地说道:“召唤同伴又如何,我们这里可至少是三千多人,就算再来十几二十个,那又如何,一样把他们弄死得了!”
  确实,他们这个计划,打死一个也好,打死十个,二十个也罢,都是打死,并无多少区别。
  他们正惊疑不定地想着,还是京行大掌柜失声说道:“什么声音,我怎么听着好像有骑兵来了?”
  说完之后,他甚至不顾形象,几步抢到窗口边,把陈东海挤到了一边,伸头从窗户这边向外查看了起来。
  南方虽然也有马,可却很少有骑军。这些乡镇的人,哪怕他们是有钱有势的乡绅,也是很少见过骑军。因此,听到这话,他们非常诧异,纷纷挤到窗口探头时,就如愿以偿,看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一支骑军。


第884章 皆在此
  只见镇外官道远处,一行五骑,个个高头大马,骑士全部统一服饰,远看是黑色。从带起的烟尘看,怕是有几百骑,远远地看不到头。
  江南人何曾看到过这么多骑兵,那迎面扑来的骑军威势,哪怕是正规步军都会为之胆怯,更何况是这些江南地带的乡绅而已。
  陈东海一脸土色,带着疑惑说道:“江南怎么会有骑军?真是怪事了!这……这不可能是锦衣卫一伙的吧?”
  边上的王东磊连连点头,或者是安慰以前的老对手,又或者是安慰他自己道:“肯定的,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也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多锦衣卫一起出动的,他们肯定不是锦衣卫!”
  广行大掌柜却没有一点安心之意,他带着惶恐之色道:“这支骑军,总不可能是我们的人吧?就算是地方上的骑军,既然来了,那我们也麻烦大了啊!”
  以前闹民变的时候,就比如说近在咫尺的苏州民变,之所以会成功,是官府中有人,地方官吏拒绝出兵镇压民变,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收税太监被暴民打死。而后等事情都闹完了,才抓了几个所谓为首的人明正典型,算是给朝廷一个交代而已。
  这一次,他们的背后那些人既然同意了他们的方案,自然也会和以前那样,招会相关人等,不可能刚开始闹事的时候就派出了军队,还是骑军前来的。
  “要不……要不是就当那些人是假冒锦衣卫处理……”王东磊的话还没说完,一直盯着那支骑军的京行大掌柜忽然一屁股跌倒在地,顺带着他身边的广行大掌柜也被他给带到了地上。
  碰到的桌椅,又带着桌子上的菜肴酒杯丢了下来,不但噼里啪啦地掉了一地,甚至有些酒菜都淋到了广行大掌柜的头上。
  这么大的动静,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广行大掌柜连忙用手去拍自己的头发,同时很是生气地看向京行大掌柜,愤怒地说道:“你搞什么?怎么如此惊慌失措……”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看到京行大掌柜,面如死灰,精气神似乎一下被抽走,只剩了一个躯壳一般。胯下更是湿了一片,还能看到有水渍在蔓延。
  而且,他们还听到京行大掌柜在喃喃自语道:“错不了,错不了,黑色飞鱼服,全是黑色飞鱼服,来得都是锦衣卫,都是锦衣卫啊……”
  一听这话,陈东海等人吓得魂飞魄散,连忙探头出去查看。
  这时候,那支骑军已经离得更近了。身在高处的他们,已经能比较清晰地看清那支骑军了。果然如京行大掌柜所言,或者说是得了京行大掌柜的提醒,这一次,他们一看就看出了那支骑军,竟然全是身穿黑色飞鱼服的锦衣卫。
  这一下,就不止京行大掌柜一个人吓得跌倒尿裤子了。这高档酒楼的二楼,酒菜香气中混上了屎尿味。
  在陈友明家门口,此时那些冲击的暴民也不知道从那里抬了根巨木过来,七八个汉子抬着开始冲撞紧闭的大门。其他人见了,都停在近处,拿着棍棒乐呵呵地看着撞门。
  就一座民宅的大门而已,能有什么防御力。只是撞了一下,发出一声巨响之后,就见那门已是摇摇欲坠。只要再来一下,那门连同门后堵着的东西将全部撞掉。
  在一次轰然叫好声中,抬巨木的那些壮汉就更起劲了。齐心协力地后退,准备再用力撞一次。
  于是,所有人都敛声屏气,就期待着那一声撞击声再次响起。
  这时候,他们中有不少人听到了隆隆地声音。有的人以为是打雷,就抬头看天,可别说乌云了,连白云都看不见几片,天气好得不能再好,哪来的雷声啊?
  倒是靠镇外一侧,又站在外面的那些人感觉到了声音来处,就转身看去,却见不远处有一支高速奔跑的骑军,高举着反射太阳光芒的亮闪闪的刀,携雷霆之势,不可阻挡的冲锋威势扑了过来。任何人,只要脑子还正常的人,在面对这一幕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迎面站在这里的话,绝对十死无生!
  于是,他们都压根来不及管这支到底是什么骑军,发一声喊,不管其他,慌忙逃离官道。
  而在此时,“轰”地一声响,巨木把陈友明家的门撞了个稀巴烂。门口那些暴民全都大喜,也不管什么打雷不打雷了,呐喊着抄着棍棒冲进门去,和守在门后的锦衣卫便衣交上了手。
  锦衣卫的本职其实是一支军队,还是天子亲军,其次才是干些侦缉审讯的工作。随行护驾南下的五百锦衣卫,就是这支天子亲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门后守着的锦衣卫虽然人少,可暴民因为地形的关系,也没法在数量上形成优势。加上锦衣卫便衣是结阵厮杀,远非这些暴民平时街头打架可比。
  于是,这些暴民不但没能杀进去,反而被杀得连连败退,甚至被杀得退出了大门。
  “兄弟们,点子太厉害了,分些人手翻墙进去杀他娘的!”一名陈氏族人,在这门口领头的,看到情况不妙,仗着人多,大声发号施令。
  可他马上感觉到身后好像情况不对,转头一看,顿时呆住了。
  只见他身后那么多的人,全都在四散而逃,似乎比遇到大虫还惊慌。甚至不少人被冲撞之下,河道边上犹如被下了饺子一般,全都被挤到了河里。
  从他们空出来的空当中,他看到了一支骑军,他这辈子第一次看到了威风无比的骑军,携泰山之威,冲到了近前。
  只是两百多骑军杀到,还没交锋,三千多暴民就一哄而散了。这支骑军没管那些逃了的暴民,四散而开,护住了狼烟升起的宅子。
  有一些人则簇拥着刘兴祚上了酒楼二楼,这里已经有混在暴民中的锦衣卫便衣看守着。一见刘兴祚出现,一个个立刻行军礼,其中一人禀告道:“指挥使大人,这次叛乱的贼首皆在此处!”
  陈东海听到抬头一看,不由得恍然大悟,难怪出现这么多锦衣卫,原来是锦衣卫指挥使被围在了里面!


第885章 好狠
  刚想到这里,他忽然又愣住了。不对啊,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好像不是宅子里面为首的那位啊!为首的那个人,不就是一个年轻人么?这位中年的指挥使大人,看着更像是那位年轻公子的跟班。
  一得出这个念头,陈东海顿时感觉自己哪里搞错了?就算是当朝首辅,也没资格让锦衣卫指挥使当跟班吧!当今世上,有这资格的,也只有紫禁城里的那一位!
  忽然,陈东海犹如醍醐灌顶,一下想到当今皇上不就是一个年轻人么!围在屋子里的那位为首的,恰恰就是一个年轻人,不正好对上了!
  此时此刻,一想到自己参与并主持了谋害皇帝的事情,陈东海只觉得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刘兴祚扫视了下会屎尿现场,只是眉头一皱而已。尸山血海都看过,锦衣卫诏狱里也见过,对此已是免疫了。他抬头看向自己的手下问道:“可有搜身?”
  “属下还未来及搜身。”
  刘兴祚看着自己的手下,立刻吩咐道:“立刻撬出他们的背后主事之人,要口供物证!另外也要搜他们住处,查他们账册!”
  “是!”他的手下连忙答应一声,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而刘兴祚则踱步到窗口处,抬头看出去,外面还有不少暴民在四散而逃,不过更远处,剩下的锦衣卫步军却也散布着,正在缓缓逼近镇子这边,抓捕遇到的所有人等。而在其中某处一角,那边在拦截的人却是戴着高帽。刘兴祚对此也非常熟悉,只是一看,就认出他们是锦衣卫的竞争对手,东厂的番役了。
  东厂的番役当然不是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安排的,应该是皇帝亲自下旨给东厂提督王承恩的。如此一来,这次的功劳,也不只是锦衣卫所有了。刘兴祚心中想着这些,却也没多大在意。毕竟这事还有可能会被人攻击,说保护皇帝不利什么的,厂卫共当责任也就罢了。
  与此同时,在陈友明家,他们这些普通人看到大队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威风凛凛的进入,在各处增添人手护卫,便知道他们真得安全了。要知道,之前那撞门和喊杀声,就算皇帝在他们身边,都吓得他们以为这次危险了。
  此时,他们看着那些一丝不苟站岗着的锦衣卫,全都咧开嘴笑了。真是打死也没想到,自己会遇到当今天子,还一起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从此以后,和儿孙辈没事提提这个炫耀炫耀,真是死也瞑目了!其他乡里邻人听了,估计也会羡慕地妒忌死了吧!
  不说他们在傻乐,就说崇祯皇帝看到增援到了后,就知道南浔镇已在控制中,如今就等着刘兴祚回报了。于是,他便进入聊天群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
  果然,就见首辅温体仁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皆有私聊过来,内容不少。稍微查看了一番,是之前让他们草拟有关限制奢华风的奏章。总体来说,两边的方案差不多。相对来说,曹化淳给出的处罚会重一些,比如,穿着出行的礼制,每多提升一挡,所缴纳银子的数目至少是温体仁这边的两倍有余。
  如果是换了之前的话,崇祯皇帝或者会选温体仁的这份草案,不想太过重罚,容易引起反弹。但此时看到,他毫不犹豫地就在内心定了曹化淳这份。
  再看其他私聊,他又发现,不管是温体仁,还是曹化淳,且有提醒,说这些事情如果突然宣布并在全国范围进行实施的话,他们担心会引起反弹,会有比较强的阻力。北方那边还好,朝廷接连打了好几次胜仗,官府的威严恢复了很多,应该没有多大障碍。但是在江南这边,奢华之风最甚,平时只有风花雪月,北方的战事打了那么久,也没见他们有过什么关心,因此他们这两位内外相皆估计,按朝廷目前的威信,怕是难以一下执行到位。他们两人,都恳请皇上最好是择机再宣布。
  崇祯皇帝看了,不由得笑了。看来南浔镇这次的布局,还刚好就是个引子,能解决温体仁和曹化淳的担心了!
  于是,他便索性把温体仁和曹化淳都拉了个临时群道:“朕在这几日刚好遇到了个事,且与卿等说说。朕微服到了南浔镇之后,发现这边确实非常繁华,年交易额都能上到千万银两的级别。不过其中行霸横行,还正被朕遇到了行霸欺凌蚕农之事……”
  崇祯皇帝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简要地说了一遍,说实话,对于事情就按他心中所导演着走,他还是有点得意的。不过没等他说完事情来最后说出他的结论,就见曹化淳和温体仁先后冒泡,连续发了信息过来刷屏。
  “陛下可安好?那些天杀的刁民,竟然敢惊扰到陛下,该死,该死,该死!”
  “陛下,速速调派周边卫所军队护驾,可千万不能有事了!”
  “陛下,奴婢恳请领御马监人马南下护驾!”
  “陛下,速速回京,老臣就担心会有不测之事,果然……”
  “……”
  看着这两个左膀右臂如此紧张自己,崇祯皇帝也就不怪他们打断了自己的话,心中倒也欣慰,当即说话道:“没事,朕一切都好,贵妃也没事,这次的事情,从头到尾都在朕的掌控之中,朕真是一点事情都没有!”
  发出这些信息后,他不想再纠结他的安危问题,立刻又说道:“卿等无需紧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朕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打算以此立威,让江南这边能明白,江南不是法外之地!江南是大明的江南,更是朕的江南。谁若还敢闹事,这南浔镇的事情就是他们的榜样,朕绝不会姑息,更不会轻饶……”
  看到皇帝说得这些话,温体仁和曹化淳都是人精,顿时就明白过来了。江南那边向来有抗捐抗税抗赈的风气,以前为此多次闹过民变,更是打死了外派宦官,江南上下,无论官民,皆不好管。
  看来这次皇帝是以自己为诱饵,让暴民冲撞御驾,这样天大的事情,就算江南官绅再次联合起来反对闹事,怕也是没用。这一招,好狠!


第886章 不就是舆论战么!
  他们两人想得这个恨,不是说皇帝对别人狠,而是对他自己狠。
  要是换了别的皇帝,有一丝危险的苗头,都恨不得立刻躲得远远地。崇祯皇帝倒好,还把自己置于险地,就是为了这样有足够的借口,在江南大动干戈,树立朝廷威严。
  不过温体仁和曹化淳再仔细想想,又发现这好像对他们这位皇帝来说,根本就是寻常之事。不要说江南这边的乱民了,就是当初建虏兵马锋芒正盛之时,他都无所畏惧,为了让建虏有大量伤亡,早日退出京畿之地,他竟然遣开了各路勤王军,以自己为诱饵,吸引建虏去攻打京师,以此来耗建虏人命。
  他们正在想着,就看到崇祯皇帝又发了信息出来:“这南浔镇的不法之事,乃是朕亲眼所见。地方豪强鼓动暴民攻击锦衣卫,也更是朕亲眼所见。如此种种,形同造反,朕看那些官绅还有何话可说!朕可不是以前的皇帝!这一次,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拿任何理由来欺蒙朕了!”
  听到这话,温体仁和曹化淳都明白,崇祯皇帝是指万历时候的那些事情。不过他们却没有崇祯皇帝那么乐观,见皇帝这么说话,深知那些官绅德行的两人,立刻出言奏道:“陛下,既然锦衣卫腰牌都亮出来了,他们都不为所动,继续想杀人灭口,肯定是已经有了周全布置,不可不防啊!”
  “陛下,老臣以为……”
  后面开口的温体仁还没说出什么话来,就被崇祯皇帝打断了,就见他强势插入一句道:“他们当然有,无非是找那些笔杆子污蔑而已,朕都在这了,他们还怎么污蔑?又不是只有几个锦衣卫在这里!再者说了,朕已经让锦衣卫刘卿亲自去拿口供物证,此事乃是板上钉钉之事,不可能再有颠倒黑白之事!”
  温体仁听了,不由得摇摇头,皇上还是年轻了一点。他虽然是江南人氏,可贵为首辅,又是皇帝心腹,屁股坐在皇帝这边的,就出言点醒道:“陛下,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南浔镇以外的人怎么看待这事。陛下在南浔镇的事,虽然是陛下亲眼所见,可外地的人并没有见到。如若那些江南文人、官绅齐齐颠倒黑白呢,笔杆子在他们手中,他们怎么写都成,私下传诵,陛下所言之效果便会差了。老臣说句不好听的,搞不好还会让陛下背负了恶名……”
  见到温体仁的这些话,崇祯皇帝终于明白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自古以来,笔杆子掌握在文人手中,他们怎么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如本朝的正德皇帝,甚至亲自上阵杀敌,还亲手斩杀了蒙古鞑子,那一战过后,蒙古鞑子几十年不敢侵犯大明。这么大的事情,就因为正德皇帝不为那些文官所喜,史书上一笔带过,轻描淡写,就如同普通人放了个屁一样寻常就过去了。最终正德皇帝在后世的印象中,就是个不正经的无德皇帝而已!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不由得冷笑。他算是明白了,这次南浔镇的事情,虽然他们无法在欺蒙自己。哪怕刘兴祚拿到了证据,可他们的笔杆子却依旧会乱写,到时候颠倒黑白,在江南一代传开了。离南浔镇远一些的地方,不了解事情真相的,都会被他们蒙骗。如此一来,不但朝廷国策在江南推广,很有可能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自己都可能会落个暴君之类的名声。
  呵呵,不就是舆论战么!崇祯皇帝心中一声冷笑,朕比你们多了几百年的历史可供参考。后世的消息爆炸,更是你们想都想不到,既然这样,朕就和你们再斗上一斗!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便断然说道:“此时朕已有决断,卿等不必担忧。就按朕说得去做,司礼监的那份奏章为基础再改改,听朕旨意,不日内宣告天下,正式实施!”
  温体仁和曹化淳看到都是一愣,听皇帝的意思,好像是其自有对策了。可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不可能解决,皇上能有什么对策?
  虽然他们想不明白,可签于崇祯皇帝从崇祯二年底以来,多有出人意料,闻所未闻的事情搞出来。他们两人就都将信将疑地齐声回应道:“老臣(奴婢)遵旨!”
  崇祯皇帝退出聊天群后,稍微沉思了一会,心中便有了计较。便站了起来,微笑着对田贵妃说道:“爱妃,出去走走!”
  田贵妃在这民宅憋了一天,确实有点闷,因此听到崇祯皇帝这么一说,反正外面全是锦衣卫控制着,安全也是有保障的,便立刻欢喜地回应了。
  出了房门,就看到陈友明一家以及那些蚕农都在院子一角,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这两日让你们担心了!”
  这些人一见,看着皇帝还是一如之前那样平易近人,不由得感动地想下跪。
  “不用如此多礼,朕要出去看看。”崇祯皇帝伸手一示意,拦住他们,而后对那些蚕农说道,“你们暂时还不能回家,不过家里人肯定担心。这样,你们选一个人出来,朕派锦衣卫护送你们回去报个平安!”
  锦衣卫护送自己回去报信?这些蚕农一听,脑中定格了一会这事后,回过神来,一个个都是狂喜,这样回去,那不知道有多威风了!顿时,他们一个个都想抢着答应,但他们都没王伯快,就见王伯先说道:“陛下,小人年纪大点,回去报信比较稳妥一点。”
  崇祯皇帝倒不以为意,点点头就算应了,倒让其他蚕农又是失望又是羡慕的。
  “陈友明,你随朕出去走走。”崇祯皇帝接着又点了名,他是本地人,自然不能少了这个向导的。
  陈友明自然不会不同意,立刻答应一声,往前一步准备出去。
  她媳妇看着崇祯皇帝,暗中一咬银牙,不着痕迹地推了下她儿子。
  “爹,我也要去!”他儿子立刻抱上他爹大腿,一脸期待地说道。
  她媳妇一见,立刻低声说道:“乖,快回来,你爹有大事要做,不要去打扰!”


第887章 也不是真心造反
  然而,不巧得是,她的小动作,刚好被崇祯皇帝看到了。她的心思,也就一目了然。
  崇祯皇帝倒也没生气,天下父母心而已!看到陈友明要训他儿子,便微笑着说道:“朕过来一趟,让你担惊受怕了不少时间。这样吧,朕知道有一个孩子和你家儿子差不多年龄,不过朕很看好他,一直在培养着。如果你舍得你儿子,不如让他们作伴去!”
  陈友明的媳妇听到,先是脸色红了下,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皇帝看破了。不过随之狂喜,连忙看向他夫君。却见陈友明傻在了那里,使得她很是着急。可她只是妇道人家,能拿主意的只能是她丈夫而已。
  “陛下,这……这合适么?”陈友明傻傻地问道,似乎有点欢喜呆了。
  她媳妇一听,有点想跳脚,你个呆子,还用问么!
  “有一点要提醒你,那孩子以后是征战沙场的,应该是文武双全的那种。”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朕再问你一次,就看你舍不舍得你儿子!”
  边上的方正化一听,顿时知道皇上口中的那个孩子是谁了,不由得暗暗记在心里。
  陈友明一听,想起一直以来被族人欺负,他二话不说,立刻拉着儿子跪下谢恩,这让其他人看得很是羡慕。
  最终,陈友明儿子还是留在了他妈这边,陈友明自己一个人陪着皇帝贵妃出门。
  被砸烂的破门早已被锦衣卫清理干净,出了门,就见他家门口的这边街道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高大的北方汉子,身穿黑色飞鱼服,手握绣春刀柄,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
  在河道的那一边,则跪着密密麻麻地人,四周有锦衣卫持刀看押。不远处,甚至还有一队锦衣卫骑在马上盯着。
  崇祯皇帝信步走着,此时的街道已经没有之前的繁华。所有的店铺,全都关了门。街道上不是锦衣卫,就是锦衣卫在押解暴民。偶尔有一些东厂番役也押着暴民经过。他们见到崇祯皇帝时,无不行礼。
  那些被押解的暴民,听到那些厂卫的称呼时,一如陈东海一般,吓得瘫倒在地。要是事先知道大明皇帝在那宅子里,打死都不敢去闹事,不,是打死都要护住宅子了。
  街边的房子,虽然都紧闭门窗,可无一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透过门缝窗户缝隙查看外面的动静。南浔镇何时有过这样的事情,竟然被平时难得一见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役给围住了抓人。他们又是好奇,又是担心地想八卦外面的事情。
  其中一处窗户的后面,在向外偷看的人正是之前的那个富商。他当时逃回来后就非常好奇了,不管如何,他有点想不通,为什么会有大批厂卫出现在这里,这个阵仗实在太过吓人了。
  看着看着,他忽然眼睛一亮,没想到竟然看到了之前管闲事的那个年轻人,还有他身边的那个女人,竟然又在街上轻松地溜达了。
  他到底是什么人?这是出现在这富商脑中的第一个问题。当他看到那年轻人所过之处,厂卫无不行礼,而那些近处的暴民似乎在听到说话后,都被吓瘫时,不由得更是意外。
  他走南闯北久了,见识自然比一般人要多。脑中一想,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番役,全都向这个年轻人郑重地行礼。而且这一路上,人数这么多,就只有自家上官。可没有人会身兼锦衣卫和东厂的要职,唯一符合条件的,就只有一个人。
  想到这里,富商立刻确认了眼前这年轻人的身份,顿时吓得后退一步,一下跌倒在地。
  他边上同样在偷看的从人就纳闷了,连忙问他们的老爷怎么了!
  “我们……我们可能要没命了!”富商悲从心来,眼泪哗啦啦地流了。这年轻人是皇帝的话,今天这事就等同造反,这个镇子上的人很可能都会受到牵连,造反,谋害皇帝,那是诛九族的大罪,镇上估计所有人都要遭殃了。皇帝高高在上,对于这样的事情发生,又怎么会在乎是否会冤枉什么人!
  而街上的崇祯皇帝,一边信步走着,一边稍微有点皱着眉头,不时看看街道两边的房子。有一点,他还拿捏不定。他要立威不假,对于参与暴动的那些人,他绝对不会手软。可如今这镇子上,暴民肯定有不少逃入民宅中,到底怎么甄别,还真是一个问题。要是让他屠了这个镇子,一则这镇子年入千万的湖丝交易重镇,一下屠灭了不是跟自己过不去么!二来,毕竟是来自后世的灵魂,他也没狠到那个地步。
  他正在想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刘兴祚匆匆而至,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末将已审讯已有结果。”
  说着,他便递上几份纸张。崇祯皇帝接过一看,大概便明白了,心中少了个纠结,不由得也松了口气。
  原来,酒楼二楼的那几个主事人,他们没想过事情会失败,以为有先例可循,一切都在掌握中,因此没有一点防备意识。陈东海和王东磊身上甚至都还收着他们背后之人的回信,另外几个大掌柜倒是没有,不过他们的后台是何人,也经不住审问,也都已经交代了。
  还有,这次组织的那些暴民,他们都是要给钱的。因此,他们的身上,就有为首一些人的名单。而后刘兴祚顺藤摸瓜,又从那些人身上搜出了他们下面参与人的名单。如此一来,哪些人参与这次暴动的事情,便一目了然了。
  另外,还有哪些文人已经给他们写了污蔑的文章,哪些文人已经答应等等,这些也都有记录。原因无他,这些事情,全都要钱,而这个钱,是他们几家要一起出的,这个账目,作为生意人,自然是要记清楚的。
  其实,从这些事情上看出来,他们也没真心想造反,要不然,这样的东西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被搜出来。他们只是想按以前的先例一般,颠倒黑白,逼迫朝廷,顺便把他们自己的危机解决掉。只是没想到的是,反而掉进了最为严重的危险中了。
  崇祯皇帝看着手中的这份东西,不由得笑了!


第888章 这是个吉利的章节数字
  崇祯皇帝把那些名册给了刘兴祚,同时下旨道:“派出缇骑,按名锁拿人犯。”
  “末将遵旨!”刘兴祚一听,立刻抱拳领旨。他知道皇帝还有吩咐,便继续恭听。
  果然,崇祯皇帝稍微一沉吟之后,便又吩咐道:“向四乡八邻发出告示,就说朕要公审行霸一事,所有苦主,皆可前来南浔镇告御状!”
  这话一出口,顿时所有人都听得一呆。不是应该判谋反大案么?怎么就成了公审行霸了?还有,这公审行霸是什么意思?还告御状?
  一脑门子的浆糊!不过没人敢问。倒是刘兴祚知道公审是什么意思,毕竟明军在辽东、河套等边地搞过这些,似乎对于快速收拢人心很有好处。
  但有一点,他也想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不先追究谋逆大罪呢?难道是不追究了?这不可能吧!
  同样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刘兴祚立刻下去执行圣旨了。
  其实,崇祯皇帝当然不会不追究谋逆大罪,否则他就不用待在这里了。只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凡事有个先后,得按着顺序一步步来才行。
  有了确实的名单,崇祯皇帝也不用继续散心了,他转身对陈友明道:“对于行霸之事,你是了解的。南浔镇上,相信如同你一般被欺压得也不少。你且去通知他们,朕有事交给你们去做。”
  对于这份旨意,陈友明虽然还是有点糊涂,但也不妨碍他遵旨去做。
  等回到陈友明家,那几个蚕农还在,崇祯皇帝便又对他们吩咐道:“朕交给你们一个差事,去周边乡镇告诉所有蚕农,所有被南浔镇行霸欺压过得的人,就说朕在三日之后,会在这里公审行霸,所有人都可以来告御状。”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道:“朕已经让人去发告示,不过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来。你们去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以后不受行霸欺压,能过好日子,就趁着朕还在江南,让朕知道。否则如果胆小怕事的话,就算朕把这些行霸都处理了,还会有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