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拉特蒙古诸部的使者已经远去,可旁观的人群,久久不愿离去,依旧在看着草原远处的那些离去的黑点。之前不好讨论,可此时官军离开,他们就都兴奋地议论开了。
“没想到我这一辈子,竟然能看到卫拉特蒙古派人过来,看到没有,连未来卫拉特的王都来了!”
“是啊,不管以前是顺义王时候,还是林丹汗时候,就凭他们,怎么都不可能请动卫拉特部族的人过来,更不要说是来朝贡了!”
“大明威武!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现在的日子不好过了么?以前做牛做马还要担心挨饿冻死,看看现在?”
“是,是,是我说错了,现在这样的日子,还是大明好啊!”
“……”
听着耳边传来的这些蒙汉两族语言的嘈杂声,主塔布等人再看看远去的那些黑点,不由得都沉默了。
正在这时候,有一名总督府的亲卫找来,吩咐他们跟着去见总督大人。
奈曼部和巴特部的人互相看看,有点无语。他们没想到,明国的归化城总督,竟然一起接见他们,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分开接见。那要说什么事情,该不会是都一样吧?
主塔布看着奈曼部的人不时拿眼睛瞅自己,想了想,便做出了决定。
总督府,在原本归化城的内城,也是王宫所在,是俺答汗时候所建。
这些蒙古人一路走着,看着这里的场景,看着站岗着的明军士卒,不由得心中又很是感慨。想当年,俺答汗何等英雄,率领土默特部族在这土默川崛起,牢牢地占据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可是如今,在草原上建起来的辉煌宫殿,已是明国所有。这里住着的人,也不再是蒙古人,而是明国的归化总督。真是世道变了啊!
进入总督府大堂,也是原本的王宫正殿,只是稍微做了改变。两边站着明国文武官员,从外貌上看,似乎蒙汉两族的人都有。主位上,坐着一名威严的中年人,身穿大红绯袍,正看着他们。
主塔布一见,抢先一步见礼,大声用带着口音的大明官话说道:“巴特部族长塔布见过大明总督大人,巴特部愿降大明!”
他之所以抢先,是不想让奈曼部的人先戳穿身份,那样的话,就尴尬了!
他的这个表率,还有所见所闻,让奈曼部的人也没有了别的选择,打消了顾虑,同样表达了投降大明的意思。
对于他们的来意,洪承畴早已知道,一套官话下来后,就要求他们真要投降,各部族的族长亲自带着投降书,前往京师献给大明皇上。至于他们的族人,则要接受整编,才能成为大明人,享受到大明的福利。
巴特部族长等人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不想在关宁那边接受整编。毕竟关宁军害死了他们不少族人,心里多少都有点疙瘩。
对于这个要求,洪承畴点头表示理解,只要他们能向皇上提交降表,得到皇上允许,他会上书朝廷答应他们这个要求。
一番沟通后,这两个族的人立刻快马加鞭而回,要把结果告知族里,一边往归化城这边迁移,一边得赶紧去京师进献降表。
归化城这边发生的一切,自然提前通过聊天群禀告给了崇祯皇帝。对于这事,他一点都不意外。
略作考虑之后,崇祯皇帝吩咐鸿胪寺那边,等卫拉特部使者到了后,先晾他们一晾,等上一等再说。
第776章 我的人
崇祯皇帝使用聊天群至今,感觉到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能当人肉电话机来用。在这个通讯很是落后的年代,简直是神器。
就比如说眼前,卫拉特部这边的动态,自己一清二楚,让他们在京师多待上一会,等回头再安排来降的东部蒙古部族的族长,让他们不经意间见上一见,相信他们互相之间都会比较震撼,能营造出自己想要给他们的印象。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又联系归化城那边,让洪承畴联合满桂举荐一批归化军队中的兵卒来京师。举荐的前提是:不管汉蒙,在以前的时候是底层百姓或牧民,这一次大明占领河套之后,从中获得了好处,改善了生活。这是其一。
其二,在满足第一点的条件下,有家人,且家人也享受到了大明带去的好处,改善了生活的优先。那些虽然是这样,可也有家人死在这一次战事中,特别是死在明军手中的,要往后排。
第三,所举荐的这些人,必须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至少要是一个机灵人。
最后一点,会识字的最好,不会也不强求。
这几个条件一传达到归化城,洪承畴还不明所以,满桂却是在担任京营总戎期间,已经见识过新军中的那些监军是干什么的,因此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些人的将来是要干啥!由此,虽然皇上没有明说,可他就知道,归化城这边的军队,怕是要学新军那样了!
想起新军的强大,想起新军出到辽东后不断传来的战绩,满桂就忍不住心中火热起来。当初在京师的时候,他就非常羡慕新军,渴望自己的手下有新军这样的强军!
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不积极就怪了!
对于满桂这个反应,洪承畴作为一个敏感的人,自然立刻就感觉到了,一问之下,满桂也不瞒他,让其他人都退下,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他。
对于文官来说,往军中派遣监军,防范武将坐大掌控军队是其本能。而洪承畴也是文官之一,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不过要是换了以前的话,他可能会觉得监军就是监军,搞那么多事情出来似乎没有必要。可是如今,新军能不断地取得胜利,虽然还不知道这样的监军在其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至少不会是坏事。因此,洪承畴也不会反对,相反,和满桂一样积极,立刻把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皇上这份新的旨意上。
满桂猜得一点都没错,崇祯皇帝因为东部蒙古人会陆续来投降的原因,就修改了自己预定的计划,决定趁这个整编东部蒙古部族的机会,在归化城这边率先推行新军军制。
由洪承畴和满桂说举荐的第一批人,就是作为新军的监军需要,让他们到京师来接受培训,或者深造。等到归化城那边整编好了之后,这些人就会被派回去担任各级监军掌控军队,同时让军队中的各级军事主官到京师初级武备学堂进行深造。
等这些军事主官回去时,相信那些监军在军中已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威望。而后,军政两级主官对军队实施训练,达到要求后就可以派去打仗了!
当然了,这个方案是理想的方案。后续是否会有变动,还要取决于各阶段的效果再看。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就又点了海兰珠的图标,私聊她道:“豪格不是已经到你们科尔沁族了么,知道他去干吗了么?”
“他们刚到,还不知道。”海兰珠看到信息,就立刻回复道,“不过肯定是有事,不是省亲那么简单的。他们一来,就去找我额祈葛了。看那样子,神神秘秘地,把其他人都赶出了,我都不能进去。”
一看到这个信息,崇祯皇帝也立刻赞同她的观点,绝对是有什么阴谋!这么想着,他就有点好奇,不知道皇太极那胖子能想出什么阴险招数出来?
他正想着,海兰珠就又发了一条信息过来道:“陛下放心,等他们谈完了,我去找我额祈葛,自然就知道他们来科尔沁族,到底是要干什么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得意一笑,就算辽东那个死胖子老奸巨猾,老谋深算,诡计多端……但也架不住,你的老丈人兼老舅子是我的人!
他这么想着,就马上发了个私聊过去:“好,那就辛苦你了,朕等你消息!”
海兰珠从聊天群中退了出来,也不愿待在蒙古包中,走了出来,看着白茫茫地一片,不由得有点发呆了。
这一次,妹妹从辽东回来,让她微微有些负罪感。毕竟布木布泰是她的亲妹妹,才十二岁就为了部族嫁给了皇太极。按理来说,这个使命是要由自己这个姐姐去做的。只是自己任性,额祈葛又宠着,最终让妹妹去了。
而如今,为了科尔沁族的未来,自己虽然要嫁给明国皇帝,可至少自己事先已经见过明国皇帝,心中也是喜欢明国皇帝的。虽然名义上还是为了部族,但和妹妹的那一次,终归是不同的。
海兰珠最有负罪感的是,这一次,又是为了科尔沁族的未来,自己牵了头,和额祈葛等人一起,偷偷地替明国办事,以后灭了清国,其实也就是灭了妹夫。按照额祈葛的预估,如果这么下去的话,不到十年,清国估计就会灭亡。到那时候,妹妹连三十岁都没到,就算能活下来,也要守一辈子活寡了,真是有点对不起她!
她正在想着,忽然听到身后有动静传来,就转身看去。发现是额祈葛送了妹妹和豪格出来,正在说着客套话。
她看到他们的同时,这边的人自然也看到她了。豪格看到海兰珠站那,忽然想起了什么,一下就愣住了。就那么直直地盯着海兰珠,一动不动。
布木布泰首先察觉到了豪格的异常,沿着目光看去,发现是自己的姐姐。她以为豪格是被姐姐的美貌惊住了,不由得微微有点不满。稍微侧步挡住了豪格的视线,而后向布和告辞,让布和不要送了。
第777章 你来选
豪格欲言又止,似乎是想去和海兰珠说说话的,无奈看布木布泰的眼神不善,最后只好不了了之,一声没吭就回自己的营帐去了。
当然,这不是说他有怕这个小额娘,而是怕小额娘背后的皇阿玛。来之前,皇太极再三严厉地交代了,一定要听布木布泰的话,有点吓到他了。而且,这次来的事情很重要,关系到大清的未来,自然也关系到他这个太子的未来,这些因素之下,他就不得罪布木布泰。
看到他们走了后,布和向海兰珠使了个眼色,随后钻回了蒙古包内。海兰珠没看到建虏的人,就也跟着进去了。当然了,就算看到又如何,她是布和的女儿,去找她额祈葛很正常。
布和的蒙古包外,自然是他的亲信,蒙古包内又只有布和一个人,可就算这样,布和还是非常谨慎,低声地对跟进来的海兰珠说道:“布木布泰这次回来省亲,其实是皇太极的意思,是有大事吩咐我去做。”
“哦,是什么事?”海兰珠一听,稍微有点好奇地问道。
布木布泰看着她,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和小女儿,忽然叹了口气,不过他很快收拾了自己的心神,而后低声说道:“让我派人去联系几个部落的人,让他们偷偷来这里见豪格,以清国太子的身份对他们威逼利诱,让他们明里投靠明国,暗地里为清国效力!”
“啊,这样可以么?”海兰珠一听,吃了一惊,连忙问道。
布和严肃了脸,点点头道:“此事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成功!你想想,在盖州那边的时候,这些部族和清国离心离德,最后不辞而别,不是演戏吧?”
海兰珠听了点点头,确实是这样,当时所有部族都和建虏闹僵了,最终不辞而别。
见她点头,布和就又说道:“这就是取信别的部族,取信明国的基础了。有了这个基础,如果再之后背地里还是为清国效力,就难以分辨了。这也是为什么不是清国直接派人去联系,反而要我们科尔沁族派人去的原因,同为蒙古人,不容易被其他人发现。”
说到这里,他忽然叹了口气又道:“这一次,清国也是被逼急了,他们急需粮食,还有明国那边的消息,如果有部族明里投靠明国,暗地里为清国效力的话,就能把明国救济的粮食转手给建虏,这事以前就有过。另外,明国的情况,清国也会知道不少,这就是皇太极的目的所在了。也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计较蒙古各个部族之前的那些事,也不准备发兵攻打草原了。”
海兰珠听得脸色很严肃,立刻点头道:“额祈葛,那我立刻向皇上禀告!”
说完之后,她甚至都等不及布和点头,意识就进入聊天群,立刻私聊崇祯皇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最后,海兰珠甚至再次提醒道:“眼下建虏正在最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能让皇太极的计谋得逞,要是缓过来了就前功尽弃了!”
崇祯皇帝刚好也在,看到了这条私聊,稍微一想,不由得微微一笑。他还没来及回复,海兰珠又一条私聊过来了:“为稳妥之间,最好不要答应那些部族的投靠。对了,等回头,看有哪些蒙古部族会暗地里为建虏效力,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
从她的话语中,崇祯皇帝感觉到她是真心担心,为此,不由得很是欣慰,这个老婆不错,和自己一条心。
他这么想着,便回复海兰珠道:“如果按照朕之前的想法,皇太极这个招数,并不会有用!不过既然朕知道了这个事情,那得好好思量一下,免得浪费了皇太极的一番苦心!”
海兰珠一见,不由得稍微一愣,皇太极这个招数不会有用?她有点想不明白,生怕崇祯皇帝大意了,就连忙问道:“陛下,怎么会没用?这可不能大意啊!”
见她不放心,崇祯皇帝心中带着笑意给她解释道:“朕之前应该给你提过,蒙古各部族如果想投降我大明的,必须接受我大明的整编。朕就准备把他们各部族的人打散,而后混合编组,以后不再有什么部族之分,都是大明人,最多是蒙古族而已。如此一来,他们又怎么暗地里为建虏做那些事情,至少粮食这一块,是绝对不可能了!”
一听这话,海兰珠吃了一惊,有点不相信地说道:“这要求太苛刻了,谁会答应?”
“如果他们不愿意,大明绝对不会勉强他们!”崇祯皇帝给她解释道,“这样其实也好,新账旧账一起算,朕相信,大明有这个实力!”
其实,都不用大明去算账,光是这个冬天,就有几个部族会活不下去。只要不想灭族,就只有投靠大明一途了。
海兰珠也明白这个道理,她忽然想到了科尔沁的未来,该不会是也和这些部族一般,由明国整编,以后就再没有科尔沁族了吧?这么想着,她忽然沉默了。
崇祯皇帝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就主动说道:“其实,他们那些部族降我大明才是最好的出路。普通牧民会分到房子,再不用担心寒冷的冬天,有大明为依靠,也不用担心饿死!而部族首领们,朕也不会亏待他们,会根据其功劳相应封赏,和汉人完全一样待遇。”
“未来的日子,将会是一个非常动荡的年代。小势力很难存活,一如以前,草原上消失的部族都不知道有多少了吧?只有团结起来,成为大势力中的一员,才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亲人,族人才能活下去。而这,才是最基本的需求。要是连活都活不下去,再谈其他有用么?”
如果这番言论在后世的民族主义影响很大的情况下,可能说了也并不会有多少用。可此时是在明末,什么国家民族的概念,其实都很淡薄。所有的人,都已生存为第一要务,而后考虑的是活得好不好。
海兰珠在听了崇祯皇帝的这番解释之后,终归是开口回应道:“陛下,以后所有蒙古部族都没有了么?”
第778章 新的高度
崇祯皇帝之前就已经感觉到了,此时听到,就立刻回答道:“那你告诉朕,是分大明和蒙古的好,还是朕把所有人都视为大明人,一视同仁的好?”
要是分的话,没有道理让蒙古比大明要更好,毕竟这是大明,不是大元!这也就是说,蒙古人的待遇会更低,这样的情况,海兰珠肯定不可能选,很自然的,答案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海兰珠没有回答,自然是知道什么答案了。崇祯皇帝就又接着说道:“以后蒙古和大明是一家,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你防备我,我防备你;你抢我,我封锁你;你打我,我打你;这样下去,受苦受难的终归是两族的老百姓。这种情况,朕以后不想再看到。目光放长远了,以后就都是大明人,新的敌人即将出现,我们必须携手同进,不等别人来征服我们,而是我们去征服世界!”
听到这话,海兰珠有点懵了,不解地问道:“陛下,什么新的敌人?”
她想不出来,周边不就是清国是敌人么,怎么可能还会冒出新的敌人?
崇祯皇帝顺口说到这里,自然不会不答,就回答她道:“新的敌人是西夷,就像鬼一样的那种。如今全世界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贪得无厌,四处掠夺,把全世界各地,实力弱于他们的地方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就是只索取,刮干刮净的那种……”
听到这话,海兰珠作为蒙古人,一下就知道崇祯皇帝说得是什么了。想当年,蒙古强大的时候,就曾西进,把那一片蛮夷之地踩在蒙古的马蹄之下。
于是,她就插话问道:“陛下,那些西夷竟然如此强大了?”
“嗯,他们那边,分为很多小国家,互相之间征伐,目前应该已经踏入了工业社会,这个解释起来很复杂,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的航海、打仗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那些国家的形势,迫切需要掠夺大量的物资来支撑他们的国家完成转型。”
“如今那些个国家跑马圈地,已经遍及全世界了。包括我大明这边都有。你应该不知道,西夷一来就想欺负我大明,至少有两个国家,不过都被大明打趴了。可世界上如大明一般强大的国家并不多,很多国家已经沦陷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可能觉得海兰珠还没法理解,就给她说些能理解的:“朕可以再告诉你一个事情,知道卫拉特蒙古为什么这么快向大明臣服么?”
“为什么?”海兰珠一听,很是好奇地问道。对于这事,她一直觉得很奇怪,毕竟在她看来,卫拉特蒙古远在西域,离大明实在是有点远,东部蒙古这边都还全部臣服大明,反倒是卫拉特蒙古先派出了使者去京师。
崇祯皇帝告诉海兰珠道:“因为卫拉特那边和西夷的一个国家已经接壤,并发生了冲突,这让卫拉特蒙古意识到了危机。这个国家叫做沙俄,据朕所知,沙俄已经开始扩张,甚至东部这边也快出现他们的身影了。搞不好,北部蒙古那边,都有可能有他们的踪迹了!”
一听这话,海兰珠的视野顿时就拔高了,她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东部蒙古这一块地方。脑中回想着刚才听来的消息,过了一会后,她忍不住又问道:“陛下,西夷真得那么强大么?”
其实不止是她,包括大明的绝大部分人,在这个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西夷的强大和危险。也只有崇祯皇帝这种来自后世的灵魂,能知道如今这个大航海时代,西夷在做些什么!
“红夷大炮知道吧?这就是西夷铸造出来的火炮啊!等以后,你来大明后,了解到的东西,看到的事情会更多,那时候你就能知道西夷绝对不容小觑。在如今这个年代,也不会存在我们不去招惹他们,就会相安无事的事情!”崇祯皇帝说这话时,态度已经有点严肃了,“只有不断强大自己,与其被别人征服,不如我们去征服他们!这个世界,既然朕来了,就得属于大明,属于我们东方人,而绝对不是西夷!”
海兰珠看到崇祯皇帝发过来的这些话,能感觉出那位年轻皇帝的雄心壮志。说句实话,她这一次还真是开阔了眼界,知道了以前从没意识到的事情。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话,她很相信,因为连聊天群这样神奇的东西都属于崇祯皇帝,那世界属于大明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其实这样也好,以后不管和蒙古还是汉人,都是一家人,也就不用像以前那样打打杀杀了。以前的皇帝,不管蒙古还是汉人,都没有这个魄力,如今崇祯皇帝有,这该是天下百姓从未有过之机遇!
这么想着,海兰珠便想通了,毕竟对她来说,称王称霸不是她喜欢的,每个族人能过得好才是她的心愿!
“陛下,我想去归化那边看看。”海兰珠发了条私聊道。
崇祯皇帝一听,便明白她是没意见了,只是担心蒙古人的生活会不会真得好,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并不过份。
事实上,崇祯皇帝既然有西征沙俄、欧洲的雄心壮志,同化吸引蒙古人成为真正的大明人就是必须要走得一条路。奴役、压迫从来就不是长久之计,游牧民族对于大明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对于海兰珠的这个要求,崇祯皇帝还是立刻否决掉了:“现在还不信,如果你去的话,万一走漏了风声,以后有什么事情,就可能会联想到你身上的。”
停了停,他又补充了一条私聊道:“不是有聊天群么,你现在想看也简单,朕让归化城那边拍几张照片,你就可以直接看到了!”
海兰珠一听,心想对啊,这不是有照片么,她便立刻同意了。这时候的她,自然不知道照片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造假的,不是说PS,而是摆拍。当然了,崇祯皇帝自然也不会糊弄她,一视同仁原本就是他要求的。
第779章 替皇太极瞎操心干嘛
照片就只有两张,一张是房屋内的,一张是在归化城头拍得全景。海兰珠看到这两张,就已经满足了,马上私聊道:“陛下,您的心胸,比草原还要广阔,您的志向,比雄鹰还要高远,您是天下万民的圣君……”
崇祯皇帝看得怪不好意思地,心中不由得感慨,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单纯,看了两张照片就信了。不过这样也好,太复杂了不好!
他不等海兰珠说完,就打断她道:“你以后是朕的妃子,就在朕的身边看着好了,一切盖棺论定!”
海兰珠一见,先是一下有点害羞,不过马上就自豪了:看看,自己的夫君贵为大明皇帝,却是如此谦虚,这样的气概,谁人能有?
这么想着,海兰珠便回了条私聊道:“陛下,您以后有什么交代,我一定会全力去做的!”
崇祯皇帝见了,稍微想了下后道:“朕刚才所说的整编是之前的想法,如今你既然已经告诉了朕,有关建虏的那个阴谋,不好好想想怎么用这个消息,就有点对不起这份情报了。这样,你先让你爹按建虏说得去办,等朕好好想想!”
“好的。”海兰珠回复一句后,从聊天群中退了出去。而后就看到布和盯着自己,那脸色有点古怪,不由得有点莫名其妙道:“额祈葛,怎么了?”
布和看着女儿,有点纳闷地说道:“刚怎么看你的脸色一会白,一会红,一会担心,一会开心,还一会害羞的,我就想不明白了,你和皇上到底在聊些什么?”
海兰珠一听,脑中闪过的竟然不是一视同仁的事,而是崇祯皇帝的那句“你是我的妃子”。她脸红了一下,而后马上回答道:“没什么,消息我已经告诉他了,他说让我们这边按他们说得做好了!”
布和见她不说,他也就没再追问了。反正他们小两口的事情,自己这个老头也没啥可参与的。他们能这样,也是最好了!
此时,崇祯皇帝这边,也在认真思考着刚才海兰珠告诉他的这个消息。
不可否认,皇太极确实是有能耐的。在如此的绝境,竟然还能想着办法来解决困境。如果自己不是穿越客,如果自己还是原来的崇祯皇帝,如果这个朝廷还是原来的那个朝廷,搞不好就算建虏一时受挫,也不会影响什么。建虏的最终崛起,有着其自身实力在的。
他正在想着这事时,忽然又收到了一条私聊,是钱富贵发过来的:“群主,代善和他儿子岳托刚领兵回沈阳了。小人偷偷去瞧了下,一个个都蔫了的,没一点士气,根本不像以前的建虏了!”
崇祯皇帝一见,不由得笑了。这群建虏在风雪中忙碌几天,最终发现东江军已经跑回金州过冬去了,士气能高得起来才怪了!
不过这能怪谁?谁让他们把辽东搞得千里无人烟?要是像关内这样的话,大军的行踪,根本没法隐瞒,只要多找些人问上一问,就能知道大概去向的。
这么想着,他便回复钱富贵道:“好的,你继续盯着沈阳这边,有什么消息,随时告诉我!”
一见这条消息,钱富贵倒是想起了什么,就又禀告道:“最近沈阳城内似乎有风声,说建虏之所以今年接连不顺,是因为皇太极夺取了权力,改变了努尔哈赤留下的八王议政,还改了女真族的名字,改了国号。那些败仗,是上天的警示,是努尔哈赤在天之灵在表示不满了!”
说完之后,钱富贵追加了一句道:“群主,这说得是真的么?”
真的?煮得吧!崇祯皇帝心中不由得想着,看来建虏内部还真开始不稳了,一听这消息,就知道是八王议政的那些利益受损者在搞鬼了。不过这种话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似乎杀伤力还挺大的,不知道皇太极会怎么应对?
想了下,他就不想了,替皇太极瞎操心干嘛!他点了高应元的图标,私聊他去了。
盖州城内,从聊天群中退出来的高应元,对刚巡查回来,正在烤火的曹变蛟说道:“皇上的消息,说岳托和代善所领的骑军刚回沈阳城了。”
一听这话,曹变蛟顿时有点惊喜,看着师监冯德华道:“之前还有担心,就怕这两支骑军会埋伏在暗处,或者突然杀了回马枪回来。如今得到确切消息,这心就踏实了!”
冯德华明白自己这个搭档所说是指什么,便笑着问道:“那是说可以对城外的建虏动手了?”
“没有后顾之忧,等了这么长时间,没见有其他建虏军队现身,最有可能的两支骑军也回沈阳了,只是对付城外那两千建虏的话,应该不会有问题!”曹变蛟笑着说道,很有信心。
这也难怪,他是在关宁军中待过,手中掌握有新军,前后和建虏打了几仗,自然知道新军有多强大!更何况此时新军的数量,都要比城外建虏的数量要多,他没有信心就怪了!
曹变蛟说完之后,立刻站了起来,对冯德华说道:“我去箭楼上看看,有事那边找我就好了!”
去箭楼上,显然是去看建虏大营的动向了。城内一切都井井有条,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冯德华便站了起来,笑着回道:“咱家闲着也是没事,一起去吧!”
等他们到达箭楼之后,一直在这边观察的轮值将领便向他们禀告了情况,其实就是没什么情况,建虏就和往日一样,除了有探马会在固定的时间出来溜达一下之外,大部分建虏都缩在营地中没动静。
“呵呵,猫着过冬么?”曹变蛟听了,自己观察一会后笑着说道,“这都马上过年了,也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了!”
于是,他便开始下达将令,召开军事会议,针对目前建虏的情况,拿出一套作战计划,而后通过高应元报崇祯皇帝批准。
崇祯皇帝还在想着海兰珠传过来的那消息,见到作战方案后,感觉双方实力差距有点大,既然前线将士有了方案,他这边又没有特别情况发现,就批准了。
第780章 出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