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狗!敢有违军法者,立斩无赦!”
  蒙古部族首领们,听着如此杀意的话,都是心中苦笑,这时候,他们已经后悔了,和大清结盟,是与虎谋皮啊!这老虎能吃饱喝足时还没什么,可一旦挨饿,吃起自己人也毫不犹豫!
  面对虎视眈眈的清军精锐,不知道其他部族的想法,没有一个部族敢有一丝反抗。他们心中却是打定了主意,等这仗结束回去之后,要好好考虑和清国明国的关系了!


第735章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布和身兼皇太极大舅子和老丈人的双重身份,又积极表现,第一个领兵前来会盟,终归是让皇太极区别对待,并没有摆在第一线。更何况他带来的都是一些老弱之兵,放在第一线就真是完全就是想消耗,并没有多大用处而已。
  然而,布和却一点都不感激,皇太极这次的表现,让他有足够地后怕。也幸亏是明国皇帝事先通知,并进行了安排,科尔沁族才能在这次的战事中免除损兵折将的可能。这一点,他是分得清功劳到底该归谁的!
  回到自己军中后,布和对海兰珠的第一句话就说道:“如果明军能抗下这次清军的攻击,那清国十之八九要完蛋了!”
  海兰珠非常吃惊,连忙问情况,知晓原委后,久久无语,对那个平时对自己笑呵呵的胖子,不由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也是因此,她非常担心地问道:“额祈葛,盖州明军能守住么?”
  布和听了,并没有直接答话,而是转身看向战场,看着密密麻麻的军队,看着那么多种类繁多的攻城器械,心中没底,带着点祝愿说道:“以明国皇帝的英明,竟然发起了这次的战事,应该是有些把握的吧!”
  与此同时,在战场外围,一群建虏探马拦住了十来个人,大声喝问道:“什么人?”
  “是我!”为首那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一看就是位斯文读书人,只是此时脸色很是苍白,声音不高,似乎是有受伤。
  建虏探马认得这人,投靠大清的汉人中,最为皇上所倚重的那个,好像是一个名人的后人,叫什么范文程。
  于是,探马头目只是疑惑地打量了下,并没有为难他,就放心了。
  范文程恭敬地道了谢,而后继续往前赶路。听着隐隐有战鼓声传来,他便吩咐他的家丁道:“盖州战事似乎要开始了,尔等注意,不要表现得惊慌失措,免得让人看到影响了士气,懂么?”
  “知道了,老爷!”他的家丁齐声回答道。
  而后有一名家丁头目似乎有些担心地说道:“老爷,您虽然穿了三层重甲才逃过了一劫,可还是被那一箭震伤了。要不还是缓缓再去,免得皇上见到你把你派上战场,那样就……”
  “住嘴!”范文程听了,厉声喝道,“区区伤势,何足挂齿,要不是明军人多,我必能再和那卢象升大战三百回合!”
  他的家丁一听,都不敢说话了。他们算是明白了,老爷还是很不服气那卢象升,只要一想起就会生气,有点不理智了。
  其实他们都看出来了,那一晚的时候,那卢象升只是随手一箭而已,还离得有些距离,就箭透三层重甲,只要再多些力气,肯定能射进肚子,可就算这样,那力道之强,也是匪夷所思。
  说句实在话,自己老爷虽然能文能武,可文的方面,人家能做到明国的一方巡抚,而老爷当年只是一个秀才,连举人都不中,武的方面,虽然老爷也是骁勇善战,可比起那卢象升,似乎也差了不少。
  这么想着,他们心中叹息一声,都默默地跟着范文程赶路。
  与此同时,盖州城头的箭楼上,高应元正在对主将曹变蛟说道:“建虏的安排中,乌拉特族布置在第一线,还有其他蒙古部族,包括……”
  布和通过海兰珠,把皇太极调兵遣将的一番布置全都禀告给了崇祯皇帝,高应元此时说得就是传达过来的内容,也就是说几句话的事情,曹变蛟便一清二楚了。
  虽然说曹变蛟这时候还是很年轻,可他从小就在曹文诏身边,这从军的资历也是很老了。加上事前,对于建虏可能的攻城方式,全都进行过沙盘推演,可以说,他一点都不心慌。
  在听完高应元转达的话后,便也立刻开始发号施令,盖州城的新军,终于开始动了起来。
  一番布置下去后,曹变蛟拿着望远镜,继续观察着建虏的动向。就见在震天的战鼓中,一排排地楯车,护着后面的蒙古人,在徐徐地往前推进。而他们的边上,则是不少蒙古人喊着号子,在用力推动着高大的箭塔,还有配重式投石机,能起到一定遮挡作用的云梯车往前。
  呵呵,来吧,先闯过第一关再说!曹变蛟心中冷笑道。
  盖州城外,早已挖得坑坑洼洼,无数不规则的土坑,挖得东一个,西一个,就是用来延缓阻挡建虏的大型攻城器械靠近。虽然远的那些,建虏已经趁着夜色的掩护填平了,可城下一箭之地的地方,却是没法不死人去填平!
  还有那些挖坑出来的土,也都在这一箭之地上堆得东一疙瘩,西一疙瘩。如此寒冬之下,泥土早已冻得结实,想要在弓箭的射程下把这些土疙瘩都推平,不付出大量人命也是做不到的!
  战场上的呐喊号子声,终于盖过了呜呜呼啸着的风声,随着距离盖州城越来越近,那些楯车开始加速,犹如一面面巨大的盾牌,犹如城墙一般往前移动,掩护着后面的蒙古人。
  终于冲到了平整地面的尽头时,蒙古人发一声喊,从楯车后面闪出来,或者把背着的土用最快速度地倒到坑里去,或者在大盾牌的掩护下,疯狂地用锄头在刨土疙瘩。一时之间,环绕着盖州城的这块地方,似乎蒙古人开始操心起怎么种地了!
  远处观阵的皇太极,全神贯注地关注着前线。这一段路,能否及时填平,为后续大军的攻城打开通道,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他自然也知道,应该就数这段死人最多。虽然死得是蒙古人,可死人多的话,终究会打击士气。但如今有楯车的掩护,多少会有点作用吧!
  他正这么想着,就看到城头上的明军有反应了。只见城头上的明军开始射箭,似乎并不密集,这倒是个好现象!
  可皇太极还没来得及开心,他忽然就有点难堪的发现,城头上的明军似乎箭无虚发,每一箭几乎都没有射空。只是一会的功夫,填坑挖土没几步,就已经死了不少蒙古人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军怎么会有那么多神箭手?


第736章 文明的差距
  相对皇太极的纳闷、诧异,乌拉特族的族长是心头滴血了,看着他的族人一个个倒在箭下,他不由得焦急地大喊道:“快,用盾牌护住啊!快,再上一个盾牌,两个盾牌护着一个……”
  转头过来,又对后面缓缓滚动而来的大型攻城器械方向,大声喊道:“快点,没吃饭么,还不快点推上来掩护,要死啊……”
  他后面的那些蒙古人,并不是他的族人,而是其他蒙古诸部的,之前没有训练,互相之间自然没有默契,这打仗的时候,互相之间脱节的事情很常见。
  皇太极在后面看着皱眉,当即吩咐他的亲卫前去传令,让后面的箭塔和投石车动作快点,由他们的掩护,效果就能好很多,也不至于让城头上的明军能肆无忌惮地安心射箭。
  在乌拉特部族长在这会儿,从来没感觉到,时间竟然过得这么慢。只是短短的一会时间,他就觉得非常漫长,就感觉只是十来丈的距离,这投石机和箭塔用了比蜗牛还慢地速度,才爬了过来。
  投石车的距离比箭塔要远一点就停住了,蒙古人听着汉军八旗的人吩咐,七手八脚地忙乱着,使出十二分的力气打着桩子,企图用最快的时间固定投石机。而在他们身后,则是一车车的大型石块被拉过来,另有一群蒙古人在急着搬运石块到投石机下。
  而那些高大的箭塔上,不少蒙古弓箭手已经沿着后面的梯子爬到了顶端,满满地都是弓箭手。由此带来的负担,就是这些箭塔更重,推拉的人也被迫增加,缓缓地把箭塔推进到弓箭能射上城头的距离。
  建虏头领在远处看着这一切,其中代善松了口气,对皇太极说道:“陛下,投石机和箭塔到位发挥作用后,城头上的明军被压制,底下填坑挖土的速度就能快多了。”
  皇太极点点头,抬头看看天色,略微有点担心地说道:“这仗必须要早点结束,之前已经耽搁了太久,原先吃饱的要是又饿了,没力气打仗,不说对上明军怎么样,就是士气也肯定会有影响!”
  “陛下放心,等填平了道路,在箭塔和投石车的掩护下,云梯车和那么多的普通云梯一上,所谓蚁附攻城,不过如此。这盖州也不是宁锦那样的坚城,说不定都不用撞城车,这城就拿下了……”
  代善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轰轰轰”地声音响起,打断了他的说话,使得他有点惊愕地转头看去。
  只见盖州城头上硝烟冒起,久经战场的他,一看就知道那地方刚有火炮发射过了。视线往下,就见两座箭塔、一台投石机被铁蛋集中,那些箭塔和投石机虽然都是粗木所建,可此时却完全就像纸糊的一样,轰然倒塌,箭塔上的弓箭手还没有射出一箭,投石机还没有投出一块石块,就已经报销了。
  碎木乱飞,底下忙碌的蒙古人和汉军八旗的人,躺了一片,侥幸没有波及的那些人,都吓得魂飞魄散,一点都没顾及躺在地上哭爹喊娘的同伙,抱头就跑。
  代善看得说不出话来了,看着城头发愣。皇太极的脸色也变得很阴沉,恨声说道:“十五炮,还是第一次炮击,就中了三,这些炮手,怎么比宁锦的炮手还要厉害?”
  原本的时候,皇太极还存在一点侥幸,明军突如其来地攻占盖州,有可能不会带上笨重的火炮。盖州城内,顶多就是被明军夺去的几门小炮而已。要不是大清这边把熟练炮手都派去金州给损失了,这次来攻打盖州,就不会用投石机而用火炮了。
  如今,眼前的事实,完全击碎了皇太极的那一点侥幸。明军不但带了火炮,甚至还有如此熟练的炮手。他都敢肯定,这绝对不是从关宁调过来的!
  “陛下不用担心,很可能这是运气而已!”代善听了,连忙安慰道。
  火炮如何打得准,真是一门技术活,至少满洲族人,全都不是这块料,也只有汉人才有这个能耐。大清好不容易搜集起来的炮手,又从中挑选出来的那些,他也去看过训练,根本就不可能有如此之高的命中率。不过就算是那样的炮手,如今也没了。
  这么比较起来的话,代善就有七成的把握,明军的这次炮击,是运气足够好!否则的话……
  谁知,他刚对皇太极说完话,就听到耳边又传来了“轰轰轰”地声音,闻声看去,盖州城头上,又腾空而起一股股的硝烟,寒风吹过,硝烟正在远去。
  视线移回本方阵地,他愕然发现,这一次,有四座箭塔,两台投石机被击中,那场面又是一片狼藉。
  “这……”代善不由得出声,可也只能说出一个字而已,就没法再说下去了。他的老脸上,满满地都是惊愕!
  倒是皇太极,惊愕出声,把话说完了:“这怎么可能!”
  这或者就是文明的差距,建虏这些辽东蛮夷,虽然会拿刀砍人,会拿弓射箭,可他们却不可能懂得弹道学,不知道如何测距、标记等等,看惯了以前火炮的那种准头,如今见识到新军炮营耗费无数火炮火药训练出来的成果所带来的命中率后,不瞠目结舌都怪了!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很快回过身来,认清了现实。第一次可以说是运气,第二次就绝对不是运气,而是实力了。
  他立刻用焦躁地语气下旨道:“传令,加快速度推进,否则就是活靶子,都会被明军轰散了!”
  说完之后,他看到前线那些抱头鼠窜的蒙古人和汉军八旗的人,又冷声喝道:“让督战队上前,未得军令往后逃者就地处决!”
  不愧是建虏精锐,皇太极的旨意,用最快的速度执行下去了。一队队的建虏督战队,就在前线位置,把那些逃回来的人一一处决,尸首异地,有效地吓住了那些往回逃的人。
  而那些大型攻城器械的后面,也有建虏在用刀枪催促,能够很明显地看到,那些大型攻城器械的速度确实加快了!


第737章 支援
  虽然新军炮击的准确率让建虏都大惊失色,可建虏的大型攻城器械也不少,速度加快之下,终于缓缓地逼近了盖州城。
  与此同时,在金州衙门大堂,刚回来休息了一晚上的登莱巡抚卢象升,又传令召集了手下开军事会议。
  只见他坐在主位上,严肃地大声说道:“我军新金一战,并未引得建虏立刻来救。此时他们,正在全力攻打盖州。”
  简要地介绍了一下情况后,卢象升扫视堂下每个将领的脸,非常有力地说道:“建虏之凶残,闻所未闻!建虏不灭,民愤难消。既然他们不在意,那就是我军打得不疼。因此本官决定,攻敌之必救,方为盖州解围之上策!”
  听到这话,堂下众多将领不但不害怕,反而一个个激动请战。
  “中丞大人,又去打辽阳么?末将愿往!”
  “末将建议,干脆奇袭沈阳算了,拿下来就是大功一件,拿不下也够建虏吓尿一壶了!”
  “……”
  听着他们的求战声音,卢象升心中有点欣慰,他们都是好样的!殊不知,中国有一句古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有卢象升这样的主将,他的手下,自然不会有孬种!
  只见他伸手一示意,刚才还无比喧哗的大堂一下变得很安静,显然他的威势足够,就听他说道:“好,带上两门火炮,本官领你们一路杀奔沈阳!”
  这话一出口,大堂内还是非常安静。很显然,底下众将都没反应过来,他们没想到,卢象升竟然真得下了这样的命令,而且还要亲自领军!
  卢象升见他们都不说话,便冷喝一声道:“怎么,刚才都只是嘴巴说说而已么?”
  被他这么一说,众将都回过神来,顿时就激动了。竟然真得要打沈阳,干了!
  “谨遵中丞大人军令!”很多将领不约而同地,立刻大声回应,情绪显得非常地高昂。
  倒是老成持重的徐敷奏,稍微犹豫后,还是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道:“中丞大人,今时不同往日,建虏的都城,哪怕他们的奴酋不在,也肯定是有重兵把守的!就算我东江军全军出动,怕也难以打下沈阳的!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卢象升不动声色,淡淡地追问了一句。
  徐敷奏一听,便没有犹豫了,立刻又说道:“有过一次之前被我东江军偷袭的前例,末将以为,以奴酋之精明,当不会再让我军容易走脱,肯定会派出精锐,截断我军可能的归路。中丞大人,如今建虏的主力,可都在辽东啊!”
  “怎么,徐敷奏,你是怕了么?”毛承祚不等卢象升说话,就冷声对徐敷奏嘲讽道,“万一要是打下了沈阳,那便是天大的功劳,明白么?”
  徐敷奏听得脸色一变,他之前犹豫,就是怕有这种帽子扣自己头上,就连忙大声回答道:“我怕什么,我全家老小都是被建虏害的,我有什么好怕的?我这是慎重,只是担心……要不这样,请魏大人禀告皇上,看皇上是个什么意思……”
  毛承祚听得一脸不以为然,心中想着自己怕了却搬出皇上来压人!其他将领也想说话,眼看着大堂内要吵起来了。
  卢象升见此,便用手一摆,阻止了他们所有人说话,语气和缓地说道:“你们无需再说,对你们心中所想,本官都明白。既然如此,本官就把话说完了。”
  听他这么一说,所有将领不由得都看着他,很好奇他要把话说完是什么意思。
  “本官的意思,还是骠骑营带火炮北上,出小黑山,过新金后沿海岸先直接往北,大张旗鼓前进,遇到建虏的镇子,火炮轰开,遇到大的城池则绕过。”卢象升沉声解释道,“我军之目的,就是迫使奴酋不得不分兵来救,如若不动,就继续北上,一直杀奔沈阳。”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又道:“按本官估计,奴酋听闻我军之动静,绝对不可能再置之不理。而他一有动作,我军便能第一时间知晓,可立刻悄然快速返回,如此便达成了支援盖州之目的!”
  其实,从金州北上,要到沈阳去的话,最好的路还是沿着原本的官道,先到盖州海州,经辽阳到沈阳这一条路。
  而如果东江军的实力足够的话,要支援盖州,另外一个好办法是去把介于金州和盖州之间的复州给打下来。只是很可惜,之前秋收行动的时候,就是从复州那边登上长生岛撤离的。因此复州那边的建虏,算是重兵防守,并不是目前的东江军能啃得动的。
  明白了这一次行动的真正目的,不少将领心中不由得微微有点失望,不过也有一点轻松。他们不是不明白,沈阳其实不是他们能真正啃得动的,但万一呢,也只是万一而已!
  卢象升再次扫视一遍堂下众将,最后重申道:“这次辽东的冬季作战,根本目的就在于折腾建虏,耗尽建虏的实力。因此,虽然此战并不是真的要打沈阳,可其重要性可比拿下沈阳!诸将不得懈怠,听明白了么?”
  “末将明白!”这一次,是所有将领都异口同声地回应道。
  让手下出去准备后,卢象升便转身对一直站在身边的魏木兰道:“禀告皇上,就说我军即将出发!”
  魏木兰点点头,等了一会后,她对卢象升说道:“皇上旨意,让中丞尽量小心,多派夜不收远远警戒。说目前的消息来源,还只能是皇太极那边,如果有建虏地方将领擅自行动的话,皇上就不会及时知道了!”
  卢象升点点头,这个是肯定的。行军打仗,肯定不可能只依赖于一处消息来源而忽视了军中常规。特别是这一次,是要大张旗鼓地出动,把行踪暴露给建虏知道,更是要小心加谨慎才行!
  再说此时的盖州城外,推近了一些的箭塔上,顶端的蒙古弓箭手不管射程是否足够,纷纷开始了射箭。他们就期待着,这样能造成城头明军的慌乱。
  而那些投石车,也有来不及固定,就想着发射石头了。一堆堆的人,慌里慌张地,开始了装填石块,拉动杠杆。


第738章 泡汤了
  乌拉特部的族长看到这一切,那滴血的心总算是好过了一点,他相信有了己方弓箭手和投石机的压制,自己部族的人能少死点。这段该死的距离,早点填完就能解脱了!
  然而,他却高兴地有点早了,就见箭塔上的那些弓箭手所射出的箭支,还没射上城头就掉了,勉强有几支射上城头的,也都已是有气无力,根本不可能对明军造成威胁。
  而那些投石机慌里慌张所投出的石块,表现就更差了。好不容易投出的几块石头,压根就没有一点准头,甚至有一块石头都差点砸到在前方填坑挖土的族人身上,吓得族人都丢了手中的活计,纷纷往回逃。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城头上的明军弓箭手,照样在不慌不忙地射箭,每一箭都几乎射中他的一个族人。每次城头上那让人胆战心惊的“轰轰轰”地声音响起时,就有箭塔和投石机被摧毁,进一步引起那些箭塔和投石机边上的人有了进一步的恐慌。双方军卒的精锐程度,明显不在同一级别上。
  就只是进攻了没多久,族人就死伤至少有一半了!乌拉特部的族长感觉有点承受不住了。他就算再笨,也能预见到,如果真得按照这样下去,估计到墙角的时候,乌拉特族怕是要没了!
  这个时候,他那里还会想着报仇的事,满脑子都是如何保存多一点族人。他一咬牙,一声令下,乌拉特族的族人纷纷抛下了手中的活,惊慌地集中到他身边,就往回撤了。
  后面督战的建虏一见,立刻迎过去,大声吼着让他们继续进攻。这一刻,乌拉特部族的族长真得绝望了。后退是军法,前进是失望。他有点不甘心,对迎过来的建虏头目大声乞求道:“我的部族死伤太多了,让我们退下休整下吧!我们可是大清的盟友啊!是……”
  然而,那建虏头目看到他还在往后退,压根就不理睬他的乞求,张弓搭箭,一箭就射在他的面前地上,大声厉喝道:“未得军令,再退者就地正法!”
  看着建虏督战队纷纷张弓搭箭,那乌黑发亮的箭头,闪着寒光对准他们时,有乌拉特族人忽然愤怒地大喊道:“这些清狗就是要我们都死,反正都是死,和他们这些黑心肠的清狗拼了!”
  人就是这样,面对巨大的危机时,往往不会想着怎么去克服,而是会埋怨同伴,把气撒在同伴的身上。在这些残余的乌拉特部族人想来,他们的营地被明军偷袭,他们的同伴被城头的明军射死,这些都是清国的错,要不是他们,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现在还要逼着他们送死,那一腔怨气就爆发出来了。
  这个人刚喊完,就有建虏冷着脸,一箭射中了他。
  “清狗,和他们……拼了!”那人不甘心地倒地死去,临死前发出了他的最后呐喊!
  其他人一见这,都红了眼睛,再也不管别的东西,就在阵地之上,冲向了督战队。就算乌拉特部族的族长想拦,也没法拦了。他双目含泪,满脸悔恨,仰天长叹一声,也挥着刀冲了上去。
  督战的建虏并不多,一下就被砍翻了好多个。附近其他部族的蒙古人一时都忘记了进攻,有点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
  而其他地方的建虏则快速赶来,一边救援他们的督战队,一边加入了对乌拉特部族的镇压之中。
  远处的皇太极,同样没有想到,竟然在攻城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还真是一个笑话了!不过他没有丝毫后悔,把手一挥,就又有一支建虏军队得令,往前逼近,威慑前面的蒙古人,并屠杀在垂死挣扎,疯狂了的乌拉特部族人。
  “陛下,前面的蒙古人压力太大,怕是会引发其他部族也跟着反应。”代善转过头,恳切地提醒道,“还是把剩下的部队都派出去,给城头上的明军以足够的压力才行!”
  不可否认,皇太极那赤裸裸地意图,确实有点明显了。不过他听了代善的话后,并没有反应,只是冷眼盯着残余的乌拉特部族的人被砍翻在地,人数越来越少。
  代善见了,明白皇太极怕是气疯了。
  原本他苦心经营出来的盟友,就算大清之前粮食短缺时,也坚持不去向这些盟友要粮,也要维持着盟友关系,可这一切努力,随着明军一个接一个的阴谋,一步接一步的紧逼,最终随着这一次盖州战事的爆发,全都毁于一旦。以后的日子,怕是除了少数几个盟友之外,大部分蒙古诸部就算表面上还和大清维持同盟关系,可也肯定是同床异梦。大清肯定没法用他们,甚至还要提防他们了。
  由此一来,大清的实力,在盟友一减,敌人一多的情况下,恐怕要削弱很多了!
  可是,这时候要是把事情做绝的话,皇太极的一番苦心怕是连渣都要不剩。代善心中想着,便又劝解道:“陛下,那明军主将怕是经验终归不足,只要有足够的压力,肯定会慌了的。陛下请看,如此严寒,可盖州城却没想着泼水成冰来加固城防,就这么简单的一招都没想着用,可想而知那主将的无能了!陛下,一鼓作气啊!”
  皇太极听到这话,眼睛一亮,转头看向他,终于是阴沉着脸,点了点头。
  于是,军令传下,那些抬着简易云梯的建虏,不用太在意地上坑坑洼洼地,就全都往前冲了。在他们的身边,还有建虏的弓箭手。
  一眼看去,就如密密麻麻地蚂蚁,快速地往前爬去,越过了笨重的投石机,越过了蹒跚前进的箭塔和云梯车,超过了楯车,冲近了盖州城。
  一到城下后,几个人一个云梯,有人扶着梯子,刀盾手就第一时间踏着梯子往上爬。而在他们的边上,则是跟进的弓箭手往上射箭进行掩护。
  原先远远观战的军队,几乎都往前压了。这一次,建虏没有保留,一下就用上了全力。


第739章 陷阱
  看到这一幕,箭楼上的曹变蛟不由得大喝一声道:“来得好,这帮孙子,总算是用上全力了!”
  边上站着的高应元是知道全盘计划的,因此看到如此激烈的场面,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带着兴奋,进入聊天群,向崇祯皇帝私聊道:“陛下,建虏全军压上了!”
  说完之后,他还拍了一张照片传过去。
  盖州战事正在进行中,不管准备有多充分,崇祯皇帝始终是关注着的。他正在聊天群中,看到高应元的私聊,不由得呵呵笑了。
  其实想想看,从一开始就知道,建虏打不起持久战,想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从高应元反馈的情况和照片上看,建虏是被逼急了,大型攻城器械没有到位,就用上了全力。
  这样真是不错,都拥到盖州城下去吧!崇祯皇帝心中笑着招呼道:一会曹变蛟就会把朕给你们准备的礼物都送给你们,欢迎品尝!
  正在这时,海兰珠忽然发了私聊过来,看情况,似乎是有点焦急地样子:“陛下,盖州守将是怎么搞的?听建虏说了,这人没一点守城经验,这大冬天的连泼水成冰,加固城防的事都没做?”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乐了,该不会这就是建虏现在就把全军压上的原因吧?
  他这么想着,便笑着回答海兰珠道:“别慌,这是故意的,朕在事前就已经这么定好的。先示敌以弱,利用曹变蛟现在还没什么名气,利用建虏迫不得已想一战就夺取盖州的心理,把他们尽量多的兵卒放到城下来攻城,然而就能最大可能性的杀伤他们,让建虏伤筋动骨,打痛他们,打怕他们!”
  “……”海兰珠一听,顿时愣住了,没想到自己那么担心,原来一切都是明国皇帝的计谋。还利用守将没有名气,利用建虏急于求战的心理这些,他那么年轻,又没上过战场的,难道还真有天纵神武之说?
  就是打死她也想不到,崇祯皇帝的心理年龄其实并不是如表面那样的年轻,而且他的知识储备,更不是这么年轻的人该有的,或者说,这个时代的人都不可能有他的知识储备。只要给了他发挥的空间,不要说这种战场推演,人心揣测了,以后多的是能让她惊讶的事情发生!
  海兰珠从聊天群中退了出去,带着丝苦笑的意味,对盯着她的布和说道:“额祈葛,没事,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布和一听,有点不信,转头看看盖州城。就见攻城的兵卒已经拥到城下了,城头上的防御,虽然也加强了不少,滚木礌石,金汁等等,也都有,可强度远远不够。城头下倒了一些攻城兵卒,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