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的布和听得很是无语,心中想着,你要是知道我这女儿一起过来的真正目的,估计不会笑得这么开心了吧?
  海兰珠是个成年人,也经历过很多事情,她一下感觉出虽然同为一国皇帝,可这皇太极和明国皇帝一比,真是又老又丑,还有一颗色心!
  自己怎么就瞎了眼,以前还觉得这个胖子不错,也算是个英雄。可如今这么一对比,唉,算了,这人和人真不能比!
  想到这里,她忽然想着,要是眼前这人换成明国皇帝的话,他表现出这样的意思,自己是不是会接受呢?
  这么一想,她的脸顿时就红了。有点呆不下去,就稍微有点慌乱地皇太极要求,说要去看望她的姑姑和妹妹。
  皇太极却误会了,以为她是为了他而脸红,听了她的话,连忙点头,毫无二话。同时他心中也决定了,布和是第一个领军前来和大清会盟的,朕一定要区别对待。再说了,布和这次所带的人都是老弱,也没法攻城,就摆个样子好了。
  对于皇太极透露出来的意思,布和自然一万个同意了。他原本其实可以派个手下领兵前来。但就是因为不想让他的族人去攻城,所以就亲自领军前来了。以他的身份,他相信建虏不会过分强迫他的军队。只是没想到,因为随身带了海兰珠的缘故,竟然这么快就达成了心中所愿。
  于是,他就和皇太极谈得格外开心,算是两人都开心吧!而在后宫,海兰珠也开心见到她的妹妹和姑姑。双方很久没见,自然也差不多和崇政殿那边一样,宾主尽欢。
  可海兰珠终归是知道清国没有好下场,明国必胜!而这两人是她的亲人,她就试着劝说,让她妹妹和姑姑回科尔沁去住。
  她的妹妹,布木布泰,也就是后世清宫剧中有名的孝庄,此时才十七岁,笑着回答道:“姐姐这是担心大清目前粮食有点少,不想让姑姑和妹妹受饿么?”
  海兰珠一听,还能说什么,就只好点头。
  “姐姐不用担心,陛下英明神武,就只是粮食而已,肯定会有办法的,渡过这个冬天,大清肯定就能缓过来了!”
  看着布木布泰眼神中的崇拜,海兰珠有点无语,她看着自己的妹妹,一时没有说话。
  见海兰珠这个样子,布木布泰误会了,就立刻补充道:“姐姐,要不信,你问姑姑好了,陛下真得非常厉害,把大清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些王公贝勒犯下的错,给大清带来的损失,陛下都能有办法解决……”
  听着她在列举所谓皇太极英明神武的一个又一个的例子,海兰珠很想反驳,可她看看妹妹说得那样自信,看到姑姑还在不断地点头,她只好按下自己的念头,装出在听的样子。
  可当布木布泰没说一件皇太极所谓英明神武的例子时,海兰珠的脑海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想起明国皇帝的事情。心中一一对比,不由得更是坚定了心中的想法。毫无疑问,明国皇帝更为优秀!不,是压根不能比!
  看着妹妹在滔滔不绝地说着,海兰珠心中叹息道:“妹妹啊,你没出去走过,就不知道除了皇太极之外,其实还有更优秀的男人!”
  最终,不管是男人之间,还是女人之间,都是表面宾主尽欢地结束了。
  两日之后,其他蒙古部族在截止时间之前,匆匆赶到了沈阳。皇太极就立刻举行会盟,而后立刻领兵南下,御驾亲征!
  海兰珠则继续女扮男装,跟随她额祈葛一起南下。与此同时,她也把这个消息禀告给了崇祯皇帝。


第722章 帮他卖女儿
  崇祯皇帝一听,便问海兰珠道:“蒙古诸部中,有没有部族没有到的?”
  “没有,好像是都到了!”海兰珠稍微一想便回答道,“大概是皇太极这次给出的意思太严厉,没有部族敢承受灭族的危险,到底都来了。陛下想想,草原上又没有你们明国一样的城池可守,而且这大冬天的,迁移也不方便,是不是?”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想了想,就目前蒙古诸部这个角度来说,好像他们确实还看不清建虏的外强中干。如此一来,他们就不敢不听建虏的话,又或者,他们认为听建虏的话,最终能捞到好处。
  呵呵,既然这样,那朕也应该给他们这些人一点教训,让他们明白,得罪了明国也会很难过的。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又问海兰珠道:“朕想了解下,那些部族具体出兵情况如何?”
  “哦,请陛下稍等,我去问下我额祈葛。”海兰珠一听,她自己没法详细回答,就先去问布和去了。
  与此同时,在宁远,孙承宗听着外面寒风呼啸,想着建虏冒着如此酷寒出征,心情就不由得好了不少,他笑着对左应选说道:“说起来,我们宁锦军队今年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在这大冬天的,能躲在屋子里避寒,每天能吃一顿饱饭,有你不少的功劳啊!”
  这一年,建虏几乎就没来犯过宁锦,全都在辽东和朝鲜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孙承宗倒也有点清闲,身上的压力也轻了不少。因此,他时常让左应选过来陪他喝喝茶,聊聊天,日子过得倒也舒服。
  左应选听到孙承宗又夸他,心中自然高兴,连忙谦虚道:“阁老言重了,这都是陛下运筹帷幄,让建虏无暇顾及我们宁锦。下官才能安排人抢种了一季粮食。又是陛下及时通知,在建虏报复我们关宁之前,就把粮食抢收了。”
  当初关宁骑军也参与了毁坏辽东粮食的行动,而在自己这边,左应选就在那次行动即将结束之时,就带人把种着的粮食,不管是否熟透,都收割了回来。之后大批建虏探马蹿来宁锦,发现田地里什么都没有后,才失望而去。
  孙承宗听了他的话,点点头道:“陛下之功,自不待说。不过你这个兵备道做得也很好,这点无需谦虚,老夫都是看在眼里的!”
  说着这话,他也不得不佩服皇上。左应选只是举人而已,因为守昌黎之功,皇上慧眼识珠,越级提拔,倒让他把关宁军的后勤、军纪都搞好了不少。这其中,孙承宗也能看出来,左应选是有才能,但其积极性同样很高,怕是知恩图报,用十二分努力在回报皇上!
  他正想着,忽然有亲卫进来禀告说:“阁老吩咐过的孔有德等人,已在府门外等候召见!”
  孙承宗一听,立刻想起了皇上的吩咐,就马上让人把孔有德等人带进来,同时让周边下人都退下,只剩下他和左应选两人。
  不一会,五个东北汉子被亲卫带到,为首的孔有德把一封书信双手呈上,同时说道:“这是科尔沁族族长的信,要小人亲手呈给阁老!”
  孙承宗已经知道,便亲自上前拿了书信,就在孔有德等人的注视之下,拆开书信时掉出了两份信,稍微一查看,他便看起了其中一份写给他的信。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他不由得大吃一惊,而后脸上又出现了一丝好笑之意,让大堂内几个注视他看书信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那书信中写了啥。
  只见孙承宗看完书信后,脸上带着笑容,也不去看另外一份信,抬头看着孔有德等人,开始问了他们不少有关科尔沁族的问题。
  孔有德等人,倒也不会隐瞒,就把他们受伤后,由海兰珠护送一直到养好伤回来这段期间,对科尔沁族内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个清楚。
  等听完之后,孙承宗便笑着说道:“你们先下去休息吧,等明年开春之后,才能回卢中丞麾下!”
  孔有德他们五个人,如今算是骠骑营的人,因此,孙承宗才有此一说。他又问了护送他们回来的那些科尔沁族人,知道他们还在外面等候后,便让孔有德他们下去了。
  等他们一走,孙承宗便把那书信给了左应选看,同时笑着说道:“陛下这是有桃花运啊,别人把嫁女作为条件之一。不过想想也不奇怪,唯有如此,那布和才能真正安心吧!”
  左应选听得有点糊涂,连忙展开书信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也跟着笑了。不过笑容马上隐去,就见他郑重地说道:“阁老,下官以为,有此榜样,蒙古诸部才会放心。此乃好事,对我大明最为有利。应当上书皇上,阐明厉害关系!”
  “呵呵,皇上三宫六院的,也不差一个蒙古女人!”孙承宗笑呵呵地捋起了他的白胡子,点点头道,“就算这什么海兰珠是个又丑又老的女人,老夫也要让皇上娶了她才行。不过老夫倒是听说,这海兰珠可是草原上的明珠。那布和一直不把她嫁出去,也是打着奇货可居之意吧!如今想来,还真是让他等到了机会,把他女儿嫁给了最合适的人!”
  一边的隐形人刘王氏,听着他们说话,心中立刻想起了海兰珠不是在群里么!
  他正想着,忽然就收到了崇祯皇帝的私聊。于是,她立刻开口打断了谈性正浓的两个老男人,正色说道:“陛下有旨,令关宁骑军集结……”
  孙承宗一听,不由得笑道:“呵呵,老夫算是知道了,陛下所说内应是谁了,这也算是一份大礼给我大明了!布和那老匹夫,也是算准了我这老头子一定会帮他卖了他女儿,啊哈哈……”
  左应选听了,也跟着呵呵笑了起来。对于这样的政治婚姻,对于他们这些文人来说,不要太正常。只要对大明有好处,就是再来十个八个,反正皇宫里也放得下!
  于是,孙承宗就开始安排起事情来,而还蒙在鼓里的崇祯皇帝,没过多久,就又收到了海兰珠发给他的重要情报。


第723章 先啥再啥
  原来是海兰珠到了海州,看到了这里集结的建虏军队,由布和估计之后,报给崇祯皇帝说包括蒙古部族军在内约三万人。其中建虏的军队只占了三分之一多点,这还包括了皇太极这次御驾亲征所带来的军队。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一分析,新军前后算起来,其实也就六千来人,只有建虏的五分之一。不过有城池挡着,倒也不怕。
  “陛下,先期到达的是济尔哈朗,我们到的时候,已经造好了不少云梯。”海兰珠继续禀告着海州建虏这边的情况,“皇太极这次御驾亲征,还带来了不少汉人工匠,一到海州就下旨让他们打造攻城器械了。除了济尔哈朗说打造的那种一般云梯之外,还要打造楯车,云梯车,还有箭楼,投石机等等。工匠的规模有点大,看这样子,是对盖州势在必得!”
  海兰珠说得自己都有点担心了,不等崇祯皇帝回复,就又说道:“陛下,盖州的军队能不能守住?我听额祈葛说,那岳托说要是金州有这些攻城器械的话,绝对能打下来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不由得稍微一愣,随后马上问道:“你说什么,岳托,你见到岳托了?”
  “对啊,我额祈葛还和他客套了一番话呢!绝对不会有错!”海兰珠见到问话,立刻回复道。
  这岳托不是领军攻打金州的么?虽然从金州城下退走,可之前还以为是退到小黑山那防着呢!没想到是自己跑海州来了,真是让人没想到!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心中一动,立刻又追问道:“你让你爹……额祈葛查下,岳托是孤身过来,还是领军过来的?如果是领军过来的话,是领了多少兵力过来,大概是什么程度的兵力?”
  海兰珠听了,立刻答应一声,没有二话就找她额祈葛说悄悄话去了。
  崇祯皇帝按捺住心中的激动,让自己冷静下来,等待海兰珠的回复再说。心中却想着,皇太极你是在憋大招是不是?朕就给你出小招,玩不死你!
  不一会,海兰珠终于有了回复,就见她私聊道:“陛下,我额祈葛问,不知道关宁孙阁老那边,有没有收到明卒孔有德带去的东西?”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没想到布和没有回答自己之前的问题,而是问了一件不搭界的事情,让他有点莫名其妙。
  不过人家既然关心这个,那也没什么,崇祯皇帝让海兰珠稍等,而后就联系了刘王氏问情况。
  “陛下,东西都已收到,是科尔沁族的降表和求婚书!”
  刘王氏的答复,让崇祯皇帝不由得愣住了。回过神来后,就有点怒了,你投降都要投降了,竟然还想让我大明和亲?你知不知道大明最为有名的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呃,后面这个没有了,但不和亲也是没有的啊,总不能在我这个穿越者手中破例,那就太愧对……
  他正想着,刘王氏那边又发过来私聊了:“阁老以为,陛下反正已经三宫六院,再娶一个海兰珠也不多……”
  啥?这求婚书是说,要把海兰珠嫁给自己?崇祯皇帝看到这个,才明白过来。顿时,他的脑海中就出现了那一日在酒楼遇到的情景,还有在奉天门广场上,在京营时候,不可否认,海兰珠确实长得漂亮,而且行为做事也比较符合自己的观点。可是……可是自己已经有好多老婆了啊,一个人睡一天都要多久才能轮到她一回?这样不好吧,再说了,又没有深入聊过,恋爱的感觉还是欠缺不少……
  “陛下,阁老以为,娶了海兰珠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崇祯皇帝都来不及自己想了,看着刘王氏一条又一条的理由发过来,看着看着,他不由得无语了。看来,不止是孙承宗这个意思,左应选也是,估计其他臣子也是了,这……这……自己中兴大明,竟然还要赔上自己的身子!
  看着在刷屏的理由,崇祯皇帝无奈地想道:“算了,既然这样,就先上车,再恋爱好了!唉,这也是当皇帝的无奈!”
  决定已下,他便打断了刘王氏的私聊道:“告诉孙阁老,让他不用再举例了,朕同意了!”
  这话一出,刘王氏立刻闭嘴,心中想着,皇上也终归是男人啊!退出聊天群,对稍微有点紧张地孙承宗等人点点头道:“皇上同意了!”
  而在聊天群中,崇祯皇帝点了海兰珠的图标,知道他要睡她,不不,知道她要成为自己的老婆,不由得和以前的心态稍微有点异样。稍微按下心中情绪,回复海兰珠道:“收到了!”
  “我额祈葛问,那陛下是否同意了呢?”海兰珠一听,立刻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其实这事我都和陛下先说过了,陛下也答应了的,肯定没问题吧?”
  崇祯皇帝一见,知道后半句是海兰珠自己的想法,看她这样子,似乎是还蒙在鼓里,心中不由得有点好笑,你这个妞,知不知道你爹把你卖了啊?
  这么想着,他便回复道:“朕同意了!不过你是不是不知道……”
  崇祯皇帝的话还没显示完,就看到海兰珠“嗖”地一下一条私聊就回复回来了:“那就好,我就知道陛下是肯定同意的。您都不知道,我额祈葛担心着呢!”
  “……”崇祯皇帝没说下去,他无语了,你这个闺女啊!
  稍微一会后,就又看到海兰珠的回复,这次是正儿八经的事情:“我额祈葛说了,岳托是带了他那边的精锐过来的,而且还把粮食也基本带了过来。那边只是虚张声势,以期望吓住金州明军,等到这边结束战事,就立刻回军,携大胜之威,把金州也重新打下来!”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顿时就高兴了,呵呵,皇太极啊皇太极,我让你憋大招,有本事就继续憋着,把裤腰带勒紧点,别漏气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顿时把其他事情抛到脑后,立刻点了魏木兰的图标,把刚听来的军情转达给卢象升知道。


第724章 聊天群的缺陷
  卢象升一听大喜,他原本就有这个打算,好歹要出去晃荡晃荡,甚至可能要打上一场硬仗,或者绕道奔袭辽东其他地方,去打痛建虏,如此便能吸引建虏的注意,就能支援盖州的同袍了。
  可如今有了皇上传过来的消息,那不用说了,狠狠地把纸老虎戳穿了便是!
  不过唯一可虑的是,建虏假装大军还在,因此探马还时常出小黑山,甚至还有可能过来金州地界晃荡一下。如果要打小黑山的建虏大营,夺下新金城的话,必须得仔细谋划一下才行。
  于是,卢象升立刻召见手下将领开军议,把这个军情说了一遍。他手下众将一听,不由得都大喜过望,一个个摩拳擦掌,要想大干一场!
  不过也有毛承祚有点疑惑地发表了不同的观点道:“中丞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要是消息有误,建虏埋伏了重兵等着我们自投罗网的话,金州就会被他们拿下了!”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犹如一盆冷水泼了下来。刚才还欢快气氛的大堂上,一下冷了下来。
  对啊,这会不会是建虏的诡计,知道不好拿下金州,就用了这么一个计策,算是引蛇出洞吧!没有了高大城墙的依仗,去和建虏拼命的话,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看到这个场景,毛承祚就又禀告道:“中丞大人,当年建虏攻打辽阳一战,就是示敌以弱,吸引了官军出城,而后伏兵尽出,出城的总兵大人所领之军全军覆没,辽阳城内又有内奸呼应,建虏携大胜之威,里应外合,就没损失多少人就拿下了辽阳!”
  这么一提醒,东江军中的这些人,都是辽东人,自然也知道这个事情,心中一细想之下,就更谨慎了!他们纷纷看着卢象升,等待他的决断。
  卢象升一听,他不由得也一下慎重起来。不是怕死,而是他的决定太过重要,牵扯到上万人的生死,牵扯到整个辽东局势的。
  这么一想,他便转身对一直站自己身边的魏木兰道:“向陛下核实下消息来源是否可靠!”
  多余的话,他不用多说了,如果皇上问起的话,魏木兰刚才自己也都能听到,自然自己就能回答的。
  魏木兰也知道这个消息可靠与否的关系非常重大,因此毫不犹豫地答应一声,便立刻进入聊天群去了。
  崇祯皇帝一直待在聊天群里,收到了魏木兰的私聊,并且魏木兰还主动解释了这个消息真实与否的重要性,不由得也慎重了起来。
  他立刻心中分析了起来,海兰珠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布和呢,他在透露消息给自己之前,还特地先问了自己是否答应娶海兰珠的事情,而且他也写了降表,还有之前的种种……
  想了好长一会后,崇祯皇帝不觉得布和会有问题。毕竟布和最终倾向大明,是一步一步体现出来的。要说布和老奸巨猾到一直虚心假意地在演戏,最后来坑自己一把的话,道理上也说不通。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金州明军被他坑了,那对大明损失有多大?似乎也不是能决定明清力量对比,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吧?
  那布和不会有问题的话,会不会是岳托透露了假消息呢?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也摇摇头,感觉不大可能!因为布和是个老狐狸,岳托应该没那个本事能骗过布和。再说了,他们这个时候,谁能想到布和已经向自己献了降表?
  崇祯皇帝思来想去,最终还是觉得这个消息应该是真的。这个时候,他忽然发现了聊天群的一个缺点,就是情报来源有点单一,万一聊天群中的成员弄虚作假,或者被别人骗了,上报了不是真实的事情,那自己能核对的方式很少,就有可能会误大事!
  这么一想,他决定再多加些人,一个地方如果有两个合适当厂卫的,也要在他们互不知情的情况下都发展为厂卫,如此互相印证之后,能多点渠道确认消息的真实性了!
  有的时候,作为上位者,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做某事,可事到临头,也必须做出抉择。崇祯皇帝稍微想了一会,便回复魏木兰道:“消息可靠!”
  卢象升也是果断之人,一听皇上回复说消息可靠,就没有犹豫了,立刻针对眼下所了解到的情况开始商议军情,大约半个多时辰之后,一个讨论出来的方案便由魏木兰禀告给了崇祯皇帝审批。
  而此时,崇祯皇帝的手中,已有一份行动方案,是孙承宗让刘王氏传过来的。他看看这两份行动方案,稍微一沉吟后,便回复同意执行!
  而在海州城内,皇太极正在听取先锋大将济尔哈朗的禀告。听完之后,他不由得点点头道:“还是卿之办事让朕放心啊!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赶工完成这些攻城器械,说明卿是用心了的!”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又道:“不知道盖州明军是否带有大型火炮!朕量之以宽,就当有吧。如此一来,目前打造的攻城器械还是少了点。朕不喜欢盖州战事一直打下去,要打就一次性打下来,如此才算是最节约粮食的途径。这几天就再多耗些钱粮,多等几天吧!”
  “陛下英明!”济尔哈朗佩服地回道。这笔账一算起来,确实是皇上说算之帐最为节约!自己只在意眼下,请示大军出击,是有点鼠目寸光了。
  他这么想着,却听到皇太极又说道:“朕之前来的时候,已经下旨周边城池,都把现存着的攻城器械,不管多少,都押送来海州。算算时间,也就这一两天便都要到了!如此一来,我军的攻城器械越多,盖州就越容易一鼓而下!”
  “陛下英明!”济尔哈朗一脸佩服地再次回道。等出了御营,他转头看向盖州方向,心中想着,这次可不是去年到京畿之地去,这里是大清的地方,大清能调动的物资充足,又有皇上这么英明神武。你们竟然敢来攻占盖州,是打错了主意了!


第725章 不打你打谁?
  深冬的草原,没有高山的阻挡,从北极吹来的寒风,呼啸着肆虐人间,驱赶着一切草原上的活物。
  可是,就这么冷的天气,却有一支骑军,大约三千多人在行进着。为首一面大旗,上书一个“曹”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无所畏惧刺骨的寒风。
  在队伍的前头,一名明军将士背着寒风,大声地向“曹”字帅旗下的那个明将禀告道:“大帅,前面不远就是乌拉特部过冬的地方了。”
  这名明军将士,就是东江军的孔有德,之前一直在科尔沁族这边养伤,因此对蒙古诸部的大概范围都有所了解,这次为了惩罚和建虏会盟的蒙古诸部,他就被当作向导,引领关宁骑军前来讨伐。
  而这支关宁骑军的主将,就是猛将曹文诏了。他一听之下,当即精神一振,也背着寒风,转头对亲卫吩咐道:“传令下去,所有将士都给本帅打起精神来。接下来很可能会遇到乌拉特部的巡哨探马,我军必须动作要快,记住,任何反抗者杀!”
  他这次的行动,是有针对性的行动,乌拉特部出兵最多,其部族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精锐,对于这种建虏的铁杆,就算不是皇上下了旨,曹文诏也是不会放过他们。毕竟盖州那边的主将,是他那前途无量的侄儿,竟然敢带部族精锐去攻打,真是不打你打谁!
  在这么冷的寒风中行军,原本冻得有点麻木的明军将士一听传下来的将令,顿时一个个精神抖擞起来,似乎寒风也没有那么冷了。
  孔有德的话果然没有说错,没过多久,就遇到了乌拉特部的巡哨。也就三四个人,他们没想到会有明军在这么寒冷的天气出现在他们这里,都在躲着寒风,等到发现明军时,却已是近在眼前了。
  顿时,他们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逃走报信。曹文诏看看地形,确认这些乌拉特部的巡哨应该是往他们的营地去的,不由得暗自嘲笑:竟然不是第一时间引开敌军,而是往自己避风的营地而去,由此可见,乌拉特部留下的这些,果然不是精锐。
  骑军奔驰,隆隆铁蹄声,在寒风呼啸声中,被削弱了很多。巡哨只来得及逃回营地,乌拉特部还没有反应过来,曹文诏挥枪指引下,骑军铁蹄便踏入了乌拉特部的营地。
  从蒙古包里闻讯钻出来的乌拉特部人,个个惊慌失措,有想反抗的,有跪地投降的,有返回蒙古包躲避的,有四散而逃的,乱成了一团。
  关宁骑军毫不手软,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企图反抗,或者有可能会反抗的,一律格杀勿论。很快,乌拉特部的营地中,已经死了不少人。
  大概在半个时辰之后,一面倒的屠杀已经结束。剩下的乌拉特部人,只有一半不到了。全部被勒令进入羊圈中。而后又让其中一部分人烹牛宰羊,所有明军将士都大块吃肉,大碗喝汤,在这寒冬腊月中,痛快地吃了一顿。
  那些挤在一起瑟瑟发抖的乌拉特部人看着这一切,心在滴血。这些牛羊,是他们明年开春赖以活命的依靠,这大冬天的,自己都舍不得吃,这些明军却吃得这么欢!
  然而不止如此,明军吃饱喝足之后,竟然把剩下所有的牛羊都杀了,装在每家蒙古族人都有的板车上,临走之前,曹文诏对那些乌拉特部人大声宣布道:“你们部族去年助纣为虐,肆虐我大明京畿之地,杀我大明百姓,抢我大明财物。之前吴总兵灭一族,留书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可你们部族依旧不思悔改,出兵帮助建虏,这就是报应了!不过刚才你们没有抵抗,本帅就饶了你们。再有助纣为虐者,灭族之!”
  说完之后,也不管这些乌拉特部人能否听懂,会有什么反应,就下令撤军。临走之时,还一把火把所有蒙古包都烧了,什么都没给他们留下。
  转头看了看绝望了的乌拉特部人,孔有德有点不解,问曹文诏道:“大帅,什么都没有给他们留下,这和杀了他们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了!”曹文诏看着队伍中长长的板车上,满载着肉食,笑着回答道,“这说明我们明军不是滥杀无辜的人,逃走的那些人返回看到后,会为这些人怎么活下去而操心,不管他们去做什么,都会把这事迅速传遍草原,也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盖州他们部族那边去。这么做,远比把他们都杀了,更能让他们头疼,胆寒!”
  “大帅英明!”孔有德一听,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至于对这些乌拉特部人的同情心,呵呵,没人会有。不是说他们都冷血,而是在这个世道,他们是大明的敌人,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同样多得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不要太正常了!
  曹文诏听着他的马屁,转头看向他说道:“时间上还比较充裕,我军出征草原,平了乌拉特部的事情,没有那么快传遍草原。按阁老的命令,我们还可以再去讨伐一个部族。你看看这附近,根据之前的消息,哪个族出兵算多的,又离得近一些的,我们再走一趟!”
  乌拉特部这里的战斗,几乎都不能算战斗,可收获也是很大的,至少眼前那长长的车队,满载着牛羊肉就知道了。打仗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就算阁老没有命令,他也乐意再去打他几仗。
  孔有德听了,稍微一想,便又带着曹文诏去讨伐敌人了。
  与此同时,海州城外,所有在这的军队都已经集合,奴酋皇太极站在城头上,看着密密麻麻地军队,迎着寒风,大声说道:“明军狗胆,竟然敢占我大清城池而不跑!必将承受我大清之雷霆怒火,朕宣布,攻破盖州,三日之后封刀,所有东西,一律不用上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