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兴治仔细观察了一会,心中不由得一紧,连忙对卢象升说道:“中丞大人,建虏这次埋锅烧饭的炊烟比起之前要多不少,难道他们还是要来攻城么?”
  说到这里,他忽然心中一动,就又猜测道:“该不会是想早点打下金州,然后抽调兵力去打盖州了吧?”
  卢象升听了眉头一皱,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如果真这样的话,很可能建虏攻打金州的强度将会非常大!


第717章 集中全力
  这么想着,卢象升便下令全城暗暗戒备。随着这一声令下,金州城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城头上的兵卒,多了不少。各处房屋内,原本正在休息的兵卒,也都被唤了起来,或者搬运守城器械,或者做好临战准备等等。
  而卢象升自己,则继续在箭楼上,用望远镜观察地远方建虏大营。他有点担心,虽然之前没看到建虏大营中有汉人百姓,可万一要有汉人百姓藏着的话,这一开始的猛攻,必然是驱赶汉人百姓为先。
  他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出去救人,风险很高。可建虏使出了这招,乃是他的命门所在,他不得不救。所幸皇上及早有了通知,这样自己多做了些准备,把握倒是能大几分。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出乎他的意料。在半个时辰之后,卢象升忽然发现,建虏好像不是想攻城的意思,而是……而是想撤军!
  一开始,他很是有点吃惊。金州是建虏主动放弃的。从后面得知的情况看,是建虏有意放弃,让自己这边来占了,而后他们等冰封大海之时,再来攻打,用得是放长线钓大鱼之计。
  事情一开始也确实如此,建虏甚至随军携带了十多门大炮,气势汹汹而来,打得主意,确实是要攻占金州。可如今突然要撤,难道是欲擒故纵之计?
  稍微一想,卢象升立刻便明白过来。怕是盖州局势紧张,而金州又没有把握能一举攻占。建虏怕是没有实力,进行两线作战,衡量之后,金州这边撤兵也不难理解了!只是,建虏放出来的诱饵,就这么白白损失了!
  想到这里,卢象升忽然感觉浑身轻松。汉人百姓不用被驱赶来攻打金州,自己也就不用去冒险了!
  他正想着,其他人到这时,也看出建虏要退军了,不由得都很诧异,轮值守将毛承祚赶过来不解地请教。
  于是,卢象升便把自己的看法说了一遍,而后有点感慨地看向西北盖州方向道:“如此一来,所有的压力都压到了新军身上了啊!”
  毛承祚听了,欣喜地同时,也有点担心。盖州孤城也!建虏主动势必疯狂攻打,决不能让盖州被大明牢牢占据。新军弟兄们,能顶住么?
  卢象升想了下,便转身对魏木兰说道:“把建虏退兵的事情,立刻禀告皇上。奏请皇上提醒盖州的新军一定要注意,建虏集中所有力量去攻打盖州了!”
  “是,中丞大人!”魏木兰一听,收了笑容,面容严肃地说道。而卢象升吩咐完之后,转身大步而走,同时大声说道:“回府议事!”
  在众人目光都关注的盖州,北向城头上,一众明军将领站在那里北望。最为显眼的是新军师将曹变蛟以及师监冯德华。在他们的左边,站着福建水师统领郑芝龙和他兄弟,以及“人肉电话机”刘金生;而在他们的右边,则站着登莱水师统领李芝奇以及“人肉电话机”郑芝菀。
  “大帅,城外兄弟是在干什么?”郑芝虎有点看不明白,没忍住就问道。
  师将这个军职,并没有明确说是总兵一级。不过在他们看来,其实就差不多,或者可能比普通总兵更要大一点。那样的话,尊称一声“大帅”也没什么!
  曹变蛟听到问话,便笑着说道:“这是炮营的兄弟在做标记,等来日建虏攻城的话,能让炮打得更准一些,能多杀伤一些建虏!”
  “还有这样的事?”郑芝虎哑然,不由得叹道。他善海战,虽然也有火炮,可多半不准,也没多大用处。现如今的海战,还是要靠跳板战。而他,就是跳板战的好手。
  冯德华听到,看了一眼郑芝龙,便微笑着说道:“等以后有机会,进武备堂多学学,还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皇上教下来的东西,有很多着呢!”
  “什么,这是皇上教下的法子?”郑芝虎一听,更惊讶了。
  冯德华听了,呵呵一笑,没再言语。
  郑芝龙见了,知道人家已经提点过,不想再细说。于是,他看看天色,便郑重地抱拳向曹变蛟和冯德华分别一礼道:“时间不早了,末将要撤了!”
  听到这话,一直不说话的李芝奇也同样抱拳,面露钦佩之色说道:“末将可惜不善陆战,要是建虏有水师,定打他个全军覆没。末将等来年开春,再来见过两位大人!”
  物资都已经搬运进了盖州,城中的百姓在之前返回海边的时候,就已经运走了不少。他们上城头来找曹变蛟和冯德华,就是来告别的。
  冯德华听了,便带着微笑,看着他们两人道:“这次物资都能提前搬进盖州城,水师的将士们出力不少。咱家在来日凯旋的战报中,定会写上这点。”
  他是师监,在这时候的人看来,权力比起曹变蛟这个主将要更大一点,背后代表的是皇上。因此,他说了这话,那是肯定没问题的。能有一份功劳可以分,自然谁都高兴。
  于是,不管郑芝龙,还是李芝奇,两人都高兴地再次感谢。
  曹变蛟见了,也是一笑道:“我还要巡查布防,就不送你们了。”
  “走,咱家送送你们!”冯德华和曹变蛟有分工,他主管人心思想,因此便笑着说道。
  在南城门这边,停着大概二十多辆马车。在马车边上,则站着一队队水师兵卒,还有一些带着包裹的老百姓。
  原本他们中不少人都在小声议论着,看到几位将军过来,都立刻停止了议论,看着他们走过来。
  郑芝龙到了队伍前,转身对冯德华抱拳说道:“请师监大人留步,末将告辞!”
  “请师监大人留步,末将告辞!”李芝奇也马上照做,反正郑芝龙做的事情,他都要做一遍。
  冯德华微笑着挥挥手道:“行,咱家就送到这里了,一路顺风!”
  当郑芝龙和李芝奇再度告辞,转身要走之时,站在那里的几个老百姓,忽然跪地扬声说道:“请大人保重!大人旗开得胜,建虏大败而归!”
  冯德华闻声看去,却是认得这几个人。而在这时,其他百姓也纷纷跪了下来,说些吉祥的话!


第718章 只有我大清军队才能横着走
  领头跪地的正是之前冯德华去过的那一家,他们得以活命,大仇得报,而且还为他们着想,把他们撤走,感恩图报,只是跪谢而已,感觉都不足以表达感激之情!
  冯德华见了,心中也是欢喜,毕竟他不是圣人,也享受这种被人感恩的感觉。如此情况下,他变得更和蔼了一些,笑着双手示意道:“来来来,都起来吧!咱家只是奉了皇上旨意做事而已!你们先走,放心好了,有皇上运筹帷幄,此战必胜!”
  这些百姓听了,都道皇上英明,而后起来才上了车,在水师官兵的护送下离去。
  等这些人一走,盖州城内就只剩下新军了。号令传下,整军备战。
  海州城外,孙哥等人正在一处高地休息。忽然,负责瞭望的夜不收急忙说道:“孙哥,远处似乎有骑军来了,很可能是建虏探马!”
  他们都是从边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这些能成为新军夜不收的军卒,自然是夜不收中的精锐。自从远处尘土等动静,就立刻有了判断。
  矮个子孙哥一听,立刻站了起来闻声望去。果然,就只这一会的功夫,就见视线尽头有大群骑军过来,毫无疑问,肯定是建虏的探马。
  孙哥一见,也不迟疑,立刻下令全体上马,而后就在马上再进行观察。
  又等了一会后,已经越加看得清楚,果然是建虏探马,大概有三十多骑。瞧得清楚了,孙哥立刻勒转马头,同时下令道:“已经过了两天,建虏援军怎么都应该到了。看这探马规模,肯定是援军来了。走,我们该回去缴令了!”
  他们的离去,显然也吸引到了建虏探马的注意。不过他们都是有经验的,一看样子便知道追赶不上。三十来骑分成三波,四散而开,继续探查周边情况,剩下有两三骑往海州城而来。
  海州城头上严阵以待的建虏,见到自家探马过来,都欢呼了起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随之落地。
  探马只是在城下问了些话,便有一骑,往来的方向飞驰而去。其余人等,则继续前探军情。
  等到傍晚之时,济尔哈朗的大军便到了,海州守将连忙出迎,却迎到的只是济尔哈朗的冷脸。
  看着手下骑军源源不断地开进海州城,济尔哈朗冷声嘲讽道:“亏你还是大清老人了,竟然被明军区区十多骑夜不收,便吓得闭门不出。明军有多少兵力,是哪一支明军,如今主力在哪里,主将是谁,一概不知!呵呵,你可真行啊!”
  说完之后,他便直接抛下他,自己驱马进城了。海州守将听得一头汗水,望着济尔哈朗的背影,他略微有点羞愧的同时,也感到很是委屈。
  如果不是自己谨慎的话,早在以前就被登莱巡抚给引出城,那时候海州就很可能像辽阳、鞍山驿堡一般丢失了。这次自己确实对明军是软弱了点,可不一样守住了海州。万一要是出战的话,谁知道明军这次来了多少人,万一丢了海州怎么办?不管如何,自己终归是没有丢城失地!
  在海州衙门大堂,济尔哈朗并没有休息,也没管天色如何,立刻召开军事会议,看着底下众将,他的声音很冷,带着严厉之色喝道:“我大清的江山,是从明国手中打下来的,不是守下来的!两军对阵,敌人如何,一无所知,这样的战事,如何能打得赢?我大清的赫赫兵威,去哪里了?如今战事既然有本贝勒统领,谁若敢还是畏敌不战,本贝勒不管你是哪个旗的,军法无情,定斩不饶!”
  在建虏八大贝勒中,相对来说,脾气最好的就是这个济尔哈朗了。可此次他是真生气了,打仗打成这样,实在是有点丢脸。更为关键的是,他从中嗅到了一些非常不好的迹象。
  就是大清军队,以前对上明军时,心理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哪怕只有几个人,都敢冲上去和几十个明军厮杀,还往往能胜之!
  可此时他感觉到,大清军卒,特别是地方将领身上,这种心理上的优势似乎正在消失。对阵明军,不再是勇往直前,而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他可以预想到,大清必亡!
  毕竟大清对阵明国,优势并不多。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战无不胜的过往战绩、高涨的士气和悍不畏死的作风。
  听到“老好人”都发怒了,堂下站着的所有建虏将领,一个个都不敢怠慢,一起出列,打千跪下,响亮地回应道:“喳!”
  这些不愧是建虏精锐,只是被济尔哈朗这么一说,他们心中的斗志便被点燃了。浓浓的厮杀欲望,立刻便表现了出来。
  见此情况,济尔哈朗心中微微点头,他立刻说道:“本贝勒要在大军集结海州完成之前,就要知道来犯明军的所有情况。各部探马,都给本贝勒连夜派出去。遇有明军夜不收,或杀或擒,就是不能退缩。哪怕是把整队探马拼光了,也要把明军的耳朵打聋,眼睛挖瞎!让他们最多龟缩在盖州城内,成为我大清的鱼肉!一定要让明军记住,这辽东的原野上,是我大清的天下,只有我大清军队才能横着走!”
  “喳!”又是一阵大声而响亮的回答,铿锵有力!
  于是,原本因为天色将近傍晚,已经关闭的城门又再度打开,一队队彪悍的建虏探马飞驰而出,四散而出。犹如一张大网,洒向以盖州为中心的辽东大地。
  这种对敌手段,才是建虏最常用的手段,也是他们最为熟悉的手段。一般来说,也是要取得战场胜利所必须要采取的手段之一。
  可是,盖州战役有点特殊,从一开始,明军就定下了据城而守的方针,至于城外如何,就随你们便了。因此,大量消耗了建虏探马的人力物力,最终却没遇到任何明军夜不收,就犹如一记重拳打了出去,明军却并不接招,让他们打空了。不过由此一来,也让建虏明白了,明军就缩在盖州城内!


第719章 内线
  曹变蛟看着城外三三两两散落着出现的建虏探马,脸上显出一丝冷笑,心中想着,来吧,好戏才刚刚开场,就等着你们前来送人头了!
  这么想着,他转身面对身后站着的高应元吩咐道:“禀告皇上,我军夜不收已经全部撤回城内,建虏探马出现在盖州城外了。”
  崇祯皇帝有过要求,战事进况,必须实时向他禀告。因此,每一阶段的事情,曹变蛟都会通过高应元立刻向他禀告一次。
  崇祯皇帝也放下了其他事情,重点关注盖州战役。只要打好了这一仗,建虏的国力必定会大耗,而新军经过朝鲜金朴镇一战,再加上盖州战役的胜利,就足以证明新军的组建模式有效,就可以向大明全军进行推广,从而实现最为重要的军制革新。
  崇祯皇帝所定好的计划,就是要在掌握军权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大方面的革新,还有一些前期的政策推行不顺利的,也可以强行进行推行。
  比如说开海禁,目前从何总督那边反馈的情况看,遇到了不少暗地里的阻力。而且福建水师不在,海盗再度猖獗了起来,特别是以刘香为首的,更是连续劫掠海船。还有市舶司的收税,目前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始按设想的运转,但地方官吏和乡绅明里暗里的阻扰也不少。
  就崇祯皇帝自己认为,其实海盗的事情很好办。郑芝龙应该不会有什么幺蛾子,海上有他的福建水师,陆地上有孙传庭手握兵权,有自己从山西带去的亲信军队可用,就不信那刘香等海盗能翻了天去。再不济,这些海盗还损害了葡萄牙和荷兰的利益,他们肯定也乐意参与围剿。
  除非有一天,当葡萄牙和荷兰的利益,与大明的利益相冲突时,他们要是加入海盗的一方,那只靠郑芝龙的福建水师,能不能打赢就不一定了。不过等到那时候,自己还有其他牌可打。本土作战,还能被这些欧洲人欺负了,那就真对不起自己穿越的这场机缘了!
  想得有点远了,崇祯皇帝的思绪又转回了如今辽东战场上。再往下去,就这小冰河时期的寒冷,很可能大海冰封,连皮岛那边也会冰封住。因此,皮岛那边如今没剩多少人,对于朝鲜信息的了解,就有点少了。多尔衮这个建虏能人还在那,手中也握有一个多旗的兵力,不知道他会怎么动?
  想到这里,他便通过聊天群,提醒卢象升要提防朝鲜的建虏。他这边正在说着,就听到了系统的提示声,海兰珠发来了私聊:“陛下,您的推断真是太厉害了!皇太极果然派了人来,要求我们蒙古诸部派兵,还要自己出粮,要是派不出兵的话,粮食不能少。否则的话,建虏就会怀疑部族和大明有联系,是要背弃建虏,必定是敖汉部的下场!”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暗笑。自己可是直接拿到了皇太极御前会议的结论,这个推断怎么可能会不厉害!
  他正想着,还没来及回话,就见海兰珠又连续发了信息过来,显然是比较兴奋着,在连续说话。
  “陛下,您不知道,建虏那信使知道我科尔沁族已经出兵去北部的时候,那惊讶的表情,正是让我心中高兴地不得了!”
  “还有,还有啊,我额祈葛同意我之前的提议,所以就对建虏使者说,我们两家这么好的关系,就算精锐出征了,可你们的要求,是一定要满足的。因此就点了两千老弱准备去清国了。陛下放心,我也跟着去,每次军议,我都会去参加,有什么事情,我都第一时间向陛下禀告!”
  “……”
  崇祯皇帝一听,高兴地笑了,以海兰珠的身份,估计什么级别的军议,她都能参加,就算自己不好出面,可只要布和出面,她跟着那就肯定行。如此一来,建虏有什么动作,盖州城内都了如指掌,呵呵,这一仗赢了的把握就更大了!
  “好,那就辛苦你了!”崇祯皇帝回复了她一句,该赞扬的时候,还是得赞扬一下。
  与此同时,在宁远衙门,孙承宗正在和左应选说着话。就听孙承宗问左应选道:“昌黎一仗,你守得很不错。对于如今这次的盖州战事,你有何看法?”
  “回阁老,其实昌黎能赢,还是皇上的功劳最大!”左应选一脸佩服地回答道,“要不是皇上出了不少好点子,又派兵前来救援,孤城而守,最后胜负,很难说的!”
  此时的他,自然已经知道,通过刘王氏给出点子的人,就是当今皇上。面对七千多建虏的攻城,他自己能做的,只是把百姓都发动了起来,身为士卒守城而已。
  看到孙承宗还在看着,便知道阁老还是想听听自己的守城心得,便沉吟片刻,就又继续说道:“如今盖州一战,新军至少要守到明年开春,虽说物资准备充足,可要守这么长时间,又没有援军救援,下官觉得还是很不容易的!”
  停了停,他又说道:“以下官看来,要是知道建虏会怎么攻城,知己知彼之下,城头上我军有针对性的防守,当能尽量减少城防消耗。这一点,下官以为,就是必须要考验主将的判断能力了。要从建虏的蛛丝马迹中判断出建虏的真正意图,如此守城当事半功倍。”
  孙承宗听了,终于有了反应,他点点头赞同道:“老夫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新军主将曹变蛟乃是曹文诏的侄儿,年纪很轻,有点让人不放心啊!要是换成曹文诏,老夫都能放心不少!”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便对一边坐在那里静听的刘王氏说道:“向皇上禀告,说明下刚才所议。向皇上建议,盖州那边,建虏每次要攻城的时候,最好能把情况尽量详细地传达出来,让我们这些老臣也能判断一二,该会对新军主将有点帮助!”
  “是,阁老!”刘王氏低声答应一声便进入了聊天群。
  让孙承宗没想到的是,只是一会的功夫,刘王氏就有了回话,只听她说道:“皇上说了,让阁老不用担心。建虏那边有内线,他们的军议都会第一时间传过来的!”


第720章 谈话
  孙承宗和左应选一听,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好一会无语,而后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
  “既然如此,阁老无需忧心也!”左应选微笑着说道。
  孙承宗捋着自己的白胡子,也是笑呵呵地点头道:“此次盖州战事,就看着建虏怎么个撞得头破血流了!”
  而此时,海州地头,寒风呼啸声中,铁骑滚滚,尘土飞扬,从东面又来了一支军队,阵容鼎盛,一看就是支强军。
  海州城头上,有建虏看到,当即大声欢呼道:“是岳托贝勒来了!”
  “大清军队云集,真是恨不得看到明军夜不收再来海州晃荡,那就肯定能让他们逃都没法再逃走了!”
  “对,明军其实也只会在我大清主力不在的时候搞搞鬼。之前不是我大清军队一到,就遛得比兔子还快!据说,那些明军夜不收是直接逃回了盖州,路上是一刻都不敢停留,我们大清的探马,一人双骑都追不上!”
  “……”
  越来越多的建虏军队到达海州,让海州城头上原本只是龟缩城内的建虏兵卒,胆气越来越壮,或者是为了自己这边之前畏战不出而羞愧,说话就格外积极,看法是一个比一个乐观,说得明军好像是大清军队一到,就会全军覆没一般。
  听闻岳托领军到达,济尔哈朗亲自到了官衙门口来接。两人一起入内,边走边说。
  “这边的明军情况如何,可需要侄儿出战一场?”岳托表情严肃,一开口就求战道。
  这也不能怪他,之前满心以为大军一到,金州就能拿下。憋着劲过去,要给大清打一个大胜仗。结果没想到,作为杀手锏的炮营竟然全军覆没,硬是在金州城下喝了好几天西北风后,就收到旨意,说盖州被明军占领,金州暂时无暇分顾,需要集中军力和物资先攻下盖州。
  于是,岳托只好灰溜溜地从金州离开,重新撤回小黑山一带进行布防,而后带着精锐赶赴海州来了。他是真希望盖州这边的明军,能一下搞定,然后携大胜之威,重新去把金州打下来!
  济尔哈朗听了,摇摇头说道:“从如今探马回报来看,明军之前就未有再攻打其他城的打算,只是夜不收四处活动,营造气势而已。我军一到,夜不收就全部龟缩回了盖州!皇上有旨意传下,等蒙古诸部会盟后,便会御驾亲征,到时候再一举攻下盖州!”
  岳托一听,很是吃了一惊道:“皇上也要亲自过来?”
  “是的!”济尔哈朗点点头,脸色严肃地说道,“明军三番两次地占了便宜,我军士气明显有些影响。皇上御驾亲征,必能重振士气。且这次明军竟然敢主动攻占我大清国土,这种趋势一定要遏制住。伸过来的爪子,必须得砍断。”
  金州那边虽然也被明军占了去,但那其实是大清自己放弃的,不能算。而以前的辽阳,鞍山驿堡,这些虽然也被明军占过。可大清军队未到,明军就弃城而逃,也就没什么。像这一次的盖州,竟然占了就不走,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岳托理解地点点头,此时已经到了议事大堂内,没想济尔哈朗并没有停,而是带着他转进了后堂,分了宾主坐下,才又开始说话。
  就听济尔哈朗关切地问道:“金州那边,情况如何?”
  听到这话,岳托稍微有点难堪,不过他也是放得下的人,便马上回复道:“据侄儿观察,金州明军是做好了守城的准备,因此才会调去火炮防守。原本还想着驱赶汉奴试着攻城看看,但发生了盖州之事,侄儿不得不奉旨带着兵粮过来,那边就未打一仗。”
  听到这话,济尔哈朗有点吃惊地说道:“金州那边,可是登莱巡抚卢象升亲自领军吧,这人确实算是明军中厉害的人物,那边可还得小心提防才行啊!”
  “我来之前,是撤军过了小黑山布防,相信明军短期内是不可能知道我领了精锐来海州了。”岳托很有把握地说道,“他们只会以为,我手中的炮营没了,怕攻城伤亡过多,才退军而已,会猜测我重新去收集火炮再去攻打!”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又补充道:“如果明国事先就做了攻打盖州的打算,并且已经知会了东江军。我这撤军,他们或者也会认为是盖州这边有战事,影响了金州。但他们绝对不可能猜到我已经领军到了海州。”
  “因此,我在新金那边的布防,就是让他们虚张声势,还打着我的旗号在那里。如此之下,侄儿相信那卢象升必定不敢有异动。毕竟我军巴不得他们出城呢!”
  听到这话,济尔哈朗沉思片刻后,抬头看着岳托点点头道:“不错,就算那卢象升事先知道明军会攻打盖州,顶多也只是怀疑你撤军是受此事影响,但他无法知道你是否已经领军离开。如此情况下,就算那卢象升勇武,也不敢冒着大风险来和我大清军队野战,甚至是来攻打我大清城池!”
  他说完自己的看法后,便也对金州那边放心了,心思就转回了自己这边,对岳托说道:“盖州这边,暂时只是派了探马对明军监视,只要他们待在盖州城内,就不管他们。你的人马,先在海州安顿下来,尽量减少外出。粮食之类,一律统一调配,先省着点用。其实不止是你这一支,其他调过来的军队,也全都要这么处理的。这点,希望你能明白!”
  岳托听了,心中暗叹一声,粮食啊粮食,简直勒住了大清的脖子。他知道这是无奈之举,便点点头答应道:“好,侄儿一会就去安顿他们!”
  在答复的同时,他心中隐隐也能明白,为什么大清还有其他军队的前提下,却还是调了自己这支军队过来,很大的可能性,是自己军中有之前筹集起来的粮食。
  岳托其实还真猜对了,皇太极都快被粮食的缺乏折磨疯了。他是想着法儿到处凑集这次的军粮。金州这边的粮食,自然被他考虑到了。甚至在下给岳托的旨意中,都指明了留给小黑山那边的粮食,以他们守城最少所需为准,甚至有必要,可以用其他来补充食物的意思,就是为了多挤出点粮食来。


第721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皇太极在沈阳等着蒙古诸部领兵到来,说实话,他等得有点心焦。虽然济尔哈朗从前线传来消息,说明军只是占了盖州,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可大军已经开始集结海州,每天都要消耗很多粮食,早一点打下盖州,把该死的明军灭掉,就能早点解散军队过这个该死的冬天!
  几乎每一次处理完政务,皇太极得一个空,就会问下有没有蒙古部族的消息。虽然他也知道,离截止时间还有好几天,蒙古诸部出兵的话,也要时间,但他总是忍不住要问上一问,哪怕每次收获失望也要问上一问。
  这么几次之后,皇宫内的侍卫宫女内侍什么的,全都知道皇上非常关心这事。
  这天快要中午的时候,皇太极还没有问,就有内侍高兴地向他禀告,说科尔沁族族长布和亲领军队已至沈阳城外。
  皇太极一听大喜,还是老丈人(大舅子)好啊!科尔沁族和大清关系摆在这里,真是没得说了!
  于是,他立刻召见布和。让他有点意外的是,他以前一直仰慕的海兰珠竟然也来了,还女扮男装陪同着她的额祈葛。
  对于皇太极来说,他的几个老婆都是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嫁给他了,属于很嫩的那种,没什么趣味。虽然慢慢长大,可老夫老妻的,他也没什么感觉。
  但海兰珠就不同了,原本就是草原上的明珠,公认的美女。如今又是二十五六岁的年龄,正是美艳少妇,怎么看怎么诱人。也正是这个原因,虽然他已经娶了布和的妹子,还有他的小女儿,可他还是动了要娶海兰珠的念头。只是那时因为海兰珠不在,由被东江军闹心,就没再提了。
  此时一见,皇太极不由得又心痒痒。不过他也算是个知道轻重的君主,并没有被下半身控制,因此倒也识趣地没有提娶海兰珠的话题,只是关心地说道:“你额祈葛是来打仗的,你一个女孩子来干什么?刀枪无眼,危险着呢!”
  海兰珠一听,展颜一笑,散发出无穷魅力,引得皇太极那胖脸上小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我哥领军北上,我额祈葛一定要领剩下的族人来会盟,我不放心,就跟着额祈葛一起过来了,我要陪着额祈葛!”
  “好好好,真是有孝心!”皇太极一听,满口称赞道。海兰珠的笑容,可真美啊!
  一边的布和听得很是无语,心中想着,你要是知道我这女儿一起过来的真正目的,估计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