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四千多正白旗人马,吓得多铎狼狈逃回汉城,还夺下了那些粮食。你说,皇太极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再会盟搞别的事情么?”
海兰珠听得一点睡意都没了,明军竟然这么强大了,野战能打赢五六千大清正规军队,还歼灭了四千多人?她对建虏也算是熟悉了,知道那多铎虽然年轻,可打仗方面却也不含糊的。这种败仗,不能说大清将领无能,只能说明军强得出乎意料了!
与此同时,她也为崇祯皇帝的手段而暗暗吃惊。在以前的时候,明国对上建虏,可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手段。特别是不去占领城池,而是去毁坏大清国力为主的这种策略。如今看来,这种策略相当正确,已经严重影响了大清国力,迫使大清皇帝连庄重的会盟,计划好的西征都取消了。
“好了,皇太极肯定不会告诉你们原因,朕不想你们一直被蒙在鼓里,如今给你们说清楚了,算是解了你们的疑惑,那就没事了,继续睡觉吧,朕也要睡了!”
“……”海兰珠看到,一阵无语。听到这么大的消息,我还能睡得着么?你倒好,又抱着女人睡觉了,我……我……
算了,海兰珠忽然心中想着,也不计较了,起床去找她的额祈葛,禀告听来的这个天大的消息去了。
布和被吵醒,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也睡意全无。他是愣了好长一会后,才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如此看来,大清以后的日子是难过了!”
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大清那边和明国的争锋,怕是要盛极而衰了吧!布和心中想着,他作为一族之长,自然更能深刻地体会,手中没有粮食对实力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想了好长一会后,布和忽然抬头看向他面前的海兰珠道:“女儿啊,那明国皇帝你是见过的,如果……如果为了我科尔沁的将来,额祈葛让你去……去明国的话,你可愿意?”
海兰珠有点没听明白,接过话题说道:“是正式地出使明国么?额祈葛,不用,女儿都能和明国皇帝直接对话的,有事情可以直接说,也用不着出使的!”
她说话的同时,心中也有点欣喜,看来额祈葛是下定决心准备靠拢明国了,这可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布和听了,愣了会,见女儿没听明白自己说这个话的真正意思。他就想再说明白点,可马上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和小女儿,最终叹了口气,没再说这事,只是让海兰珠回去睡了。
看着她的额祈葛有点古怪的言行,海兰珠一路琢磨着,等到重新躺在被窝里时,忽然间恍然大悟,该不会额祈葛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嫁给明国皇帝,以此取得互相间的信任吧?
一想到这个原因,海兰珠顿时一下脸红了,想起了在明国那个酒楼里,那位明国皇帝为了自己惩治那纨绔的事,想起了明国皇帝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自信从容的样子……
最后,海兰珠又想起了此时的明国皇帝,正抱着他的妃子在睡觉……
哼,我才不稀罕呢!海兰珠心中来气,努力让自己不再想这事,可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这一夜算是完了!
第二天一早,睡得精神饱满的崇祯皇帝,便在文华殿召集了朝廷重臣议事。
这时候的大明朝臣,已经对崇祯皇帝的做事方式有点习惯了。自从建虏入侵京畿之地那事后,皇上不再事无巨细地过目。一般事情,都让内阁和司礼监合作着处理了。只是不定时会抽查下事情处理是否合他意思。
而皇上如果召集群臣议事的话,一般都是大事。参与的人数越多,那说明事情会涉及的人数也越多。这次又是召集六部尚书并内阁辅臣,恐怕是之前商议好的朝鲜战事有结果了吧?
这么想着,这些朝廷重臣不由得提了心思,也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毕竟这一次去朝鲜是要劫粮,对手是建虏的正规军队,这可是要打硬仗的!大明军队在这个规模上似乎还没打赢过建虏,如果算上昌黎之战的话,那就是没有轻松打赢过建虏。
而且,虽然皇帝说他的新军厉害,可这毕竟是第一次和建虏正规军队去打仗,实力究竟如何,还真没法估计!
怀着这样的心思,这些朝廷重臣齐聚文华殿后,就略微有点不安地等待皇帝驾临。
第659章 屁股决定脑袋
没过多久,崇祯皇帝便过来了。这些朝廷重臣一看皇帝的脸色,虽然和平常差不多,但至少是没有一丝生气的样子,他们不由得心中松了口气,如果确实是朝鲜战事而传召的话,那结果估计是不会坏了的。
见礼完毕之后,首辅温体仁首先代表同僚问出了他们心中的问题:“陛下,是朝鲜战事有结果了?”
看着他有点期待的神态,崇祯皇帝终于露出了微笑,点点头说道:“不错,我大明将士如今已经坐船返回皮岛了。”
坐船返回?就这?这答案实在有点吊人胃口。不过温体仁却知道,结果肯定不错,所以皇上才有心思开这种吊人胃口的玩笑。
想到这里,他也高兴,就凑兴问道:“陛下,不知战况如何?”
这个问题挠到了崇祯皇帝的痒处,他扫视了一遍底下臣子,见他们都在关注,便淡淡地说道:“还行吧!共斩首四千八百七十九个,都垒成了京观。只是可惜建虏头目多铎逃走,不过粮食全部被我军缴获,也都装船往回运了!”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安静了好一会,这些朝廷重臣就那么注视着崇祯皇帝,一时之间,谁也没有开口。
过了好一会后,兵部尚书申用懋带着点不信再次确认道:“陛下,是斩首四百多还是四千多?臣一时恍惚,没有听清楚!”
其实,他不是一时恍惚,而是听到了,却实在难以相信。要知道,在去年以前,明军一直吃败仗,就算是打退了建虏的围城,没有一个首级,都叫着说大捷了。如今却说斩首四千多,这差距之大,换了个正常人,确实都会怀疑自己的耳朵有问题,或者皇上口误了。
其他重臣也和申用懋一个心思,都盯着崇祯皇帝,看他怎么答复。
崇祯皇帝笑了笑,也没立刻答话,进入聊天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首辅温体仁他们这几个在聊天群中的人开通了这次朝鲜战事的图片文件夹权限,而后私聊他们道:“有照片为证,卿等看看吧!”
文华殿内,申用懋等了一会,见崇祯皇帝没有回答,不由得有点急了,他甚至怀疑该不会是皇帝经过自己提醒后,知道口误放不下脸改正斩首数目?
他等了一会,正想再追问时,却见温体仁转身面对身后的同僚,带着兴奋,用异常高昂地语气说道:“陛下所说斩首数目无误,我们大明的军队打了一个大胜仗!”
听到这话,众人诧异,还没回过神来,就见曹化淳和刘兴祚都先后开口,都说数目没错。不过他们两人可没有向群臣解释,而是直接向皇帝恭喜了。
“陛下,新军之强令人诧异,实为我大明最强军也!陛下只是训练了新军半年而已,就有如此强军,奴婢算是心服口服了!”曹化淳露出一脸佩服的神情,似乎就差五体投地了。
另外一侧的刘兴祚则抱拳,兴致高昂地奏道:“末将这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建虏首级,我大明有新军,定能荡平建虏,光复辽东!”
温体仁看到他们两人这样子,也转回身子,躬身奏道:“陛下,缴获之粮食,远超之前预估。臣以为,可拨部分粮食到关宁前线,这样京师这边原定运往关宁的粮食可用于河套也!”
原本听着他们几个人在说数目无误,大捷什么的。其他臣子还将信将疑的。可此时一听首辅说有关粮食的处置,顿时,就让人信了一大半。
毕竟你说首级都用来垒了京观没法查验,可粮食既然运来了,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骗不了人的。再说了,粮食既然能缴获,那建虏肯定打了个大败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户部尚书毕自严更是有点紧张地看着崇祯皇帝,要真是这样的话,朝鲜这一仗,不但没有给他添麻烦,反而给他解决了麻烦,他自然是最在意了。
崇祯皇帝听了温体仁的建议,想了想,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对群臣说道:“朕之所以把诸位爱卿传来,其实是有一件事要商量,想听听诸卿的看法!”
一听这话,群臣立刻摆出全神贯注倾听的样子,静候圣音。
于是,崇祯皇帝便把朝鲜战事的结果大概说了下,而后又说了建虏那边的情况,包括会盟的解散和建虏采取的措施,最后才对群臣说道:“虽然建虏已经决定不再西征归化城,但朕想着,按原先的计划,盖州是不是还要打个冬天呢?”
听到这个问题,毕自严立刻奏道:“陛下,既然建虏都不再西征了,那还打什么,当然是不打了啊!”
如果要打的话,钱粮军械等等,都是流水般地消耗,对于他这个并不富裕的大明户部尚书来说,自然是能省则省了。
这时候,他忽然也明白过来。皇上之所以之前没有答复首辅的建议,就是因为还有这事吧?
崇祯皇帝看了下毕自严,知道这个回答是屁股决定脑袋,因此直接略过,看向其他臣子,等待其他提议。
温体仁沉思了一会,看到没人向皇上建议,就开口奏道:“陛下,建虏的日子既然如此难过,那不妨再给他们多点麻烦,要让他们再也没对策来渡过难关!”
他身为大明首辅,对于如今建虏的处境是深有同感,也是因为如此,他才有这个提议,最好能难死那些建虏。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其实也是这个想法,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就赞同,而是继续看向其他人,最后把目光定向了兵部尚书。
这是兵事,申用懋知道自己躲不开,就向崇祯皇帝提议道:“陛下,臣以为,新军打下盖州并坚持一个冬天都没事的话,不妨试试。不过要是有困难的话,臣觉得大明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支强军,得珍惜一点才行。”
这个回答也实在,崇祯皇帝心中评价着,又看向其他人。
辅臣张至发一直难得开口的,他不经意间瞅了眼刚回京的另外一名辅臣薛国观,而后忽然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可把新军作战之经过详细说出来,由兵部尚书等知兵同僚评估之!”
第660章 西线战事的隐忧
礼部尚书徐光启在张至发说完之后,稍微皱了下眉头,在崇祯皇帝还没有开口的时候,就先奏道:“陛下,臣以为不若听听登莱巡抚的建议或者最为恰当,毕竟他乃是参与战事的当事人!”
一听这话,辅臣薛国观立刻出列奏道:“臣附议!”
其他臣子也觉得徐光启这建议好,也都赞成。
崇祯皇帝也不例外,就让刘兴祚问了后当众说道:“卢中丞以为,新军实力很强,堪比当年戚大帅麾下之军。如果只是守城的话,就算几倍建虏来攻,应该也能坚守住!”
一听这个评价,殿内重臣们再次吃了一惊。他们之前一直以为皇上只是玩玩而已的新军,竟然得到登莱巡抚如此之高的赞誉,真是了不起!
“陛下,既然卢中丞都如此说了,臣以为,可按原计划去做,让建虏雪上加霜,乃我大明之福也!”首辅温体仁在稍微感慨之后,就立刻奏道。
听到这话,其他臣子也纷纷赞成。看得户部尚书毕自严心中暗暗叫苦,却没有一点办法。
正在这时,刘兴祚又说道:“陛下,卢中丞提议,有了粮食,冬天时候,海岛上可留骠骑营,就算建虏来攻,也能快速转移,还能瞅着机会策应盖州新军。”
一直默默在听地孙承宗,这时也通过曹化淳之口,表示关宁骑军也可以做好出击准备,如果盖州遇险的话,这边也能骚扰建虏。
像这两支援军的策应,如果是以前的话,肯定做不到的。可如今有了聊天群的通讯,就能把盖州发生的事情,实时传递到两支外围骑军这边,这样的话,就能有力地支援盖州了。
这一下,连毕自严都认为,盖州战事基本应该没有问题了。他也如同温体仁一般,知道对建虏来个雪上加霜的事情,对于大明来说会有多有力,因此便也出声同意了按原计划进行盖州战事。
崇祯皇帝见文华殿内众臣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便笑着说道:“好,那还是按原定计划进行。这次朝鲜战事的论功行赏,诸卿可先议着,等捷报传到京师便正式公布。”
这么大的胜利,当然要论功行赏,而且还要好好宣传才行。群臣自然没有二话,当即都答应了。
看着这些臣子退出殿去时,崇祯皇帝原本笑呵呵地脸上,却忽然一下笑容凝固。
他到了这时,才想了起来,这个事情,竟然就没问当事人曹变蛟。自己忘记也就算了,底下臣子这么多人,也没有一个有想起?又或者是,他们压根就没这念头?
崇祯皇帝想起自己定下的计划之一,是要文武并济,提高武将地位的。这次就算了,下一次再军议,要让相关武将,比如五军都督府的那几位也都叫来,就算不说话,也要显示下存在感。这个事情,必须得自己来引导才行!
错过了一次机会,他心中稍微有点不爽,就进了聊天群看了会群员的聊天。看到江南那边的成员好像在讨论周延儒的事情,有点奇怪他刚回京怎么又来了。
呵呵,这是一条鲶鱼,朕先让他去给你们找点事做,等后头看情况,再怎么对付你们!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点开了吕瑞鹏的图标,询问草原那边的战事准备得如何了?
没一会,吕瑞鹏便转述了洪承畴的答复:“陛下,目前我军正在集结中,但有一个问题,卜石兔的营地并不固定,臣先前侦知的地方已经没有了踪迹,如今正派了大量夜不收往西查探。”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眉头一皱。蒙古人就这点不好,居无定所!如果要是不能及时找到卜石兔的营地在哪的话,估计洪承畴那边麻烦就大了。
目标不明确,大军就没法出击。而如果大军不出击的话,军队每多集结一天,都要消耗大量物资。对于目前的大明,对于目前河套地区来说,就没有任性消耗的本钱啊!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就立刻追问道:“大军还有多久集结完成,卜石兔的地点,可有眉目?”
“回陛下,洪总督说大军集结应该会在六天左右完成。卜石兔营地所在,从一些迹象和线索来看,很大的可能性又向西迁移,靠近杜尔伯特部去了。洪总督猜测,有可能是卜石兔害怕被我大明报复之前截杀我大明信使而西逃,又或者是去商议结盟对付我大明了。”
吕瑞鹏的转述,让崇祯皇帝更是担心这西线战事了。按目前的态势,他有点担心原定西线战事的战役目的没法达成,而且很可能一个搞不好,变成了大明对抗西部几个蒙古部族的结盟了!如果这是这样的话,那西线这边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一个局势,还真是难说了!
毕竟眼下大明的重心是辽东,不管是军队精锐还是物资供给,都优先供应对虏这边的军队。一旦西线打成了浆糊的话,大明北方战线刚刚有所好转的态势很可能会重新严峻起来。
他这边正想着,吕瑞鹏又一条私聊信息发了过来:“陛下,洪总督以为,如果卜石兔那有我大明内线能提供详细军情的话,当能在其他部族反应过来之前,给卜石兔人马以雷霆一击,全歼其军,消灭这个西部动乱的源头,同时也能震慑其他部族。”
“……”崇祯皇帝看得无语,这洪承畴的意思,该不会是又想来一次归化城那样的吧?可朕的聊天群中,目前没有卜石兔那里的人啊!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不由得想碰碰运气,加些人试试看。他看了下聊天群左下角的成就值,有4562点。
京师有一百多万人口,按照每人最少能贡献五六点来算的话,也有五百多万成就值往上。如今自己连五十万点都没赚到,看来在京师还有得待。等以后成就值少了,那就得巡视天下去了。
现在成就值是够多,就先加点人看看吧!希望这个聊天群系统真是后世的皇汉所开发,崇祯皇帝心中想着,就点了加人按钮开始加人。
第661章 拐了拐
一口气加了20个人,聊天群中人数达到了90人,终于加进了一个ID看着像少数民族的。
崇祯皇帝便立刻私聊道:“我是群主,群里我最大,我要问你几个问题,必须如实回答,否则踢!”
稍微等了一会,这个ID名字叫札木路的人便回答道:“群主老爷有问,小人一定如实回答。”
能听出来,这个刚三十出头的汉子地位在现实中应该不高,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问道:“你是哪里人,是何营生?”
“小人在归化城,是高游击麾下一名骑卒。”
不会吧,怎么是高迎祥手下的?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有点失望,便再问道:“是蒙古人?”
至少从名字上看,应该不是汉人。
“是的,小人原本是察哈尔族的,如今已是大明人了!”
虽然是个蒙古人,可却是察哈尔族,这怎么打入卜石兔营地?崇祯皇帝听了很是失望,便又去点了加人按钮,准备继续加人。
可忽然之间,他的脑中灵光一闪,心中一动,便又私聊问道:“你可有认识土默特族的人?”
卜石兔的部族就叫土默特部,因此崇祯皇帝有此一问。不过大概率不可能认识,只是抱着一丝希望顺口问上一句而已。
让他意外的是,札木路竟然回复道:“认识一个,朝廷给我们分了房子,在我家隔壁第三间的那户,就是土默特部的。之前我们察哈尔部打过来的时候,他家老小来不及跑,他也当了奴隶,如今都和我一样,已经免除了奴隶的身份,身为高游击麾下的一名骑卒了。”
崇祯皇帝一听大喜,竟然七拐八拐地拐了个邻居是土默特部的,而且算是受了大明恩惠,解除了奴隶身份。从札木路的描述上看,这人还重家庭,这么说了,也算是可靠的人了。
这么一想,他的思绪急转,没多长时间,便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再又问了札木路一些问题后,便立刻联系吕瑞鹏道:“通知洪承畴,让他……”
归化城,总督府内,不时有领兵将领进入大堂禀告些事情,大都是某某部奉命前来报到,或者某某部已经安置在何地等有关军事的。
洪承畴一边随手处理着,一边始终愁眉不展。皇帝已经过问了,可自己这边,却还没有头绪。这一仗要是打不好,后果会如何,他心中知道得很清楚,也有点难以承受的。
想来想去,还是缺少敌情的了解。对付蒙古人确实很麻烦,要是中原战事的话,哪怕敌人是座坚城也行啊,至少知道地方,不至于像如今一样,拳头已经越握越紧,却不知道往哪里打去!
“传令,去包头巡抚那边问下,看是否有卜石兔的确切消息!”洪承畴有点烦躁地下令道。
他的亲卫头目一听,便抱拳回答道:“老爷,刚一个多时辰之前,已经派人去问了!您看,还要再派人么?”
洪承畴听了稍微一愣,马上想了起来,自己昨天派出人去问了,今天中午时候也派出人去问了,这时再派人,确实没必要。
想到这里,他有点烦恼地一挥手,让亲卫头目退下。而后站了起来,走到挂着地图的屏风前,盯着原本卜石兔营地的所在,再看看西部蒙古部族的势力范围,又沉思了起来。
“总督大人……总督大人……”
叫了几声,把洪承畴唤回了神,他不由得很是生气,打扰了自己的推演,不由得转头想训斥。
只不过,当洪承畴转头一看,发现叫自己的是吕瑞鹏时,不由得训斥不出口了。吕瑞鹏的作用无人可替代,而且是东厂的人……
他在想着时,却见吕瑞鹏一脸惊喜的模样,笑着对他说道:“总督大人,陛下有办法了!”
“哦,陛下有什么办法?”洪承畴听了,随口问道。可在问出话之后,他就回过神来,此时吕瑞鹏说陛下有办法,该不会是自己目前困境的办法吧?
这么一想,他顿时大喜,不过与此同时,也带着一丝丝担心,生怕是自己会错了意,再次追问道:“是有关何事的办法?”
“总督大人不是为了卜石兔营地的准确位置忧心么?”吕瑞鹏笑着说道,“陛下已有办法,让卑职转告总督大人!”
“啊!快说,快说!”洪承畴满脸狂喜,甚至都有点失态,上前抓住了吕瑞鹏的肩膀大声催道。
他这声音,让周边在忙碌的幕僚、文案和帮忙的亲卫都转头看了过来。见他们的总督如此失态,不由得都很惊讶。
洪承畴这时也回过神来了,不由得微微有点尴尬,堂堂总督之尊,竟然当众失态,实在是……是皇上这办法来得太及时了!
他立刻放开了吕瑞鹏,踱步回到主位坐下,而后看着吕瑞鹏,示意他说话。
“高游击麾下有两名蒙古骑卒,其中一人叫札木路,是原察哈尔部的,刚和卑职一样有了远程传讯的能力。他有一个邻居,叫做巴大木,是土默特部的。皇上的意思,是让总督大人去安排他们两人,假装不满我大明,或者心怀原部族,让他们西逃,就算他们找不到卜石兔营地,只要遇到了其他蒙古部族,特别是那几个有可能和卜石兔结盟的部族,他们就定然能安排这两人去卜石兔那。如此一来,再让札木路把准确消息即时传回,我军便能以雷霆一击歼灭之!”
“啪”地一声响,洪承畴一拍双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兴奋地大声赞道:“妙,妙啊!皇上就是皇上,这真是太好了!”
虽然这个计划还有些细节不完善的,但对洪承畴来说,那些都不是问题,他自然会一一完善起来的。虽然这最终的作战方案,比起当初归化城之战要差了些,可对于实现战略目的,却已经是足够了!
于是,洪承畴立刻对吕瑞鹏说道:“你替本官向皇上禀告,就说有了皇上的办法,本官绝不会让皇上失望!”
说完之后,他立刻大声传令,调那两名蒙古人来总督府!
第662章 和鄂尔勒克
土尔扈特部远在天山附近,因为准格尔部的强势,已经在商量西迁避开准格尔部的事情了。没想到卜石兔和明国相继派了信使过来,其中卜石兔所说的提议,更是让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心动不已。
如果能帮助卜石兔收复河套地区,以后共享河套地区的话,远比西迁要好得多!也是因此,和鄂尔勒克敷衍了明国派来的使者,转而和卜石兔的信使进一步商谈。
蝴蝶的翅膀扇到了这里,使得历史上原本这个时候,土尔扈特部和部分杜尔伯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的事情,没有再发生了。
这天,他刚刚讨论定下了细节,送走了卜石兔的信使,正在和杜尔伯特部这边在欢庆有了更美好的未来。
和鄂尔勒克笑着举着酒杯说道:“我们两个部族将近十五万人,都可以不用计较卜石兔那点人马了,这么多兵力,相信要把明国赶回关内,应该是没任何问题了!”
“呵呵,等我们占据了河套地区,不要说卜石兔说要和我们共享河套,就算他反悔,那也奈何不了我们的了!”杜尔伯特部的一名头领跟着说道。
“对,我们两个部族联合起来,虽然还比不过准格尔和和硕特部,但相信对付明国和土默特部,倒是容易了!”杜尔伯特部在场的另外一名头领也笑着说道。
“来来来,我们干了!”和鄂尔勒克大笑,自己先一饮而尽。不过等他喝完之后,收了笑容问道,“不知道你们杜尔伯特部其他人是否会同意此事?”
在场的这几个首领,都是和和鄂尔勒克亲近的几个,也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最终随他西迁的几个,并不能代表所有杜尔伯特部。
听到他问得这话,一名年纪大点的杜尔伯特部首领当即笑着说道:“肯定会同意的,都明摆着有好处可以拿,谁又会拒绝呢!要我说啊……”
他停了停,看了看在座的几个人,而后目光重新看向和鄂尔勒克道:“我们要担心的是,如果我们去了河套,那准格尔部和和硕特部他们会不会也东去?”
听到这话,和鄂尔勒克的脸色明显有点凝重,认真地想了想后说道:“他们有沙俄那边牵制着,另外听说他们和藏地喇嘛走得很近,很可能会去藏地,还有喀尔喀部的牵制,应该无暇东顾吧?”
言语之间,他似乎也不是很确定。
其他人听了,正想问话时,忽然有人闯进了蒙古包,是和鄂尔勒克的亲卫,只听那亲卫神情严肃地禀告道:“大汗,东部那边巡逻时遇到有明军追赶两名蒙古人,被我们救下,明军看到我们人多就退走了。”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提高了点声音着重强调道:“那两个蒙古人一个是土默特部的,一个是察哈尔部的,是从河套逃出来向他们的顺义王报信的。”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没有了饮酒欢庆的意思,都盯着那人说话。而和鄂尔勒克也是很关注,立刻问道:“那两人呢,快点带过来!”
“是,大汗!”他的亲卫立刻答应一声,转身走出蒙古包外不一会,就领了两个一脸汗水,带着疲惫之色的蒙古人走了进来。
“土默特部巴大木见过尊贵的大汗!”其中将近四十岁的蒙古汉子用蒙古最尊贵的礼节说道。
“察哈尔部札木路见过尊贵的大汗!”年轻一点的蒙古汉子也同样表达了最尊敬的敬意。
和鄂尔勒克盯着他们看了两眼,而后沉声问道:“你们是从河套明军那边逃出来的?”
“是的,大汗!”巴大木开口回答道。
和鄂尔勒克确认后立刻追问道:“为什么要逃?还有,你是察哈尔部的,怎么跟着土默特部一起逃?”
“我是顺义王的子民,自然是心向顺义王。只是之前被察哈尔部俘虏,后来又被明军俘虏,幸亏遇到了札木路兄弟,善待于我。这次亡命逃归,是有重要消息禀告给我们顺义王!”
在巴大木说完之后,札木路也跟着回答道:“明国欺凌我们蒙古人,凌辱我察哈尔部战死勇士的遗体,还当众羞辱我们大汗的妃子,更是杀了我们大汗。此仇不共戴天,因此和巴大木兄弟一起逃走!如果将来有机会,一定要为我大汗报仇!”
对于东边的事情,在场的几个人知之甚少,因此听了后都很想再问个清楚。只是由于这里的主人是和鄂尔勒克,他们也不好抢着问,就憋着等和鄂尔勒克先问完。
果然,和鄂尔勒克马上就追问道:“是什么重要消息?”
巴大木看着在场的几个蒙古族首领,似乎很是犹豫了一下,而后才回答道:“如果我说了,大汗能派人护送我们找到我们的顺义王么?”
“这个没问题!”和鄂尔勒克听了立刻答复道。他和卜石兔有联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