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必树一听,还想再说,却见陈继盛那边在给他打眼色,就看了看冯德华,无奈退下了。
等他们一走,卢象升便对冯德华说道:“朝鲜是我大明藩属,乃是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如若我们大明吞并了朝鲜,会让其他藩属国恐惧,要是有心人挑拨,到时候就是一场大乱!此事实在不好开这个口子!”
他用了劝说的语气,是因为冯德华不归他管,还是新军的监军,地位更是超然。
冯德华刚才沉默不语,没有和卢象升作对,一个是敬佩卢象升,另外一个则知道卢象升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他没必要得罪。此时听到卢象升的解释,就回答道:“朝鲜早已不是我们大明藩属国了,太祖当年钦定朝鲜是不征之国的前提已经没有,咱家以为,这样的国之大事,还是禀告皇上,由皇上钦定吧!”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感觉年轻的皇上绝对会对此感兴趣。因此就这么一说,只要把事情报上去,以后要算开疆拓土之功的话,自然也有他的份。
卢象升听了,他自然不敢给皇帝做主,就给高应元和魏木兰点了点头。
高应元和魏木兰在边上从头看到尾,高应元这边还好,魏木兰却非常同情那些朝鲜百姓,她也没有那些条条框框,更没有开疆拓土的概念,只是想让那些朝鲜百姓能有一份美好未来的希望,就立刻抢着禀告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随后便是欢喜。其实,他在以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把朝鲜纳入大明版图的意思。虽然朝鲜,特别是北部多山,可以说是个贫瘠之地,可朝鲜半岛的位置却很重要。
如果纳入大明版图的话,以后可以驻守强大的大明水师,不但可以俯视日本,进一步加大对日本的控制力,必要时候,出兵相当方便;而且整个渤海,东海全部将成为大明的内海,对于京师这边的国防安全将起到一个很大的保障作用。
另外,一旦朝鲜纳入大明版图,那大明还可以从朝鲜半岛出发,跨越太平洋,把大明的势力扩大到美洲那个如今还属于处女地的地方。
他隐约记得,后世时候,有一次不小心看到过一张世界洋流分布图,这边有个太平洋暖流到美洲墨西哥那一带。就算是风帆船,只要找到这股暖流的规律,应该也是容易到达美洲那边的。
对于后世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他的志向自然不可能只是大明而已,着眼世界是最基本的,他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都不为过。
为此,他在年初接见朝鲜使者吴达济的时候,就已经说过,敢背弃大明者必灭之这样的话。可要是朝鲜百姓主动要求加入大明,成为大明百姓的话,效果自然比硬生生地直接灭之占为己有更好了。
崇祯皇帝想了一会后,才回期盼着的魏木兰说道:“朕对朝鲜百姓的处境很是同情,但只是金朴镇一地的话,你让朕如何答应之?那么小一块飞地,朕要派多少军力去驻防,保护他们免遭朝鲜和建虏的侵害?太小了不好办的啊!”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后补了一句道:“好了,既然战事已经告一段落,朕就先去处理政务了!”
说完之后,他从聊天群中退出来,心情大好,当即吩咐摆驾后宫,今晚要和爱妃们乐呵乐呵去!
魏木兰从聊天群中退出来,把情况都给卢象升他们说了。皇帝的回复其实很明显了,光金朴镇是不够的!
这个答复让卢象升愣了会,却让冯德华等人听了大喜。边上一直等着结果的陈继盛更是大声赞道:“朝鲜早已和建虏勾结在一起,是建虏的帮凶,早就该灭了他们了!”
对此,曹变蛟也是同意,赞同道:“不错,一切敢于大明为敌者,我新军必为皇上爪牙讨伐之!”
“朝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大明乃是文明礼仪之邦,自然要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冯德华感慨地说道。
“……”
在场的这些人,除了卢象升还没有说话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没有顾忌,都是直接灭了朝鲜的态度。
卢象升见此,想想他们的理由,想想刚才那些百姓的述求,想想自己了解的朝鲜情况,终于是点了点头。
第650章 鸡蛋碰石头的下场
既然决定了,卢象升自然要把事情做好一些,当即吩咐陈继盛道:“你去和那些百姓说下,如果他们真有想当大明百姓的心思,就让本官看看他们的诚意,看看朝鲜会有多少百姓和他们一个意思。如若够多,心意够诚,本官便可考虑奏请皇上,满足他们的心愿。否则这等贫瘠之地,只会给大明增添负担。这等事情,乃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明白么?”
陈继盛听得满心欢喜,连忙点头答应。他没敢说出来,这个要求他其实已经提过,那些朝鲜百姓为了能加入大明,早就一万个答应,自会去联络其他地方的朝鲜百姓。
他正待马上转身要走,却又被卢象升叫住,对他说道:“此战乃是借用了金朴镇,你去告诉他们,本官做主给他们拨一部分粮食作为酬劳。多的话也不好给,回头他们保不住粮食就又会落入建虏之手,但过个冬应该是没问题的。”
哈哈,中丞大人这是给他们好处,让他们用心为大明办事了啊!陈继盛心中想着,连忙答应下来。
曹变蛟和冯德华在边上听了,自然也明白卢象升的意思,都是笑着没反对,心中想着,看来朝鲜迟早都会是大明的了!
处理了这件突发之事后,他们几个又开始商量接下来的事情,按照着事先的计划一步步地忙碌起来。
朝鲜汉城,光海君终于又能抱着他的宠妃了。看着宠妃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地,他很是心疼。
他的宠妃就偎在他的怀里,撒娇地说道:“奴家还以为王上不要奴家了,您看,这都准备好了,有愧王上想着死了算了!”
光海君看到宠妃拿出来的那根白绫,吓得一下夺了过来,扔远了点才说道:“爱妃不要多想,多铎乃是英俄尔岱的主子,是大清国先汗最宠爱的王子,你能服侍他乃是一种荣耀,明白么?”
“……”他的宠妃没想到他会这么一说,一时之间,看着他有点惊呆了。不知道他这是安慰呢还是真这么想?
光海君摸着她的肌肤,温存了一会又道:“大清国实力强大,寡人还要靠着他们保护。爱妃可能不知道,那多铎虽然年纪轻,却已经身经百战。爱妃想想,他这么有本事,还是正白旗的旗主,还这么年轻,将来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他能看上爱妃,是爱妃的福分。以后他要是还来汉城,爱妃就继续去服侍他,让他满意,搞好了这个关系,那英俄尔岱必定也会对你、对寡人都好,是不是?”
说完之后,他看到怀里的爱妃在发呆,便有点意外地问道:“爱妃,你怎么了?”
“王上说得是,奴家都听王上的!”他的爱妃回过神来,连忙回答道。
听到满意的答复,光海君便搂着他的爱妃睡了。只是他不知道,他的爱妃并没有睡,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好久好久。
另外一边,英俄尔岱自从送走了多铎之后,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粮食的征集任务总算完成了,年轻气盛的旗主走了,自己又是朝鲜的太上皇,这日子就好过了。而且由多铎押着粮食走,又不用再担心粮食安全,等粮食到了辽东,就算是皇上那边,也少不了自己的功劳。
英俄尔岱好好地休息了两天,这天早上,一早起来,便带着手下闯了王宫,一直到光海君的寝殿门口才站住,吩咐那里的内侍道:“叫王上起来了,本将有事情要吩咐!”
此时,光海君还在搂着他的宠妃睡觉。毕竟年纪有点大了,晚上稍微折腾一下,早上就起不来床。不过听到英俄尔岱这么早亲自过来,他吓了一跳,便连忙起床。
没过多长一会,匆匆见礼之后,光海君一脸忧色,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将军有何指示?”
英俄尔岱这次的心情不错,微笑着说道:“主子已经押着粮食走了几天,等送到辽东之后,皇上必定龙颜大悦,说不定会下旨嘉奖王上。本将就先恭贺一下王上了!”
一听这话,光海君心中松了口气,他不由得说道:“吓了寡人一跳,只是这事的话,将军差人叫下寡人便可,那还劳动将军亲自驾临呢!”
“呵呵,要不然,王上以为还有何事?”英俄尔岱听了,笑着问道。
光海君一听,接着话题说道:“寡人还以为粮食被抢了……”
刚说到这里,就见英俄尔岱脸色一变,他马上意识到说错话了,连忙补充道:“寡人就知道是白担心的,有贝勒爷在,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嗯!”英俄尔岱听到这话,才点点头说道:“这可不是以前了。我家主子手中不算你们朝鲜官军,都有将近五千人马,还都是我们正白旗的精锐。不要说朝鲜这边没人是对手,就是放明国那边,也没有那支边军敢来打这个主意。”
以前的时候,阿敏只是派了一千人护送粮食,结果被登莱巡抚给劫了。就那样,他们也只是认为是领军将领轻敌的原因。如今多铎手中有近五千人马,又岂是谁能动得了的?
“要是那登莱巡抚不识好歹,还想打粮食的主意……”英俄尔岱说到这里,呵呵一声,脸上露出冷笑道,“那他就不配当登莱巡抚,没有一点眼力,鸡蛋碰石头的下场,很可能会被我家主子当场拿下。这么一来,对你们朝鲜也是好事,算是除了个心头病!”
“对对对,将军所言极是!”光海君听得信心满满,连忙点头称是,“没有了东江军的话,寡人的日子就要好过多了!”
英俄尔岱听了一笑,而后对他说道:“本将这次过来,还有一个事情,就是要商量下过冬这个事情。朝鲜地方上也不太平,有不少叛逆作乱。本将想着,就趁这个冬天他们没吃的……”
他正说到这里,就听到了外面远处传来喧哗声,而且不是喧哗了一下就没的,似乎一直在喧哗,好像是出了什么大事一般。
这让英俄尔岱的脸色一沉,光海君的脸色也不好看,不知道外面吵什么?他连忙对外喝道:“来人,去把喧哗者抓了打死,看谁还敢再惊扰到寡人和上国将军议事!”
第651章 补救措施
门口的侍卫一听,这还了得,惊扰了上国将军,铁定吃不了兜着走。马上大声答应一声而后立刻拔腿就往声音来处,气势汹汹而去。
可是,那边的喧哗声却越来越大,大到让英俄尔岱的脸色都阴沉下来时,却见刚才应声去抓人的侍卫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滚了回来。
“不好了,不好了……”侍卫惊慌失措地一冲进殿门,就用手指着外面大喊道,“王上,不好了,大清国的多铎贝勒逃回来了……”
“什么?”光海君听得怀疑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不由得连忙确认道。
英俄尔岱却立刻站起,脸色严峻地喝问道:“什么情况?”
“多铎贝勒刚进城,只有一千人不到,全都很累的样子,好像是狼狈逃回来的样子……”
侍卫的话还没说完,英俄尔岱已经拔腿就往外冲,只是经过那侍卫身边时,却忽然拔刀而出,顺势一刀劈了那侍卫,鲜血顿时喷涌而出,洒满了殿门附近。而后也没任何话,就出了殿门。
光海君却呆若木鸡,坐在那里看着,似乎压根没看见刚才的一幕,只是喃喃自语道:“怎么可能,怎么会狼狈逃回来呢?这不可能,不可能啊!怎么会这样?寡人怎么办……”
而英俄尔岱这边,当他赶回自己的驻地时,还没到门口,就看到许多人马在门口了,陆续还有从城门那边过来。看他们的样子,就算小孩子都知道,人和马都很累,一个个瘫倒在地,甚至不少战马也都站不住身子。都不用说,这绝对是打了败仗,不惜马力,马不停蹄地逃回来的!
周边有不少朝鲜官员看着这一幕在窃窃私语,远处的民居中,也有不少人探出脑袋在看这边。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脸上刻满了惊讶。
英俄尔岱都顾不上这些了,一股凉气从他的脊椎骨冒起,连忙先去找他主子了。
见到多铎时,他几乎都快认不出来了。
之前的多铎,年轻气盛,大权在握,意气风发,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仪和自信。可此时,他看到的多铎,却是顶着两个熊猫眼,疲惫不堪,关键是那身上带着的气势,简直像个行将就木的死人一般。
他有点无法想象,多铎可是带了将近五千正白旗的人马,虽然有汉军八旗,蒙古八旗还有一些生女真,可毕竟是有族人的精锐,旗主随身护卫着的,白甲兵都有不少。这样的一支队伍,怎么可能会吃了败仗,如此狼狈逃回,那些好不容易征集起来的,国内急需的粮食呢?
他脑中想着这些,连忙上前跪下请安,同时焦急地问道:“主子,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粮食呢?”
多铎全身无力,连坐都是勉强坐在这里,先咕噜咕噜地喝一大缸水后,才感觉稍微好了一点,面对英俄尔岱的问话,他到这时,才有心思去想粮食的事情。
“粮食……粮食落到明军手中了!”多铎脑中闪过兵败时的一幕幕,不由得有点颓废地回答道。
“怎么可能这样!”英俄尔岱听到说是明军,一时之间,他都忘记了眼前这人乃是正白旗的旗主,他的主子,万分不信地说道,“就凭那些东江军,就算主子不来,奴才也能想着法子安全送去辽东。如今还加上主子带过来的两千多精锐,怎么可能被东江军劫了呢!”
此时的他,压根就不信,或者说打死他都不行,就凭东江军,不管他们用什么阴谋诡计,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又怎么可能从大清手中再次劫去粮食呢!
哪怕以两边的实力差距,有一丝可能性会被明军劫去粮食,皇上也必定会增兵护送粮食。毕竟那些粮食,可是大清渡过这个冬天所必须的粮食啊!没有了那些粮食,这个冬天,大清可怎么过?要再想从朝鲜征集粮食都已经不可能,之前已经征干征净了啊!
“不,不只是东江军!”多铎缓多了一口气,就又解释道,“还有另外一支明军,他们一直躲着,就像白山里面的老虎一样,一直躲在暗处,瞅好了机会,突然蹿出来猛地咬过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终于有时间回想着战事的经过,突然猛地一拍道:“明狗真是太狡猾了!早就蓄谋已久,等我把精锐派进镇子里,突然用火炮把精锐都轰了,那些白甲勇士,可都是一个顶三的啊,就被那些火炮轰没了!这场仗,打得真是不甘心啊!啊……”
说到后来,多铎忽然仰天长吼,就犹如一只受伤了的狼一般。那不甘心地吼声,远远地传了出去。
英俄尔岱听得云里雾里,朝鲜这边怎么可能会多了一支明军呢!就凭明军的那几个岛,根本就养不了多少人的啊!不过眼前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他连忙再追问道:“主子,在何处受袭,那些粮食还能抢回来么?”
多铎一听,魂也已经回来,立刻明白那些粮食的重要性,脑中闪过之前的事情,就立刻回过神来,狰狞着脸道:“该是以牙还牙的时候了,那些粮食就是拖累!”
说到这里,他立刻对英俄尔岱下令道:“立刻把你手中剩下的骑军全都派出去,前去咬住明军劫去的粮车,骚扰他们,拖慢他们的行程。还有,立刻八百里加急,往辽东送信,求派援军……”
布置到后面,他用很不甘心地语气说道:“等明日歇过来,我再领军赶过去!还有,让朝鲜国王集结所有兵力,明天都随我一起夺回粮食!”
也亏了明军一直骚扰粮车,因此那个被劫的地方离汉城并不远,骑军一天就能赶到。只要被骑军咬上,拖住他们不让他们把粮食运到岛上,那么这批粮食就还有救!
在他布置任务的时候,虽然有回想起那支埋伏在城里的明军似乎战斗力不弱,可他更愿意相信镇内的手下不是那些明军的对手,更多的是被先前那些佛朗机炮轰没了士气,不知道明军有多少而慌忙逃命所致。
这时候,他管不了那么多,必须要做出补救措施,抢回粮食才可以!
第652章 一场闹剧而已
那些粮食的事情关系太大了,英俄尔岱不敢怠慢,立刻准备亲自领骑军先行。
多铎这边来不及多说,只能趁着还在集结军队的过程中,和英俄尔岱大致说了下情况,最后离去前提醒道:“明狗狡猾,一定不要再上当了。小心为上,只要缠住他们,等到援军赶到就好,明白么?”
“主子放心,奴才明白!”英俄尔岱立刻点头,就算多铎不交代这些。明军既然能打败多铎,不管是用了什么阴谋诡计,那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对手了!
这一天,汉城一片乱相。建虏狼狈逃回,城内乱成一团,随建虏护粮去的朝鲜官军家属,都哭成了一片。不到中午,又是一支建虏呼啸离城。建虏兵败这样的大事,不可避免地传遍了整个汉城,并快速传到其他地区。
英俄尔岱的骑军不到一千,大部分还不是他所认可的精锐。毕竟之前的时候,他都是把精锐调拨给多铎的。因此,他感觉肩膀上的担子很重。
不过他没有粮车的累赘,倒也轻松了不少。前面探马开道,放开马力赶路,在第二天中午时分,终于赶到了之前交战的金朴镇不远。他不敢再狂飙突进,一边下令手下休整,一边等着前面的探马回报。
不过,他没休整多久,就见探马狂驰而来,看那匆忙的样子,一看就有大事。
顿时,不用英俄尔岱下令,所有建虏立刻紧张起来,纷纷做起了临战准备。
那探马到了英俄尔岱面前不远,滚鞍下马,快速走前几步想要打千跪下禀告,却不知为何,一下跌了个狗爬式,那惨白地脸色,说明这名探马心中的恐惧。
英俄尔岱一见,不由得眉头紧皱。探马乃是一军之精锐,竟然会被明军吓成这样,这还了得!
他这么想着,不由得大声喝斥道:“慌什么,天还塌不下来!前面什么情况,速速报来!”
其他建虏看到这情况,都不由得神经紧绷,探马都吓成这样,前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不知不觉间,恐惧已经占据了他们的脑海。
那探马在英俄尔岱说完之时,已经从地上爬起来了,这次没有再跌倒,打千跪地禀告道:“没有明军踪迹,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说!”英俄尔岱有点怒了,厉声喝道。
探马听了,明白主帅已经到暴怒的边缘了,不敢再犹豫,立刻回道:“京观,是京观……”
一听这话,英俄尔岱顿时呆住了。之前战死的几千大清将士,难道都成了京观的一部分?
其他建虏听到,脑中想象那场景,不由得真吓到了!
英俄尔岱回过神来,厉声喝道:“走,全军开拔!”
过了五六里路后,英俄尔岱赶到了金朴镇。眼前的一幕,就算他胆子再大,也都吓到了。
就在他们的前面,一座大大地京观垒在那里,金钱鼠尾,不用说都是大清将士了。那些尸身,则被丢在两边,堆积如山,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不得不说,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有点大!不止是英俄尔岱,包括他所有的手下都吓呆了。就算他们以前也杀过人,凌辱过人,可眼前见到的这个场景,让他们中不少人吓破了胆,甚至有当场吐了起来的。
英俄尔岱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转头看看自己的手下,看到他们的脸色,心知再追也是没用。就算追上了,这些人都已经吓破了胆,绝对不敢再和明军交手。甚至今天之后,这些手下很可能会失去和明军作战的勇气。除非以后,用一场大胜方能冲刷掉他们心中的恐惧。
这一刻,他忽然有点后悔,不该带他们来的。不过眼下既然已经来了,也不能放任大清将士的尸首这么弃之荒野,得先处理了才行。
那些粮食……英俄尔岱想到这里,不由得摇摇头,已经没办法再追回来了。
这么想着一会,他立刻派出信使,一边往汉城报信,一边再往辽东沈阳发八百里加急,禀告这里的情况。
在英俄尔岱到达金朴镇的第二天,在通往海边的那条路上,从一处山林中,缓缓地撤出了新军骑军。领头的是曹变蛟,他看着金朴镇方向,不由得有点失望。
白白埋伏了一天多,建虏竟然没有追上来!该不会一向悍勇的建虏,也被那京观吓破胆了吧?真是!原先只是想降降他们的士气而已,竟然这么不经吓,都不敢追来了!
这么想了一会,他调转马头领军往海边赶去。边上的高应元刚才已经通知他,说粮车已经在海边装船,等他们到达时,差不多就已经装完了。
曹变蛟一边驱马前行,一边对高应元说道:“禀告皇上,就说计划中的阻击战没打响,建虏迟迟没有追来,该是放弃了,现在我们回海边登船回了!”
高应元答应一声,便进入聊天群,把这个情况禀告了一遍。崇祯皇帝听了,也不以为意。最后建虏没追来,没法伏击再建功,这也没什么。反正这次战役的主要目的,全部已经达成!
他这边正在想着,忽然收到了海兰珠发过来的私聊,点开看了看:“陛下,大清皇帝发来旨意,说要为我们蒙古诸部做主,让我们领军前去会盟,准备西征归化城!”
“我们科尔沁这边,没有理由拒绝这个会盟要求,不得已已经派出了军队,是我哥带领的。”
“陛下,这次会盟,预计人数能达五万左右,其中大清那边就会出两万。实力非同小可,还请陛下赶紧想个应对措施。”
一连三条私聊,显然海兰珠是很担心这个事情,有点着急。崇祯皇帝见了,不由得笑了,要是早几天之前,自己见到这条信息说不定会上点心,至于现在嘛,呵呵!
他这么想着,便回了一条私聊过去道:“放心,尽管去会盟好了!这次,只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
“……”海兰珠一见,不由得无语,五万骑军西征归化城,这还是闹剧?你明国有这个能力,能在草原上挡下这五万骑军?
第653章 会盟
海兰珠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下心情,而后私聊崇祯皇帝道:“陛下,就我所了解的,那位大清皇帝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人,会盟这样大的事情,如果是闹剧而已,他的威信何在?大清国的威信何在?所以,只要有可能,大清国皇帝一定会极力维持会盟成功,而后西征归化城。我这样说,不知道陛下能不能明白?”
“呵呵,朕承认,皇太极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但朕既然说了这是一场闹剧,那就必然是一场闹剧。你要不信的,就听你哥回来怎么说好了。”崇祯皇帝很有把握地回答道。
海兰珠一见,想起以前崇祯皇帝派了登莱巡抚突袭辽东腹地的事情,不由得眼睛一亮问道:“陛下,该不会是又派军先偷袭大清,让大清没法再西征?”
说到这里,她自己都感觉这个说法不对,当即立刻接着道:“这也不对啊!会盟的话,兵力正好集合着,陛下要是出兵的话,岂不是刚好撞上,这……这岂不是危险?难道是等会盟完成西征了再突袭辽东?这也不可能成功啊,大清皇帝对此肯定有防备,不可能再让登莱巡抚得逞的!”
海兰珠局限她的见识和掌握的信息,是不可能猜出正确的答案,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便对她说道:“你该是猜不到的,就静看好戏得了。”
有关国家大事,海兰珠也是有分寸的人,并没有非要问个清楚不可。憋着心中的疑惑,她去找了她爹布和,把情况说了。
布和想破脑袋,也是想不明白明国那边到底有什么招数,能破坏这次的会盟?猜不出来的同时,他不由得也很是好奇,就期盼着这谜底早日揭开。当然了,他心底更多的,还是不信!
聊天群中,钱富贵也在给崇祯皇帝发私聊:“群主,蒙古诸部这几天陆续派兵到来,现在沈阳城外已经驻扎了很多军队了。看样子,建虏好像要发动一场大的战事!”
“小人找机会再去套套豪格的口风,一定尽量把具体的消息套出来。”
崇祯皇帝见到,便回复他道:“不用了,建虏这是要搞会盟,然后出兵打我大明。”
一见这话,钱富贵顿时就想起了去年建虏入侵京畿之地的事情,顿时就吓到了,他连忙说道:“群主,那赶紧通知朝廷,千万不能让建虏再去关内了。”
“没事,此事既然已经知道,就不会让建虏再得逞。所谓的会盟,你就当看了一回大戏好了。”崇祯皇帝随口回道,“估计这两天,就会有消息传到沈阳,你就有好戏看了!”
钱富贵一听,不由得很是好奇。把会盟当好戏看,那会是什么消息传来呢?他和海兰珠不同,倒是更相信崇祯皇帝一些,因此听了后便回应了一声,并没有追问。
此时,在沈阳皇宫中,奴酋皇太极正在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蒙古诸部的盟友。这一次,虽然粮食紧张,宫中用度同样紧张,可他还是让人尽量满足了宴席所需,不能小家子气,其实是不能让盟友察觉太多大清的内情。
之所以这么做,也有一点,是他很欣慰。虽然之前被明国搅得风风雨雨,自己也还灭了个部族立威,不过从这次蒙古诸部响应会盟的及时性和所派军队的数量上来看,他们都还是很认可大清这个盟主的。既然这样,也就不能亏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盟友了!
宫殿内,皇太极坐在御案后面,在他的左边,是远道而来的盟友;在他的右手边,则是陪同的大清王公贝勒等等。双方不时互相举杯敬酒,欢声笑语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气氛倒也融洽。
忽然,有一个蒙古部族首领站了起来,端着一杯酒,面向皇太极大声说道:“我这辈子谁也不服,就服陛下的英明神武,这一杯,向陛下致敬!”
皇太极见了,呵呵地笑着,端起酒杯也示意了一下。
有了他带头,另外一个也马上站了起来敬道:“大清以武立国,军力之盛,实乃平生所见。我在这,敬大清武运昌隆,天下无敌!”
皇太极听了,又是开心一笑,端起酒杯又示意了一下。
其他蒙古部族首领纷纷站了起来,花花轿子有人抬,好话说出去也就是费个吐沫星子而已,不说白不说。
一时之间,殿内便开始了一阵恭维大清国,恭维大清皇帝的小高潮,让宴会的气氛更加地融洽。
等他们的恭维告一段落之后,皇太极也乐呵呵地举着酒杯说道:“明日便举行会盟大典,而后兵发归化城!”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拔高了点声调,自信地再次说道:“说句实话,明国这次竟然敢占了归化城,简直是取死之道。明军惯有的伎俩,只会缩在城内,躲在高墙后防守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