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葡萄牙和明国的关系是不错的,甚至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还会接受孙元化的邀请,前去登州帮助训练明国的新军,教导炮兵,并在孔有德等人造反的时候也跟着守城而战死。
  不过历史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有求于明国,想和明国处好关系从而打开明国的大门,还有明国给出的待遇也不错,吸引了葡萄牙人。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孙元化是亲西的人,也信他们的教。
  可如今,在这个位面上,魂穿而来的崇祯皇帝瞧破了殖民的本质,对于思想的侵略,也很是排斥,给出了条件让他们适应大明,做不到就被驱逐了。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汤若望等人的影响下,澳门的葡萄牙人和大明的关系也降到了最低点。白养粹借助江南亲戚的关系找上门来时,汤若望大喜,觉得在这东方又找到了一个立足点,便立刻进行了交流,双方一拍即合。
  就是白养粹同意劝说皇太极答应汤若望去辽东传教,而汤若望说动澳门总督卖炮给辽东建虏。双方都言谈尽欢,一个谈辽东大金是如何强大,打得明国连战连败,甚至连京师都差点不保;这一点,汤若望都亲身经历了,觉得大金确实强大,在明国传教无望的情况下,辽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他也大谈火炮的厉害,葡萄牙人炮手的厉害,让白养粹能回去转达给大金大汗,增加吸引力。
  汤若望为此甚至还极力说服了澳门总督,其实也是叫兵头的施维拉。而施维拉是刚在六月到任的,人地两不熟,被汤若望一说,就心动了。当然,他心动主要是赚钱方面。白养粹所开价格之高,确实很吸引他。
  当然,基于目前东方还是明国最大,澳门也还在明国的管辖之下,施维拉要求白养粹不得透露火炮的来历,否则无法应对明国的问责。对于这一点,白养粹也能理解,也都想好了理由。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一年的时候,根据满文老档记载,说在辽东海岸边潮水退去,发现了一尊红衣大炮,进行仿制从而有了大金红衣大炮的开始。
  一切都谈好,双方彼此都满意,就开了宴会庆祝,这才被厨师发现,从而暴露了行动。
  汤若望说完之后,看着那嚣张的锦衣卫小旗。他作为待过大明各地,特别是待过明国京师的人,自然知道锦衣卫在明国的地位。也因此,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施维拉也在看着外面,又有点恨声说道:“或者干脆把他们都永远留在这里,这样明国人就不知道这事,否则……”
  他还没说完,就被汤若望打断了,“千万不能,你看那边,明国百姓那么多都在看着,怎么可能杀他们?连伤了他们都不行的!”
  “为什么?”施维拉一听,有点惊讶地说道,“杀不能杀就算了,可他们强闯我国驻地,还如此嚣张,用刀指着我的兵,难道就不能伤他,给他一个教训了?”
  汤若望有点无奈地摇头道:“不能,因为他们是锦衣卫!”
  “什么锦衣卫,不就是明国的官差么?”施维拉有点不解道。
  汤若望盯着外面,忽然看到那锦衣卫竟然拿刀指着中尉,不由得知道事情要糟,但施维拉问了,他也不得不回答道:“因为锦衣卫是明国皇帝的亲军,就是皇室直属卫兵,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明国官员见了他们,都得客客气气的。他们……有嚣张的本钱!”
  说到这里后,他对一脸惊讶的施维拉说道:“再不出去,怕是要伤人了,到时候冲突起来,后果很难预料!”
  施维拉一听,知道不能再躲,就只出门而去,同时大喊道:“住手!”
  余小旗听不懂,但围得密密麻麻的佛郎机人却是听到了,终于松了口气,让开一条路,一切由上面决定就是。
  余小旗一看来了个大的,就放过了那军官,转身看向施维拉喝道:“立刻交出朝廷钦犯白养粹,否则一切后果自负,本官已令人前往衙门带兵过来!”
  施维拉听了跟过来的汤若望翻译,立刻按计划抵赖道:“这里是我葡萄牙人的营地,不可能有什么钦犯不钦犯的。要不信的话,请大人随便搜好了!”
  说完之后,他甚至还一挥手,示意所有佛郎机人散开。
  此时在澳门有一万左右的人口,葡萄牙人有一千人多点,这里又是他们的营地,那么多人,那么多房子里,就找两个人有多难,可想而知!


第605章 消息
  一听这话,余小旗又如何不知道这个西夷的鬼心思,当即冷笑一声道:“本官的兄弟已经亲眼看到了白养粹那钦犯,这即是证据,要是敢不交的话,就让尔等西夷再尝尝我大明军威!”
  说到这里时,他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又似乎是在威胁道:“我大明刚在辽东打到了沈阳城下,又在草原全歼了三万多蒙古鞑子,就凭你们区区一千来号人,似乎都还不够格让朝廷特意调动兵马!”
  一听这话,汤若望顿时愣住了,这是真的么?他一开始有点怀疑,可看着这名锦衣卫的神态,又似乎不是作伪!
  边上的施维拉也瞧出不对,就连忙问汤若望情况。听到他催促后,汤若望回过神来,不得不转述了话,甚至还做了点解释。比如沈阳是建虏的都城,蒙古人几乎都是骑军什么的。
  施维拉一听,顿时脸色就不好看了。明国竟然这么厉害,那就算抵赖的话,这锦衣卫的地位又高,搞不定还真发兵来打!自己才来澳门不久,难道就要灰溜溜地跑了?
  想到这里,他有点后悔了。建虏那边的生意对他来说,要是其他一切没变的情况下,能多份收益自然是好的,可如今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完全本末倒置了。
  “派去县衙探听消息的人还没回来么?”汤若望想求证下这两个消息是否是真的,毕竟他们是外人,又语言不通,在营地内的消息就比较闭塞。只能依靠专人在县衙那边,收集到消息后过来禀告。
  正在这时,就听到外面人群散开,有个佛郎机人并一个明人气喘吁吁地出现。施维拉一见大喜,连忙问道:“亨利,有什么消息么?”
  那个叫亨利的葡萄牙人立刻点头,而后马上叙述了起来。一如余小旗刚才所说,前后两次大捷,都已经公布了。只是这两次大捷都在遥远的北方,对于粤人来说,有点太远,反应并没有北方那么大。也因此,这两个消息的公告,相差时间都没多少。
  他们在说话,余小旗却有点不耐烦了。他更关注白养粹这厮,只要抓住了白养粹,那就是大功一件!
  他正想发飙时,却看到刚才为首的这个西夷脸色大变,似乎有点害怕了。这不由得让他有点纳闷,不知道他们在说得是什么话,让他有这个表情。
  施维拉立刻转头对汤若望说了几句,双方似乎还有点争执,最后就听到汤若望说道:“这位大人,我们确实有和两名明人有谈生意,但对方自称并非白养粹什么朝廷钦犯。我们这就让人带来,给大人过目,如果是的话,请尽管带走,我们佛郎机人在大明可是一直遵纪守法的!”
  余小旗一听,不由得一愣。这两名佛郎机人似乎前后态度变化有点大,是什么让他们有这变化的?难道是自己派去的手下已带来了县衙捕快,可这似乎对佛郎机人的威胁也有限啊?
  他自然不是蛮撞之人,之前只是为了争取时间,不让白养粹有逃走的机会,就立刻行动了。不过为防万一,他大张旗鼓地闯营,又派了个手下去县衙调集人马过来。
  他正有点想不明白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很大的骚动,还有大量的马蹄声,不由得很是好奇,顿时转头看去。
  只见人群纷纷散开,佛郎机人则都往后退,面对营门方向缓缓收缩聚集。视线越过他们,就见一队队的兵丁、捕快什么的列队闯进营地,甚至他还看到了许多骑军,高头大马的,很是有威慑力。
  “……”余小旗有点想不明白,香山县衙应该没有这么多的骑军,自己派去的手下也带不来这么多兵马吧,这是怎么回事?
  可一转眼,兵卒走过后,他就看到了一个穿着大红绯袍的官员,骑在马上过来,所有的人,都簇拥着他,显然这次来的军队是他带来的。
  他定睛一看,就见那官身后的一杆旗帜上写着他的官职。余小旗吃了一惊,连忙过去见礼道:“锦衣卫小旗余彪见过孙中丞!”
  来人正是福建巡抚孙传庭,他奉旨过来接触佛郎机人。路上听说了北方的大捷,知道洪承畴因为归化大捷而升为总督,这对他的刺激很大,几乎是没怎么休息,这才很快赶到了粤地。
  刚到香山县衙,还没好好歇息,就遇到了锦衣卫来县衙调兵。孙传庭一听,明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向佛郎机人施压,从而最好地完成皇上的旨意。也因此,才有了一方巡抚亲自来到澳门的情况发生。
  余彪见礼,那边的施维拉和汤若望也不敢怠慢,毕竟巡抚可是大明高官,带着如此多的兵马过来,自然要小心伺候了。
  孙传庭坐在马上并不下来,冷着脸问道:“可是你说钦犯白养粹在佛郎机人营地,如今情况如何?”
  余彪一听,立刻把大概情况说了一下,同时自然也说明了最新进展。
  孙传庭此时已经知道前面那位佛郎机人是他们的头,因此在听完之后盯着他,冷声喝道:“皇上下旨开海禁,本官奉旨前来传达此事,给你们佛郎机人一个机会。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真是让本官大为失望!人呢?”
  什么,大明开海禁了?还特意派了巡抚过来说这事,这岂不是说大明是要做大生意了?汤若望有点惊呆了,连忙告诉施维拉。
  施维拉一听比他更是惊讶,同时也是欣喜若狂。心中想着,真是上帝保佑,自己一来,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情!
  因此,他立刻点头哈腰地说道:“中丞大人稍等,鄙人已经派人去把那两人押过来。要真是大明钦犯的话,鄙人一定赔罪,一定赔罪!”
  他这态度的卑谦,让孙传庭微微点了点头。不过表面虽然这样,可他心中还是打定了主意,不管这佛郎机人是否知道钦犯身份,到时候也是要以此来压迫他们,从而为大明获得最大的利益。
  他这边正想着,却见人堆散开,四名佛郎机人拖着两人过来。一路而来的血迹,耷拉地头颅,无不显示这已经是两具尸体了。


第606章 下马威
  两具尸体放在地上,仰面朝上,边上的余彪一见,立刻认出,其中一人正是朝廷下发画像中的白养粹,于是,他立刻向孙传庭禀告道:“中丞大人,这人就是叛国投虏的钦犯白养粹!”
  孙传庭一听,转头看向佛郎机人的头,脸色很不高兴。
  施维拉一见,假装不知道,立刻大声喝问道:“怎么回事?人怎么死了?”
  边上的汤若望自然知道这是要问给明国巡抚听的,连忙跟着同声翻译起来。
  那四名佛郎机人中的一个马上回答道:“这两人想逃,还企图反抗,迫不得已之下,一个不小心,就这样了!”
  在汤若望翻译之后,施维拉陪着笑脸,对孙传庭道:“中丞大人,看来是鄙人的手下没轻没重……”
  听着他们的对话,孙传庭联系事情发生的前后,又如何不知道,这些佛郎机人是怕白养粹说出他们之前有勾结的事情,或者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没勾结,佛郎机人也怕白养粹咬他们一口,拖他们下水。不管哪种情况,都不是佛郎机人愿意看到的,就干脆下手为强,至少死人就不会说话了,明国巡抚也就无可奈何了。
  但,孙传庭又岂是那么容易被他们忽悠的,只见他一声冷喝道:“不管如何,他们乃是朝廷的钦犯,生死自有我大明来判决。尔等杀人,该当何罪?”
  “……”汤若望一听,不由得愣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要说有关这些方面的口才,就是十个他也抵不过孙传庭一个人。
  施维拉看出不对,连忙问汤若望情况,在得到翻译后顿时也愣住了,没想到明国巡抚还有这个借口,还真不能说什么。
  不过他倒是军政出身,在这方面比起汤若望要强上不少。只是稍微愣了会后,就马上卑谦地回答道:“这确实是鄙人这边有错,还请中丞大人看在我们两国多年有合作的份上,看在鄙人这边确实是不是故意的份上,饶恕一次吧!”
  “呵呵,说得还真是轻巧!”孙传庭一声冷笑道,“要是本官的人杀你几个佛郎机人,而后抱歉地通知你,说是无心之过,你可愿意接受?”
  “……”汤若望继续傻了,感觉这个明国巡抚太难应对了。
  不过施维拉听了翻译后,立刻赔笑道:“中丞大人,鄙人愿意赔偿,您尽管开价,就是火炮,鄙人也可以免费送上几门!”
  他来到澳门之后,发现澳门这里的铸炮厂所铸之铁炮,竟然比葡萄牙本土还要好。这一点,其实葡萄牙本土早已发现,且两次要求澳门这边选送东方的铸炮匠人前往葡萄牙本土铸炮。当时和两名中国炮匠签订的合同原件,在原本的后世,保存在博物馆里,是难得的历史文献。
  也因此,施维拉说出之后,心中很是相信,这名明国巡抚会很高兴。毕竟明国也不是一次,两次地想要澳门的红夷大炮了。然而,他遇到了孙传庭。
  只听孙传庭又是一声冷哼,而后喝道:“人命关天,岂是儿戏!几门铁炮,就想免罪?”
  施维拉一听,感觉很是头疼,这个明国巡抚软硬不吃,看来就只能听他的了。
  于是,他连忙赔笑道:“中丞大人,这确实是鄙人手下无心之过,为表示诚意,大人尽管开价,只要鄙人能做到的,尽量做到!”
  孙传庭一听这话,见他姿态又放得那么低,脸色总算好看了一点,便点点头,稍微和缓了语气道:“看你这么诚心,那行,每人十棍,以示惩戒,本官就不再追究了!”
  施维拉一听,顿时有点为难,毕竟这些手下是奉他的令去杀人的。他还想说什么时,却被孙传庭看出他的意思,立刻脸色又冷了下来,冷冷地喝问道:“本官这是为你们好,不惩戒的话,下次还会再犯,那时候,本官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又冷声问道:“不愿意的话,为免我大明百姓再受你佛郎机人无心伤害,本官就下令,所有大明人撤出澳门并封锁之,以免有大明百姓不知好歹,误入澳门受尔等祸害。且本官会上奏朝廷,不再租此给尔等歇脚,此乃一劳永逸保证我大明百姓安全之措施。”
  一听这话,施维拉顿时大惊失色。要是所有明人都撤出澳门的话,他们这些葡萄牙人的生活要立刻倒退到刚登岸的时候,关键是还要封锁澳门,那这里没法待了啊。之前和明国起冲突的时候,就是用了封锁这招,让当时的葡萄牙人承受不起,才低头服帖的。
  自己才刚来澳门,就遇到了这种事情,那岂不是前途尽毁!这么想着,他心中非常的恼怒汤若望,不过此时不方便发作,为了大局着想,他用葡萄牙语向那四名手下劝说了几句,许下了好处,才对孙传庭说愿意服从他的决断。
  于是,在众人围观之下,不管是佛郎机人,还是大明百姓,都异常惊讶地看着衙役上前,脱下四名佛郎机人的屁股,噼里啪啦地打了起来。
  这一幕,看得大明百姓连连叫好。这些佛郎机人平时凶神恶煞一般,如今终于吃扁了吧!
  而那些剩下的佛郎机人看了,心中都有了畏惧之感。这使得他们认识到,在这大明,远非东方其他国家可比,这里,他们不是老大,必须规规矩矩做人。
  这个其实也叫做下马威,是孙传庭给佛郎机人的下马威。
  等十棍打完,人被抬下去之后,孙传庭才重提开海禁的事情。不过此时他已经对佛郎机人的态度和底线摸得差不多,因此牢牢占据主动之位,说出的事情就是板上的钉钉。
  而施维拉也认清了这位巡抚的强势和不好对付,又听到开海禁,大明将允许所有人来经商,自然是欢迎之极,刚才的冲突比起这个大事来,他直接就忽略掉了。甚至就是打他十棍,他都愿意自己脱下裤子来挨打。
  然则,孙传庭接下来的一番话,却又让他的心一下提了起来。


第607章 合约
  只听孙传庭对他说道:“不过因为有不少朝臣反对,说开海禁不利于大明!开海禁的阻力很大!”
  施维拉一听,顿时就急了,他甚至都忘记了孙传庭来这里的目的,这好不容易等到了大明要开海禁,怎么能又不开呢!
  人就是这样,如果说一开始就没有的东西,那没有就没有了。可要是给了希望,然后又把希望掐掉了,那反应就大了。
  “中丞大人,开海禁乃是大大的好事啊,大家都有钱赚,真的……”施维拉连忙拉着汤若望的袖子,催着他要让他快点翻译给明国巡抚听。
  孙传庭看到这情况,心中略微有点鄙夷,一看就不是宦海浮沉的人,根本就沉不住气。
  这么想着,他当即一摆手道:“在首辅大人的保证下,皇上乾坤独断,决定改市舶司税制,提高税收,用实际收入来让那些大臣闭嘴。”
  如果一开始就这么说的话,施维拉绝对会对收税,特别是收多税的事情反感,可此时一听,他却是连连点头附和道:“皇上英明,皇上英明,用钱说话才是最有力的武器,能让他们闭嘴!”
  孙传庭见他完全随着自己的意思走,心中高兴,便点点头说道:“不过如果尔等来大明贸易之货物为大明所需之物,则赋税可得优惠。例如运来南洋的粮食,就可以得到关税优惠。不过本官要告诉你一点,大明所需粮食是有期限的,等大明粮食足够之后,便会取消优惠。具体的相关事宜,可找本官的手下问个清楚。”
  施维拉一听到这里,就着急地想知道整个事情。就连忙请孙传庭进会客厅去,前倨后恭,比恭迎他的上级还要尽心。
  他把姿态摆得很低,一是因为孙传庭给了他下马威,表现出很强势的一面,让他硬不起来;二是如果开海禁,和大明做成生意,那滚滚财源不要说他肯定能升官,发财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了。这么好的事情,对于他这样冒险来远东的人来说,就是他非常盼望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前倨后恭了,就是叫孙传庭爹都愿意。
  做足了卑谦姿态后,施维拉才又小心翼翼地问道:“敢问中丞大人,这粮食可否事先签订合约?”
  孙传庭听了点点头,让手下一名幕僚直接出面和佛郎机人商谈。
  看到他空闲下来,锦衣卫小旗余彪便上前见礼道:“中丞大人,这白养粹虽然死了也能交差,但不知这同行之人是何人,还请中丞大人向佛郎机人施压,想必他们肯定知道这人的身份。”
  对于锦衣卫,孙传庭一如其他官员一样,心中其实都是排斥的。但如今人家锦衣卫提出的要求也确实合情合理,就点了点头答应了。
  没过多久,或者是佛郎机人急于做生意,因此一纸合同很快就呈送到了孙传庭这里。
  他拿过之后,就那样看着合约,久久不说话。这让施维拉有点忐忑,不知道这位明国巡抚怎么要看这么久,是不是对于有些地方不满意?
  事实上,孙传庭其实是进入聊天群,把合约私聊给了崇祯皇帝。当初的时候,崇祯皇帝有交代过他,第一份合约,要给他御览,以后是要作为范本的。
  刚好这时崇祯皇帝在聊天群,看了合约,又听了孙传庭把具体的情况都前后说了一遍后,立刻毫不犹豫地指示道:“根据粮食多少进行分档,总得原则,就是要让他们尽快,尽可能多的向大明输入粮食!”
  稍微一想后,又接着道:“另外再附加条款,要求他们做到保护大明商人,如有发现任何迫害大明商人的举止,就取消贸易资格,保留复仇的权力。”
  开了海禁后,大明商人也会大量出海。可大明此时的水师并不强大,且在明年之前,福建水师都要用于北方战事。也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用附加条款来约束他们,至少能给大明商人多点保证。而朝廷也只有出海经商的人多了,税收才会多。
  孙传庭一听,立刻答应一声,而后退出聊天群,要求幕僚和佛郎机人重新修改合约,就按照皇上的意思进行改动,同时增加附加条款。
  施维拉一听这么多要求,顿时有点为难。孙传庭见此,立刻淡然说道:“不签也无妨,红夷那边,也会收到通知,本官相信,他们会很高兴和大明合作的。”
  一听荷兰人也要参与进来,施维拉顿时就急了。此时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一直是对头,又怎么可能任由对方合作而自己不参与呢!
  于是,对于合约上的内容,施维拉立刻做出了让步。最终的合约通过聊天群,到崇祯皇帝的手中时,他都是满意的。这么一来,就能葡萄牙和荷兰人去为大明收集粮食运来,而大明,则只是向海外倾销瓷器、丝绸、茶叶等物资即可。
  至此,开海禁的事情,算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崇祯皇帝想着,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将开始的第二次辽东战事上。
  这一天早上,在旅顺东边五里左右的海岸线上,忽然出现了密密麻麻地船只,缓缓地拥向海岸边的沙滩。
  船只搁浅,上面的明军将士纷纷乱哄哄地跳下船,任凭海水打湿了裤子却不管,涌上海岸后在各自的旗帜之下进行集合。这样的登陆,要是遇到阻击的话,绝对伤亡惨重。然而,这里就没什么人,就算他们再乱,只要多些时间,上得岸来的明军将士,终归是能整队完毕的。
  与这些普通明军顺利上岸不同,有些大船上有战马的嘶鸣,要让这些战马上船,就必须有船坞停靠,铺上尽量大的登陆木板。也幸亏明军对于这里比较熟悉,知道那里有何时地方可以停靠。可就算这样,也花了足足两个时辰之后,才下来了一百来骑而已。
  卢象升看着漫长的海岸线上,到处都是手下。海面上,还有好多船只上的将士没有下来,不由得微微摇头。


第608章 来自沈阳的告诫
  不过目前的旅顺这边,只有金州中左所而已。第一步的作战目标,是切断金州中左所和金州卫那边的联系,然后才是攻占旅顺,作为后续大军的补给点和休整点。
  卢象升遥望旅顺方向,心中暗想:上次只是骚扰而已,也有示敌以弱的意思,不知道此次来攻,能否让建虏守将轻敌,从而顺利拿下旅顺。
  这么想着,他便上了岸,先对岸上的军卒调兵遣将起来。
  旅顺,是后世威名的天然不冻港,具有优越的船泊条件,也因此作为军港之用。在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山东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一直沿用至今。
  如果不是为了切断旅顺和金州的联系,只是登陆攻打旅顺的话,就完全可以直接在旅顺码头,凭着人数的优势登陆,毕竟这里的登陆条件很好。
  在港口,散布着一些简陋的茅草房,是靠海吃饭的那些渔民所住。不过他们有的只是小船而已,只能在港口这里打下鱼,出不了海,因此每日的收获并不太多。可就算这样,他们也还要把打来的鱼中,最好的那些上供给旅顺城里的建虏老爷们,日子可以说过得很苦。
  在离港口一里路左右,就是旅顺城了。这时候的旅顺,地理位置却只能说很偏僻,位于辽东的最边上。如果不是偶尔有从大明过来的商船停靠,就几乎没什么外人了。
  原本辽东建虏造反之后,这里曾作为东江明军的一个重要驻点,几乎所有从登州过来的明军,都要在这里补给歇息,倒也还热闹。不过自动建虏攻占了这里之后,完全没有了外来的人,就显得很冷清了。
  考虑到这个地方对东江明军的重要性,建虏在这里长期驻守一个牛录额真,手下三百辽东各族所组成的兵卒,另外手下还有一群汉人,此时因为改制,已是汉军八旗了,人数在五百人左右。
  这些建虏知道这里对东江明军的重要性,因此平时的警惕心都比较高,城门平时只有白天开半天,且只开一扇门。城门下,一队兵卒都打着精神在那检查。
  “大人,行行好,这些鱼都拿走的话,小人没法换粮食了!”一名瘦骨嶙峋的老渔民哀求着一名兵头道。
  那名兵头,是朝鲜族人,长相凶恶,不耐烦地挥手道:“不是还有鱼么,啰嗦什么,给我滚!”
  “大人,剩下这些鱼卖相不好,怕是换不到粮食的,您就给小人留两条吧!”老渔民还想求情,期望那兵头能发发善心。
  谁知这兵头竟然直接夺过鱼篓,用力扔了出去,然后厉声喝道:“滚!”
  其他等待进城的渔民一见,都躲得远远地。没办法,要是明军的话,还能上前讲下理。可这些建虏,又哪有道理可讲。这还算好了,要换了老奴期间,人家估计直接一刀就砍过来了。
  老渔民没法,只能去捡鱼,心中却愤恨。以前觉得官军也不是好东西,可和这些建虏一比,却还是大明的官军好多了。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才能发兵过来,把这些建虏都杀了!
  他正在想着,忽然官道上有两三骑飞骑而来,急促地马蹄声,敲人心房:“有明军来了……”
  一听这话,城外的渔民顿时如鸟兽散,而城头上的建虏,则立刻敲响了警锣,铛铛铛地声音响起,很快传遍了全城。
  牛录额真巴罗什听到,立刻推开了两名侍女,也不整理衣服,露出毛茸茸的胸毛,大步走向大堂。他才刚到,便大声喝问道:“明军来了多少条船?”
  “海上未见有明军船只,是在去金州路上发现了明军!”
  巴罗什一听,不由得奇怪道:“有多少明军,他们是要干什么,打金州么?”
  “大概三百多明军,似乎是冲我们旅顺而来!”
  巴罗什听了有点搞不清楚情况,便大声下令道:“去城头看看!”
  此时,警锣响后,城内戒严,街上早已看不到有什么人。实际上,旅顺原本人口就不多,就是换成平时,街上也没多少人的。
  巴罗什很快到了城头,先去临海一面眺望城头,果然没发现海上有船。而后他又去观察去金州的官道方向。隐隐约约地,发现极远处确实有明军正松松垮垮地而来,一如上一次明军来攻城一般。
  “大人,又是东江明军来找死了。杀鸡焉用牛刀,小人领军前去击溃他们便可!”汉军统领面带不屑地前来请战道。
  巴罗什很想点头,可一想起来自沈阳方面的告诫,他还是摇摇头道:“东江明军反常地没有在旅顺登陆,怕是有什么阴谋,先看看再说!”
  自从辽阳、鞍山驿堡被偷袭后,沈阳就发下训令,说东江新任巡抚勇武过人,其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