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开海禁,也要把这影响压到最低。大明东南沿海,必须是自己说了算!
这么想着,船队已经进入港口了。而直到这时,才有岸上的人上来盘问情况。
在待人接物上面,郑芝龙倒是没得说的,他亲自出面,第一时间说明这是奉旨运送粮食前往东江的船队,如今需要在登州进行补给。
那人一听这是运粮的船队,顿时脸上笑开了花,当即大声笑道:“你们来得真好,中丞大人都挂念多时了。之前就有令传下,郑游击要来了,即刻前去巡抚衙门!”
听到中丞这么看重,郑芝虎等人不由得很是自豪,头颅扬起,似乎不把这些北方人看在眼里了。
郑芝龙倒还保持着之前的态度,只是好奇地问道:“中丞大人回来了?辽东战事可顺利否?”
辽东建虏的威名,就算身在闽地的郑芝龙,也是听说过的。只是一个是陆地上称王,他是在海上争霸,倒也没有过多关心。在他看来,辽东战事会很悬,毕竟建虏要不厉害,辽东还能被他们一直占着?不过卢象升已经回来了,这让他也有点意外。
“当然回来了,辽东大捷,皇上御封中丞所领骑军为骠骑营!”那人自豪地说着,与此同时,头颅也昂得高高地,似乎卢象升的荣誉,就是他自己的荣誉一般。
“辽东大捷?”郑芝虎忍不住插嘴了,“杀了几个建虏,有首级不?”
他以前曾听说过辽东这边什么大捷不大捷的,结果一个首级也没有,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因此在他这言语中,带了一丝不屑和鄙视。
郑芝龙见到那人听了脸色一变,似乎有点生气。他就立刻转头,训斥郑芝虎道:“说什么呢!中丞大人大捷归来,肯定杀敌不少,还要你来问?”
他虽是训斥,可心中其实没有一点训斥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勇武过人,平时海上厮杀,都是冲锋在前,最不屑的是假冒军功之人了。不说别的,首级是最实在的东西,要这都没有,那还真难说大捷不大捷的。对于这点,他本人也是赞同的。
那人却不知道郑芝龙的话里含义,以为郑芝龙是真这么想的,立刻高兴起来,马上点头说道:“中丞这次从辽东带了两个首级献给了皇上……”
听到这话,郑芝虎和郑芝菀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嘲讽之意。
“一个首级是爱新觉罗巴布泰,另外一个首级是爱新觉罗巴布海!”那人又带着自豪地语气介绍道,“这两名建虏都是已死了的奴酋努尔哈赤的儿子,现在奴酋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弟弟!”
听到这话,郑家三兄弟不由得都诧异了。他们可是知道,这两个首级的份量绝对够重,不知道能顶普通首级多少了!这让他们实在是有点意外,也让他们意识到,辽东战事搞不好真是大捷了!
郑芝龙一下从内心收起轻视之意,立刻问起详细战况。那人倒是实在,一边给他们安排补给的事情,一边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辽东战事的经过。
郑芝龙等人都是久经战阵之人,自然不是普通百姓可比。他们几个兄弟立刻就明白卢中丞这次突袭辽东给建虏带去的伤害有多大!这一刻,登莱巡抚的勇武,顿时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也收起了他们一开始的轻视之心。
郑芝龙听完之后,不敢怠慢了,立刻收拾行头,准备马上前去拜见登莱巡抚。而郑芝菀则按事先的计划,脱离了船队,前去京师为他大哥坐镇。
出了港口,过了城门,刚进入城内,郑芝龙就发现城门附近,有一大群人在喜气洋洋地看着布告,隐约听见什么“大捷……大捷”之类的话,不由得有点好奇,对给他引路那人说道:“卢中丞之大捷,确实振奋我大明人心!”
那人一听,转头看了一眼,而后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非也非也!他们所说之大捷,乃是刚昭告天下的草原大捷!”
“什么草原大捷?”郑芝龙不由得又好奇了,他感觉自己在海上的这段时间,似乎错过了不少事情。
那人听了,稍微一愣,回头想起郑芝龙是从海上来,便释然而回答道:“延绥巡抚全歼草原林丹汗所部约四万余人,如今归化城已是归化州州府所在,河套知道么,也归我大明的了!”
“啊?”就算郑芝龙城府很深,听到这话,也没忍住,不由得惊讶出声。他可是知道,草原上打仗就如同海上打仗,除非两边都死磕,否则很难全歼另外一方的。真要说起来,他在海上打仗,还有可能堵着对方的老巢进行全歼。可草原上,哪有老巢可堵!
听着朝廷一个大捷接着一个大捷的,不知为何,郑芝龙感觉心中沉甸甸的,以至于他怎么走到巡抚衙门口都不知道。
第569章 不能是戚大帅和倭寇的版本
抬头看向衙门口,发现这里的军士气质完全和当初在福建巡抚衙门所见到的兵士两样。门口的这几个兵士,虽然不是最强壮的,可一个个都带着彪悍之气。以郑芝龙的眼光,一眼就看出这种军卒,一旦打仗的话,肯定能挑当初熊中丞手下多个了!
得到传见,郑芝龙便在一名护卫的引领下,往衙门里面走去。他发现,不但门口的军卒是精锐,连这一路看到的所有军卒都带着剽悍之气。这让他更为吃惊,同时也明白过来,卢中丞在辽东能打赢,绝对不是运气好!
这么想着,郑芝龙又马上想起了还有草原上的大胜,那边的明军,应该也都是百战之师吧!朝廷军队这么强悍的话,真要开海禁了,自己还能硬气地去对抗么?
郑芝龙不同一般的海盗,他有头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因此,他才能从明末的众多海盗中脱颖而出。可也是因为这样,他考虑事情就很多了。最为关键的是,他懂得进退,知道自己最终得目的不是称王称霸,而是享受荣华富贵。
虽然他明白,他手中的水师,应该算是此时大明最强的水师了。可水师是依附大陆而活的。他真要和朝廷闹翻,重新去当海盗的话,虽然也能活,可绝对没有依靠朝廷活得更滋润。朝廷有强军在手中,陆地上就绝对不是这些强军的对手。一旦造反,那么就是当年戚大帅和倭寇事情的重演了。哪怕他自信比当年的倭寇要强,明军不一定有当年戚大帅的厉害,可他也不想走到那一步去!
原本的历史上,他之所以最终出卖了隆武帝,选择投靠满清,也是因为看到满清在陆地上的强势已经不可抵挡。当然,他也没了早年的雄心壮志,想着投靠满清做个富家翁,过过荣华富贵的日子而已!
脑中闪过这些念头,不知觉间,在港口那边估计到登莱水师太弱而生起的一点自得之情,一下便全没了。他的神态,变得越加的恭敬谨慎起来。
进入巡抚衙门大堂,抬头看去,却见主位上已经坐着一人,穿大红绯袍,高高大大的,不怒自威。不用说,这位就是带兵领军冲阵的登莱巡抚了。
“末将福建海防游击郑芝龙,奉旨从安南运粮到东江,参将中丞大人!”郑芝龙目不斜视,按大明官场规矩,态度恭敬地大声参见道。
卢象升在郑芝龙一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在打量了。他因为手下来了个李芝奇的原因,之前已经有所了解过郑芝龙。此时见到,不由得微微有点惊讶。闻名的海盗,大明海上第一人,竟然是个斯斯文文的人,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商人,看来真是人不可貌相!
此时他听了郑芝龙的话后,当即露出笑容,笑着说道:“本官可是盼郑游击好久了啊!从安南运来安然无恙地运来粮食,实乃大功一件!”
如今大明的海上,还绝对没到天下太平的时候,不少地方,都还有海盗的存在。比如说,在台湾的红夷,还有广东一带的刘香海盗等等。如果不是郑芝龙的船队押送这些粮食,绝对不会这么轻松就把粮食运过来了。也是因此,卢象升才有此一说。
他在说完这话后,还没等郑芝龙回应,就见他转身对站他身边的一名锦衣卫说道:“立刻禀告皇上,就说郑游击把粮食送到登州了!”
“是,中丞大人!”魏木兰微笑着答应一声,便去聊天群私聊崇祯皇帝去了。
底下的郑芝龙一见,顿时心中吃了一惊。他马上就想到了刘金生这厮,原来朝廷拥有这种神奇能力的锦衣卫,竟然不止一个!该不会这样的人有好多,分布在军中,也因此,才有大明一反以前的弱势,连续取得大捷了吧?
他是商人,又是海盗首领,自然比一般人更明白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如果朝廷这样的人多了的话,那就难怪能连打胜仗了!如果以后自己和朝廷作对的话,自己的水师还没登陆,可能朝廷大军就提前埋伏在岸上等着了,那这仗还怎么打?
一想到这,郑芝龙立刻把仗着手中水师和朝廷叫板的念头深深地埋进心底,不敢有一丝表露。
他正在想着,只见魏木兰已经回过神来,对登莱巡抚禀告道:“陛下有旨,中丞大人分配这些粮食,并令郑游击前往京师觐见!”
说完之后,她转头看向郑芝龙,微笑着道:“郑游击能及时运来粮食,皇上龙颜大悦,问你公子情况,可曾一起北上?皇上还说,他已为郑公子找了个同龄为伴,他们都将是大明未来的栋梁!”
郑芝龙听得大为惊讶,他没想到,皇上竟然先提起之前的赏赐。而且从这话语中,他隐约感觉,似乎皇上对自己的儿子很有好感,是在借这次的事情培养他。可问题是,皇上以前难道对福松有了解?这不可能啊!他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对他儿子的了解,是因为另外一个位面的历史。
郑芝龙不敢怠慢,连忙恭敬地抱拳回道:“末将不知此行是否顺利,因此没带上犬子。陛下厚恩,末将感激不尽!”
卢象升听到他们的对话,当即站了起来,笑呵呵地说道:“走,去码头看看,郑游击也能尽快前去京师,不要让皇上久等了!”
郑芝龙一听,连声答应。当卢象升走过他身边时,他立刻感觉到了压力。身材相差太大,且卢象升还带有让人慑服的威势,和之前熟悉的熊中丞完全不能比。
如果说和熊中丞打交道,郑芝龙自信能左右的话,他感觉以后要是和卢中丞打交道,就绝无这个可能了。也幸亏自己不在卢中丞手下,否则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了。
这么想着,他又马上想起了那个从来没有谋面过的新任福建巡抚孙传庭。他不由得心中暗自安慰自己,大明能有几个卢中丞这样的人物,都敢和建虏冲阵的人,那孙中丞,应该不会这么厉害的!
第570章 鬼鬼祟祟
到了码头,看到那么多的海船上堆积着的粮食,让卢象升的心情大好,以至于对一个小小的海防游击都客气了不少。他当即下令,让手下从海船上卸一半粮食下来,其余的,还是要船队送去东江各岛。
郑芝龙听了,连忙前去安排船队出海的事情。他匆匆叫来郑芝虎交代道:“我要去京师面圣,船上的粮食卸下一半后,你继续带着去东江!”
“搞什么事情?卸个一半,就不会全部都卸了,要不全部都不卸!”郑芝虎一听,嫌麻烦,发着牢骚道。
郑芝虎一听,顿时面色一冷,压着声音厉声喝道:“给我闭嘴,你想让人听到么?”
“怕什么,要在福州的话,我还能嚷嚷,谁能说什么,真当卸货不麻烦一样!”郑芝虎一脸已经退一步差不多的样子回答道。
郑芝龙一听,有点急了,转头看了下,不远处的延绥巡抚卢象升正和那个女锦衣卫在说说笑笑,并没有关注这边,这让他松了口气,转回头盯着郑芝虎,一字一句地低声厉喝道:“祸从口出你明不明白?这里不是福州,登莱巡抚也不是熊中丞!”
“我知道啊,要不知道知道辽东大捷,我也不会压着嗓门说话啊!”郑芝虎不以为然地点点头道,“大哥,要我说,明军现在也只能搞搞偷袭,其实没有想象得那么厉害!”
“你个蠢货!”郑芝龙真被自己这个弟弟气坏了,不过他也知道郑芝虎的性格,因此不得不解释道,“卢中丞现在是心情好,所以看着人畜无害的样子,要不让你感受下他到底厉害不厉害……算了,最好还是不要感受了。我告诉你,朝廷不止是辽东大捷,还有草原大捷呢!”
“什么草原大捷?”郑芝虎有点好奇地问道,他最终被留在船上并没有随着去巡抚衙门,因此并不知情。
于是,郑芝龙就把他听来的草原战况简要地复述了一遍,最后总结道:“别以为大明南边军队的战力不怎么样,可北边还是很厉害的。你别忘记了,嘉靖年间,戚大帅也是北方人南调,只是他一个人,就建立了那么厉害的戚家军,打得倭寇丢盔弃甲的!”
戚继光在那边对阵倭寇时,经常是自己没有一个伤亡,或者伤亡低到可以忽略的变态交战比,让他的威名在南方如日中天,如今虽然已经没了好多年,可军神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因此,就算自诩武勇,看不起一般人的郑芝虎,听了大哥的话后,顿时就收敛了脾气,没敢再闹幺蛾子了。
卸下粮食的事情有条不絮地进行,郑芝龙则准备动身前往京师,临行前,他又再三交代郑芝虎道:“我听卢中丞说了,李芝奇……就是李魁奇,他就在皮岛那边,你过去后,前往别和他冲突。那里是他的地盘,你该懂的!”
对于海盗来说,谁家地盘谁做主,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李芝奇以前可是压着郑芝龙一头的人物,郑芝虎还没嚣张到去李芝奇的地盘上和他叫板的地步,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做完了这些事情后,郑芝龙便告别卢象升,只带着几名亲卫就骑马北上前往京师了。
卢象升巡视了一阵港口后,也回城去了。他久在东江带兵,地方上的事情耽搁了不少,如今也忙得很。另外还要准备安置从不能过冬的岛上撤回来的汉奴,还要去督造水师战船,以备接下来的对虏战事,事情真得很多。
刚回到巡抚衙门,随行的魏木兰忽然对他说道:“中丞大人,刚皇上转达了消息,说所有建虏头目都齐聚沈阳,还包括了建虏的盟友都有使者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奴酋皇太极即将登基为帝了!”
卢象升一听,不由得眉头一皱,很是有点遗憾。要是军队此时在东江的话,一定出兵给建虏一个教训才好!只是如今隔海,有点鞭长莫及了。
想了下,他还是对魏木兰道:“命令皮岛,佯攻金州旅顺等沿海城镇,让建虏紧张紧张!”
要按卢象升的本意,他肯定是让皮岛出兵朝鲜,去讨伐光海君,迫使光海君去向建虏求救来给皇太极一份贺礼。
但皇上之前已有交代,朝鲜那边,暂时不要有大动作,就让建虏折腾去。如今大明自己都没有粮食,养不起更多的人了。
卢象升能明白崇祯皇帝的意思,要是明军出战朝鲜的话,肯定能受朝鲜百姓拥戴。可朝鲜被建虏折腾了之后,都没有余粮了,不要说提供明军粮食,就是他们自己都饿死了不知道多少。
朝鲜百姓投靠明军,总不能不收吧?毕竟明军是打着宗主国的旗号,讨伐建虏和光海君,解决朝鲜百姓于水火的旗号。
可要是收了的话,明军自己也没有粮食,又如何养活得了。还不如让朝鲜百姓继续怨恨光海君,怨恨建虏。等到大明有能力的那一天,再出兵讨伐光海君。
卢象升想到这里,转头看向沈阳方向,心中暗自发誓,等下一次战事,一定要让建虏再付出更多的代价!
而此时,沈阳城却是难得的热闹!不时就有一大群人骑马到来,而后由建虏头目前去迎接,再一起进入城内。每一次,街上行人让道,是一阵的忙乱。
临街的一处酒楼二楼,钱富贵在这里一个人喝着小酒,不时通过窗户看下骑马的那些人群。快到傍晚时,他才结账付钱走人。
当他往豪格的贝勒府走去时,忽然看到有一处府门处,有一个陌生汉人在东张西望,随后那门打开,里面出来一人和那人对话了几句后,就立刻把这人接了进去。
钱富贵顿时非常惊讶,他自然知道那处宅子是谁的,这怎么会有陌生汉人拜访呢?看样子,还有点鬼鬼祟祟的样子!
这么想着,他皱着眉头想了会,立刻掉头去外面大捷买了点礼品,而后前去那宅子敲门。
“呦,原来是钱管事来了,快请进,请进!”门打开,一见是钱富贵,门房便马上低头哈腰地热情招待道。
第571章 该坑还是得坑
钱富贵如今是豪格府上的一名管事,在建虏眼中可能不算什么,可在汉人这边,却绝对是一个数得着的人物了。
此时他进门,却也没什么架子,只是笑呵呵地说道:“多日未来,就过来看看,不知道宁大人可曾回来了?”
“啊,我家老爷啊,没,一直没回来呢!”门房一听,当即摇头否认道。
说完之后,他关了门,在前头带路,一边摇头道:“都有几个月没见着老爷了,夫人公子都担心得很呢!”
“哦,宁大人就没派人回来过么?”钱富贵一听,不动声色地问道。
门房一听,脚步一顿,随后又正常地往前走,同时回应道:“没呢,要有派人回来就好了!”
钱富贵听了,心中已是有底,刚才门口那人,搞不定就是宁完我派回来的人。等一会见了宁家公子,再探听下口风就知道了。
没过多久,钱富贵从宁府出来,而后匆匆回到贝勒府,往自己那房子一趟,不理他娘子的招呼,意识进入聊天群,私聊普渡众生道:“群主,有一个坏消息!”
崇祯皇帝刚好在,一见他这私聊,顿时吓了一跳,连忙问道:“什么坏消息!”
“宁完我从京师派了人回来了,刚到了宁府,那宁公子说明天就要带他去见皇太极了。”钱富贵立刻禀告道。
在这个时候,一般人都没有做密探的觉悟。宁完我奉皇太极之命前往京师时,自然会告诉他家人。而钱富贵则是豪格府上的管事,又和宁府有走动,宁完我儿子也没什么防备,有什么说什么,甚至还稍微带了些炫耀的意思,直接把所知道的都倒给了钱富贵。
“哦?是这样啊!”崇祯皇帝一听,便知道吴二狗到沈阳城内了。这对他来说,压根就不是坏消息,便不在意地回了一句。
吴二狗一见群主似乎不在意,便连忙又补充道:“群主,这人从京师带了消息回来,要去见皇太极的啊!”
“没事,这是你就不用操心了。就算有什么消息,都过去那么久了,还能有什么用!”崇祯皇帝不想让他们互相知道其实对方就是聊天群中的同伴,就吩咐他道,“你不用关心地这么细,小心保护好自己,别让建虏怀疑你了!”
“好的。”钱富贵一听,便没再管了。高应元和韩五是锦衣卫百户的事情,并没有传出来,除了鳌拜等少数几个人知道之外,其他人都被鳌拜用屠城灭口了。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没人知道有锦衣卫密探建功的消息。
崇祯皇帝没再和钱富贵说话,想了一会后,便私聊了吴二狗,告诉他接下去见奴酋的时候,该说些什么话。最后对他交代道:“你说得这些消息,基本上都是真的,尽管说了就是。不要想着其他什么,就认准自己是京师的江湖中人就好了。”
“是,陛下!”吴二狗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次日一大早,皇太极刚起来,就知道了宁完我有派人回来的消息,顿时大喜。他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好久了,当即放下其他事情,立刻吩咐传见。
在一座偏殿内,被领进去的吴二狗抬头看到主位上坐着的胖子,便知道他就是奴酋皇太极。虽然他很想冲上去搏命,可最终还是有理智,知道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奈何得了那胖子。
于是,他按捺下心中的仇恨,只是按照江湖帮派大佬见面的样子,抱拳向皇太极一礼道:“见过大金国大汗!”
“跪下行礼!”边上的鳌拜一见,顿时冷声喝道。
倒是皇太极不介意,一挥手阻止了鳌拜,胖脸上带着微笑,和蔼地问道:“可有宁卿的书信?”
“没有!”吴二狗摇头道,“宁老爷说身上带书信不安全,只让在下口头转达消息!”
“哦,是有什么消息?”皇太极一听,也不以为意,当即又问道。
这人的暗号能对上,说明确实是宁完我派来的。再说了,谨慎些也是好的,书信要是被发现的话,确实是很麻烦的。
“敢问大汗,宁老爷答应过见面就付剩下的三十两黄金,可是当真?”吴二狗似乎并不害怕,表情还有点严肃地问道。
皇太极一听,稍微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宁完我肯定是用钱收买了这些江湖中人,看来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主!
这么想着,他便豪爽地一挥手道:“当然,本汗有的是钱,只要你能尽心为我大金办事,钱不是问题。”
鳌拜一见,只好下去取黄金了。
皇太极也不闲着,依旧和蔼地问着话道:“你是明国京师斧头帮的副帮主?”
吴二狗点点头,并不说话。
皇太极一见,眉头微皱,不过马上松开,又再说道:“本汗素来敬佩你们这些爽直汉子,这和我大金一样,都是用拳头说话,一是一,二是二……”
就在这说话的当口,鳌拜端着一个托盘进来了,三十两黄金,就摆在上面。
吴二狗一见,立刻上前,拿了就揣怀里去。最后又拍了拍后似乎心安了不少,脸上也有了笑容。他看向皇太极,笑着说道:“大汗,要是您再给在下十两黄金的话,除了宁老爷交代的事情之外,其他任何事情,您问什么,在下就答什么,绝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放肆!”鳌拜在边上听得大怒,一张脸上全是怒火。这只汉狗,竟然一张口又要敲诈十两黄金,真当大金的钱是白捡来的?
谁知皇太极却是一脸笑意,毫不犹豫地说道:“本汗说过,大金有的是钱,再去拿十五两黄金给这位壮士!”
鳌拜一听大汗发话,虽是很不情愿,却也不得不再去拿。
吴二狗心中却也有点敬佩这奴酋,竟然如此豪气。不过敬佩归敬佩,坑也照样是要坑他一把的。
只见他脸上带着笑容,似乎态度都谦卑了不少道:“大汗,在下这就把宁老爷要转达的事儿先禀告了,回头您再问什么,在下知道的都一一回答,绝不会有假!”
第572章 挖坑让你跳
皇太极一听,顿时认真了起来,身体都不自觉间坐端正了几分。不是他不淡定,而是自从晋商被明国皇帝抄了之后,他已经半年多没听过关内的消息,感觉两眼一抹黑,实在让他很着急。
“宁老爷交代说的第一件事,是说他稍微努力了下,如今京师这边已在议论纷纷,都说登莱巡抚卢象升虚报战功……”吴二狗把前些天发生的事情,大概描述了一遍。
其实,他出发的时候,这些事情还没发生。是崇祯皇帝在聊天群中告诉他,让他把这消息透露给奴酋的。当然了,最终结果如何,不能说,就说事情还在僵持中,让皇太极自己猜去。
果然,当皇太极听到明国朝廷又开始了新一轮党争,特别是党争的引子,竟然是辽东战事,攻击的目标,是登莱巡抚卢象升这些人时,忍不住就想仰天长叹:天佑大金也!
吴二狗说到一半时,鳌拜黑着脸又端来了十五两黄金。他二话不说,对鳌拜视而不见,又收了黄金后,才继续讲解情况。
等他说完,皇太极就忍不住立刻追问道:“这么说,你出发的时候,明国皇帝还没表态?”
“是的,大汗!”吴二狗笑着点点头,心中也确实有点高兴,怀里揣着四十五两黄金,沉甸甸地,这辈子还从来没有这么多钱财过。他寻思着,该弄个包裹背着才行,要不太沉了。
皇太极没有一点被坑的觉悟,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按他对明国皇帝的了解,年轻,有血气,牙尖嘴利,应该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这样的人,如果被那些文官说服,觉得卢象升是骗他的话,估计会雷霆大怒吧!
想到这里,皇太极不由得笑了,年轻人啊,还得好好历练历练才行的!这种谣言一样的东西,对于从没上过战场的人,特别是未经历过世面的年轻人来说,其实是很难分辨的。呵呵,希望事情按自己所想的发展吧!
皇太极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笑着吩咐吴二狗道:“还有呢?”
吴二狗看到他这么高兴,那还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心中暗骂一声,表面却还是带着笑意道:“宁老爷还说了,他看到有蒙古人到了京师,和明国朝廷商量什么事情。他打听了后,就知道对方是敖汉部族的,但具体商量什么事情,没打听出来,口风很严!”
“什么,敖汉部?”皇太极一听,顿时脸上的笑容没了,皱着眉头确认道。
鳌拜在边上听了,也是皱了眉头,当即禀告道:“主子,奴才昨日刚核过,敖汉部并未派人来!”
皇太极闻声看了他一眼,脸色很是有点不好看。虽然宁完我打听不出什么事情来,可照这个样子看,自己担心的事情终归是有发生了。
那登莱巡抚大闹了辽东一场,严重打击了大金的威信,让一些蒙古部族在大金和明国之间摇摆不定了。这敖汉部最为靠近关宁军那边,他们又想骑墙,似乎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心中得到这个结论后,皇太极便暂时按捺下了,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对吴二狗微笑着说道:“还有呢?”
谁知吴二狗却是摇头回答道:“没了!”
“没了?”皇太极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
边上的鳌拜更是脸黑,就这么两件事情,就要了四十五两黄金,这简直比大金来钱还容易!
吴二狗似乎明白过来,立刻补充道:“宁老爷是担心蒙古人的事情,怕大汗蒙在鼓里不知道,因此就让在下尽快出发来辽东了。”
这么一说,皇太极倒也能接受。他低头想了一会,重新抬头之后,吩咐鳌拜道:“这位壮士远来辛苦,本汗作为主人岂能不招待一番的,摆酒赐宴,本汗要和这位壮士喝几杯!”
听到这话,吴二狗都愣了会。他有点不明白,自己只是一名江湖人士,而他是奴酋,竟然如此平易近人?
不过等过了一会后,他就明白了皇太极的用意。这分明是要让他多喝酒,而后再来问自己话而已,真是奸诈似鬼!
皇太极让鳌拜上阵,劝吴二狗喝了不少酒,看到他满脸通红,再喝下去,估计要醉了时,方才摆手,而后开始问起京师方方面面的情况。
也不知道是不是酒喝得多了一点,这明国的江湖中人每次回答问题时,都会发下楞,似乎要想一会才能回答。这让皇太极有点后悔,早知道这么不能喝,就让他少喝点了。不过幸亏说话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