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他那一脸不信的神态,崇祯皇帝想了下,觉得要不交个底给刘兴祚的话,怕他不好用心去做事,就微笑着说道:“刘卿或者不知道,此时延绥巡抚已取得草原战事的大胜,应该能全歼林丹汗所部。我大明的版图,将延伸到草原上,河套将是我大明的了!”
如果说之前辽东战事,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叽叽歪歪;那么这场草原战事,乃是开疆扩土之大功,是要祭拜太庙的天大军功。这个铁一般的事实,将是打击那些谣言的最有利武器。
此时草原有战事要打,还只局限于秦晋两地的一些人知道,而归化城大捷,则还正在进行中。除了聊天群中的几个当事人,包括刘兴祚在内的其他人,都是不知道情况的。
也因此,崇祯皇帝才有了这个计策,就让他们再疯狂一些,诽谤地再无耻一点,最后用开疆扩土之功打他们的脸,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第555章 谁能想到
刘兴祚一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没想到,草原战事,竟然能全歼林丹汗!那可是有三四万部族的啊,而且还是在草原上!打败他们已经不容易了,竟然还能全歼,这还真是前所未有之大捷,更不用说能把富饶的河套纳入大明版图!
“陛下,这……这是真的么?”刘兴祚简直不敢相信,以至于结结巴巴地再次确认道。
他是武将出身,就更是知道,蒙古人在草原上简直和狡猾的狐狸没两样。看到你人多,兵力强盛,人家立刻拍拍屁股跑了,草原无边无际,根本没法追。要是看到你人少,立刻吊上你,骚扰你,打你,让你死在草原上。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了大明开国几十年之外,其他时间,大明军队很少入草原,都是草原上的蒙古人来侵袭关内。
崇祯皇帝看刘兴祚这惊讶的样子,心中不由得很有成就感,满意地笑了。
真要说起来,这次战事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战果,运气要占很大一部分。
比如代县之战,让五千流贼跑出了关,而不是把他们歼灭了。而五千流贼跑到草原上的时候,林丹汗竟然领着大军去西追顺义王了,负责守城的额哲又带着人去打猎,以至于被流贼抢了归化城!
而后,又因为有神奇的聊天群,加到了李过,从而让大明对于归化城那边了如指掌。流贼首领王嘉胤还凑巧得到了传国玉玺,进而做起了皇帝梦,又被李过怂恿,激怒蒙古人不计伤亡地攻打归化城。
这么多事情加起来,从而给了大明一个调集重兵的机会,又有了从容部署,进而在蒙古人和流贼都精疲力竭之时,坐收了渔翁之利!
这次的战事,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也!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略微给刘兴祚讲了讲,见他恍然大悟的样子,便又叮嘱道:“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在归化城之战的捷报传到京师之前,一定要保密!”
“末将明白,末将遵旨!”刘兴祚脸上露出兴奋之色,连忙回应道。
知道了这事,他心中也有底,明白自己怎么去做,才能达到皇上想要的效果。
刘兴祚只是稍微想了会,就说了大概想法,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允许,便告辞去忙了。
崇祯皇帝面带笑容,抬头看看外面的天色,便进入聊天群,去了解归化城之战的情况了。
而此时的归化城所在的草原上,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了。
林丹汗西逃之时,要是有他的两位左翼大总管帮他阻拦下东南两边的明军,那他还真有可能冲出包围圈。可让他愤怒的是,他才动身西逃,他的那两位信誓旦旦要留下阻击的左翼大总管就往东北方向跑了。
如此一来,明军至少大半铁骑就围上了林丹汗这边。就算草原开阔,可大明铁骑都是以逸待劳,人数又比他多,还是事先成了合围之势。加上林丹汗的手下在逃之前,是在攻打归化城,已经消耗了很大体力。这么几个原因一加起来,就算不管双方士气的不对等,林丹汗也没那个能力能逃出重围。
甚至为了保证能让林丹汗不漏网,延绥巡抚洪承畴放了蒙古人的信使回去,而后又用望远镜定位了林丹汗在那里。之后从他本阵中派出的骑军,都是挑选出来的夜不收精锐,一人双马,就是不打算放走林丹汗所在这边的任何蒙古人。
林丹汗的汗旗早已倒了,所在的蒙古人还在负隅顽抗的也越来越少。这让远远用望远镜观察的洪承畴松了口气。他知道,这次战事,只有抓住了林丹汗,才算是完美的。如今看来,西边这边全歼蒙古人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放下了心,洪承畴就又转头看向归化城的东北部,大明铁骑按照事先部署,重兵堵截北部区域,驱赶着这边的蒙古人只能往东逃。
原本北部和东部的大明铁骑合围之下,最终只让蒙古人逃出了三分之一左右。洪承畴看到这里,便转头吩咐身边的李定国道:“告诉吴总兵,让他尾随追击,不让蒙古人有喘气的机会!”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道:“还有,通知曹副将,告诉他有关逃走蒙古人的方位,让他提前堵截,一定不能让剩下这些蒙古人漏网了!”
“是,中丞大人!”李定国还有点稚嫩的嗓音,带着满满的兴奋之意回答之后,立刻进入聊天群,在临时群中传达了洪承畴的命令。
吕瑞鹏和高应元见到,便立刻通知吴三桂和曹文诏。
虎鲁克塞桑和塔什海塞桑此时还在暗自得意,让林丹汗这尊大神在吸引明国骑军的注意,他们两人终于能得以突围出来。等东逃到大金那边,投靠大金,得到庇护的话,那就安全了!他们浑然不知道,大明又在前面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们钻进去了。
虎鲁克塞桑和塔什海塞桑在逃跑的时候,转头看看吊尾追赶的明国骑军,相视一笑,都是松了口气。他们和林丹汗那边不同的是,今天的攻城,并没有轮到他们上阵。而且两人已经有了东归投靠建虏的打算,因此也算是有所准备的。虽然冲出明国骑军的包围,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马,可终归还是逃出来了。
他们才不相信,明军能在草原上追上他们,因此,两人甚至还有空互相大喊着说说话。
“真是没想到,明国竟然为了一次甘肃打草谷,就出动了这么多军队前来报复,真是疯了啊!”
“是啊!不过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明军竟然在这个时候四面合围而来,我们的探马事先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一般来说,至少要有明国的夜不收出现在草原上,探知归化城这边的情况,并且随时掌握动向并报给关内。而后集结兵力,出兵关外等等。这些事情至少要好多天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内,他们竟然没有发现明国夜不收的一点踪迹,这是他们最想不通的地方。
两人边跑边聊,到了后来,聊得心思也没有了,因为身后的明军似乎没有一点放弃的意思。
就在这时,虎鲁克塞桑有点绝望地一指前方道:“又来明国骑军了……”
第556章 结束
塔什海塞桑闻声抬头往前一看,顿时也绝望了。作为以前在东部的部族,他认得远处那明军旗帜,知道是关宁军的曹文诏来了。这是一名明国的悍将,竟然就堵在前面逃走的方向,难怪身后的明军一直尾随直追,没有半点放弃的意思。
能看出来,曹文诏早已等候多时了,而且以逸待劳,他们的战马有足够的休息,此时看到敌人出现,才开始缓慢加速冲过来。
虎鲁克塞桑苦笑着转头看了下部下,人马皆已疲惫,是无论如何都冲不出这次的重围了。
他转头对塔什海塞桑大声喊道:“明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降了明国说不定也不是坏事!至少明军要控制草原,离不开我们吧?”
塔什海塞桑听见,苦笑着点点头道:“明军竟然变得如此厉害,甚至出动了这么多的骑军,实在是难以想象啊!”
说完之后,他便勒马减速,转头对身后不明所以的手下大声喝道:“我们的家人都还留在归化城,落在了明军手中,如今又被合围,逃不掉了,为了家人,都下马降了吧!”
虎鲁克塞桑也跟着大喊,同样告诉他的手下。
听到他们两人的喊声,跟在他们后面的手下也纷纷下马。毕竟他们的家人还在归化城,毕竟他们没有理由继续战斗,毕竟没有人想死!
只一会的功夫,曹文诏领军杀到,看到蒙古人都下马跪地伏着脑袋,便包围了他们,同时他自己勒马停住两位大总管面前。
听着他们两人表达投降的意愿,曹文诏转头对身边的高应元吩咐道:“禀告中丞大人,禀告皇上。”
高应元很是兴奋,立刻答应一声,随后就进入聊天群在临时群中说明了东部战事的情况。
归化城这边,西部的战事也已经结束,林丹汗和他儿子额哲被手下所杀,用他们的首级作为了投降的礼物。从中也可以看出,林丹汗多年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他的手下寒心了。
延绥巡抚洪承畴看着端过来的首级,心中很是有一种成就感。他不知道,如果是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将有多年的时间一直会和林丹汗在边关交手。只是由于蝴蝶效应的出现,他成为了胜利者,并用林丹汗的首级为他的功绩再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给皇上报捷!”洪承畴心情很不错,大声对李定国吩咐后,把手一挥道,“进城!”
之前的时候,他通过望远镜,有看到城中火起。不过很快被扑灭,并通过李定国的联系,知道了归化城内发生的一切。他帮林丹汗实现了他的愿望,今晚在归化城驻扎。
城外的战事结束,明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李过便再无任何担忧,当即开了内城门,领着所有人出城迎接延绥巡抚,明军的主帅!
“他们几个,真是朝廷的游击将军?”神一元跟在队伍的后面,心中有点惶恐,拉着自己弟弟的袖子,低声确认道。
他被神一魁叫来内城,倒也省了不少冲突。和高迎祥的人马合二为一后,人数一下增加好多,对外城流贼的威慑力一下加大,再加上有了求活的迫切,倒也彻底控制了外城。
神一魁也不敢百分之百的肯定,只是略微有些犹豫地点点头道:“看样子,应该是的。”
其实不止是他们两人心中有些惶恐,就算是高迎祥和李自成两人,眼看着自己要去迎接洪阎王,那心中多少也有一丝忐忑不安的。只有李过一个人,是真正的底气十足,心中对洪阎王的忌惮,也是最低的。
大概只有两千不到的流贼,其中不少人还带着伤,到了外城后,看到朝廷骑军铺天盖地而来,勒马驻足在城门外,一个个都惊慌起来,情不自禁地跪地迎接。这时候还能站着的,也只有高迎祥和神一元的手下了。
可等到延绥巡抚的帅旗过来,能看清延绥巡抚洪承畴的面貌时,他们也抵挡不住心中的惶恐,全都一起跪下迎接。唯有李过还站着,抱拳大声说道:“末将李过,见过中丞大人!”
这话说出口之后,李过的内心也很是感慨。要稍微早些天,要是有人会给他描述刚才的一幕,他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的。他是贼,那是洪阎王,两人之间是你死我亡的关系!而且,就算他想降,那也只是个降卒而已,更不要说洪阎王,这可是阎王,对义军没有一点手软的阎王!
这么想着,李过不由得内心又感慨聊天群的神奇,让他能直接和大明皇帝沟通,才有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他正想着,忽然听到一个惊喜的声音响起:“李叔!”
李过听到,才发现在洪阎王的身边,确实站着一个熟人,张献忠以前的义子,如今已经被皇帝改回原姓的李定国。他一见之下,脸上微微一笑。
对于李定国先于自己开口,要是别人的话,洪承畴肯定不高兴,不过因为是李定国,他倒也没说什么,毕竟人家年龄还小,又得皇上恩宠无双,没必要计较什么。
高迎祥和李自成看到李过这样,心中算是真正有了底,也跟着抱拳见礼。同时,他们两人献上了传国玉玺和两个首级。
王嘉胤和王自用两人的首级还不算什么,对于那个传国玉玺,洪承畴作为文官出身,那是喜出望外的。他明白,献上了这个东西,皇上的声望将无与伦比,远超历代大明皇帝。毕竟就算是太祖,也一直惦记这个东西而不得。
他对这些流贼的态度,顿时从心底得以改变,立刻和蔼悦色起来,直接对李过说道:“你们三人乃是皇上御封的游击将军,这些流贼就暂时由你们进行整编。有功劳者皆报于本官,本官的奏章上,为尔等请功!”
得洪阎王亲口确认,甚至要把功劳写到报捷奏章上,这让李过等人很是高兴,同样也让神一元兄弟很是高兴。他们看向李过等人的眼神都变了。他们知道,以后他们兄弟俩怕是要成为李过他们的手下,为朝廷出力了!
进了归化城的王宫,洪承畴并没有坐到王座上,只是视察了一圈之后,就一偏殿作为中军所在,开始听取各路手下的报功。
第557章 我敢赌
等到晚间时候,李定国在聊天群中向崇祯皇帝禀告了此战的战果。
河套平原最大势力,林丹汗所部灭亡,林丹汗及其子额哲以下共死亡五千余人,剩余三万余察哈尔部蒙古人全部投降,活着官衔最高者为两位左翼大总管虎鲁克塞桑和塔什海塞桑。青壮可用者有一万少许,其余多为老弱妇孺,另俘获牛马羊无数。
逃到草原的五千流贼,如今只有两千余人,其余包括流贼首领王嘉胤和王自用等人皆在和蒙古人的争斗中被杀,再无后患。
另游击将军李过缴获传国玉玺,初步核验,并无作伪之迹象。
……
塞外明珠归化城,已飘扬着我大明旗帜!
崇祯皇帝看得很是高兴,运筹帷幄,通过聊天群决胜千里之外,快哉!
此战之后,大明秦晋北方再无卧榻之忧,有了河套平原在手,又为大明渡过小冰河时期提供了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原本历史上,由秦晋两地而起的流贼便再也不会有,或者说不会有那么大规模的动乱,又能缓解中原地区的抗灾压力。大明灭亡的两个最重要原因之一,算是基本得到了解决。
让崇祯皇帝更为满意的是,草原战事的战果,也远好于他的预期。林丹汗、王嘉胤这些关键人物都没能逃掉,并不怎么在意的传国玉玺也拿到了手中,这对于接下来的打脸还是有助攻的效果的。
很是高兴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便在临时群中吩咐道:“告诉洪中丞,就说京师有人兴风作浪,在贬低他的努力。因此,这次战事的捷报,给朕大张旗鼓地报上来,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洪承畴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为我大明开疆扩土了!”
“是,陛下!”李定国听了,连忙答应一声。
崇祯皇帝看到李定国的发言,便又笑着道:“小定国,草原战事已经结束,你也随捷报一起回京,到京师初级武备堂报到吧!以后的打仗本事,还是要到这里来学才好!”
“啊……”李定国有点意外,不过是皇帝吩咐,他也不敢拒绝,或者说有点兴奋,要去都城京师了,“是,陛下!”
答应之后,他还是记得自己的职责,便连忙又问道:“陛下,那谁来传达消息给洪中丞呢?”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点点头,这个李定国,年纪虽然小,却还知道要交接工作,很不错。
这么想着,他就吩咐道:“高应元暂且留下吧,曹文诏即可返回宁锦前线。”
没过一会,洪承畴听完了李定国的转述,有点愣愣地盯着李定国看了好一会,心中不由得很是感慨,这人和人比,还真是不能比啊!
想当年,自己可是寒窗苦读多年考上进士,而后又是官场浮沉多年,甚至冒险领着几百拼凑起来的家丁和几千贼人作战,才慢慢地入了圣眼。可这小家伙,这么小却入了圣眼,而且还是特别喜欢的那种,真是祖上积了几辈子福了!
不过洪承畴也明白,等捷报到了京师,自己必将再高升一步。他一想起这个,马上又回忆起了和孙传庭煮酒作别的那一天。他知道,孙传庭不把别人看在眼里,赚足了劲要和自己争下高低,呵呵,如今嘛,就不好意思了!
这么想着,他回过神来,立刻开始思考起接下来的事情。这歼灭林丹汗所部,拿下归化城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不少事情虽然要等捷报传到京师,皇上开会讨论后才能决定,但再派大军去周边扫荡,为河套平原开拓出足够的安全空间,还是要费不少心思的。还有这些投降的蒙古人,流贼等等,也都要安抚,还要从关内再调拨粮草,事情真得很多!
不过眼下第一步,是要先往京师大张旗鼓地报捷!
随后几天,崇祯皇帝多是留在后宫,和他的后妃们增进感情。京师的舆论越闹越凶,首辅温体仁都坐不住了,想亲自禀告皇上都不得见。
这些明面上的事情传开之后,更是助长了京师别有用心言论的传播。大街小巷,酒楼茶馆等等,都有人在窃窃私语。
“你们听说了没有,咱们大明首辅怕是要换人了!”
“你是说首辅被皇上冷落么?我就说过,这事是迟早的了!听听现在京师都在说什么,依我看,趁着事情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趁早告老还乡才是!”
“温首辅是还能告老还乡,但薛阁老把事情做绝了,怕是连告老还乡都不可能!我敢赌一百两银子,薛阁老不到半年,一定会受牢狱之灾!”
“说起来,薛阁老也真是!皇上年轻,有点好大喜功可以理解,可薛阁老怎么就看不出辽东之战的水分?还想着压榨乡绅去讨好那些武夫,这真是本末倒置!你们信不信,边军那边只要打个败仗,不管大小,他立刻就会出事!”
“对,那登莱巡抚好歹在昌黎还杀了不少建虏,确实有勇冠三军之名。可秦晋那边,连个流贼都闹那么凶,哪来的战力?我赌两百两银子,薛阁老必定出事!”
“……”
入夜,在某府书房内,一名仆从正在禀告着外面的见闻。这让那位主人很是高兴,随手就赏了一张五两的纸币出去。
等书房内就剩下他一个人时,他就忍不住走到一处壁画处,按动机关,壁画升起,露出一道暗格,里面藏着一个一尺左右的盒子。
他拿出那个盒子,坐回座位后打开那个盒子,看着里面崭新地一张张全是五两的纸币,不由得脸上便露出了笑容。
这纸币就是好,一个小小盒子里面便能放十万两了。等以后,看是否要向皇上建议一下,再加大一点面值,如此就能藏更多了!
抚摸了一会这散发着纸香的钱,他不由得又想道,如今京师的舆论效果好得让人难以想象,甚至连皇宫里的皇上都受到影响了。那是不是该进行下一步了?
想到这里,他又有点犹豫。
第558章 朕刚才是逗你玩的
作为内阁辅臣,他是知道皇帝确实有点能耐的,光那个神乎其神的天级密探,就让人怎么都想不明白了。
但皇上要中兴大明,心有点急躁,取得一点小成就,就又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了。呵呵,图谋河套,又岂是坐在紫禁城内想当然就能可以的了。
草原上可不比关内,那可是一望无垠的,想击退蒙古人可以,可要打败他们那是做梦了!人去少了那是喂了草原上的狼,可人要是去多了,人家早跑了,还能拖死你!
最好是急急忙忙地跑去草原打仗,那样很容易打个败仗回来。如此一来,比起之前的辽东战事,就更容易落口实,那么先扳倒薛国观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后,举荐薛国观入阁的温体仁便是下一个目标。原本还担心皇上会保他,可如今看来,呵呵!
不过有多名内阁辅臣都是温体仁所举荐,要是反扑的话,怕也不能小觑。最好是打听下秦晋那边的消息,再发动下一步计划为好!
这么想着,他便有了决定,又欣赏了一会一盒子崭新的纸币,最后放回原处,出了书房而去。
紫禁城后宫,这一晚,崇祯皇帝是在周皇后这边。一番尽兴后,周皇后躺在崇祯皇帝的怀里,忽然低声说道:“陛下,妾身有一事,碍于祖训,实不好说。可要是不说,则如鲠在喉,实在是左右为难!”
崇祯皇帝一听,伸手抬起周皇后的下巴,看着她那一脸愁容道:“既然是祖训,那你还说什么?”
“……”周皇后还以为皇帝会同意自己说话,没想到却是这答复,顿时愣在了那里。过了一会后,终归点点头道:“陛下,妾身知道了!”
“知道什么!”崇祯皇帝却是一笑道,“朕刚才是逗你玩的,有事就说事吧,憋在心里小心憋出病了!”
周皇后一听,不由得难得出现了女儿态,白了崇祯皇帝一眼,而后听着崇祯皇帝的心跳,温柔而又带点严肃地说道:“妾身知道朝廷很需要银钱,但凡事有个度才行。良善人家总不会恶意拖欠朝廷赋税,他们实在是没钱才不得不拖欠着。要是朝廷不管三七二十一,所有拖欠赋税全部都要追缴,不知道会有多少户会家破人亡……”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只要不傻,就明白周皇后在说什么了。他倒是没有生气,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陛下您看,朝廷之前为辽东建虏之事,已经加派了辽饷……”当周皇后讲到这里时,崇祯皇帝忽然想了起来,对啊,还有辽饷啊,自己不小心把这事给忘记了!
“……陛下,总而言之,妾身是想早点看到我大明国泰民安,万国来朝的那一天。可妾身实在担心,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
崇祯皇帝听她说完,便淡淡地问道:“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别人让你给朕吹枕边风的?”
一听这话,周皇后脸色一变,就从崇祯皇帝的怀里跪坐起来,一本正经地向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外面已经传得满城风雨,妾身想不知道都难。刚才所言,皆是妾身所忧而已!”
崇祯皇帝盯着她看了一会,忽然说道:“爱妃走光了!”
周皇后一听,稍微一愣,不过随即明白皇帝的意思,顿时脸色一下通红,又连忙躺回了崇祯皇帝怀里,用薄被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皇后放心吧,薛阁老那边追缴欠赋都是有分寸的。至于良善人家?呵呵,皇后不知外面的事就不用给他们发好人卡。”崇祯皇帝抱着周皇后,感慨地说道,“这事朕已知道,过几天就能见结果,到时候,皇后就明白了。”
周皇后听得云里雾里,压根就不明白皇帝说什么。不过她终于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话,也没见皇上不高兴,便安心了。
没一会,周皇后便睡着了。不过崇祯皇帝没睡着,他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入睡前先进聊天群看看情况。
让他有点意外的是,除了草原那边的消息之后,温体仁竟然也给他发了一条私聊:“陛下,臣未敢忘臣之誓言,惟愿多些时间劈风斩浪,愿海波平,愿仓廪实,愿万国来朝!”
“呵呵,这老家伙,这是怕自己承受不了压力,拿他出去顶锅么?”崇祯皇帝看完,不由得暗自好笑道。
温体仁的誓言,他是记得清清楚楚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此,他仿宋制做了一系列规划,包括赋税征集,收商业税,开海禁等等。可是,这些事情都有着非常大的困难,哪怕是自己这个皇帝给他当后盾,他都是担心着的。如今听到京师这些舆论,压力大了啊!
温体仁这个首辅,崇祯皇帝还是非常满意的。开海禁的事情,就是他在推动的。薛国观那边能那么认真地做得罪人的事情,也有他这个首辅的功劳。更何况,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是首辅操心,还能让自己满意。
从去年底开始,先是击退了入侵京畿之地的建虏,而后大规模查抄晋商,清算晋商在朝中的靠山等等。这一系列的事情,可以说来得很猛烈,当时自己又表现得很强势,让人没法反对。
如今,那些既得利益者回过神来了,就开始暗地里兴风作浪。可以预见,这次就算打掉了他们,以后的日子里,也还少不了前仆后继的兴风作浪者,那么就来吧,老子是皇帝,还有金手指,怕你们这些鸟人不成!
崇祯皇帝心中畅快地想着,便私聊温体仁道:“温卿,朕给你看样东西!”
群主私聊过去的信息,系统是不负责任地会第一时间吵到对方,因此温体仁立刻有了回应:“陛下,臣之心迹……”
崇祯皇帝不管温体仁再次表白,把归化城大捷场面的全景照片发了过去,而后又翻出李定国当时总结的战果给温体仁发了过去。
发完这些,崇祯皇帝才最后说道:“京师言论的用意,朕早已知道,就等着捷报传来的那一天!”
“……”温体仁愣了好一会后才回复道,“陛下真乃我大明中兴之主!臣幸甚,幸甚!”
第559章 高峰
第二天一早,京师通政使司衙门刚开门一会,就见有信使快马而来,急匆匆的样子,似乎有重要事情。
门口轮值的官吏不敢怠慢,连忙迎过去。却见那信使翻身下马,大声说道:“三边总督急件到!”
“什么,是三边总督的奏章?”官吏一听,马上想起如今在京师的风言风语,立刻确认道。
那信使得杨鹤吩咐,就是要公开他的立场,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后也能有个说法,因此立刻大声回应道:“对,延绥巡抚匆忙调集秦晋两地骑军,总督大人很是忧心,有急事奏于朝廷!”
官吏听了,连忙引导他入了衙门,按急件模式去交接奏章,同时好奇地打听道:“延绥巡抚还调集了秦晋两地的骑军,这是要干什么?”
“听说是要打林丹汗,报复蒙古鞑子犯边的事!”信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通政使司衙门内其他官吏听到他们的对话,顿时都被他们给吸引了,放下手头的事情跟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实在是最近京师议论纷纷,使得他们有意无意中卷入了是是非非中。
这个事情很敏感,在通政使司内一下点燃了气氛,最终惊动了通政使,检阅奏章后,感觉事态严重,立刻亲自送奏章去内阁。
而奏章的内容,却在之前的交接中已经被通政使司其他官吏看到,随后迅速传播,不少外面的人先内阁一步得到了三边总督杨鹤的奏章内容。
“最新消息,朝廷马上要和林丹汗开战了!”
“什么?真要打么?朝廷已是几处地方都有兵事,还敢再启战端?”
“好大喜功呗!你们不知道,延绥巡抚一心讨好皇上,竟然匆忙从各地抽调骑军!打仗的事,哪能这么急啊!”
“真的么?要这样的话,这战事就不妙了啊,哪有不准备个一年半载,就急匆匆打仗而能赢的!”
“可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