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廷大于天这事。等以后安抚住了郑芝龙,过段时间之后,要是这熊文灿还不知好歹的话,自己绝不介意让他明白这个道理。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便想下旨召熊文灿觐见。
  可就在这时,崇祯皇帝脑中灵光一闪,心中顿时有了个主意,便不急着召熊文灿了。
  在京师等着见驾的熊文灿,还真如崇祯皇帝所预料,有着一肚子的气。就算到了繁华的京师,有着众多新奇的事情,他也没怎么在意。只是找了最好的酒楼,要了最好的雅间,自己一个人喝着闷酒。
  京师的物价确实有点贵,他吃一顿的花费都差不多能花他半个月的俸禄了。不过这点钱他还真不在乎,就在福建巡抚的任上,特别是郑芝龙被招安后,他从郑芝龙那收到的孝敬,就已经够吃一辈子了。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孝敬在,他才舍不得离开。
  郑芝龙的水师剿匪,以及在海上收取保护费的事情,熊文灿不但知道,而且还从中分得银钱,且每月都在增加。特别是打败了大海盗李魁奇,几乎独霸海上后,他甚至都已经做好了计划,或者自己调动手中的资源帮助郑芝龙灭掉红夷,或者就干脆和红夷合作,一起赚钱。那样一来的银钱,将多到数不清。
  可是……可是他还来得及派人去京师打点,想要一直留在福建巡抚这个任上,就已经被皇帝调离了。
  想到这里,熊文灿就觉得郁闷,又喝了一大口酒,夹着酒楼最好的菜吃着。感觉有点冷了,便喝斥着小二直接把菜换了,重新上新的。
  此时的他,已经知道一个山西人接替了他的福建巡抚之职。熊文灿心中就在盘算着,以自己和郑芝龙的关系,该给那山西土老帽上点眼药,让郑芝龙暗中让他难堪,要他坐不稳这福建巡抚之位。甚至有必要的话,就以逼反郑芝龙作为筹码威胁,最好能逼迫那土老帽自行辞职。如此一来,再多使些银两,上下活动下关系,自己大概率就能调回去了吧?
  要是还不行,还有最后一步,熊文灿在心中恨声想着,朝廷的军事实力,自己一清二楚。不要说在陆地上常年被辽东建虏打得连连败退,就是在海上,又有谁能动得了郑芝龙的水师?到时候,完全可以让郑芝龙重新造反,就说是被新任福建巡抚逼反的。闹出一些大动静之后,朝廷就必然会请自己这个原福建巡抚,收复郑芝龙有功的人出面,这样一来,福建巡抚一职就又落到自己手中了。
  熊文灿也不愁郑芝龙不配合这么做,因为他知道,郑芝龙很贪财。巨大的钱景就在眼前,郑芝龙绝对不会甘心放弃的。新去的那个山西土老帽是个独夫,是手中沾染了无数贼人的鲜血上位的。而郑芝龙原本也是个贼人,他们能和谐就怪了。更何况,从种种蛛丝马迹看,那土老帽去福建的目的并不单纯,很可能是和何乔远的开海禁疏有关系。如此一来,必然会和郑芝龙有矛盾。
  熊文灿心中想着,慢慢想明白了以后该什么干之后,不由得心情一下变得不错起来。也就在这时,他才发现外面好像非常喧哗。
  此时的他,也有了心思去听听。
  “快走,去晚了就没位置了!”
  “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
  “东江骑军凯旋,皇上下旨内阁首辅领文武百官去城门口迎接呢!”
  “内阁首辅领文武百官去迎接?”
  “那还有假,以前都已经迎接过一次的,快走,不要啰嗦了!”
  “……”
  熊文灿一听,不由得有点好奇。东江骑军?东江有骑军?凯旋是什么意思?还要内阁首辅领文武百官去迎接?好大的面子!这得有多大的功劳啊?
  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熊文灿也不喝闷酒,当即让家丁去叫了小二上来问话。
  小二听到招呼,立刻上楼,面对贵客点头哈腰,陪着笑脸说道:“客官,不知您有何吩咐?”
  熊文灿示意家丁丢了一串铜钱出去,而后略微有点傲慢地问道:“外面怎么回事?说详细了这钱就是你的了!”
  小二一见那串铜钱,心中略微闪过一丝鄙夷。这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用铜钱。不过表面上,他自然不会有丝毫表露,反而露出由衷地敬佩之色回答道:“客官您说是卢中丞啊,这可是咱们大明的英雄!替咱们京畿之地的老百姓报了大仇……”
  卢象升领军到京师之前,已经有捷报传到京师,朝廷也进行了宣传公告。而酒楼又是消息的聚散地,小二比起一般人,自然会多更了解一些情况。因此,此时的他,刚好有了机会,给刚进京的熊文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客官不知道,卢中丞可是进士老爷出身,可去年的昌黎之战时,就为朝廷立下了战功。死在卢中丞手中的建虏,数都数不过来……”
  熊文灿远在福建,虽然他能通过邸报获取一些信息,可这种事不关己的事情,他又刚好处在帮郑芝龙对付李魁奇的关键时期,压根就没怎么关注。此时听到小二细细地讲解时,不由得加深了印象,很是有点诧异。
  “这一次,卢中丞就更是厉害了,只是领了八百骑军而已,就一举拿下了辽东重镇辽阳,还亲手斩杀野猪皮努尔哈赤的亲儿子爱新觉罗巴布海,而后飞夺易守难攻的关卡鞍山驿堡,又斩杀野猪皮努尔哈赤的另外一个亲儿子爱新觉罗巴布泰……”


第511章 今非昔比
  熊文灿听到这里,着实吃了一惊。大明军队不是一直被建虏压着打么?好像仅有的胜仗,也只是通过守城而得。怎么一段时间没有关注北方的战事,大明军队竟然一下厉害起来了!奴酋的两个亲儿子,都一前一后死在东江明军手中,这真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小二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一边说话一边看着熊文灿,隐约察觉到了熊文灿的诧异,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自豪,便继续介绍道:“……卢中丞领军躲过建虏和蒙古联军的搜索,又突袭了建虏伪都外围,吓得建虏紧闭城门,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那些女真族人,在城外死在我大明将士的刀枪之下。呵呵,没想到建虏也有这一天,真是痛快,痛快啊!”
  “你这厮,不要夸大其词,我家老爷要听真实消息!”熊文灿身后的一名家丁听到这里,不由得大声喝斥道。
  确实,听这小二的描述,怎么感觉建虏如此不堪一击呢!这……这还是传说中野战无敌的建虏么?
  小二一听,也不以为意,带着点自豪说道:“客官多虑了!小人这说得全是事实,没有半分夸张之处的。要不信,您回头出去看看朝廷的告示,就知道小人绝对没有夸张了!”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观察了下熊文灿的脸色,而后又笑着对那家丁说道:“您可能一直没有关注北边的事了吧?小人知道您印象中的那些,都是以前的事了!现如今,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不说咱们大明的军力,光是京师发生的新鲜事儿,都能让您……让您想都想不到的!”
  熊文灿听到这里,不由得眉头一皱,难道真如这小二所说,自己有点落后,以至都有点孤陋寡闻了?
  小二看在钱的份上,还在继续给他们这几个外地人讲解道:“还有,东江明军以两艏战船,在皮岛那,就在建虏大军的眼皮底下和朝鲜水师大战。客官您可能不知道,朝鲜水师当时可是有一百多艏战船。但我东江水师只派了两艏,两艏战船而已啊!就把整个朝鲜水师烧没了,一艏都没留下,而我们大明的水师,却没一艏损失……”
  熊文灿听到这里,不由得大吃一惊。相对陆地上来说,他自然更关心水师了。毕竟他依仗的郑芝龙,就是靠水师吃饭的。要是大明有厉害水师的话,那之前的计划就有问题了!
  因此,他听了后就立刻出声打断了小二的介绍,再次确认道:“东江水师真有那么厉害?只是两艏就打赢了一百多艏战船的朝鲜水师,而自己却毫发无损?”
  小二听了,马上纠正道:“其实不是东江水师,应该算是登莱水师吧。登莱巡抚手下原本就有水师的,新任水师统领刚好去了皮岛,就只带着两艏……”
  “等等,这新任水师统领是谁?”熊文灿听了,隐约有点猜测,不过还是确认道。
  小二一听,便笑着说道:“客官应该没听过,小人在京师算是消息灵通的,以前也没听说过,这人叫李芝奇,似乎是南方人……”
  听到这话,熊文灿便在心中念着这个名字:“李芝奇,李魁奇,李芝奇,李魁奇……”
  他联系前后的事情,忽然一下就能肯定了,这个李芝奇,绝对就是之前被押解进京的李魁奇!
  一想起李魁奇竟然一点事情都没有,还被皇上封为登莱水师的统领。又跑去皮岛立下了大功,这……这岂不是因祸得福,搞不好等这次战事结束后,李魁奇的官位比郑芝龙都要高了!
  这李魁奇的本事,熊文灿自然是很清楚的。这一下,他就不淡定了,以至于小二接下来说得话,他都没听进去。只是在心中担心着,朝廷的军队战力,还有水师的实力都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那自己之前所想得那些办法,怕是不能用了,否则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那难道就这样算了?
  熊文灿这么想着,心中着实有点不甘心,难道那些钱还真和自己无缘?
  想了好一会后,他终于回过神来,听到了小二还在滔滔不绝地介绍道:“……昌黎大捷之后,卢中丞到京师时,皇上就已经让内阁首辅领文武百官迎接过一回了。这一会又再迎接,已是第二次殊荣了。不过这一次也有点不同……”
  “嗯,什么不同?”熊文灿听到卢象升同样也只是巡抚而已,竟然如此受皇帝恩宠,如此受百姓爱戴,心中不由得隐隐有点不舒服。
  小二听了,似乎有点感慨地回答道:“卢中丞之所以冒死转进沈阳,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奉了皇上旨意,前去解救锦衣卫指挥使刘大人的家眷。特别是刘大人的老母亲,皇上所下旨意中都称赞其为大明百姓的楷模……”
  “什么?这又是怎么回事?”熊文灿听得有点糊涂了,便又插嘴问道。
  小二一听,便又把刘兴祚兄弟听老母亲教导,并且老母亲舍己督促儿子弃暗投明的故事讲了一遍,而后叹道:“好人有好报啊!刘大人的老母亲在辽东受苦受累,皇上就特旨派卢中丞去建虏的眼皮底下救人。皇上真是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真是没说得了……”
  熊文灿听到这里,不由得又开了小差,心中重复小二的结论:“当今皇上真是重情重义的性情中人……”
  他这边在思想斗争着,可此时京师城外,却是另外一番热闹的场景。
  远处的骑军已缓缓而来,队伍的最前头,一杆“卢”字大旗迎风飘扬。大旗下面,还有三辆马车随行。
  内阁首辅温体仁的身边站着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他遥遥望见后,便再也按捺不住,向温体仁抱拳告罪道:“温大人,末将先去迎接了!”
  温体仁自然知道刘兴祚的心情,笑着点点头道:“去吧!”
  刘兴祚其实不归温体仁管,只是基于礼貌而已。此时听到温体仁说了之后,便一跃翻身上马,疾驰而去,迎向了远处过来的那支骑军。


第512章 大明刘家将
  一骑绝尘,带起一路尘土,不一会的功夫,就已经到了队伍前头。刘兴祚一眼便看到骑马走在队伍前头,那高大白皙引人注目的登莱巡抚卢象升,见他正微笑着看着自己,便立刻抱拳一礼,还没说什么时,卢象升已经先一步开口,微笑着说道:“先去看看你母亲吧!”
  刘兴祚脸上带着浓浓地感激之情,也不多说话,便翻身下马,丝毫不顾仪态仪容,小跑着往马车而去。
  “爹,爹……”月儿小姑娘不知何时,已经从马车里探出了小脑袋,伸出小手,一边挥舞着一边大声喊着,声音中带着兴奋。甚至都等不及刘兴祚过去,自己一下跳下马车,撒腿就往刘兴祚冲去。
  刘兴祚连忙蹲下身子,伸出双手一把抱起了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
  “爹,您哭了?”月儿姑娘忽然发现刘兴祚的眼泪流出来了,连忙伸手去擦,同时还说道,“爹不要哭,女儿和娘,还有奶奶,姑姑们都没事呢!”
  刘兴祚想笑下,但笑不出来,连忙问道:“奶奶呢?”
  “在那!”月儿姑娘已经擦掉父亲的眼泪,扭身用手一指第一辆马车,也是她刚跳下的那辆马车说道。
  刘兴祚闻声看去,先是看到了女儿指着的小手,他看到女儿的那只手,有些粗糙,还有不少茧子,那像是小孩的手,心中不由得又是一酸。目光再往前看,只见第一辆马车上,自己的媳妇跪坐在车边,一边用手掀起了帘子一边在看着自己。在车子里面,正是自己的老母亲,在含笑看着自己。
  刘兴祚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母亲老了好多,皱纹都比以前多了不少,也瘦了不少。
  “娘!”刘兴祚一声喊,抱着女儿几步就跑了过去,到了车前之后,他放下女儿,一下跪倒在地上,一边伏地磕头一边带着哭音,哽咽着说道:“孩儿不孝,让您老人家受苦了!”
  老妇人的眼泪也流了出来,看着跪伏在地上的大儿子,连忙前倾着身子,伸出手去示意,同时含泪高兴地说道:“祚儿,快起来,娘没事,好多人看着呢!”
  马车边上有两人早已翻身下马,只是刘兴祚没看到,他们就是他的兄弟,刘兴治和刘兴贤。两人听到母亲吩咐后,双双上前,各扶一边,把刘兴祚扶了起来。
  “哥!”
  “大哥!”
  刘兴治和刘兴贤看着大哥身穿锦衣卫指挥使的官服,威风凛凛,这可是皇上第一亲信,心中不由得又是高兴又是羡慕。
  刘兴祚向两名兄弟点点头,上了马车跪坐在老人面前,仔细地打量着老母亲,不由得眼泪又涌了出来。都不用问,母亲在辽东肯定受了很多苦!
  老妇人自己也流着泪,不过却带着笑,伸出一双干瘦的手,替儿子擦了擦眼泪,而后仔细端详着刘兴祚的脸,伸手摸着儿子的头发,似乎就怕眼前这些只是一场梦。
  队伍中的其他军卒和将领们看到这一幕,不但没有笑话,反而露出了善意的笑容。他们心中想着,锦衣卫指挥使这么大的官,却也是性情中人,真是不错!
  忽然之间,老妇人似乎回过神来,连忙吩咐儿子道:“祚儿,不要让卢中丞等着了!如今一家团聚了,以后有的是时间。”
  刘兴祚一听,脸上露出笑容道:“娘说得是,内阁首辅并文武百官也在城门口等着呢!”
  老妇人不知道这事,一听内阁首辅带文武百官都在城门口等着,不由得愣了下,连忙催刘兴祚不要再耽搁了。
  刘兴祚转头看了眼边上的媳妇,眼神中充满了柔情,不过并没有说话,依老母亲的话下了马车,和两名兄弟对视了一眼后,就上去骑了马和卢象升并行道:“没想还有再见母亲大人的一天,让中丞笑话了!”
  说到这里,他再次非常郑重地向卢象升抱拳一礼道:“中丞千里救我家人之恩,兴祚铭感五内,牢记在心!”
  得到锦衣卫指挥使的感恩承诺,可以说以后谁要想动卢象升,必须要先过了他这一关才行。而要去动锦衣卫指挥使的恩人,这大明的天下,怕是没有哪个官员会有这个份量!从这一刻起,卢象升的官途,可以说多了一份重大的保证。
  卢象升心中自然也明白,不过他却向京师方向抱拳示意一下道:“本官只是奉皇上旨意,做了份内该做之事。刘指挥使要谢的话,该是先谢过皇上才行!要不然的话,这次就算本官想去沈阳救你家人,没有皇上费心提供那么多消息,也绝难成功的!”
  听到这话,刘兴祚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异常郑重地说道:“我刘兴祚不知何德何能,得皇上如此看重,甚至我刘家得皇上如此浩荡皇恩,粉身碎骨亦难报君恩!”
  如果说,刘兴祚以前是感崇祯皇帝知遇之恩,会鞠躬尽瘁的话,经过这次的事后,他就成了崇祯皇帝本人的一条真正的狗,绝对忠心不二,让咬谁就会咬谁,让干什么就会干什么了!
  没过多久,队伍就到了京师城门下。内阁首辅温体仁宣读圣旨,加封卢象升为太子太师,赐莽服,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黄得功和左良玉提拔为参将,并划拨登莱巡抚麾下。毛承祚封为东江副总兵,算是朝廷承认,正式接替了原本毛文龙的位置。刘兴治则封为副将,其他各级将领也多有奖赏。
  宣读完了这份旨意后,温体仁又拿出另外一份圣旨,却是给刘兴祚家人的。圣旨中表彰了刘老夫人育儿有方,为朝廷培养了栋梁之才,更能冒死劝进儿子弃暗投明,实乃大明百姓之楷模;特此封刘老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而刘兴祚媳妇虽然女真族人出身,却明事理,辩是非,懂孝道,一样封为二品诰命夫人。除此之外,包括刘兴祚已经过世的父亲,也得到了追封。
  宣读完这些旨意之后,温体仁带文武百官引骑军入京师,送这次出征的烈士骨灰入大明忠烈堂。
  整个仪式大约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京师百姓们则从头到尾旁观了这一切,一直看到烈士骨灰在首辅等文武百官的引领下进入忠烈堂。
  随着人群的离散,大明刘家将的名声便传开了。


第513章 精锐与否不是朕觉得
  次日一早,万里无云,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不过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却很是有点忧心。
  如今果然是小冰河时期,不但气温会低,而且北方几乎没下多少雨,全是晴天,晴天,晴天的。而南方那边,已有多处奏报说暴雨,暴雨,暴雨,甚至还夹杂着台风。
  南边物产丰富,除了当场遭灾而死的之外,多少还能有些活路;可北方这边,估计要秋天时候,严重的饥荒就将蔓延,就算如今已经在组织灾民兴修水利,可灾情恐怕还是不会小,必须未雨绸缪才行啊!
  崇祯皇帝正在发愁时,却见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领着御马监掌印太监高时月等大太监们过来了,向他躬身禀告道:“陛下,文武官员皆已到齐,只等时辰一到,便可前往京营。”
  崇祯皇帝一听,暂时收回了心思,点点头,吩咐边上的内侍宫女道:“给朕换上甲盔。”
  而后,他就站那里,任由内侍宫女服侍他换上盔甲。不过他也没闲着,看着曹化淳又问道:“京营和东江骑军那边都已通知了没有?”
  “回陛下,昨日晚间时候就已经通知到了。”曹化淳自然不会疏忽,立刻就回答道。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又再问道:“熊文灿呢,来了没有?”
  “回陛下,已经在了。”曹化淳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特意点了熊文灿的名,不过还是据实回答道。
  崇祯皇帝又问了几个问题后,盔甲已经穿好。边上站着的高时月一见,立刻恭声赞道:“这套盔甲真配陛下,一下就显得英明神武了!”
  曹化淳一听,转头喝斥道:“陛下平时就不英明神武了?怎么说话的呢?”
  高时月一听,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要是曹化淳不说这话的话,恐怕崇祯皇帝也不会注意到,就没什么,大家高兴下。可曹化淳这么一说,那就有问题了。他有点惶恐,正待跪地请罪时,却见崇祯皇帝毫不在意地一笑道:“行了,无心之言而已!差不多了,摆驾京营吧!”
  高时月一听,心中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暗暗庆幸:皇上从去年末开始,似乎就宽厚了好多,做奴婢的日子也好过了点了。
  武英殿外广场上,站着一排排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三品以上,在京分管军政或统领一军的将领。他们一个个身穿礼服,显得份外庄重。
  崇祯皇帝的御驾一到,所有官员,不分文武,一律骑马随行。再加上众多的大汉将军,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地往京营而去。
  而在京营内,除了轮值兵卒之外,其他所有人,包括新军全都在校场上列阵站着了。不过这一次的列阵,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京营和新军将士是环形站着,有一条道路从他们中间环形绕一大圈后通过点将台前。
  大部分兵卒都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可他们也是有经验的,看这阵势,就知道应该是皇帝会过来了。而新军师将曹变蛟等高级军官,则大概能猜出点什么,感觉应该是和昨日入驻京营的东江骑军有关。但到底要做什么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或者是存了较劲的心思,不但是新军将士,就是京营的兵卒,也全都站得笔直,并且一动不动的。只是站了很久,就听到东江骑军那边的营地内传来动静,却并不见他们出来站队。
  正当校场上密密麻麻的兵卒在猜测之时,一名锦衣卫校尉骑马而至,大声喝道:“皇上驾到!”
  一听这话,所有人的心思便转到了御驾这边,再没人去关注,为何东江骑军没有出来站队的事情了。
  全套皇帝仪仗,带着全是大红绯袍的大明高官,等崇祯皇帝在点将台上就座时,足足过去了两刻钟的时间,但这已经是算快的了!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几万将士的齐喝,声势浩大,威武肃穆,让整个京营校场一下便笼罩了庄严气氛。
  和同僚一起站在点将台上的熊文灿,此时此刻,在这样的气氛之下,看着点将台前站着的无数大明将士时,心中不由得暗暗吃惊。
  这面前的几万将士,没有一个是随便站着,松松垮垮的样子,而都是站得笔直,犹如一杆标枪一般。这汇集起来的气势,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支精锐!
  熊文灿回过头一想自己在福建巡抚任上的那些手下兵卒,不由得暗叹南北兵卒真不能比啊!就算郑芝龙有不少手下是有精悍之气,可那也只是少数。但在这里,至少十倍不止的兵卒有精悍之气。
  自己去福建担任巡抚之前,可是知道京营的兵卒都是烂得可以。这才过去几年,京营竟然好像换了个样了!
  这么想着,熊文灿偷偷地瞧了一眼御座上的崇祯皇帝,发现穿着金盔金甲的崇祯皇帝,似乎异常的耀眼。
  “叮,成就值+5,来自山西巡抚熊文灿!”
  崇祯皇帝一听系统的提示声,不由得微微有点诧异。眼角瞄过熊文灿,心中想着,才摆出这么一个阵势,就让他敬佩了,那接下来呢?
  这个念头在崇祯皇帝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定了定神,忽然起身,大步走到点将台前,一手握着挂在腰间的剑柄,显得英气勃勃。在阳光的照耀下,一身的盔甲反射着阳光,更是威武霸气。
  听着系统又响起连绵地提示声,崇祯皇帝气沉丹田,大声地说道:“京营的职责乃是拱卫京师,该是大明军队中的精锐;而新军则是朕亲手组建,倾注了朕大量的心血,也该是大明军队中的精锐!”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缓缓地扫过面前的大明将士。过了一会后才又说道:“但你们到底是不是精锐?不是你们自己觉得,也不是朕觉得,而是由你们的功绩来决定!”
  “让朕欣慰的是,我们大明有一支军队,用他们的功绩证明了他们是大明军队的精锐!”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没有握剑的那手往前一挥道:“今日,就让你们看看,大明真正的精锐!”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走回御座坐下。在边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见此,便尖声喊道:“阅军典礼开始……”


第514章 旗来
  他的话音一落之后,架在点将台两侧的战鼓,便“咚咚咚”地响了起来。
  军鼓雄浑有力,响彻云霄,声音远远地传了出去,传到了东江骑军所在。
  登莱巡抚卢象升早已一身戎装,一听到战鼓的声音,顿时就有点激动了,哪怕是昨天入京师的盛况,也没有此刻这样激动。
  他转头看了眼身后的八百骑军手下,看到他的手下牵着战马,脸色通红,或者握着缰绳笔直地站着,或者不断地伸手抚摸战马的脖子,显然都有些激动。
  这也难怪他们,自己在昨夜得到旨意之后,已经有点晚了,因此在今日一早时,才把旨意传达给他们。告诉他们说,今日皇上会带高级文武百官一起过来,就在京营和新军面前,夸耀东江骑军的赫赫武功,这是巨大的荣耀,是身为大明军人最大的荣耀!
  这次的阅军典礼,并没有事先演练。在那么多大明将士的面前,在那么多大明的高级文武官员面前,在大明皇帝的面前,要是出错了怎么办?肯定很丢脸吧?
  东江骑军的将士们都如此想着,就生怕自己没做好,连累了东江骑军,连累了中丞大人!
  卢象升其实也有点担心,可事先该讲得,刚才已经讲过了。鼓声已经响起,该是上场的时候了。他当即按下杂念,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上马,出发!”
  说完之后,卢象升自己一跃上马,双腿轻夹胯下战马,开始缓缓走出驻地。他没看到的是,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东江将士们也纷纷上马,可有不少人竟然如同生手一般,第一下竟然没有骑上马背,那脸都红得和猴屁股差不多了!
  鼓声变缓,声音变轻。马蹄“嘚嘚”之声便传到了校场上,成为整个校场上唯一被关注的点。
  曹变蛟闻声看去,首先看到了一杆大旗迎风飘扬,上面绣着一个斗大的“卢”字。在这杠大旗的引领下,一支骑军一排五骑,正缓缓出现在校场上。
  他一眼就看出,这支骑军虽然在竭力维持队形的整齐,尽量做到齐头并进。可不知道是紧张还是什么,队形怎么都齐整不了。就这行进队列的齐整程度,拍马都赶不上新军的骑军。
  不过此时的曹变蛟,心中全然没有一点轻视之意。他的目光,集中在每排中间骑卒手上或者举着的旗帜,或者端着的托盘等等。他明白,这些是这支骑军的战利品,是证明这支骑军功绩的最有利证据。如今的大明,又有哪支军队能有他们缴获的战利品之多?
  绝大多数校场上的将士,也都和曹变蛟一个心思,看着这支不怎么齐整的骑军,一个个心中充满了敬佩。那些战利品,可是缴获自辽东建虏的啊!
  东江骑军缓缓地到了点将台前,登莱巡抚卢象升勒马停住,转向点将台,大声地向皇上,向上面的文官武将,向所有大明将士大声介绍了起来:“此乃辽阳驻守建虏守将爱新觉罗巴布海的关防印信!”
  他身后的那名端着盘子的骑士便伸出双手,把托盘转交给一名大汉将军,而后一行五骑继续往前走。接着下一排骑士停住,中间那名骑士把手中举着的那杆旗伸向一名等待的大汉将军,边上又响起了卢象升的介绍:“此乃鞍山驿堡守将爱新觉罗巴布泰的帅旗!”
  介绍完一个,又介绍下一个,而大汉将军们则把印信,旗帜,以及其他战利品接过后转呈到点将台上,供皇上御览。
  没过多少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