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一听,沉默了一会,才又回答道:“能把大部分人带回来,就已是大功一件了!”
  说完之后,他又去私聊魏木兰。在如今这些聊天群成员中,魏木兰应该是最累的人了,“怎么样,是在按原计划转移么?”
  魏木兰见皇帝关心自己这边,连忙回答道:“没事,陛下,有卢中丞在,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说到这里,她停了停后,又补充道:“只是有五名将士在伏击时,遇到建虏的反击,都有中箭,虽然伤势不是很重。但卢中丞说,他们几个如果不找地方静养,要随军一起行动的话,怕是……怕是难以坚持到最后!”
  代善派出的那几百骑军虽然是抽调之后又抽调的,又遭遇了伏击,一般情况下,这种队伍应该是一下崩溃了才是。不过可能是看到族人被杀,或者有亲人被杀,拼死反击了吧?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这从当时魏木兰的禀告中也能证明,那支建虏骑军最终只是逃走了二十多人而已,其他人在遭遇伏击的第一时间并不是逃走,而是反攻,表现得很凶悍。要不是卢象升带了一百多把劲弩,恐怕伏击军卒的伤亡还要大。
  如今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五名伤卒最终伤势得不到静养,就这么牺牲了!崇祯皇帝心中不想有遗憾,便转动脑子想着。
  可此时的辽东不像后世的抗日根据地,辽东的汉人都是没有人身自由,是有主子的,如果找辽东汉人的话,根本就没法藏他们,更为关键的是,目前的辽东,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又怎么联系帮忙藏着五个大活人而不被建虏发现?
  崇祯皇帝正想到这里,忽然眼前一亮,顿时想起了一个人。不过这是拿五名将士的性命去赌一把了,这……要不要赌一次呢?
  他这么想着,便有点犹豫了。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犹豫多久,毕竟那五名将士要是不能另行安置的话,是会被伤势活活拖累死的!这么想着,他便有了决定。立刻私聊魏木兰道:“受伤的那五名将士,你把他们的姓名告诉朕,朕来安排!”
  魏木兰一听大喜,不过她也有点想不明白,皇上难道神通广大到能伸手到辽东,解决那五名将士的事情?
  虽然想不明白,她还是立刻对身边的卢象升说道:“中丞大人,陛下有旨,让告知受伤五名将士的姓名,他来安排他们。”
  “……”马背上的卢象升闻声转头一听,同样为之一愣,没有在第一时间说话。
  这可是在辽东腹地,在这辽东野外,皇上怎么安排这些伤卒?
  他同样想不明白,不过既然是皇帝旨意,他便传令稍事休息,自己下马往后走到五名精神有点萎靡的伤员这边。
  看到他过来,伤卒们都站了起来,带着一丝不安见礼道:“中丞大人!”
  夜空中的月亮已经由圆月慢慢地缺角,可月光还是很明亮。借助月光,卢象升看了他们一眼道:“你们不能继续随军了,否则你们的伤势会要了你们的命的!”
  一听这话,五名伤卒顿时有点激动了,其中一名孔武有力的东北大汉,立刻便说道:“中丞大人,俺们能行的,就这点小伤,没事!”
  卢象升听了摇头道:“我们必须日夜行军,要最快的速度尽可能地甩掉建虏,这几天内都得不到休息,你们随军,会死的!”
  “中丞大人,我们就算死,也想死到大明!如果能进大明忠烈堂,死亦无憾!”这名大汉激动地说道。
  其他几人也是连连点头,附和这名大汉的话。
  “可是皇上不想你们死!”卢象升提高了点声音,严肃地说道,“皇上知道你们的情况后,已有旨意下来,另行安排你们。”
  他身边的魏木兰听到这里,便插嘴说道:“皇上说了,你们是大明的功臣,为大明征战沙场流汗流血,大明自然要用尽手段来保证你们活着回去,你们的亲人还在等着你们呢!”
  听到这话,这些伤卒一下激动了。他们确实知道,这位女锦衣卫能即时联系到皇上,她这么说,就绝不会有假。
  自己这些人只是无名小卒而已,竟然让堂堂大明天子如此牵挂,还要想尽办法保全自己这几个人,这……这是何德何能,祖上积了多少的福啊!
  那大汉想着,便激动地说道:“我们几个,原本都是辽东人,家里的亲人都已经被建虏祸害死了。如今这趟,也算杀了够本,替亲人报仇了。皇上日理万机,就不用再分心操心我们几个了!”
  “对,死则死了,没什么的,反正已经杀了不少建虏报仇了!”其他几名伤卒也都激动地表态道。
  周边的军卒听到他们的对话,一个个的表情都露出激动之色,连日行军打仗的疲惫感一下消失无踪。
  卢象升也差不多,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听从陛下的安排,把姓名报上来!”
  听到这话,大汉等人便不再犹豫,立刻回答道:“属下孔有德!”
  “属下……”
  “……”


第493章 回
  天色微明,大军又将开拔,海兰珠自然不用动手干什么,正无聊着,忽然发现吴克善大步走回来,便迎上去问道:“怎么样?”
  一大早的时候,吴克善就去商议军情,听取各路探马回报的消息了。此时回来,海兰珠自然是关心结果怎么样了?
  “真是见鬼了,这都已经追过抚顺了,硬是不见明国骑军的消息!”吴克善听了,郁闷地说道,“他们猜测,明国骑军可能偷偷越过了抚顺,往辽北而去了!”
  “哦,这样啊!”海兰珠听了又问道,“那我们要一直追下去?”
  “那可不是!”吴克善点头说道,“大军自然是要追的,要不那些明国骑军还会在大金国内闹个天翻地覆。嗯?你怎么发呆了?不听就算了,准备出发了!”
  吴克善对自己的妹子也是无语,刚才还见她关心着的,就说给她听,谁知说着说着就在发愣了,白费了不少口水!
  他这么想着,便自个去忙了。
  过了好一会,海兰珠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发现吴克善没在面前了,“嗯?怎么说着话就走掉了?”
  不过她似乎并不以为意,绝美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用很低的声音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他竟然这么相信自己!该不会是一直表现都好像并不在意,其实也是被自己的美貌征服了吧?”
  “别乞,您在说什么?”她边上的那名贴身侍女没听清楚,有点好奇海兰珠在笑什么,便盯着她问道。
  海兰珠一听,转头一看,见她盯着自己,忽然脸色一下红了起来,似乎有点慌张地说道:“没什么,我哥去哪里了?”
  肯定有什么!侍女心中想着,不过也不揭破,转身指了指吴克善去的方向。
  海兰珠一见,便快步往那边过去,这个速度,都快要让侍女小跑着才能跟上了。
  “哥,这里一点都不好玩,我想回去了!”海兰珠一见吴克善,便提出了要求道。
  吴克善一听,点点头,倒也同意这个说法。追剿明国骑军,是件很辛苦的事情,确实一点都不好玩。原本就没想让她过来的,是她自己一直要跟着而已。如今终于厌烦了,那就正好。
  于是,吴克善便笑着道:“这样也好,你先回沈阳吧,看看姑姑和妹子去,大汗也马上回沈阳,正好见上一见!”
  “见什么见?不见!”海兰珠一听,顿时发脾气道,“我说了你没听见么,我要回去,回草原去!”
  吴克善一听,知道这个妹子还是没嫁给大汗的想法。想来也是,之前的时候,她都不同意,更何况这次大金国内被东江明军搞得一塌糊涂,大汗的形象有所损失,自然就更难赢得她的心了!
  对于这个妹子,他可不敢强迫,于是,他便点点头,连声说道:“随你,随你,你爱去哪就去那!”
  说完之后,他伸手招来一名手下吩咐道:“别乞要回草原,你带人护送回去!”
  “不要!”海兰珠一听,当即否决道,“你们都是我哥的心腹,帮着我哥抓明国骑军去吧。我自己挑选些护卫一起回去就好了!”
  得,你想怎么样就自么样吧!吴克善心中想着,便挥挥手道:“你回去见了额祈葛,让他老人家放心,大金军队已经全部回来,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抓住明国骑军的,我也会很快回去的。”
  “好好好,我知道了!”海兰珠说完,便不耐烦地直接转身就走,自个去挑选护卫了。
  吴克善一见,又是摇摇头,也去忙着准备开拔了。
  天近傍晚之时,有二十多名骑士带着一路的尘土,飞驰在路上。终于,这一行人减慢了一些速度。其中一人便凑到为首那人身边,大声说道:“别乞,过了前面关口,就进入草原了,我们是不是该歇息一下了?”
  说完之后,她心中纳闷,自己跟了别乞那么久时间,也很少看到别乞这样匆忙赶路的,难道别乞真是归心似箭?
  要真是这样,那为什么不走直路,非得拐个弯,从这边的关口出关!自己伺候的这位别乞,最喜欢的就是去外面疯玩,那是喜欢待在家里的主!想想觉得有点不可能!
  海兰珠听到侍女的建议,正想说话时,却听到前面好像有马蹄声传来。不止是她听到了,其他人也听到了。
  她那二十多名护卫立刻警戒起来,望着前面做好了戒备。
  不过没一会,就看到有一骑飞驰而来,他们看得清楚,应该是大金探马。
  海兰珠一见,挥手示意,马上有护卫上去拦住了去路。那名建虏探马虽然很急的样子,不过却从他们的服饰上认得身份,便大声说道:“快快让开,我有重要军情!”
  “什么军情?”海兰珠心中隐约知道,却还是拦着不放,只是追问道。
  其他人也好奇,都盯着那建虏探马,想听听怎么回事。
  “明国骑军从这关口破关而出,从草原往回逃了!”那建虏探马很急地说道,“其他人已经跟着踪迹追下去了,我必须马上回去禀告军情!”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明国骑军之所以找不到,竟然是蹿入了草原,从草原往回逃了!
  不过海兰珠的想法却有点不同,她暗叹一声道:“大金探马果然还是厉害,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她想了想,便一挥手,放开了去路,看着建虏探马火烧屁股似的驱马狂驰,消失在远处。
  “别乞,我们怎么办?”护卫头领看着海兰珠请示道。
  海兰珠一听,凤眼一瞪道:“怎么办?凉拌!”
  说完之后,她驱马先行,往关口而去。在刚才的时候,她其实也想过,要不要杀了那个建虏探马,给明国骑军多争取点时间。
  可她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没敢横生枝节。明国皇帝交代的事情,先做好了再说,至少能表明自己的立场,已经是够了。
  她其实不知道,崇祯皇帝之所以早上的时候才联系她,还是不大相信她,为了以防万一,硬是耽搁了一晚上的时间后才联系她的。


第494章 奇葩的接头暗号
  海兰珠一行人到了关口,发现这里驻守的大金国士卒横七竖八地死在那里,血迹早已干涸。甚至不少尸体上,已经有苍蝇什么的在爬了。之前的建虏探马甚至都来不及收拾这些大金国士卒的尸体,不是回去报信,就是追踪明国骑军的踪迹去了。
  这些蒙古人看着这些,他们也没有动手,只是跟着前面的海兰珠走着。就这样,默默地出了关口后,踏足草原之后,以他们的经验自然看出来了,确实有一支骑军是往西南方向,也就是往山海关那边去了。
  不少人在盯着那些马蹄印的时候,海兰珠忽然开口说道:“你们这次应该看到了吧,大金并不是所向无敌的,明国虽然连年打败仗,可他们一旦认真起来,就只是东江明军这么一部分而已,就已经让大金焦头烂额了!”
  听到她说话,所有人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了她身上,想着这次进入辽东之后,看到的、听到的那些事情,不由得深有同感。
  “明国是个庞然大物,他们的疆域,至少十倍大金国都不止,他们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就算以前连年打败仗,可对于他们来说,却打得起败仗。”海兰珠缓缓地扫视每个族人,认真而严肃地说道,“而看大金,经过这次这么一折腾,你们觉得怎么样?大金是不是也没所谓?还是说,再这么多来几次的话,大金还能不能扛得住?”
  还是没有人说话,他们以前觉得大金太强大,所向无敌。可如今看来,好像以前的时候,过于乐观了!
  海兰珠一边说一边盯着他们看,基本把握住了他们心中的想法,就又说道:“我们科尔沁族如今和大金关系很深,如果有一天,明国真得打败了大金,那我们科尔沁族还能不能独自挡住明国的兵锋?”
  “……”所有人还是没法说话,只是愣愣地看着他们的别乞。一时之间,他们的心情都有点沉重。
  海兰珠看看差不多了,便抬头看了下天色道:“我要做点事情,为我科尔沁族找到另外一条出路!”
  说完之后,她一夹双腿,轻磕胯下马腹,就在草原边上,沿着东北方向而去。
  其他人一时想不明白,别乞到底怎么做,才能给科尔沁族找到另外一条出路。正想着,就见海兰珠动了。于是,他们不得不放弃了思考,连忙跟上,随着海兰珠远去。
  大概骑马奔驰了三里路左右,在这边的山脚,有一块特别突出的石头,犹如鹰嘴一般的地方。海兰珠便勒马停了下来,转身对跟在后面的护卫说道:“你们先等下,我去去就来!”
  护卫们一听,以为海兰珠是要去方便,就听话地翻身下马,顺便让马也休息一下。
  海兰珠则自己骑马到了那处鹰嘴的下方,看看山上的林子,一边驱马缓慢地沿着边缘走动,一边大声喊道:“洞妖洞妖,我是东二,收到请回应!”
  她一边喊着一边觉得很别扭,崇祯皇帝给的这个接头暗号真是太特别了。不过别扭归别扭,这么奇特的,肯定不会接错人。
  当她喊出第三声后,就见林子里有了动静,只见一人从林子里走了出来,稍微带着点疑惑回应道:“我是东三,你是东二?”
  这人正是孔有德,昨晚时候,他们报上名字后,卢象升便低声吩咐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等待一个女人来接应他们去疗伤。并且告诉了他一个奇怪的暗号,要对上才能跟着走。
  “对,我是洞妖!”海兰珠说完,松了口气,总算把这个奇怪的暗号对完了,应该没问题。
  她一边想着一边调转马头迎了过去问道:“孔有德?”
  “正是在下!”孔有德点头。
  海兰珠一听,便又问道:“其他四个人呢?都叫出来吧,我们要连夜离开这里!”
  孔有德听得点点头,转身面对树林,使劲吹了三声口哨。
  不一会,有四个人牵着五匹马出了树林,往他们这边过来。月光明亮,海兰珠能看清,他们并没有穿明军军服,便吩咐他们道:“你们一路上都不要说话,就当哑巴好了,一切都由我来安排!”
  “好的,中丞大人也是如此交代,说皇上吩咐过,要一切听从姑娘的安排!”孔有德点头同意,说完之后还道谢道,“一切麻烦姑娘了!”
  当海兰珠领着五骑出现在护卫面前时,顿时让这些护卫都感到很是惊讶。那护卫头领正想问什么时,海兰珠已经先开口说道:“走了,连夜赶回部族去。有什么事,等明天再说!”
  别乞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没办法,不过瞧向新来的五骑时,脸上都是疑惑之色,特别是看到他们身上包扎着伤口时,特是疑惑不已。
  在他们连夜赶回去的同时,奴酋皇太极也领军回到了沈阳。如果是大军凯旋,就会在离沈阳还有一段路的时候扎营,等到天明之后再入城。
  可如今这种情况,谁都没有这样的心思。深夜进入沈阳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睡觉,哪怕他们从朝鲜回辽东,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一下,一样要扛着疲惫去议事。
  殿中主位上,皇太极的脸色很差,阴沉着脸不说话,听着代善和其他人在禀告,说着他走之后辽东发生的事情,还有初步统计出来的损失。
  可以说,这是建虏起兵反明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了。不管是物资粮草,还是族人损失,或者汉奴逃逸,全都创下了新高。不但皇太极的脸色难看,在场的每个建虏的脸色都极其难看。
  四大贝勒中,其实是有两个贝勒,也就是代善和莽古尔泰留守国内的,按理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至少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样已经可以了。
  皇太极听着听着,突然一拍案几发怒了:“本汗就只是一段时间不在,就搞成了这样一幅局面,你们……你们对得起父汗所定下的规矩么?呵呵,八王议政!你们还有脸议政么?”


第495章 废除八王议政
  其实,建虏此时的八王议政已经名不副实。一般来说,都是四大贝勒主政。不过自从皇太极领军绕道蒙古草原,劫掠了一番京畿之地后回来,威望高到了其他几个贝勒根本没法与之比的地步。特别是在年轻建虏一辈中,更是到了只认皇太极的地步。
  这次的事件中,其实皇太极是要负责任的。毕竟建虏的大部分事物,其实已经是他在做主了。可如今他先发制人,这么一说之后,别人都沿着他思路去想,顿时就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
  如代善,他是坐镇沈阳,其实是监国的权力。可在这个期间,发生了这么大的损失,他难辞其咎吧?
  还有莽古尔泰,只是让他去对付关宁军而已,又不是去攻打宁锦坚城,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抽调国内兵力,以致国内兵力空虚,给了东江明军以可乘之机。这次的事情,他也难辞其咎吧?
  至于阿敏,虽然他不在辽东,可他在朝鲜时连续打败仗,竟然让东江明军歼灭了两千来人,这样的败仗,也是建虏很少有的。这样的和硕贝勒,说起来合适领导大金么?这也得打一个问号了!
  但莽古尔泰不这么想着,他见皇太极竟然想把责任全都推他们身上,脾气暴躁地他,正想反驳时,代善先开口说道:“这些年来,诸多事情证明,大汗才是我大金的英主,八王议政,不提也罢,我愿以大汗为尊!”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惊呆了在场的不少人,更是把莽古尔泰想说得话直接憋了回去,有点不可思议地盯着代善,似乎想看透代善的内心,想看看代善到底是什么时候被皇太极收买了的?
  其实,代善从入关之后,就已经意识到皇太极确实比他们更为合适领导大金。也因此,这一次开会之前,皇太极私下找他时,他便一口答应,要拥护皇太极成为大金唯一之主。
  莽古尔泰见代善不看自己,直接向皇太极臣服了,就和阿敏对视了一眼,正要反对之时,却见到代善之子岳托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对阿玛说得对,我们大金必须得靠大汗才行!”
  岳托是皇太极的铁杆,哪怕他爹原本还想和皇太极争一争的时候,就态度鲜明地听皇太极的话。不但是他,年轻一辈中的建虏头目几乎都和他一样。
  “我也愿大金由大汗来统领!”济尔哈朗跟着大声表态道。
  “没说的,肯定是大汗说了算才好!”阿济格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他也是皇太极的忠实拥护者,哪怕当初他的同父同母的兄弟多尔衮和皇太极争汗位时,他就是支持皇太极的。也因此,他虽然在昌黎打了个大败仗,可在降级处罚之后不到三个月,又被皇太极找了由头升回来了,只是损失了一些人口和良田而已。
  随着他们这些人都站出来表态,其他年轻建虏头目纷纷跟着表态,强烈要求皇太极作为大金唯一的当权者,不要再搞什么八王议政。
  没多大一会,现场只剩下少数几个人没有表态了。皇太极阴沉着脸,目光缓缓地扫视过这些人。
  “大汗英明神武,确实是我大金的英主!”多尔衮低头恭维道。
  在他身边站着的多铎一见,气得想大声反驳,可多尔衮似乎早已料到,不着痕迹地一脚踩在了他的脚背上,而后听到多尔衮补充说道:“我多尔衮和多铎两人皆服之!”
  只一会的功夫,现场竟然只剩下两个和硕贝勒没有表态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到了他们两人身上。
  阿敏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似乎很是不甘,低着头咬着牙,好像就是不表态,也就是反对了。
  莽古尔泰却比他干脆,那手一抡,好像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抹掉,暴怒喊道:“八王议政是父汗所定!父汗才归天多久,你就想废了?哼,想都别想!”
  说完之后,他竟然转身就走。
  “站住,明军还没找到,大家正在议事,你就想走?”皇太极大喝一声,冷冷地问道,“该不会,你对族人的死活无动于衷,不管明军在哪,就任凭明军继续肆虐么?”
  莽古尔泰一听,气得肺都要炸了,转过身子,那脸色通红,正待破口大骂时,却听到殿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没有亲卫的通传,一名探马便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一下跪倒在地,大声禀告道:“发现明军踪迹,他们从二十方寺堡附近的关口逃到草原后,往山海关逃了!”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听得呆了,包括皇太极也是一样。
  在他们的想法中,东江明军偷袭了辽东之后,肯定是想着法子逃回东江的。有关这一点,从毛文龙搞出了东江镇之后,就一直是这样的,从来没有过例外。也因此,包括皇太极在内,他布下的天罗地网,也都是防止明军逃回东江。
  谁能想到,明军竟然是绕道了蒙古草原,然后从哪里逃回山海关那边去!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次东江明军突袭辽东腹地的计划,是崇祯皇帝牵头,通过聊天群开了山海关、东江和朝廷的即时会议得出来的。整个战役涉及皮岛、东江诸岛、关宁军的方方面面,甚至登莱巡抚所率领的骑军中,就由五百骑是从关宁军中抽调过去的。这和大明以前任何一次都不一样,是真正的协同一体作战,最终设计的撤退路线,是从草原上撤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殿内安静了好一会,还是皇太极先回过神来,立刻问了大概时间之后,就盯着莽古尔泰,命令他领本部人马立即绕近道前去截击。
  “这种事情,凭什么让我去?”莽古尔泰不服,立刻大声反驳道。
  因为他知道,明军已经逃了至少一个白天的时间,茫茫草原,要想追上并战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是完不成的话,回头不知道皇太极又会扣下什么帽子!
  皇太极阴沉着脸看着他,冷冷地说道:“其他各部,从朝鲜日夜兼程赶回,未曾有片刻歇息。不是你去,还能谁去?让其他疲惫之师去追击,难道你是想存心放跑明军不成?”


第496章 坚持
  就莽古尔泰的智商,就是再多几个加起来,也不是皇太极的对手。这么大一顶大帽子戴过去,顿时戴得他想吐血。
  不过他还没来及反应,就听到皇太极稍微和缓了点语气又说道:“东江骑军日夜转移逃命,他们肯定也已疲惫不堪!你抄近路去追,朕已传令蒙古诸部前去帮你,十之八九,能拿到那登莱巡抚的首级,此乃大功一件,切莫让本汗失望了!”
  听到这话,莽古尔泰想想,好像也是,那东江骑军应该从前些天开始,就没怎么歇过吧,他们绝对很疲惫的。
  可他的直觉感觉有点不对,不过一时想不起来那里不对,一时之间,有点愣了。
  “怎么,你是怕了那卢象升的名头,不敢去追了?”皇太极忽然冷声喝问道。
  莽古尔泰一听,暴怒道:“谁怕了一条明狗?”
  说完之后,转身气冲冲地走了。
  等他走出宫殿之后,忽然想了起来,他发现,无形之中,似乎自己用实际行动默认了皇太极的地位,听他的了。有心想回去说个清楚,可一想殿内几乎所有人都拥护皇太极,稍微犹豫了片刻,他右手猛地一拳打在自己的左掌,而后恨声而去。
  有一点,皇太极是没有料错的。卢象升所率领的骑军从海州突然离开之后,几乎就没有好好休息过。这也多亏了一开始就是这么计划的,因此有准备迎接这段艰苦行程。这也是为什么孔有德等人受伤之后,不可能活着回到大明的原因,实在是行程太艰苦了。
  这种艰苦,对于魏木兰来说,也更是艰难。卢象升之前想让她随刘兴治家人一起,在当夜救出之后,就先一步离开。不过魏木兰拒绝了,一直跟在卢象升身边,充当人肉电报机,随军转战,晚了一天一夜才转到草原。
  天色微明,才歇了一个时辰不到,卢象升便又下令出发。看着疲惫不堪的手下纷纷翻身上马,他突然发现,魏木兰上了两次马,竟然都没有成功坐上去,不由得很是担心,连忙上前关心地问道:“魏小旗,你怎么样?”
  魏木兰脸色有点苍白,闻声转头看着卢象升,勉强露出一丝笑意道:“中丞大人放心,我没事!”
  说完之后,她暗地里咬牙再次上马,终于成功坐到了马背上。而后转头看向卢象升,又露出一丝笑意道:“看,我可以的!”
  卢象升看了,心中暗暗有点担心,不过魏木兰既然坚持,他也就不多说了,点点头下令出发。
  六百多名骑军,其中有四十多人的身上,还背着一个骨灰罐,这是战死同袍的骨灰,要带回大明忠烈堂的。他们的速度明显提升不起来,不管是人马,都是疲惫得很。
  过了大概一个时辰之后,慢慢越来越落后的魏木兰,忽然身子一晃,再也坐不住马背,就往草地上掉了下去。疲惫不堪的魏木兰一下惊醒,却已来不及重新坐稳。
  正在这时,一直在留心着的卢象升,眼疾手快,伸手一抓,便牢牢地抓住了魏木兰的胳膊,只是伸手一提,便把魏木兰提到了自己的马上,放在了自己的面前,环抱着她的腰,同时说道:“魏小旗,事急从权,得罪了!”
  魏木兰原本想说,用绳子把自己捆在马背上好了。可卢象升压根就没有征得她同意,就已经环抱着她继续赶路了。魏木兰感觉后背靠着宽厚的胸膛,踏实地很,也很舒服,便没说话,算是默认了这个。没过一会,就算马背再颠簸,她还是睡着了。
  等她再次醒来时,却见卢象升抱着她,正往一辆马车上放。她连忙挣扎着想起来,却感觉全身乏力,无奈之下只好任由卢象升把她放在马车上。
  “你是锦衣卫?”一个小姑娘好奇地看着她问道,“是我爹的手下么?你见过我爹么?”
  魏木兰看到还有好几个妇人关心地看着自己,便明白应该是卢象升赶上了先一步而行的刘兴治护送家人的马车,这些人肯定就是刘指挥使的家人了,这个小姑娘,根据她的说法,该是指挥使大人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